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急诊科护理技术,内容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第二节呼吸机及输液泵的应用第三节止血包扎固定第四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免费下载!,1,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学习目标1.复述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的目的。2.阐述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的注意事项。3.回示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的操作步骤。4.正确判断心跳、呼吸停止。5.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2,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学习内容1.心肺复苏2.电复律,3,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一心肺复苏(一)目的当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用人工的方法维持有效的呼吸、循环功能。(二)用物治疗盘,心脏按压板,纱布三块,舌钳,开口器,电筒,弯盘。,4,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心肺复苏(三)操作方法1.评估病人,及时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1)意识:摇晃或拍肩并大声呼叫病人,无反应则表示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在气管两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扪颈动脉,持续510s(3)自主呼吸:耳部贴近患者口鼻,聆听有无呼吸声,感觉有无气流;观察胸廓起伏。35s完成。当病人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心搏骤停,开始抢救。,5,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一心肺复苏2.呼救并记录时间。一人以抢救为主,边抢救边求助,通知值班医生、麻醉科、家属等3.就地抢救,背部垫木板或仰卧于地上口对口人工呼吸:开放气道:病员取仰卧位去枕,迅速松开领扣、衣扣和腰带,消除口鼻内分泌物,取下活动假牙(舌后堕者用舌钳拉出)。,6,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心肺复苏打开气道,一手置前额将头后仰,一手托病人下颌,尽量使头部后仰,保持口腔张开,口上盖纱布。用压前额的手捏紧患者鼻孔,用托下颌的手拇指翻开病人口唇。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将口紧包裹病员口唇均匀有力地吹气,待病员胸廓隆起即暂停吹气,并松开双手,让病人被动呼吸。以上步骤反复进行,成人1012次/分。如有简易呼吸器,则面罩紧扣口鼻部,均匀挤压,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7,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一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心前区扣击:一手掌紧贴胸骨下段处,另一手握空拳,抬高2030cm,向手背上扣击12次,迅速判断颈动脉有无搏动。术者将左手手掌置于病人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胸骨切迹上两横指),8,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一心肺复苏手掌长轴与胸骨垂直,右手手掌按压在左手手背上,双手平行重叠,手指交叉指上翘离开胸壁,双肘关节伸直,使手臂与病员胸骨保持垂直,借助体重有节奏地、均匀地、带有冲击式的动作,向下垂直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45cm,然后迅速放松(手勿离开胸壁),胸廓自行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80100次/分,9,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一心肺复苏(四)注意事项1吹气量要足,吹气时间宜短,占呼吸周期的1/3为宜。2有微弱呼吸者,人工呼吸应与自主呼吸同步。3胸外按压部位要准确,压力要均匀、适度,姿势要正确。4心脏按压必须配合人工呼吸。单人或双人操作时均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再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5操作过程中如换人或作其它抢救,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10,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一心肺复苏6按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评价复苏效果。1)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标志:缺氧改善;瞳孔变小;按压时扪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60mmHg;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2)心脏按压无效标志:按压时摸不到大动脉搏动;已出现的有效指针消失;瞳孔始终散大或进行性散大。3)人工呼吸的有效指针:吸气时,病人胸廓扩张上抬,当被动呼气时,能听到或用棉颊感觉到有气体排出.,11,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一)目的用允许量电流电击心脏,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二)用物除颤器、心电图机、示波器、吸痰器、氧气、气管插管以及各种抢救药物。,12,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三)操作方法1非同步电复律仅用于心室颤动。检查及调试除颤器,病人平卧于硬板床上暴露病人胸部,13,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速将电极板两块涂上导电胶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打开除颤器电源,设置到非同步位置,调节除颤器能量并开始充电。一般首次200J将两块电极板分别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及左乳头的左下方(心尖部及心底部),用较大压力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14,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此时病人身体和四肢发生抽动,立即观察心电示波器是否已转为窦性心律。如首次除颤无效可重复电击,并提高电极能量,最大可达360J(3次连击法即200J300J360J)。两次除颤之间充电约10s。,15,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2同步电复律检测机器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并记录心电图。电击当天禁食,复律前30分钟给予适当镇静药,待病人处于朦胧状态,将两电极板放置好(同非同步除颤),充电150200J即可放电,观察心电示波器,并描记心电图。,16,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四)注意事项1必须严格执行电复律术前的各项准备,抢救物品随时备用。2电复律时尽量用最低有效电功率。3电复律时电极板应与皮肤密切接触,以免皮肤烧伤。4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和病床,以免触电。,17,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二、电复律5两次除颤之间充电时间应继续基本生命支持(A、B、C),遵医嘱给予复苏药物及药液。6复律后继续心电监护24小时以上,绝对卧床休息23天。7注意神志、呼吸、面色及有无栓塞现象,未清醒前严密观察呼吸,并持续给氧,必要时吸痰或气管插管。,18,第一节心肺复苏与电复律,总结与复习1.