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最新版.doc_第1页
施工测量方案-最新版.doc_第2页
施工测量方案-最新版.doc_第3页
施工测量方案-最新版.doc_第4页
施工测量方案-最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标段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二一二年十二月精选方案范本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控制网概况11.2 依据的规范及既有成果12计划投入的测量仪器23 测量原始数据24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34.1控制点资料34.2洞口导线设计44.3洞内导线设计44.4 隧道施工放样方法64.4.1 导向墙的放样方法64.4.2 隧道洞内施工放样方法74.4.3 隧道洞内高程测量84.4隧道竣工测量84.4.1洞内控制网测量94.4.2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测量94.4.3隧道内线路贯通测量94.4.4隧道断面测量95 桥梁施工测量方法105.1控制点资料105.2桥梁施工测量方法105.2.1 桩基施工测量方法105.2.2 承台施工测量方法125.2.3 墩身施工放样135.2.4 垫石施工测量方法155.3桥梁竣工测量156 路基施工测量方法166.1路基平面网测量166.2路基高程网测量166.3路基竣工测量167 测量复核制度167.1测量复核过程控制管理制度167.2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177.3测量复核仪器管理187.4责任追究198相关证书191 工程概况1.1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控制网概况 本工区隧道有四个,分别为光隧道;沟隧道;万沟隧道;家沟隧道。四个隧道均为直线,光隧道、沟隧道、家沟隧道均设置单面上坡,坡度为9.5,家沟隧道设置竖曲线,竖曲线要素详见设计说明。桥梁四座。特大桥一座,为河特大桥;大桥一座,为小沟大桥;中桥一座,为万沟中桥。三座桥均为直线设置在单面上坡,坡度为9.5。路基四段,路基均为直线且设置在单面上坡,坡度为9.5。 平面坐标采用国家2000年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现有的平面控制网概况:控制点2个,控制点3个。 现有的高程控制网概况:有二等水准点10个1.2 依据的规范及既有成果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10601-2009);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9218-2015);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 10054-2010);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18314-2009);.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179422000);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2897-2006);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15314-94; 本次施工设计图纸的设计要求。2计划投入的测量仪器计划投入的测量仪器情况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精度数量(台)备注1全站仪索佳1012+21已检定3全站仪尼康2.0M2+21已检定4电子水准仪天宝030.31已检定5水准仪苏光21.53已检定以上测量仪器均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可用于相应等级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3 测量原始数据 根据2015年11月进行的392+298.900396+475.000段平面控制网加密的施工复测工作成果可知测量原始数据表见下表:测量原始数据表序号点号X(m)Y(m)高程(m)10983593357.296 507061.590 169.22420993593482.321 505484.288 171.02231003592973.869 504676.714 195.64141013593369.435 502821.451 51093593626.246 503150.594 64413593229.232 507541.438 74423592713.066 506585.438 182.7484433593052.007 505856.681 172.9819H0013593485.248 502799.891 194.17510H0023593357.501 502865.364 11H0033593119.981 503228.336 12H0043593021.712 503417.416 13H0053593176.608 503922.023 14H0063593372.709 504196.733 174.36115H0073593253.111 504549.331 179.40516H0083593343.100 505716.574 169.53117H0093593176.121 505565.118 18H0103593224.857 505936.355 19H0113593024.351 507137.421 170.83220H0133593007.178 508427.481 21H0143592928.686 508527.527 4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4.1控制点资料根据本工区隧道分布情况,确定开展两个隧道工作面,第一个工作面为新光隧道出口,且采用单口掘进,贯通后开始寨沟隧道进口;第二个工作面从万家沟隧道出口开始,贯通后开始郭家沟隧道进口。