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读】2019明尚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初心,为每一位安徽考编同仁提供教师招聘笔试备考干货(真题、模拟试题、必考知识点)等考编资料,帮助各位成功备考2019教师招聘考试。为大家梳理一下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大家可以“收藏”起来,可以利用琐碎时间瞄一眼。相信一点一滴的积累会对今后的考试有所帮助。1.教学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2.基本任务双基、德智体美。3.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备课类型:个人、集体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计划:学年或学期、单元、课时。5.上课好课标准:目标;重点;内容;方法;表达;组织;气氛。6.信度可靠程度。7.效度有效程度。8.难度难易程度。9.区分度好坏区分。10.教学原则记忆:直(直观)起(启发)弓(巩固)寻找一英(因材)里外的狐狸(理论联系实际)当粮(量力)食 。11.教学方法讲授;谈话(师问生答);练习;演示(师做生看);实验(学生亲自做);讨论(学生之间);参观;读书指导。12.教学过程孔子:学思行思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13.教学过程特殊认识过程间接;交往;教育;有领导。14.教学规律四个结合。15.形式教育论重能力轻知识。16.实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17.教学过程阶段准备;领会(中心);巩固;运用;检查。18.班级授课制最早实施: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最早提出:夸美纽斯中国最早:京师同文馆优点:效率高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19.分组教学内部;外部有利于因材施教。20.个别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21.设计教学法杜威;克伯屈。22.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23.相对评价标准不固定常模参照教师招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24.绝对评价标准固定标准参照大学期末考试、体育达标测验。25.诊断性评价教学前摸底测验。26.形成性评价教学中单元测试。27.总结性评价教学后期末考试。28.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29.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贝尔。30.掌握学习布卢姆。31.发现学习布鲁纳。记忆篇一、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记忆的品质: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持久性(记忆的保持)准确性(记忆的正确和精确)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二、记忆的分类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用暂时神经联系来解释记忆。三、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包括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一)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1、分类:(1)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记忆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2、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二)保持与遗忘1、保持及其规律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规律:(1)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1)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延长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2)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2)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1)记忆内容中不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较好的保持,使记忆内容简洁、概括和合理。2)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2、遗忘及其规律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1)遗忘的种类:1)按遗忘的时间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2)主动性遗忘和被动性遗忘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性遗忘”、巴特莱特提出的“创见性遗忘”均属于主动遗忘被动遗忘是指人们因为消退、干扰、腐蚀衰减等原因引起的遗忘。3)按遗忘的内容分为部分遗忘与整体遗忘(2)(德国)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提出“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3)影响遗忘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如种类、长度、难度及意义性)2)系列位置效应:就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开头部份记忆效果好首因效应末尾部份记忆效果好近因效应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进部分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效果最好。4)记忆任务的长久与重要性。5)识记的方法6)时间因素7)情绪和动机(4)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消退。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得材料的干扰作用。3)压抑(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4)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三)再认或回忆1、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学生回答考试中的选择题,是记忆中的再认环节。再认的条件:1)对原有事物或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事物或材料同过去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相似的程度。2、回忆及其规律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1)种类:1)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目的、任务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2)根据回忆时的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3)追忆: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4)回忆的条件(影响追忆的因素)1)是否有正确的中介联想。联想:是暂时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自主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纪检信息上报管理办法
- 社保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2025年皮肤性病鉴别诊断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农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 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前景
- 2025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调配真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公职人员考试题库时事政治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年高级导游证考试(导游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装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 工程造价专业《制图实训》课程标准
- TCACM 1524-2023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旅游咨询服务培训课件
- 北海旅游攻略涠洲岛
-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课件
- 肩关节病护理查房
- 初中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机器学习及应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毕业生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