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面施工管理实施细则_第1页
高速路面施工管理实施细则_第2页
高速路面施工管理实施细则_第3页
高速路面施工管理实施细则_第4页
高速路面施工管理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键入文字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一节 总则 . 1 第一节 设计摘要 .2 第二章 施工准备 . 4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 .5 第 二 节 路基(下 承 层)交验 .5 第 三 节 标准化工地建设 . 6 第 四 节 材料管理 . 7 第 五 节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 9 第 六 节 主要质量检测仪器 . 13 第 七 节 质量管理 . 15 第三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 . 19 第四章 透层、粘层、桥面防水层及下封层 . 3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0 第二节 透层 .31 第三节 粘层 .32 第四节 防水粘结层 .33 第五节 下封层 .35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面层 . 38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8 第二节 材料要求 .38 第三节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41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2 第五节 下承层的检查与处理 .46 第六节 铺筑试验段 .47 第七节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48 第八节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51 第九节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52 第十节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53 第十一节 施工接缝的处理 .55 第十二节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56 第六章 附属工程施工 . 59 第一节 路缘石施工 .59 第二节 路面排水设施施工 .60 附件 .62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 使 *路面施工 及管理 既 符合 设计及 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适应当前路面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 又 满 *的 具体 环境和 要求,切实做到 “ 程序化管理、流程化施工、规范化操作、数据化评价 ” ,确保路面施工质量达到坚实、平整、稳定、耐用等技术要求,并具 备 良好的 使用性能 ,特制定 *路面施工与管理 实施 细则 ( 以下 简称“ 本 细则 ”) 。 第 二 条 本 细则 是 依据有关现行的国家标准 、 交通部行业标准 和本项目招标文件 ,结合 *公路路面设计、施工等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科研新成果制定的。 本 细则 的编制,参照了以下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3、本 细则 与现行规范不一致处,以本 细则 为准。 4、不符合 本 细则 和规范规定的原材料、混合料必须清除出场,不满足本 细则和规范规定的工艺、工序条件时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 路面施工,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条件并结合 材料 、地质、水文、气象等不同情况 , 及时采用相应技术措施 , 做到连续、匀速施工,应强化施工组织管理,保障资源配置要求, 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精心施工、规范作业,确保工程质量。 6、路面工程施工除应确保各结构层的质量之外,还需保证各结构层界面连接质量,以保障路面的使用寿命。 2 7、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管理,使基层施工、缘石安装、中央分隔带及土路肩施工、面层施工等 形成流水线作业,做到各工序间的无缝衔接。 8、施工和监理单位均应着力培养,提高团队员工(含农民工)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 建立 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技术)交底制,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适时开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交底会、研讨会,让每个员工都真正明白当前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 9、 路面各层施工的总体 组织管理 程序是: 室内试验(包括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验证) 、 铺筑试验路段 、编制 总结 报告 、 正式铺筑施工 交通管制、 质量检评 、保持洁净 。 应自始至终抓好试验、检测工作,用科学数据指导施工 、 用检测数据 评价质量。每批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清除 出 现场。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未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 工程师 签认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下一层的质量未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不得进行上一结构层施工。 10、 各项试验、每一工序施工和每点测试数据,均应用炭素墨水笔填写相应表格 (含原始记录),并分类登记归档。任一试验、施工、检测 活 动完成后,不允许只有分析资料、成果报告或成品展示而无活动过程的原始记录。 11、监理、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各自 组织有条不紊、 控制有效、 均衡推进的 管理 群体 ,要有统一指 挥,前场(摊铺、碾压现场)和后场(拌合场)也要有独立的负责人 ;在施工 沥青混凝土 面层时,还应设立平、竖曲线控制点与超高横坡度变换点等标志,用以指导摊铺作业。 12、监理、施工单位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协调,杜绝对已施工路面的污染和损坏; 在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除运输混合料车辆、施工管理车辆以外,其 它任何 车辆(包括地材运输)均不得进入主线行驶。 第 二 节 本项目设计摘要 一、 主要设计参数与技术指标 1、主线累计标准作用轴次 N=1.04652*107。 2、土基回弹模量 Eo=40MPa,路床顶面相应设计弯沉值 Lo=180( 0.01 mm) 。 3、路面设计弯沉值 Ld。 ( 1)、主线及枢纽互通匝道路面 Ld=22.2( 0.01 mm); 3 ( 2)、一般互通匝道及连接线路面 Ld=28.5( 0.01 mm); 4、主线及枢纽互通匝道路面各结构层顶面交工验收 弯沉值 Ls 详见表 附表( 1-1) 。 附表( 1-1) 层位 材料名称 厚度( cm) 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值 Ls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8.0( 0.01 mm) 2 中粒式沥青混凝 土 6 19.5( 0.01 mm)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21.7( 0.01 mm)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6 25.1( 0.01 mm) 5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 109.8( 0.01 mm) 土基回弹模量 Eo=40MPa 5、 一般互通匝道及连接线路面各结构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详见附表( 1-2) 。 附表( 1-2) 层位 材料名称 厚度 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值 Ls 1 细 粒式沥青混凝土 4 23.1( 0.01 mm)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25.5( 0.01 mm)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0 29.4( 0.01 mm) 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 109.8( 0.01 mm) 土基回弹模量 Eo 40MPa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7d 抗压强度 4.0MPa,压实度 98%。 7、水泥稳定碎石 底 基层 7d 抗压强度 2.5MPa,压实度 97%。 二、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路基段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如附表( 2-1) 。 附表( 2-1) 层次 结构类型 使用路段、厚度( cm) 4 主线及枢纽互通匝道 一般 互通匝道及连接线、服务区 桥面及隧道 收费广场 一般路段 硬质岩石挖方路段 上面层 AC-13C(改性沥青) 4 4 4 4 中面层 AC-20 改性沥青) 6 6 6 6 下面层 AC-25 ( AH-70沥青) 8 8 水泥砼面层 Fr 5MPa 28 沥青稀浆封层 0.6 0.6 0.6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36 18 30 18 底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20 18 20 18 注:复合式桥面(含桥头搭板)下面层与水泥砼铺装层间设 0.6cm 厚下封层; 大、中桥防水粘结层采用专用防水粘结层,不计厚度; 小桥、明涵、明通的水泥砼桥面(含搭板) 采用人工糙化,净化后涂抹 SBR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 三、 路面工程界面内的附属工程及其它工程 1、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其内 容包括: ( 1)、沟壁防渗处理; ( 2)、集水井与 横向 泄水管; ( 3)、中央分隔带渗沟; ( 4)、中央分隔带缘石 。 2、路肩排水设施其内容包括: ( 1)、路肩渗沟与泄水管; ( 2)、路牙、培路肩表土(硬化) 。 3、超高路段排水设施,内容包括: ( 1)、纵向排水沟; ( 2)、集水井与横向排水管 。 4、中央分隔带内其它工程,其内容包括: ( 1)、机电工程的人(手) 孔; ( 2) 、标志基础。 5、桥头搭板 。 6、挖方边沟内 墙 及盖板 。 7、服务区、停车区及管理所生活区的路面、停车场路面 。 8、业主委托的其它工程。 第 二章 施工准备 5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应根据路面设计要求和招标合同要求并结合合同段情况,详细制定确保路面质量、进度以及预防路面早起破损的路面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单位审查后报建设单位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1、原材料的储备计划、 料 源 地点、采备方式、堆放场地 、备料周期等 。 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配备、产量、安装、调试等 。 3、组织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的安排计划 。 4、采用的施工工艺以及各工序间的衔接要求 。 5、试验室和质量部的质保体系和试验检测设备 。 6、各结构层的试验段 安排情况及试验段总结计划 。 7、特殊气候(雨季、高温、低温)下的施工对策 。 8、特殊路面结构(长隧道、大跨径桥梁)的施工对策和路面“四新技术”应用 。 