根据工期的安展情况,我公司精测队对两个工作面位置进行了洞外控制点加密,分布图如下:4.2洞口导线设计洞口控制点与已加密点采用四等闭合导线测量,每个测站观测6个测回,测量数据合格之后进行严密平差。 四等导线测量要求如下:等级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四等91.52.5181/80000465n1/35000洞口控制点高程采用三等附合水准测量。4.3洞内导线设计由于沟隧道和家沟隧道分别只有170m和115m,所以这两个隧道在洞口布点以后,洞内不增加导线点。新光隧道长度为449.44m,洞内布设两个导线点,万家沟隧道长度为350m,洞内布设一个导线点。布设示意图如下所示:如图所示,03,05为中线控制点;02,04,06为副导线控制点,每隔三条边形成一个闭合环,如01,02,04,03形成一个闭合环。洞内导线采用1级仪器进行四等闭合导线测量。洞内高程采用二等闭合水准测量。沟隧道洞内导线布设如上图所示,导线及高程测量方法同新光隧道洞内导线测量方法。4.4 隧道施工放样方法4.4.1 导向墙的放样方法由于四个隧道都采用单口掘进的方法,所以只在掘进口布置导向墙,导向墙是控制隧道进洞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测量不能出现任何差错。由于导向墙岩石面不好确定法线面,所以通过拱架工字钢控制法线面,采用方法为中线小坐标法,设计导向墙含有两榀工字钢,首先确定第一榀工字钢,测量示意图如下: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工字钢同一个面上的三个点(1,2,3)确定法线面,通过图中,和该点设计高程进行控制,采用101 1全站仪免棱镜法测量。第二榀工字钢测量方法同第一榀工字钢。4.4.2 隧道洞内施工放样方法由于四个隧道均为短隧道,采用中线法进行施工放样。中线法既作为洞内控制测量之用,又可作为指导施工之用。当隧道直线长度不大于1000m,或曲线隧道长度不大于500m时,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是能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既能满足隧道的两端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的限差不超出限定的100。隧道内正式中线点的间距在直线上不宜于短于50m。根据施工需要,还要增设临时中线点,其间距在直线以20m为宜,不大于30m,在曲线上以10m为宜,不大于20米。隧道进洞前作业队应放出隧道轴线,并且现场做好标记,标记清晰,便于检查。通知监理测量工程师及业主测量中心进行检查,满足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洞室放样根据设计开挖施工图纸和文件,使用101全站仪免棱镜模式和 9860编程计算器对洞内断面进行编程,且用电脑校核放样程序,无误后方可用于现场放样。所有放样资料至少应由二人独立计算和编制,进行必要的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用于现场施工放样,施工放样过程中,必须做好放样记录,放样记录应做到字迹工整、清晰及完整,放样结束后,所有测量原始记录都必须及时进行内业检查,确认无误后归档保存。每掘进一次进行放样一次,每次放样后对前一次洞室开挖走向和规格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及时出具测量检测数据并绘制测量放样单,并现场交底给当班施工人员,达到设计开挖技术要求即进行建基面清理,再进行下一次开挖进钻工序。隧道掘进到一定深度,应通知监理测量工程师及业主测量中心对隧道轴线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隧道贯通误差。开挖工作完成后及时会同监理、业主进行测量并绘制断面图。衬砌立模板前,应重复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强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模板检测通知监理测量工程师及业主测量中心,确保无误。4.4.3 隧道洞内高程测量1、隧道贯通之前,洞内水准路线属于水准支线,故需往返多次观测进行校核。2、因洞内施工干扰大,使用挂尺传递高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所示,可得。4.4隧道竣工测量 隧道竣工测量应包括以下内容: 4.4.1洞内控制网测量 隧道贯通后,隧道洞内地段控制网测量按导线网要求布设施测,此项工作由设计院来做。 4.4.2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测量 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洞内水准点每千米埋设1个,水准路线起闭于隧道进、出口两端的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并在边墙上埋设标志。隧道洞内水准贯通高差闭合差6时,以隧道进、出口两端的二等水准点为固定点进行高程平差。当隧道洞内水准贯通高差闭合差时,应将水准路线向两头延伸,使之后,固定两端点高程,对该段水准路线进行约束平差,并调整平差范围内的二等水准点高程,消除隧道断高。 4.4.3隧道内线路贯通测量 隧道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应利用控制点测设,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中线桩的设置,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要。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并宜钉设百米桩。