毕业设计(论文)-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学习中心: 贵州教学站(点) 学 号: 姓 名: 专 业:2015 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 2017 年 4 月 2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号学号: 035J29151001 专业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 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 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 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1、该同学选择的“论文”题目简洁明了,贵州当前的 基础建设项目多,建设过程中易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选择 本课题具有现实意义。 2、本“论文”收集的野外资料、文献资料真实可靠。 3 3、本“论文”符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 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4 4、本“论文”结论正确,提出的防治措施合理可行, 不足之处未查清建设项目征地范围内浮土层厚度,建议工程建设 遵循:“先勘查,后设计;先治理,再建设”的程序。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结论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姓名姓名 骈红野所在单位所在单位 贵州省地矿局 一五地质大队 指导时指导时间间201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王胜鹏 学号学号:035J29151001 专业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评阅意见:评阅意见: 修改意见:修改意见: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百分制): 评阅结论: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所在单位评阅时间评阅时间 论文原创性声明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 移民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 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 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 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王胜鹏 日期:2017 年 4 月 2 日 摘摘 要要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28007.63m2,项目总投资约 338.4 万元,为新建村庄,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 件中等,该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 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现状地 质灾害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较强。因此,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程度为中等类型。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拟建场地中各建(构)筑物及人员遭受现状地质灾害滑 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各建(构)筑物切方边坡高度 017m,填方高度 031.94m,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及土质边坡滑塌的可能性小大,工程建设过 程中及建成后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及土质边坡滑塌、煤层采空区和隐伏岩溶引 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大,对建筑物和人员危害程度大; 晴兴高速公路遭受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引发的边坡滑塌、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 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拟建项目特点及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将拟 建场区及引发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划分为 1 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1 个地质灾 害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建设的适宜性差,必须对区内可能发生滑坡(塌)、崩塌 的切、填方边坡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治工程措施,对煤矿采空区分布范围、地裂缝、地 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后,场地方可适宜工程 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的场区建设适宜性好,适宜工程建设。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形成的切、填方边坡高度较大,业主和规划设计单位 应当调整原设计方案,调整工程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切、填方边坡高度,降低切、填方 边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拟建场地有煤层采空老硐分布,已经关闭多年,人员无法进入。其采空区对工程建 设及施工人员危害大,因此,勘查施工单位今后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建设过程中,必须 查明煤层采空区范围,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消除采空区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地质灾害危害。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评估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3 第一节 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3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4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5 第四节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6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 气象、水文.7 第二节 地形地貌.7 第三节 地层岩性.7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8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8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8 第七节 