9、各结构层的施工进度计划 。 10、文明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 无施工组织设计的或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的,应视为路面施工条件不具备,监理单位不得签发路面开工报告,直至施工组织设计获得批准为止。 第二节 路基(路面下 承 层)交验 1、路基交验 ( 1)、 路基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驻地办复检,复检合格后报交竣 工 检测单位 按规定的项目和频率抽检,抽检合格后由驻地办书面通知 路面施工单位接管; ( 2)、施工单位自检时,驻地办派相关专监参加监管,驻地办复检时,路基施工单位和路面施工单位应派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如发现问题 , 责成路基施工单位处理,处理合格后,相关路基交验资料由驻地办、路基施工单位、路面施工单位三方在交验现场签字备查; ( 3)、路基交验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 JTJF80/1-2004),但交竣工检测单位只对弯沉和压实度两项指标予以检测; ( 4)、本项目路基验收弯沉值为 180( 1mm/100),压实度为 96%, CBR 8%; ( 5)、台背回填范围、零填零挖和填挖 过渡部位应加大弯沉值的检测频率; ( 6)、路面施工单位铺筑路面结构层之前必须清除路床顶面的软弱、坑槽、平整度差等质量病害并采用自重 18t 以上的重型震动压路机予以全幅慢速震动碾压不少于一遍,确保压实质量符合要求。 6 2、桥隧构造物的交验内容及要求: 桥隧构造物 (含通道) 的交验内容和要求按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 JTGF80/1-2004)。 本工艺强调四点: ( 1)、平整度。桥隧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部位必须 进行抛 丸 或打磨至 合格为止; ( 2)、桥面裂缝。必须对桥面铺装裂缝情况进行逐跨步行检查,对长度超过50cm 或宽度超过 0.2mm 的裂缝应进行取芯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浅表性的收缩裂缝,应进行环氧树脂灌缝处理,裂缝情况严重路段要求返工处理; ( 3)、 桥、隧、搭板、过渡板等水泥砼表面要求进行抛丸 或 铣刨处理,以确保与沥青面层连接成整体; ( 4)、桥面排水。桥面排水系统应完善,铸铁管泄水孔顶标高应略低于水泥砼铺装层,超高路段中分带泄水孔应考虑排除沥青路面层间水,并注意靠近伸缩缝处的排水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交验过程中应加强桥面积水的调整。 第 三 节 标准化工地建设 一、项目经理部及工区 1、项目经理 部占地面积应满足招标文件要 求。应设项目经理室、总工室、计财部、工程部、质检部、合同部、安保 部、档案室、 工地试验室 、会议室等。各办公室门口应设姓名牌和工作去向插牌。 2、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施工告示牌、施工平面示意图和管理图表。管理图表应包括工程平面图、工程总体目标、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质量自检体系框图(含质检人员名单)、安全管理体系框图(含安全检查人员名单)、工程进度柱状图、工程管理曲线图、开展劳动立功竞赛活动有关图表、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职责以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计划、晴雨表及管理人员考勤表。 3、 各项目经理部应建立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各项施工原始资料、记录数据、施工图表管理准确与齐全。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如: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文明施工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廉政制度、各项台帐等。所有质检、试验检测、计量支付数据应实行计算机管理。 4、项目经理部要加强宣传工作,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开展政治思想、业务文化教育工作。同时设立如质量活动宣传标牌、质量举报电话牌、标准化工地建设监督牌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7 5、生活、生产污水应妥善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方能 排出。生活、生产垃圾应定点堆放、及时填埋处理,严禁乱扔乱弃。 二、拌和场地 1、拌合场的位置要选择适当,既要考虑施工控制的总时间,主线两头摊铺运料距离的长短,还要考虑材料进场方便、道路建养便利、水源丰富、取水容易、排水通畅等。 2、 基层拌和场面积不小于 60 亩,场地硬化采用水泥稳定 集料 ,厚 150mm,下承层应作适当处理和补强,并设置纵横向排水沟和盲沟,以 确保 场区排水 畅通 。 3、 沥青拌和站场地面积不小于 80 亩,并对场地进行硬化,硬化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场地硬化采用水泥稳定 集料 ,厚 180mm,强度大于 3MPa,进 出场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厚 150mm,下承层应作处理和补强,并设置纵横向排水沟和盲沟,以 确保 场区排水 畅通 。 4、施工单位 应在路面集料堆放场地,为路面细集料设置面积不小于 2000 平方米的遮雨棚,遮雨棚宜采用钢结构,净高不宜低于 6m,棚顶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老化功能 ; 面层 4.75mm 以上集料宜覆盖防雨油布;袋装水泥应在室内架空堆放。 第 四 节 材料管理 1、施工单位进场后,应抓紧进行路面用材料的调查工作,材料技术指标必须满足本 细则 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工地。 2、所有沥青混合料用集料,必须在生 产集料的破碎机上安设除尘设备,以提高集料初始洁净度。 3、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备料工作,大规模施工之前,拌和场必须备足原材料,确保能满足连续施工要求,严防停工待料。 4、不同规格砂石材料要严格分档、隔离堆放,严禁混堆。各档材料间应设置高于 1.2m 的硬分隔墙, 1.2m 以上部分可采用软隔离;分隔墙顶面高度应高于料堆坡脚至少 50cm 以上。对细集料应予以覆盖,严禁裸露堆放。 5、集料应采用推土机和输送带水平分层堆放(料堆形状为梯形),或采用装载机和自卸车斜坡式分层堆料(堆料形状为迎卸料面坡度不大于 3: 1 的三角形)。8 严 禁 从圆锥体顶端往下溜堆 ,防止堆料过程中的离析。 6、 各种材料运进拌合场时 均应过磅 ,材料应登记并签发收料单,注明材料品种、来源、规格、数量、用途、日期、存放场地、编号及收料人与送料人姓名,其它说明等。同时每隔 10d(即每旬)要累计一次,每月要有汇总表。 7、拌和场地施工标牌要结合监理规程有关原材料及混合料报验制度的规定,在材料堆放处设立原材料品名牌及报验牌,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入拌合场;在拌和设备前设混合料配合比标牌,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8、施工单位与沥青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供应时间、供 应数量、材质要求等事项予以明确, 沥青交货时应附有炼油厂的原油货源证明单和沥青质量检验单 。改性沥青 还应附详细的产品说明,包括基质沥青的品种与标号 、 改性剂品种 、 采用的分散剂及稳定剂品种 、 生产日期与保质期 、 使用注意事项等。 施工、监理单位派专人进驻沥青供应商的沥青库,对沥青库存数量、沥青质量进行动态掌握。运到拌和场的普通沥青、改性沥青要采用不同的储油罐进行存放。 9、 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或储入同一沥青罐、池)的相同品种、规格的材料为一 “批 ”进行检查。材料试样的取样数量与频率应按 本意 见 的规定进行 , 每批材料的质量应 符合本意见 的相关规定。对沥青等重要材料试样,每一 “批 ”都应在试验后留样封存,并记录其使用的路段桩号,留样数量不少于 4kg(含改性沥青及乳化沥青)。 9 第 五 节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机械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卡片和检修保养制度,派专人分台套负责管理,确保各机械设备性能稳定、计量准确 ,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一、半刚性 基层 及底基层 施工机械设备要求 (一) 设备配置 单个工区 基层 及底基层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 2-1)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强制式 水泥 稳定 集料 厂拌设备 台 1 设备实际产量 一般为 500T/H 电子秤计量、全自动控制; 2 全自动履带式摊铺 机 台 一般 2台 两台 均 为机械拼装熨平板,功率 130kW,当采用大宽度全幅一次摊铺时功率250kW。 3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台 2 自重 18 20t,两挡振幅 4 胶轮压路机 台 1 25t,带配重 5 双钢轮压路机 台 1 10t 6 装载机 台 3 ZL50 7 平地机 台 1 可以 两个 工区共用 8 地磅 台 1 60t 9 洒水车 台 2 6000L 10 运油车 台 1 可以 两个 工区共用 11 自卸运输车 台 按需要 保证混合料运输 12 发电机组 台 1 套 生活和工作用电 应 根据施工任务 、 合同工期 、 质量要求,配置主要机械设备及辅助器具。 各施工单位应设置两个基层(底基层)施工工区,每个工区 设备配备不低于表 2-1要求。 (二) 基层 (底基层) 施工主要设备总体要求 1、 搅拌设备 采用强制式集中厂拌设备。 10 设备应采用自动控制、电子计量系统,能在线监控各配料系统的瞬时流量和运行参数。 所有电子计量系统需进行静态标定,并进行物料标定和动 态配料误差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配料误差 :集料 不大于 2%,水 不大于 1%,水泥 不大于 1%。 搅拌器应拌合均匀,混合料应颜色均匀一致,无灰条灰团,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混合料组成变化:集料小于 2%,水小于 0.3%,水泥剂量在 -0.3%+0.4%之间。 2、 摊铺设备 当 主线 摊铺宽度大于 7m 时,每个作业面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实现梯队联合作业,摊铺机型号应一致。为了满足长大纵坡对牵引力的要求,单台摊铺机功率应大于 130kW。 当采用一台摊铺机进行全幅一次摊铺时发动机功率应大于 250kW,并有预防材料离析措施。 3、 碾压设备 每个作业面 18 20t 重型单钢轮双幅振动压路机不少于 3 台,大于 11t 双钢轮压路机不少于 1 台 或 大于 25t 轮胎压路机 1 台。 (三) 拌和设备主要系统配置要求 1、 集料供给系统 配备不少于 4 个集料仓,料仓上部应设有剔除超限料的格网,格网倾斜放置,以利于超限料滚落。 细集料仓应配备振动破拱装置,防止细集料起拱。 集料供给应采用变频调速,皮带秤电子计量方式,运行平稳、计量准确。 集料仓应设有可调高度的斗门,设有与监控系统相连的料位传感装置,并有缺料、断料报警功能。 2、 水泥储存、供给系统 用于稳 定 集料 施工的设备应配备容量不少于 200 吨 的水泥罐,罐体底部设有水泥破拱装置,可以采用高、低压空气破拱,不宜采用振动破拱 。 应有技术措施预防水泥起拱,保证供料均匀、稳定。 水泥供料宜采用变频调速,计量采用电子螺旋秤方式,要求高精度、稳定11 性好。水泥计量不采用减量秤计量装置。 3、 水、添加剂供给系统 配备足够容量的水箱。 水供给系统严禁采用手动阀门的方式控制流量,建议采用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流量大小、流量计进行计量,能实现实时在线监控,显示水的瞬时流量,采用电子调节装置并实现自动控制。 4、 拌和系统 强制式 搅拌锅要有足够的容量和长度,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其有效长宽比 不小 于 2。 搅拌锅要有足够的叶片数量,并有合理的安装角度。 搅拌锅可采用无衬板结构。 磨损严重搅拌锅叶片及时更换。 5、 混合料的输送系统 为防止混合料抛料离析,在输送带卸料部位装备防止抛料装置。 6、 混合料储存系统 应备有混合料储料仓用以暂时储存混合料。 (四) 摊铺设备配置 摊铺机选用履带式全液压全自动摊铺机,摊铺机 应 具备如下自动控制功能: 1、 摊铺速度自动控制功能。 2、 刮板输料自动控制功能。 3、 螺旋分料自动控制功能。 4、 夯锤、熨平板 振动自动控制功能。 5、 两纵一横自动调平功能。 6、 停机油缸自动锁定功能。 二、 沥青 混凝土面层 设备要求 (一) 设备配置 应 根据施工任务 、 合同工期 、 质量要求,配置主要机械设备及辅助器具。 每个施工单位 设备配备不低于表 2-2 要求。 12 沥青 路面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 2-2)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 台 1 设备 额定 产量 320 450t/h,间歇式全自动控制设备 。 2 全自动履带式摊铺机 台 一般23 台 2 3 台 均为 机械拼装熨平板,功率130kW 。 3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台 2 自重 10t,双驱双振 4 胶轮压路机 台 2 25t,带配重 5 单 钢轮振 动 压路机 台 2 自重 18-20t,两档振幅 6 振荡压路机 台 2-3 用于桥面 碾压 7 小型振动压路机 台 1 用于边沿碾压 8 装载机 台 3 ZL50 9 沥青洒布车 台 1 电脑控制洒布量 10 稀浆封层车 台 1 11 自卸运输车 台 按需要 保证混合料运输 12 加水车 台 1 可利用基层设备 13 加油车 台 1 可利用基层设备 14 乳化沥青设备 台 1 15 碎石洒布车 台 1 16 清扫车 台 1 (二) 搅拌设备配置要求 1、 全自动控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2、 产量不小于 320t/h 450t/h。 3、 冷料仓不少于 5 个,设有料门,采用变频或直流或电磁调速方式。 料门一经标定,不得擅自变动。 料仓上部有防串仓隔板,顶部有剔除超限料网格。 4、 干燥筒具有全自动温控系统,控制误差 5 ,燃烧器为全自动比例控制,调节比大于 1: 4。烘干筒出料口设置红外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5、 热料仓不少于 5 个,设置全程料位计或高低料位计,砂仓有热电偶式或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6、 振动筛 有较高的筛分效率(大于 90%),筛网规格与混合料类型相匹配。 7、 温度计量系统计量准确度高于 1 。 8、 重量计量系统准确度, 矿料偏差不大于 0.5%,沥青 偏差不大于 0.3%。 9、 热料配料误差小,并能自动进行落差补偿。 10、 矿粉和回收粉分别存放 ,回收粉严禁使用,设备安装时必须切断粉尘回收管道。 13 11、 除尘系统为二级,第二级除尘系统为袋 式 除尘, 具备粉尘湿式排放功能。 12、 控制系统必须配置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拌和过程中可逐盘采集、记录并打印材料用量,配比、温度、拌和时间、产量等参数。 13、 配备三个以上沥 青罐,改性沥青罐 宜 配备足够的强制搅拌装置 。 14、 配备良好保温性能的成品料仓 。 15、 搅拌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冷料标定,计量标定和温度标定,并给出标定成果。 第 六 节 主要质量检测仪器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试验检测仪器应建立设备使用台帐、定期标定和检修保养制度,派专人分台套负责管理, 确保各质量检测仪器工作正常 。 路面工程试验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表 2-3)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监办 驻地办 施工 单位 1 标准筛(方孔) 套 2 1 2 2 摇筛机 套 1 1 1 3 烘 箱 套 3 1 4 4 水泥负压筛析仪 套 1 1 1 5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 套 1 1 1 6 水泥净浆搅拌机 套 1 1 1 7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仪 套 1 1 1 8 水泥煮沸箱、雷氏夹 套 1 1 1 9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套 1 1 1 10 水泥胶砂振实台 套 1 1 1 11 恒温恒湿养护箱 套 1 1 2 12 水泥电动抗折机 套 1 1 1 13 水泥胶砂恒应力压力机 套 1 1 1 14 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套 1 1 1 15 针片状测定仪 套 1 1 1 16 压碎值试验仪 套 1 1 1 17 砂当量仪 套 1 1 1 18 洛杉矶磨耗仪 套 1 1 1 19 石料磨光机 套 1 1 1 20 岩石切割机、磨平机 套 1 1 1 14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监办 驻地办 施工 单位 21 300kN 压力机或路强仪 套 1 1 1 22 2000kN 压力机 套 1 1 1 23 重型击实仪 套 1 1 1 24 水泥稳定碎石试模 套 30 30 30 150 25 承载比( CBR)试验设备 套 1 0 1 含试模等 26 标准养护室(大 于 12m2) 间 1 0 1 安装温、湿 度 自控仪 27 沥青针入度仪 套 1 1 1 28 沥青自动控温低温延度仪 套 1 1 1 29 沥青软化点仪 套 1 1 1 30 沥青蜡含量仪 套 1 1 1 31 沥青薄膜烘箱( 85 型) 套 1 1 1 32 沥青布氏粘度仪 套 1 1 1 33 沥青脆点仪 套 1 1 1 34 沥青闪点仪 套 1 1 1 35 沥青混合料拌合机 套 1 1 1 36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仪 套 2 2 2 37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 套 1 1 1 38 脱模器 套 1 1 1 39 马歇尔试模 套 25 25 25 40 静水天平 套 1 1 1 41 燃烧式沥青含量测定仪 套 1 1 1 42 恒温水浴 套 1 1 1 43 最大理论密度仪 套 1 1 1 44 低温试验箱( -25)及劈裂夹具 套 1 1 1 45 车辙成型机及试验仪 套 1 1 1 46 稀浆封层稠度仪 套 1 1 1 47 电子天平 套 6 4 6 各种精度 48 游标卡尺 把 1 1 1 49 压实度检测设备( 灌砂筒) 套 2 2 3 50 现场回弹模量测试设备(千斤顶、百分表、贝克曼梁及标准车等) 套 1 1 1 51 水泥剂量测定设备( EDTA 滴定) 套 1 1 1 52 湿轮磨耗仪 套 1 1 1 53 路面取芯机、发电机 套 1 1 1 54 路面弯沉仪 套 1 1 1 55 插入式热点偶数显温度计 套 4 4 6 56 红外线手持测温仪 套 4 3 4 57 无核密度仪 套 1 1 1 15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监办 驻地办 施工 单位 58 激光平整度仪或八轮仪 套 1 1 1 59 三米直尺 根 2 2 2 60 构造深度铺砂仪 套 1 1 2 61 摆式摩擦仪 套 1 1 1 62 路面渗水仪 套 1 1 2 63 全站仪 套 1 1 1 64 水准仪 套 1 1 2 注:试验检测主要仪器设备以通过厅质量技术监督站验收为要求; 对于水泥、沥青、集料、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中试验数量很少,试验方法较复杂的内容,可以不配置仪器,宜外委综合甲级试验机构检测。 第 七 节 质量管理 一、动态管理 *路面工程施工 实行施工质量动态管理 : 施工单位应建立工程进度、质量数据库,将日常完成数量与质量 检测结果及时输入数据库,按一定时段和路段计算平均值 X(期望值)、极差 R、标准差 S 及变异系数 C,汇总整理 , 并绘制 X-R 管理图和质量正态分布曲线图 ;驻地办 亦应建立 试验、 抽检 、工序检查的 数据库,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监理、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一旦发现质量出现异常状况, 应 立即 停止施工 并上报指挥部 , 同时 分析原因 、 找出影响因素 、采取处理措施,经总监办同意后方可复工。 监理、施工单位应每周将本合同的施工、监理有关信息,通过路面工程周报的形式报送指挥部和总监办,同时对沥青拌和楼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交通行业主 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质量要求文件、整改要求,相应的施工、监理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用电子文档和书面材料上报。 沥青混合料 施工过程中 应检查其拌和均匀性、拌和温度、出厂温度及相应各个料仓的材料(含沥青)用量,同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矿料间隙率、油石比、稳定度、理论密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必要时检验动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并应将检验结果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定期绘制工程质量管理图、控制图。其中,每盘混合料的各类材料用量、生产沥青混合料16 重量、集料加热温度与时间、拌和 温度与时间、出厂温度、当日生产时间与拌制盘数,以及铺筑长度桩号等数据, 施工单位应每天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报送驻地办和总监办。 二、日报管理 路面施工建立日报制度,施工单位必须按照 基层施工 质量 日报表 、 沥青面层施工日报表 格式逐日填写报表,上报总监办。 17 基层施工 质量 日报表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当日完成 累计完成 总长度 完成比例 底基层 左 /右 K + K + km km km % 下基层 左 /右 K + K + km km km % 上基层 左 /右 K + K + km km km % 级配项目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水稳 基层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实测级配 水稳底基层 100 93100 7590 5070 2950 1535 620 05 实测级配 级配碎石 垫层 100 90100 7388 4969 2954 1737 820 07 实测级配 检测项目 含水量 压实度 水泥用量 留样强度 水稳碎石 % % % % % % % Mpa 级配碎石 % % % % % 路基交工可施工长度 km 注:第二天 18:00 点前 传真至总监办 。 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签字 : 监理单位负责人签字 : 18 沥青面层施工日报表 施工 单位 施工 日期 桩号 左 K + K + 右 K + K + 长度 层位 级 配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检查值 范围值 稳定度 流值 马歇尔 空隙率 沥青 饱和度 矿料 间隙率 标准 密度 最大理论密度 出厂 温度 最高值 摊铺 温度 最高值 施工 气温 拌和 时间 设计的 标准 密度 设计的 最大理论密度 最低值 最低值 油石比 设计值 芯样 压实度 最小值 芯样 空隙率 最小值 芯样 厚度 最小值 平整度 实测值 代表值 平均值 代表值 粗集料 压碎值 含泥量 针片状 含量 粘附性 细集料 砂当量 矿粉 情况 沥 青 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使用 桩号 左 K + K + 右 K + K + 使用 层次 渗水系数 ml/min 单幅总长度 (km) 上: 中: 下: 花白料与光泽度 累计完成单幅长度 (km) 上: 中: 下: 注:第二 天 18:00 点前 传真至总监办 。 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签字 : 监理单位负责人签字 : 19 第三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 一、一般规定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干质量配合比计算,以集料为 100,水泥剂量外加的外比表示。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期宜在冰冻 ( 3 5 ) 到来半月前结束,并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施工时 日最低温度应在 5 以上。雨季施工,应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应尽 快碾压密实。 