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培训网 千分尺内校作业指导书修订日期修订单号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2011/03/30/系统文件新制定4A/0/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批准:审核:编制:千分尺内校指导书1.0 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内部用于生产和测试中通用千分尺的准确性,使其性能满足测量及测试要求。2.0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2mm,0.05mm和0.10mm,通用千分尺的校准。 引用标准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评定GB/T1216-2004 外径千分尺GB/T20919-2007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游标卡尺类卡尺GB/T2989-1999 板厚千分尺 3.0 責任3.1 全公司的计量工作在品管部的直接领导下,由计量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3.2 组建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3.3 建立企业计量标准,配备计量器具和测试设备。3.4 统一管理计量器具,完善公司量值传递系统。编制计量标准器、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组织开展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工作。制定检定方法,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要求,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3.5 统一管理计量工作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及计量检测数据。3.6 负责对计量器具购置计划的监督审核和调整工作。3.7 计量器具由配备到报废的全过程,由计量室实施,集中统一管理。4.0 定義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测力装置、锁紧装置、读数装置等组成。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来测量各种外尺寸。5.0 流程圖 见下图6.0 程序6.1概述係利用一已校正妥之合格的量器比對待校千分尺之準確性。6.2必備條件6.2.1標準件:千分尺量块、平行平晶、平面平晶、测力计。6.2.2環境條件:环境温度:(232), 相对湿度40-80% (允许在温度205,湿度30%85%条件下检定但要考虑温湿度的影响)。6.2.3校正人員:需經相關訓練。6.3 对检定设备要求6.3.1 调节器应保证由零调至被检表上限,且平稳而连续地调至仪表的任何一个分度线,其调节细度不应低于被检表允许误差限的1/10。64 校正方法外观641 千分尺表面及其校对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642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643 千分尺上必须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和出厂编号。644 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65 各部分相互作用651 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652 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653 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66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67 测力 测力应为(510) N。68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0.1mm。69 测量面的平面度外径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6m,壁厚千分尺、板厚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1.5m。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3m。610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1m。611 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 在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应不大于1m/h。612 测量面的平行度6121 外径千分尺锁紧装置坚固与松开时,千分尺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表2规定。表2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测量范围/mm最大允许误差/m两测量面的平行度/m025, 255042575, 7510053100125,12515064150175, 17520075200225,22525086250275, 27530097300325, 325350109350375, 37540011400425, 42545012116122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表3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测量范围/mm最大允许误差/m两测量面的平行度/m025, 255021.5575, 7510032.0100125,12515032.5150175, 17520043.0200225,22525043.5250275, 27530054.0300325, 325350350375, 37540065.0400425, 425450450475, 47550076.0613 示值误差6131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6132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2的规定。6133 对于测量上限大于150mm的千分尺可只检测微头示值误差,测微头各点相对于零点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3m 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字显示器的卡尺不超过0.01mm.。7.0 校准项目、校准设备及判定标准 通用卡尺的检定项目及主要检定设备列表(表4)。序号校准项目校准设备判定标准1外观目测7.4.12各部分相互作用目测7.53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杠杆千分表7.64测力专用测力仪7.75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目测7.86测量面的平面度2级平晶,刀口尺7.97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4等量块或相应的专用量块7.108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目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