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书(2011—2013).doc_第1页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书(2011—2013).doc_第2页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书(2011—2013).doc_第3页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书(2011—2013).doc_第4页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书(2011—201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规划方案(20112013)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依据学院“ 十二五 ”规划,结合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对艺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根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服务及配合珠三角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以行业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技能培养,继续遵循我系制定的“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培养方式;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社会人才的要求,必先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采取引进行业专家,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教师服务行业一线实践锻炼的力度;用新时期的人价值观来指导专业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现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中央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规划建设方案修改工作的通知和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的具体要求,我们及时调整了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二、体现教学中的“五个对接”以前,人才培养方案一直是由各教研室主任根据本专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教学团队的资源情况来制定,因此跟不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后,将培养目标的制定建立在社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培养和衡量学生,自然就形成五个方面的对接。首先听取企业相关领导的意见,如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技能的人才,怎样培养等问题,又形成了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共同开发课程的新做法。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的建设,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教学、实训实践项目活动,目前正实施着“五个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教学和实训、实践活动的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着“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由于我们完全是根据文化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考试、实训项目实践上渗入了行业专家的要求和实际岗位的标准,已达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做到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外聘教师来自行业一线的人才或专家,同时我们的培养目标重点在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要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和标准来培养学生,做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在教学的过程中占三分之二的课程时间都是完成实训项目,总是在“学中干、干中学”,如本专业的合唱训练课程就是学习和工作的同步进行,因此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取得专业学历证书的学习进程中,同时要求学生把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必考项目,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训大纲,;如广东省音协举办的钢琴、声乐和古筝的社会考级,2010年文化部在我院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声乐和器乐考级。09-11三年内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7,从而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做到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在教育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我们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长效机制做法,要求教师每学年必须参与一到两个月的社会行业实践,以获得即时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即时的行业需求派出教师参与行业性活动的观摩和短训,以获得新知识和新动态每学期至少两次邀请行业专家来系里开讲座,不仅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拓展职业技能、增补行业知识和观念。从而做到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音乐表演专业最初只有学院合唱团;校内实训项目活动每学期之展开一两次;没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零星的项目完成后再无长效合作。这远远不能满足在校生的技能发挥和实践教学,更谈不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08年开始通过高职高专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指引,以及学院的“迎评促建”活动,我们实施了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在短短的两年内基本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项目的规模化和样式繁多,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了定岗实习的场地、条件和规模。为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和符合企业的技能标准,将原有的4个校内的实训基地(演出团体如合唱团、鼓乐团)增加至4个;将原有几个校内实训项目(如才艺大比拼等)增加至15个,并要求样式丰富繁多;在原有26家企事业校外实训基地(如如越秀区文化馆、番禺东环街文化站、“好好学”文化教育有限公司)基础上增加至35个以上。从而,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先决条件。