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广义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pdf_第1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广义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pdf_第2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广义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pdf_第3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广义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pdf_第4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广义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广义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 摘要 犷义系统有着广泛地应用背景,且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因此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研究。j 本文讨论广义系统的性能鲁棒 性和鲁棒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酌内容: ( 1 ) 简要介绍广义系统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广义系统的基础知 识。讨论了广义系统的鲁棒能控能观性,给出了鲁棒能观性结论的证 明。 f 2 ) 研究了广义系统稳定性的鲁棒性。对广义定常线性系统在稳 定性未知的情况下,给出了鲁棒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性判据;利用矩阵 测度的概念,对不确定性的广义系统,给出了鲁棒稳定的一种表示方 法。 ( 3 ) 基于( 2 ) 的分析结果,得到了由状态反馈作用的鲁棒控制律存 在的两个充分条件。 ( 4 ) 研究了j “义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在扰动矩阵满足匹配 条件时,得到了一个变结构控制律,使闭环系统镇定。 关键词:广义不确喜系:统,鲁棒能控睦习性,鲁棒稳定性,鲁棒控 制,变结构控制。搏蒋拖它定挖 雯圭望些笙皇 塑垂 a b s t r a c t p o o e s s t h e s t u d y o fs i n g u l ar s y s t e m i sb o t h p r a c t i c a l l yi m p o r t a n t 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a p p e a l i n g a n dh a sa t t r a c t e dt h ea t t e n t i o no f m a n y r e s e a r c h er st h i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r o b u s t n e s sa n dr o b us tc o n t r o lf o r s i n g u l a rs y s t e m s ,i t so u t l i n e is a r r a n g e da s f o l l o w i n g : ( 1 )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p r e s e n ts t a t e a n ds o m epr e l i m i n a r i e so f s i n g u l a rs y s t e m a r ei n tr o d u c e d ,t h e n ,t h er e s u l t so nt h e r o b us t c o n t r 0 1 l a b i l i t y a n do bs e r v e r b i l i t y iso b t a i n e da n d p r o o f sa r eg i v e n ( 2 ) t h es t a b i l i t yr o b u s t n e s so fs i n g u l a rs y s t e msiss t u d i e da s u f f i c i e n tc 0 n d i t i o nf orr o b us t s t a b i l i t y i nt h ea bs e n c eo f s t a b i l i t y o fa g i v e n t i m e i n v a r