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晚清民国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最为特殊的时代,浅绛彩瓷由于受文人画 审美趣味的影响,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浅绛彩瓷绘画,充满了文人画审美趣 味且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情趣。通过瓷艺家的努力,在瓷器上将“诗、书、画、印 的完美结合发挥到极致,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浅绛彩瓷的全新面貌。瓷 艺家自觉地参与陶瓷艺术的创作行为,所表现的瓷绘特征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 举,它不但有助于提高陶瓷艺术的文化品位,也对当时景德镇的瓷艺界,产生了巨 大的震撼和冲击。瓷艺家为了使自己适合在瓷上进行绘画,简化了粉彩的工艺技法, 创造了类似于浅绛山水画的瓷上浅绛彩瓷。正是因为文人瓷艺家所具有的社会地 位,以及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这一新的瓷艺流派,对日后的瓷艺界产生了极 为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瓷器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文人画审美趣味 对珠山八友的形成以及今天陶瓷绘画的繁荣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珠山八友完整地 吸收了浅绛彩瓷的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他们所开辟的陶瓷绘画艺术,无论是对瓷 上文人画派的继承,还是对提高陶瓷艺术的文化品位,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 用,在中国艺术领域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 文章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浅绛彩瓷进行系统的收集与分类,概述浅绛彩瓷的内 容、形式,分析出浅绛彩瓷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及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在浅绛彩 瓷上体现的美学特征:阐述中国文人画的美学价值意义以及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浅 绛彩瓷的影响,使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瓷器艺术更 好地走向世界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 从整篇文章的研究分析得知,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晚清民国时期浅绛彩瓷的影 响是功不可没的。 关键词:浅绛彩瓷文人画审美趣味陶瓷艺术美学特征传统文化 a b s t r a c t hn l el a t eq i l l g 功唧锄dr 印u b l i co fc 垃啦承o c ) p 嘶o d ,c 1 1 i 1 1 a sp c r c e l a 洫i s 也e 缸e so ft h em o s ts p e c i a lk s t 0 翠o fm ed 吼,e l o p m e n t ,l i g h tc o l o r f mp o r c e l a i l id u e 协 位i m p a c to f 也i eh t 训p 豳钯墙,弛dh v e du pt 0av e 巧l l i 曲a n i s t i ca c l l i e v e m e 鸥a n d 位p a i n t 吨o f l i g b tc o l o 僦p o r c e l 血w 弱觚lo fl i t e 枷s 如dpa i n _ 魄s 砥r e s 血ga n d w 粥i nh n e 、i 也也cp e o p l c sf i l no f e 坷o y g ht 1 1 ee 舶r t so f m e1 i t e r a t ip a 慨,也e p 0 帕e l a i n 诚ub e ”p o e 廿y ,b 0 0 k ,p a 砷血g ,a n dp 血i 缸g t 0e x 眈m e l yp l a y 也ep e 疵c t c o m b i n a 6 0 n ,锄dn l e np o r c e l a i np a i n t i i l g 缸d 仃砌t i o n a lc i l i n e p a i m i n g sc 咖b i n et 0 c 嘲t ean e wl o o kl i g h tc o l o r f 试p ) 删血l i t 喇p 乏血e 稻c o n s c i o u s l yi 1 1 v 0 l v e di l lt l l e 洲o no f c e 枷c a r t ,n l i si sp i o n e e 血1 9w o r ki nt h eh i 咖go f c e r a m i c si i lc l 血1 a ,锄di t n o to n l yh e l p e dt 0i n l p r 0 v et h ec m t u r a lq u a l i t yo fc 咖i c