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四章利尿药,1,学习要点,重点: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难点:各类药物利尿机制熟悉:常用药物种类、代表药了解: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2,概述,利尿药(diuretics)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的排出,产生利尿作用的一类药物。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水肿,以及某些非水肿性疾病。,3,常用药物分类,4,第一节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5,肾脏解剖,肾单位,6,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7,肾小管(RenalTubules),8,尿液的生成,9,1、肾小球滤过,原尿(crudeurine)的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水、电解质、氨基酸、葡萄糖等CRE、UA、BUN等药物及代谢产物原尿量取决于GFR,成年人约125ml/min。,25mmHg,45mmHg,10mmHg,10,原尿180L,1%终尿(1-2L),99%重吸收,11,影响原尿量的药物因素,原尿量终尿量,GFR,12,控制终尿量的球-管平衡机制,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不固定,随GFR变化而改变,GFR增加时,对Na+、水重吸收增多,反之减少。始终占GFR的65%-70%左右。意义: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增减出现大幅波动。结论:作用于肾小球的药物利尿作用有限。,13,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髓袢,2、肾小管的重吸收,14,近曲小管proximalconvolutedtubule,15,近曲小管,【生理作用】NaHCO3及NaCL的重吸收方式:Na+重吸收和H+分泌:Na+/H+交换HCO3-:Na+/H+交换及碳酸酐酶参与CL-:管腔侧pH下降驱动CL-/碱交换,重吸收能力强对水高度通透主动分泌,16,管腔,近曲小管,组织间液,Na,Na,K,K,17,【药物作用】乙酰唑胺(低效能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Na+/H+交换抑制HCO3-重吸收利尿作用弱其后部位(主要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代偿性增加对水、钠的重吸收,抵消了此处的效应不影响浓缩稀释功能,近曲小管,18,髓袢降支DescendingLimbofHelensLoop,具有水孔蛋白AQP,借助渗透压被动吸收水,19,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PeterAgre,1991年克隆出首个水通道分子。,【图片及表格来自维基百科】,20,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髓质部CorticalandMedullaPartoftheThickAscendingLimbofHelensLoop(AL),21,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髓质部,【生理作用】Na+:35%重吸收方式:Na+-K+-2Cl-cotransporter驱动Ca2+、Mg2+等重吸收,对水不通透,具有:尿液稀释功能(直接)尿液浓缩功能(间接),22,23,【药物作用】呋塞米(袢利尿药)作用方式:抑制Na+-K+-2Cl-共转运子增加Na+、K+、Cl-、Ca2+、Mg2+的排出影响尿浓缩、稀释功能利尿作用强大(高效),髓袢升支粗段皮、髓质部,2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distalconvolutedtubuleandcollectingduct,25,远曲小管近端,【作用及机制】10%Na+:Na+-Cl-共转运子重吸收Ca2+:Na+-Ca2+交换子;钙通道对水不通透,26,27,远曲小管近端,药物作用噻嗪类、类噻嗪类抑制Na+-Cl-共转运子对水不通透,影响尿液稀释,中等利尿作用加速钠钙交换,促进钙吸收弱碳酸酐酶抑制,28,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Na+/K+交换:(保钠排钾)由钠泵驱动,Na+、K+经各自通道转运上游排Na+多,则促K+分泌(呋塞米,排钾利尿药)受醛固酮调节Na+/H+交换:(保钠排氢)质子泵驱动Cl-:细胞旁途经,管腔负电位差驱动。水的吸收:ADH调节、水孔蛋白介导,29,管腔,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组织间液,Na,Na,K,K,H,Na,H2O,H2O,ADH,醛固酮,Cl-,30,穿梭机制,ADH(vasopressin)不存在的条件下,集合管不通透水;ADH可激动集合管上皮细胞的V2受体,使cAMP水平升高,以胞吐作用促使含AQP2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移动并融合,导致掺入管腔膜的AQP2数量增加,介导水吸收。cAMP水平回落时,AQP2经胞吞作用进入囊泡。