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毯盎勘日期:塑2 :兰:!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盘盘豇导师签名:鱼童篁日 期:圭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目标和中 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即关于生成意志痛苦的理论在叔本华的话语体 系中,哲学不再关注与科学知识的原理建构,他摧毁了西方学界的理性中心论, 而关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伦理学问题叔本华作为一位关注人类痛苦的哲学 家,把人生观上的悲观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他提出人和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 万物都是生命意志的客体化,而生命意志又被归结为盲目的欲望冲动,由此出发 断定生存是空虚的、无意义的,人生即痛苦,解脱痛苦的途径在于否定生命意志, 走禁欲之路 在叔本华看来,利己主义是开端,而同情伦理是展开,最高境界则是禁欲的神秘 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核心是痛苦、无聊的人生本质,而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则是必然 的结论每个人的生存意志导致了自私自利的倾向,所以尽管叔本华声明自己不提供 任何一种道德标准。但实际上,他认为着一个人是否道德,主要的判定依据是看他能 否压制生命意志,牺牲自己,扶助他人,这样的人就是道德的人他是赞赏对生命意 志的否定的,他认为这才是救世的灵丹妙药纵观叔本华的整个伦理体系虽然是以 悲观主义为前提的,但他所提倡的诚实、忠诚、容忍、温和、慈善,高尚及克己的道 德风尚、大同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伦理的意蕴 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对叔本华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部分,从探讨叔本华伦理学的思想渊源开始,其中重点介绍了乐观主义, 功利主义、佛教基督教伦理和康德至善伦理思想对叔本华的影响 第二部分探讨了叔本华形而上学与其伦理学的关系问题叔本华认为他的形 上学与伦理学是统一的,真正能够直接给予伦理学以支持的唯一的形面上学原来 就是伦理学的,是用伦理学的材料,即意志构成的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论述叔本华从经验的和个人的行为中去探求伦 理学,对意志自由和道德的基础进行哲学的论证,形成了同情伦理的思想体系 既然人生既是痛苦和无聊,结局又是如此悲观,那么只有对生命意志的否定才能 摆脱人间的痛苦,达到虚无的境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部分对他的伦理思想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叔本华哲学命运的转折式和历 史发展相吻合的,是德国资产阶级历史地位变化的反映叔本华在世时他的伦理 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叔本华在世时声名寥落,直到1 8 6 0 年在他的德国弗兰克 城一间小屋子的沙发上磕目长逝时,才迎来了哲学名誉的登峰遣极面他的后继 者尼采的命运却于他不同叔本华和尼采虽然同为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尼采 在意志自由、同情伦理和悲观主义等论点上都与叔本华有所不同他们一个是叙 说做人的痛苦、人生的艰辛,另一个却是憧憬超人的快乐、权力的诱惑;一个是 悲观主义的低鸣,另一个却是乐观主义的高唱,一个是世界的忍受者,一个对世 界的征服者而其学说恰如人类思想史上两座突兀而起的高峰,有待人们去探索、 攀登 2 关键词:意志自由生命意志的否定同情个体化原则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r t h u rs c h o p e n h a u e r ( 1 7 8 8 - 1 8 6 0 ) w a s ,a sa p h i l o s o p h e r , ap e s s i m i s t , f o u n d e dt h e m o d e r nw e s tp h i l o s o p h yo ff i r s tr i v e rw i t hh i sv o l u n t a r i s m b u ti t st h e o r i e st a r g e ta n d t h ec e n t e rl i n ka r ee t h i c so fh i sp e s s i m i s me t h i c s n a m e l yc o n c e r n i n gb o r nw i l lp a i na n d s u f f e r i n g so ft h e o r i e s i nt h ei d e o l o g yo fs c h o p e n h a u e r , t h ep h i l o s o p h yn ol o n g e rp a y s a t t c m i o nt oc o n s t r u c to rp u r c h a s ew i t h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s c i e n t i f i ck n o w l e d g e h e d e s t r o y e dt h er e a s o n a b l e n e s sc e n t e rt h e o r yo ft h ew e s t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c i r c l e s ,b u t c o n c e f nt h el i f em e a n i n g ,t h el i f ev a l u ee t c b eap h i l o s o p h e rt h a t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 m a n k i n d sp a r o sa n ds u f f e r i n g s 。