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 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葛田田 指导教师梁玖教授 中文摘要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与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久远的农耕社会发展历程并随之产生了品类丰 富的中国民间美术文化。民间美术是一种母体性和原生态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美 术原生态的农耕社会环境正在逐渐萎缩。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面临了诸多的问题。选择着力 研究“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是试图从民间美术的“元素”内涵出发,以民间美术元 素的传承为视点切入研究,开拓民间美术传承认识的范畴,探索民间美术元素向不同现代产业与 学科渗透与有效运用的可能性,这对我们有效吸收中国民间美术文化的营养和促进中国民间美术 文化的传承成长是有积极的学术认知与实际运用的价值的,对民间美术理论研究的发展也起到充 实作用。已有的关于民间美术学科本体传承的研究往往关注点只是在民间美术学科内部、对民间 美术传承与相关学科结合的研究往往关注的是该学科对民间美术传承的影响,着力于二者关系的 研究较少讨论民间美术本体。总体说来,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传承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民间美术 原生态传承;民间美术在当代非原生态社会环境下的传承。本课题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 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民间美术内层与外层进行分析,也结合运用了民艺学、美术学、艺术 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知识与研究方法。在艺术学视野, 用民艺学与社会学的原理去阐释民间美术传承现状;从民间美术本体的造型、主题、材质、技术 等民间美术元素,论证民间美术元素传承的丰富内涵;用族群的视点透视中国民间美术传承对体 现和保持根基性的族群文化价值;用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民间美术的元素的生态传承价值。最终研 究提出了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的理论观点,系统探讨和揭示了对中国当下民间美 术元素传承事象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提出民间美术传承必须找到基本的要素、选择促进民间美术 的元素为基点的内外层交互式传承路径,寻求实现民间美术原生态和非原生态传承,让民间美术 焕发新的活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民间美术文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生长。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元素传承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焉酮 签字日期 埘年争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学位论文作者张焉嗣 签字日期:沙7 年乒月留日 导师签名: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1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1 章绪论 1 1 1 研究缘起 在全球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语境下,人类越来越关注原生态艺术,其中亦包括民间美 术。由于民间美术保留了人类原初的文化样态,是研究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当下社会 和当代美术理论研究界也是普遍关注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及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久远的农耕社会发展历程并随之产生了品类 丰富的中国民间美术文化。“民间美术所具有的生态性、地域性、民众性和通俗性,体现和保 持着根基性的民族特征。”1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并非以审美为终极 目的。民间美术具有明确的实用功利性,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哲学观念、社会生产方式、民俗信 仰、造物发展水平等等,具有可供多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在当代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首先,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形态问题。 民间美术是一种原生态艺术形态,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与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民间原生态的传承是民间美术传承的根本性守候,但是对民间原生态的传承并不等于机械式 保存自然经济时代民间美术的外在形式。“我们没有理由为了保护民居让老百姓依然生活在阴 暗潮湿的小房子里,也没有理由为了保护年画让人们在新式楼房里贴满大红大绿的神像。肿民 间美术原生态的传承要基于尊重民间的生态规律以及所处社会的存在形态,以发展的眼光从 民间美术的生态事象中抽离出民间美术本体传承要素以及民间美术生态传承要素。 其次,民间美术的现代转型形态传承问题。民间美术是可以转型的。民艺学学者潘鲁生曾 说:“以前年画是作为年节时的必需品张贴。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其间的民俗意义,就可以转 化样式、转化功能而它变成家庭的装饰品。