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pdf_第1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pdf_第2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pdf_第3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pdf_第4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摘要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工作中,大多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测定土的物理指标、力 学指标,并确定地基承载力,但由于取土时,人为的因素很多,极易产生扰动, 取样困难;同时,室内土工试验,难于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工程需要。与室内 试验不同,原位测试是在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在基本保持土体的天然结构, 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指标。因此,用原位 测试试验数据确定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本文整理分析了浙江省境内大量原位测试试验数据,基于浙江省地区地基 土的分布特征,运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建立 了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经验公式,消除全国规范与局部地区的差异,为更 加准确的确定浙江省地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 1 ) 在收集和整理大量浙江省内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充 分反映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与触探试验之间的关系和特点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综合归纳,建立了浙江省各种类型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的经验公式。 ( 2 ) 利用图表和公式两种方法表述了原位测试、土的物理指标、力学指标 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经验公式,使得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3 ) 综合考虑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选择反映士的特点的重要指标( 如 w 、e 等) ,建立了土的物理指标( 如w 、e 等) 与静力触探q 。之间的关系式, 并通过静力触探q 。含水量w 、孔隙比e 等建立了不同类型地基的承载力经验 公式。 关键词:原位测试;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土的物理指标;土的力学指标: 经验公式 摘要 a b s t r a c t i nn l ep 踮t ,m ep h y s i c a li n d e x e sa n dm e c h a i l i c a li n d e x e so fs o i la r cu s u a l l y d e t e m i n e db ys o i lt e s t si t l l e1 a b o r a t o r y ,a n dt l l eb e a r i n gc 印a c i 毋o ff o u n d a t i o nc a n b ea l s oo b t a 主n e d t h es a m p l ei se a s i l yd i s m f b e d ,a n dt h es a m p l i n go fs o i li sa l w a y s d i f f i c u l t a t t h es 锄e 由n e ,t l l es o i lt e s t si nt h el a b o m t o r yc a n tm c c tt l l en d so f m e m p i d l yd e v e l o p i n gc o n s t m c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蛔gd i 矗b r e n t 疳o ms o i lt e s t si nn l e l a b o r a t o 啦血et e s t si n s i t uc a nd e t e n i l i n et 1 1 e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a l l dm e c h a i l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s o i l ,i nt h es t a t eo fn a t u r es t n l c n 】r e ,w a t e rc o n t ;n ta n di n i ! t 主a ls 拄e s s , w h i c hc a nb ec 删e do u ta t 岫i n i t i a lp l 解eo fm es o i l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p r a c t i c a lt o d e t e r m i n et