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的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的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的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的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醛氨气相合成法是烷基毗i 疑合成的主要工艺,其关键技术之是性能优良的 催辱艺蕤,匿内摆关骚究掇少。本文在蓬井磅究鏊疆土,对醛氨气粳合袋烷基l 琵蕊 催化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 本文在单组分负载催化剂c r :0 。v * a 1 2 0 3 基础上,以丙醛,甲醛与氨气相反 应裁取3 ,5 - 二甲藿鬟毛凌为蟊标反应,开发了添秀霸稀瀚c e c r - o ¥- a 1 2 0 3 催纯 剂以及c u c r o y a 1 。0 。双组分催化剂,在温度4 0 0 。c 、常压,醛氨= 1 4 、丙 酸平醮= 1 1 、g h s v ( 气籀空这 1 2 0 0 h 反应条件下,3 ,5 二甲基h 磁啶收率 可以达到8 0 ,呲啶碱总收率达到9 0 以上,达到文献报道的最好承乎。所开 发的b 卜c u 一0 y a 1 ,0 。魁具有开发潜力的催化剂体系,可以避免采用毒性较大的 c 巍侥。 以c r 。鸥¥一a 1 2 0 3 为催化到,优化了在薅懿,甲醛与氨气蠲反应割墩3 ,5 一 二甲基毗啶条件,反应温度3 8 0 。c ,空逡1 2 0 0 h ,醛氨比l 5 ,1 嚣i 醛与甲隧比1 2 时霉至ld m p 牧率可达7 6 ,1 ,蠢醛转纯率9 2 7 。 通过对& 0 2 a 毛0 3 、y 矧2 0 3 、活性炭等载体罐诧裁以及受载摹缝分经讫裁 的考察,表明适合醛氨法制各毗啶碱催化剂活性中心不仅仅需要b 酸中心,同 时还蓑甏己中t ,整簿鹣罐纯裁蒸有合遴煞乙酸帮b 酸魄秘熬协丽赣= 瑟。 关键词:烷基毗啶催化剂氧化铝 a b s t r a c t s i ti s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p r o c e s so fa l k y l p y r i d i n es y n t h e s i sf r o ma l d e h y d e s w i t ha m m o n i ai nv a p o rp h a s e a a l k y l p y r i d i n es y n t h e s i sc a t a l y s ti so n eo f t h ek e y si n t h ep r o c e s s b a s e do nf o r e i g ns t u d i e so f a l k y l p y r i d i n e ss y n t h e s i s ,i ti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s t u d i e dt h ec a t a l y s t so na l k y l p y r i d i n es y n t h e s i sf r o ma l d e h y d e sw i t ha m m o n i ai nt h e a r t i c l e b a s e do nt h ec a t a l y s tc r a 0 3 y - a 1 2 0 3 ,i tw a sf o u n dt h a ta d d i n gr a r ee a r t hm a d c n oc o u l di n c r e a s e3 , 5 一d i m e t h y l p y r i d i n ey i e l da n dt o t a la l k y l p y r i d i n ey i e l dt o8 0 , 9 0 f r o mp r o p i o n a l d e h y d ew i t ha m m o n i ar e s p e c t i v e l yu n d e r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 r e a c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4 0 0 。c 、n o r m a l p r e s s u r e 、p r o p i o n a l d e h y d e f o r m a l d e h y d e = l 1 、 a l d e h y d e s a m m o n i a = l 4 、g h s v1 2 0 0 h t h i si ss a m ew i t ht h er e p o r t e do n e si tw a s a l s of o u n dt h a tb i c u - o v - a 1 2 0 3i sap o t e n t i a l c a t a l y s tt oa v o i da d d i n gc r 2 0 _ i n c a t a l y s t s o n c r 2 0 a y a 1 2 0 3c a t a l