a n ,b u ta l 删u c e dah u g p s h o c ka n d i i l l p a c ti n 龇j 迦d e 吐e np o r c e l 洳a r t s 1 1 1o r d e r t 0m a k et l l e i ro w ns u i t a b l ef o r p a m t i r l go np o i c e l a i n ,t h el i t e 枷p a i l i t e 墙s i m p l i f i e d l ep r o c e s so fp o v ,i i e rc o l o r 删q u e s ,a n dc r e a t i e dl i g h tc o l o f 衄p a 血i n go np o r c e l a i l ls i m i l 盯t ol i g h tc o l o r 觚 l 锄d s c a p e sp a i n t i i l g i ti se x a c yb e c a 吣et h e 讲i i l l t e 璐o fc e r 砌ca r th a 、,em e s o c i a ls t ;曲惦 a n dt 1 1 e i rb u s i n e 够吼l c c e 豁,s o 也i sn e wc e 碰ca n sg r o u ph a v ea n ( 缸e 加e l yd i e c t 蚰 也e 矗l t u 他o fp o r c e l a i l la r t s ,a n dl a y 也ef 0 1 m d 撕o n 矗m 允m 旧i n n o v 撕0 na n d d e v e l o p 眦n t0 fc h i n e s ep o r c e l a i l l ;w h n et h el i t e r a t ip a i l l t c 器h a v cm a d e 咖e n d 0 吣 c 0 曲曲砸。璐t 0t l l ef 0 1 mo f 也ee i 必衔铋d so fz h um o u n t 血a n dt i o d 叫sp r 0 s p 丽锣o f 也ec e r a m i cp a 缸迦1 ke i 必衔e n d so fz h um o 咖t a i n 甜l ya b s 0 r 1 ) e dt l l ea n 心g u l a l i a n dp e 晌彻袖c eo fl i g h tc o l o r 觚唧c c l a 近t 1 1 ea i to fc e r 觚此p 枷n gw m c hn l e y o p e 孙耐u p ,r c g a r d l e s so fs u c c e s s i o no f 也el i t e r a dp a i r l t i i l g 罂d u po np o r c e l a i 玛o rt 0 e 1 1 l l 咖et :h ec u d t 吡mq 砌i 哆o fc e r 砌ca n ,h 雒p l a y e dam e 如:t u r er o l eo fab r i d g e 龃d h 笛as p e c i a ls i 鲥f i c 趾c ei i ln l ef i e l do fc 址n e a r t i i lt l l i sp 印e r 恤l i 出c o l o 僦p 0 觥l 血i nm el a t eq i n gd y n 嘶锄dm er e 】p u b l i c o fc 岫p e r i o da r ec o l l e c t e d 趾dc l 鹬s i f i e ds y 妣m 撕c a l l y ,a n dt h ec o n t e n t 觚df o mo f l i g h tc o l o r m lp o r c e l a i l la r eo u t l i n e 也a n dt 1 1 eh i s t o r i c a l 锄ds o c i a lb a c k g r 0 岫dw k c h t 1 1 e l i g h tc o l o r mp o r c e l a 证p r o d u c e da n dt h e s t l l e t i cc i 脚a c t 嘶s t i c sw l l i c ht h ec h i i l e l i t e 枷p a i n t i n g sr e n e c t e da r e 觚a l l y z e d ;t h e 汕e t i cv a l u ea n ds i g i l i f i c 锄c eo ft l l e c e s e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锄d 此岫a c to fl i 咖c o l o 咖lp o r c e l 血砌c hm ec 1 1 i n e s e l i t e r a 畸p 2 l i n 廿n g sh a v ee f f 孤o na 托d e s c r i b e d ,i ta l l o w sl l st 0b e n e ri n :h e r i ta n dc a n y f 0 r w a r d l e 丘1 1 e 乜a d i t i o 璐o fc h i n e c u l t i l r e ,a n dt 0o 1 e r 勰p e c t sw h i c hc l l i n e s e p o r c e l a i l la r tb 嫩e rt 0t h ew o r l dh a v ep m c 矗c a ls i g l l i f i c 锄c e 跏m 血e 池他s e a r c ha n d 柚m y s i si np 印e rt l l a tm ei n l p a c to f t h el i t e m t ip 血t e r s 0 nm el i g h tc o l o 僦p