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罗伯特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电影化”叙事特质 内容摘要 罗伯特勃朗宁( r o b e r tb r o w n i n g ) ( 1 8 1 2 - - 1 8 8 9 ) 创作的戏剧独自诗是英 语诗歌史上别具一格的诗歌体式。戏剧独白诗既具有戏剧的特性,又突破了戏 剧在视点、时空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产生了电影化叙述特质。 本文首先探讨了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对戏剧元素的保留,主要包括情节的 戏剧性、人物的形象性和语言的台词化,并以叙事学理论分析戏剧独自诗叙述 手法上的场景呈现式、无人称叙述和现在进行时态这些戏剧式表现形式。这些 特点既是戏剧的也是电影的。 接下来通过考察勃朗宁根据诗歌的形式特点对戏剧的突破来探讨其电影化 叙述模式。首先是主观视点的采用,这是电影和戏剧最大的区别之一;再用电 影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蒙太奇手法时空进行整合和重组,画 外空间的利用,以及结合诗歌分节的形式进行快速场景切换等,并形成了“麻 绳式结构”和“圆规式结构”等电影结构模式。这些叙述手法是戏剧所不具备 的,而是电影化叙述特质。 最后出结论:勃朗宁诗歌中电影化叙述特质是戏剧和诗歌有机结合的自然 结果。 关键词:勃朗宁;戏剧独自诗;电影化叙述特质 o nc i n e m a t i cn a r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o fr o b e r tb r o w n i n g sp o e t r y a b s t r a c t r o b e r tb r o w n i n g ( 1 8 1 2 1 8 8 9 ) s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i sat y p eo fl y r i cp o e mw i t h g r o t e s q u ec h a m c t c r i s t i c s 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 sh a v et h ed r a m a t i ct r a i t sw h i l ei nt h e m e a nt i m eb r e a kt h r o u g ht h ed r a m a t i cc o n f i i a e so fa n g l e ,s p a c ea n dt i m e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 s et w oa s p e c t sp r o d u c e sc i n e m a t i cn a r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 t ob e g i nw i t h , t h i st h e s i sd e p i c t st h ed r a m a t i cd e m e n t si nb r o w n i n g sd r a m a t i c m o n o l o g u e s ,i n c l u d i n gp l o t , d r a m a t i cp e r s o n a ea n dl i n e s i ta l s ou s e sn a r r a t o l o g yt o a n a l y z et h ed r a m a t i cm e t h o d ss u c ha ss c :e l l ep r e s e n t a t i o n ,n o n - p e r s o nn a r r a t i v ea n d p r e s e n tt e n s e i nt h e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 t h e s et r a i t sa r eb o t hd r a m a t i ca n d c i n e m a t i c s e c o n d l y , i ta n a l y z e s t h en a r r a t i v em o d eo ft h e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t h r o u g h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h o wb r o w n i n gt r a n s c e n d sd r a m ao nt l l eb a s i so fp o e t i cf o r m t h e 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 sa d o p ts u b j e c t i v ea n g l e s t h eu s eo ft h e s es u b j e c t i v ea n g l e si s o n eo ft h em a i n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p l a y sa n dm o v i e s t h e nt h e 也e s i su s e st h e c i n e m a t i ct h e o r yt oa n a l y z eh o wt h e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d e a l sw i t hs p a c ea n dt i m e a l o n gw i t hm o n t a g e ,t h eu s e o fo f f - s c r e e ns p a c e ,s w i f ts h i f t i n gs c e n e sb e t w e e ns t a n z a s , a st of o r mt h ec i n e m a t i cs t r u c t u r a lm o d e ss u c ha s “t w o l i n er o p es t r u c t u r e ”a n d “c o m p a s s e ss t r u c t u r