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专用的粒料拌合机集中厂拌生产。施工中应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合适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 4h,应通过试验确定。 4、严格控制摊铺层的设计高程、厚度、横坡度和平整度,一律采用立模摊铺。 5、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中出现离析和开裂现象,对已经出现的离析和开裂应进行处理。 6、基层分两层施工,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喷洒水泥净浆。下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必须养生 7 天后方可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级 配碎石结构层也可 采用双层连续施工 (下基层与上基层不宜) 。双层连续施工指摊铺下层并碾压,按照检测频率要求跟踪检测,且各项技术指标(除强度外)合格后,在水泥稳定粒料终凝前摊铺上 层 并碾压完毕。 连续施工的断面,当下层芯样强度不合格时,上层应连带返工。 7、各结构层施工应履行开工报告批复程序。 二、材料要求 (一)水泥 1、 采用 32.5 复合硅酸盐 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或抗裂基层专用水泥 用于基层施工,要求水泥各龄期强度 不应低于表 3-1 数值 ,安定性要好,特别要求其初凝在 4h 以上,终凝在 6h 以上。快硬水泥 、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禁止使用。 20 用散装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 7 天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 50,若高于此温度,应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使用;冬季施工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不低于 10。 强度指标(表 3-1)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MPa) 抗折强度 (MPa) 3d 7d 28d 3d 7d 28d 32.5 水泥 10.0 32.5 2.5 5.5 2、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 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 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冬季施工,水泥进入拌缸温度不低于 10。 (二)碎石 1、碎石的最大粒径为 31.5mm,至少按粒径 31.5mm 16mm、 16mm4.75mm、 4.75mm 0mm 三种规格备料,条件具备时,可按四种规格备料。 2、水泥稳定碎石用集料应符合表 3-2 的技术要求。 集料的技术要求(表 3-2)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粗集料(粒径 4.75mm)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30%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20% 细集料(粒径 4.75mm) 水选法 0.075 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液限小于 28% 塑性指数小于 9% 3、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符合表 3-3 规定的范围。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表 3-3) 级配 通过下列筛孔( mm)的重量百分率( %)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基层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底基层 100 100 75-90 50-70 29-50 15-35 6-20 0-5 注 :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集料级配 ,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类集料 21 级配;为加快施工进度,底基层也可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集料级配。 (三)水 1、 路面基 层与底基层用水和养护用水,一般应采用人、畜能饮用的水,如遇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2、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沼泽水、酸性水不得使用。 三、混合料组成设计 (一)一般要求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碎石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确定水泥剂量和混合料最 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7 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 2.5MPa、4.0MPa。 3、为减少基层裂缝,应做到两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施工中水泥剂量应不大于 6.0%;碾压时含水量宜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 1%。 4、混合料应制成直径和高均为 150mm 圆柱试件,各项试验应按 JTG-2009规定进行。 5、为 保证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 应首先从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和优化级配设计入手,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减小施工变异性, 切忌盲目通过增加水泥剂量提高材料强度。 (二)混合料组成 设计的步骤 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每批集料应进行不少于 30次随机筛分,以平均值作为各档料的筛分结果,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表 3-3 的规定,级配应接近级配范围中值。 2、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每组配比应做两次平行试验)。一般水泥剂量按 3.0% 5.5%范围,分别取 4 5 种比例(以碎石质量为100)制备混合料(每组试件个数为:偏差系数 10% 15%时 9 个,偏差系数 15%20%时 13 个),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 水量、最大干密度。 3、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重 22 型击实标准基层为 98%、底基层为 97%)制备混合料试件,放入养护室进行养护。 4、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量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覆,放入养生室养生(养护温度 20 2)。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 天),将去掉薄膜的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 2.5cm,浸水的水温应与养护温度相同。 5、水泥稳定碎石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6d,浸水 1d 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抗压强度代表值。 6、 R 代 =R ( 1-ZaCv) 式中: R 代为抗压强度的代表值( MPa); Cv 为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 为保证率系数,当保证率为 95%时,Za=1.645; R 为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7、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 8、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且仅允许多 0.5%,水泥的最小剂量不得低于 3%。 9、施工单位混合料组成设计完成后形成 试验报告,报送 驻地办 审批, 驻地办 应事先按规定进行相关的平行试验,作为审批的依据。通过批复的配比方可进行 试铺段 铺筑, 并 根据 试铺 段 实际施工情况验证后对配比进行 适当 调整。 四、铺筑试铺段 (一)正式开工之前,应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不少于 200m。试铺段的拌合、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 JTJ 034 规定进行。 (二)通过试铺段主要决定如下内容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 调试拌合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评价其计量的准确性。 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2、确定一次铺筑合适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混合料配比的控制。 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 23 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一般 5m 8m)。 含水量的调整和控制方法。 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6、试铺段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见表 3-7,其中试铺段的检验频率应是表 3-7 中规定的 2 3 倍。 (三)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即可编 写试铺总结,报驻地办审批,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五、施工 (一)一般要求 1、施工段面下承层应为验收合格的段面,施工前应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并碾压 1 2 遍。 2、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做出标记,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 在 设超高的 平曲线上为 5m, 其余路段 为 10m)。根据松铺厚度,确定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用于控制摊铺机摊铺厚度的控制线钢丝的拉力应不小于 800N,高程误差 3mm。 3、驻地办 应在 施工前对下承层及 放样结果 进行检查 ,特别要检验导向控制线与路面高程的情况,并 填写相应的质量管理表格 。 4、 当不采用双层连续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 7d 后方可进行上层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两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间隔宜不超过 30d。 (二)混合料的拌合 1、开始拌合前,拌合场的备料至少应能满足 3 5d 的摊铺用量。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方式来保证混合料的强度。 24 3、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 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 备。 