y s t ,t h er e s u l t sw a sa b t a i n e do f d m p7 6 1 a n d9 27 o f p r o p i o na l d e h y d e c o n v e r s i o nu n d e r 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3 8 0 、1 2 0 0 h 、 a l d e h y d e s a n m l o n i a = 1 5 ,p r o p i o n a l d e h y d e f o r m a l d e h y d e l 1 - 1 2 ,n o r m a lp r e s s u r e f r o mt h es t u d i e so ns i 0 2 - a 1 2 0 3 、y a 1 2 0 3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a n d c a t a l y s t so f l o a d i n gm e t a lo x i d e s ,w ef o u n dt h eg o o dc a t a l y s t sn o to n l yp o s s e s s i n gb - a c i d ss i t e s b u ta l s ol a c i d ss i t e s k e y w o r d s :a l k y l p y r i d i n e s ,c a t a l y s t s ,a l u m n a ,p r o m o t e r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章文献综述 毗啶及烷基吡啶是一类重要化工原料,在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得到广 泛应用;同时还是重要溶剂以及其它反应催化剂。3 ,5 三甲基毗啶是生产抗溃 疡药奥美拉唑的重要原料川;3 甲基吡啶用于生产烟酸及其衍生物2 1 ;4 甲基吡 啶可以用五氧化二钒催化氧化制取异烟肼;3 乙基吡啶作为香料用于烟草及香 精中;2 甲基吡啶可以用来制取扑尔敏【3 】等。毗啶及烷基吡啶最初是从煤焦油l 巾 分馏而得,化学合成法制备烷基吡啶国外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工业化,国内由 美国瑞利工业公司与南通醋酸化工厂合资建立1 1 0 0 0 吨年生产装置,产品用于 出口,不内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吡啶类化合物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烷基吡啶开发和生产在我国将具有长远的意义。 吡啶和烷基吡啶碱化学合成根据采用原料不同主要有:醛氨法、不饱和烃 法。醛氨法是工业合成的主要方法,根据反应床不同有气相法和液相法,其中 气相法又分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本文主要就醛氨气相合成法在反应原料、产 物分布、催化剂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评述。 1 1 、醛氨气相法烷基吡啶合成工艺 醛氨法毗啶碱合成工艺是采用羰基化合物( 醛酮) ,或者原位可生成羰基 化合物的醇与氨在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不同吡啶碱的方法,该工艺由 c h i c h i b a b i n 在氧化铝催化剂上乙醛和氨气相反应得到2 甲基吡啶以及4 甲基吡 啶而来【4 】,所以又称c h i c h i b a b i n 法。该工艺几乎可以合成从单甲基吡啶到多烷 基吡啶所有简单烷基吡啶,原料易得,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是主要工业合成 方法。 醛氨法气相合成烷基吡啶中反应条件一般为:温度在3 0 0 - - 6 0 0 。c ,主要反 应温度在4 0 0 - - 4 5 0 。c ,当温度高于4 5 0 。c ,反应中结焦严重,有可能堵塞反应 管道;气相空速在3 0 0 - - 3 0 0 0 h 。之间;氨气与总醛比例在o 5 :l 一1 :5 :反应压 多相催化制各烷基吡啶研究 力为常压或接近常压。醛氨合成法吡啶碱总收率一般在4 0 一7 0 之间,报道最 高收率可达8 7 【5 j 。 关于催化反应器,最初采用的是固定床。目前,世界范围内几乎均采用了 双流化床反应器工艺,两个反应器在合成和催化剂氧化再生问循环使用i 6 j 。流 化床优势主要表现在:a 、在同样条件下,产物收率流化床均高于固定床;b 、 由于醛氨法合成中,催化剂结焦不可避免,在氧化烧碳再生中流化床有利于燃 烧热撤出从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7 o 文献 8 - z 3 1 对此进行了详细比较。 1 2 、原料和产物 醛氨反应产物中烷基吡啶分布很宽“,但通常有- n 两种主要产物。主要使 用的醛有:丙醛,甲醛,乙醛。一般来说其他醛都是在他们基础上加入的。各 种主要烷基毗啶合成列于表卜1 。 