o r c e l a i l li n 也e1 a t eq i n gd ) r i l 嘶a n d 啪l i c0 fc 址埝p e r i o di s o f t h ec r e d i t k e yw o r d s :l i t e r 撕p 曲1 t e 塔;l i g h tc o l o r f i l lp o r c e l a i l l ;c e 脚m i c ;s t h e t i ca r t d l a m m 俪s 丘c s ;t r a l d i t i o n a lc u i t i l i e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二o o 解f 月8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 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7 驴嘲 日期:徊易年月易日 导师签名: 日期力扣吕年( 月,o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童途塞握交卮溢蜃! 旦坐生;垦,二生;旦三生蕉查! 作者签名: 咿硼 导师签名: 日期:力卯孑年。ng 日日期:2 卯8 年了月jd 日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窖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引言 瓷器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创造发明。历代各具风格多姿多彩的瓷器层出不穷。它 们以各自具有的实用功能改善并满足了特定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又以其特有的精 湛技艺和绚丽装饰形成的观赏性,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舒悦与美感。由科学技术与 艺术相结合产生的瓷器瑰宝,从唐宋至明清,经由“陶瓷之路 运销到亚洲、非洲、 欧洲和美洲遍及世界各地,传播着具有神奇魅力的东方文化,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 了伟大贡献。 随着中国瓷器特有的魅力,世界范围内对瓷器等相关方面的收藏和研究日益增 多和深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对瓷器的收藏和研究,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模式化, 他们有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制作上都早已达到成熟。 英国大英博物馆东方负责人巴兹而格雷氏对中国陶瓷输入印度作了重要研究, 他著有中国陶瓷对印度的输出( :东方陶瓷学会学报1 9 6 7 年1 2 月) ,在书 中,他不仅提到加拿大威廉姆加明兹收藏的6 0 0 余件1 4 一1 7 世纪的中国陶瓷, 还对在加而各答当律师的威廉姆收集的中国陶瓷的来源作了分析。 英国驻马尼拉大使约翰艾迪斯等人,以菲律宾各地收藏的瓷器为基础,进行 了各种出土陶瓷的研究,艾迪斯著有:欧洲收藏的中国瓷器( 国际文物、博物 馆工作参考资料,1 9 7 7 年总第9 6 期) 、新安海底发现的中国元代沉船( 中 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资料第1 辑1 9 8 1 年6 月) 等。 对中国青花瓷器的研究,有两个为重要,一位是英国的霍布森,另一位是哈里咖 纳。1 9 2 9 年霍布森在老家具( 0 1 df u m i t u r e )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明代以前的 青花瓷器( b 1 u ea n dw h i t eb e f o r e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 ,在文中公布的一件收 藏在伦敦大学大卫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有纪年铭文的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揭开 了中国青花瓷器研究的序幕。 哈里加纳既是古陶瓷收藏家,又是研究专家,其代表作:东方的青花瓷器, 由于他在青花瓷器研究方面的贡献,被选入英国的费伯陶瓷专题作业书( t h e f a b e rm o n o g r a p h y so np o t t e r ya n dp o r c c l a i n ) ,在这部书中,哈里加纳通过 对欧美公私收藏的东方青花瓷器实际考察,结合丰富的文献史料,系统阐释和总结 了中国青花瓷器的兴衰史,哈里加纳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而且是 一本难得的中国陶瓷研究专著。 三上次男是日本著名的陶瓷学家和历史学家,生于1 9 0 7 年,东京大学名誉教 授,从中国历史入手研究中国古陶瓷著有金代女真族研究、托普卡普萨拉伊 的中国陶瓷等历史著作和陶瓷著作。 相对而言,中国经过文革时期,对于瓷器相关研究非常少,近几十年虽然对瓷 器的研究有一定的深入,但绝大多数研究浮于表面,不够系统和全面,相关专著也 很少。由于收藏和研究的人员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很多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人员要 么忙于制作,要么受自身理论水平限制形成不了理论。