d e v e l o p e dt h ep e s s i m i s md o c n - i n eo f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 l i f ee x t r e m ea c h i e v e m e n t h ep u tf o r w a r dp e r s o na n dw o r l d se s s e n c ei st h el i f ew i l l ,a l l b o d i e sa r et h eo b j e c to fw i l l b u tt h el i f ew i l la g a i nw a sr e t u r nt ot h eb l i n d n e s sd e s i r e f r o mw i l lt od e s i r e f r o md e s i r et od i s i l l u s i o n m e n t , f r o md i s i l l u s i o n m e n tt oa g o n ya n d n i h i l i t y ,f o r m st h em a i nl i n e so f h i sp e s s i m i s t i ce t h i c sp h i l o s o p h y i ns c h o p c n h a u e r s o p i n i o n , t h ee g o i s m i sa 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a n dh i s c o m p a s s i o n a t o n e s se t h i c si st oo u l s p r c a d t h et a l l e s tb o u r ni st h em y s t e r i o u sd o c t r i n eo f a b s t i n e n c y i nt h i si n t e g r a ls y s t e m , t h ec o r ei sp a i na n ds u f f e r i n g s ,b o r i n gl i f ee , s s e n c e , b u tt ot h el i f ew i l lo fn e g a t i o ni st h e nt h ei n e v i t a b l ec o n c l u s i o n b u te v e r y b o d y s e x i s t e n c ew i l lc a u s e ds e l f i s ht e n d e n c y s ot h o u g hd e c l a r e dn o tt op r o v i d eo n ea n y m o r a l ss t a n d a r d , b u ta c t u a l l y ,s c h o p e n h a n e rt h o u g h tt o 瓣ap e r s o nw h e t h e rm o r a l s , m a i n l yj u d g et h eb a s i si st os e eh ec a ni n h i b i tt h el i f ew i l l ,s a c r i f i c i n gt h eo n e s e l f , h e l p o t h e r s , s u c hp e r s o ni sam o r a lp e r s o n h ei sas u p p o r t 苗t ot h el i f ew i l lo fn e g a t i v e h e t h i n kt h a tt h i si sj u s tm i r a c l ed r u gt h a ts a v e sal i f et i m e t a k eaw i d ev i e wt h ew h o l e e t h i c ss y s t e mo fs c h o p e n h a u e r , a l t h o u g ht a k ep e s s i m i s md o c t r i n ea sp r e c o n d i t i o n , t h e h o n e s t y ,l o y a l t y , t o l e r a n t , g e n i a l i t y ,c h a r i t y ,c l a s s i ca n ds e l f - r e s t r a i n tm o r a l st h a th e p r o m o t e ,g r e a th a r m o n yt h o u g h t ss t i l lh a v et h ew i d e s p r e a da n de t h i c a lm n i n gt o d a y 1 1 l i s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f o u rg r e a t e s tp a r t s f i r s t l y ,f r o mt n q u i r yi n t ot i me t h i c ss o u r c eo fs c h o p e n h a n e r t h ep o i m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o p t i m i s t i cd o c t r i n e , u t i l i t a r i a n i s m , b u d d h i s m , c h r i s t i a n i t ye t h i c sa n d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 - - _ - - - - 一i i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k a n t se t h i c st h o u g h tt o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t h