社会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9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1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1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1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2 第一节 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2 第二节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16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19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19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19 第三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20 第四节 防治措施.20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23 第一节 结 论.23 第二节 建 议.24 1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由于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原村民居住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村民生命财 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兴仁县潘家庄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本着“以人为本”的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让地质灾害,潘家庄镇人民政府决定 将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村民集中搬迁至安全地带,新建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安置村 民。该项目得到了兴仁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 搬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仁发改批201533 号文批准建设。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达到减灾、防灾 的目的,兴仁县潘家庄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单位开展“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 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第 394 号)文; 2、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 资发 200469 号)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 4、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勘界图; 5、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工程规划布局平面图。 三、评估目的 目的是为了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到地质 灾害的危害,保障工程建设本身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地质依据,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评估任务和要求 通过对评估区的地质环境调查,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对评估 区进行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合拟建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 加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进行预测评估;在现 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 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为建设项目决策和 2 布局提供依据。具体要求如下: 1、进行评估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评估区环境地质条件,查明地质灾害类型、规模、 成因、分布及危害对象等,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规模,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引发、加剧和遭 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进行预测评估。 3、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对拟建场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 合分区评估,进行危险性分级分区,进而对建设项目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具有针 对性的、恰当的、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3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程规划概况 1、项目名称: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2、项目承办单位:兴仁县潘家庄镇人民政府 3、项目性质:新建工程, 4、建设地点: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 5、地理位置:东经 10506491050658,北纬 25354225 3551。 6、用地面积:28007.63m2(用地范围坐标见表 1-2) 7、项目规模:住宅 38 套,平均每套建筑面积 240m2,总建筑面积约 7920m2。 8、设计楼层:2 层,主要有住房及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 9、概算总投资:338.4 万元。 10、建设期:12 个月。 依据相关规范,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属较 重要建设项目(二类)。 拟建(构)筑物特征表 表 11 拟建建(构)筑物 名称 占地面积 (m2) 层高(层 数) 坪场标高 (m) 备注备注 A 区建筑群(12 户)21232F1470.5 砖混 结构 B 区建筑群(12 户)22192F1470.5 砖混 结构 C 区建筑群(8 户)14352F1470.5 砖混 结构 D 区建筑群(6 户)10432F1470.5 砖混 结构 4 二、征地范围 项目位于兴仁县城西北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征地范围东西长约 620m,南北宽 约 470m,面积 28007.63m2,其拐点坐标见表 12: 三、交通位置 项目距县城直距 16 公里,东有楮皮田村经潘家庄镇至兴仁县城西北环线;北有楮皮 田村至下山镇或高武的简易公路与兴仁至晴隆县道相接;西有楮皮田村至普安县青山镇 简易公路。已建成的晴隆-兴义高速公路从项目北侧东侧通过。交通方便(见插图 1-1) 。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通过查询和资料收集,评估区内以往开展的地质工作: 1、1978 年至 1982 年,贵州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大队开展了 120 万兴仁 幅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作了部分水化学分析、有关煤矿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研究、环境评价等工作。 