我们把民间文化中艺术的部分抽出来,赋予它一 个新的概念民间元素、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的转型从本质上讲是对民间美术元素 的非原生态的创造性传承。民间美术元素的非原生态传承包括艺术设计中的民间美术的元素 传承、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民间旅游产业中的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民 间美术的元素在现代展示媒介中的传承等等。 1 周市新原生态民间美术与当代义化 j 美苑。2 0 0 6 ( 4 ) 。 2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义化生态论l m l 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 0 0 6 ,第2 1 9 页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 章绪论 正是鉴于对以上提出的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原生态的传承保护问题,以及当代中国民间美 术在非原生态社会环境中的转型问题的关注及思考,笔者逐渐产生了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 传承问题进行研究的学术兴趣。随着学习与研究阅读的逐渐深入,以及对民间美术传承情况 的田野调查的开展,笔者提出了“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研究课题。诉求从民间美 术的元素内涵出发,思考如何利用民间美术的元素促进民间美术内外层的交互式传承,提出 民间美术传承必须找到要素以实现民间美术原生态和非原生态传承,使民间美术焕发新的活 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民间美术文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生长。 1 1 2 课题研究综述 关于民间美术传承课题的已有研究大体分为以下五个研究角度: l 、关于民间美术传统的传承方式、传习组织形式、传承传播环境的专题研究。如:潘 鲁生、唐家路著民艺学概论中第五章民艺传承与比较论,从民艺传承方式、传承传播环 境对民间美术传承进行论述;王海霞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口述史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阐述了完善整理民间美术传承资料的重要性。 2 、从民俗学的角度,把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活动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提出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活态民俗活动相互依存的互生关系。如:孙其光 试谈民间庙会对民族民 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作用,该文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必须载入有效的传承载体和流传途 径的观点,阐述民俗活动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媒介渠道作用。 3 、从文化传承的视点对民间美术传承进行研究,强调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民间美术传 承作为族群文化的根性守侯和作为民间文化增强国家文化实力、保卫国家文化主权所具有重 要的意义。如:潘鲁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等论文及学术讲话主张对民 间美术的现代传承要从本土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陈池瑜关于民艺传承与视 觉文化的创新的学术讲话,从本土视觉文化角度来谈民艺的当代传承:杨传喜对民间美 术形象符号及其文化内涵的解读,从民间文化传承的视角对民间美术形象符号传承进行研 究。 4 从社会发展角度对民间美术传承进行研究,主张民间美术传承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 律,必须实现民间美术元素的现代化传承,提出民间美术传承必须完成由个人到社会的转变。 如:潘鲁生的根植民间行走当代谈到关丁【屯间美术现代转型,传承民间元素的传统基因 2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的方法论认识; 5 、关于民间美术传承的策略研究:现代旅游开发、民间工艺品的开发、民间美术博物 馆建设等等。曹淮、陈晓华论地域性危机与民间美术的当代出路;陈池瑜关于民艺传承 与视觉文化的创新的学术讲话;白亮民问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李娜中国民间美术的艺 术造型及传承状况研究等学术文章都涉及民间美术教育、现代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 民间美术元素的工艺品开发等当代民间美术的传承策略与传承途径的探索。 另外,著名艺术学家和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是我国民艺学学科发起人,对于民间美术的 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了根性的理论基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教授多年致力于民间美术 的研究,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并出版多本理论专著。诸多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如王树村,冯骥才, 勒之林等的学术论著以及 民间美术概论、民艺学概论、 民间美术史等基础性学科论 著、民间美术期刊杂志都不乏关于民间美术传承的著述与讨论。 已有的关于民间美术学科本体传承的研究往往关注点只在民间美术学科内部;关于民间 美术传承与相关学科结合的研究往往关注于该学科对于民间美术传承的影响,着力于二者关 系的研究却较少讨论民间美术本体。