es c h o p e n h a u e r s e c t i o n2i n q u i r e di n t ot h ct m c l eo r i g m a u yt h er e l a t i o np r o b l e mt h a tm e t a p h y s i c s o f s c h o p c n h a u c ra n di t se t h i c sl e a r n s e c t i o n3i st h ec o r eo f t h e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s e h o p e n h a u e rd 凹n o n s l z a t ee m i c sf r o m t h ee r a p i r i c a la n dp e r s o n a lb e h a v i o r , t oa r g u m e n t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f r e e d o ma n d m o r a l sc a r r i e so nt h ep h i l o s o p h y b e 翻瑚嘴t h es y m p a t h 葩ct o w a r dc t l h i c a ls y s t e m so f t h o u g h t n o wt h a tl i f es i n c 世i sp a i na n ds u f f e r i n g s ,t h ef i n a lo u t c o m ei st h u s p e s s i m i s ma g a i n , o n l ym c a ng e ta w a yf r o mp a i na n ds u f f e r i n g so f t h eh u m a nl i f et o t h en e g a t i o no f t h el i f ew i l ls o ,a t t a i n i n gt h eu n r e a ls l a g s e c t i o n 4s c h o p e n h a u e rd i dh a v eas t r o n ge f f e c to r ln i e t z s c l c o m p a r e dt h e i re t h i c s t h o u g h t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a r t 4 k e y w o r d s :v o l u n t a r i s m f r e e d o m s y m p a t h i z e i n d i v i d u a lp r i n c i p l 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作为一个伦理学家,叔本华极醉心于他自己伦理学体系的构造,对于自己在这 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他也是颇为自得的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书的第一 版序言中,他写道:。这两篇论文是互相独立的,是由于外界因素而形成的,然而它 们又相互补充成为一个关于伦理学基本真理的体系但愿人们能在这一体系中看 到已停滞了半个世纪的这一学科的进步。o 我们知道他所指的两篇论文是论意 志自由 和道德的基础,他所说的这一学科停滞了半个世纪之意,是指理性主 义伦理学的危机使这一学科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叔本华的伦理思想在作为意志 和表象的世界 的第四部分和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有详尽的表述 叔本华很重视自己伦理学体系的建构,伦理学问题是他哲学的中心部分,正如 他自己所说的,它一开始就可宣称为最严肃的一部分,因为伦理学所涉及的是人的 行为,是和每个人直接有关的题材,没有人能够对之漠不关心 一、叔本华伦理学的理论背景和思想渊源 每一位形成自己系统思想的哲学家,其思想渊源都是复杂的叔本华的伦理 思想来源,不仅有希腊人的,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同时代的思想痕迹,基督教神 学的某些教义,浓重的印度佛学思想的痕迹,但更有个人生活体验的积淀 ( 一) 乐观主义 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古典理想主义就确立了一个基本问题,即人生的原则和意 义根本不能游离于哲学知识之外,而是渗透于哲学知识的解释之中依赖知识、 崇尚知识所体现的乐观主义的理论态度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西方古典理 想主义哲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描绘出一幅在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启蒙的基础上达 到幸福的乐观主义的前景叔本华认为,这种基础上的乐观主义根本就没有或者 不重视人生观问题,他的伦理学就是从批判乐观主义开始的 叔本华考察了西方历史上乐观主义的主要理论形式他提出了对伊壁鸠鲁的 快乐主义的批判在叔本华看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所谓 国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奉月置,p l l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幸福是精神的宁静和灵魂的无纷扰,他的理论前提就是相信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达 到幸福的可能性叔本华指出,这个前提是假设的,根本不能成为立论的根据 其次。叔本华以大量的篇幅批判了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斯多葛学派认为,唯一的 善就是人的德行,至善就是按照德行而生活。就要顺应自然与命运这一主张至 少包括三种理论因素,即理性主义、必然决定论和禁欲主义叔本华不反对后面 两种观点,而是集中批判了第一种因素叔本华说,斯多葛学派的观点倡导的是 一种特殊的快乐论,它所提供的人生观只具有形似的意义,其实质是把生活带进 概念。