表1 1 常见烷基吡啶合成 编号原料产物 1乙醛 2 甲基吡啶+ 4 甲基吡啶州 2 丙酮十甲醛2 甲基毗啶,少量4 甲基吡啶1 1 6 】 3乙醛+ 甲醛3 甲基吡啶+ 吡啶【1 7 1 4丙烯醛+ 乙醛 3 - 甲基吡啶1 1 邪o 】 5丙醛+ 甲醛 3 , 5 二甲基毗啶川口2 】【2 3 】 6甲醛+ 丙酮 2 , 6 二甲基吡啶0 4 】【7 】 7巴豆醛+ 丙醛 3 , 4 二甲基吡啶l 8甲醛+ 丙酮+ 丙醛 2 , 5 二甲基吡啶7 】 9糠醛+ 丙酮 2 , 4 二甲基毗啶川 1 0乙醛+ 3 戊酮十甲醛 2 乙基3 。甲基吡啶【2 6 】 l l 异丁烯醛+ 丁酮2 乙基5 甲基吡啶【2 7 1 1 2丙醛2 乙基3 ,5 二甲基毗啶| 2 9 】 1 3 甲基乙基酮+ 丙醛2 ,3 ,5 三甲基毗啶p 4 】p 0 】 1 4丁酮+ 异丁烯醛 2 , 3 ,5 三甲基吡啶口2 1 1 5丁酮+ 甲醛 2 , 3 ,5 三甲基吡啶让7 】口1 1 1 6丙酮或丙酮+ 乙醛 2 , 4 6 三甲基吡啶6 】 从表1 - 1 可以看出,不同原料主产物不同,通过改变原料可以得到所期望 第一章文献综述 的产物,根据市场需求,可改变醛类( 酮类、醇类) 原料生产多种产品。同一 种烷基吡啶可由不同原料得到,如表1 所示:2 ,3 ,5 - 三甲基吡啶可以由编号 为1 4 ,1 5 ,1 6 三种不同组成的原料与氨反应制得,产率分别为3 9 4 ,4 1 o , 3 94 。 原料配比对反应产物分布有很大影响,在编号4 用丙烯醛和乙醛与氨气相 反应制备3 甲基吡啶中,吡啶与3 一甲基吡啶在1 5 :l 一1 :1 0 之间变化,乙醛与 丙烯醛的比例越大得到产物中吡啶含量越高。3 号反应中甲醛用量降低时,吡 啶收率增加;但过量甲醛可避免生成4 甲基吡啶,由于3 一甲基吡啶与4 甲基吡 啶的沸点只相差1 ,使用过量的甲醛减少了4 一甲基吡啶的量,降低了分离难 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3 3 】。用巴豆醛,甲醛与氨气相反应得到以吡啶为主的产物, 3 一甲基吡啶收率少于1 。乙醛与氨气相反应通常2 甲基吡啶与4 一甲基毗啶的比 例在1 2 一1 o 之间变化,用丙酮和甲醛代替乙醛与氨反应得到以2 一甲基毗啶为 主,4 一甲基吡啶含量少于8 o 。在有氧的条件下异丁烯醛可以代替甲醛和乙醛 与氨反应制取吡啶【3 4 1 。 醇类加入或者替代醛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原因主要有:首先、用便宜的 醇来代替醛或者酮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同时未反应完全的醇容易回收o3 1 ,原料 能得到充分利用;其次、反应过程中,醇本身能直接与氨反应生成亚胺 2 6 】,醇 与醛可以生成半缩醛【35 1 ,降低了聚合结焦;第三、醇本身可以氧化生成相应的 醛或者酮参与反应。第四、醇的加入可以提高醛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减少 同系物含量【3 6 。一般而言单独用醇作为原料,醇转化率低。乙醇,丙醇与氨反 应3 甲基吡啶收率只有2 0 左右 t 3 7 】;乙醇,甲醛和氨反应,乙醇转化率最高只 有5 3 ,例外的是合成3 ,5 一二甲基吡啶中,收率可以达到7 2 ,丙醇转化率 为8 7 1 3 鄹。 1 3 、调整产物分布的辅助方法 在醛氨气相合成工艺中,除获得一到两种主要产物外,通常获得比之含更 多烷基的吡啶碱,尤其是大分子量多烷基吡啶,这些重组分生成不仅降低原料 多相催化制备烷基吡啶研究 利用率,而且使分离处理困难。美国专利报道了一种通入0 2 的方法【3 ”,一般用 在甲醛、乙醛、氨为原料生产吡啶和3 甲基吡嚏,同时副产少量2 一、4 一甲 基吡啶和甲基乙基吡啶等重组分,由于毗啶需求量大,通过加入0 2 使3 一甲基 吡啶等重组分氧化脱甲基而提高吡啶选择性和收率,由于氧气的存在,进而可 用便宜的甲醇取代甲醛( 甲醇原位氧化为甲醛) 生产吡啶;氧气可以使重组分 脱烷基生成小分子量烷基吡啶,但烷基吡啶总收率相当 3 4 1 1 3 5 1 。 氧存在可以除去在催化剂上高聚物和焦油,延长催化剂寿命3 9 1 ,但也有研 究表明氧气存在反而降低了催化剂寿命【4 0 1 。在反应中可以用空气代替纯氧使用, 同时要加入水等作为稀释气以利于温度控制。 采用了加氢脱烷基方法,通过在原料o ;0 n x 氢气,并在分子筛催化剂中加 入具有加氢和脱氢活性的组分比如贵金属,w 、z n 、c o 、p b 等金属氧化物,通 过重烷基吡啶循环反应而提高轻吡啶碱收率,同时由于催化剂上结焦的加氢分 解而延长催化剂再生周期【4 ”。 1 4 、醛氨法烷基合成机理和烷基定位 在均相条件下,氨与醛发生双分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对于气固多相反 应,发现低温下醛和氨在硅铝上反应能生成胺类化合物;在更高温下( 3 5 0 - - - 4 0 0 ) ,进一步反应生成烷基吡啶。吸附的氨气与表面吸附正碳离子更易发生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原料首先在酸性点吸附形成吸附氨和碳正离子,亲核反 应在催化剂表面完成,然后失去水离开催化剂表面【4 2 】【4 3 1 。如( 图1 - 1 ) 。 ( a ) 均相反应机理 妊当吖k 骂眦 4 第一霉文献综述 ( b ) 疆纯剃莓在黠多稳反应援理: 。一,业。一p 娑。一兰竺! 旦 n 一6 w 竺! ! 