总之,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周为单位,几周内完成一个项目,并根据具体工作的任务需要灵活完成要学的模块,自然形成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的形式。三、专业建设方案的“十个衔接”1.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珠江三角洲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从事基层文化建设,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根据08届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调查显示,音乐传播方向就业率92%,对口率100%,在我们现有的四个方向中呈最佳指数,这说明了市场用人单位的普遍需求是 复合型人才。由于培养目标方针的正确,招生人数逐年递增,09年200余人、10年300余人、11年400余人。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方向)2008年开创1个班30人;2009年2个班70人;2010年2个班80人;2011年4个班130人;至2013年最多再加到5个班150人,在规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细化教学质量、细化主修方向。2011-2012年现有的音乐表演要向音乐传播靠拢。20122013年钢琴调律计划向器乐维修方面发展。2、专业结构布局总体结构:音乐表演专业下设四个方向:(按目前的生源规模)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流行音乐、钢琴调律。发展趋向: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对口率的比率,至2013年发展方向是:相对扩大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方向)的建设规模,并相对增加音乐传播方向的招生数,同时,细化音乐表演、流行音乐、钢琴调律三个方向的建设。3、课程体系和教材总体模块:(分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政治思想、大学语文、英语等。专业基础课:乐理与视唱练耳、合唱训练、中外音乐简史和名作欣赏等专业技能课:声乐、器乐(钢琴、古筝、现代筝、吉他、打击乐)等技能拓展课:服装搭配与化妆艺术口才与技巧秘书实务等课程建设:已获得的:合唱训练省级精品课、并获得教育部表演艺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认,院级精品课声乐,院级重点课程流行吉他演奏、键盘即兴演奏、乐理视唱练耳。正在培育阶段的:钢琴、古筝。预计要培育的:国家级精品课合唱训练,省级精品课声乐,院级精品课流行吉他演奏键盘即兴演奏、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古筝。合格课程建设:现已有合格课程29门,根据逐年申请和审批,预计要达到68门。要求教师两年必出一项课题研究、每三年必出论文、每三年必出讲义形式的教材、每三年必须参与精品的课建设,并与职称的评定挂钩。教材:1 已经使用的符合高职高专的自编教材钢琴(讲义形式)流行吉他演奏。预计,自编教材要达到整体教材使用的60%。正在编写的高职高专教材二声部视唱、键盘基础、声乐基础、键盘即兴演奏。正在编译的(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材音乐产业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同时,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的教材有合唱训练,音乐产业营销建设实施步骤在自编教材上采取:先根据高职高专的标准,再按音乐表演教学的规律,步骤:先从技能课程开展,再逐步扩广到理论课程,逐步开发自编教材的工作 方法:经过三个循环的教学后,才有资格编写;通过教研会议的讨论、对教师的鼓励、鞭策和帮助。2012年:将现有正在培育的课程直接培育省级精品,如流行吉他演奏键盘即兴演奏、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古筝2013年将现有精品课和重点课整体提升一步,省级升至国家级、院级升至省级、重点升至院级精品。4、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训项目和定岗实习是相互脱节的,教归教、做归做、毕业前就去实习,往往出现:课堂教学不配合项目任务,实习实践的内容与所学知识技能不一致等现象。改革后,目前行业一线教师的引入和以行业技能为标准的校企合作办学的推动,一部分课程已做到“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实践教学方针。通过进一步扩大实训项目活动,不但提供生产性实训和定岗实习的保障,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继续得到学习,起到“厂中校”的作用;各门课程对以上实训项目工作在课堂中的及时配合,做到“校中厂”职能,项目任务性的真实工作过程提供了实践性,校外实训基地的演出比赛活动达到了开放性,课堂的能力要求与实训基地的职业标准要求形成了职业性。通过定岗实习日志、实训任务的校方人员跟进和校企双方的协同管理方案(合同规定和实践单位对每位学生的意见)三方面来保证校企合作的安全保证、协同管理、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2012年:充分利用学院仿真剧场设施,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校内实训活动。解决现存即兴键盘演奏课的即兴伴奏模块和部分声乐课在教学上的脱离实际、僵化的问题。2013年:在音乐表演专业中全面实施“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曾一度是本科的学科模式的压缩版,教学手段往往是“一人堂”式的强化灌输。这样,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压制了学生的潜能发挥,最重要的是培养与行业的技能要求脱节、忽略现代化手段的应用。通过带学生出去观摩(每学期一次)或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演出团体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观摩演出团体的工作流程,解决现存部分课程在教学上的脱离实际、僵化的教学手段问题。在所有的技能课程中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如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和完成校内外的演出任务实训项目,教师利用这类活动,结合实际工作来进行指导,形成最好的“干中学、学中干”。利用校内各种技能比赛、各类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组织、任务分工安排等项实际工作,因而刺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利用现代化条件为手段做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个人的潜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到真实工作现场艺术家们的工作指令、工作过程和工作要求,利用模拟舞台来完成模拟任务的情景式教学。2012年:所有的课堂争取达到: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教师的讲课精彩而生动,师生的互动随堂可见。2013年:教学设备完全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室条件达到隔音和封闭,每学期保证生均一次亲临企业观摩的工作流程。5、信息技术应用库克音乐网站的运用:目前,音乐表演专业的所有技能课程都能随堂利用学院提供的库克网站,来点播或下载学习中所需的音响和视频,因此,既方便了教学中资料的查找困难,又方便了学生对行业一线资料的随时掌握,也便捷了对音乐艺术审美的条件。网上教学:我们的合唱训练在培育省级精品课的过程中,已建立网上教学的科技手段,通过点击,可随时学习和了解合唱艺术方面的上百个知识和技能问答。利用歌坛网站:音乐表演专业从上学期开始,与“酷六”网合作,通过网站视频的便利条件,大量的、随时的推出我们学生的演唱,演奏等音乐活动,借此推出新秀。