由此启示笔者产生试图从民间美术本体为研究切入点, 探索民间美术元素向不同现代产业与学科渗透及其转换运用的可能性,促进以民间美术的元 素为基点的内外层交互式传承路径。如:民间美术的元素的原生态传承和非原生态的多元化 传承路径,尝试提出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的理论。 1 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 2 1 课题的研究目的 整个研究试图从民间美术元素本体切入,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传承问题进行研究,诉求 找到解决民间美术原生态传承与非原生态的创造性传承问题的规律性方法,让本研究结论有 助于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与中国整体美术文化更加可持续的传承发展,为中国本土美术文化的 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1 2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是针对中国当代民间美术生存所必须面对的传承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当代中国氏 3 西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录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形态。主要论述中国民间美 术原生态传承的内容和面临的问题、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现代转型传承形态的提出以及内涵。 第三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提出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和梳理中国民 间美术元素系统。第四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可能。主要探讨当代中国民间美术 元素传承的路径。第五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元素传承观的价值,包括理论认识价值与策略 实践价值。最后是全文的“结论”。 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形态 2 、娱教类。民众在戏曲文化传播中所使用的面具、 脸谱、皮影、木偶及相关的戏文美术品,以及具有启蒙、 开发智力和审美功能的民间玩具等。 3 、装饰类。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用品, 如节令中的年画、窗花和屋内装饰品以及服饰剪纸花样、 鞋样等。 4 、游艺类。民众在游艺民俗活动中所创造的民间乐 舞、舞具、道具、乐器以及相关的乐舞表演形式和民俗 活动中常见的灯彩、竞技及其它杂艺品等。 “ 麓 黼 豳 5 、穿戴类。民众用来装饰自身的艺术,主要是汉族 图( 2 ) 兔儿爷北京) 葛田田摄 和少数民族的服装、饰品、鞋帽、首饰,以及蜡染、刺绣、挑花、织锦等服饰用品。 6 、起居类。民众居住的宅舍及与生活有关的其它建筑物,其中包括建筑构件的各种砖、 木、石雕刻饰品和室内的家具陈设等。 7 、生产类。民众在日常劳动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商贸 交易工具、手工业工具等。 8 、用品类。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材质的餐饮厨炊用具、起居用品及其 它生活用品等。 民间美术本体元素与民间生态环境唇齿相依,可以说,民间美术本体元素或民间美术这 种艺术形式就是民间文化孕育的颗颗果实。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民间美术本体元 素的存在与传承势必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维护民间美术本体元素的发展、维护民间美术 艺术形式的传承就必须进而对民间美术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保护。 二、民间生态元素的传承 世间万物都是生态性的。民间美术也一样是生态 的。探讨民间美术的传承不能忽视它本体的生态因素 和内涵。相反,从生态文化的视点还能够找到传承民 间美术的方式和方法。“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 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 图( 3 ) 民俗活动( 安徽) 和民间文化果实,如果仅仅局限丁对文化产品的研究 显然是失却了其具有的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生命力。而且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剑了破坏,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形态 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3 民间美术的创生与发展离不开它赖以 生存的生态环境。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 式,它之所以流传下来繁多的艺诀、图谱以 及作品都离不开当时使之得以创生和传承的 文化、地域、生产方式等生态因素。当下农 耕社会生态环境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传统 图“) 绿蜻蜒风筝 现在人们放风筝是生活娱乐的休阙 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放风筝还为了 释放晦气。 卞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前文已经笼统提到民间美术的传承由其本体元素、原生态元素以及非原生态元素所共同 构成。而民间美术的元素也不仅仅止于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只是民间美术元素的最终表现形 图( 2 1 )放灯 人们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承包括观念、 习俗的传承,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传承。 