4、每天开始搅拌之后,要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随时在线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满足要求。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5、在拌和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各个料仓(包括水泥仓和加水)的生产计量,当某档料的实际掺加量与设计要求相差超过 10%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正常后方可继续生产。 6、 发现干湿不均 、 有离析的混合料 ,以及 连续式拌和出现的 “ 料头 ” 、 “ 料尾 ” 质量不良的混合料 ,应改作它用或予以废弃。 7、拌合机出料应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不应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方法。 (三)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应满足拌合、出料与摊铺需要,并略有富余。 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应尽快排除,如预计混合料到碾压完成最终不能在延迟时间内完成,应予以废弃。 (四)混合料的摊铺 1、 摊铺前应将下承层浮灰及松散部分清除干净,适当洒水湿润。在下基层和上基层施工前,应分别在底基层顶面和下基层顶面,清除浮灰后应喷洒水泥净浆,按水泥质量计,宜不少于 1.0 1.5kg/m2。水泥净浆稠度以能洒布均匀为度,洒布长度以不超过摊铺机前 30m 40m 为宜。 2、宜在运输车辆 车厢后门 加装 车载式防止混合料卸料离析装置 ,有效避免混合料喂料过程的离析。 3、摊铺前及摊铺过程中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 4、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 25 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 要求。 5、摊铺机宜连续摊铺。拌合机生产能力应与摊铺机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 6、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并保证速度、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平整度、振动频率等一致,两机摊铺接缝应平整。 7、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8、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检查混合料离析现象,应铲除局部粗集料过多的铺层,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五)混合料的碾压 1、应紧跟摊铺机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 50m 80m。碾压段落应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监理旁站。 2、碾压应遵循试铺段确定的程序与工 艺。宜按照稳压(静压) 弱振 强振 最后稳压的工序进行压实,直至表面基本无轮迹。碾压过程中,应用无核密度仪抽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3、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4、静压时压路机应重叠 1/3 1/2 轮宽,振压时压路机应重叠 30 50cm。 5、压路机换档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档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应错开,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设专人进行铲平处理。压 路机倒车应自然停车 ,不许刹车。 6、压路机行驶速度第 1 2 遍宜为 1.5 1.7km/h,以后各遍宜为 1.82.2km/h。 7、压路机停车应错开,相互间距约 3m,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8、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9、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缘强度,应设置一定的超宽或支挡。 10、 碾压过程中,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11、应避免碾压时出现推移和弹簧现象。 26 (六)横缝设置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时,应连续作业,如 因故中断时间超过 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需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2、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按以下方法施工: 压路机碾压完毕,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过夜。 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定出基层面离开三米直尺的点作为接缝位置,沿横向断面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正常碾压。 碾 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表 3-7 规定。 (七)养生及交通管制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并开始养生,养生期不宜少于 7d。 2、养生方法: 可以用土工布 或 薄膜覆盖 养生。 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时 ,应注意选用透水式土工布全断面覆盖,并注意缝之间的搭接,不留有间隙,同时 要及时洒水, 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而定,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采用薄膜养生时,应在混合料摊铺碾压成型后应立即既可覆盖薄膜,薄膜之间应搭接完整,避免漏缝,覆盖后应用沙土等材料呈网格状堆填,避免在长期养生过程中被风吹开,当局部薄膜破损时,应立 即更换。 3、在 7d 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 28d 内正常养护。养生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4、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应为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湿润。 5、基层养生期前 7d 应封闭交通,洒水车应在另外一侧车道上行驶,工人手持水笼带,跨过中央分隔带喷洒养生水。 27 6、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后宜立即施工透层和下封层进行保湿养生。 7、基层养生结束后不宜长期暴露,如长期暴露应洒水养生。 (八)裂缝的处理 1、 对于基层裂缝,若是 纵缝,应 引起高度重视并 调查产生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返工。 2、 在 铺筑 上层 结构之前 应 对水泥稳定碎石下层的横向 裂缝进行统计, 驻地办 派专人参与 : 如果横向裂缝间距小于 4m,为严重裂缝; 4 8m为一般裂缝; 812m 为轻度裂缝; 12m 以上为轻微裂缝。 3、对于底基层和下基层横向裂缝, 严重裂缝路段应返工 , 其余路段应按下述第 4 条方式处理。 4、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层横向裂缝, 严重裂缝路段 和一般裂缝路段 应返工 ,其余路段在喷洒透层沥青之前,按以下方式处理: 玻纤格栅材料技术要求(表 3-6) 项目 单位 指标 经向和纬向抗拉强度 KN/m 80 伸长率 % 3 含胶量 % 2040 耐温性 -100280 弹性模量 GPa 76 网格尺寸 mm 12*12 单位面积重 g/m 450 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查清裂缝的位置、长度、缝宽等情况,作上标记 。 应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对清理干净的开口缝隙进行滴灌,防止水分浸入结构层。 在裂缝处 采用 1.5m 宽, 16mm 16mm 玻璃纤维网对裂缝进行覆盖,格栅应有一定的张力,玻璃网张拉后用直径 6mm 长 8cm-10cm 的铆钉固定,铆钉间距 15-30cm。 5、无论是纵缝还是横逢,返工的长度为沿路线走向长度 10m 的倍数,宽度为半幅路基,上述各项裂缝处理应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六、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质量管理包括所用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试验、铺筑试铺段、工序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过程中质量标准和试验检测频率 28 应符合下列各表规定: 底基层和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率(表 3-7) 试验项目 材料 目的 频率 含水量 集料 确定原始含水量 每天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颗粒分析 集料 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 备 料期间,每种材料每天取 2 个样品试验。使用过程中每 2000 m3测两个样品 液限、塑限 集料中 0.5以下 求塑性指数,审定是 否符合要求 同上 含泥量 集料 测定集料的泥块含量 同上 相对密度 集料 评定粒料质量,计算 固体体积率 每种集料使用前测 2 个样品。材质发生 变化时重做 2 个样品 压碎值 集料 评定石料的抗压碎能力 同上 针片状 集料 评价集料的形状和抗压碎的能力 同上 水泥试验 水泥 确定水泥质量 按批抽样检测 与沥青的粘附性 集料 确定集料的粘附等级 备料期间,不同料厂的材料取两个样品 试验(上基层) 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表 3-8) 试验项目 目 的 重型击实 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 抗压强度 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稳定的粒料;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 延迟时间 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表 3-9) 层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和频度 底 基 层 平整度( ) 12 3m 直尺,每 200m 检查 2 处 10 尺 纵断高程( ) +5, -15 每 20m 一个断面,每断面 3 5 个点 厚度( ) 代表值 -10 挖验法每 1500 2000 平方米 6 个点 合格值 -25 29 宽度( ) 不小于设计值 每 40m1 处 横坡度() 0.3 每 100 m 3 处 基 层 平整度( ) 8 3m 直尺,每 200m 检查 2 处 10 尺 3.0 连续式平整度仪的标准差( mm) 纵断高程( ) +5, -10 每 20m 一个断面。 每断面 3 5 个点 厚度( ) 代表值 -8 每 1500 2000 平方米 6 个点 合格值 -10 宽度( ) 不小于设计值 每 40m1 处 横坡度() 0.3 每 100m3 处 基层、底基层混合料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表 3-10) 项目 频 度 质量标准 级配 施工期每台班 2-3 次 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集料压碎值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不超过规范规定值 水泥剂量 每天 2-3 次,每次至少 6 个样品,并与实际水泥用量校核 不小于设计值-0.5 含水量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 试验 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拌合均匀性 随时观察 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压实度 不超过 2000 平 方米的作业段检查 6 个测点,超过 2000平 方米的作业段按每增加 50延米另增加一个测点。 