i a n t s i n g u l a rs y s t e m i s g i v e n ( 3 ) b a s e do nt h er es u l t s o f ( 2 ) ,t h et w os u f f i c i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r o b u s ts t a t ef e e d b a c kc 0 n tr 0 1 1 er sa r e g i v e n ( 4 ) t h e v a r i a b iec o n t r o lf oru n c er t a i n s i n g u l a rs y s t e m s i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v a r i a b l ec o n t r o l1 a wisd e r i v e di nt h ec a s e o ft h eu n c e r t a i nm a tr i c esm e e tt h em a t c h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 :u n c er t a i n s i n g u l a r s y s t e m ,r o b u s tc o n t r o l l a b i l i t y a n do bs e v e r b i l i t y ,r o b u s t s t a b i l i t y ,r o b u s t c o n t r o l ,v a r i a b l e c o n t r o l 一一 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1 绪论 1 1 引言 从5 0 年代末,6 0 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论,主要是以 状态空间模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为其方法特征。用状态变量方法 得到的系统模型的一般形式是 f ( r ( t ) ,x ( t ) ,u ( t ) ,t ) = 0( 11 1 a ) g ( x ( t ) ,u ( t ) ,y ( t ) ,t ) = 0( 1 1 1b ) 这里x ( t ) 是系统的状态变量,u ( t ) 是控制输入,y ( t ) 是测量输出;f 、g 是虫( t ) 、x ( t ) 、u ( t ) 、y ( t ) 芹f lt 的适维向量函数。方程( 11 ia ) 称为状态 方程,方程( 11 1 b ) 称为输出方程。 式r 1 1 1 ) 的一种特殊形式是 e ( t ) 女( t ) = h ( x ( t ) ,u ( t ) ,t )( 11 2 ) y ( t ) = j ( x ( t ) ,u ( t ) ,t ) 这里h 、j 是关于x ( t ) ,u ( t ) ,t 的适维向量函数,e ( t ) 是一般的矩阵。 由方程( 1 1 2 ) 描述的系统被称为广义系统。 一般地,当h 、j 是x ( t ) 、u ( t ) 的线性函数时,( 11 2 ) 可表示为: e k ( t ) 2 a x ( t ) + b u ( t ) f 1 1 31 y ( t ) 2 c x ( t ) + d u ( t ) 、 称由( 11 3 ) 描述的系统为广义线性系统。其中x r 1 、u r 7 、y r 分别为广义系统( 11 3 ) 的状态变量、控制输入和量测输出,e 、a 、b 、 c 、d 分别为n i i 、n n 、n r 、m n 、m r 维的矩阵;e 的秩r a n k e = q n 。 事实上,对系统( 11 3 ) ,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术语 i - 17 。控制 理论家和数学家称之为奇异系统( s i n g u l a rs y s t e m ) ( 这是因为状态导数 的系数矩阵是奇异的) 、广义状态空间系统( g e n e r a l i z e d s t a t e s p a c e 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e q u a t i o n ) 或具有代数限制的微分方程;工程经济领域称之为描述器 ( d e s c r i p t o r ) ( 它给出了系统的自然描述) ;在电路领域,称之为半状态 系统( s e m i s t a t es y s t e m ) 。 广义系统和正常系统( 式( 1l3 ) 中矩阵e 是非奇异阵时的系统) 有 着本质的区别,就线性定常系统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3 1 : 1 1 状态响应:广义系统的状态响应中不仅含有正常系统所具有 的指数项( 对应有限极点) ,而且含有脉冲项和与控制导数有关的项( 它 们对应无穷极点) 。状态响应的确定既需要t 时刻及t 时刻以前的信息, 又需要t 时刻以后的信息,即广义系统不具有传统的因果性。 