或者是用概念去取代生活,似乎只要使用理性,就能摆脱人生的重负,就 会产生极乐叔本华把这种观点看作是历史上乐观主义的典型表现,认为这种理 论态度恰好与人生本质相矛盾按照叔本华的逻辑,要取其人生又要摆脱痛苦。 这是一个十足的矛盾乐观主义学说都具有这种矛盾显然叔本华依据自己先验 设定的理论概念,主观的设定了乐观主义哲学的所谓内在矛盾性 其次,叔本华把莱布尼兹、斯宾诺莎的观点看作是对斯多葛派观点的推进 叔本华对莱布尼兹哲学深恶痛绝在他看来,莱布尼兹的理论体现着老人管主义 的态度,其主要表现是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叔 本华反驳说,这个世界根本不想莱布尼兹所描绘的那样,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的 世界中最坏的一个莱布尼兹把乐观主义的体系赋予了这个世界,只是为了使这 个世界的痛苦蒙上一层假想的光环 叔本华指出,乐观主义的实质是危害道德,它起的作用是丧德。乐观主义是 人生的麻醉剂,给人提供了一种非真的人生观可以说,他对乐观主义的批判是 确立其痛苦观的思想准备,也是其痛苦观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 功利主义价值观 促使叔本华从意志推导出痛苦、悲观结论的另一原因在于他个人独特的经历 和对社会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即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功 利主义价值观逐渐盛行起来,这种价值观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个人 利益至上功利主义作为伦理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方向,对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叔本华敏锐地看到了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恶果,并由此表 露出的危机心态与绝望的情绪他从源头上探讨了利己主义,并说“它是一切斗 争的出发点一o 利己主义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本能,具有无限的意欲利己主义是 叔本华,作为意卷和衷象的世界 ,p 4 5 4 t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庞大的巨人,人的一切德性都是利己主义的产物利己主义的心理表现为不借为它 自己这沧海一粟保存得更长久一点而毁灭这世界,为了稍微增加自己一点幸福就 要毁灭别人整个的幸福或生命,也就是说人性本恶,万物无不具有利己主义倾向 而叔本华认为,一个行为要取得道德价值意义,就不能与行动者自身利益相关, 无论大小远近;否则就是自私自利的,与道德价值毫无关系的。道德价值特征完 全依赖于个人之所以采取或不采取某一行为,纯粹是为了另一个人的利益o ( 三) 印度佛学和基督教思想 “当要对照圣吠陀经) 的奥义书以及佛祖的世界宗教时,我的伦理学 是很正统的,甚至跟早期真正的基督教并无矛盾之处”o 叔本华的伦理思想有着 印度佛学和基督教思想的深刻痕迹 罗索在分析欧洲十九世纪的精神生活比以前任何时代的精神生活都要复杂的 原因时,曾公正地指出其中有一条是由于“欧洲比以前多注意到了古代和近代的印 度哲学”o 叔本华可算是较早地吸收印度哲学并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 一位哲学家奥义书 对叔本华的影响尤其巨大叔本华自称他的哲学思想主要 有三个来源:柏拉图、康德和奥义书他的书斋里总是悬挂着康德和佛陀的画 像他对吠陀) 推崇备至。认为“吠陀是人生最高的认识和智慧的成果,经文 的核心是在邬波尼煞昙 中作为本世纪最大的礼物终于传到了我们的”o 奥义书) 认为,自我受摩耶之幕的遮蔽,错把各种感官行为和刺激当作真实 的东西来追求。不断地希望获得满足一个欲望满足了,另一个欲望又产生了而 世界不可能满足自我的任何欲望自我由于欲望的折磨而痛苦、悲伤若将叔本 华关于人生是欲望是痛苦的论述同奥义书的有关内容相对照,就会发现,无论 是关于人生本质是痛苦的人生结论,还是人生痛苦各方面的具体表述,甚至许多关 于人生痛苦虚妄的比喻象征。都深受奥义书 的启发 奥义书) 宣扬人生来就苦,叔本华则引用原罪说。也就是生存本身是罪。他引 用加尔德隆的诗句说:。人的最大罪恶就是:他诞生了”尊奥义书指责男妇之 欲,叔本华则猛烈抨击性欲之罪恶深重,因为正由于此,个体才将生存痛苦传递给 了下一代关于人生像梦一样虚幻他自己直接言道:。在吠陀 和普兰纳 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最 ,p 2 神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教奉华自然再中的意考,i ) 1 5 0 ,商务印书馆1 9 9 7 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眷,p 2 6 3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 叔奉华,作为童毒和寰象的世界 ,p 蚰7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 叔奉华,作为意右和表拳的世界,p 3 5 2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经义中,除了用梦来比喻人们对真实世界( 他们把这世界叫摩耶之幕) 的全部认识 之外,就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比喻了。d 可以说臭义书 打碎了各种乐观主义的谎言,唤起了叔本华悲观的人生自觉 和生命意识,为他创立十九世纪欧洲哲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悲观主义哲学 基督教的道德观即是从最高度的人类的爱,引导向禁欲教徒们告诉人们, 要爱邻人如爱自己。