e ”t h e s en a r r a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 sd on o tb e l o n gt od r a m a sb u t i n s t e a da r ec i n e m a t i cn a r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 a tl a s t , t h et h e s i sc o m e st o t h i s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c i n e m a t i cn a r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i n b r o w n i n g s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i st h en a t u r a lr e s u l to fc o m b i n a t i o no fd r a m aa n d p o e m k e yw o r d s :b r o w n i n g ;d r a m a t i cm o n o l o g u e ;c i n e m a t i cn a r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 2 第一部分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罗伯特勃朗宁( r o b e r t b r o w n i n g ) ( 1 8 1 2 - - 1 8 8 9 ) 是英国1 9 世纪维多利亚 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早期的三首长诗波琳、帕拉切尔 苏斯和索尔戴洛,中期的四部诗集戏剧抒情诗、戏剧罗曼司和抒情诗、 男男女女和戏剧人物,后期的叙事诗指环与书及诗集戏剧田园诗 等。勃朗宁的诗歌形式新颖、内容博大精深,特别是中期被称为戏剧独自诗的四 部诗集,引起国外批评家们的极大兴趣。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国和美国 评论界开始重视勃朗宁。1 8 8 1 年( 也就是在诗人去世前8 年) 伦敦勃朗宁学会 成立,分会遍布世界各国,其它的勃朗宁研究俱乐部和研究学会也在英美各大城 市涌现。1 9 8 0 年至1 9 1 9 年期间,有几千个这样的组织。但这一时期的勃朗宁很 大程度上是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被研究的。 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由于t s 艾略特ns e l i o t ) 等现代派诗人的贬抑, 对勃朗宁的研究一度处于低谷。奥尼尔( p 0 n e i l l ) 在罗伯特勃朗宁与二 十世纪批评一书中说“对于1 9 世纪文学特别是对勃朗宁的反感,几乎在两次 世纪大战之间发表的所有人类学和文学史评论中都表现得很明显。帕可即使在这 个艾略特的观点处于统治地位的时期中,依然有对待勃朗宁不同的声音响起,比 如现代主义另一位著名诗人庞德( e z r ap o u n d ) 对勃朗宁推崇备至,他认为:“维 多利亚时代最有意思的诗是勃朗宁的男男女女这种诗歌形式是那个时期 的英诗中最重要的形式,而且以这种形式写成的诗相互间在内容上相差甚远 自从勃朗宁以来很难见到这种类型的好诗了。” 同时,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学者 也仍致力于对勃朗宁诗歌主题和诗人生平的研究,比如w c 德冯( w c d e v a n e ) 的勃朗宁之谈一部思想的自传( b r o w n i n g sp a r l e y i n g s :t h e a u t o b i o g r a p h y o f a m i n e ) 和勃朗宁手记似b r o w n i n g h a n d b o o k ) ,w 0 雷 0 u e i l l , e ,r o b e r t b r o w n i n ga n dt w e n t i e t h c e n t u r yc r i t i c i s m ,c o l u m b i a , s c :c a m d c nh o u ,i n c ,1 9 9 5 p 5 6 p o u n d ,e z r a , l i t e r a r y e s s a y s 巧砌p o u n d , 缸w i t h i n t r o b y t s e l i o t ,l o n d o n :f a b e r f a b e r , 1 9 6 3 ,p 4 1 9 4 2 0 蒙德( w 0 r a y m o n d ) 的永恒的瞬间和勃朗宁的其它论文( t h ei n f i n i t e m o m e n ta n do t h e re s s a y si nr o b e r fb r o w n i n g ) 。 从2 0 世纪5 0 年代开始,随着现代主义的衰退,“勃朗宁热”又开始回升。 罗伯特朗勃姆的经验的诗提出了解读勃朗宁的新方法;在英美评论界先后 涌现了像罗马a 金j r ( r o m a ak i n g ,j r ) 的乐弓和七弦琴罗伯特勃 朗宁的艺术) ( t h e b o w a n d 舭l y r e :t h e a r t o f r o b e r t b r o w n i n g ) , 帕克霍南( p a r k h o n a n ) 的勃朗宁笔下的人物:诗歌技巧研究( b r o w n i n g sc h a r a c t e r s :as t u z y 伽p o e 矗ct e c h n i q u e ) ,伊泽贝尔阿姆斯特朗( 1 s o b e la r m s u o n g ) 的作家和他 的背景:罗伯特勃朗宁( w r i t e r sa n dt h e i rb a c k g r o u n d :r o b e r t b r o w n i n g ) 和 菲利普朱( p h i l i pd r e w ) 的勃朗宁的诗:批评介绍( t h e p o e t r y o fb r o w n i n g : ac r i t i c a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等等众多评论家和论著,他们指出勃朗宁除了作为“哲 学和宗教”的老师之外,更是一位在塑造人物形象、发展讽刺模式等方面具有高 超技巧的诗人。