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监测合同.doc_第1页
基坑施工监测合同.doc_第2页
基坑施工监测合同.doc_第3页
基坑施工监测合同.doc_第4页
基坑施工监测合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坑施工监测、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及土壤氡检测合同 项目名称:xxxx商住楼基坑施工监测、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及土壤氡检测委 托 方:承 接 方:合同编号:签订日期: 2011年 月 日签约地点:委托方(甲方):承接方(乙方):甲方拟建的xxx商住楼工程,位于广州市xx路。该项目设计方案为地下2层,地上 层。甲方现委托乙方承担该工程基坑施工监测、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及土壤氡检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的规定,经双方平等、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第1条、项目名称 第2条、项目地点 第3条、工作量1、土壤氡检测序号检测项目数量单位备注1土壤氡检测25点2、基坑监测1)监测项目及监测点数量如下:序号监测项目数量单位备注1平面控制点、平面控制网联测3点2水准基点设置,水准网联测3点3基坑周边水平位移监测10点4基坑周边沉降监测10点5测斜监测6孔6地下水位监测7孔7立柱沉降观测3点8支撑梁应力监测6点9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22点2) 预计监测总工期为6个月,共需观测40次。3) 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稳定初始值,且不应少于2次;基坑开挖土方至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预计工期为4个月,每5天观测1次,需观测24次;地下室底板完成至地下室侧壁回填,预计工期为2个月,每7天观测1次,需观测9次;遇暴雨每天观测1次;基坑位移过大加密观测。3、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序号观测项目数量单位备注1水准基点设置及联测3点2沉降观测点10点观测15次第4条、技术要求1、本项目设计文件;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标准;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国家标准;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7,国家标准;5、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广东省标准;6、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B 02-98,广州市标准;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行业标准;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国家标准;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标准GB503252001第5条、合同价款及付款、结算方式1、合同预算价:按上第3条所述实行总价包干,含税总价为人民币。其中基坑监测费用为;主体沉降观测费用为;土壤氡检测费用为。2、合同结算价:价。3、付款方式:1)土壤氡检测:检测完毕并提交检测报告后1周内,支付该项费用2)基坑监测:进场后1周内支付该项合同预算价的30%;土方开挖完毕后10天内,再支付40%;乙方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并向甲方提交监测总报告和该项结算书,甲方收到后30天内予以审核并付清该项余款。3)主体沉降观测:主体结构封顶后1周内支付,全部观测工作完成并提交报告后1周内支付余款。第6条、双方义务1、甲方全程跟进钻孔孔位施放,以避开地下管线。2、甲方责成施工单位对监测点进行妥善保护,不得在监测点处堆放建材或其他障碍物。否则,因施工单位原因监测点受到破坏或堆放建材而妨碍对该点进行监测,乙方不承担责任。如监测点因上述原因受到破坏,需重新进行埋设,其费用由甲方承担。3、乙方在开工前必须提交系统的监测、检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观测周期、监控时间、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报警标准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每次监测外业完成后3天内,提供监测报告1式4份;监测发现有危险征兆时,当场提交监测数据,并根据工地例会要求加密监测;在全部监测工程完成后,乙方将整套监测成果及数据处理的结果、结论移交甲方,1式5份,并附电子文档1份。第7条、其它1、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达成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本合同如发生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时,双方同意向广州市人民法院申请诉讼。3、合同由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合同1式6份,双方各执3份,每份均具同等的法律效力。合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