2 ) 传递函数:正常系统只有真有理分式阵,广义系统还包含多 项式矩阵。 3 ) 极 点:广义系统的极点不仅有d e g ( d e t ( s e a ) ) = n 。个有 限远极点,还有正常系统所不具有的( n n ) 个无穷极点。无穷远极点 又分为动态无穷远极点和静态无穷远极点。 4 )结构稳定:在系统结构参数的扰动下,正常系统具有结构稳 定性,广义系统不具有结构稳定性。 5 ) 广义系统既具有动态特性( 由微分方程描述) 又具有静态特性 ( 由代数方程描述) ,而正常系统不具有静态特性;正常系统有n 个自 由度而广义系统仅有r a n k e 个自由度。 近二十年来,由于广义系统的普遍性,简单性和可实现性己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处理正常系统的方法和手 段对大多数高指标广义系统不再能利用,需要发展和提出新方法。 1 2 广义系统的背景 广义系统是在讨论复杂电网络系统时,由r o s e n b r o c k 最先提出 的8 】。此后,研究发现用广义系统模型描述的实际系统有许多。例 如,在经济系统、生物系统、化工系统、动力系统等系统中,均有用 模型( 1l3 ) 描述的系统。广义系统理论的发展是受实际应用而驱动 一2 一 硬j :学位论文 绪论 的,下面仅举几例来说明。 例1 1 1 9 1 在考虑市场环境时,据经济学的需求平衡原理,多部门 的一步延滞的l e o n t i e f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为 x ( k ) = a x ( k ) + b ( x ( k + 1 ) 一x ( k ) ) + w ( k ) + d ( k ) ( 12 1 ) 其中a = ( a i i ) 。为消耗系数阵,b = ( b 。) 。为投资系数阵,x ( k ) r “为 k 时刻的产量,d ( k ) + w ( k ) 为k 时刻的最终产品量,其中d ( k ) 为确定 性的,被称为计划中的最终消费,w ( k ) 为市场波动对消费的影响。b ,。 表示第 部门每增加单位产量,第i 个部门的投资。由于在多部门的 经济系统中,某一部门的增产并不需要其它所有部门投资,另外从实 际经济系统出发,能够向其它部门提供投资的部门也是少数的,因此 在b 中除少数行具有非负外,其它皆为零,从而知是降秩阵。因此 系统( 12 1 ) 是典型的广义不确定离散系统。系统( 1 21 ) 即所谓的宏观 经济模型,在我国早己受到重视,并加以实际应用。 例2 t ”1 美国某一石化公司对含管理在内的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己 实现建模和控制。其过程的简化模型为 文1 = a 1 1 x 1 + a l2 x 2 + b l u + f l f o = a 2 1 x 1 + a 2 2 x 2 + b2 u + f2 f( 1 22 ) 其中x ,r 。“为被调节量,如再生温度、滑阀位置、鼓风机能力等; x 。r 。“是由影响过程企业效益和反映企业管理政策的一些量组成, 如压力、油浆回收率、重油回收率等;u r 为调节量,f 是外干扰。 ( 1 ,2 2 ) 为典型的广义连续线性不确定系统。 例3 【2 ”1具有非线性负载的电力系统模型为; = 一s p g ( a g ,a i ,v ) 一a m 】 a g2r g ,1 。、 0 = p 1 ( a e ,8 l v ) + p d 、1 “。7 0 = v 1 q b ( a 。,a l ,v ) + q d ( v ) a 为与一参考母线有关的母线角向量,r 为相关发电机的频率向量,v 是母线电压的振幅向量,p 、q 为实电抗功率,下标g 和1 分别表示 网络中的发电机和负载母线,p 。为机械输入电力,s = z 。m 。t 。,m 。为 一3 硕j :学位论文 绪论 惯性常对角矩阵,t 。是元素为1 或一1 的相关矩阵,电力p ;、p ,、p 由 p b = ( p i ,p g ) p h i ( a ,v ) = 一v , v j b us i n ( a i a j ) q b i ( a ,v ) = 一v i v j b i j e o n ( a i a j ) 给出,系统( 1 2 3 ) 为典型的广义非线性系统。 例4 【2 3 3 神经网络系统 妒“x i ) b i ( x i 卜争筹黔】。, o = a l ( z l ) b l ( 列一耋w 。k 鬻县y 尹, 其中,x i ,z ;为等i 个神经元的状态,i = 1 ,2 ,n ,a ;( ) 对应神 经细胞相关生存期标度,b ,( ) 对应接受力和时延,也可能包括细 胞的自我反馈,w ,。为网络的连接权,f i l j “,i 。) 为( 1 ,2 ,m + n ) 的l 个无序子集,( 1 2 4 ) 是一个大型广义系统。 在大系统的处理中,扰动分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理论分析 中就出现了广义系统的模型,如下例: 例5 考虑系统 文l = a l l x l + a 1 2 x 2 + bl u 丈2 = a 2 1 x t + a 2 2 x 2 + b 2 u( 12 5 ) 这里,e 是一个小的扰动参数。