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能够翻译寓言的内容并理解寓言的深广含义。2.把握老虎的形象,揣摩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学习重、难点】1.理解寓言的深广含义。2. 把握老虎的形象,揣摩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黔( ) 船载以入( ) 跳踉大hn( ) 跳踉( )( )窥( ) 稍近益xi( ) 且sh己也( ) yn yn然( )好事者( ) 噬( ) 远遁( )2.解释下列词语。好事者: 至则无可用: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慭慭然: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 觉无异能: 益习其声: 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 蹄之: 计之曰: 技止此耳: 跳踉大: 二、读一读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3.合作探究(1)虎认识驴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黔之驴的计谋有哪些?(3)概括文章寓意。4.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三、练一练1.翻译以下加点字。船载以入( ) 放之山下( ) 莫相知( ) 虎大骇( )远遁( ) 无异能者( ) 益习其声( ) 终不敢搏( )驴不胜怒( ) 蹄之( ) 断其喉( ) 尽其肉( ) 以为神( ) 益习其声( ) 虎因喜( )以为 益 因 以为且噬己也( ) 稍近益狎( ) 因跳踉大( )2.自从驴到了黔地之后,老虎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先是 再是 ,最后 。由此可见老虎是 ,而驴则是 。3.读第2小节,完成练习。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请根据老虎的心理变化为这一小节分层。(用“/”标出)(2)翻译句子a.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b.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c.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d.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读完这则寓言,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课外延伸 罴 说 柳宗元鹿畏貙(貙ch:一种似狸而大的野兽),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像人一样)立,绝(极度,独特)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清静无声)持弓矢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火种),而即之山。为鹿以感其类,伺(等候)其至,发(点燃)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zu,揪住)搏(抓、扑)挽(拉)裂(撕开)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文字断句。(3处)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 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罴之状,被发人立 (通“披”) B. 为鹿以感其类 (感动)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点燃)D.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 (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