2、1976 年1981 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联测分队在区内作过 120 万兴仁幅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1981 年提交 120 万兴仁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3、1982 年1984 年贵州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区内作过 15 万地质调查, 提交有 15 万青山镇幅地质调查报告和矿产地质报告。 4、20042005 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队完成的兴仁县地质灾 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上述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及岩土工程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区域地 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淤泥 保基 大田 花贡 岗乌 白沙 沙营 新铺 马场 光照 罐子窑 江西坡 永宁 沙子 上关 断桥 八德 长田 百德 新马场 田湾 大山 回龙 下山 大厂 碧痕 鸡场 三宝 普利 花江 板贵 北盘江 民建巴铃 小屯 者相 白层大桥 龙场 地瓜 新店 罗汉 青山 潘家庄 落拉河特大桥 庆坪 威旁 冗渡 丫他 坡脚 巧马 兴隆 坡妹 平乐 钱相 安龙 木咱 普坪 笃山 戈塘海子 洒雨 新桥 德卧 白水河 仓更 敬南 泥凼 则戎 巴结 万峰湖 马场 老厂 玛依 新民 羊场 窝沿 英武 三板桥 连环 白层 贞丰 龙场 雨樟 屯脚 鲁础营 万屯 顶效 郑屯 马岭峡谷大桥 177M/20T 150M/15T 下五屯 赵家渡大桥 马岭 乌沙 龙头大山 楼下 清水河 清水河 龙广 龙山 挽澜 兴义市 065 324 210 213 210 309 210 213 309 313 313 兴义机场 顶云白水 关岭 普安 晴隆 324 南 昆 线 兴仁 李关百卡 1967 210M/20T 306M/20T 065 320 104 铁路 国道主干线及编码 国道及编码 省道 县道 主要桥梁 互通式立交桥 主要码头 通航河段 机场规划 复线 图 例 10445 26 00 10545 26 00 24 40 24 40 1054510445 25 20 25 20 10500 10500 320 项目位置 比例尺 170万 插图1-1:交通位置图 0 王家寨 高武 典母 14km35km 晴 兴 高 速 项目用地范围坐标表 表 1-2 西安 80北京 54顺序 号 XYXY 1 283220 4.76 35511389.702832263.5635511469.16 2 283211 6.50 35511606.222832175.3035511685.68 3 283198 8.25 35511543.372832047.0535511622.83 4 283211 0.53 35511351.742832169.3335511431.20 5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一、工作方法 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充分收集了评估区区域地震、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于 2015 年 5 月对该区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本次工作的重点是针对评估区地质灾 害类型、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危害对象等。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绘等方法, 用 1:10000 地形图放大成 1:2000 地形图作底图,采用半仪器法将评估区内的地质点、地 质灾害点等地质现象填绘于图上,评估区周边环境地质条件仅作踏勘性了解,征地范围 采用业主提供的 1:1000 实测地形勘界图。 二、完成的工作量二、完成的工作量 通过现场踏勘、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完成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 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工作量统计 如下: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表 13 序 号 工 作 项 目计量单位完成工作量 01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调查km21.5 02地质灾害点处4 03老硐调查处1 04地质点个5 05环境地质图幅1 0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幅1 07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剖面图幅1 08照片张0 09文字报告份1 第四节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一、评估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和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结合地形及地表分水岭等确定其评 估区范围,评估区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约 833m,南北宽约 822m,面积约 0.4015km2。 二、评估级别二、评估级别 6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为新建村寨,征地面积 28007.63m2,为较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现状地质灾害发育,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因此,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综上所述,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为较重要建设项目, 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根据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469 号)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表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类表评估分级规定,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 别确定为二级评估。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云贵高原山区,位于冷暖气流的交汇地带。气候温和、 湿润,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 15.2,最高气温 34.6,最低气温-7.8。最热为 7 月,月均气温 22;最冷为 1 月,月均气温 6.4。 年均降雨量 1327.9mm,最多年达 1887.6mm;最少年仅 960.4mm。5-9 月为丰水期,占年降 雨量的 80以上,年均蒸发量 1368.1mm,年均相对湿度 81。 二、水文 评估区地表水属珠江流域红水河上游支流北盘江水系。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 表水体,属水资源缺乏的山区,仅发育一些季节性地表山溪小沟,地表水沿山沟向北西 汇入落水冲地下暗河入口,最终汇入北盘江。 第二节 地形地貌 评估区总体为侵蚀溶蚀中山峰丛谷地地貌。