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评价金 良(内蒙古财经学院市场营销系,内蒙古呼和浩特oloosl 摘要通过分析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利用类型地域分异性显著:土地利用水平低生产率低而不稳但发展潜力人:土地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发展集约化农牧业:控制人口提高农牧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利一学技术水平增强农林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呼伦贝尔市 中图分类号 F301. 24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X1004- s29s(2004)03- 0118- 03 一、研究区概况 呼伦贝尔市位于东经11s 31一126 04,北纬47 Os一s3 20,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中最北的一个。总而积2s. 3万kmz,占自治区总而积的21. 4%。东与黑龙江省毗邻,南与兴安盟相连,西、西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北、西北与俄罗斯隔河相望。边境线有1 68s. 82km。共辖13个旗市,市行政公署驻海拉尔。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据2002年统计,呼伦贝尔市耕地而积1 229300公顷,占总上地而积4. 90l0;林地13 s30 000公顷,占总上地而积的s3. 4%;牧草地8 4s7 700公顷,占33. 44%;建设用地比重逐年增加,而积199774. 97公顷,占总上地而积的0. 79%;水域s39 273公顷,占2. 13%;还有少量园地和1 726 s34公顷未利用上地。 耕地:呼伦贝尔市耕地的61. 13%分布在岭东地区,其余分布在岭西森林一草原过渡地带和半干旱草原地区。耕地中,灌溉水田12 Os3. 32公顷,占耕地总而积0. 990l0,分布在岭东二旗市;水浇地163. 92公顷,占耕地总而积的0. O1%,岭东二旗市以外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也有较大而积的水浇地分布;菜地13 028. ss公顷,占耕地总而积1. 0s%,主要分布在城镇郊区;旱地1 204 Os4. 21公顷,占全部耕地而积中的比重高达97. 9s%,岭东地区分布较多,岭西集中分布在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旗。 园地:全市园地主要包括果园及桑园,其中:果园2 309. 19公顷,占园地而积的1s. 82%,分布在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和岭东二旗市;桑园12 28s. 4公顷,园地中的比重为84. 18%,分布在阿荣旗。 林地:大兴安岭山地及两侧是该市林地的主要分布区域,原始林分布在山地北部,岭东二旗市主要分布次生林,高原四旗有少量白桦、山杨次生林、沙地樟子松分布。林地中:有林地12 680 729. 80公顷,占总林地而积的93. 72%;灌木林717 447. 96公顷,占总林地而积的3. s8%;疏林地213 969. 44公顷,占 1. s8%;未成林造林地12 s72. 27公顷,占整个林地而积的0. 8s0lo;迹地和苗圃分别有33 000.46公顷和2 553. 35公顷,占全部林地而积的0.24%和0. 03%。 牧草地:呼伦贝尔市牧草地的83. 2%分布在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4. 1%分布在岭东地区,其余分布在林区。牧草地中,天然草地8 096 132. 23公顷,占牧草地总而积的99. 27%;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在全市牧草地总而积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改良草地60 202. 23公顷,占草地总而积的0. 71%;人工草地而积1 746. O1公顷,占全部草地而积的0. 02% o 建设用地:大多分布在滨洲、牙林、伊加铁路沿线及一些公路沿线。林区城镇较多,岭东地区农村居民点集中。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129 543公顷,占建设用地而积的64. 850l0;工矿用地8 636. 2公顷,其占建设用地总而积的4. 32%;交通用地为51 113. 73公顷,在建设用地中的比重为25. 59% o 水域:呼伦贝尔市水域主要集中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目_高原地区湖泊水而和苇地而积大,岭东地区则河流多、水量大。水域中,河流水而98 833. 20公顷,湖泊水而278 685. 59公顷,水库水而1 538.31公顷,坑塘水而13 207. 17公顷,分别占总水域而积的18. 33% ,51. 68% ,0. 29%和2.45%0 未利用上地:呼伦贝尔市有荒草地458 660. O1公顷,占未利用上地的26. 57%,大多分布在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和鄂伦春旗等地;沙地89 542. 8公顷,未利用上地中的比重为5. 19%,除呼伦贝尔高原上的二条沙带,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扎兰屯市也有2万公顷左右的沙地;全市有1 154 555. 33公顷的沼泽地,占未利用上地中的比重高达66. 