要以爱和善行回报憎,要忍耐、温和,对一切荣辱均无抵抗 的忍受;为压制情欲,要人们只摄取一点营养,如此才能完全的抵抗情欲这几 点就是意志的否定和禁欲的最初阶段在基督教最盛行时期,他们主张以最纯粹 的爱心及基于自由意志的完全禁欲来消灭自己的意志,而获得真正的平静从这 些内容上来看,基督教的伦理就完全在叔本华伦理学精神的范围之内从基督教 神学的立场来看,叔本华的观点可以表述为:人实际上只有在原罪之前,曾拥有 过完全自由的意志,但是在原罪之后,就收到了它的束缚,只能从神恿的选择和 拯救中期望解脱,自我否定即可以称为是接受了十字架正如他自己所说,。这种 伦理学虽在措辞上是新的,闻所未闻的,但在本质上是和真正的基督教的信条完 全一致的”叼以说,叔本华在这里倡导的是一种禁欲的神秘主义 克制欲望。放弃意志,寂灭一切,摆脱生死流转和因果轮回,回归永恒绝对的梵 天之中与之合一并享受天国极乐,这是奥义书 宣扬的人生解脱之道。叔本华把 奥义书 中大梵世界的描述与基督教有关拯救,升入天堂的教义以及柏拉图的理 念世界的理论结合在一起,给人们提供了选出苦海之后关于彼岸的梦想和安慰 ( 四) 康德至善伦理 叔本华道德哲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康德的道德观。在近代西方伦理 史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康德的至善伦理思想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律的, 的认识是受某些先天的道德律制约的人能够通过诉诸自己理性的道德本性而做出 道德选择在康德看来,我们对世界而道德行为必须是自由的如果我们的行 为是受意志之外的力量决定的,那么这些行为就不是自由的因此也不可能是道 德的行为道德行为的自由取决于能否摆脱外在力量的摆布。康德把道德行为者 的自由置于个人心中的道德律之内,认为行为者正是通过这一道德律在道德上成 为自律的理性人每一个道德行为者所知晓的这一道德律是绝对的,我们采取某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袭象的世界 p 4 4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敝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p 5 5 9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行为不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否则道德就变成了然性的东西道德准则 是一种绝对命令,适用于一切人,一切环境当义务与个人心里欲望相矛盾时仍 然出于义务感而行为的人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人不仅是欲望的存在,更是理性 的存在,所有的人在理性上是道德的因为他们全都具有理性的功能康德极力 主张不要把任何人仅仅当作一件东西或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认为人类尊严和 自尊的基础在于;一切人本身就是目的,一切人都具有道德一理性一自觉地能力 理性主义伦理学家把道德看作是理性的产物,把幸福理解为是在以理性为基础的 生活追求中获得的这些观点抓住了人类道德活动的本质,是很深刻的 叔本华对康德还是抱有一些恭敬之意的他清楚地看到,正是康德哲学的影 响和同期自然科学的空前进步,才证明道德或伦理学的原有支撑物已经是腐朽的 康德在这方面的伟大功绩,就是他清除了伦理学中的一切幸福论,而他的结论所 具有的纯洁性则为他赢得巨大声誉但是,叔本华认为:。道德,鼓吹易,证明难一 康德的伦理思想不论是在其根据、基础上,还是在其主要原则、推论形式方面, 他的证明都有矛盾,有些甚至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所以。叔本华公开宣称,他自 己的道德思想是与康德针锋相对的叔本华正是通过对康德的批判开创了西方伦 理学的一个流派同情伦理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关系问题 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目标和中 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即关于生成意志痛苦的理论我们一直深入叔本 华哲学理论的深层方面,我们就会发现,虽然生成意志痛苦不是意志主义哲学必 然的结论,但对于叔本华来说,从意志推论出欲求,从欲求得出痛苦的理论却是 一体的、合乎逻辑的叔本华认为伦理学即是人生的问题,它不是哲学的附属部 分,而应是哲学论证的中心内容,在叔本华看来,他本人的首创性工作就是将哲 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意义在于确立了一种重新解释人生的思想参照 系,哲学成为了人生观的论证手段 在自然界中的意志一书中,叔本华为了证明自己所阐发的唯意志论观点, 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自然科学材料,从生理学,病理学、比较解剖学、植物生物学、 物理天文学、语言学等各方面并在最后一章。关于伦理学”中说明他的形上学与 伦理学是统一的,。真正能够直接给予伦理学以支持的唯一的形而上学是这样的, 它原来就是伦理学的,是用伦理学的材料,即意志构成的因此,比起斯宾诺莎 来,我有更多的权力称我的形而上学为伦理学,总之,我可以满怀信心地宣称,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哲学体系像我的一样如此完整,浑然一体,如此彻底,没有 任何接点或补丁” 叔本华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他的唯意志主义,叔本华自称他的哲学是从康德 哲学出发的,他提出了他著名的“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两个 命题叔本华也把世界划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两部分,他认为,自在之物即意志, 意志首先客体化为理念,理念进一步客体化为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所有这些事 物构成了现象世界意志是奋斗不懈、不折不挠的生命力和一切欲望的根据意 志是整个现象世界和一切个别事物的内在本质意志是人的真正存在,人的理性是 完全服从意志的这与欧洲古典伦理观不同,后者一般都是理性主义的,强调理性 作为人的本质在伦理道德中的作用。