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pdf_第1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pdf_第2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pdf_第3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pdf_第4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在持续发震中转凸现框颦势耨黯系统骥型搀建 中文摘要 本论文以对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机理的系统研究为目的。 本文综合运用框架分析及系统经济模型建构等方法构造了反映非均衡可 持续发展本身、以及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互促、互动机制的理论框架, 从而为进行中国可持续发艘的非均衡分析、以及为进行中国科学技术与可持续 发展的关系研究、路径选择等提供必要的基础准备和理论帮助。 本文属栽范经济学研究。企文大约四万多字,分五章: 第一章鄢g l 题及综述。潜先对国际范围的可持续发簇理论及实践掰变、现 状和发袋趋势进行了毽论考察。在就基础上,缎合中国胃持续发蓑现状,提出 应该重援辩学技术对霹持续发鼹静俸雳释放、叛及科学技术遴步与可持续发震 之阉互键、蔓动枕割游理论愈题。¥ 第二牵,暹避按造三维框架模溅,分贯探讨了霹持续发怒在瓣阕跨度、空 阀涵羞摄念上的a # 均袋持 燕。以此为基点,提爨了“訾瓣 # 均餐发展是长远均 褥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形式翻实现手段”这一牙刨性观点,并绘出了菲垮筑发展 的具体建议,从藤开辟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盼凝路径。, 第三章,建立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在其下 又分别建立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系统的应用子系统、作用释放子系统 及激励与支持子系统,用予分别阐述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三个主疆问 题:( 1 ) w h a ti si t ? 即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经济、社会、生态诸 要素产生了什么样的渗透作用:( 2 ) h o wi st h a t ? 即要阐明科学技术对可持 续发展的这种渗透作用是如何发生的,阐明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媵的作用释放 机理、阢及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促、互动机制:( 3 ) h o wt od o ? 即 应当采取邪些方法与措施,激励与支持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敢策建议。、。 第四牵剜是将前述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一般理论分析椴架引入中国 实际,着重探讨中国经验与范式,对中国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避行了扼 簧分析。 第五窜楚对上述讲究结果鼢综述。 关键涡:科学技7 心- 7 持续发麓,穰架势析,系统模型 、,7 、 干1 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觋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a i m sa t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s t r u c t s ,b ye m p l o y i n gb o t ht h em e t h o d so ft h ef r a m e w o r ka n a l y s i sa n ds y s t e m m o d e l a na c a d e m i cf r a m e w o r k r e f l e c t i n gn o n e q u i h b r i u m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t s e l fa n dt h e i n t e r a c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b e t w e e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h e n c ei t p r o v i d e s b a s i c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a c a d e m i c s u p p o r t f o rt h e e q u i l i b r i u ma n a l y s i s o fc h i n a s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f o r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sw e l la st h er o u t es e l e c t i o ni nc h i n a t h i st h e s i sb e l o n g st ot h er e s e a r c ho fc a n o n i c a le c o n o m i c s i ti sc o m p o s e do ff i v ec h a p t e r sw i t h m o r et h a n4 0 0 0 0w o r d s :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n d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 i nt h ef i r s tp l a c ei tr e v i e w s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t h e h i s t o r y , s t a t u sq u oa n dt e n d e n c yo f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w o r l d w i d e b a s e do nt h i s ,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s t a t u sq u o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c h i n a ,i tp u t sf o r w a r dap r o p o s i t i o nt h a t i m p o r t a n c e s h o u l db ea t t a c h e dt ot h ee f f e c t so n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t h ei n t e r a c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b e t w e e nt h e m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b yc o n s t r u c t i n gaf r a m e w o r km o d e lo f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s ,d i s c u s s e s s e p a r a t e l y t h en o n - e q u i h b f i