奇异扰动是令e = o ,从而得到一个动 态阶数低的简化模型: 鞘a 2 1a 2 1 2 2 j m l i 2 j 褂 n za , 假定a 。:1 存在,扰动分析的目的是用( 1 26 ) 的性态近似系统( 1 25 ) 的 性态。此处的简化模型( 126 ) 是一个广义系统。 再如特大风的预报模型j ( 风形成过程的描述方程中有动态和代 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数限制一空气和水的运动为动态、气体和热力学定律及毗邻环境的关 联条件为代数限制) ,受限机器人模型1 2 5 | 人口模型等等皆为广义系 统模型;另外,正常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指定输出问题,奇异扰 动问题,都可化为一个广义系统。因此对广义系统的研究既具有实际 意义又具有理论价值。 1 3 广义系统的研究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义系统理论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到八 十年代后期,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的理论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阶 段性的综述文章( l e w i s ,1 9 8 6 ) 和专著( d a i ,1 9 8 9 l 【2 6 1 被大量引用,j 。义系 统理论的各种新的应用也标志着广义系统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广义系 统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到正常系统研究的每个方面 2 6 , 2 7 :能控能观 性、极点配置、实现理论、观测器理论、稳定性、最优控制、分散控 制等。近几年,广义系统的研究正向纵深推进:一方面已有理论得到 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的领域发掘广义系统更深刻的本 质特性。这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鼓舞的。而广义系统的多数 结果是建立在假设广义系统模型能够精确得到的基础上得出的。在实 际控制问题中,随机因素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建模误差、量测 误差、工况的变化等不可能用精确的数来确定,即客观上,系统存在 着不确定性。虽然基于精确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应用时常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方面。因此广义系 统的鲁棒性分析及鲁棒控制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正常系统的鲁棒性研究已有综述性文献给出m 】。系统鲁棒性研 究主要集中在两类方法上:( 1 ) 对象是闭环系统的状态矩阵或特征多 项式的,一般用代数方法,其中心问题是讨论多项式族或矩阵的稳定 性问题,例如在给定稳定的矩阵( 或多项式) 后,如何在其所在空间中 给出最大可允许扰动界;对于给定的对象是否存在控制器同时镇定对 象族,等等。由于用系统的特征值来判断系统的性质仅适用于常系数 5 硕士学位论文l 绪 论 线性系统,因而此时的参数扰动只能是时不变的,即是未知的但不变 的。如果采用李亚普诺夫方法来研究对应系统的性质,则所得的结果 常能适用于时变参数扰动的情形。采用李亚普诺夫方法对状态空间模 型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但) 研究是从系统 的传递函数矩阵出发时,常采用频率域方法。近年来兴起的h 。方法, 开始的目的是压低外界干扰,但其结果对于系统存在参数扰动的情形 很有意义。 鲁棒控制是当前控制领域的热门课题睥”,但在广义系统中,这方 面的研究结果不多。对于不确定往广义系统来说,其鲁棒性分析及鲁 棒镇定比正常系统要复杂得多。因为在这里既要考虑其鲁棒稳定性, 又要兼顾系统的正则性及脉冲模的存在性,而广义系统的正则性及脉 冲摸对系统参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广义系统的模有三神:有限动态 模、无限动态模和无限非动态模,无限动态模可能产生不希望的脉冲 行为。因此,广义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设计控制器消除系统的无限动态 模或避免产生无限动态模。当系统具有扰动时,系统的结构性质有可 能被改变。例如: 假设系统为 e x ( t ) = a x ( 0 + a a x ( t )( 13 1 ) d e g ( d e t ( s e - a ) ) = q = r a n k e ,则当a a = 0 时,( 131 ) 有q 个有限动态模和 ( n q ) 个无限非动态模,没有无限动态模;若a a :0 ,( 131 ) 的无限动 态有可能出现,甚至有可能摧毁系统的正则性。