芝 l r c = = n h 蝴旬 ( i m i n e ) h r c n 撮 o h 1 | “:。 h r 一5 一黼 n j r = h o r c h l 国i - 1 醛氨均相与多相反应 同时亚胺在催化剂表面可异构化生成烯胺 r - - c h - - - n h ( a d s ) i # = = = = = 主r i = c h - - n h 2 ( a d s ) ( 亚胺)( 烯胺) 鏊1 2 蓝胺与烯藏互交筹构 从圈l - l 、l - 2 可看蹬,不箭是气相述是液相反应,形成胺( 亚胺和烯胺) 是主要中趣过程;气霆蝴爱应中,继化裁必须暴鸯酸性葶瑟羧氢黢承溪缝。 醛氮气相及应机理复杂,早期对乙醛与氨反应机理进行了很多探讨。 f a r b e r o ve t a t 簿提出乙醚与氨三步反度税理( 圈1 3 ) 壮啦。从圈可看出:陋) 、 从乙醛与氨出发,主要生成2 一或4 位甲纂妣啶,其比例与实验数据楣笱,基本 上为1 :l ;( b ) 、当采用甲醛和乙隘与氨反应时,主要生成3 甲基吡啶以及吡啶, 羰耪中聱骚 l 铡簿低生袋3 一甲綦灌踺a 率下降,圈簿鬻鸯鞋了圭簸笄祷俸琏乏睫、 2 以及4 。甲基吡啶几率。 由此可以看出胺是擞成烷基毗啶不可缺少的中间体;加入其他醛改变主要 产魏是慰劳改变了反应中趣体。 多相催化制各烷基毗啶研究 ( a ) 乙醛与氨反应机理 pl l 。夺一南由 i i ,i i , 少。 i f ”2 寸奴 ( b ) 加入甲醛后反应机理 ”i i 印一泰 图1 - 3 乙醛甲醛与氨反应f a r b e r o v 机理 ( 4 ) c h i c h i b a b i n 从有机化学角度提出了由丙醛与氨反应机理,反应中依次进行 a l d o l 加成和m i c h a e l 加成反应,然后氧化脱氢生成2 乙基3 ,5 一二甲基吡啶( 图 1 4 ) 【4 4 】。 t 6 第一霉文献综述 r = ho r c h 3 烫i 一4 露鬻与爨爱应c h i c h i b a b i ng t 瑾 妾潋上掇联哥戮番密,醛鬣气楱会蔽浣基魏淀中,灌往裁寝荚有聪承和聪 氢双功能;加入其他酸类化合物可改变反应过稷,生成不同烷基毗啶。 1 5 、烧基毗啶合成反成稀释剂 醛氮法醴豌碱合袋反应所掰稀释裁霉术,氮气,醇,有时穗采用弼笨等有 机物。水蒸气露在对反应收率荫显著影响,没有添加水蒸汽时褥到烷基逝啶总 收率不大于5 0 1 4 ”,在大量稀释剂如水蒸气存在时( 甲醛:乙醛:氨:水= 1 : 2 ;2 7 ;1 0 8 ) 魏基敷瞧憨竣零露这7 0 1 4 1 】;京淫论上骚氨气穗反应餐爨懿碇 总收率不大于6 6 ,不过这个理论是在没有水存在时候得到的结果。另一方面 反应中东蒸气不仅仅作为稀释气,还可阻降低商沸点产物生成并抑制其在催化 趔表西聚集,从两提亵爨标产物收率,莛要的怒延长了缆纯裁露会5 3 。1 。蠢专剥 认为反应中水用量是总隘用量的l 2 0 倍( 摩尔) ,应避免过量水存在【州1 。醇通 常有双霾作蔫,是作为反应舔精或者笈应秘静溶齐器霸;二是佟为反应稀释气, 醇用在反应中的时候,常常与氧一起使用,氧化戚相应的醛作为反应原料。反 7 多稳镬毽翱各蕊萋靛睫舔囊 应中氧气存在,垮与有提物反癍毅窭大量款热,骞爨产生飞滋,遥入穆器气跫 必要的【3 4 】。 值稀释气,眈如承的掬入不是都能使鹭际产物收率增加,稆反裔时候降低 了盛标产物收率【2 7 【4 8 1 。因蔼合适的稀释气浓度对于隧氨合成工艺也非常重要。 1 6 、醛氨法烷基毗嚷合成饿化剂 醛氨合成法般是在圆体酸催化剂作用下高澈气相反应。由于醛在固体 酸表驻容易囊身聚合,歇露撼致催化刺困结燕失涯嚣不断秀生,曩括产物收攀 低,商沸点物质使产物分离圈难等。除在工艺参数、进料组成等方面进行改进 井,罐亿裁:蠹跫该工艺酶研究重患。如前所述,这类催纯黼必须鬃有脱水和 脱氢双重功能。所使用的催化荆主要有三类:一是a 1 2 0 3 、a 1 2 0 3 - - s i 0 2 等固体 酸;二是磷酸盐类倦化剂;三是具有形选作用的分予筛类催化剂。 1 6 1 、硅锅鬣化物催化剂 c h i c h i b a b i n 首先在氧化锻催纯测上气相爱瘦褥到2 甲基髓渲以及4 甲基嗽 啶 4 1 ,在此熬础上,发展了硅铝氧化物 4 9 1 ,醚镁氧化物5 催化剂。第代工业 催纯翔均为a | 2 0 3 ,不久基本上_ 疆a 1 2 0 3 - - s i 0 2 掰取代。对予a h 0 3 - - s i 0 2 倦他 剂,般要求氧化锅含量在7 1 5 之间,最多不超过3 0 1 1 4 】f 5 1 】。镁化剂孔蜜 在o p 咱8 e m 3 g ,表面积在4 0 0 - - - 6 0 0m 2 g t 2 3 1 ( 3 1 1 。有认为孔径对催化剂效果谢 影薅,毽未爨详缯静掇遂 1 8 】。 单纯氧化物固体酸活性并不高,臻求加入4 1 0 活性助剂,其量最好不 超过2 5 ,否则易在催化齐u 浚面团聚,焙烧更加剧了团聚并进一步烧结,降低 了缆化剂活燃,文麸疆究熬韵裁几乎色括了掰鸯过渡金嚣氧化甥或蠹纯秘。工 业催化剂助剂主要是四种金属的氧化物或卤化物:p b 、z n 、c d 、c u l 5 2 1 等。如 p b f 2 s 嘴f 餐嘲,z n f 2 箨】翻,c d f 2 8 1 ,c u c l 2 f 5 3 】等,p b o f 4 1 ,z n o 【蹋,c d o 8 ,c u o f 3 4 l 等。箍氧化物用来改善催化劐稳定性、执结焦性能、催化刹活性1 4 7 1 ;w 、 m o 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助剂也较常用如:乙醮与氨在1 0 氧化钳硅铝氧化物催 讫裁上得到2 学基魏踺帮毒。