u mc h a r a c t e r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nt h ec o n c e p t i o no ft i m es p a na n d r a n g e ,b a s e do nw h i c hi tp u t sf o r w a r da ni n i t m f i v ev i e w p o i n tt h a t t e m p o r a r yn o n e q u i l i b r i u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f o r ma n dt h em e a n so fl o n g - t i m e e q u i l i b r i u m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g i v e s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n o n - e q u i l i b r i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s oi n a u g u r a t ef ln e wr o u t e t or e a l i z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e s t a b f i s h e st h ea c a d e m i cs y s t e mm o d e l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m e n t , u n d e rw m c hi te s t a b l a h e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a p p h e d s u b s y s m m ,e f f e c t r e l e a s i n gs u b s y s t e ma n di n s p i r i n ga n ds u p p o r t i n gs u b s y s t e mi no r d e rt o 1 1 i l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觋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e x p a t i a t eo nt h et h r e em a i ni s s u e sa b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1 ) w h a ti si t ? n a m e l yw h a tp e n e d a f i v ee f f e c t s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v eo ns u c hf a c t o r sa se c o n o m y , s o c i e t ya n de c o l o g yi n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s y s t e m ; ( 2 ) h o wi s t h a t ? n a m e l yb o wd ot h e s ep e n e a f i v ee f f e c t so c c u r ? a n dc l a l i f yt h ee f f e c t s r e l e a s i n gm e c h a n i s m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o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i n t e r a c t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b e t w e e n t h e m ) ;( 3 ) h o w t o d o ? n a m e l y w h a t m e t h o d s a n d m e a s u r o ss h o u l d b e t a k e n t o i n s p i r ea n ds u p p o r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o fs u c h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h a t c a r la d v a n c e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s e v e r a l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i o n sa l ea l s og i v e no nt h eb a s i so fa c a d e m i c a n a l y s i s 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 b y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a b o v eg e n e r a la n a l y s i sf r a m e w o r ki n t ot h ep r a c t i s ei n c h i n a ,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p a t t e mo f c h i n a a n d a n a l y z e sb r i e f l y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c h i n a t h ef i f t hc h a p t e r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f i n d i n g s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 k e yw o r d s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f r a m e w o r ka n a l y s i s ;s y s t e m m o d e l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揠船舒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第章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 、 首先让我们引用d 梅多斯1 9 7 2 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所使用一个图 表来引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三十多年前,梅多斯等人正是以这个图表 作为研究的基点,得出了当时令世界震惊的有关世界增长极限的结论。 空 问 ; - , :0 :i 奠 黼 麓 t 时问 图1 1 人类的展望 资料来源:d 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商务出版社,1 9 8 4 年5 月版 在增长的极限一书引言中,梅多斯用这个图表来说明人类对特定问题 投入的关注力与这些问题所处的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这个二维图的横向与 纵向分别表示时间与空间,根据其所涵盖的地理空间及其所跨越的时间,那些 被人类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空间一时间图表上被定位到相应的位置,而这 些位置则分别用处于这个图表中间不同方框中的点来表示。