现有的很多书籍,是由教育、 文化工作者根据教学工作中摸索的经验而编制的书籍,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和行业 发展的不成熟,在很多概念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形成对同样事物的描述或分析 各抒己见、各执一词的局面。 本论文在写作之前按照作者自己将进行研究的内在逻辑拟订大纲,然后根据大 纲找一些与之相关的参考文献,希望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 1 ) 关于瓷器发展史方面的: 有肇靖编著的中国古代陶瓷、李泽奉主编的陶瓷器鉴赏与收藏、傅正初 的 瓷器鉴赏,这些书籍从各种角度分别讲述发展史情况,使文章在研究举例过 程中有一个按历史进程进行梳理的基本脉络。 ( 2 ) 关于瓷器鉴赏方面的: 林蔚真等编著的 中国古玩的识别收藏与交易、英豪编著的 :保值翠玉字画 古玩投资指南、白文宏 上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9 年第6 9 2 页 o 朱浩云中国画百年回眸 ,载收藏第9 页,2 0 0 0 第6 期 9 的时代风貌。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表现了中国绘画 的成熟与高度繁荣。文人画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在主观的表达 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有着很大的贡献。 文人画从哲学基础入手,“提出天人合一的本根论规定文人画之本,表现为真 的品格。一另外,文人画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就是“提出清的品格为文人画 的基本审美品格。画风中清格表现为:意象孤洁静谧,情思高拔幽远,意境空明灵 动。画品之清与人品之清一脉相承。一o “二者的结合点有:首先,相通的出世、 入世观。因此文人无论居于朝或野,其修身之道和入画之文趋向一致。就审美而言, 向往山林之乐,享受山水画成为文人心理结构中一因子。一四 文人画题材中的四君子画和水墨山水是清格的典型图例。文入画与其他艺术 门类相融合,“提出化境的品格是文人画的宏大气象。首先是诗中有画。诗境 的审美本质是象外之象与味外之味,文人画因此超越物形的有限性,升华 无限的画境。而且,此诗境代表北宋时期特定的审美情趣。一骥次是书画同缘。 “书法的审美本质关联天人合一的本根。就天而言,书法是韵律化的自然,超前于 绘画,表现在:第一,字体结构的韵律化,更自由地显现自然之道。第二,形式的 韵律化,更深刻地显现自然之道。第三,静动合一的音乐美,更审美地显现自然之 道。就人而言,书法更直接、自由地抒情。具体仓i j 作中的相通表现为三个层次:用 笔、画法、画意。刀 表现在艺术中有:在人格上是自娱与奉上;在画品上是气韵 与形似。 优秀的文人画家,不但坚持其高妙的情趣,而且完全掌握笔墨的技巧,他们 既是真正的文人,亦是真正的画家。 第二节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文人画作为一种反映中国传统绘画精髓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风 格体系,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呢? o 周雨文人画的审美品格) 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5 月 。同上 叠同上 。同上 。同上 l o 一、文人画题材对浅绛彩瓷的影响 文人画题材广泛,多为梅、兰、竹、菊及高山、松石、渔隐等,在文人画的 题材中,“把松、竹、梅这些艺术形象赋予了高洁、文雅和超脱凡俗 等情感意义,而今天艺术作品中又把这些形象赋予了新的情感意义,比如用青松来 表现英雄气概,用梅花来表现美好的情操,用竹子表现克服困难的精神等。 。 因此梅、兰、竹、菊“四君子与山水、枯木、松、石,成为文人画家喜爱的创作 题材。梅花凌寒而开、冲寒斗雪,兰花香而不艳、芳草自怜,竹子四季常青、虚心 挺拔,菊花傲霜吐香、孤标傲骨,松树挺拔常绿,石头坚硬不屈。在文人笔下,这 些题材皆被文人画家用作坚贞、清高的象征,以喻君子之风,借绘画抒发其内心的 感受,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的性格和不畏权贵的精神。 二、文人画笔墨情趣对浅绛彩瓷的影响 文人画家经常将书法融入绘画,重视笔墨情趣,用笔简炼,注重写意。不太注 意形似,也不讲求色彩绚丽多姿,但是水墨的运用却是很讲究的。在画面上,文人 画讲究墨分五色,用干、湿、浓、淡的墨色来丰富画面的变化和层次。例如南宋马 远将结构简化为“一角”,倪云林自称“人之所谓画者,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 一自娱耳 。他们的画笔墨不多,但相当耐看。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八大山人了,他 的画看起来寥寥几笔,可是布局独具匠心。同时,画中的表现俱是心中所愤。他的 画中的鱼鸟多以白眼示人,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反叛和倔强的个性。同时,在画山水 的时候,他笔下的残山剩水又流露出作者抑郁之情和萧索之意,表达了对旧王朝的 眷恋和新统治阶层的不合作。 三、文人画书卷气对浅绛彩瓷的影响 许多文人画中,诗、书、画、印、题跋俱全。文人画家,除绘画外,文才、书 法、篆刻等传统技艺都极强。许多画家在其他艺术领域也有卓越的表现,甚至是诗、 书、画的通才,并能将其融为一炉。