,31,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药物作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保钾排钠螺内酯、依普利酮Na通道阻断剂,保钾排钠氨苯蝶啶、阿米洛利,32,二、常用利尿药,33,二、常用利尿药,34,【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作用部位: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强大、迅速、短暂尿中电解质排泄增多,接近等渗的尿液排钾利尿药,35,呋塞米的利尿机制,选择性地结合共转运子的CL-结合部位,抑制NaCl吸收,降低肾脏的稀释和浓缩功能,排等渗尿液K+吸收减少,使K+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降低,减少钙镁吸收的驱动力,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多Na+排泄到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促进K+分泌,故排K+增加大剂量抑制远曲小管CA酶活性,HCO3-排泄增加,36,【药理作用】2、促进肾脏PG的合成:NSAIDs可干扰利尿药的作用。3、扩张血管:心衰时使用,扩张全身静脉,减轻肺淤血,起效迅速,发生在利尿作用出现之前;还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37,【体内过程】1、吸收起效快,口服后30min,静注后5min起效,维持时间短(2-3h)。2、排泄通过近曲小管有机酸转运机制分泌或肾小球滤过,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并直接作用于肾小管起效。约1/3经胆汁排泄,反复给药不易在体内蓄积。(排泄即起效)3、消除半衰期1h,受肾功能影响,可达10h,吲哚美辛、丙磺舒竞争分泌机制。,38,【临床应用】1、各种严重水肿:心、肝、肾性水肿他药无效者2、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首选)3、预防急慢性肾功能衰竭4、高钙血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Ca的重吸收5、加速毒物排泄,水肿:见于心肝肾等疾病,基本病理变化是细胞间液增加,Na+潴留是主要因素。利尿药通过排钠、利水来治疗水肿,但仅为对症,应避免多种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呋噻米20-40mg初期:直接扩张静脉回心血量肺水肿减轻;利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减轻肺、脑水肿。尤其适用于脑水肿合并左心衰。,39,1、过度利尿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五低)低血容量(表现为血压下降)低血钾低血钠(停药适当补钠)低氯碱血症低血镁,不良反应,到达远端小管的尿量增多,Na+增多,导致K+分泌增加可引起心律失常、强心苷中毒、肌无力、恶心呕吐腹胀,惊厥、昏迷、肌张力减退或紧张、消化不良、心律失常;为钠泵激活所必须。伴低血钾者需先补镁,可稳定细胞内K+,是钠泵的辅助因子,利尿后使集合管分泌H+增多的结果,40,不良反应,2.耳毒性3.高尿酸血症4.胃肠道反应及其他,剂量依赖性。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布美他尼的耳毒性小。,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大剂量引起胃肠出血;血脂和血糖升高;过敏反应(磺胺)。,与尿酸竞争排泄机制,41,药物相互作用,42,二、常用利尿药,43,【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作用部位:作用机制:作用特点:(1)温和而持久(2)排出大量电解质(3)排钾型利尿药,44,噻嗪类的利尿机制,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转运子,抑制NaCl的吸收,略影响尿液的稀释;排Na+的作用使远曲和集合管排K+增加;对CA酶有抑制,故可增加HCO3-排泄;能促进远曲小管PTH调节的Ca2+吸收,降低尿钙,减少管腔钙沉积,45,【药理作用】2.抗利尿作用:可因排钠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改善口渴感,并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尿量。具体机制尚不明。3.降压作用:早期: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降压后期:扩张外周血管降压(钠钙交换机制、缩血管物质脱敏、扩血管物质释放),46,【体内过程】1、吸收:脂溶性高,口服易吸收。2、排泄:主要经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机制以原形排泄,因而与尿酸排泄形成竞争。3、氯噻嗪脂溶性低,用量大;吲达帕胺主要胆汁排泄,但利尿作用仍通过肾排泄发挥,47,【临床应用】1、水肿症:是轻、中度水肿的首选药。对心性水肿疗效好,慢性心衰常用;肝性水肿有效,防止低血钾诱发肝昏迷;肾性水肿疗效取决于肾功能损伤程度。2、降压:一线抗高血压药物。3、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和垂体性尿崩症。4、特发性高尿钙血症和钙性肾结石,48,【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常见。如低血钾、低血镁、低氯碱血症等,合用留钾利尿药可以预防。2高尿酸血症:3代谢性变化:与剂量有关,可致高血糖(与抑制Ins有关)、高脂血症,长期应用可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4其他: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加重肾功能不良。