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的目的。2.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的注意事项。3.心肺复苏与电复律的操作步骤。4.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方法。,19,再见,20,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学习目标1.解释止血、包扎、固定。2.复述出血的种类。3.阐述止血、包扎、固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4.回示常用止血法、常用包扎法、常见部位骨折固定法。5.体现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21,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学习内容一、止血二、包扎三、固定,22,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一)出血的种类根据受伤的血管不同分为三类:1动脉出血往往血液从血管破裂处近心端喷射状涌出,血色鲜红,血流急,出血量较大。2静脉出血往往血液从血管破裂处远心端缓慢流出,血色暗红,出血量与血管大小有关。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伤口处渗出,血色鲜红,常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出血量较小,常可自行凝结止血。,23,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三类:1外出血血液流出伤口外,易于察觉。2内出血血液流在体腔或组织内,不易察觉,应特别警惕。3皮下出血皮肤未破,皮下软组织出血,皮肤上可见淤斑。,24,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二)常用止血法1指压止血法(1)头顶出血:在耳屏前摸到搏动的颞动脉,压双侧颞动脉。(2)面部出血:压双侧下颌角前下凹内的颈外动脉。,25,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3)头颈部出血:压同侧颈总动脉。(4)上肢出血:在锁骨上窝处向下向后摸到搏动的锁骨下动脉,用拇指按压。(5)前臂出血:在肱二头肌中段内侧摸到肱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按压。,26,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6)手掌部出血:压手腕部内、外侧的尺桡动脉。(7)下肢出血: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压股动脉。(8)足部出血:在踝关节处压胫前、后动脉。,27,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二)常用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1)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法(2)屈肘加压包扎止血法,28,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二)常用止血法3止血带止血法(1)橡胶止血带(2)气囊止血带(3)绞带止血法4其它止血法结扎、修复、吻合血管、止血药物等。,29,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一、止血止血带止血法注意事项:(1)止血带靠近伤口,松紧以出血停止为度。(2)注意观察血运情况,伤肢挂明显标志。(3)缚扎时间越短越好,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超过1小时,如连续结扎,每1小时放松1次见鲜血流出,换稍高23cm处再结扎。,30,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一)绷带包扎法1基本包扎法(1)环行:在包扎原处环行缠绕,后一周完全盖住前一周。(2)螺旋形:螺旋状缠绕,后一周压住前一周的1/31/2左右。,31,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3)蛇形:斜形环绕包扎,每周之间有空隙,互不遮盖。(4)螺旋反折形:在螺旋形的基础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反折点需对齐保持美观,反折点不应在伤口、骨隆突处。,32,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5)回返形: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回返包扎,直至该端全部遮盖后再作环行包扎两周固定。(6)“8”字形:按“8”字的书写径路包扎,交叉缠绕。,33,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2绷带包扎原则(1)包扎前认真评估伤情。(2)包扎部位清洁干燥,骨隆突处或凹陷处应先垫好衬垫再包扎。(3)包扎时用力均匀,松紧适度,力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保持肢体功能位。,34,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4)包扎时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指、趾末端外露以便观察末稍血液循环和感觉是否异常。(5)包扎开始时应环行两周固定,包扎完毕再环行两周,用胶布和撕开的带尾打结,所打的结应在肢体的外侧面,不可在隆突或受压部位。(6)包扎或松解绷带时要避免绷带脱落在地上。,35,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二)三角巾包扎法1常见部位包扎法(1)头部包扎法:三角巾底边向上反折3cm,置于前额齐眉,顶角向后盖头上,两底角经耳上缘向后拉,在头枕部压住顶角,然后两底角交叉绕到前额打结。,36,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二)三角巾包扎法(2)眼部包扎法:单眼包扎法:三角巾折叠成4cm宽的带状,将其2/3从前额斜向下盖住伤眼,此端从耳下枕外粗隆下方经健侧耳上到前额,压住另一端绕行,而另一端则于交叉处向外翻转拉向健侧耳上打结。,37,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二)三角巾包扎法(3)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单结,在三角巾相应的部位剪4个孔,露出眼、鼻、口,罩住面部,把两角向后拉,在枕后交叉,绕至前额打结。,38,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二)三角巾包扎法(4)手包扎法:手心向下朝顶角方向平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向手背回折,两底角拉向手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后绕手腕打结。(5)足包扎法:脚心向下朝顶角方向平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向足背回折,两底角拉向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后绕踝关节打结。,39,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二)三角巾包扎法2注意事项1)包扎前认真评估受伤情况。2)注意病人舒适及保持功能位。3)包扎部位准确,动作轻快,松紧适宜。4)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40,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三)多头带包扎法常用多头带有腹带、胸带、丁字带等。1、腹带结构为内面两侧各有1块包腹布,外面两侧各有5条横带相互重叠。包扎时,先将腹带平放身下,包腹布裹住腹部,再将两侧横带交叉包扎,最后在腹部打结或胶布固定。如切口在上腹部则由上向下包扎,切口在下腹部则由下向上包扎。,41,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三)多头带包扎法2胸带胸带比腹带多2根竖带,没有包腹布。包扎时,先将两竖带从两侧颈旁拉下置于胸前,再交叉包扎横带,压住竖带,最后固定于胸前。3丁字带形如“丁”字状。包扎时,两侧的横带与腰带同法固定,竖带从后到前托起会阴部组织,轻度加压固定到横带上。常用于包扎会阴及肛门等处。