很多画家同时也是书法家,例如黄庭坚、米芾 父子、董其昌等,将书法笔法融入画面中来,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文人画的技法。苏 轼将画作完成后,或写诗填词于画上,或信笔在画上提句跋文,或古朴或秀逸的书 法和文才斐然的跋文给绘画增添了扑面而来的书卷之气。这样一来,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诗画合璧,将中国文人画形式发展到更加完善的境界。 。见高庆年造形艺术心理学) 知识出版社,第9 0 页,1 9 8 8 年3 月 1 1 艺术大师潘天寿曾经说过:“诗画是意境的结合,是同一源头而来的。画后题 以诗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互相引申,同时也起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综合 作用,是中国传统艺术上的一种特有的形式,至为珍贵。一大师的精辟语句,充分 肯定了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 文入画重水墨而轻色彩,重意境而轻形象,强调构图的一次性和意外效果,追 求画中的寓意和诗意。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 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 和语言形式,永远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清末民初,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一把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引用到陶瓷装饰中 来,作为题跋的书法艺术,逐渐显示了活泼多变的发展趋势。古人云:“画不可无 诗,诗不可无书,书不可无印,四全即韵生。一王琦作品以行书挥笔逶迄而下,既 为画作补白,平仰重心,又点画人物增其字韵,真可谓“意与灵通,笔与冥运,神 将化合,变化无方。一通过刚劲柔和的线条,圆涩欹侧的点画,反映了一代名家的 强烈的品行性格。文人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讲究诗情画意,字韵印趣,以前陶瓷 上的题写都是穷款多见,长跋少有。珠山八友把文人画移植到陶瓷装饰中来,不仅 使画家的个性风格得到了全面的展现,而且使书家的个性风格也得至i j 了充分的发 挥,从而使书法的工艺性和艺术性得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名家大师作品的重要组合 部分。 第三节文人画家的作品对浅绛彩瓷的影响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从现成的帛画可知,传统绘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 经过千载百转的传承、演变和创新,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征和艺术风 格。 唐朝时期,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唐帝国,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 远远地走在世界前列。其辉煌艺术成就让世人震撼。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 以诗入画,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其 传世山水画作品雪溪图描写了具有特殊风格与情调的自然景色,构图采用平远 法,由近景、中景、远景组成,将观者致身于一片宁静的山村境界之中,仿佛有雪 花飘落和行人脚步声悄悄传入耳中。王维的山水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艺术 观念和审美情趣对后世文人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2 北宋时期,苏轼、米芾父子等在王维的文入画基础上,强调以书法入画,运 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实践并发展了水墨技巧,使文人画成为一个特有的 艺术形式。 元代,山水画风行,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著名的文人 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即后世所说的“元四家 他们在艺术上提倡 “高雅 、“平淡天真、“天真幽淡一,在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一、“不求形 似 、“聊写胸中逸气一等。这一时期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情贯穿于 画意之中,其作品成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 明清两代,文人画发展至i j 鼎盛时期,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形成了独具民 族特色的绘画体系。