h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f o u n d a t i o nb yt h ep a r 锄e t e r so f t l l et e s t si ns i t u a g r e a tn l l i n b e ro fd a t i l mo ft h et e s t si ns i t ua r ec o l l e c t e da n da i l a l y z e di nt l l i s 也e s i s t h ce m p i r i c 8 lf o r m u l a ,w h i c hc a l lc a l c u l a 皓t h eb e 盯i n gc a p a c i t yo f f o u n d a t i o ni nz h c j i 趾ga r e a ,i so b t 豳e db ya n a l y 西n gt h ed a r m mo ft h et e s t si ns i t u , w h i c hi n c l u d ec o n ep e n e t m t i o nt e s t sa n ds t a n d 铷dp e n e t r a t i o nt e s t s e l i i i l i n a t m gm e d i 恐r e n c eb e t 、v e e nt l l en a t i o i l a lc r i t e r i aa i l dr e g i o n a lc r i t e r i a ,t h eb e a d n gc 印a c i t yo f f o u n d a t 沁ni nz h e j i a n ga r e ac a nb ed e t 锄i n e dm o r ed 主r e c t l y t h em 旬o rw o r k sa n dr e s l l l t so f t m st h e s i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 1 ) f i r s t l y ag r e a tn 砌b e ro fd a t 眦o ft h et e s t si n s i t u i nz h e j i 趾ga r e aa r e c o l l e c t e d s e c o i l d l y t l l ed a t 啪a r ec h o s e nw h i c hc a nr e n e c tm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也eb e 盯i n gc a p a c i t yo ff o u n d a t i o i l ,m o d l l l u so fc o m p r e s s i o na | l d 也ep a r a m e t e r so f 也et e s t si ns i t u f i 舱l l y ,t l l ee m p i r i c a lf o n n u l aa r eo b t a i n e d ,w h i c hc 觚c a l c u l a t et h e b e a r i n gc 印a c i t ya i l dm o d u l u so fc o m p r e s s i o no f 也eg m l l 芏1 di nz h e j i a n ga r e ab y u s i n gt h ed a t u mo fi ns u i tt e s t s ( 2 ) t h er e l a t i o n 出i pb e 铆e e nn l ep a r 呦e t e r so fn l et e s t si ns i t ua n d 也ep h y s i c a l i n d e x e sa i l dm e c h a i l i c a li n d e x e so fs o i l ,m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 ro ff o u n d a t i o ni s e x p r e s s e db yb o 也o fd i a g r 锄sa n df b n n u l a ( 3 ) c o n s i d e 血gt h eb a s i cp h y s i c a li n d e x e sa i l di n e c h a n i c a li n d e x e so ft h es o i l , m ec o m b i n e df o m 试ao ft h ef o u n d a t i o n sb e a r i n gc 印a c 酊i se s 协b l i s h e di nw h i c h o b t a i n e df 如mc o n ep e 仃a t i o nt e s t s ,w a t e rc o l l t e n twa 1 1 dv o i dr a t i o n 口a r ei n v 0 1 v e d k e yw o r d s :t h et e s t si ns i t u ;t h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 f o u n d a t i o n ;m o d u l u so f c o n l p r e s s i o n ;t h ep h y s i c a li n d e x e s ;m em e c h a n i c a l i n d e x e s ;m ee m p i r i c a lf o 珊u l a n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第一章绪论 1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所提供的各项指标准确度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地基土承载力的大小,对工程造价影响极大,它所带 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忽视的。 