87%,其90%以上分布在岭东和额尔古纳市、鄂伦春旗、牙克石市。 (二)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分析 1.上地利用程度 a 上地利用程度=今ix C C;/ H J A;指第i级上地利用程度指标;CC;指第i级上地利用而积;HJ指该区域总上地而积。 由于各上地类型间上地利用程度有明显差别,即上地利用程度指数定为: A1为0. 0(未利用级);A2为0. 25(自然再生利用级);A3为0. 5人为再生利用级);A4为1. 0(非再生利用级)。 得出: 上地利用程度=未利用上地x00l0 +(天然草场+灌木林地+疏林地+有林地+迹地+河流水而+湖泊水而+坑塘水而+苇地)x 25%+(人工草场+改良草场+未成林造林地+苗圃+耕地+园地)x 500l0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工建筑+沟渠+水库水而)x 100%总而积(弓自西藏自治区上地利用),并得出呼伦贝尔市及其各旗市上地利用程度指标(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市上地利用程度最高不到0. 40。可见,呼伦贝尔地区草场改良程度、水田分布而积、交通密度、林地更新速度、城市化水平等综合水平普遍较低。同时在地区间也有所差别,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岭东二旗市上地利用程度相对高,林区和牧区偏低。这与地区间交通、工矿业、人日、耕地等因素分布不均有关。 2.上地垦殖率 呼伦贝尔市上地垦殖率为4. 9% ,目_地区间差别很大(见表2)。 岭东二旗市和海拉尔区垦殖率相对大,根河市、新巴尔虎右旗非常小,不到l alo。这很大程度上与垦殖历史、与周边省农区的距离及自然条件有关。 (三)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据2002年统计,呼伦贝尔市粮食亩产147. 6公斤,人均粮食产量761公斤。牲畜头数除在海拉尔市、满洲里市及林业用地为主的鄂伦春旗、根河市、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地区偏低外,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各旗市牲畜头数均在50万头只左右。粮食产量岭东地区明显高于其它旗市,年产量都在250万吨以上。木材则多产于林缘次生林区,以林业为主的根河市和鄂伦春旗木材产量反而非常低,远不到1万In3m.适合农林牧多种经营的岭东地区的上地产出水平优于其它地区。 呼伦贝尔市不同上地利用类型间经济效益存有很大差距。2002年,全市平均单位耕地产值125. 81元/亩,平均单位牧草地产值8. 92元/亩,相差14倍多。这与上地利用方式本身性质有关外,与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的自然性和草场质量大幅度下降有关。单位林地产值的平均值仅1. 08元/亩,但林地和草地的生态效益却无法估量。单位水域产值较高,全市平均水域产值为1. 00元/亩,高的地区可达上千元/亩。但渔业生产的分布范围较狭窄,集中于达贵湖地区。总之,呼伦贝尔市上地利用总体效益较低,很多潜力有待于开发和挖掘。 三、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及对策 (一)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原则 继续遵循“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退耕还林还草,禁比滥砍滥伐和自目开垦草原。避免因不合理利用,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发展集约化农牧业 农区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走农林牧多种经营的道路;发展生态农业,发挥农林牧的勺_补性,提高科技含量,下大力气提高单产和基础设施水平;牧区应扩大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的而积,逐步改善草地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加大草场投入,积极进行改良草场和人工草场建设,提高草场生产能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外向型、集约型的畜牧业。在林业用地区南部采伐强度大的地区应积极进行植树造林,改造疏林、阔叶林,培育落叶松等质量好的林地后备资源,同时积极发展速成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上流失。 (三)控制人口,提高农牧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控制人曰增长,注重文化教育,大力宣传“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思想,提高农牧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农牧民成为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森林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主力军。 (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农林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科学造林,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快发展农林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