6、人才成长途径本专业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剧场让学生完成一体化演出运作及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再通过参与社会企业交予的实训项目,在实际的社会工作岗位上得到学习和锻炼,从而使自身获得能适应音乐表演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而在离开课堂、走上舞台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履行社会工作职责。在人才成长途径中融入实践教学模式、社会化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实践、实训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修炼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提高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为毕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评价模式改革先是建立就业率的调查工作评价,随我院合唱团的声誉影响,建立了行业协会的评价,续而随“迎评促建”的推动,相继建立起就业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一致评价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评价。根据用人单位就业跟踪调查显示:从07届毕业生到现在的5年持续追踪调查显示,就业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就业率08届毕业生总体达93,09届毕业生初次达89,目前对10届毕业生的局部调查显示:音乐传播方向(首批)的就业率达92%,对口率达到100%。建立的评价体系: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研究机构的评价,以形成第三方评价。评价体系的工作要呈现:工作效率高、信息化管理、机制健全。在追踪调查时,调查对象的覆盖面要广泛、全面。2012年:建立研究机构的评价,健全评价体系。2013年:评价的体系要呈现:工作效率高、信息化管理、机制健全。在追踪调查时,调查对象的覆盖面要广泛、全面。反馈意见做为音乐表演专业最高的评价,评价意见就是我们办学的指导意见,我们随后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此为前提。8、教师培养培训青年教师已报在职研究生的5人、已报本科在读的1人;要引进音乐学研究生2人,电脑音乐专长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年教师2人。计预达到:硕士研究生16人、本科30人、专科2人、专科以下1人。加强中青年专业职称的建设:中年教师中要增加23个副高以上职称,青年教师要增加810个中级职称,预计达到:国家一级1人、副教授7人、讲师15人、助教7人。引进或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4人。预计达到:12人在进一步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特聘行业、企业一线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今后我们要扩大中年教师、行业一线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人数,来形成真正的传、帮、带的梯队建设。现状:45岁以上的老师有8人、35到44岁的老师有10人,34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24人,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2,基本形成梯队构架。接下来的重点是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音乐表演专业(音乐传播方向)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使我们的教学密切联系实践性和符合行业标准,音乐表演专业每年对青年教师一直都有下企锻炼和服务两个月的任务规定。逐步完善双师队伍的培养工程。鼓励教师外出观摩各类研讨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是教师随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通过优厚待遇继续引进高学历的音乐传播方向的教师。通过学院人事处及时下达的各聘任制度鼓励和刺激现有教师的学历职称提升。教师培养的过程:专任教师从过去的十几人到的33人,外聘教师从过去的几个人到的18人,共计51人;来自行业一线的教师从9人到的25人;双师素质的从4人到8人;以前,行业专家进校开课仅一两个人,改革后,来自行业的专任教师2人和来自行业的外聘教师8人;特聘校外实训基地行业一线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共48名,其中包括43名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目前,中级职称、双师素质、具备音乐传播技能的教师比例不够。2012年:引进音乐传播方面的知识技能的研究生1人、电脑音乐专长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年教师1人;培养青年教师中级职称45人、培养双师素质12人;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特聘行业、企业一线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不限人数;2013年:引进音乐传播方面的知识技能的研究生1人、电脑音乐专长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年教师1人;培养青年教师中级职称45人、培养双师素质12人;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特聘行业、企业一线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9、行业指导作用我们长期聘请着行业一线的优秀专家,如合唱训练的赖广益、赖元奎、吉他演奏的石海英、黑杭林、音乐产业营销黑杭林、兰刚、音乐艺术管理杨路欣、服装搭配与化妆艺术杨爱珍等课程,来参与大纲制定、课堂教学、考试和实训活动指导等工作。因此,在一部分课程中,我们能够真正体现了“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按行业标准培养人才的要求,并取得一系列的重大比赛奖项和社会荣誉。10、校企深度合作 由于音乐表演专业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工厂所形成的“一条龙”,我们校企深度合作的特殊性是分不同方面的合作来体现。目前,本专业在表演任务方面的深度合作是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唱团、广东省民乐团(与我们的合唱合作演出)、番禺区东环街文化站(需要我们的各类节目),这类合作完全是结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工作任务,体现合作的密度和高度,“边学边干”;在定岗实习和就业方面的深度合作是各个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公司、宣传单位、文化馆(站)、各大琴行(培训机构)、企业等,这完全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形成的趋向,体现合作的实用性。社会培训从2007年开始,全国合唱协会的培训基地定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并由音乐表演专业主办各类培训。2008年7月本专业承办了全国合唱指挥训练班。2011年5月首次承办了由文化部指定的国家职业鉴定考试级,包括声乐、器乐(钢琴)2011年7月承办了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班。争取至2013年: 1、 加大承办全国(合唱指挥)培训班的宣传力度;2、 争取拓宽国家职业鉴定考试级的技能范围,如增加合唱指挥、民族器乐和打击乐等专业的职业鉴定3、 承办全国(民族声乐)培训班。四、建设经费预算1仿真剧场装修及设备配置为保证全面实施“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利用模拟舞台来完成模拟任务的情景式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仿真剧场舞台表演的一切设施,如舞台、后台化妆间、灯光、音响、道具等。2012年预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