地基承载力问题是土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为了充分掌 握地基的承载规律,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使位于地基 上的各种工程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确保地基不致于因荷载过大而发生剪切破 坏,保证基础不因沉降或沉降差过大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使工程在使用 期内能安全、正常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工作中,大多采用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及承载力,但由于取土时,人为的因素很多,极易产生扰动,取样困难;同时, 室内土工试验,特别是做压缩模量( e 。) 试验周期长,难于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 工程需要。与室内试验不同,原位测试是在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在基本保持 土体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指 标。与室内土工试验相比,它有如下主要优点:能够测定难以采取不扰动试 样的土层( 如饱和的砂土、粉土、淤泥及淤泥质土等) 的有关工程地质性质。 能够避免取试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影响和搬运过程中的扰动;室内试验所测 “原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往往不能代表土层的原有状态指标,大大降低 了所测指标的工程应用价值。测定土体的范围远比室内试验大,因而代表性 好,更能反映岩土的宏观结构( 如裂隙、夹层等) 对岩土性质的影响。很多 岩土的原位测试技术方法可连续进行,可以得到完整的土层剖面及其物理力学 性质指标。测试时间相对较短,效率高,具有快速、经济的优点。 由于原位测试技术具备以上优点,近年来,该项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工程勘测实践证明,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勘测周期 也大为缩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研究原位测试数据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 关系也变的极为迫切和有意义。同时为了加快勘察速度,及时准确地提供勘察 第一章绪论 成果,增强竞争能力,建立原位测试数据与地基承载力之间关系的地方性经验 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1 2 浙江省主要地区地质状况与地层分布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 邻。陆域面积约l o 1 8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 0 4 ,平原和盆地占 2 3 2 ,河流和湖泊占6 4 。全省海岸线总长6 4 8 6 公里,居中国首位:有面 积5 0 0 平方米以上岛屿3 0 6 1 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江省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梯级下降。西南 部为平均海拔8 0 0 米的山区,1 5 0 0 米以上的山峰也大都集中在此,龙泉县境内 的黄茅尖,海拔1 9 2 9 米,为本省最高峰。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分布 于丘陵山地之间,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河网密布。各山 脉一直延伸到东海,露出水面的山峰构成半岛和岛屿。 浙江省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浙江省既有大片的山地、丘陵、盆地、沟谷, 又有城市化程度较高建筑密集的沿海平原。而杭嘉湖、萧绍姚、宁奉、温黄、 温瑞等沿海平原的第四纪地层差别甚大。浙江省地层齐全、岩性复杂、各类褶 皱、断裂构造发育,岩土体结构类型及其附近的工程地质特性有很大的差异。 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三城市所在地理位置是:杭州市位于钱塘江出口 处北侧:宁波市位于姚江、奉化江汇合处;温州市位于瓯江出口处南侧。三城 市所靠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差异甚大;如钱塘江干流长4 2 4 k m ,流域面积 4 1 7 0 0 k m 2 ,是本省第一大河;瓯江长度3 7 6 k m ,流域面积1 7 9 5 8 k m 2 ,属本省第 二大河:而由奉化江和余姚江在宁波市汇合后称甬江入海,它的干流长度和流 域面积不及前两者,从而影响第四纪沉积物的物源和物性的不同,形成三城市 平原区第四系地层序列的各自特点。三城市所处纬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杭州约 在3 0 。1 77 、宁波约在2 9 。5 3 、温州约在2 8 。南侧,但从气候上说,均属 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或者是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 1 2 1 杭州市地质状况与地层分布 杭州市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在地理环境上属我国长江三角 洲区域杭嘉湖平原的西南部。