在2 0 世纪后半期,哈洛德布鲁姆( h a r o l db l o o m ) 是勃朗宁研究 领域的集大成者。布鲁姆认为勃朗宁毫无疑问是“英国几位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以来最伟大的作家,超过了他同时代的大对手丁尼生和主要的二十世纪诗人,甚 至包括叶芝、哈代、和威廉斯史蒂文斯,更别提那些昙花一现的现代主义诗人 了,他们的名声正在快速消退。” 。这样,在布鲁姆和其它许多评论家的重视之 下,勃朗宁在上个世纪后半期又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研究。 相对于1 0 0 多年来国外勃朗宁研究的巨大成果来说,勃朗宁在我国的受重视 程度和研究现状却与此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勃朗宁一般只在一些文学史和诗歌论 著中作为维多利亚时代一位重要诗人而被提及,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勃朗宁 全集的中译本。汪晴和飞白合译并撰文的勃朗宁诗选是第一次将勃朗宁的诗 单独译介至我国,也是国内唯一的一本勃朗宁研究专著。关于勃朗宁诗歌的中文 论文的数量也相当少,且基本上都集中在对像我的前公爵夫人等几首最有名 的诗的评论上。可见对勃朗宁的研究在国内还是相当馈乏的。这主要是因为勃朗 宁的诗难读难译,特别是他的戏剧独白诗语言驳杂,主题隐晦,且往往涉及一定 的相关背景,所以在解读和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飞白先生说:“原来勃朗 宁被公认为英语诗歌中最难懂的诗人,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罗斯金就曾把读勃朗 b l o o m h a n dt r i l l i n g , l ( c d s ) ,h c t o r i a np r o s ea n dp o e t r y ,l o n d o na n dn e wy o r k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1 9 7 3 ,p4 9 3 4 宁的诗比作爬冰川。最难懂,意味着最难译,所以历来无人问津。”回由于这 个原因,勃朗宁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在我国学术界却一 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中外对勃朗宁的批评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他诗中具体情节和人 物的作各种评论,比如以女性主义理解波菲利雅的情人,以解构主义分析加 皮卢的托卡搭曲或从新历史主义角度看利波利比兄弟等等,对戏剧独自 诗这种形式的论述不多,而对于诗中的电影化叙述特质更是无人提及。本文从戏 剧和诗歌结合的角度来探索电影化叙述特质的根源是对勃朗宁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的“电影化”叙述特质 本文讨论的内容是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的电影化叙述特质,那么首先有必要 对什么是戏剧独自诗作一个界定,目前对这一诗歌样式还没有公认的一致的定 义,m h 艾伯拉姆斯( m h a b r a m s ) 是这样说的: 戏剧独白诗是一种被罗伯特勃朗宁完善的抒情诗。从完整的形式 来看,像以勃朗宁的我的前公爵夫人、圣普拉西教堂的主教吩咐后事 安德烈,裁缝之子及其它很多诗为代表的,戏剧独白诗具有以下特点: ( 1 ) 一个显然不是诗人的人物,在一个特定的情境,关键的时刻讲述整首诗: 公爵与使者讨论第二个妻子的事;主教已奄奄一息;安德烈再一次一厢情愿 地试图相信他妻子的谎言。( 2 ) 这个说话人对着一个或多个人说话,并与他 们有互动;但我们只能从独白者的说话过程申知道听者的存在和他们的言行。 ( 3 漪人选择和组织诗中说话人语言的主要原则是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展现 独白者的脾气和性格。 从这个描述来看,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是最典型、最符合人们对这 一诗体的理解的,所以“戏剧独自诗”这个词总是和勃朗宁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 起。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他的其它诗作如长诗 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m 准林:漓江出版社,1 9 8 9 第4 8 页。 a b r a m s ,m h ( e d ) 一g l o s s a r yo f l i t e r a r yt e r m s ,6 “c d n ,n e wy o r k :h a r c o u r tb r a c ec o l l e g ep u b l i s h e r s , p 4 8 5 和抒情诗以及一些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戏剧独白诗的诗歌均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之内。 人们一直惊叹于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形式和内容上的新颖,那么为什么他的 戏剧独自诗如此与众不同? 为什么他的诗特别具有节奏感和现代感? 很大的一 个原因是勃朗宁在创作中使用了一种既类似于戏剧又超越戏剧的叙事手法 电影化叙述手法。勃朗宁是一位非常具有现代性和创新意识的诗人,他不愿受制 于在单一的场景和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故事的戏剧化创作手法,于是在创作中 自由地运用了一种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电影化想像。在电影化 想像在总指导下,勃朗宁具体运用了许多电影的创作手法,比如蒙太奇、平行剪 辑、快速场景更换、叠印、画外空间的利用等等。所以说勃朗宁的诗歌带有明显 的电影化叙述特质。 然而,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门类是在勃朗宁逝世后的1 8 9 6 年诞生的,基 本上是属于2 0 世纪以后的艺术形式。