底基层 97,基层98 抗压强度 每台班 9 个试件 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水泥剂量的测定应在拌合后取样,并立即(一般不得大于 10min)送到工地实验室进行试验。 3、除按要求检测水泥剂量之外,还应进行总量控制检测,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检测的准确性。 4、混合料集料级配检验和抗压强度 检验应在拌合场按规定方法取样,配合水泥剂量测定进行水洗法筛分,在与基层碾压的同时制备抗压强度试件。 5、压实度检查应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对于小于规定值的测点应立即进行处理,直到全部测点符合要求为止。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7d 龄期应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在上一层施工前应对下层取芯,如不能取出完整芯样,应确定出不合格段落,进行返工处理。 7、检测频率除注明者外,系指双车道单幅 ;压实度应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 30 第四章 透层、粘层、桥面防水层及下封层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 施工透层、粘层、 防水粘结层、 稀浆 下封层之前,必须按相关验收要求,全面检查确认 下承 层的质量和桥面水泥 混凝土 的质量,应将表面的松散颗粒、泥土、杂物等清扫干净。 2、 对横向构造缝、施工缝 、裂缝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并经 驻地办 签认后方可 进行下道工序: 桥头(与搭板连接的)过渡板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接缝,以及过渡板板块之间的接缝,应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之前,在接缝处 铺 1.5m 宽(两侧各75cm)的玻纤 格栅( 玻纤 格栅铺设时应 四周绷紧 ,路基侧用铆钉固定,过渡板侧用 射钉压垫板固定 ,参见本意见第三章) 。 桥头搭板与过渡板之间的接缝按此同样办理。 不设伸缩缝的小桥、明涵 、明通 的构造缝(如桥面板与台背的接缝、相邻桥面板的接缝),应先将缝内的泥土、杂物清刷干净,再用不小于 1.5 倍缝宽的沥青麻絮凿进缝内,嵌填紧密。嵌填厚度应不小于 5cm(不包含缝的上部空间1cm) , 沿缝铺玻格栅(两侧各 75cm),绷紧压实后用射钉固定。同时在缝的中轴线两端做好标记,以便在铺筑上面层后,再沿该轴线切 2cm 深、 0.4cm 0.6cm宽的应变缝,并灌填 橡塑 沥青。 对预留的桥梁伸缩缝, 采用袋装砂将缝隙填平并铺设钢板,或沥青混凝土碾压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平齐 。 半刚性基层表面裂 缝,参见本意见第三章。 3、 施工透层 、 粘层、 防水粘结层 和稀浆下封层的气温不应低于 10 , 大风、有雾 、降雨 或即将降雨时应停止施工。 4、 喷洒透层 、 粘层和 防水粘结层 前,应用塑料薄膜将缘石、纵向排水沟 、混凝土护栏 等结构 的外露部分严密覆盖,防止被沥青污染 。 5、 正式施工透层 、 粘层 及 下封层之前,应通过不少于 300m 长的试验路进行试配、试喷、试铺确定下列主要事项,并报 驻地办 审 查、总监办审批 。 31 检验、确定 所用材料的性能、配合比等 ,以及 施工质量 效果。 施工工艺 、 机械、小型机具及人员配置,掌握 沥青 洒布机 、稀浆封层机 的工作 状态及调控要领。 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含防离析、沉淀)等的措施。 与下层和上层施工工序衔接时间,以及合理的作业段长度。 6、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见表 4-1。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表 4-1) 技术指标 PC-2 透层 用乳化沥青 BC-1 稀浆封层 用乳化沥青 PCR 粘层用 改性乳化沥青 施工方式 喷洒用 拌和用 喷洒用 粒子电荷 阳离子 阳离子 阳离子 破乳速度 慢裂 慢裂或中裂 快裂或中裂 1.18mm筛上剩余量 0.1% 粘 度 恩格拉粘度计 E25 16 230 110 道路标准粘度计 C25.3 820s 1060s 825s 蒸 发 残 留 物 残留分含量 50% 55% 50% 针入度( 25 ) 50300(0.1mm) 45150(0.1mm) 40120(0.1mm) 软化点 55 延度( 5cm/min) 15 延度 40cm 15 延度 40cm 5 延度 20cm 溶解度(三氯乙烯) 97.5%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2/3 常温储存 稳定性 1d 1% 5d 5% 第二节 透层 沥青路面的半刚性 基层顶面应喷洒透层沥青。 一、材料要求 1、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3mm, 并能与基层联接成为一体。 2、透层用乳化沥青应符合 JTG F40( 4.3)中 PC-2 要求。 二、透层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采用竹帚或用机械钢丝刷进行全面清扫,再用森 32 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并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干净,使表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孔隙中没有泥浆杂物。 2、半刚性基层表面风干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乳化沥青,用量为 1.0kg/m2,喷洒透层油时半刚性基层的养生时间应根据现场试洒 试验确定。 3、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检查透层沥青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如达不到深度,稀释后在洒布。 透层沥青的沥青含量宜为 50%左右,其稠度应通过试配、试洒确定,以能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出现流淌、不形成油膜为原则 。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要求时,应调整透层沥青稠度。 4、透层沥青洒布后应封闭交通,避免污染并尽快施工下封层。 三、透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应随时检查 半刚性基层表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即使符合要求也应在上、下午各记录一次,表示检查认可。 2、 每天应至少检测一次(随机布设三处)透层沥青的洒布量和乳液中的沥青含量,评价其是否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同时做好记录。当偏差超过 0.3%时,应及时调整。 3、 应随时检查透层沥青洒布是否均匀,在 喷洒 范围内有无漏洒或过量,并当场做好记录,发现缺陷应及时修补。 第三节 粘层 各沥青混合料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沥青应在上层沥青混合料施工前1 2d 喷洒,在此期间应做好交通管制。 一、粘层材料要求 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 JTG F40( 4.3)中 PCR 要求。 二、粘层的施工 1、喷洒粘层油之前需对下层沥青层表面进行清扫或清洗,需注意泥土污染和油污的 处理(参见本意见第五章第五节)。 2、沥青层清扫、清洗风干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 PCR 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喷洒数量 0.5kg/m2。 33 3、喷洒的粘层油应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 4、喷洒粘层油后,摊铺沥青混合料层前,严禁运料车(进入工地前必须保证轮胎洁净)以外的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 5、无论是否采用连续方式施工,沥青粘层油必须洒布。 三、 粘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应随时检查 下层沥青层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即使符合要求也应在上 、下午各记录一次,表示检查认可。 2、 应随时检查粘层沥青喷洒量是否均匀,在沥青面层全宽范围内有无漏洒或过量,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 第四节 防水粘结层 一、一般规定 1、在桥梁、隧道、明涵、明通及桥头搭板等水泥混凝土基面上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均应设置防水粘结层。 2、防水粘结层要求能达到防水和加强层间粘结的作用,同时要能抵抗施工机械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桥头搭板防水粘结层应与桥面防水粘结层同时施工,技术要求与桥面防水粘结层相同。 3、防水粘结层施工前,水泥混凝土表面 应采取喷砂打毛工艺清除浮浆,除去过高的突出部位。 4、铺设防水粘结层前应确保混凝土完全干燥、洁净。 5、 大面积开展 防水 粘层施工之前, 宜 先选长 度 300m 以内的桥梁进行试生产,以检验材料性能,确定施工工艺、参数。按表 4-2 的要求对试验桥的防水粘层检验合格后,提交试验总结报告,经过 驻地办审批后 ,方可正式施工。 6、水泥混凝土表面 处理清洁、经检查合格以后的每道工序作业中,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鞋(严格与场外用鞋分开)进场作业。同时,应在相邻通车的桥面上及其两头一定长度内的路面上洒水保湿,避免灰尘污染未干的涂抹层。 二、 材料要求 34 1、防水粘结材料采用热洒布 SBS 热改性沥青。 2、为防止铺装层施工时机械破坏防水层,须在防水粘结层层表面均匀洒布4.759.5mm 的预拌碎石 三、施工准备 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应作好水泥混凝土基面的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面平整,凹凸高差宜不大于 5mm,凹陷大于 1cm 时 , 应 用环氧砂浆填补坑洼、凹隙 。 2、铺装水泥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且表面干燥。 3、水泥混凝土铺装表面应牢固、结实、无浮浆,不能有钢筋、骨料等尖锐突 出物。 四、施工工艺 (一)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检查与处理 应采用抛丸打毛的方式 处理水泥混凝土铺装层, 然后用 森林灭火鼓风机、高压水枪 将桥面上的灰尘清除干净,达到手摸无灰尘污染为度 ,并在喷涂前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 (二)材料的喷涂 防水粘结层应采用高温智能型洒布车洒布,喷洒数量为 0.8 1.6kg/m2。 (三)撒布集料 喷洒后应立即撒布预拌碎石保护层,碎石用量 2m3/1000m2 3m3/1000m2。 (四)碾压 集料撒布后即用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 3 遍,每次碾压重叠 1/3 轮宽,碾压要求两侧到边,确保有效压实宽度;碾压顺序由路侧到中央依次碾压。 (五)养生 铺筑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前严禁运 料车(进入工地前必须保证轮胎洁净)以外的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 五、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再凿眼、打洞,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现场。 2、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自检,随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洒布达不到要 35 求,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再恢复施工,对喷涂达不到要求的部分应及时修补。 