在地形位置上处在天目山系余脉的低山丘陵与平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 2 0 0 6 年5 月 原的交界地带、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形,境内最高峰天竺山海拔4 1 3 m ,其余南 高峰、葛岭顶峰等均在1 0 0 3 0 0 之间,除了环抱西湖的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外 杭州的北、东、南为广阔的堆积平原,环抱西湖延绵向北东呈复向斜,地面高 程城区在7 1 0 m ,郊外农田仅3 9 m ,在平原内北面有半山、独山、大观山、 方山等低山丘零星分布,整个平原河渠纵横、水网密布,具有我国典型的江南 水乡地貌,是属于比较典型的软土质地区。从众多的地质钻探资料综合分析来 看,杭州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有沉积成因类型多、相变复杂、厚度变化大,多 次堆积和侵蚀交替作用,使得底层具有相变多而复杂,垂直方向土层软硬交替、 多层组合,层厚变化大的明显特征。平原区第四纪底层,有海相、河海相、冲 海相、湖沼相、河流相等多种成因类型,沉积厚度也明显受到基岩面起伏所控 制。由于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原因,杭州市区高层建筑多集中在老城区范围,地 基土均属于第四纪软土,上部表层土为工业垃圾、杂填土、素杂填土( 厚度约 为1 3 m ) ,下卧土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软塑至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 属 湖海相淤泥质土层) ;以粉土为主的饱和粉细砂土层。 1 2 2 宁波市地质状况与地层分布 宁波市位于宁绍平原东部,地处东海之滨。市属五个区,其中海曙、江东、 江北三区( 俗称老三区) 与位于甬江口北端的镇海区均为单一的海相沉积,地 貌平坦,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全区,软弱土层厚超过6 0 m ,北仑区则为由海 积、冲海积平原与低山丘陵构成;低山丘陵区位于该区西部和东部穿山、大榭 岛及大契以南地区,平原区则分布于大契一霞浦以南地带;两者之间为山麓沟 谷过渡区。 平原区( 主要为老三区) 自上而下较典型的土层构成概况与特征为: 人工填土。在城镇地段主要由碎砖、瓦砾、灰渣与粘性土组成,新建区 以粘性土夹碎石为主,厚度1 3 m 。在郊区为素填土;全新世中期湖沼积灰 黄、褐黄色粘土、粉质粘土,软塑可塑,厚度l 2 m ,俗称地表硬壳层,为 市区地层建筑天然地基持力层;高压缩性灰色淤泥、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 流塑,顶板埋深1 5 m ,厚度1 0 2 0 m ,是天然地基持力层的软弱下卧层:灰 色、青灰色粉土、粉砂层,饱和,稍密中密,顶板埋深7 2 0 m ,厚度2 l o m , 局部夹有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可作为6 层以下住宅和一般工业民用建 第一章绪论 筑的桩端持力层,是第一桩端持力层;高压缩性灰色淤泥质粘士、粉质粘土, 流塑软塑,顶板埋深1 5 2 5 m ,厚度5 1 0 m ,是第一桩端持力层的软弱下卧 层;晚更新世万俟冲湖积、冲海积灰黄、褐黄色中等压缩性粉质粘土、粘土, 软塑、可塑硬塑,顶板埋深2 0 3 0 m ,厚度1 0 2 0 m ,区内连续分布,力学性 质好,俗称黄色硬土层,可作为一般多层、高层建筑和中、重型工业厂房的桩 端持力层,被称为本区第二桩端持力层;软塑可塑灰色粉质粘土、粘土, 顶板埋深2 5 4 0 m ,厚度5 1 5 m ,是区内深部软土层,一般不宜作为桩端持力 层,当呈可塑状时可作多层建筑桩端持力层;晚更新世中期湖积中等压缩性 灰绿色粘土、粉质粘土,可塑硬塑,顶板埋深4 0 5 0 m ,厚度2 8 m ,是本区 第三桩端持力层,适宜作为较重大高层建筑和沉降要求严格的工业建筑桩端持 力层;中砂、砾砂,呈中密密实状态,顶板埋深5 0 5 5 m ,厚度1 0 1 5 m , 是超高层建筑理想的桩端持力层。 1 2 3 温州市地质状况与地层分布 温州市位于瓯江出口处南侧,温州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 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自云尖,海拔1 6 1 l 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 可分为西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东部平原滩涂区和沿海岛屿区。 温州海域辽阔,岸线绵长曲折,从乐清湖雾至苍南云亭共3 5 5 公里,形成磐石、 乐清湾等天然良港。温州境内较大的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均由西向 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大小河流有】5 0 余条。 温州市自上而下较典型的土层构成概况与特征为:青灰色、灰黄色淤泥 质亚粘土、粘土,软塑流塑,含有机质,局部有薄层泥炭;灰色、灰黑色 淤泥质亚粘土、粘土,具鳞片状构造,局部夹薄层粉土,粉细砂具微层理,含 炭化植物碎屑,贝壳,也可有泥炭出现;灰黄、灰绿色亚粘土、粘土和粉细 砂,可塑硬塑,具微层理;灰、青灰色淤泥质亚粘土,软塑状,含贝壳及 炭化植物碎屑,个别地段见薄层泥炭层;灰绿、灰黄、灰褐色亚粘土,具微 层理,片状层理,可塑硬塑;黄褐、灰黄色砂砾石,结构稍密松散,含 粘性土,局部呈薄层,砾石风化,成分杂;灰绿、灰黄色含砾粘土,硬塑, 见有机质;灰白、灰黄色砂砾石,其成分以晶屑凝灰岩为主;灰黄、灰白 4 浙江犬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色砂砾石,结构松散,砾石成分以晶屑,玻屑凝灰岩为主,局部地段因含粘性 土,胶结较好,坚硬。 