说勃朗宁的诗具有电影化叙述特质并不是 说他作为一名十九世纪的诗人已经预见了电影艺术的诞生,更不是说他有意识地 借鉴电影创作手法,而是指他的创作理念和对题材的处理方法,比如对时间和空 间的处理方式正好与电影的方式不谋而合。因为电影化叙事手段不等于电影本 身。这种基于空间化想像为前提的“呈现”式叙述方法和对时间流程的拼切、剪 辑并不只是到了电影摄像机发明以后才有的。美国批评家爱德华茂莱在其著作 电影化的想像作家和电影中说道: 从历史上看,瓦尔这克在1 9 世纪的戏剧中看到的电影化的想像,也可 以在小说的发展中史上看到。格里菲斯曾宣称他从狄更斯那里学到了交叉剪 接技巧;爱森斯坦在狄更斯、格里菲斯和今天的电影一文中也争辩说, 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的作品中舍有特写、蒙太奇和镜头构图的对等物。福 楼拜、哈代和康拉德的小说也可以说是部分地预示了“电影的文法”。 因此,人们一般都只注意到电影在2 0 世纪的长足发展拓宽了其它艺术种类 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却忽略了事实上是先有了电影化思维才有电影这一 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像作家和电影【z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8 9 ,第3 - - 4 页。 艺术形式的诞生的。“电影的出现是为了适应现代人对更充分的视觉现实主义的 强烈要求。”$ 所淤,本文不是影躺论( 有剐与麓筠毽纪文学终菇串受电影煞影 响的研究) ,而是讨论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的文本中应用的叙事技巧,而这些技 巧通常被认为是电影特有的。 囝爱簿拳蓬菜,电影纯鹩戆像薛家鞘壤影【骂1 裳;孛蓦电彩接蔽社,1 9 5 9 ,第:贾 7 第二部分戏剧元素:电影化的内容 勃朗宁在创作戏剧独自诗之前曾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舞台剧写作,所以他的戏 剧独自诗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舞台剧即戏剧的影响。斯蒂文霍林说:“当勃朗宁 开始创作戏剧独白诗时,两者的交集和联系并不难发现。”戏剧独白诗“就好像 戏剧的时间和空间减少、省略、压缩进了一个五十或一百来行的诗歌框架中。”o 勃朗宁在他的戏剧独白诗中保留了大量了戏剧元素,主要包括戏剧的题材内容和 戏剧的叙事方式。 一、戏剧的题材内容 i 情节的戏剧性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虽然从情节上看并不完整,但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和故事性。他的戏剧独白诗涉及的题材包括谋杀( 波菲利雅的情人、我的前 公爵夫人) 、仇恨( 西班牙修道院里的独白、药作坊) 、异教( 忏悔室) 、 偷情( 忏悔) 等等。安德烈,裁缝之子写的是画家安德烈对妻子的一段诉 说,这首讨论艺术的诗表面上很平静,其实也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故事性元素: 首先是诗中提到的听者,即安德烈的妻子露克蕾吉亚。据史料记载,露克蕾 吉亚是一位绝色美女,原是一个帽匠之妻,安德烈对她十分迷恋,所以在她的丈 夫病故之后不顾一切与之成婚。对美人的迷恋使安德烈不但在一定程度荒废了的 绘画,而且导致他众叛亲离。圆美人是祸水的是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主题,这样 的主题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由此也可见勃朗宁在选材上的倾向:他更 偏好具有戏剧化的题材。 第二是独白者与听者也就是安德烈和露克蕾吉亚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飞 白先生是这样解读的:“我们发现安德烈在独白中每当谈到艺术问题时,总是不 是得不重新用金钱的语言翻译一遍,从而可以推断:这才是她能够听懂的语言。 h a w l i n s t e f a n t h ec o m p l e t ec r i t i c a lg u i d et or o b e r tb r o w m l n 吕l o n d o n :r o u t l e d g e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2 0 0 2 ,p ,1 7 i b i d ,p 1 8 飞白诗海一世界诗耿史纲【m j 桂林:漓江出版社。1 9 8 9 ,第2 8 8 页。 而且,此时她对安德烈的爱和为丈夫感到骄傲已经消蚀净尽,如今连坐在这里假 装一下恩爱伉俪也坐不住了,在安德烈谈话时表现得非常心不在焉( 勃朗宁对这 一点表现得相当微妙) 。”回这一点无疑也给诗歌增加了戏剧性和故事感。 第三,安德烈挪用法国国王资金的插曲。诗中说道:“请法朗西斯王原谅! 每当夜间我作画过度疲劳而抬眼凝望,四壁都会发光,所有的砖缝里不 见灰泥,只见我砌这房子花掉的法王的黄光芒夺目! ”圆这里有一段史实:法国 国王法朗西斯曾经给安德烈一笔数额不小的金钱托他购置名画,可他为了讨露克 蕾吉亚的欢心,用这笔钱建造了一栋房子。作者安排这个小插曲,既是为了进一 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出于对戏剧性事件的一种敏感。 第四,露克蕾吉亚的外遇。诗的最后一句是:“表哥又在吹口哨了! 去吧, 我的爱。”这位“表哥”是露克蕾吉亚的情人,安德烈为迎合商业需要作画所付 出的艰辛其实是为他妻子的情人还赌债。这个细节不乏讽刺意味,但其戏剧性也 不容忽视。 以上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使得这首并不长的诗歌拥有 了很大的叙事容量。情节的戏剧性是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但 戏剧性也是一般电影必不可少的因素。勃朗宁对题材的处理与传统戏剧还是有一 定差别的,比如同是谋杀爱人,波菲利雅的情人和莎士比亚的奥瑟罗就 完全不一样,前者是为了永远留住情人而将其杀害,带有很大的非理性色彩,后 者则是因妒生恨,仍属于传统戏剧讲述模式。可见,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虽然保 留了戏剧的情节上的戏剧性,可是在对戏剧性的处理上却更现代,或者说更接近 现代电影的创作理念。 