式。使民间美术产生创作动机的、渗透在民间美术创作过 程之中的、由民间美术作品中反映出的民间观念元素、趋 同性社会心理元素、地域环境元素、技术元素、程式化经 验元素以及族群元素等都是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元 素,这些元素的参与共同构成了民间美术传承的链条,使 民间美术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并促成民间美术传承观念的 变革。 中国民间美术在当下呈现纯粹视觉化的发展方向。但 是对于中国民间美术传承问题的研究不能“纯粹视觉化”。 很多学者对于民间美术的研究朝着更纵深、更细密、更联 系的研究方向迈进。比如吕品田从民间美术的观念元素角 度对民间美术的精神体系进行研究;左汉中从民间美术造 型角度对民间美术表现形式及其传承脉络进行总结;唐家路从文化生态角度分析了涵盖民间 美术在内的民间艺术的文化时空的生态关系,这些研究从民间美术视觉元素之外的“隐性” 元素中探究民间美术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了民间美术发展。本章将提出民间美术传承观念的 变革有利于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概念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关注, 把民间美术的相关元素“抽丝剥茧”,从不同角度关注当代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内涵。 3 1 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 3 1 1 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内涵 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念是关于民间美术在当f 传 承问题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从整个民间美术体系中分离 出各个元素,从元素传承的角度分析民间美术传承的新 的可能性。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是关于民间美术传承 1 9 图( 2 2 )对联门神 西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问美术的元素传承 体系以及如何传承民间美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从基本构成因素的角度完成“以点带面” 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诉求从民间美术的元素内涵出发,思考如何利用民间美术的元素促进 民间美术内外层的交互式传承,提出民间美术传承必须找到要素以实现民间美术原生态和非 原生态传承,使民间美术焕发新的活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民间美术文 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生长。 3 1 2 本元传承观 民间美术的本元传承观是指民间美术自原始社会、农耕社会等原生态环境下自成体系的 元素传承观念。这是针对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本身提出的传承观念。民间美术从产生到发 展在原生态环境下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传承机制及其相关的传承体系。比如,大多数民间美术 的图式在农耕社会就己发展成熟,现代社会对民间美术图式的改造并不明显。现代设计、现 代艺术往往在作品中直接出现民间美术的经典图式,这是因为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环境下产生 的艺术图式由于其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稳定的、大众的视觉识别性更容易在传播中产生共 鸣,由此可见民间美术所固有的传承元素是民问美术传承的根性元素。即使有些观念、地域 元素不具有直接表现性,但是这些“隐性”元素是对民间美术的创作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 的元素。所以,民间美术的本元传承观包括民间美术原生态环境下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所有 元素,如:图式、造型、材料、艺术观念、传承模式等等。 3 1 3 多元传承观 民间美术的多元传承观主要是指现代社会影响下的民间美术是多渠道转换传承的。随着 社会的发展进步,民间美术在保护性传承原生态的基础之上,还必须完成对于现代社会的适 应性的探索。工业社会的发展在使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环境逐渐缩小的同时也给民间美术在非 原生态环境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民间美术多元传承观的确立有利于人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关注民间美术在当下社会的传 承,探索出更多元的传承元素。这方面的探索成果已初见成效。比如,现代教育对民间美术 传承,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民间美术教育应被吸纳到基础教育中来,以加强新一代对本土文 化的认识;民问艺术博物馆的建立为展示民间美术文化提供了专业平台,使民间美术作品被 更多的民众所关注:本土视觉设计对民间美术图式的吸收也实现了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以上 这些都是民间美术多元传承的实验性探索策略、路径、方法。 3 1 4 当代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当代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观涵盖了民间美术本元传承观与多元传承观,更为强调的是民 间美术本元传承与多元传承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生关系。