1 - 3 浙江省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目前,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现场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计算法、 规范表格法和经验法等。 常用的现场原位试验法有静力载荷试验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静力载荷试 验就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在挖至预计的基础埋置深度的整平坑底放置方形或 圆形承压板,在其上逐级施加荷重,测定各相应荷重压力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 沉降量,以此研究地基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求得承载力标准值与变形模量。 可见,静力载荷试验实际上是一种与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相似,而且直接对天 然埋藏条件下的土体进行的现场模拟试验。所以对于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它比其他测试方法更接近实际。但静力载荷试验由于费用高、时间长,数量有 限,影响其代表性。标准贯入试验法是利用规定的落锤能量将贯入器打入土中, 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来判断砂士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查规范确定地基承载 力。它操作简便,地层适应性较广,而且可以采取土样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有关 试验。但标准贯入试验工作易受钻孔控制:当土中含有较大碎石时不适用;贯 入深度超过1 5 m 时,在我国还有待积累经验;对粉质粘土及粉土的实用性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 理论公式计算法常用强度计算( 计算临塑荷载、极限荷载) 和变形( 沉降) 计算来控制强度( 承载力) 。但亦存在许多问题,如:公式的假设,造成理论与 实际不符,如强度计算假设为刚塑体,而沉降计算法假设为直线变形体,末考 虑塑性变形;理论计算的极限承载力与承载力标准值之比太大:参数的不准确 和不确定,如:c 、e ,、氏等值。 经验法即利用室内实验求得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查表,得到地基承载力基本 值。但这种方法由于受地区局限性的影响,一些应考虑的因素可能会被忽略, 如:土的成因、地质年代、土的结构等,国家8 9 规范的查表法,精确度不够, 对各不同地区也不一定适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 5 0 0 2 1 2 0 0 1 ) 不提供全 国性的地基承载力表格的道理就在于此。 第一章绪论 1 4 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关于原位测试与地基承载力之闯的相关分析研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一 定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公式,包括利用静力触探与地基承载力的关系、标准 贯入试验击数与砂土、粉土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十字板剪切试验与地基承载力 的关系等,但这些公式均具有一定的地方性。 1 4 1 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对于粘性土、砂土和粉土地基,利用静力触探确定 其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的经验公式如下: 1 对于粘性土地基,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部分经验公式见表1 一l 。 表卜l静力触探确定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序号公式 适用范围公式来源 l 五= 1 0 4 凡+ 2 6 90 3 只6 勘察规范( t j 2 1 7 7 ) 2 工= 1 8 3 4 晟一4 6 0 n 5铁三院 五= 1 7 3 b + 1 5 9 北京地区老粘土 3 原北京市勘测处 五= 1 1 4 8 l o g 只+ 1 2 4 6 北京地区的新近代土 4 昂0 2 6 = 9 1 4 只+ “1 见3 5湖北综合勘察院 5 五= 2 4 9 l o g n + 1 5 7 8o 6 见4 四川省综合勘察院 6 五= 8 6 以+ 4 5 - 3无锡地区,见= 0 3 3 5 无锡市建筑设计院 7 五= 1 1 6 7 见”7o 2 4 只 2 5 3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8 五= 8 7 8 见+ 2 4 3 6 湿陷性黄土 陕西市综合勘察院 9 五= 8 0 只+ 3 1 8 黄土地基原一机部勘测公司 1 0 五= 9 8 9 。+ 1 9 2 4 1 1 五= 4 4 风+ 4 4 7 平川型新近堆积黄土机械委勘察研究院 1 2 五= 9 0 熙+ 9 0 贵州地区红粘土 贵州省建筑设计院 1 3 五= 1 1 2 n + 5 0 0 8 5 n 0 9 软土铁道部( 1 9 8 8 ) 注:五的单位为1 ( p a ;只、吼的单位为m p a 。