2 人物的形象性 形象鲜明的人物刻画是包括戏剧和小说在内的叙事性文学的共同特点。勃朗 宁戏剧独自诗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个性丰满的戏剧人物, 像为了永远留住情人而将其危害的平民男子( 波菲利雅的情人) 、冷酷高傲的 公爵( 我的前公爵夫人) 、热爱世俗生活、放荡不羁的画家( 利波利比兄弟) 、 飞白诗海一世界诗歌史纲【m 】梓林:漓江出版社,1 9 8 9 ,第2 8 6 页。 本文所引勃朗宁的中文诗歌,凡未附英文对照的均选自汪晴、飞白译并撰文的勃朗宁诗选,深圳 海天出版社,1 9 9 8 。 有才能却为了爱情委曲求全的失败者( 安德烈,裁缝之子) 等等,都是活生生 的现实人物,有血有肉、形象可感。“可以说,在莎士比亚之后,没有一个英国 诗人像勃朗宁这样鲜明、生动、深刻、复杂地表现过性格、心理和人生。” 3 语言的台词化 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勃朗宁诗歌中以人物之口说出的语言非常口语化,充满市井俗语,完 全没有一般维多利亚时代诗歌所具有的高雅、严谨和精致的风格。这一点可以和 其他诗人所写的、同样被命名为戏剧独自诗的诗歌的比较中看出来。以阿弗里 德丁尼生( a l f r e d t e n n y s o n ) 同样以写戏剧独自诗闻名,他的尤利西斯、 悌托诺斯语言优美、修辞华丽,带有很强的抒情性和风格化;而勃朗宁的诗 从用词方面来说平实且带有俗字俗语,完全是活生生的生活中的语言。前者抽象 而概括,所抒发的思想,不管是不服老的精神还是苟延残喘却不能死去的悲哀都 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后者则相当具体和个性化,不管是地位尊贵的公爵还是身份 低下的平民,单恋的男子还是善妒的女人,一张口说出的都是属于人物自己的语 言。前者注重挖掘人物心理和内在的情感,后者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见, 前者的语言风格无疑更接近于诗剧或戏剧;后者的人物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口语 化、个性化、交流性1 和电影台词都是一致的。因为诗剧和戏剧的语言相对来说 更华丽和繁复,而电影因为真实化的内在要求,语言一般更接近日常口语。 第二,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人物语言的交流性很明确。国内学者将戏剧独自 诗“d r a m a t i c m o n o l o g u e ”中的“m o n o l o g u e ”一词译成“独白”,但这时的“独 白”并不是自言自语的意思,“m o n o l o g u e ”一词是相对于“d i a l o g u e ”来说,指 的是只有一个人说话,而没有第二者插话,并不代表是独自者在自说白话( 与小说 和戏剧中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述说是不一样的) 。勃朗宁的戏剧诗中的主人公的“独 自”,他是在对一个( 或几个) 听众说着话,这个听众虽然在诗上并没有直接提 及,但我们在从独白者的话语中感觉到。所以这个并不出现的、神秘的听众在勃 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独白者所说的话都是针对这个特定的 听者的,换成是别人,他就不会这样说。比如我的前公爵夫人这首诗中公爵 飞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页 l o 说:“我再重复一声:你的主人伯爵先生的闻名大方足以充分保证:我 对嫁榭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这句话只有对着作为伯爵使者的昕者 才会说出。再如圣普拉西教堂的主教吩咐后事中的主教一再说到他最喜欢的 儿子安塞姆:“安塞姆你躲什么? ”、“他们对你耳语什么,我的心肝安塞姆? ” 独自者说话的口气和内容都是和听者密切相关的。 第三,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的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情节推动作用。这是戏剧 和电影与小说的区别之一,因为小说由于有叙述人的讲述,所以不需要让人物语 言像戏剧那样承担过多交待剧情和叙事的任务,但戏剧和电影都必须在一定程度 上依赖剧中人物的台词来交待情节。然而电影和戏剧的人物台词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电影可以调动各种叙事因素,比如画面、文字、音响等来讲述故事,所以电 影台词虽然也具有动作性,即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但也不必像戏剧的台词那样 负载过多的叙事功能。从这一点来看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中的人物语言的处理方 式更接近电影而不是戏剧的台词:诗中人物所提供的一些关于事件背景和进展的 重要信息,似乎都是他不经意间说起的。还是以我的前公爵夫人为例,公爵 在介绍完前夫人的画像和为人之后就请听者一起下楼,说“请你起身,客人们在 楼下等。”就在两人一起下楼时,公爵好又补充了一句“我再重复一声:你的主 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妆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 到拒绝”,公爵这旬似乎是随意重申的话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理解本诗至关重要 的信息:听者是伯爵派来和公爵谈论其女儿婚事的人。这些信息的提供被隐秘地 安排在独自者自然的话语传递中,既不露痕迹,又服贴自然,避免了像戏剧人物 那样大段地讲述事情的原委和背景的不自然。勃朗宁有意识地突破了戏剧台词的 特点,因为毕竟他写的戏剧独自诗不是戏剧,它的首要任务不再是讲述一个完整 而能让观众都看懂的故事。 二、戏剧的叙事方式 1 场景呈现式 莱辛在论及诗与画的区别时认为绘画和雕刻是空间艺术,而诗是时间艺术。 因为绘画运用的是“自然符号”o ,而诗用的是“人为符号”。,“自然符号”是 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的;“人为符号”指的是语言文字。