翠墓毽乏捷瓣毂率簸高【3 趣。 第一章文献综述 这类羧蓬纯裁碌疆焉石漓诧王孛己靛在整蔻裁上熬裂髂篷n 蕊来表诬。合 适n 值对催化剂裔藿要影响,一般认为值要大于5 5 3 l s 4 。通常用硝酸或潜水 蒸气处理聚调整n 僵岱4 1 ,也可懿黯入0 0 3 ,乏静碱金藩或碱金属懿: l i , n a k ,r b ,m g , c a , s r 等亲降低整化裁魏a 德【5 4 1 。 酸氮气相合成烷纂毗啶结焦严重,催化剂鼹不断重短再生,硅铝复合氧 纯戆罐讫潮在秀壁:逶翟中蠡子蠢澄薏珏承蒸汽露蔫姆致蘧纯裁靛手l 邋臻鏊、烧缮, 影确了催化劐使用寿命。 1 。6 2 、分子筛 复合醚锯氧纯物在反藏舜始辩可提莰融鞲牧率,随蓄罐纯裁蒋生,餐优潘 矬太大黪低,从蕊健筏人们哥始探索赣豹催他剂。舆有择形攫化 篁翔约分予薅 愚日眈啶碱合成领域探索最多并成功地取代了硅铝氧化物催化剂。 大量磷究表露在醛氨气摇台藏工艺中嚣毒楚好壤讫稼滔黪努予簿罐 皂裁舔 有共同特点:首先烂分子辩约束指数在l 1 2 之间,约束指数是对分子筛孔道 谶行描述的参数( 其确定方法参苟 2 4 1 ) ;箕次是聚求分予筛空间描数在5 2 5 之鬻空潮撂鼗稳定参考 5 5 1 ) ;舞套这些要求貔努予揍毒;z s m 5 s 6 l ,z s m 一1t 5 7 1 , z s m t 2 5 8 1 ,z s m ,3 5 5 9 】,z s m 一3 8 【6 0 】,z s m 2 2 ,z s m 2 3 ,z s m 4 8 ,z s m ,5 7 , z s m - 5 8 ,m c m - 2 2 ,m c m - 3 6 ,m c m - 4 9 ,m c m - 5 6 。 另一个方嚣逮翔于合艘烷基蹴啶分子籀蠼鼗剡要有合避鲍硅锻比,虽然不 同反应要砑之硅铝比不一样,但硅锅比一般在3 0 2 0 0 之间。对z s m 5 研究表明 醚锯磁大予3 e 菸分子筹在戊演积求骥鬻实验中表臻舞蔬东瞧,并认为这释键凄 有剃于烷鏊毗啶生成【2 3 。文献结果表明,合适分予筛豹于密度不能少于1 , 6 克 立方厘米,钠含鬣不超过1 5 两n 。 箕孛z s m - 5 约寒撂数为8 左右,严格臀舍要求,在夏痰孛表现邂毫露懿茬 能,是较盎j f :的工业化催化剂。荚国专利口加首先发现了z s m ,5 在反成中具有较高 鹃活往鼓及选择憔,其有王监使掰价值。乙醛与懿通过醚锅毙约麓i 2 ,并与镐 进行裹予交换轰骢z s m - 5 分予撵终到烷基蚍啶憩选努性8 7 ,重组分为 9 多相催化制各烷基吡啶研究 5 9 w t ,乙醛转化率8 0 。在氢气存在下,氨与羰基化合物通过约束指数4 1 2 的z s m 5 分子筛,得到较好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吲【6 3 1 。z s m 一5 为催化剂已用于 乙醛和甲醛以及丙醛混合液生产甲基吡啶中1 6 4 】工业装置中。 文献数据表明:m c m 4 9 6 5 【6 6 】,m c m 一2 2 【6 7 l 与工业应用的z s m 5 分子筛催 化剂相比,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得到吡啶和烷基吡啶总收率高1 8 。在用乙醛与 氨为原料制取2 甲基毗啶以及4 甲基吡啶的研究中,发现具有m f i 或者m e l 晶形结构的钛硅,以及钴硅分子筛活性比硅铝,铁硅和镓硅分子筛活性要好。 尤其在负载了一定量p b 元素后,烷基吡啶总收率达到7 2 8 1 6 引。 但约束指数不能概括所有在反应中有催化作用的分子筛,有三维孑l 道结构 分子筛在一定条件下同样有很好催化效果,分子筛要求有如下孔道结构:第一 维孔道为是大孔( 由1 2 以上元环形成) ,第二维孔道为大孔或者中孔( 8 元环 到1 2 元环之间形成) ,第三维与第二维要求一样。这时要求分子筛的约束指数 在0 1 - 0 9 ,空间指数在5 2 5 之间,硅铝比在2 0 8 0 1 7 1 。 其他有用非硅铝组成分子筛还包括:s a p o 一5 ,s a p o 一1 1 :s s z 一2 5 ,s s z 一3 1 ,s s z - 一3 3 ,s s z 一3 5 ,s s z _ 3 6 ,s s z _ 4 1 ,s s z _ 4 2 【6 9 l 。 与硅铝氧化物催化剂一样,分子筛催化剂也需要加入一定活性助剂且与固 体酸催化助剂大体相同,主要有p b ,z n ,c d ,c u ,t h f 9 1 等,但主要以氧化物 的形式存在。活性组分的加入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浸渍法如在s 一1 1 5 ( 约束 指数在1 一1 2 ) 分子筛上通过浸渍。离子交换负载w ,z n ,s n 等后可以改善烷 基吡啶的收率 6 l ; f e i t l e r 在3 - 甲基吡啶的合成中用含有通过离子交换获得的 含8 0 1 0 0 的h - z s m 5 型分子筛得到较高的收率。 工业分子筛催化剂需要加入一定的粘结剂,比如用黏土以及无机氧化物等, 氧化硅是常用粘结剂7 0 i 1 7 1 】 7 2 。有时为避免引入碱金属,用硅酸酯作为氧化硅的 前体在很多专利中有报道7 3 7 4 1 ,分子筛在整个催化剂中含量在5 0 - 8 0 最适宜。 1 6 3 、磷酸盐催化剂 磷酸盐是早期用于吡啶碱合成催化剂之。所研究的磷酸盐有:c o 、a l 、 第一章文献综述 c d 、p b 、c r 、b 镰及其它们的复盐。