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酵解,一、糖酵解概述二、糖酵解的全部反应三、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在有氧状态下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在缺氧或无氧状态下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四、其他物质进入糖酵解五、糖酵解的生理功能六、糖酵解的调节葡萄糖的可得性己糖激酶和葡糖激酶的调节PFK-1的调节丙酮酸激酶的调节,提纲,糖酵解概述,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位于细胞质基质共有十步反应组成在所有的细胞都相同,但速率不同。通过该途径:葡萄糖或其他单糖在没有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成丙酮酸,并产生NADH和少量的ATP。,糖酵解的两阶段反应,能量投资阶段,能量收获阶段,糖酵解的全部反应,休要惊慌!,你所要记忆的是总反应、三步限速步骤、三种特异性抑制剂、两步底物磷酸化反应和主要的调控机制。,你不需要记住任何代谢物的结构式,反应1: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步不可逆反应由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引发反应ATP被消耗,以便后面得到更多的ATPATP的消耗使葡萄糖的磷酸化能够自发地进行,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比较,葡萄糖的磷酸化至少有三个意义:一有利于胞外的葡萄糖通过GLUT进入胞内;二带上负电荷葡萄糖很难再从细胞中“逃逸”出去;其次葡萄糖由此变得不稳定,有利于它在细胞内的进一步代谢。,葡萄糖在细胞内磷酸化以后不能再离开细胞,反应2:磷酸葡糖的异构化,6-磷酸葡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由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这是一步异构化反应,反应的机制牵涉到不稳定的烯二醇中间体。通过此反应,羰基从1号位变到2号,这既为下一步磷酸化反应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后面由醛缩酶催化的C3和C4之间的断裂反应。,磷酸葡糖的异构化,反应3:磷酸果糖的磷酸化,是糖酵解的限速步骤!是第二步不可逆反应由磷酸果糖激酶-1(PFK-1)催化糖酵解第二次引发反应有大的自由能降低,受到高度的调控,磷酸果糖的磷酸化,反应4: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C6被切成2C3由醛缩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有两类醛缩酶:第一类来源于古菌和真核生物,为共价催化,在反应中,底物与活性中心的赖氨酸残基形成共价的Schiff碱中间物;第二类主要来源于真菌和细菌,其活性中心含有二价的Zn2,为金属催化。,第一类醛缩酶,第二类醛缩酶,醛缩酶的催化机制,反应5:磷酸丙糖的异构化,磷酸二羟丙酮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磷酸丙糖异构酶(TIM)反应机制涉及烯二醇中间体活性中心的Glu充当广义碱催化剂TIM是一种近乎完美的酶(为什么?),磷酸丙糖异构酶催化的反应及其作用机理,TIM防止副反应发生的机制,TIM具有独特的防止副反应发生的机制:在反应中形成的磷酸烯二醇中间物若离开酶分子,在溶液中很容易释放出磷酸根生成丙二醛,而能异构化生成3-磷酸甘油醛的并不多。但在细胞内形成丙二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是因为当烯二醇中间物形成以后,酶分子上一段由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像一个盖子堵住了活性中心,致使烯二醇中间物无法离开酶分子,只能异构化成3-磷酸甘油醛。当3-磷酸甘油醛形成以后,上述环消失,产物得以释放。,糖酵解第二个阶段的反应,产生4ATP导致糖酵解净产生2ATP涉及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二磷酸甘油酸(1,3-BPG)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6: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3-磷酸甘油醛被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这是整个糖酵解途径唯一的一步氧化还原反应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产生1,3-BPG和NADH为巯基酶,使用共价催化,碘代乙酸和有机汞能够抑制此酶活性。砷酸在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与Pi极为相似,因此可以代替无机磷酸参加反应,形成1-砷酸-3-磷酸甘油酸,但这样的产物很容易自发地水解成为3-磷酸甘油酸并产生热,无法进入下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反应及其作用机理,碘代乙酸和甲基汞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机理,反应7: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从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ATP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红细胞内存在生成2,3-BPG的支路,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物质在脱氢或脱水过程中,产生高能代谢物并直接将高能代谢物中能量转移到ADP生成ATP的过程。