认为理性是评价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 的根本标准,伦理道德是存在于理性当中的,伦理道德的问题和理性认识的问题是 联系在一起的叔本华正是认识到这种理性主义伦理学存在的危机,把理性清出了 道德主流,代之以。意志”的主宰地位,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 叔奉华,自然界中的意毒。p | 4 7 膏务印书馆,1 9 9 7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叔本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叔本华的伦理学是在批判康德伦理学的同时建立的在叔本华看来,康德证 明的错误,就在于他习惯于理论理性中的先验综合命题,他把这个命题简单地移 植到实践哲学里,好像人的内在与永恒的本质只是由理性构成的这样,在道德 哲学的基础中,康德排除了任何内在和外部的经验因素,而只承认一个纯粹的先 验概念他在这里其实是不经任何推演和证明就把道德法则当作给定的东西这 样的东西只是产生于几个抽象的概念,在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道德哲学关 乎的是人的实践生活,如果人的内在意识和全部外部世界及其构成的一切经验和 事实都被清除,那么,人们就没有任何可以坚持的东西进一步说,康德在理论 理性中所说的时间、空间、因果性等先验概念,它们是我们智力的诸形式,依靠 它们我们才能把握世界,而道德法则与它们完全不同,它是我们行为的准绳,一 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对别人漠不关心,他怎么会为了纯粹的菩而去履行义务呢? 所以,康德所说的道德法则,实际上是使道德原则无所依据因此,必然引出一个 。无条件义务”的概念,并形成幸福主义的目的论在实践中每一步都必定会受 到经验的嘲笑 叔本华断言,道德的源泉必须在人自身中去寻找,必须在蕴涵于道德利益中 的必然性中去寻找与此相反,绝对命令的形式主义却是以纯理性的,先验的普 遍性为依据,这意味着康德的伦理学忽视道德利益在叔本华看来,康德的道德 神学以及后康德的唯心主义思辨,是用一些臆造的、假设的命令偷换真正的道德 标准,用合法性的观点偷换道德观( 以致在理论上失掉了和歪曲了道德实际所固 有的意义) ;与道德的恶和道德自由的本意相违,它们把虚无缥缈的,天意设定的 动机强加于人的头上。从而解除了人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除此以外,在叔本华看 来,无条件地“应当”不可能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因,跟不可能成为足以与无比强 烈的利己主义动机相抗衡的动因叔本华的批判立场的总表现,在于对蕴涵于道 德中的必然性问题的理解他试图在意志自由问题的认识领域对这一问题做出解 答他认为,正是在这里,在被经验范围所严格限制的研究基础上,捧除形而上 学的前提以及神化般的实在化观点,应当可以找到那始终没有被康德的伦理学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决的问题答案,即从哲学本身去论证道德,去判断道德的意义 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是他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还提出了自己一些 伦理学说和道德概念 ( 一) 意志自由 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意志是存在世界及人的本质所在,意志决定并推动 着整个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社会到人类存在概奠能外而这个意志 本身又是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的,它高于人的理性只有在。自由。的境 地里才能把握意志本体,所以,寻探和追求。意志自由”成为叔本华哲学的一个 重大特征 在( f i e 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华是这样论述意志与自由的关系的:。根 据我们整个的看法,以致不但是自由的,而且甚至是万能的从意志出来的不仅 是它的行为,而且还有它的世界;它是怎样的,它的行为就显现为怎样的,它的 世界就显现为怎样的两者都是它的自我认识而不是别的它既规定自己,又正 是以此而规定这两者因为在它之外再也没什么了。而这两者也就是它自己只 有这样意志才真正是自主自决的o 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意志是存在世界及人 的本质所在,意志决定并推动着整个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社会到人 类存在概莫能外而这个意志本身又是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的,它高于人 的理性,只有在自由的境地里才能把握意志本体叔本华把自由理解为完全的自 主自决,不受它物决定,因为意志一旦被它物决定,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从这一观点出发,叔本华还批评了康德。无条件的应然”和“给自由立法” 两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无条件”指没有任何条件起决定作用。给自由立 法。也就是要确定某种条件来决定、支配自由。自由”一旦被决定了就不再是自 由所以叔本华说:“既说意志是自由的又要为意志立法。这等于是木头的铁”o 叔本华对自由的界定是缘于康德的验知性格与悟知性格的茏1 分的在康德看 来,验知性格可以通过经验而得知,而悟知性格是不能用经验的方式来把握的。 是不可知的叔本华认为一个行动包括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即:行动本身,人 的性格和动机动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从属于经验的性格,而悟知性格是在时闻 之外的,并且是超越于所有经验领域之上验知性格属于现象领域因而是必然的, 敦本华,作为意喜和裹象的世界 i ) 3 7 3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 圆叔本华作为意意和衰基的世再,p 3 7 3 。