对于甲基毗畦类化合物,磷酸盐催化荆性 较差f 7 5 l ,主要舆予含乙纂瑾乏啶化食物合成f 8 j f l 7 l 。如在嚣醛与氨气提反应中, 用c 0 3 a 1 2 ( p 0 4 ) 4 为催化剂制备3 ,5 二甲然2 一乙基吡啶,收率为 6 5 6 9 2 s 辩粥。 在用己醛与氨反应中,为了掇商应用较广的2 甲基啦睫收率,用磷酸盐与 张铝氧化物作催化剂可以使2 一甲赫吡啶4 甲基毗啶的比例达到5 ,烷基毗啶总 豹收率为6 9 势o l 锚1 。 1 。6 ,4 、缝焦据制秘霉生 由于醚类高溆聚合倾向,在催化剂表面不可避免出现结焦,频繁再生不仅 链设备裁瘸率下洚、灌讫裁镬蠲寿命缩短,丽且像带来环境污染。虽然倦纯帮 结焦不可避免,懊可以通过工艺和催化剂改进抑制结焦生成、延长催他裁再生 周期。 在工麓方嚣胃戳逶避在蒙秘中鸯鬟入饺嫠分焦炭氧纯、热入遴塞甲簿捷形 成缩醛类抑制聚合【3 引、h 2 使结焦加氢分解f 4 2 】、水蒸汽抑制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和 在催佬荆表面附着等。 在催化壳i 抑制助裁方藤,文觳f 7 7 】f 7 鲇拨邀了曩惠他铵溶滚( 浓度不大予2 0 ) 浸濒催化剂,也可以减少反应中结焦,缩短催化剂再生时间:加入碱金属和硷 主金蘧中和继讫裁强酸瞧滔淫霞帮镧结焦生蔚5 朝。 催化剂再生一般采用含氧溅合气燃烧再生( 空气、贫氧空气、含鬟气的 水蒸气等) ,再生过程的关键在于温度的控制,过商的温度将使催化剂烧结。 在健缘裁莠垒中,浇凝程疫鬯缀重要,罐傀裁上适量麴炭有弱予避乏醚碱合 成反应。文献例数据表明,催化剂上保留1 0 2 0 的碳可以长时间商收率得到吡 睫,日诧碇敝率接近瑷论收率7 3 。 1 7 、殡基瞪碇其窀台成方法 1 7 1 、不饱和烃;蠹 不键帮径法主疆有两种方法:第、攒烯烃、一氧亿碳、氢气和氨气反应 多相催化制各烷基毗啶研究 得到烷基吡啶。以乙烯和氨气为原料,在二氯化钯催化作用下,可制得2 - 甲基 吡啶和5 一乙基一2 一甲基吡啶,选择性分别为7 - 1 2 j h4 8 ,乙烯转化率为6 5 8 0 】。 用乙炔在同样条件下可得到4 4 2 - 甲基一5 一乙基吡啶【8 】;通入一氧化碳、氢气气 相反应,温度1 5 0 3 0 0 。c ,压力4 0 1 5 0 大气压,接触时间4 - 5 小时得到2 一乙基 一3 ,5 - 二甲基毗啶,最高收率可达8 0 【82 1 。第二、用不饱和烃与腈类反应。丙 炔和甲基腈在六水合二氯化钴和硼氢化钠存在下可得4 9 2 ,4 ,6 - 三甲基吡啶 和2 1 2 ,3 ,6 一三甲基吡啶混合物。第一种方法法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直接 使用不饱和烃,具有一定研究价值:但生产时需要高压、接触时间长,固定成 本高,使得该法在目前难以实现工业化。第二种方法原料价格高,生产成本增 加,对制取烷基吡啶没有工业价值。 有人认为传统无氧醛与氨反应来大规模生产烷基吡啶生产成本高,用烯烃 代替醛与氨和氧气在同样的条件下制备烷基吡啶可以降低原料成本,这与有的 不饱和烃法有相似的地方,但反应的条件温和得多剐;有研究发现用烯烃,氨 和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得到丙烯腈 9 4 】。但烯烃转化率以及烷基吡啶收率很 低,异丁烯,乙烯在氧气,氨气存在下吡啶的选择性0 5 2 ,2 - 甲基吡啶2 2 4 , 3 甲基吡啶和4 甲基吡啶为4 2 1 ;实验中通入氮气作为稀释气得到的收率分 别为吡啶9 4 ,2 一甲基吡啶5 o ,3 - 甲基吡啶1 5 7 ,4 - 甲基毗啶1 0 1 8 3 1 。提 高烷基吡啶选择性是该方法的重点。 1 7 2 、侧链烷基化法 侧链烷基化法是用于醛与氨气相合成不能够得到的长链烷基吡啶。金属钠 做催化剂,用甲基吡啶及其它烷基吡啶与炔烃反应,可得到相应烷基化产物阱j , 如2 - 乙基吡啶与炔烃反应2 。7 5 小时后加氢可得到2 戊基吡啶,温度1 7 5 。c ,压 力4 9 大气压,收率5 1 。3 - 溴吡啶在醋酸钯存在下,同丙烯醇反应可得到3 烷基毗啶【8 。由于传统的侧链烷基化比较复杂,有人对此进行了改进,让烷基 吡啶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与金属钠在乙醚中回流,生成的烷基吡啶自由基负离 子络合物可作为一种理想侧链烷基化试剂,在温和条件下使烷基吡啶侧链金属 第一章文献综述 化m 。如果在脱氢催化剂( r a n e yn i 或r a n e yc o ) 存在下,3 ,5 二甲基吡啶 与低碳脂肪醇反应,可制得高产率的2 ,3 ,5 一三甲基吡啶或2 ,3 ,5 ,6 四甲 基吡啶。某些烷基毗啶类香料还可以通过甲基吡啶与溴代烷反应制备。 1 8 、小结 1 、烷基吡啶是医药,农药等领域重要中间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国内目 前年产仅1 1 0 0 0 吨年出口后再内销的装置是远远不够的,建立新生产装置势在 必行,由于国外对中国不转让技术,因而开展吡啶类化合物的工程和催化剂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2 、烷基吡啶研究近中期应以醛氨合成工艺线路为主,其重点应在工程化开 发:( 1 ) 、催化剂再生温度控制;( 2 ) 、产物的分离纯化;( 3 ) 、催化剂开发以抑 制结焦和抗烧结为主。 