在曲线起终点、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隧道进出口、隧道内断面变化处均应设置加桩。 4.4.4隧道断面测量 隧道净空断面应以竣工测量的线路中线为准,采用索佳101全站仪(测距精度为2+2)或断面仪测量,断面点测量的误差应10。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50米布设一个断面。2 净空断面应测量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及轨顶面、起拱线处的宽度。5 桥梁施工测量方法 5.1控制点资料本工区施工段含有三座桥,分别为小沟大桥(201.8m)、河特大桥(1746.56m)、万沟中桥(46.29m)。小沟大桥由于施工工期排在最后,所以前期不做导线考虑,浪特大桥跨浪河有700多米,测量难度非常高,万家沟处在光隧道跟沟隧道之间,控制点采用隧道洞外控制网。河特大桥现有控制点分布图如下:5.2桥梁施工测量方法5.2.1 桩基施工测量方法陆上桩基放样方法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或换手复测法进行,测站和后视点均为控制点,中心点放样完后,并在周围不受干扰处设置四个护桩,两护桩分别连线即为桩基中心线,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钻孔中心是否有偏位,钢筋笼下放完成后必须复核钢筋笼中心点,放样示意图跟误差范围如下所示: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护筒顶面位置50mm倾斜度1%2孔位中心50mm3倾斜度1%水中桩基放样同样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首先精确放样辅助钢管桩中心,连成钻孔平台纵横轴线,安装钻孔平台纵、横承重梁,搭设钻孔平台,然后在钻孔平台上精确放样各钻孔桩中心纵横轴线,安装钻孔桩钢护筒导向定位架,并在导向定位架上作好钻孔桩中心方向线标记,埋设钢护筒。根据钻孔桩中心纵横轴线,以钢护筒导向定位架的纵横轴线为基准,在导向定位架上放样出与钻孔桩中心纵横轴线平行的各钢护筒的外切线,以此来定出钢护筒在导向定位架的位置。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每一个钢护筒的顶高程,每个钢护筒测量两个点,并用油漆标记,以此作为钻孔桩施工及钻孔桩混凝土灌注的高程基准,并定期校核每个钢护筒的顶标高。桩基护筒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闭合测量。5.2.2 承台施工测量方法陆上承台先采用全站仪大致放出开挖位置和开挖深度,开挖完成后,用全站仪极坐标法置仪于就近的控制点,放承台四个角点或立模工作线。模板检查可以利用十字线拉弦线吊线锤,将点过渡到模板顶检查模板尺寸,不合格重复调整,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也可利用仪器置镜将十字线点投到模板,并协助检查模板,调整模板直到合格为止。模板平面尺寸合格后,设定承台待浇筑混凝土面的标高,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水中承台大部分采用钢吊箱施工,根据施工规范,承台轴线允许偏差为15mm,因此钢吊箱的定位精度将直接影响承台的轴线偏位。首先,用极坐标法测出各护筒顶口偏位:在护筒上选取四个等分点,测出这四个点的坐标,通过圆周上的四个点组成的四个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利用电算程序精确计算每一个圆内接三角形的圆心坐标(即护筒中心坐标),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护筒中心坐标,即可求得护筒的顶口偏位。同时采用垂球法沿护筒设计纵横轴线方向上测出护筒的倾斜度,根据顶口偏位和倾斜度护筒在钢吊箱底口处的偏位,作为钢吊箱底板开始放样的依据。钢吊箱底板开孔测量,先在底板上以底板中心建立平行于纵横轴线的相对直角坐标系,按实测各墩台的护筒顶口坐标推算吊箱底高程处护筒的坐标,放出两个圆心坐标,然后根据这两个圆做出每根桩的开孔椭圆(考虑开孔半径)。钢吊箱沉施前,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按施工人员指定的位置在护筒侧壁上放出限位块,以控制钢吊箱的顶口偏位;用水准仪在墩纵横轴线距钢吊箱最近的四根护筒侧壁适当位置设置四个水准点,此四个水准点严格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套箱下沉过程中,用钢尺量得水准点到套箱顶面的垂直距离来控制套箱的垂直度。在套箱封完底之后,即开始承台施工。由于套箱兼作为承台模板,可在其上面放出承台设计纵横轴线和承台顶、底标高。承台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在承台顶面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另外在承台顶面位置(避开墩身位置)设置临时控制点。5.2.3 墩身施工放样墩身线型控制主要通过施工测量来控制,陆上墩身采用陆上控制点进行测量,水中墩身可采用承台上的临时控制点进行放样。墩身施工测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中心定位测量、高程测量、垂直度测量。(1)中心定位测量采用三维坐标控制法。每个墩台施工前,先由项目测量队用全站仪进行中心定位,设置好横、纵向护桩,给施工交底。(2)高程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法。用直径10mm的钢条焊成“丰”字形觇标,三条横条间隔15cm20。再把觇标焊在事先选定的墩身钢筋上,作为观测竖直角的观测点。觇标间距用钢尺量,精确至毫米。用1精度的索佳全站仪观测竖直角3个测回,以此来计算空心墩的高程。(3)垂直度测量包括中线垂直度测量和边线垂直度测量。中线垂直度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激光铅直仪,每个墩安设2台,每组墩安设8台。