著名画家有徐渭、八大、石涛及扬州八怪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人画家不胜枚举,文人画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形 式,对晚清的浅绛彩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浅绛彩瓷的题材涵盖山水、人物、花鸟、 虫鱼及清供博古等各类画科。瓷画家往往摹仿前代文人画家的诗、书、画、印相结 合的这一形式的纸绢绘画为粉本,直接以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绘写富有诗意的画 面,就象是一幅颇具玩味的纸本设色水墨画。浅绛彩瓷色彩淡雅、层次丰富、笔墨 放逸、气韵生动、刻画传神,摆脱了传统粉彩的“匠气一,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晚清浅绛彩瓷代表人物金浩,字品卿,徽州黟县人,善长山水、人物、花鸟, 作品完美,用笔刚劲。山水仿明代沈周、文征明等吴派山水,花鸟既学明代宫廷画 家邹一桂工笔,又学海派大家蒋廷锡写意画法。其独特的风格将浅绛彩瓷艺术推向 了顶峰。 中国文人画充满诗情画意,追求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作品,使浅绛彩 瓷在中国瓷器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由于这些浅绛彩瓷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与瓷绘技艺,再加上能借鉴名家手法,画工自然更佳,令人耳目一新。又因为浅绛 彩瓷迎合了市场的需要,投需求者所好,因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 喜爱。 晚清民国初年的浅绛彩瓷,其简炼、质朴、生动、秀丽的艺术风格,和当时中 国的传统绘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着有机交融的关系。它在中国美术史上有 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浅绛彩瓷在设意取景、构图、笔法诸方面受传统绘画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文入 画家的影响,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追求意蕴之美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画面的意境,注重内在精神、情感的铸造,常采用夸张变形、 概括简练的手法表现对象。自元代以来,追求以神韵意趣为最高境界,一反唐宋那 种“以形写神的惨淡经营,借助笔墨抒发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 ( 上面左图为石涛作品,图片来源:中国书画网侧z h s b w c 伽右图为浅绛彩瓷画 名家汪友棠秀鼓天成图笔洗图片来源:白文宏近代名家瓷绘,沈阳,万卷 出版公司,2 0 0 6 年1 月,第4 页) 譬如明清时期杰出画家石涛,擅画花卉,别有生趣,往往随手勾勒,画花草蔬 果,既写实又写意,于爽利中有含蓄。画山水,萧疏的树色、溟漾的山影、简陋的 亭阁、闲逸的高士、一叶扁舟、半滩松声,平淡静穆的境界。画面构图新奇,笔墨 雄健纵姿,淋漓洒脱的风采与浅绛彩的风格不谋而合。从上面两幅作品可看出,其 绘画风格极为相似,文人画家对晚清的浅绛彩瓷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构图、布局 在构图上,浅绛彩瓷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一反前期尤其是官窑瓷画 中繁琐的题材及绘画形式弱的遗风,而是以意布局,打破事物的正常比例,从万千 事物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表现物象的典型动态或结构。善“藏 善“露, 注意疏密,注重运用布局、空间的处理,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譬如清末浅绛彩瓷名家俞子明的浅绛彩瓷罐,画面主题为“抚琴盼友,画面 构图采用近景写意手法,两棵松树一斜一直,相互对应。主树干从左下角到右上角 斜角布线,可谓有“顶天立地 的感觉,主树干两侧采用似梅花斑点的画法,干中 间采用勾皴技巧,表现出树的疤痕。另一棵松树干只画了上半部并与主树相交,显 示出画面的层次感,一主一次、一实一虚表现出松树挺拔向上,生机勃勃的气势, 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底。最为精彩的是画中两个人物,一个高士,一个小童,高士 宽衣免冠,席地而坐在一块大石板上,左手捧着一卷书,右手捋着胡须,面带微笑, 用期盼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小童只画了半个后脑勺,怀抱着琴弦,正朝高士走来, 下半个身子被松树遮挡,小童仿佛听到身后传来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响声,急忙回眸 一望,这瞬间被定格在画面上。高士和小童朝一个方向望去,好似将要看到久别的 老友骑着毛驴急匆匆朝这边赶来。人物眉目传神,画外似有画,正对应“抚琴盼友 的主题,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整个画面,诗、书、画、印结合完美,表达了古代远 离官场的高士追求世外桃园的内心境界。人物空间关系明了,疏密得当,神情呼应、 主次分明、相互衬托、动态自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高超 的艺术表现手法。从作品可看出俞子明的匠心独运。 从以上的例证说明浅绛彩瓷在意境、构 图诸方面,均受文人画家的影响。 