民间美术本体元素的传承具有一定 的封闭性,从根本来讲,这一点不利于在现代社会传播。 但是,从 x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我国民间美术中保留着大量的祈子延寿观念,按照谈婚论嫁、迎娶、生育的发展顺序均 有不同样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情恋婚嫁,这一部分的主题有喜相逢、鸾风和鸣、永结同心、 天仙配、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凤凰呈祥、并蒂莲花、牡丹凤凰、百年好合、鸳鸯双喜等等, 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婚女嫁的重视和祝福;阴阳媾和,这一部分主 题有鱼戏莲花、龙飞凤舞、鸳鸯戏水、鸳鸯莲花、伏羲女娲、凤穿牡丹、和合二仙、二龙戏 珠、喜占春魁、和合抱莲、双鲤交枝、虎尾穿连、扣壶、鹭鸶探莲、鲤鱼钻莲等等,这类民 间美术作品体现了人类对于男女共生的生殖观念的崇拜;生子继嗣,这一部分的主题有麒麟 送子、石榴开白子、松鼠葡萄、连生贵子、鲤鱼散子、早生贵子、雀鸟衔鱼、送子娘娘、子 孙娘娘、多子多福、盘长万代、瓜藤绵绵等等,它们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人丁兴旺”的家庭 观念,体现了血统家族的东方文化观念;延年益寿,这一部分的主题有祥云松鹤、仙鹿灵芝、 蟠桃贺寿、松柏延年、八仙祝寿、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五福捧寿、麻姑献寿、猴子偷桃、 鹿鹤同春、龟鹤齐龄等等,这一部分主题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年长者的尊重习俗以及 对生命无限梦想的精神追求。 二招财纳福 招财纳福的民间美术观念主要是指追求物质生活及私有资产丰富。一些民间美术作品也 反应出追求功名利禄、达官显贵的功利观念。体现纳福招财观念的民间美术题材主要有年年 有余、五谷丰登、有余有庆、丰年献瑞、才福临门、四季连元、招财进宝、一本万利、春牛 迎春、富贵连年、招财童子、增幅财神、文武财神、一团和气、开市大吉、摇钱树、万宝来 临、定福灶君、五路财神、招宝财神、天官赐福、花开富贵、黄金万两、宝聚财丰、骆驼进 宝等等;还有一些观念较为突出的体现了对于居官显贵 的功利追求,比如,一品当朝、连中三元、指日高升、 挂印封侯、爵禄封侯、独占鳌头、鹏程万里、喜报三元、 五子登科、一路荣华、鱼跳龙门、加官进禄、马上封侯、 蟾首折桂、功名富贵、狮童进门、牡丹富贵等等。 三驱邪禳灾 民间美术创作发生在劳动人民之间,他们拥有丰富 的劳动生活经验,处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之下,过着较为苦难和贫困的生活,天灾、水祸、疾病 常常侵扰着他们。中国的老百姓k 年累月困守在基本处 纛兮 图( 2 6 )民间面具 民间面具反应了人们的鬼神崇拜 心理。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于封闭的文化圈内,这样的生活地位和环境使他们产生了较为强烈的驱邪禳灾心理并把这种 功利观念渗透到民间美术的创作中去。 驱邪禳灾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人们希求和平、顺利、健康,厌恶战争,逃避灾荒、病患、 野兽侵袭。例如,艾虎克毒、神荼郁垒、钟馗捉鬼、鸡食五毒、张仙射狗、大吉大利、太平 有象、岁岁平安、富贵清平、风调雨顺、送病娃娃、五色缕、城隍神、蚕花娘娘、解妍仙师、 三天上帝、荫庇龙神、八卦灵符、白虎神君、天师灵符、五雷符、镇庄坟龙符、驱病符、送 年纸马等等。 以上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往往一个民间图式具有多义性与综合性。比如“龙凤呈祥”便 是一个颇受欢迎而富有综合观念意义的主题。当“龙风呈祥”出现在婚嫁场所时,则表达了 男女之间相亲相爱、永浴爱河、和睦幸福的祝愿;当“龙凤呈祥”出现在除婚嫁的其它喜庆 场合时,则往往被用来表达富裕丰足、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愿景。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 展,必然会产生新的生活观念附会于民间美术的传承过程之中。 3 2 2 心理元素 一鬼神崇拜心理 民间美术的创作行为并不是因为单纯的艺术创造欲望而产生,也不是因为单纯的为了审 美而去创造民间美术作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民间美术不曾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审美独立性。 民间的造型活动和造型艺术似乎总是关联着比审美意义更为宽泛的社会生活意义,反映了人 图( 2 7 )周盘( 北京) 葛田田摄 民问孩童抓周风俗中抓周用的周盘。 们应对生活活动的集体心理。保留至今的一些民俗活 动仍然传承了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的鬼神崇拜心 理。民间美术的造型大多关联着一定的风俗或风俗活 动。自古以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始终关联着一个神 圣的世界,负载着某些特殊功效的神秘力量。民俗活 动这种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使人们在精神 上认为和某个神圣世界发生交流,甚至觉得可以把某 种神秘力量纳进自己的现实生活。 当下我国一些农村或城镇家庭仍然供奉着天地爷 和祖宗的神圣牌位;门神、灶神、财神、福神、喜神 及行业神的形象或祭祀活动仍然是乡镇的一道人文景观,“尊神事鬼”的传统心理仍然影响着 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2 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二求生心理 民间美术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和各个岁时节令中,很多民间美术作品出现在人生礼仪 活动中反应了劳动人民对生命历程的关注心理。人的一生,从孕育之前,便已有了以小泥娃 娃等民问美术作品为媒介的求生祈予仪式。即使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当下社会,“拴娃娃”习 俗依然存在于农村文化生活中。