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上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上学期).doc_第1页
2016-2017上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上学期).doc_第2页
2016-2017上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上学期).doc_第3页
2016-2017上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上学期).doc_第4页
2016-2017上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上学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思品期中考试试卷(2016.10)班级: 姓名: 考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随着家庭结构的不断演化,过去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已基本上不存在,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 )A由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B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C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D由父母和多对已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揭露了封建时代的大家庭背景。而今天,这样的大家庭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这说明( ) A小家庭要比大家庭好 B封建社会需要大家庭C家庭越来越不像家庭了 D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的3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不会因家境状况的好坏、父母地位的高低或者父母的某种生理缺陷而改变。这说明 ( ) A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和十全十美的父母 B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都是基于血缘关系C只有父母位高权重,才能表现出高尚的人格 D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4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一位母亲在房屋垮塌的一刻,奋力为8个月大的女儿撑出一片小小的空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把生命留给了女儿。这说明 ( ) A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B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C父母只有有了子女其生命才会有意义 D父母是其子女生命延续和生活的动力5师生交往的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进老师的办公室先敲门 跟老师关系好,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 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 结合老师的相貌特征给老师取绰号 随意进出老师的办公室,翻动老师桌上的东西 向老师请教,主动让座,自己站着听 经常向同学打听老师的隐私A B C D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据此回答68题。6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一切服从于父母C帮助父母做家务 D尽情地享受亲情7下列句子中能反映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是 (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水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8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服从B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回报C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也不批评和制止,才是孝的最高境界D孝敬父母不仅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也是应尽的法律义务9“我们不再完全相信父母和老师的安排,我们有时也会悄悄做出一些重大决定,尽管我们知道父母和老师也是反对的,但我们还是勇敢地做出了人生中类似重大的正确决定,因为我们在重复父母和老师的过去!”这段话形象地说明我们进入青春期后 ( ) A思维角度发生变化 B道德意识逐步确立 C自我意识大大增强 D情感意识逐步丰富10小明的爸妈希望小明今后能成为建筑设计师;小可的爸妈希望小可今后能成为宇航员;小丽的爸妈希望小丽今后能成为歌唱家;小伟的爸妈则希望小伟今后能成为作家。由此可见( ) A我们和父母在成才问题上认识大不相同 B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C父母对子女总是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 D父母对子女未来的设计脱离了实际11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过程,其实是 ( ) A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B战胜父母,赢得家庭主导的过程C双方相互妥协、相互迁就的过程 D子女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的过程12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 ) A相互利用的结果 B相互给予的结果C相互批评的结果 D相互选择的结果 13唐朝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他非常仰慕著名学者、自然科学家张遂,“请与结交”。但张遂厌恶武三思为人卑劣,坚决拒绝与其结交,后来情愿出家为僧,退隐嵩山,也不愿与武三思来往。这说明 ( ) A张遂孤高自傲,瞧不起别人 B张遂交友讲原则,不交损友C张遂特别自负,不尊重别人 D张遂缺点太多,难与人结交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这启示我们交友时应 ( ) A注重礼仪,和善谦逊 B宽容他人、尊重差异C坦诚大方,平等友善 D坚持原则、不讲情面15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以及我们的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改变社会的风俗习惯 完善社会的法律、道德A B C D 16一位作家告诉自己上中学的孩子:世间万物皆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你和班上的那位女同学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段话告诉我们( ) A男女生交往应心里坦坦荡荡,行为落落大方B男女生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C男女生交往要使人对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D男女生交往的最好时节是春天,而不是秋天17初中生小辉在日记中写道:“过去语文老师对我好,我愿意听他的课,学习有信心,有奔头,觉得不好好学习起码对不起老师,语文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一场误会中他错怪了我,让我既怕他又怨他。从此,他讲课我不爱听,也不注意听,语文成绩直线下降。”这一事例说明师生关系 ( ) A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 B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C是不能依靠情感维系的 D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18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让人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 ( ) A老师的工作确实如诗如画 B老师是没有缺点和错误的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D老师各个方面都优于学生19“就如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其家长的品行一样,从学生的身上也可以折射出其老师的痕迹。”这句话表明( ) A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没有缺点的 B老师要向家长一样关爱自己学生 C学生的成功应当完全归功于老师 D老师的人格能影响到学生的人格20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老师的尊重。所谓恰当的方式,就是要 ( ) A考虑到犯错误者的情感不伤害老师 B理解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和期待 C讲求交往的艺术,让老师无法逃避责任 D语气要平和些,让老师感觉到不是批评二、明辨是非(在你认 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网络交往危险太多,青少年要杜绝上网。 ()2性格内向的人上网就会成瘾,性格外向的就没有关系。 ()3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所以网络交往有百害而无一利。 ()4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弊。 ( )5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6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7我们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 )8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 ) 9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 辞的责任,所以说,我们要学会拒绝所有外来文化()10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三简答题(26分)1、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去孝敬自己的父母?(5分)2、交友的原则有哪些?(8分)3、你认为男女同学之间应如何进行正常的交往?(6分)4、作为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需要掌握哪些有效的方法及礼仪?(7分)四、材料分析题(24分)1、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大半个中国都有明显震感。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多少人被无情的埋在了废墟之中?多少人辛辛苦苦换来的那一个美好的家,在那一瞬间随之化为废墟?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生命?.材料二:地震发生后,许多家在灾区,身在异乡的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与家人联系,询问伤亡,了解灾情。当他们因地震造成的通信中断而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时,一个个心急如焚.阅读上述材料,分析说明:(1)为什么家在灾区,身在异乡的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与家人联系?(2分)(2)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有何意义?(5分)2、小丽是个性格外向的女孩,整天风风火火,和男同学打成一片。对此,班里议论纷纷:有人说,男女同学不能交往;有人说,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好处;有人说,男女同学交往不能太过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1)小丽的做法对吗?(1分)(2)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哪些好处?(6分)3、小芳学琴五年了,她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1)你认为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分)(2)请你告诉小芳,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她带来哪些危害?(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C 2D 3D 4A 5C 6A 7D 8C 9C 10B11A 12D 13B 14B 15A 16B 17B 18C 19D 20A三简要回答21(1)因为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2)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22(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差异,这就使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3)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因为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