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中高、东西两侧 低,一般海拔标高 13501500m,地形最高点位于南部地表分水岭大洼子山顶(山脚村民 组以南,未在图中),标高 1953.2m,最低点位于图中北西角,标高为 1300.0m,相对高差 653.2m。 7 第三节 地层岩性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为区内含煤地层,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 二段: 第一段(P3l1):中下部灰、深灰色薄至中层粉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夹煤层 (线) ;顶部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弱硅化泥晶生物屑灰岩(俗称硅质岩) ,具晶洞构 造,是较明显的划分标志层 。本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厚 70.9180.01m。 第二段(P3l2):灰、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灰色中至厚层 粉砂岩、含钙质岩屑细砂岩夹含砾砂岩及煤层,上部夹灰色中至厚层泥晶生物屑灰岩、 泥质生物屑泥晶灰岩。具条带、条纹构造,发育水平层理、波状层理、脉状层理、透镜 状层理,为矿区内主要含煤层位。产植物类: Ullmannia sp.,Mompsopteris sp.,GigantonoMlea sp.等化石及化石碎片。厚:246.42266.52m。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一一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主要 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 地层褶皱、断裂构造不发育,为平缓单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 向南西,倾角 512,平均 8,评估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 二、二、 区域稳定性区域稳定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为 0.05g。评估区内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地震活动,地震基本烈度度,属于地 壳稳定区。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据岩石成份、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及岩层组合关系,评估区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 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和坚硬岩类工程地质岩组三类。 1、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Q) 由冲洪积、残坡积及重力堆积成因的粘土、亚粘土及岩石碎块组成,主要分布于平 缓地带,透水性较好,遇水易泥化、软化。 2、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8 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地层。岩性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岩、砂岩、凝灰质粘土岩等。该 类岩组其力学强度较低,暴露于空气中易风化,其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坚硬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主要为 P3、P2m 等地层中,岩性为玄武岩、灰岩,该类岩组力学强度较高,不易 风化,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拟建项目位于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中,其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综上所述,区内岩 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根据地下水赋存状态、含水介质及其组合特征、水动力条件,评估区地下水可分为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碳酸盐类岩溶水三类。 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赋存和运移于第四系覆土层中,分布于地势低洼及缓坡地带,厚度 02m,含松散 岩类孔隙水,富水性弱。 2、 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区内龙潭组、长兴组(P3l+c)地层中,据收集的附近煤矿勘探资料,赋存于 龙潭组中的地下水受原煤含硫量较高影响,出露水体呈黄色且有明显絮状沉淀物产出, 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 长兴组地层顶部为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灰岩,上部为灰、灰绿色薄中层粉砂岩、粉 砂质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夹 12 层薄煤层、钙质粘土岩夹 23 层厚约 515cm 黄绿色 薄层朦脱石粘土岩,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泥灰岩夹生物屑 粘土岩。厚 98.20109.56m。区内未见泉点出露,综合分析认为,该层富水性弱中等。 3、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赋存于中二叠统茅口组(P2m)地层中,该地层出露于评估区北部外围,埋藏于评估区 深部,岩性为灰色中层状生物灰岩、生物屑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厚100m。据区域 水文资料,该层泉流量为 0.11000L/s,枯季径流模数 8.178.85,水质类型为 HCO3-Ca2+ 型水。富水性强。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 区内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为潜水,评估区北东部直距约 4 公里的地下河入口(落 9 水冲农场)标高 1050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评估区一般海拔标高 1350m1500m,远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且评估区周边无 大的地表水体,加之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及。大气降水除小部 分通过地表风化裂隙、孔隙、构造裂隙等途径补及地下水外,其余均以地表水流形式流 出区内,因此地下水补及条件差。下渗进入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的地下水由于含水岩组受 地形切割的影响,地下水通过微细裂隙向地表渗流是本区地下水(裂隙水)向地表排泄的重 要形式,无数个渗流点汇集而形成溪沟,于地形低洼地带以泉水的形式就地排泄。因此 具有就地补及、就地径流、排泄的特点。综上所述,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第七节 社会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附近主要村寨为山脚村民组、 褚皮田、店子上、大田坝等,除此之外, 评 估区内无铁路,无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及文化古迹,亦无矿业权设置, 评估区南面有兴仁县兴隆煤矿和兴仁县富达煤矿,与兴仁县富达煤矿北部边界最近直线 距离约 312m。因此,评估区社会环境条件总体一般。 