从这种分法来看,电影 和戏剧既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空间是电影和戏剧艺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 素。而像小说这样的时间艺术,有时候可以忽略空间这一因素,而只强调时间和 事情的发展。熟奈特在说到小说叙事时谈到:“我完全可以讲一个故事而不点明 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该地点与我讲故事的地点之间的距离,叙述主体的时间 限定明显比空间限定重要”。有的小说作者甚至故意不提及人物所处的地点,而 使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时间流程和人物的心理、思想层面。但细读勃朗宁的诗, 我们会发现他非常注重场景感。 首先,从诗中明确的地点指示来看,他的诗常常不透露独白者的身份、独白 时间、事件背景这些重要信息,但一般都会告诉我们独白者所处的地点。他的独 白诗中以地点命名的就不在少数,如西班牙修道院里的独自、在贡多拉船上、 药作坊、忏悔室、在炉火旁( 影t h e 尼蹭叮j d e ) 、在阳台上( 1 0a b a l c o n y ) 等等,明确告诉我们所处的空间。对于没有在篇名中标明地点或场合 的,勃朗宁也一般会在诗中点明,如波菲利雅的情人( 屋内、炉火旁) 、我 的前公爵夫人( 画像前) 、圣普拉西教堂的主教吩咐后事( 床上) 、凯利班谈 论塞提柏斯或岛上的自然神学( 泥坑里) 。 再次,独自者和听者的空间关系很明确。丁尼生和艾略特独自诗虽然也是对 一个作为“你”的听者说的,但这个听者只是为了便于独白者表达思想感情而设 置的一个抒情对象,甚至只是一个类似于一般抒情诗中的指称模糊的抒情指向, 这个听者在某种程度上被排除在了诗歌创设的情境之外。但勃朗宁的诗中的听者 与独白者一样是被放置在诗人创设的情境和剧情中,和独自者一样同属于故事中 的戏剧人物。而独自者与这个听众相对稳定的位置本身也是一种场景,两者之间 的空间关系也构成了一种权利话语的对话关系。因为勃朗宁不会直接描写这位听 众,自然也无法说明他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与独白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而且在有的 诗中,诗人甚至也没有告诉我们独白者所处的位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独白者 话语的字里行间中找出蛛丝马迹,确定独自者和听众各处在一种什么位置上,以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 】j t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 0 6 页。 同上,第2 0 6 页。 熟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z 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0 ,1 4 9 。 及由此构成的两者的空间关系。 以安德烈,裁缝之子一诗为例,从安德烈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和 听者露克蕾吉亚是一起坐在窗前,他握着她的手。这副情景被画家安德烈定格成 了一幅画。这个表面上温馨和谐的场面与诗的内容构成了反讽,反衬出画家和妻 子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畸形和可悲。再如我的前公爵夫人,这首诗并没有提到 独白者( 公爵) 和听众( 使者) 分别处在什么位置,但从公爵是拉开墙上的画像 上的帘幕后开始讲述这一点可以得知,公爵是站在画像边面向着使者的:而使者 呢,从后文公爵说“请你起身,客人们在楼下等”中可以推断出他是坐在公爵和 画像对面的。这样两人就行成了一个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地话语传递者和一个坐 着仰望和倾听的接受者的空间关系。由此可见,勃朗宁也有意无意地使用了戏剧 中的空间关系来对诗中人物作进一步的界定和刻画,但这也同样适用于电影,因 为在电影中,“人物的关系不是通过时间的组合( 镜头分切) 来暗示的,而是以 一种共时性的、垂直的空间并置呈现出来的”o 。 在叙事学中,一般根据作者的介入程度将小说总体上分成“讲述”和“显示” 两种类型。“讲述”式的文本是指叙述者直接、专断、下结论式地告诉读者讲述 的事情,读者读到的文本是已经有了定论的。“显示”指的是一种只“呈现”而 不下结论的讲述方式。这种文本只将事情的表面展现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和判断。这种分类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叙事体裁。很明显,勃朗宁的戏 剧独自诗和戏剧一样也是属于“显示”类型的。作品中的人物自演自说,而没有 作者和叙述人的痕迹,完全是戏剧式的呈现。因为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运用的是 戏剧式呈现的方式,所以他对人物和事件采取了一种极其客观的、不露声色的态 度。勃朗宁戏剧诗中的人物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各色人等,有王公贵族也有 下层平民;有山野村夫也有艺术家;有渴望爱情的男人也有善妒的女人;有现实 的人物也有虚构的外星人,三教九流,性格各异。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都是将他 的戏剧人物独自放在读者眼前,让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独自者说完了,诗也随 之结束。 同样,电影也是典型的“直观呈现性”叙事样式,很多影片给人感觉似乎都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 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0 0 ,第1 3 3 页。 是事件在“自行讲述”,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叙述人”在组织和推动故事进程。 有的电影理论家甚至就提出了电影无叙述人的结论:“叙事以信息的领悟者为先 决条件,而不需要任何发出者” 2 。无叙述人。 由于勃朗宁采用了彻底的场景呈现的方式来叙事,所以叙述人就退场了。