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壬众2 0 0 6 年5 月 2 对于砂土地基,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部分经验公式见表l 一2 。 表卜2静力触探确定砂土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序号 公式 适用范围公式来源 l 五= 2 0 见+ 5 9 51 b 1 5 粉细砂 2 矗= 3 6 见+ 7 6 6 l 见 l o 中粗砂联合试验小组报告 3 矗= 9 1 7 n 一2 3 水下砂土铁三院 4 五= ( 3 3 3 5 ) 吼 砂土国外 注:五的单位为”a :n 、吼的单位为m p a 。 3 对于粉土地基,利用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如下: 五= 3 6 以+ 4 4 6 ( 1 1 ) 式中: 的单位为k p a :以的单位为m p a 。 4 。利用静力触探确定压缩模量的部分经验公式见表l 一3 。 表卜3 利用比贯入阻力只确定磊或e0 伊a ) 序号公式适用范围 公式来源 1 e = 3 7 2 见+ 1 2 60 3 只 5 工业与民用建筑 岛= 9 7 9 n 一2 6 30 3 只 3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2 岛= 1 1 7 7 且一4 6 93 见 6 ( t j 2 1 。7 7 ) 3 e = 3 7 2 n + 1 2 6见 5 交通部航改计院 巨= 3 6 3 ( 只+ 0 - 3 3 )o 7 只 4 ,北京近代土 4 北京市勘察处 e = 2 1 2 见+ 3 8 51 n 9 ,北京老土 5 e = 1 9 只+ 3 2 3o 4 n 3 四川省综合勘察院 6 e = 2 9 4 且+ 1 3 40 2 4 r 0 ,故相关性显著。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可以应用公式f = s 目( n 一2 ) s 女 计算,式中ss 为回归平方和,s 女为剩余平方和,n 为样本容量,经计算,f f 。故线性关系显著。 1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2 2 2 静力触探吼与压缩模量e 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内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统计几十个工程1o o 个 点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绘出压缩模量e 与静力触探g c 的散点图( 图2 3 和图2 4 ) 。从图2 3 和图2 4 中可以看出,点的分布可以用直线( 设回归方程为 y = 口+ 撕)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0123456 卫( m p a ) 图2 3 粘土的e 一吼散点图( 0 1 5 m ) 船 博 m h 他加 0 6 0 一芷弓埘 第二章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根据以上散点图( 图2 3 和图2 4 ) 总结巨和q 。的规律,建立经验公式 如下: e = 3 7 8 9 。+ ( o 4 6 3 4 4 ) ( o 1 5 m ) ( 2 6 ) 根据杭州地区的数据所绘各点落在实线上或者十分靠近实线,所以图中实 线可以反映杭州地区情况,建立经验公式如下: e = 3 7 8 吼+ 0 8 9 ( o 1 5 m ) ( 2 8 ) 为了验证方程的适用性,作相关系数检验,求得相关系数r = 0 9 6 4 ,当令 方程置信度p = 0 9 9 ,即显著性水平九= 0 0 1 时,相关系数临界值r 0 _ o 5 0 ,r r 。,故相关性显著。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可以应用公式f = s 目( n 一2 ) s 。 计算,式中s 目为回归平方和,s 女为剩余平方和,n 为样本容量,经计算,f f 。叭,故线性关系显著。 2 3 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2 3 1 静力触探吼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五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内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统计几十个工程1 5 0 个 点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绘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矗与静力触探吼的散点图( 图2 5 ) 。从图2 5 中可以看出,点的分布可以用直线( 设回归方程为y = 口+ h )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5 0 0 4 5 0 4 0 0 3 5 0 曼3 0 0 2 5 0 2 0 0 1 5 0 l o o 5 0 o1 0 0 02 0 0 0 3 0 0 0 4 0 0 05 0 0 0 6 0 0 07 0 0 0 8 0 0 0 g 。( k p a ) 图2 5 粉质粘土的五一吼散点图 根据以上散点图( 图2 5 ) 总结五和吼的规律,建立经验公式如下: 五= ( o 0 3 4 o 1 1 5 ) 吼+ 4 0 ( 2 9 ) 根据杭州地区的数据所绘各点落在实线上或者十分靠近实线,所以图中实 线可以反映杭州地区情况,建立经验公式如下: 五= 0 0 7 0 吼+ 4 0 ( 2 1 0 ) 为了验证方程的适用性,作相关系数检验,求得相关系数r = o 9 5 2 ,当令 方程置信度p = o 9 9 ,即显著性水平凡= o 0 1 时,相关系数临界值h = 0 5 0 ,r r 。