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项目北侧 晴兴高速,其它为农业耕作,农业耕作主要在第四系的表层进行,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中 等。因此,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中等。 10 小结: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中小结: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中 等;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中等。因此,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等;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中等。因此,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 中等类型。中等类型。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通过实地调查,评估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11 其特征如下: 一、滑坡(塌) 评估区目前发现的滑坡(塌)有两处,为第四系浮土浅层滑坡(塌),原因主要为雨季时 期浅层浮土受水饱和后,土坎临空面失稳引发的浅层滑塌,其特征是规模小,深度浅, 移动距离短,分带不明显。 1、HP1:位于评估区中部,用地范围北部边界冲沟农地内,为小型第四系浮土浅层 滑塌,滑塌体长约 510m,宽约 36m,厚度 0.54m,体积约百余立方米。 2、HP2:位于评估区南西面外侧沟谷农地内,不在用地范围内,与用地范围最近直 线距离约 260m,为第四系浮土浅层滑塌,滑塌体长约 712m,宽约 48m,厚度 0.53m,体积约百余立方米。 二、地面塌陷 评估区目前发现地面塌陷(TX1)一处,位于用地范围南部边缘一侧,塌陷形态呈不规 则漏斗状,直径约 45m,深约 2m 左右,塌陷类型为采空塌陷,为过去民采老硐(LD1)开 采 25 号煤层后,采空区顶板陷落引起的采空塌陷。 三、地裂缝 评估区目前发现地裂缝(L1)一处,位于用地范围南部边缘靠西一侧,总体走向约 330左右,长约 3m,宽约 0.050.40m 不等,深度大于 1m,裂缝呈不规则锯齿状延伸, 据野外现场调查和综合分析,该处裂缝为过去民采老硐(LD1)开采 25 号煤层后,采空区 顶板陷落引发的裂缝。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如前所述,评估区内发育有小型滑坡(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状地 质灾害发育。其危险性现状评估如下: 一、滑坡(塌) 1、HP1:位于评估区中部,用地范围北部边界山沟农地内,为小型第四系浮土浅层 滑塌,地形上位于拟建项目下坡方向,由于地处地形低洼的山沟内,浮土较厚,雨季时 期发生滑塌的可能性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对项目工程中的建筑、边坡、施工 人员、住户和高速公路危害性大。 2、HP2:位于评估区南西面外侧沟谷农地内,不在用地范围内,与用地范围最近直 线距离约 260m,为第四系浮土浅层滑塌,雨季时期滑塌的可能性大。该处滑塌未在拟建 12 项目用地范围内,距离较远,对拟建项目的危害性小。 二、地面塌陷(TX1) 评估区目前发现地面塌陷(TX1)一处,位于用地范围南部边缘一侧,项目建设过程中 及建成后,对项目工程中的建筑、边坡、施工人员、住户危害性大。 三、地裂缝(L1) 评估区目前发现地裂缝(L1)一处,位于用地范围南部边缘靠西一侧,该处裂缝为过 去民采老硐(LD1)开采 25 号煤层后,采空区顶板陷落引发的裂缝。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 成后,对项目工程中的建筑、边坡、施工人员、住户危害性大。 小结小结:评估区内滑坡:评估区内滑坡(塌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拟建项目遭受现状地、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拟建项目遭受现状地 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对项目工程中的建筑、边坡、施工人员、住户和晴兴高速公路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对项目工程中的建筑、边坡、施工人员、住户和晴兴高速公路 危害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害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第一节 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根据“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项目征地范围、地质 环境条件的不同,不同的建设地段将存在程度不同的切、填方工程量,对现状地质环境 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预测评估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征地范围及总体规划,结合场地地形地 质条件,用剖面图图解法确定切、填方高度。本次评估时项目已经完成场地平整工程, 因此用切填方高度的大小,结合形成的人工边坡类型对工程建设形成的切、填方可能引 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进行预测(详见表 41) 。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项目征地范围地形起伏小 大,各拟建构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的类型为切(填)方边坡滑坡、滑塌、地 裂缝、地面塌陷,其发生的可能性预测如下: 1、A 区建筑群 A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 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A 区建筑中 A1、A2、A3、A4、A5、A6、A10、A11、A12 栋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 031.94m, 因此,平场后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大,对施工人员及 设备危害程度大;A 区建筑群中 A7、A8、A9 在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3m,因此, 13 平场后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对施工人员及设备危害程 度小。 2、B 区建筑群 B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3m,岩土体主要为粘 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因此,平场后引发 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3、C 区建筑群 C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 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C 区建筑群中 C1、C2、C3、C4、C5、C6 平场之后 切、填方边坡高度 017m,因此,平场后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 能性大,危害程度大;C 区建筑群中 C7、C8 平场之后切、填方边坡高度 03m,因此, 平场后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4、D 区建筑群 D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 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D 区建筑群中 D1、D2、D3、D4、D5 平场后切、填 方边坡高度 03m,因此,平场后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危害程度小;D 区建筑群中 D6 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 36m,因此,平场后引发切、 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5、晴兴高速公路 晴兴高速公路位于拟建项目北面,处于拟建项目建成后边坡下方,因此项目建设过 程中及建成后,形成的切、填方边坡引发的滑坡(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对晴 兴高速危害程度大。 