取 e = a a :p n 1 l 020 a = 22 1 44 , 2 j a a ,:| o n 1 10 0 2 d e g ( d e t ( s e a ) ) = 1 = r a n k e ,d e g ( d e t ( s e a 一a 2 ) ) = o r a n k e ,而d e t ( s e a - a 】) 恒等于零。因此,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设计,既要考虑鲁棒稳定性又 要考虑系统的正则性和消除脉冲,显然,后两个问题是广义系统所特 有的。 一6 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在广义系统的稳定性、镇定和鲁棒镇定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c o m p b e l l 和d a i 分别在其专著 3 ,4 】和 2 6 】中对线性定常广义系 统的稳定性、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稳 定性理论,所得结果或是对无扰动的线性定常广义系统或是针对实际 问题中的一具体特殊非线性模型( 例如神经网络模型、电网络模型) 或 是局部性地利用嵌入化为常微分方程,方法皆为l y a p u n - o v 函数方法; 我的导师杨成梧教授研究了脉冲能控广义系统的输入输出稳定化问 题,提出了适用于脉冲能控系统的f a s a 解法 2 “3 0 1 ;在鲁棒镇定方 面, s y r m o s 与l e w i s ( 1 9 9 2 ) t ”1 引入了“弦度量”概念,并分析了广 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利用模矩阵的性质来研究具有结构摄动下的广 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控制问题的有f a n g 与c h a n g ( 1 9 9 3 ) t ”1 等 人,可以说用模矩阵的性质来解决广义系统的鲁棒性问题是有成效 的:国内学者,王朝珠在 3 3 】中,张庆灵在 3 4 中分别用连续状态反 馈控制考虑了形如: e 文= ( a + a ) x + ( b 十b ) u e 文= ( a + a ) x + u 的鲁棒镇定问题,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对于带有不确定性广义系统至 今所得到的鲁棒镇定结果相对有限,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在正常情形下,利用l y a p u n o v 函数。基于r i c c a t i 方程给出鲁棒稳 定及可鲁棒镇定的条件是相当普遍的,但此方法未能有效地引入到广 义系统的鲁棒性分析及鲁棒镇定中。 变结构控制的特点口5 1 是设计方法比较简单,便于理解和应用, 容易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接受,特别是它具有一定意义下的鲁棒性。 在变结构控制中,任意一个运动从初始状态向原点的整个过程可分为 两个阶段,即两种模态,第一段是趋近模态即趋近运动或称非滑动模 态,第二段是滑动运动即滑动模态。对于正常系统,正是那段滑动 模态对系统的摄动和外扰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变性。对于非滑动模 态,这种不变性并不成立。变结构控制的思想由胡跃明等学者凹引于 1 9 9 3 年引入到广义系统中,设计的控制器是基于广义系统的第二种 7 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受限等价,设计出的切换函数使滑动运动的阶数等于系统的阶数,设 计的控制器仅能保证闭环系统的部分状态稳定( 即e 一稳定) ,不能保 证全状态稳定( 即完全稳定) 。广义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研究较正常系统 复杂,且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1 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为了使论文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第2 章简要介绍广义系统的基本 知识。这里的结论在以后的章节中经常被引用,因其证明在诸多文献 中均能查到 2 6 1 ,故没有给出证明。另外,在此安排了一些数学预备 知识。 能控能观性是广义系统的基本概念,在第3 章,讨论了几种能控 能观性的鲁棒性,并给出了鲁棒能观性结论的证明。 第4 章讨论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由于系统中不确定因素 的不同,对应模型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章在不确定性矩阵的 不同形式下,分别给出了广义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判椐。