3、防水粘结层的检查标准、试验方法及检查频率应符合表 4-2 的规定。 水泥混凝土防水粘结层的检验标准(表 4-2) 检查项目 试验条件 技术标准 检查频率 撒(洒)数量 现场采用托盘收集沥青和集料后 称量 满足设计要求 2000m2 一组(每组 3个点,取平均值),每座桥至少 1 组 行车检验 运料车停车、起步 及摊铺机行走 无粘轮破坏 试验段检验 外观 目测 均匀、无起泡,集料无堆积 现象 全桥 4、以处为单位,每处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前,均应 提交 “ 桥面防水粘层开工申请批复单 ”,报驻地办 验收签认 。 第五节 下封层 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沥青之后,设置稀浆下封层。下封层宜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不宜过冬,摊铺后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 一、材料要求 1、稀浆封层采用 JTG F40( 6.5) 中 ES-2 型级配。 2、集料通过 4.75mm 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 60%;对于从料场运来的石料,应将超粒径颗粒筛除,然后进行水洗法筛分,严格控制级配符合 JTG F40( 6.5)要求。 3、用水泥作填料时,用量是集料质量的 1%左右。 4、稀浆封层原材料、混合料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均应符合 JTG F40( 4.7、4.8、 4.9 及 6.5)规定。所确定的配合比应报驻地办审批。 二、稀浆封层施工 (一)施工前准备 1、稀浆封层施工前,半刚性基层表面的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应清理完毕, 损坏的透层 应 处理并符合要求 。 2、稀浆封层应采用稀浆封层机施工,稀浆封层机应具备准确的计量系统, 36 比例计量调整方便、摊铺行驶速度易于控制等功能。 3、按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种材料用量比例准确配料。为此,应定期和及时(发现偏差较大时)调整铺筑机的称量系统(包括输送带转速)。 (二)拌合、摊铺及碾压 1、摊铺槽四周的橡胶刮板要安装准确牢固,保证槽内混合料按要求摊铺,不发生外漏。 2、混合料的拌和必须均匀,不得有结团、成块或花白现象。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停止铺筑,从矿料级配、油石比及拌和速度、时间等方面检查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3、拌好的稀浆混合 料流入摊铺箱,当混合料体积达到摊铺箱容积的 2/3、在路宽方向布满料后,开动摊铺机以 1.5 3km/h 的速度匀速前进。摊铺时应保持稀浆摊铺量与搅拌量基本一致,保证摊铺箱中的稀浆混合料的体积为摊铺箱的1/2 左右。 4、稀浆混合料摊铺后,立即使用橡胶耙进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点是过厚、过薄或不平处,对漏铺和稀浆不足处应立即进行修整。找平时尤其应注意超大粒径骨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应尽快清除并填平路面。 5、当摊铺机内任何一种料用完时,立即关闭所有材料输送的控制开关,让搅拌筒内的混合料搅拌完,并送入摊铺箱摊铺完毕,摊铺机 停止前进。 6、现场施工人员对摊铺的厚度随时进行测定,如发现厚度不当就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摊铺厚度。 7、两幅纵缝搭接宽度不宜超过 80mm,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接缝处不得出现余料堆积或缺料现象,不平整度不得大于 6mm。 8、稀浆 封层铺筑 待初凝 后 (一般 30min 后), 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2 遍。如果发现团块或松散等缺陷,应将其铲除重铺。 (三)其它 1、封层施工完毕待破乳成型后,才能限速通行施工车辆。当需分幅施工时,应根据铺筑层的设计宽度,结合机械功能和养生要求,合理确定每幅摊铺宽度与分幅铺筑的顺序。 2、做完封 层后应尽快进行质量检测。 37 四、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应随时检查半刚性基层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干燥清洁、无灰尘;基层接缝、裂缝是否预先处理并符合要求;损坏的透层是否预先处理并符合要求。 2、对封层沥青混合料每天应至少抽检两次,检验集料级配及油石比是否符合批准的生产配合比要求。 3、应随时检查铺筑层外观,是否平整、颜色均匀,无花白、无油块、无松石,以及厚度是否符合设计。 稀浆封层质量标准(表 4-3) 检测项目 级配 油石比 厚度 平整度 渗水系数 宽度 压砂量 单位 mm mm ml/min mm g/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符合JTKF40 0.3 0.5 5 5 不窄于上层沥青混合料 600 检测频率 每工作 日一次 每工作日一次 单幅每公里 5处 每 200米测2处 10尺 单幅每公里 5 处 每 200 米 一个断面 每工作日一次 38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面层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在不低于 10气温下进行施工。 2、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性能要求,且便于施工,不易离析。各层施工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做到连续施工并连接成为整体。 3、各层沥青混合料之间应喷洒粘层油 ,使层间粘结良好。 4、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离析。 5、各沥青混合料层施工前, 应具有下承层的 “ 中间交工证书 ”及监理工程师 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资料和该铺筑层的 “ 开工报告 ”。 6、 铺筑 沥青混凝土面层 之前, 尽可能 完成下列工程施工 : 土路肩 缘石和 中央分隔带缘石 的安砌。 中央分隔带渗沟和超高路段的左缘带排水沟。 通信管道敷设 、中央分隔带填土 ,以及人(手)孔施工。 土路肩施工。 并尽可能完成 护拦立 柱 施工 及中央分隔带绿化施工 。 7、沥青路面铺筑在线监测的过程控制主要是摊铺过程中不断 的量测松铺厚度,碾压过程中不断地利用无核密度仪检测密度,铺筑过程中不断的量测施工温度。 第二节 材料要求 一、沥青 1、下面层采用 A 级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5-1 规定。中、上面层采用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应不低于表 5-1 规定。 39 沥青技术 要求 (表 5-1) 技术指标 70 号 A 级沥青 SBS(I-D)改性沥青 针入度( 25 ,100g,5s) 6070(0.1mm) 30-60 (0.1mm) 针入度指数 PI -1.5+1.0 0 延度( 5cm/min) 10 延度 20 cm 15 延度 100cm 5 延度 20 cm 软化点(环球法) 46 60 闪点( COC) 260 230 溶解度(三氯乙烯) 99.5% 99% 含蜡量(蒸馏法) 2.2% 密度( 15 ) 实测 (g/cm3) 动力粘度( 60 ) 180Pa.s 运动粘度( 135 ) 3Pa.s 储存稳定性离析( 48h 软化点差) 2.5 弹性恢复( 25 oC,10cm) 75% 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 质量损失 0.8% 1.0% 针入度比 (25 ) 61% 65% 延度 10 延度 6cm 5 延度 15cm 2、 改性沥青若需短时间贮存时,应转入贮存罐继续保温,同时进行不间断搅拌或泵送循环,并且在使用之前应抽样检验其质量,不合要求者应 予以 废弃。 二、粗集料 1、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 2.36mm。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石灰岩,上面层采用玄武岩或灰绿岩。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应符合表 5-2、表 5-3 的规 定。 中、下面层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表 5-2)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石料压碎值, % 不大于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 % 不大于 30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2.5 吸水率, % 不大于 3.0 对 A-70 沥青的粘附性 5 级 坚固性, % 不大于 12 针片状颗粒含量, % 不大于 18 水洗法 0.075mm 颗粒含量, % 不大于 1.0 软石含量, % 不大于 5.0 40 上面层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表 5-3)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石料压碎值, % 不大于 常温 26 高温 26 洛杉矶磨耗损失, % 不大于 28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2.6 吸水率, % 不大于 2.0 对 SBS 改性沥青的粘附性 5 级 坚固性, % 不大于 12 针片状颗粒含量, % 不大于 15 水洗法 0.075mm 颗粒含量, % 不大于 1 号料 1 2 号料 1 3 号料 3 软石含量, % 不大于 3 上面层石料磨光值, BPN 不小于 42 注:有 1 个或以上表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 5%(质量比)。 2、粗集料按表 5-4 所列规格尺寸供料。 粗集料供料品种控制标准筛孔尺寸( mm)(表 5-4) 编号 规格 建议筛孔 要求 下面层 AC-25C 1#料 13.231.5mm 3133mm 26.5mm 通过率 7085% 2#料 4.7513.2mm 15mm 中面层 AC-20C 1#料 13.226.5mm 2426mm 19mm 通过率 6585% 2#料 4.7513.2mm 15mm 上面层 AC-13 1#料 9.516mm 1617mm 13mm 通过率 8095% 2#料 4.759.5mm 10mm 3#料 2.364.75mm 5mm 0.075mm 筛孔通过率 3% 三、细集料 沥青混凝土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 5-5) 规格 公称粒径( mm) 通过下列筛孔( mm)通过质量百分率( %)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6 0 3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0 1)细集料视密度不小于 2.5g/cm3; 2)砂当量应不小于 60%(宜控制在 70%以上),亚甲兰值不大于 25g/kg; 3)小于 0.075mm 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 10%; 4)棱角性不小于 30s。 1、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机制砂,必须采用石灰岩,禁用采料场的下脚料。 2、细集料的尺寸规格见表 5-5。 41 四、填料 应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清洁,技术性质应符合表 5-6 的规 定。拌合机回收的粉料不得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 矿粉技术要求(表 5-6)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t/m 不小于 2.50 T0352 含水量, % 不大于 1.0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 0.6mm 100 T0351 0.15mm 90 100 0.075mm 75 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不大于 1.0 T0353 塑性指数 不大于 4.0 T0354 注:亲水系数宜不大于 0.8。 