,42,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二、包扎(四)弹力网包扎法弹力网多用于头部及四肢等部位的包扎,其特点是弹性好,透气、不易滑脱,包扎方便。多用于门诊换药病人的包扎。,43,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三、固定(一)固定原则1认真评估伤情,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包扎伤口,再固定骨折。如有休克应先抗休克处理。2固定骨折时应尽可能把伤肢摆成正常功能位。3固定可靠,松紧适宜,四肢固定应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44,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三、固定(一)固定原则4、对开放性骨折进行处理时不可将刺出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感染。5用夹板固定时,固定的范围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夹板的长度要包括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宽度要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45,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三、固定(一)固定原则6夹板与皮肤之间要加棉垫、布或其它物品,尤其注意骨隆突处、夹板两端及悬空处,以防受压或固定不牢。7固定后应作好标志。,46,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三、固定(二)常见部位骨折固定法1脊椎骨折固定法脊椎骨折后严禁坐起,未固定前不得轻易搬动,以免加重损伤。2上臂骨折固定法上臂骨折可用三角巾作无夹板固定或用夹板固定。,47,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三、固定(二)常见部位骨折固定法3前臂骨折固定法前臂骨折可用夹板固定,三角巾悬挂或绷带和三角巾作无夹板固定。4大腿骨折固定法大腿骨折用夹板固定应上至腋下,下至足跟。,48,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三、固定(二)常见部位骨折固定法5小腿骨折固定法小腿骨折可用夹板固定或将伤肢靠在健肢固定。,49,第二节止血包扎固定,复习与总结1.止血、包扎、固定的概念。2.出血的种类。3.止血、包扎、固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4.常用止血法、常用包扎法、常见部位骨折固定法的操作步骤。5.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50,再见,51,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学习目标1.复述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病人的护理目的。2.阐述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3.回示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病人的护理操作步骤。4.体现无菌观念及消毒隔离意识。,52,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学习内容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二、深静脉置管的护理,53,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一)目的预防创口感染。(二)用物换药包一个(弯盘、换药碗各1个,纱布1张,有齿镊2把,棉球若干),碘仿纱条一根,3M敷贴1张,0.5碘伏,无菌手套1双。,54,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三)操作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说明目的。检查吸引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至0.040.053Mpa,关闭吸引器。协助病人取仰卧位。,55,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垫治疗巾。用一镊子取下气管套管口湿纱布,检查导管松紧,内导管是否锁紧,将镊子放置于弯盘一角。,56,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用止血钳取消毒吸痰管吸尽气管内痰液(方法同吸痰法)。若痰液粘稠,应先向套管内滴入盐水糜蛋白酶液等,待痰液湿化后再吸引。左手持镊(取置于弯盘的镊子)固定于外套管,右手持止血钳打开套管开关,取出导管放入弯盘内。,57,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更换气管垫。将止血钳换至左手,夹住外套管稍稍提起,平镊换至右手夹住气管垫纱布开口缓缓拉出,将换下的气管垫及平镊置于弯盘内。检查切口周围皮肤颜色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右手取另一把无菌平镊,用75酒精棉球自导管处向外消毒切口周围皮肤二次,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切口边缘皮肤,再用酒精棉球消毒外套管托,换上气管垫,必要时使用凡士林油纱条。,58,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检查套管系带松紧以容纳两指为宜,套管口覆盖双层湿纱布。将取下的气管内导管煮沸5分钟,然后在流动水下用毛刷刷净导管内、外痰痂及痰液,再煮沸消毒510分钟。消毒完毕,置于无菌弯盘内冷却备用。,59,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检查内导管腔,确保通畅无异物后,左手固定外套管托两端,右手持内导管柄两端轻缓将内导管放入,锁住开关。有痰液应先吸净气管内痰液后再放入内导管。,60,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不适。整理用物。堵管:病情好转,需拔去气管导管时,应先试堵管,观察2448小时后拔管,在堵管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烦躁不安等。,61,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四)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并不断旋动,避免吸痰管固定一处吸痰损伤黏膜。2一根吸痰管只能吸一次,吸痰时观察呼吸情况,杜绝任何异物带入气管内。,62,第三节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护理,一、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四)注意事项3吸痰前检查吸引器负压,不能超过规定的负压。4储液瓶内的液体不能超过2/3,要及时倒掉,避免装满水后倒吸损坏吸引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阳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 宁波七上期末数学试卷
- 零碳园区园区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方案
- 化妆品大牌知识培训总结
- 林州小升初历年数学试卷
- 机场装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智能化光伏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 隧道跨河段施工方案
- 史记鸿门宴原文翻译课件
- 机场安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内燃机车钳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
- 智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制定方案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夏季高温施工安全防暑降温
- 肺结节培训讲课
- 算量BIM模型建模规范要求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大比武理论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会计加薪述职报告
- 服务窗口礼仪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