商务印书馆- 1 9 8 2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悟知性格却是本体的恰当展示,是自由的因为它不服从充足理由律的任何形 式由于自由从属于悟知性格,也即意志自由因为在每个人的性格里意志是基 本的,在人的每一个行动中都有它的印迹,行为的方式可能会改变,作为每个人 的意志方式是不会改变的虽然叔本华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自由,即自然的,道德 的和智力的真正的自由应该是第二种自由,即道德的自由或是意志的自由因 为道德的自由不服从充足理由律原则,它是超验的这与康德的界定是相似的, 不过康德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而叔本华的自由是非理性的意志自由 但他主要是在道德本体论和存在本体论的角度上展开他的意志自由论的在叔 本华看来,自由和必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自由是超越于必然的,而必然确实 在表象世界中依托根据律而存在的,。必然就是从既定的充足理由中产生出来的东 西,”o 。每一种必然性都是被规定的必然性”。因为必然的东西只能是由既定理由 而来的后果,而绝不能是别的任何东西”。自由的特点就是必然性的不存在。无 论如何,自由就是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必然的,也就是不依附于任何理由的”o “任 何现实的责任意识和生命的道德倾向到要建立在作为人的必然性基础上,而不是 建立在想象的意志和无限自由之上,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傲什 么事由此而自动发生的,这是个必然的结论”固。最终,所有发生的事情从最大 到最小的,都是必然要发生的”o 叔本华并不以为自由决对地存在于人的行为中,他似乎也承认人由于动机和 性格的偶然变化在某一刻有可以这样选择也可以那样选择的自由,不过他说这是 相对的,是绝对不真实的人确实是相对自由的,即不受直观的,当前的。作为 动机而作用于他的客体直接的强制,他独立于当前的客体而做出决定,并依照他 的动机思想来做决定 意志自由牵涉人的道德责任问题,通常我们想要评判某种种行为的道德价值, 首先耍弄清楚这一行为的动机,然后才加以褒贬,但是我们的褒贬并不针对动机, 而是针对性格叔本华认为人的性格是个体的,它在每个人身上不同:人的性格是 验知的,人只能从经验中去认识它:人的性格是不变的,正因为人的性格具有这些 特点,当人拥有意志自由,即。我能做我想做的”时,行为的后果必然导致人们对此 越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闩愿hp 3 8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叔奉华t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闩置p 3 8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叔奉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向量p 3 9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报奉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闫慝) ,p 1 2 1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扭奉华,伦藿掌的两个基本坷蠢。p 8 7 。商务印书馆t1 9 9 9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为背后的性格所决定的动机进行肯定或否定其道德意义的评价 叔本华很看重意志自由问题,他视意志自由为区分思想深刻的思想家与浅薄 之士的试金石,因为前一类人主张既定的性格与动机会造成一定的行为结果。后一 类中的大多数都主张意志自由说叔本华注意到对意志这种力量的认识,不像对别 的自然力一样,仅仅是从外部去认识,而是依靠自我意识,从内部和直接地去加以 认识以意志为目标的原因,在这里被称作动机,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动机用适当 的哲学术语来表达的就是行为的真正原因。毋动机的作用有无限大的领域,而且有 选择的能力,因而具有相对的自由人不像动物那样为具体的、当前的、对其意志 起动机作用的客体所直接强追,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的选择能力决定了他具有意 志自由,但这改变不了人类行为依动机的思想而行事的因果性这样看来。人类的 这种意志自由是相对动物而言的为了说明这种相对性,叔本华举了一个例子。他 假定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下班后站在胡同里对自己说:白天的工作已经结束,现 在我可以散一次步;或者我可以到俱乐部去,我也可以登上塔楼,观看太阳落山,还 可以去剧场看戏或访问朋友甚至跑出城门,到广阔的世界去永不回来。这种境况下。 此人可作任意自由的选择:我能做我想要做的似乎在我们的自我意识中。确有这 样一种意义上的意志自由,这种意志是一种无充分理由的自我决定的东西,在既定 的情况自下,在同一个人身上,它的决心既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相反的如果真 的以此肯定意志是自由,那就是只注意到了行为的表面现象,忽视行为的背后所隐 藏的动机所具有的必然的决定性因为人只有在决定做这个或那个的原因出现时, 他才真正决定做什么,在原因出现以前,他要傲什么是不可能的。 为了说明意志自由对伦理学的意义,叔本华详细地考察了意志同人的意识的 关系因为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他物意识。意志与意识的关系教叔本华划分为: 一是在自我意识前的意志。一是在它物意识前的意志那么,。自我意识”又是什 么9 叔本华说是。自己犀有的意识”它是相对于他物意识即认识能力而言的。自 我意识”是。