激光铅直仪在首节墩身施工前,安装在桥墩承台上,并设牢固的保护罩。墩顶平台顶上设激光接收靶,能显示光斑并捕捉斑心,激光斑心即是桥墩中心,进行墩身的竖向轴线传递。通过激光铅直仪将桥墩中心准确地引至工作平台上,不仅简化繁琐的测量工作,而且中心控制准确、可靠。模板每提升一节,对模板的位置检查一次,以控制桥墩的纵横向偏移和扭转。边线垂直度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用全站仪对矩形空心墩的四个角进行定位,再定出矩形空心墩的四条边的位置,与激光铅直仪校核,以此来支立空心墩的模板。空心墩的组装应符合模板组装业要求。5.2.4 垫石施工测量方法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垫石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100,所以在垫石施工测量过程中,对垫石高程控制测量要求精度非常高。首先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精准放出垫石的平面位置,高程传递方法如下所示:由图可得12,钢尺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高程传递并采用往返测减小误差。5.3桥梁竣工测量 在桥梁墩台施工完毕、梁部架设以前,对全线桥梁墩台的纵、横向中心线、支承垫石顶高程、跨度进行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纵、横向中心线、支座中心线、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 6 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6.1路基平面网测量 由于路基分布在本次施工测量的隧道与桥梁之间且路基范围较小,使用结构物的平面控制网进行测设可以达到使用要求。 6.2路基高程网测量 高程控制网同样采用结构物布置的高程控制网 6.3路基竣工测量 6.3.1路基竣工后,应进行线路中线贯通测量(贯通测量要以左线为基准进行)。测量内容包括线路水准基点贯通测量、线路中线和路基横断面竣工测量。 6.3.2路基竣工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侧沟、天沟的深度、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5,路基护道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10。7 测量复核制度 7.1测量复核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1)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测量复核制度,其运作依靠自检、外检和抽检以及验收制度。测量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测量复核制度的基本要求。 2)施工复测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实施。 3)复测工作应在开工前完成,中桩、基线桩、导线桩、水准基点桩加密应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以便在正式灌注混凝土基础(或衬砌)时引用其成果。 4)复测成果应系统地整理成文,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发,及时发至作业层技术部门据以引用,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备。 5)各类桩撅要妥善保护,根据情况加固,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识,以防误用;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桩要钉设护桩或外移桩,绘制护桩示意图;定期检查桩撅是否移动、下沉,发现后应采用可靠方法重新补设定位,重新测量。 7.2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 1)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2)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由双方持交桩表在现场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 3)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作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两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 4)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含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做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现场实施测量作业,必须使用专业记录簿逐项记录测量数据,必须用铅笔书写,禁止使用易洇水的圆珠笔或钢笔。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有误可作明显的勘误记号标识。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天气、工程地点(部位)等事项应填写完备、清楚,并有施作人签字。记录数据必须真实反映操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应有计算结果,并附有相应结论。 5)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