三、笔法用墨 在笔法用墨及设色用料上,浅绛彩瓷画 师不受任何拘束,画法大胆泼辣,线条洒脱 酣畅,高度概括,以简取胜,用最少的笔墨 来表现生动的物象,耐人寻味。这些特点显 然是吸收了文人画家笔法用墨的风格;同时 借鉴传统绘画的设色用墨,有的细笔轻 抹;有的浓墨漫染,可谓浓淡有致,层次 丰富,达到明净、清朗、墨分五色的艺术 效果。它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创造 出“色分五种”的方法。无论山石、树木、 房舍、人物等,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产生 ( 见上图:该天圆地方壶高1 1 厘米为清光绪 年问胡中氏所绘壶分四面,正面画山水小景, 背面画花鸟,左右两面为题款及印章正面山 水采用传统中国画构图,山水树木浑然一体, 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图片来源:白文宏近 代名家瓷绘,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 0 0 6 年1 月,第3 6 页) 。h t t p :b b s c a n g c n c s h o 叽o p i c 1 6 2 2 4 a s p x 。瓷苑奇葩浅绛彩瓷画2 0 0 8 - 2 一1 0 出丰富的多层次效果。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柳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二三水 禽,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的美,描写得意趣无穷。 四、题记 从下列浅绛彩瓷的题记中也可看出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浅绛彩瓷的影响。“仿 子久山人笔法 、“仿子久老人笔法一、“仿元佑老人之法刀、“仿云林笔法 、 “仿新罗山人笔 、“拟八大山人法 、“仿八大山人修“仿宋人 、“仿元人 之法一搿仿石谷老人一圆,程门 山寺图题款云“拟桃花庵主画法一o ,潘宇 关 山行旅图题注“仿赵令穰画一。由此可见,浅绛彩瓷艺人对文人画家是何等的 推崇,他们在借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审美观、创作情趣,推陈出新,使中国书画在 瓷器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传统的中国文人画上,以书法题诗于画面,借助书法来提升画的品位画不 仅因诗益妙,而且诗因画增色,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浅绛彩瓷同时亦 继承了这一艺术形式。 文入画家将书法类型众多的楷书、行书、隶书、篆文,还有金文等,融入到浅 绛彩瓷中,使浅绛彩瓷在布局上更加完美,充满艺术趣味,丰富了浅绛彩瓷艺术的 内涵,充分体现出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五、学习和借鉴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朝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云“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一幅既幽寂又寥廓的艺术世界。温庭筠在 商山早 行中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极桥霜刀,描绘了一幅送别、登阁、垂钓、独行以及 问路、牧归之景。唐诗的创作方法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历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许多入画的诗句。有描绘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有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 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诗人们对劳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设计合同的补充协议
- 足球俱乐部股东协议合同
- 河南省八市·学评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秦汉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百校联考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州第三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9月新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Unit1Weletotheunit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 血液透析学习汇报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高考真题】海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含答案)
-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