其中的一个充 分性判据”a + a 7 o ,u ( t ) c c 。“1 ,使得t = 0 从x 1o 出发( 211 ) 的解x ( t ) 满足x ( t ,) = w ) 为x ,。的能达集。而系统( 21 1 ) 的能达集定义为: r = u r ( x l o ) 硕士学位论文 2 广义系统基础与数学知识预各 定义2 1 3如果系统( 21 1 ) 在其能达集r 中是能控的,( 即可选 到u ( t ) c 。“1 ,使得系统( 21 1 ) 把能达集r 中任一固定点引导到能达 集中的任意一点) 则广义系统( 2 11 ) 是r 能控的。 定义2 1 4 在零初值条件下,用非脉冲输入u ( t ) c 。“1 ,能激励 出来的系统( 2 11 ) 的脉冲模,称为能控脉冲模。如果系统( 2 11 ) 的所 有脉冲模都是能控的,则称广义系统( 2 1 1 ) 是脉冲能控的( 记为i 能 控) 。 【4 0 】给出了广义系统三种能观性定义并介绍了对偶性。 在这三种能控能观性中,r 一能控能观性反映广义系统的正则部 分,即k r o n e c k e r 标准分解( 2l3 ) 中慢子系统( 2l3 a ) 的能控能观性; 脉冲能控能观性( i 能控能观) 则是反映广义系统所特有的在无穷远处 的能控能观性;c 能控能观性反映广义系统的状态点任意转移及检 测的能力,对系统的要求很高。因此,引入广义系统的强能控能观性 竺微慧。暴慧薯攀獭龋烁觚肌确瞪侑2 观) 的又是脉冲能( 能观) 的s 一瑚宇坳渊) 定义2 1 5 称系统( 2l1 ) 是( 输入) 能正常化,系指系统( 2 1 3 b ) 是c 一能控的,即系统( 2l3 b ) 的所有非广义状态均可由从0 点出发 达到。 定义2 1 6 称系统( 2 1 1 ) 是输出能正常化,系指系统( 213 b ) 是 c 能观的。 作为本文以后常用到的预备知识,下面给出能控能观性的判据。 定理2 1 4 下列各组命题每组都是相互等价的: i 1 ) 系统( 211 ) 是r 能观的; f s e 一爿 2 ) r a n k l,l = n ;v s c ,s o 。; l l j 3 ) 系统( 2 1 3 a ) 是完全能观的,即( a ,c 。) 是完全能观对。 i i 1 ) 系统( 2 11 ) 是c 能观的; 2 ) r 能观且r a n k ( e c ) = n ; 3 )在系统( 213 ) 中,( a 。,c ) 和( n ,c :) 都是能观对。 硕士学位论文 2 广义系统基础与数学知识预备 i i i 1 ) 系统( 21 1 ) 是脉冲能观的; 2 ) 其快子系统( 2 13 b ) 是脉冲能观的; , 告瓮 是列满秩的; 其中一铷由k c a 一r 含 觚列满秩 而得到的; ( 4 ) 存在g r 使 d e g fd e t 【s e 一( a + g c ) 】) 2r a n ke 成立。 i v 1 ) 系统( 211 ) 输出能正常化; 2 ) r a n k ( e c ) = r l ; 3 ) 存在g r 使r a n k ( e + g c ) = n 。 对于广义系统的能控性,利用对偶性可以得到与定理214 相应 的能控性判据。 定理2 1 5 对于系统( 211 ) ir 一能控与下面的两个命题等价: 1 ) r a n k 【s e a ,b 2n ; v s c ,s o o ; 2 ) 其慢子系统( 213 a ) 是完全能控的,即( a ,b 。) 是完全能 控对。 i ic 一能控与下面的两个命题题等价: 1 ) r 一能控且r a n k 【e ,b = n ; 2 ) 在其k r o n e c k e r 标准分解中,( a 。,b ) 和( n ,b :) 都是完 全能控对。 i i i 脉冲能控与下面的三个命题等价: 1 ) 其快子系统( 21 3 b ) 是脉冲能控的: z ,l 主:量l 是行满秩的, 1 3 硕士学位论文 2 广义系统基础与数学知识预各 叫是跏邮川一 8 譬孙晰 满秩而得到: 3 1 存在k r 使 d e g d e t s e 一( a + b k ) ) = r a n k e 。 i v 系统( 2 1 1 ) 能正常化与下面命题等价; 1 ) r a n k ( eb ) = n ; 2 ) 存在k r ”“使r a n k ( e + b k ) = n 。 晟后,我们指出广义系统与其受限等价系统有相同的能控能观 性。 2 2 广义系统的稳定性 定义2 2 1 广义系统( 211 ) 称为稳定的,如果存在常数、1 3 0 , 使当u ;0 ( t o ) 时,其状态响应 l i x ( t ) 1 1 2 qe 9 肛( t ) 1 1 2 ,t o 定理2 2 1 广义系统( 2 11 ) 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o ( e ,a ) c c 一。 这里c - = ( sis c c ,r e ( s ) 0 ,代表左开复半平面。 定义2 2 2 称系统( 2li ) 是能稳的,如果存在一状态反馈 u = k x + v 使闭环系统 e i2 ( a + b k ) x + b v y2c x 是稳定的。 