,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8:磷酸甘油酸的变位,磷酸基团从C-3转移到C-2由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不同来源的变位酶具有不同的催化机制,一类需要2,3-BPG作为辅助因子,并需要活性中心的一个His残基;另一类则不需要2,3-BPG,其变位实际上是3-磷酸甘油酸分子内的磷酸基团的转移。,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的反应及其作用机理,反应9:PEP的形成,甘油酸-2-磷酸转变成PEP由烯醇化酶催化烯醇化酶的作用在于促进2-磷酸甘油酸上某些原子的重排从而形成具有高能键的高能分子。氟合物能够与Mg2和磷酸基团形成络化物,而干扰2-磷酸甘油酸与烯醇化的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PEP的合成,反应10:第二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PEP转化成丙酮酸,同时产生ATP是第三步不可逆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产生两个ATP,可被视为糖酵解途径最后的能量回报。G为大的负值受到调控!,第二次底物水平的磷酸化,NADH和丙酮酸的去向,取决于细胞有氧还是无氧?在有氧状态下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NADH的命运:NADH在呼吸链被彻底氧化成H2O并产生更多的ATP。丙酮酸的命运:丙酮酸经过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运输体与质子一起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基质内的丙酮酸脱氢酶系氧化成乙酰-CoA在缺氧状态或无氧状态下NADH和丙酮酸的命运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线粒体内膜上的3-甘油磷酸穿梭系统,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丙酮酸的代谢去向,丙酮酸转变成乙酰-CoA的四步反应,砒霜的毒性机理,糖酵解的能量学,调控的有力证据!标准的G值分散分布:+和-细胞内多数G接近0,10步反应中有3步具有较大的自由能降低G为较大负值的反应是调控位点!,第四节其他物质进入糖酵解,甘油、果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甘油转变成DHAP果糖和甘露糖通过比较常规的途径进入糖酵解半乳糖通过Leloir途径进入,甘油和其它单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半乳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Leloir途径),第五节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产生ATP提供生物合成的原料糖酵解与肿瘤:缺氧与缺氧诱导的转录因子参与糖酵解途径的一些酶的兼职功能,糖酵解某些中间物的代谢流向,己糖激酶控制葡萄糖的进入,磷酸果糖激酶(PFK)最关键的调控酶,丙酮酸激酶可调节酵解途径代谢物的输出,第六节糖酵解的调节,一、葡萄糖的可得性,二、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调节,三、PFK-1的调节:别构调节,负别构调节,1,ATP、柠檬酸、质子,正别构调节,2,AMP、ADP、F-2,6-BP,ATP浓度对PFK-1的活性影响,(一)ATP的别构抑制,ThePasteurEffect,氧气对糖酵解的抑制效应即巴斯德效应(Pasteureffect)可以使用上面的理论加以解释: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物体利用有氧代谢(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的ATP,高水平的ATP作为负别构效应物通过抑制PFK-1而抑制了糖酵解。,(二)柠檬酸的别构抑制,离开线粒体进入细胞质,大量ATP,柠檬酸,抑制PFK-1,(三)质子的抑制,(四)AMP和ADP的别构激活,(五)F-2,6-BP的别构激活,F-2,6-BP被视为PFK-1最重要的正别构效应物。,PFK-2或F-2,6-BPase的结构,PFK-2和F-2,6-BPase的活性调节和相互转变,胰高血糖素对糖酵解的影响,F-2,6-BP对PFK-1活性的调节,四、丙酮酸激酶的调节,调节方式,别构调节,共价修饰,ATP丙氨酸F-1,6-BP,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丙酮酸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环保活动方案
- 直播体育策划活动方案
- 百万冰雪活动方案
- 红色教师活动方案
- 直播收尾活动方案
- 精装公寓活动方案
- 疫苗公司公堂活动方案
- 疫情线上义卖活动方案
- 纳客活动美业活动方案
- 红色餐饮活动方案
- 妇幼保健院2025年护理部护理专项培训计划
- 患者在ICU过渡期的护理
-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超深断裂破碎体油藏地质特性及勘探启示
- 凉皮店开业活动方案
- 可爱风格设计核心方法
- 水上安全救援合同范本
-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顶账车位协议书
- 广告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乡村振兴战略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