3 、远期开发应以烯烃和氧气代替醛酮,重点在于催化剂体系如t c a 1 s i s b o 【8 9 1 研究,高性能的催化剂是工业应用的关键。 第二章催纯蘩铡备帮爱应系统 第二章穰纯嗣制备和爱凌系统 2 1 、原料与试剂 2 。 、霞旋原鞲 丙醛( 化学纯,中国医药( 集网)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甲醛溶液(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无水乙醇( 分析纯,汕头市光华化学厂) ;苯( 分 旋缝,浊头枣光华化学厂) 。 2 。 。2 、馕靶裁割案翔渡 襄| 硝酸锚,醋酸铬,硝酸钇,硝酸镉,醋酸锰,硝酸镍,硝酸锌,钼酸铵, 硝酸铁,硝酸链,硝酸铋,硝酸镧,硝酸铺,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钡,硝酸 镣,碳酸镳,硝酸织,硅黢钠,磷酸钠,瓴水( 2 5 ) ;除氨水外其德试齐均为 分析纯。 氨气 9 7 ) ,f l u k ac h e m i k a ; 2 一已基一3 ,5 - 二咩基啦淀:原装进口,分析纯( 摩尔含量 9 7 ) f l u k a c h e m i k a ; 2 甲基吡啶:化学纯( 含量) 9 8 5 ) ,上海试剂厂: 军基蹴淀:傀学纯( 含耋) 9 潞) ,上海试帮一厂: 3 一甲基毗睫:分毒慝纯( 含量 9 8 ) ,上海医药( 集团) 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吡啶:化学纯( 含量 9 8 ) ,上海医药( 集团) 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7 、计算方法 丙醛转忧率= 两蛙加入总量一未反瘦露醛豹量 毗啶碱的收攀= 两醛加入总量 生成目标烷藻毗啶的量 1 0 0 丙蘸全部转住为该烷基啦旌所褥豹萤 1 0 0 第二三章醛氨气相法吡啶碱台成载体催化剂研究 第三章醛氨气相法吡啶碱合成载体催化剂研究 如前所述,吡啶碱醛氨气相合成催化剂必需具有脱水和脱氢活性,酸活性位 对于氨吸附、胺类中间态形成极为重要,是醛氨法吡啶合成的主要活性位,氧化 铝和硅铝复氧化物是典型的固体酸,本身具有一定的脱氢活性 9 0 1 ,事实上第一代 工业催化剂就是单纯的活性a h 0 3 、a h 0 3 s i 0 2 。,这些载体本身对吡啶碱的催化 活性国内还缺乏系统研究报道。 本章考察了氧化铝,硅铝等在醛氨气相合成烷基吡啶中的催化作用。虽然由 于再生因素活性炭不适合作为毗啶合成催化剂,但是由于其特殊的表面酸碱性有 助于了解吡啶合成催化剂酸活性位作用,因而也考察了活性炭的催化作用。 所考察的目标反应为丙醛甲醛混合物与氨反应制取3 ,5 一二甲基吡啶( d m p ) 以及丙醛与氨反应制取2 ,乙基一3 ,5 - 二甲基吡啶( e d m p ) 两个。其反应式分别 如下: 3 c h 3 c h 2 c h o + n h 3 2 c h 3 c h 2 c h o + h c h o + n h 3 比。 二画p m p 、+ 3 h 2 0 + h 2 3 1 、a l2 0 3 、a i 。0 。一s i0 2 、s i0 2 载体活性的比较 3 ,5 一二甲基吡啶( d m p ) 合成原料是丙醛和甲醛,合成2 一乙基一3 ,5 二 甲基吡啶( e d m p ) 的原料是丙醛,如无特殊说明各个产物的收率都是以丙醛由 计算而得,以下相同。 在温度3 8 0 。c 、常压、丙醛氨= 2 :1 、g h s v ( 气相空速) 1 2 0 0 h 和温度4 0 0 、常压、醛氨= 1 4 、丙醛甲醛= 1 1 、g h s v 为1 2 0 0 h 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 载体对目标产物e d m p 和d m p 合成的催化活性,其中s i 0 2 、s i 0 2 - a 1 2 0 3 为自制 兰塑堡些型鱼堡苎坠堕塑窒 载体。s i 0 2 。a 1 2 0 3 含a 1 2 0 3 含量1 3 ,s b e t = 8 0 5 m 2 g ;s i 0 2 表面积s b e t = 3 0 0m 2 g 。 结果如表3 - 1 所示。 表3 1 载体对e d m p 的收率 丙醛转化率收率( ) 载体原料 ( )e d m pd m p 丙醛 8 6 34 3 41 3 4 s i 0 2 - - a 12 0 。 丙醛+ 甲醛 8 9 12 84 0 3 丙醛 8 3 53 3 01 6 6 y a 1 2 0 3 丙醛+ 甲醛 8 4 52 54 5 6 丙醛 7 0 01 1 9 a a 12 0 3 丙醛+ 甲醛 7 0 33 92 5 2 s i 0 。丙醛+ 甲醛 6 7 24 22 7 1 表3 2 氨在不同固体酸上的吸附特性 催化剂类别温度,吸附量,毫克分子克 不可逆可逆合计 4 8 20 0 3 50 0 8 1o 1 1 6 硅铝催化剂 3 7 10 0 6 60 0 9 40 1 6 0 ( a 12 0 。1 5 ) 2 6 00 1 2 70 1 1 l0 2 3 8 4 8 2o0 0 0 90 0 0 9 硅胶 3 7 10o 0 1 00 o l o 2 6 0oo 0 1 2o 0 1 2 4 8 20 0 3 2 0 0 8 2o 1 1 4 氧化铝 3 7 1o 1 0 40 0 8 7o ,1 9 1 2 6 00 1 8 2o 1 1 60 2 9 8 第三章醛氮气相法吡啶碱合成载体催化剂研究 从表3 - 1 可以看出,在制备e d m p 以及d m p 反应中,不同载体得到结果是 不相同的。