定理2 2 2 系统( 2 1 1 ) 能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 a n k s e - a ,b 】= n ,v s c c +,s o o 。 其中c + = s1s c ,r e ( s ) 0 ) 定理222 表明,广义系统可稳定与其慢子系统( 2 13 a ) 稳定等价。 一1 4 硕士学位论文 2 广义系统基础与数学知识预备 由定理21 7 可得 推论广义系统( 211 ) 可稳定的充分条件是系统r 一能控的。 2 3 数学预备知识 在后面几章常用到一些矩阵的有关概念。矩阵测度和正定阵的性 质是讨论广义系统重要的工具,在这里我们给出它们的定义和一些结 论。 2 3 1矩阵的测度及其性质 定义2 3 1 i矩阵x 的测度定义为 “( x ) = ( ( 1 i i + 6 x lj 1 ) i e )( e o ) 其中i 是适维的单位矩阵。 定理2 3 1 1 4 1 1 矩阵x 的测度u ( x ) 有如下性质 ( 1 ) 一i x ! ,r e ( o ( x ) ) “( x ) x 0 1 ( 2 ) u ( x ) = = 1o - 。( x + x 7 ) 上 ( 3 ) l l ( x + y ) “( x ) + u ( y ) ( 4 ) 当常数k o 时,l _ t ( k x ) = k l x ( x ) 当常数k 0 来表示,x 负定表示为x o ,相 应x 0 ( 或0 ) 表示x 半正定( 或半负定) 。 定理z 。z 若m 、n 是对称阵且m 三 。,其中p 是适维 阵,则 ( 1 ) n 可逆且n 0 对所有满足x 1 m x = 0 ,x o ,x r ”都成立,则存在常数a 0 使得 n + om0 成立。 定理2 3 7 若m 、n 、p r 是对称阵,m 0 ,n o ,p 0 对所有的x r ”,x o 都成立,则存在常数珍0 使得 九2 m + 九p + n 0 ,使得i k 时 r a n k a | r a n k a o 其中a 。、a 。同阶的矩阵。 定理2 3 1 0 若n = i ;薹l ,其中p , x , y , z 是给定的适维阵且 z 可逆,n + n 1 0 ,则有 p + p 一x z y y 7 ( z 1 ) 。1 x 0 ,当恼圳 占时,相应的扰动系统仍然是 r 一能观的。”觏芘瓠礅 这里,爷( e ,a ,c ,a ,c ) ,( e ,a ,c ) 。而是指对译扰动后得到的 同阶矩阵,相应的扰动系统是指参数经过扰动后得到的广义系统,如 取母= ( a ,c ) ,则= ( a + a a ,c + a c ) ,而扰动系统为形如: e 文2fa + a a ) x + b u y = ( c + a c ) x 的广义系统,简记为系统( e ,a + a a ,b ,c + a c ) 。 类似地可阻定义系统的c 能观、强能观、脉冲能观等对p 具有鲁 棒性的概念。 广义系统的r 能观性是正常系统能观性的推广。下面举例说明对 于广义系统,r 能观性一般对( e ,a ,c ) 的扰动不具有鲁棒性,尤其对 e 的扰动特别敏感。 一1 7 一 硕士学位论文3 广义系绕能观( 能控! 堕堕量壁丝 们嘲一叫叫 系统t e ,a ,c ,显然是正则的r 能观的广义系统,取e = :! 显然忪酬可任意小,但是r a n k s ( e c e j 。= l 2 ; 从而系统( e + a e ,a ,c ) 己不再具有r 一能观性。 于是为了使广义系统的r 一能观性对( e ,a ,c ) 具有鲁棒性,就需要 加一定的条件。 定理3 1 1系统( 311 ) 的r 一能观性对e 具有鲁棒性的充分必要 条件是 系统( 31 1 ) c 一能观。 证明必要性。设系统( e ,a ,c ) 的r 能观性对e 具有鲁棒性 令a n = a 。 ,则r 一能观性对e 具有鲁棒性( 简记为系统r e 鲁棒能观1 ,用反证法。若系统r e 鲁棒能观,而不是c 能观的,则 由r e 鲁棒能观的定义知: 系统( e ,a ,c ) 是r 一能观的 即r a n k ( s e - a ) c = n ,且r a n k ( e c ) 0 即可。 用反证法。若( e ) = 0 ,则必有( a e k ) 使a e k _ 0 ( k 斗o 。) ,且 系( e + a e ,a ,c ) 非r 一能观,从而有f s 。 c ,使 r a n k s k ( e + a e k ) 一a c 】n 1 n 。 由聚点原理知 s 。) 必有一子列 s k i ) 使 8 u s o ( jj ) ,s o c 或s o = c o 且r a n k s k i ( e + a ek i ) 一a c 】 n 一1 n 。 若s o c,s o ,则有 s k i ( e + a e o a c 】斗( ( s o e a ) c ) ( j - - - - ) c o ) 。 从而有 r a n k ( ( s o e a ) c ) r a n k s k j ( e + a e k ,) a c n l 0 。 用反证法。若( e ,a ,c ) = 0 ,则必有一列( ( a e 。,a a 。