,故相关性显著。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可以应用公式f = s 目( n 一2 ) s 女 计算,式中s “为回归平方和,s * 为剩余平方和,n 为样本容量。经计算,f f 。,故线性关系显著。 2 3 2 静力触探吼与压缩模量层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内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统计几十个工程1 0 0 个 点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绘出压缩模量e 与静力触探吼的教点图( 图2 6 和图2 7 ) 。从图2 6 和图2 7 中可以看出,点的分布可以用直线( 设回归方程为 y = 口+ k )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1 9 第二章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横量 如下 ol23456 g 。( 肝a ) 图2 6 粉质粘土的e 一吼散点图( o 1 5 m ) 根据以上散点图( 图2 6 和图2 7 ) 总结e 和吼的规律,建立经验公式 控 培 m m 地m 8 6 4 一日垒一吣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e = 3 7 8 吼+ ( 0 4 6 3 4 4 ) ( o 1 5 m )( 2 1 2 ) 根据杭州地区的数据所绘各点落在实线上或者十分靠近实线,所以图中实 线可以反映杭州地区情况,建立经验公式如下: 置= 3 7 8 窖。+ o 8 9 ( o 1 5 m ) ( 2 1 4 ) 为了验证方程的适用性,作相关系数检验,求得相关系数r = 0 9 6 4 ,当令 方程置信度p = o 9 9 ,即显著性水平 = 0 0 1 时,相关系数临界值r 0 = o 5 0 ,r r 。,故相关性显著。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可以应用公式f = sh ( n 一2 ) s 女 计算,式中ss 为回归平方和,sa 为剩余平方和,n 为样本容量,经计算,f f 。,故线性关系显著。 2 4 粘质粉土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凡粒径大于o 0 7 5 m m 的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全重的5 0 ,且塑性指数i 。 小于或等于1 0 的土,称为粉土。当粘粒含量超过全重1 0 时,称为粘质粉土。 2 4 1 静力触探吼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五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内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统计几十个工程1 2 0 个 点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绘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五与静力触探吼的散点图( 图2 8 ) 。从图2 8 中可以看出,点的分布可以用直线( 设回归方程为y = 口+ 缸)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o2 0 0 0 4 0 0 0 6 0 0 0 8 0 0 01 0 0 0 0 1 2 0 0 0 q 。( k p a ) 图2 8 粘质粉土的五一吼散点图 根据以上散点图( 图2 8 ) 总结五和g 。的规律,建立经验公式如下; 五= ( o 0 2 9 2 o 0 5 7 5 ) g 。+ 4 5 ( 2 1 5 ) 根据杭州地区的数据所绘各点落在实线上或者十分靠近实线,所以图中实 线可以反映杭州地区情况,建立经验公式如下: 五= o 0 3 5 吼+ 4 5 ( 2 1 6 ) 为了验证方程的适用性,作相关系数检验,求得相关系数r = o 9 8 4 ,当令 方程置信度p = 0 9 9 ,即显著性水平 = 0 0 1 时,相关系数临界值r 。= 0 5 0 ,r r 0 ,故相关性显著。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可以应用公式f = s 目( n 一2 ) s 女 计算,式中s 目为回归平方和,s 女为剩余平方和,n 为样本容量,经计算,f f 。叭,故线性关系显著。 2 4 2 静力触探吼与压缩模量e 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内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统计几十个工程7 0 个点 原位测试试验数据,绘出压缩模量e 与静力触探9 。的散点图( 图2 9 ) 。从图 2 9 中可以看出,点的分布可以用直线( 设回归方程为y = 口+ 撕) 来表示它们 之间的关系。 删 蜘 垂毫 姗 珊 珊 瑚 m 一日山毒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原位测试数据确定浙江省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的研究王众2 0 0 6 年5 月 1 1 l o 9 一 重s 讨7 6 5 4 o123456 以( m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