具有较强固体酸性质的s i 0 2 一a 1 2 0 3 、y a 1 2 0 3 在e d m p 和d m p 反应 中都具有很好催化活性,而1 1 7 5 焙烧后q a 1 2 0 3 在反应中活性最低,酸性相对 较弱的s i 0 2 活性也较差。e b e r l y 9 1 】在2 6 0 4 8 0 下测定了氨的吸附等压线( 表3 - - 2 ) ,其对氨的吸附量顺序与吡啶碱合成催化活性顺序相近。 3 2 、y - a l2 0 3 焙烧温度与活性 从3 2 数据可以看到,虽然对于碱的吸附量y a 1 2 0 3 高于a 1 2 0 3 。s i 0 2 ,文献 和表3 - 1 数据表明,一般a 1 2 0 3 - s i 0 2 对吡啶碱合成的催化活性均高于y a 1 2 0 3 , 这是商业a 1 2 0 3 s i 0 2 催化剂取代y a j 2 0 3 原因,但导致活性差异的原因目前并 不清楚。常用载体存在l 酸和b 酸两种酸中心,不同载体其上l 一酸与b ,酸分 布不同。但随着处理温度升高b 一酸减少而l 酸增加。从图1 - 1 可以看出,毗啶 碱合成中间过程首先是醛在b 酸作用下与醛形成含羟基的c + 离子,原则上应该 是b 酸中心越多,催化活性越高,这与文献报道的氧化铝在5 0 0 。c 焙烧活性最高 矛盾。 由于催化剂比表面大小和孔结构对催化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文献报道关 于y - a 1 2 0 3 和a 1 2 0 3 一s i 0 2 焙烧温度对酸碱性影响中,大多没有排除比表面和孔 机构因素。硅铝氧化物酸中心与活性氧化铝类似,不同的是l 酸中心来源并取决 于铝离子浓度和催化剂表面形态。本试验采用6 0 0 。c 焙烧过y a 1 2 0 3 为代表,排 除比表面和孔结构因素,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先将活性氧化铝装在反应器中,在n 2 下于温度3 2 0 。c 9 2 l 用泵打入适量水并 保持3 小时,使活性氧化铝表面水合形成b 酸( 如图3 1 ) , b r o n s t e ds i t e s i n c r e a s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 h 2 0 l e w i ss i t e s 图3 1 氧化铝表面l 一酸和b _ 酸与温度关系 2 l 多娟臻耗裁吝烷篓嚷睫舔究 然螽捧业葑入水,然嚣秀+ 湛至一定敦湛发焙烧4 小时,考察焙烧滠度对镁纯活 性的影响,结果如袭3 - 3 所示。 裘3 - 3 焙烧温躞对y a 12 0 3 催化性能影响 l 焙烧温度收率( ) 两瞪转化率( ) ( )e d 豫b 磁p 4 0 08 0 44 ,53 9 3 4 5 08 3 53 o4 3 2 5 0 08 4 33 + 44 5 。4 5 5 08 4 52 54 4 6 6 0 08 5 72 04 0 5 爱瘫条辞:滠发4 0 0 c ,掌压,醛蘸= i 4 ,嚣醛甲醛= i i ,g h s v 气耜空迷) 1 2 0 0 h ,反应3 小封+ 从表3 3 可以鬻出,焙烧温度的改变对丙醛转化率影响不大,但随着烙烧温 度提高,毗嚏碱魏收搴逐澎提裹,然露下黪,在5 0 0 。c 左右形成最大僮。续果表 明适合醛氨法制备毗啶碱催化剂活性中心不仅仅需要b 酸中心同时还需要l 中 心, b 酸中心醵及l 酸中心在催纯麓表谣分布辩茨应有较大缒影蹶,必需基备 合逑的l 酸葶b 酸比例,e i s c h e n s 等 9 3 1 氨在l 酸还是在8 骥上进行了红外吸收 法察验,研究表明大部分氨吸附在l 酸上,有- d , 部分在b 酸上吸附,l 酸中心 形袋囊子,捷疆辫懿交减囊子氨,逑量0 羧中心鄂么梅影璃表蔼酸芷离子形成, 对进一步反应不利。l 酸中心太少则氨吸附太少,加速了丙醛聚合,从而使选择 性下降。 虽然在爱应孛翱入了稀释痰蒸汽,疑辩反应瀑发氇怒j 遘了氧化锓静承台涅 度,但是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活性还憋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由于氨优先水蒸 气暇附觚而抑制了氟亿铝求合的缘故。 第三章醛氨气相法吡螭! 碱台成载体催化剂研究 3 3 、活憔炭催化活性及精处理的影响 3 。3 。 、瀵性嶷疆诬活憷 活性凝表面具有酸性活性中心,如图3 - - 2 9 4 】描述了满性炭表蕊官能团, 躐咚e 氏乎o。o w 掷* ( b ) 琳凝w 玲静h 图3 2 活性炭寝面官能髓 ( a ) 剿( 转鼹酸性,其酸懂依次城鹅。一般寐巍涟经炭表嚣戴含量魃离其 酸性越强,在高温处理过浠性炭酸性主要来源于内酯基。同时活性炭也具有脱氢 嚣经糍蹿醴,窭馥懑程炭对溉睫台域应该翼有谨纯活性。嚣前还汞觅活毪礅用骰 醚氮气檀法吡啶碱合成催化剂鲍磷究报道。 如表3 - 4 所示,我们采用三种活性凝在3 ,s 一二甲熬吡啶( d m p ) 、2 一乙 蒸一3 ,一二零基蹴犍( 嚣d 鹾p ) 露l 餐孛承壤佬活蔑。 结果袭明,滞性炭在以丙醛为原料的e d m p 念成中,其虽然丽醛转化率略 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