14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预测评估表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预测评估表 表 41 项 目 建筑物 地形 标高 (m) 场 坪 标 高 ( m) 最 大切/ 填方 高度 (m ) 切 方边坡 组 构 填 方岩土 体 构成 引发、 遭受 地质灾 害类型 可 能 性 危害对象 危险 性 剖 面编 号 A- 7、A- 8、A-9 1468. 17 1475.8 14 70.5 3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小 施工人员、设备 及拟建工程、配套设 施和住户 小 2 、6、 7、8 A 建 筑 群 A- 1、A- 2、A- 3、A- 4、A- 5、A- 6、A- 10、A- 11、A-12 1438. 21471.4 14 70.5 3 0.94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小 到大 施工人员、设备 及拟建工程、配套设 施和住户、晴兴高速 大 1 、2、 6、7 、8、 9、10 、11 建 筑 物 B 建 筑 群 B- 1B12 1471. 3 1486.46 14 70.5 0 .8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小施工人员、设备小 1 、2、 12、1 3、14 、15 、16 15 、17 C- 1、C- 2、C- 3、C- 4、C- 5、C-6 1454 1486.3 14 70.5 1 5.8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大 施工人员、设备 及拟建工程、配套设 施和住户 大 3 、4、 5、6 、7、 8、9 C 建 筑 群 C- 7、C-81472. 31475.6 14 70.5 3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小 施工人员、设备 及拟建工程、配套设 施和住户 小 3 、10 、11 D- 1、D- 2、D- 3、D- 4、D-5 1470. 71474 14 70.5 3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小 施工人员、设备 及拟建工程 小 3 、12 、13 、14 、15 、16 D 建 筑 群 D-6 1465. 001472 14 70.5 3 6 粘 土、粉 砂岩 滑坡、 滑塌、地裂 缝、地面塌 陷等 中 等 施工人员、设备 及拟建工程、配套设 施和住户 中等 3 、17 16 第二节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 根据表 41, “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各建(构) 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切(填)方岩、土质边坡滑坡(塌)、崩 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如下: 1、A 区建筑群 场区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 质差。A 区建筑中 A1、A2、A3、A4、A5、A6、A10、A11、A12 栋平场后切、填方边坡 高度 031.94m,因此,其遭受平场形成的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小大,对施工人员、设备、住房、配套设施、居住人和晴兴高速危害程度大;A 区建筑 群中 A7、A8、A9 在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3m,因此,其遭受平场形成的切、填方 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对施工人员、设备、住房、配套设施、居住人 危害程度小。 2、B 区建筑群 B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 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但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3m,因此,其遭受平 场后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3、C 区建筑群 C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 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C 区建筑群中 C1、C2、C3、C4、C5、C6 平场之后 切、填方边坡高度 017m,因此,其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及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C 区建筑群中 C7、C8 平场之后切、填方边坡高度 03m,因此,其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4、D 区建筑群 D 区建筑群场地平场标高 1470.5m,岩土体主要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和 细砂岩,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差。D 区建筑群中 D1、D2、D3、D4、D5 平场后切、填 方边坡高度 03m,因此,其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 害程度小;D 区建筑群中 D6 平场后切、填方边坡高度 36m,因此,其遭受切、填方边 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17 18 19 小结:小结: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各建(构)筑物及各规划道路切方边坡高度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各建(构)筑物及各规划道路切方边坡高度 017m,填方高度,填方高度 031.94m,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及土质边坡滑塌的可能性,引发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及土质边坡滑塌的可能性 小大,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及土质边坡滑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小大,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及土质边坡滑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危害的可能性小大,危害程度大。晴兴高速遭受切、填方边坡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大,危害程度大。晴兴高速遭受切、填方边坡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 程度大。程度大。