肾功能不良、无尿和磺胺类过敏者禁用,49,二、常用利尿药,50,51,螺内酯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antisterone)人工合成的抗醛固酮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Spironolactone,52,利尿机制:竞争醛固酮受体,抑制Na+-K交换,减少Na+的再吸收和K+的分泌,产生利尿作用。作用特点:作用弱,起效慢,作用时间长。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水平有关。临床应用:用于伴有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不良反应:高血钾,性激素样副作用(男性乳腺发育、女性多毛、月经不调,停药可消失),头痛,精神紊乱等。,螺内酯,53,依普利酮,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抗醛固酮受体的活性为螺内酯的2倍。受体选择性高,对其他激素受体的亲和性低,副作用小。,54,氨苯蝶啶、阿米洛利二者的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相似。利尿机制:钠通道抑制药。作用于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阻止管腔Na通道,减少Na的重吸收,由于钠吸收与钾分泌耦联,继而减少K+的分泌,并抑制Ca2+的排泄。主要与排钾利尿药联合使用。不良反应:高血钾症。氨苯蝶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55,二、常用利尿药,乙酰唑胺,56,又称醋唑磺胺,也是磺胺的衍生物。【作用与作用机制】通过抑制CA的活性,使近曲小管Na+的重吸收减少,伴有水的重吸收减少。乙酰唑胺还抑制肾脏以外部位碳酸酐酶依赖性HCO3-的转运,如眼部可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乙酰唑胺,57,乙酰唑胺,【临床应用】1治疗青光眼:减少HCO3-,抑制房水的生成,降眼压,对开角青光眼、高眼压症有效。盐酸多佐胺、布林佐胺(派立明)为新型CAI滴眼剂。2急性高山病:减少脑脊液的生成和降低脑脊液及脑组织的pH值,减轻症状,改善机体机能。在开始攀登前24h口服,可预防。3碱化尿液:促进尿酸、胱氨酸和弱酸性物质(阿斯匹林)的排泄。4纠正代谢性碱中毒5.其他:癫痫的辅助治疗、伴低血钾的周期性麻痹。,58,乙酰唑胺,【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少见。过敏反应代谢性酸中毒:长时用药,体内贮存的HCO3-减少可导致高氯性酸中毒尿结石失钾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毒性。,59,常用利尿药对电解质排泄及排钠能力的比较,60,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甘油、尿素等。特点:不易从血管进入组织液;易滤过;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基本不被代谢,最终经肾排泄。一般静脉给药后,使血浆及肾小管管腔液的渗透压升高而产生脱水及利尿作用。,渗透性利尿药,61,甘露醇【药理作用和应用】1、脱水作用:20%高渗液iv提高血浆渗透压,组织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p.o.造成渗透性腹泻,导泻,排泄毒物。治疗脑水肿、减低颅内压;青光眼急性发作。2、利尿作用:iv,血浆渗透压,血容量,稀释血液,增加肾血流和GFR,但在肾小管不吸收,故影响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导致水排泄。用于预防急性肾衰。【不良反应】可增加循环血量,加重心脏负荷,CHF禁用;活动性颅内出血禁用。,62,山梨醇Sorbitol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作用较弱,因可在体内大部分转化为果糖而失去高渗性。葡萄糖Glucose50%高渗葡萄糖易在体内代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评报告:四皓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成效评估
- 国庆节幼儿亲子活动方案
- 考勤管理制度编辑
- 配电房故障应急预案
- 父母语输入对词汇习得影响-洞察及研究
- 基于端到端架构的自动化运维框架设计-洞察及研究
- 施工环境监测-洞察及研究
- 施工方案安全交底
- 安全审计机制构建-洞察及研究
- 秋葵采收管理办法
- 工程进度偏差分析表
- 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 《货币的发展历程》课件
- GSP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饮食文化
- 《电子商务基础》课件-1.电子商务认知与发展
- 海淀耐磨地坪施工方案
-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2024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餐厅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2024年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