他 没有在诗中安排一个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人物来讲述故事,而是让剧中人物自 行展示。戏剧独自诗中的说话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陈述事实的作用,读者 获知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由这位讲述人提供的,但他显然不是叙事学概念上的叙述 人。诗中的“我”与叙事学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完全是两回事。因为叙述人是故 事的讲述者,是联结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中介,也是沟通作品和读者的桥梁。而 勃朗宁诗中的“我”既不是“非戏剧化的叙述者”。,也不是“乔装打扮的讲述 人”圆,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对象。他用自白将自己呈现,而没有叙述人的指引 和介绍。所以,勃朗宁诗中的第一人称“我”并不是一个叙述人,但他( 她) 确 实又承担着叙述的任务,在这里将这个“我”叙述视角称为“我”者叙述人,以 区别于叙事学意义上的第一人称叙述人。 还是以我的前公爵夫人为例,公爵是这样评价他的前夫人的:“这种无 聊话,却被她当成好意”,“要取悦容易得很,也太容易感动”,“过分殷勤的 傻子在园中攀折给她的一枝樱桃,或她骑着绕行花圃的白骡所有这一切都会 使她同样地赞羡不绝。”这些话的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我”者叙述的 首要任务是抒发他个人的感受,叙事任务似乎只是他附带的一个功能。戏剧如此, 电影中的情况也是相似的:“画内的我者叙述人并不是明确的以。讲故事人 身份来发言的,而首先是以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语气而说话的。”回可见,“我”者 叙述人与第一人称叙述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勃朗宁的戏剧独自诗与戏剧和电影一 样采用了“无叙述人的”叙述方式。 由于勃朗宁没有安排叙述人参与故事的讲述,光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有时候会 d a v i db o r d w d l ,n a r r a t i o ni nt h e f i c t i o nf i l m l o n d o n :m e t h u c n c o l t d ,1 9 8 5 ,p6 2 w c 布斯小说修辞学 z 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序言第1 0 页。 同上。布斯提出将人称分为戏剧化的叙述者与非戏剧化叙述者的新的分类方法。戏剧化的叙述者是与其 它被讲述人同属于故事中的人物,这个人物表现是在作品中表演自己的角色,实际上刊时也在告诉读者一 些必要的信息,他们是“乔装打扮的讲述人”。而非戏剧化叙述者是在故事人物中分离出来的,明确承担叙 述功能的“我”或“他”,他们并、 i 筝于故事内容中。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0 0 ,第2 8 4 页。 1 4 导致整首诗意义的传达非常不明确,此时就非常有必要作出一些的提示,但在这 种情况下,勃朗宁还是不愿打破自己的沉默原则。他的解决办法是:在篇名下加 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比如我的前公爵夫人标题下面是以小一号字体刊出的一 个词“f e r r a r a ”( 斐拉拉) ,正是这个小小的提示,读者才能大致获知这首诗的 时代和史料背景,而这是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前提: 作者加有三个字的题注“斐拉拉”,这是意大利北部地名( 位于威尼斯之 南,在中世纪时曾是独立的公国) ,使我们得知诗中的情节发生在斐拉拉,而 诗中的独白者是斐拉拉公爵。据历史记载,1 6 世纪的第五代斐拉茹公爵阿方 索二世曾娶年仅十四岁的露克蕾吉亚为妻,三年后,十七岁的公爵夫人 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人们认为有被毒死的重大嫌疑;公爵随即又向某伯爵 富有的侄女说亲。 再如圣普拉西教堂的主教吩咐后事这首诗本身是写一个教堂的主教在临 死之前对着他的私生子们吩咐后事,从中可以看出独自主人公的自私、贪婪。但 篇名下的文字“罗马,1 5 一年”告诉读者这首诗的背景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 这时读者才会有意识地在阅读中将主教的话放置于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明白 这首真正要表现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世俗奇观”圆。 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这些小标题多以地点和时间为主,如药作坊篇名下 是 旧制度时代 ;忏悔室的是 西班牙 ;语法学家葬礼篇名下注是“一 一欧洲学术复兴开始后不久”;从美蒂达加到阿伯戴尔一加达( t h r o u g ht h e m e t i d j a t o a b d e l k a d r ) 的是“1 8 4 2 ”吉斯蒙德伯爵( c o u n tg i s m o n d ) 的说明 文字是普罗旺斯的艾克斯( a i xi np r o v e n c e ) 这类带有小标题形式的诗篇在 勃朗宁的诗集中占有相当的数量。这些提示虽然只有寥寥一两个词,却提供了理 解诗歌的关键信息:或告诉读者事件的地点或暗示时代背景。像这样在诗正文开 始之间辅以简单文字说明的做法和电影中的说明性字幕惊人地相似。很多影片会 在开头或场景转换处等一些有必要加以说明的地方加入字幕,“我们把它叫做影 像+ 字幕式叙述人,即这里( 影片文本中) 的叙事虽然也主要以镜头影像 汪晴、飞白:勃朗宁诗选【,深圳:海天出版社,1 9 9 8 ,第6 2 页 同上,第1 2 8 页。 呈现,但同时需要辅之以说明性字幕才能够完成叙事。”o “如霸王别姬序幕 之后开场段落中的那条字幕:“一九四二年北平北洋军阀时代”的叙述性功 能就显而易见。倘若没有这一字幕提示,画面上的影像呈现会使人产生疑虑:小 豆子他妈抱着他穿过集镇的场景,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呢? 