在经验和反思之后才出现的,即只是在他物的意识之后才出现的” 。自我意识是直接的”o 接下来,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什么,或者说,入是怎样 直接感知他的固有自我的? 叔本华的回答是:“完全是作为一个想要的人自我意 识的唯一的、始终不变的对象就是意志的运动,就是那不断变化的想要”。个人 权奉华,l 伦理学的两个基车月量 p 1 0 4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最 圆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闻愿) p 4 lr 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 叙奉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向量,p 4 2 ,商务印书馆,1 9 鲫年版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就是个人的。想要”是否被决定的问题叔本华认为在 自我意识中找不到。想要。是自由的事实。我能做我想要的”,这是自我意识的 一个确定的事实,即我们的意志可以控制我们躯体的动作自我意识只能确证。我 能做我想要的”,确证意志动作只能对肢体的绝对控制,而不能确证意志动作即想 要的自由个人意志自由并不存在予自我意识的事实中理解了叔本华自我意识 的这一特点也就能够理解叔本华为什么会把意志自由引向一个寂灭的无的境界 最后。叔本华得出了结论:自由是先验的叔本华把意志自由作为伦理学的基 本闯题之一,是因为他看到了伦理学要对一个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并解决好道德责 任问题,一般要以意志自由为前提。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要以行为者至少有 某种程度的自由为前提,否认人的自由,也就否定了道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 只有个体自由做出的行为,个体才能对它负责自由属于人的意志本身,人的具体 行为是不自由的,受性格和动机的支配,也就是说人的行为不自由,人的本质却是 自由的,这就是叔本华有关意志自由的观点 ( 二) 同情伦理学 关于道德的基础,叔本华认为过去两千多年的尝试都是徒劳的,他警告我们 4 如果我们相信,人类一切公正与合法的行为都有一道德根源的话,我们就会犯一 个严重的,一个非常幼稚的大错误”囝在叔本华看来,作为道德基础的,就是永恒自 由的原初意志意志是宇宙人生之本,是道德的基础,他把意志解释成伦理学的材 料,认为只有意志,才是道德所要关心的在他看来,意志原本是伦理学的,它是真 正能够直接给予伦理学以支持的唯一的形而上学叔本华学说的核心和主旨就是 意志,康德把它当作自在之物和纯粹现象相对立,并认为完全不可知,而叔本华认 ,为我们可以直接知道,并十分熟识,意志可以借助道德的自由而得到解释叔本华 认为人类的德行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中最重要的,而且是唯一的最本质的东西,任何 4 东西都依赖于它。它是万物的真正意义、支点或要点 叔本华否定康德所说实践理性是美德源泉的观点,对于康德伦理学的基石 道德法则,叔本华予以更严厉的批评他敏锐地洞察到,康德在颁布道德法 则时只是把它当作先验给定的东西,而没有证明这个颁布的根据康德没有对道 德法则的所是和所以然加以区分,他既不能使其建立在道德感情的基础之上,也 不能以“绝对的公设”的名义掩盖这是一个精妙的窃题论证的事实叔本华认为, 0 叔本华,伦理学钓两个基本闩基p 2 1 2 。商务印书馆,l 嘲年敝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既然道德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要想让人们实现道德法则,就必须有前在的激励因 素。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使人自然地感受和认识这种因素,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 而康德的道德法则完全建立在毫无内容、纯粹抽象的概念上,没有任何实在性, 漂浮于空中,既无物可赖以支撑,也无人会被它打动叔本华在这里把康德的实 践理性及其法则比作德尔斐神庙,由它幽暗神殿所发出的神谕都是应当发生却又 是不可能证明的东西l 与康德相反,叔本华在伦理学上始终坚持基于个体体验的经验主义方法他 认为道德学研究的是实际的人行为,不是研究先天的纸糊楼阁叔本华以此批判 康德的道德学,说它是不能接受的假定,是“伪装的神学道德学”o ,是建立在最 抽象概念上的东西,是一种外设“上帝”对于个体行为的规范意旨叔本华要建 立起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车辆清洁服务与车身贴膜合同
- 国税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中介服务合同
- 2025版教育机构楼顶公益广告宣传合同
- 2025版化工原料采购供应商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5版文化艺术展览干活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环保工程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变形缝设计与施工总承包服务协议
- 2025版农产品采购合同质量追溯体系与合同履行规范
- 2025版彩钢活动房施工安全责任与保障合同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治与护理
- 餐饮店食品经营操作流程4篇
- 肺保护通气策略
- 库房卫生打扫管理制度
- 塑胶料品质协议书
- 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 《慢性乙肝治疗策略》课件
-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
- 学校食堂奖惩管理制度
- 秋季中医养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