在以往广大农村地区,女性怀孕后,随着生育的需要逐渐脱 离生产劳作,在孕期准妈妈们就会创造很多表现“求生”心理的民间美术作品,比如各种绣 花衣、百家衣、虎头鞋、虎头帽;另外,在孩子满月时,还会收到花馍等民间美术作品作为 贺礼表示庆贺。在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中,又有关于生命生长的成丁礼,(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 岁或十三岁是人生一站,即所谓“丁”) ,特别是在一些家底殷富的乡间大户人家,届时会有 有别于其它年龄生日的较为特殊的生日仪式,其中 关于以长命锁为主题的民间美术作品是必备之物。 其实,关于婚嫁、庆寿甚至丧葬等主题的表达都可 以体会到民间美术作品中对于人们“求生”心理的 表达。 三趋利避害心理 在科学并不昌明的古代社会,人们在面对破坏力 程度较大的天灾人祸时常感到焦虑、沮丧甚至恐惧, 图( 2 8 )花轿 0 互= = 继而对自然世界感到无能为力。面对人为力量无法控制的自然世界,人们往往在极度的心理 压抑下会萌生功利性的让其它物件去转移灾祸的趋利避害的心理,以达到心理上的宽慰并祈 求现实事件的改变。日常生产生活的顺逆凶吉,在人们看来都是有原因而并非偶然的,如果 丰收了那是土地神或祖先满意于人事而在愉快心情下所为,如果欠收了便是人事得罪了土地 爷或祖先以致他们迁怒于人间。由此,民间的各种与占卜、占岁、占星、相命、算卦、测字 征兆等等心理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产生了,人们根据结果来辨识、体察、领悟那些不测的信 息以便顺应其示意去从事营生活动的同时避免灾祸,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生活圆满心理 生活圆满是人类最恒常的心理需求,这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要求,民间美术作品中表现这 一主题的作品占很大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和”字,一团和气、祥和、和合等等, 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圆满的心理追求。 民间关术中对生活圆满的表达是较为综合的,很多纳福迎祥、表达吉祥甚至迎亲嫁娶、 2 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喜庆祝寿等主题的作品都可以看做是对希求生活圆满心理的艺术性表达。我国清代,祥瑞吉 祥、生活圆满的民间图式在居民建筑,木器家具、木版年画、糊墙花纸、窗花剪纸、砖雕磁 绘、民间石刻都广泛流传。至今,生活圆满图画仍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岁时节令中,伴随人们 的衣食住行,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图( 2 9 ) 陕北窑洞民居 不同的地理风貌造就了不同的民居风格。 3 2 3 环境元素 一自然生态环境 民间美术的创造受到自然环境的规约。 自然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定的社会 生活方式和文化创造。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 响,大量民间文化和艺术的创造,是在遵循、 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积极能 动的创造活动,它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物质生 产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所以,民间美术 的创造也是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关联的。对于民间美术来说,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民 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民间美术的创造活动较大限度的受到民间自然生态环境的影 响和制约,多表现为适应、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相协调。而其中表现自然生态观念及其对 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更多地表现在物质形态的民间艺术创造中,它的表现是物态的、直接的。 历史上民间美术的产生和成熟时期都是农耕社会,由于当时以农为主的自然经济形式和 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认识思维观念的限制,人与自然的关 系时常表现为一种人对自然的依赖和遵从导致了人们对自然 的尊重和喜好,同时产生了区域特色各异的,品类繁多的民 间美术创作题材,比如民众祈求风调雨顺的、春播秋收、夏 储冬藏的二十四节气图、九九消寒图,这些都是围绕着自然 生态规律,认识自然、依存自然在民间美术上的表现。 二家族环境 很多民间美术世家在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 重要作川。这些民间世家专门从事家庭手j i :艺,以家庭形式 图( 3 0 )传授 开办,j :匠许多属于市民阶层,比农家手j i :艺更讲究1 :艺的技巧性,是专业化的民间美术创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造者。这类民间艺人一般以民间技艺谋生。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民间美术的发展一 直没有摆脱家庭的组织机构。宋明以来,民间美术的生产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长期以 家庭为生产机制的结构,开始由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和谋 生为目的的专业户分化为作坊的形式,但是其技术就像一些 家族药方一样仍然掌握在作坊主家族内或直系亲属手中,其 根本体制没有发生变革。这种民间世家,虽然手工艺表面是 以家庭为核心的形式,像从事手工艺生产的个体和作坊,在 技艺传承方面仍然是家庭传承的继续。这种以血缘关系的传 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