五、抗剥离剂 抗滑石料上面层必须掺 2%的水泥或者消石灰,中下面层不掺。 第三节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一、沥青混凝土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表 5-7) 技术指标 AC-13C AC-20C AC-25C 击实次数 (双面次 ) 75 稳定度( KN) 8 流值( 0.1mm) 普通沥青 2040,改性沥青 1540 空隙率( %) 36 沥青饱和度 (%) 6575 6070 矿料间隙率 (%) 14 13 12 浸水残留稳定度 (%) 普通沥青 80,改性沥青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 (%) 普通沥青 75,改性沥青 80 动稳定度(次 /mm) 普通沥青 1000,改性沥青 3000 42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和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两部分组成。配合比设计试验前,由总监办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配合比设计方案,配合比设计按批准的方案实施。 二、设计内容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原材料的 试验选用、矿料级配组成计算、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以及混合料性能验证等四项。 三、设计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四、矿料级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 5-8 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表 5-8) 级配类型 下列筛孔( mm)通过质量百分率( %)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25C 100 90- 100 70- 90 60- 82 51- 73 40- 65 24- 48 14- 32 10- 24 7- 18 6- 14 4- 10 3- 7 AC-20C 100 90- 100 74- 90 62- 82 50- 70 32- 46 22- 36 16- 28 10- 22 6- 16 4- 12 3- 7 AC-13C 100 90- 100 60- 80 30- 58 20- 40 15- 30 10- 23 7- 18 5- 12 4- 8 五、设计步骤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分别用实际使用的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料级配在给定的级配范围内,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应注意避开禁区,特别是应包括 0.075mm、 2.36mm、 4.75mm 三档筛孔通过率符合级配要求。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 0.6mm 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较多,形成 S 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43 2、成型 Marshall 试件。计算确定矿料组成和根据经验估计的沥青用量,按0.5间隔变 化,取 5 个不同的沥青用量,按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温度范围成型Marshall 试件。沥青混合料拌合与成型温度范围应根据沥青粘温曲线确定,如果没有粘温曲线可以参照下表 5-9 执行: 马歇尔试验温度(表 5-9) 改性沥青混合料 (中、上面层) 普通沥青混合料 (下面层) 矿料(包括矿粉)加热温度 170 175 165 170 沥青加热温度 160 170 155 165 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 160 170 145 165 试模预热温度 160 170 145 165 试件开始击实温度 155 160 140 145 试件成型终了温度 不低于 145 不低于 135 马歇尔试验时应注意: 、混合料拌合应采用小型混合料拌和机进行。 、试验用沥青材料应从准备使用的沥青罐(库)中取代表性样品。 、各种试验用材料及添加剂须检验满足本意见及规范要求,方可用于设计。 3、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中下面层采用最大理论密度仪实测法,上面层采用计算法。最大理论密度实测过程中一定要将混合料彻底分散,分散程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将严重影响最大理论密度和体积指标的准确性。计算法中粗集料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 细集料、矿粉、沥青、纤维均采用表观相对密度。 4、体积指标和马歇尔指标的测量。体积指标和马歇尔指标的测定:利用表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并根据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粉胶比、油膜厚度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利用马歇尔仪测量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马歇尔仪必须具有自动绘图功能以便对稳定度和流值进行修正。 5、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求取相应于空隙率要求范围的中值或目标空隙率的沥青用量为 a1、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为 a2、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为 a3、沥青饱和度范围的中值的沥青 用量为 a4。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能出现密度及稳定度的峰值,同时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时,则: OAC1=( a1+ a2+ a3+ a4) /4。若未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 44 围时,则: OAC1=( a1+ a2+ a3) /3。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不能使密度及稳定曲线出现峰值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作为 OAC1,但 OAC1 必须介于 OACmin OACmax的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试验。 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指标标准(不含 VMA)的沥青用量范围 OACminOACmax 的中值为 OAC2.则: OAC2=( OACmin+OACmax) /2。 通常情况下取 OAC1 及 OAC2 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 OAC。即 OAC=( OAC1+OAC2) /2。检查相应于 OAC 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6、路用性能检验:检验动稳定度、进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比、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等路用性能。动稳定度指标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试验必须委托国内权威的有资质的机构检测。 (二)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1、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用量 冷料仓应按目标配合比上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时应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集料取样进行 筛分,通过计算,使合成矿质混合料的级配与目标配合比相吻合,并符合表 5-10 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合机控制室使用。 2、确定最佳油石比 根据计算的矿质混合料配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 OAC、 OAC0.3%3 个油石比,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合机拌制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按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选定最佳油石比。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与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之差应不超过 0.2 个百分点,如超出此规定,应分析原因,重新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 3、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 按 以上生产配合比,用室内小型拌合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试件,按照以下项目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 各层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检验。 中、上面层进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和低温小梁试验验证。 (三)生产配合比验证 45 采用生产配合比用生产拌合机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铺筑试铺段。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并进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四)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根据标准配合比及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定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五)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六、 沥青质量的检查与管理 1、监理工程师到沥青厂抽检 沥青供应商确定后,沥青供应商建立沥青专罐。每批沥青到罐后,监理工程师到沥青供应商处检验相关资料并抽样检测。相关资料包括本批沥青的数量、到达时间、采购合同、出厂检测报告、中国口岸商检报告(如是进 口基质沥青)。抽样检测分为若干份,一部分封存留样,一份外委甲级资质测试中心检测全套指标。改性沥青、各种乳化沥青至少都需进行一次全套检测。 2、施工单位自检 到达工地的每车沥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后方能入罐:一是有出厂检测报告;二是司机代表沥青供应商取样并签字,一份供检测,若干份封存留样;三是软化点检测合格,运输车到工地 2 小时内施工单位必须检测出软化点,合格后方能卸车,不合格的沥青除清退外,还要通知业主总监办和其它标段不得使用。 自加工的每批乳化沥青必须检测残留蒸发物含量、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合格才能使用。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沥青检测和使用的台帐,主要包括到货时间,检测结果,使用日期,使用桩号和层次等。 3、监理抽检。 驻地和总监办按照频率抽检。如果总监办或外委检测发现正在使用的沥青存在质量问题,一方面将该沥青铺筑的路面全部铣刨,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另一方面对沥青厂家进行索赔,对监理单位进行处罚。 46 七、其它 1、对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