是民国初年,还是大革 命时期? 是抗日战争时期,抑或是解放战争年代? 让人摸不着头脑,这自然会干 扰和影响到观众顺利进入到叙事本文中去。廊这样由于场景式呈现不能像小说那 样详细地说明事情的原委和背景,所以勃朗宁和电影一样都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这 种文字说明的补充手段。 没有叙述人作为中介,作者和人物之问的距离的进一步就会拉大,到了一定 程度,就会形成“反讽”的艺术效果。“反讽”的概念是布斯在讨论作者、叙述 者、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时提出来的。“所谓反讽,意指作者选取的叙事角度, 是一个与作者自己信念和规范完全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不可信的叙述者,这 个叙述者自身有明显的缺陷,他冷嘲热讽,善意欺骗,但他表面上所要否定的东 西,恰恰就是作者要肯定和赞美的东西。” 反讽是勃朗宁戏剧独白诗最显著的特 点之一。史蒂芬霍林( s t e f a nh a w l i n ) 在勃朗宁完全批评指南( t h ec o m p l e t e c r i t i c a jg u y d et or o b e r tb r o w n i n g ) 一书中说道:“反讽是勃朗宁戏剧独自诗 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勃朗宁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他是一个深刻的 讽刺家,而且反讽是他掌握的后浪漫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回 勃朗宁的戏剧抒情诗、戏剧罗曼司与抒情诗、男男女女、戏剧人物 等诗集中的相当数量的诗中塑造了众多带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有的完全是令人厌 恶的反面形象。像波菲利雅的情人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精神变态的谋杀情人的 凶手;我的前公爵夫人的公爵是一个冷酷、自以为是,有着根深蒂固的门第 观念的贵族;药作坊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嫉妒和仇恨的女人;圣普拉西教堂 的主教吩咐后事中的主教为人狡猾贪婪可以说,勃朗宁的大部分戏剧诗都 是由“不可靠的叙述者”来讲述的。不可靠的叙述者是相对于可靠的叙述者来说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0 0 ,第2 3 5 页。 同上,第2 5 4 页。 w c 布斯小说修辞学【z 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卑言第8 页。 h 1 i n ,s t e f a n ,t h ec p e t ec r i t i c a g u i d et or o b e r tb r o w n i n g l o n d o n :r o u t l e d g e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2 0 0 2 ,p 6 3 1 6 的,可靠的叙述者指的是传统小说中全知型的讲述人,他( 她) 提供的信息的方 式是专断却是不容置疑的。而不可靠的叙述者是指那些与作者理想偏离的甚至是 作者想批判的对象。作者将叙述的任务交由这样的人物,造成一种客观的戏剧效 果。现代小说和电影都更倾向于让这种“不可靠”的叙述者讲述。“反讽可以毫 不动情地拉开距离,保持一种奥林匹斯神祗式的平静,注视着也许还同情着的人 类的弱点” 勃朗宁戏剧独自诗中大量的反讽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出于“呈现”这 样一种创作理念。相对来说,电影叙事由于摄影机的介入与参与,叙述者和人物 地距离更远了,因此叙述上的反讽现象也比其它叙述形式明显。比如美国影片天 生杀人狂的主人公是一对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妇,以杀人为乐趣。 3 现在进行时 热奈特根据叙述时间将叙述分成四种:“单从时间位置的角度来看,应当区 分出四种叙述类型:事后叙述( 过去时叙事的传统位置,可能比其它位置常见得 多) ,事前叙述( 预言性叙事,一般用将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共同财产中车辆分割及补偿协议书
- 跨境电商企业股东股权分割与风险控制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配调解协议
- 物业接管与查验、住宅小区物业设施设备维护合同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赔偿协议范本详解
- 离婚财产分割执行起诉范本及程序指引
- 高职招生培训课件
- pe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培训国保知识课件
- 农业银行2025广安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完整文本版)日文履历书(文本テンプレート)
- T-CPQS C010-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
- FusionCloud私有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 2023年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竞赛规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 外发清单模板
- 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表
- ISO 15609-1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范中文版
- 人居环境科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高级电工证考试题库电工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