,a c 。) ) 及一列 ( s k ) cc 使 ( a e k ,a k ,a c k ) 斗o ;( k _ ) s k j s o ,( k - - - o o ) ;s o c 或s o = o o 并且,r a n k 【( s k e k a k ) c k 】s ( n 一1 ) n ; 其中,( e k ,a k ,c k ) = ( e + e k ,a + a k ,c + c k ) 。若s o o o ,则有 ( s k e k a k ) ,c k 】手【( s o e a ) c 】; r a n k ( 【( s o e a ) c 】 n ,这与c - 能观矛盾,故必有s o = o o 。 此时对充分大的k 及任意给定的f o r 均有 r a n k 【( e k + f c k 一( 1 s k ) a k ) ( 1 s k ) c k 】 2 r a n k 【( s e k a k ) c k 】( n 一1 ) n 从而,由【( e k + f c 。一( 1 s k ) a k ) o s k ) c k 】- + ( e + f c 0 ) ,( k 七) 及定 理239 知:对任意给定的f r 有 r a n k ( e + f c ) 0 成立a 证 毕。 由以上证明可得 推论31 1 广义系统( 31 1 ) 的c 一能观性对( e ,a ,c ) 具有整体鲁棒 性。 下面讨论关于( a ,c ) 的r 一鲁棒能观性。 定理3 13 系统( 3 1 1 ) 具有r ( a ,c ) 鲁棒能观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 系统s 能观。 证明 必要性。用反证法。假设系统具有r 一( a c ) 鲁棒能观性, 且非s - 能观。由r - ( a ,c ) 鲁棒能观性定义知,必有n o r 使 ( s e - a ) c n = r 乏 其中e ,是列满秩的,而r a n t 暑会:2 n ; 设 黼a 2 地a 2 1 州纠锻 i 风a n - ,1 因为 r a n t ra :2 0c n , l,l 故必有( a :c :) 中某列( 钐,) ( k i n ) 可用 le l 口k a 。1i l0 风几j 线性( 列) 表出。不失一般性。设( a :c :) 的最后一列( 0 c 。,d 。) 可用 言会: 列线性表出,则有适当维数的向量p 使 2 l 硕士学位论文3 广义系统能观( 能控) 性的鲁棒性 t 2 。一f e 划料舻【o c 州陶 取扰动 a = c 。,e c a 。, 金 ,n ,c = c 。e r c ,。, 爱 ,n 则i i ( a a ,c ) 0 显然可以任意的小。 r a n k s e 一( a + a ) ( c + c ) ) 】i ,:( 1 ,。, = r a n k s e 一( a + a ) ( c + c ) ) 】nj 。- ( i ,;, 2 r a n 。f 兰一一i - 盒一 害 l e ,- e a , 川 : j l p 纠2 a 1 百谢i l 【芘;c ,】旧 这与前面已知系统的r 鲁棒能观性矛盾。必要性成立。下证充分 性。 设系统是s 能观的系统,则 r a n k ( s e a c ) = n ,v s c ,s :o o 且存在方阵n 使 ( s e - a ,cm r 乏 其中e t 是列满秩的,而r a n k 曹瓮 0 。 若不然,则由( a ,c ) 之定义及w e r e s t r a s s 聚点原理知,必有序 列( ( a a 。,a c 。) j 及复数列 s 。 存在,使得 ( a a k ,a c k ) _ 0 ,( k ) s k j s o ,s o c 且有限或s o = 而 r a n k ( s k e a k c k ) ( n 一1 ) n 一2 2 亟主兰垫笙奎 ! 墨墨竺墼翌! ! i 垄塑堂堕苎丝一 若s 。o o ,则 ( s k e a k c k ) j ( s o e a c ) ,( k - - o o ) 在这里( a k ,c k ) = ( a + a a k ,c + a c k ) 由定理2 3 9 ,则 ( s o e a c ) ( n 一1 ) n , 这与系统的s - 能观性矛盾。于是必有 此时对充分大的k 有 r a n k ( s k e a k c k ) = r a n k ( s k e a k c k ) n r a 喇ra k l 乏”, , 一r a 喇k 挚乏 ) 于是 r a n t c e 1 矗麦“- c a 。k ,2 1 ,s t n - , ea:2c 0c t h m , js :c 。,l :j 一 故 r a n t 导会: 兰c n 。, n , 这与系统是s - 能观矛盾。充分性得证。证毕。 由上面的定理可得下面推论: 推论1系统( 3 1 1 ) 的s - 能观性仅对( a ,c ) 具有鲁棒性。 推论1 系统( 3 11 ) 的r - 能观性对a 具有鲁棒性的充分条件是: 它是s 一能观的。 定理3 1 4 系统( 31i ) 的r 一能观性对c 具有鲁棒性。 硕士学位论文3 广义系统能观( 能控) 性的鲁捧性 因为系统的r 一能观性等价于其慢子系统的能观性,而仅对c 扰 动时并不影响a ,只是连续地影响c 。,故系统( 311 ) 的r - 能观性对c 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