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根据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结合建设项目用地所在的环境地质条件、不同地段 工程建设特点,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有关标准,并遵循地质灾害危 险性“区内相似,区际相异” 、 “地质灾害危险性从大不从小”及“单体建筑不分割”的 分区原则,对拟建场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危险性分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切、填方量度指标见表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指标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指标表 表表 5-15-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类别切方边坡高度(m)填方边坡高度(m) 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 66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区3636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33 具体分区分组原则如下: 1、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区):切方高度6m,填方高度6m,引发、加剧或遭 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对主要工程及人员安全的危害程度大。 2、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区):切方高度 36m,填方高度 36m;引发、加 剧或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对主要工程及人员安全的危害程度中等。 3、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区):切方高度3m,填方高度3m;引发、加剧或遭受 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对主要工程及人员安全的危害程度小。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通过野外调查、地质环境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兴仁县潘家庄镇褚皮田村山脚 20 组地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项目用地的特征、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与预测评估结果。 将拟建场地及其影响和危害范围总体划分为1个地质灾害险性大区(区) 、1个地质灾害 险性小区(区) (见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特征 1、地质灾害险性大区1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场区形成的切方边坡高度 017m,填方高度 031.94m,切、填方边坡发生滑坡、崩塌及土质边坡滑塌可能性小大,工程建设过程 中及建成后遭受切、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及土质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 大,对工程施工人员、设备及各建构筑物和人员危害程度大。场区各建(构)筑遭受由煤层 采空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晴兴高速遭受 工程建设引发的切、填方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面 积共 57092m2。 2、地质灾害险性小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地质灾害险性小区形成的填方高度 03m,切方边坡高 度 03,发生切方、填方边坡滑坡、崩塌及土质边坡滑塌可能性小,工程建设过程中及 建成后遭受切方、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及土质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对 工程施工人员、设备及各建构筑物和人员危害程度小。面积共 13260m2。 第三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 鉴于场区内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不同,按不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分区,对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估如下: 1、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区):场区建设的适宜性差,必须对区内可能发生滑坡 (塌)、崩塌的切、填方边坡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治工程措 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后,场地方可适宜工程建设。 2、地质灾害险性小区 场区建设的适宜性好,场地适宜工程建设。 第四节 防治措施 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前应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岩土工程 21 勘察工程重点查明边坡岩土工程条件、工程环境条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埋 藏条件、以及场地隐伏岩溶发育情况,煤矿采空区分布范围及深度。对出现的不良地质 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工程建设前,应本着“先勘察,后治理,再建设”的原则。 3、场地平整过程中边坡开挖应采用分台阶、分段施工的方法,切方区应严格从上至 下,按稳定坡率分级、分段进行切坡,及时支挡以防止岩、土质边坡滑坡、滑塌、崩塌 等灾害的发生。 4、建议对永久性切方边坡,在岩土工程勘察基础上进行专门的支护工程设计施工, 合理放坡后采用可靠的锚固工程措施。 5、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必须建立地质灾害监测机制,尤其加强对高陡人工边 坡长期监测,以便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避让或其它防治措施。 6、场地平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碴土,应避免堆放在容易集水的低洼地段或沟谷内, 以防止雨季时期引起泥石流的发生。 7、填方地段应由下至上逐层碾压填筑或夯实填筑,使填筑土体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 压实填筑要求,避免大面积填方土体产生地面不均匀沉降及填方边坡滑坡。 8、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基坑开挖应作临时护壁等工程防治措施。 22 小结小结: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拟建项目特点及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将拟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拟建项目特点及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将拟 建场区及引发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划分为建场区及引发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划分为 2 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 、1 个地质个地质 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和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