通过观察这些点在 不同方框中所展示的密集度,我们发现,人类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最靠近左下 角的小方框中,即世界上大多数人最关注的仅仅是那些在短时期内影响家庭或 朋友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涉及的则是在空间和时间轴线上比 较远的一些问题。即由散布在向右上方延展的些密集度比较低的点所表示的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恒型构建 f i 日题。我们可以看出,从空间维上,这些人关注的事情f :仅涉及他们自身、家 庭、所处的城市及国家,甚至涉及他们所属的种族及警个世界;在时间维上, 他们的注意力不仅集中于近期内的几周或几年,而且集中于本人甚至后代的一 生。然而,正如此图中点的密集度所展示的那样,象这样具有长远考虑的人只 占全人类总数的极少数。 一个人眼界所及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秉性、素养,更 取决于自身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各种所需解决 门题j ? 轻重缓急。大多数人仅文艾二近期发生0 j j 盘舅有直按利益爻系0 ;问 题,一般说来,一个问题涵盖的空间越广阔,时间跨度越长,把其注意力投向 这些问题的人数就越少。 正如梅多斯在增长的极限序言中所说:“把一个人的眼界局限于一个 太小的范围之内,可能会令人失望,并有危险。一个人竭力想要解决某项眼前 的,局部的问题,结果他的一番努力却由于大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而终于失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即:“大多数个人的和个别国家的目标最终可能由于 那些长期的、全球性的趋势而不能实现”,口1 人类越来越多地把目光从时间一空 间二维图表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关注涉及空间领域更广泛的、时间跨度更 长的一些问题,而这种人类注意力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延展的过程实际上就代 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 1 2 文献综述 1 2 1 环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环境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诞生的。 早在本世纪3 0 年代,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之为“美国野生资源保护之 父”的利奥波德就创立了“大地伦理观”。这一学说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从伦理 学的高度来讨论自然保护问题,因此在环境保护理论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利奥波德认为人类最早的伦理观念是处理个人之间的关系,后来是处理人 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层次上的伦理观都是为了协调人在同一个共同体中 相互竞争合作从而达到共存目的的各种活动。但是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 深入,逐渐出现了第三个伦理层次:人与大地的关系。大地伦理学将人类群体 的边界扩大,从而包括土壤、水、植物以及动物,它们的总和便构成了一个群 落整体,利奥波德将之称之为土地。大地伦理观将人类从土地群落征服者的地 位改变为土地群落的一员,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其同伴及土地群落总体。在这一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点上,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观与泰勒尊重自然的生物中心伦理观有共通之处。 大地伦理观虽然明确应用了“伦理”这一哲学术语,但它仍然是基于自然 科学知识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朴实的认识。哲学上系统的环境伦理思考, 是在一系列的环境与生态保护运动的基础上,于本世纪8 0 年代初逐步形成的。 有关这种理论的思考与研究存在一个基本分歧,即环境伦理理论究竟应该以人 类为中心,还是以生物为中心来考察人们的伦理准则。围绕这一争论,分别出 现了环境伦理的生物中心观( b i o c e n t r i c s ) 和人类中心观( a n 七h r o p o c e n t r i c ) 。 根据生物中心说的观点,自然界的生物拥有一种地球生命群落成员的实用 价值,这一价值并不源于它们实际上或可能于人类有用,也与人类感兴趣观赏 或研究它们的事实无关,因为自然界的生物并不是为了人类而生存。因此,人 类不能仅仅简单地将自然界作为开发利用的对象,也不能将自然界生物仅仅当 作是可予以利用和消费的资源:相反,人类应该给予野生生物群落及其成员以 道义上的关心和尊重。这一学说虽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道 义准则,但是一些学者认为,“这一伦理观强调生物中心,对当代一些地区尤 其是贫困地区人们的实际困境似有忽略之嫌,使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意义, 让人怀疑。“” 与生物中心观不同,人类中心观以人类为中心,它只考虑人类各成员的均 等,将自然环境和其他生命有机体看作是人类均等的内容。这一伦理观认为, 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最终都源于我们人类各成员相互问所承担的义务。 这是因为,由于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或是由于我们应该保护和改善人类 的福利,才使得我们在对待地球的自然环境及其非人类物种时,必须有一些道 义约束,以实现社会公正。一直以来,人们传统的伦理观均是以人类为中心, 从问题的出发点到问题的结局,所考虑的中心均是人,所以将环境作为人类社 会各成员的一个客体因子来考虑公平,是顺乎自然的。但是,人类中心观以人 类为中心,其他生命有机体只能作为从属来考虑,其持续生存就有可能被忽略。 尽管各种环境价值观念目的不一,出发点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 为了持续发展,从这一点看,它们所要求的客观效果较为接近。但另一方面, 由于其侧重点不同,在环境与发展实践中,可能难于同时应用它们来作为行为 依据。比如在解决贫困地区的生存问题时,应当偏重于考虑人类中心观;而在 考虑拯救濒危物种时,生物中心观显然可以提供更多的伦理依据。 i 2 2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简单历史回顾:理论与实践 科jf - n 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卅礼系统模型构建 尽管利奥波德n j 年代就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大地伦理观”,但当时m1 美国经济繁荣、社会富裕,所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到了6 0 年代,在 繁荣、富裕的社会巾所隐藏的各种矛盾都迅速地暴露出来。1 9 6 2 年,卡逊在寂 静的春天一书中运用了食物链的生态学原理揭示滴滴涕的毒素沿食物链向其 顶端富集过程,警告农药不仅杀害害虫,也可杀害鸟类,甚至危及人类的子孙 后代。这本书引发了旷日持久的绿色运动。 1 9 7 1 年,康芒纳的封闭圈一书问世,进一步从生态学的角度揭示了现 := := :学技求二j 人;:生j i 玎境:炙面影! :j 战玎境危机i :恨源做了审懊分 析,认为战后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 代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消费使用的 目的出发发明出来的,它忽视了整体性,忽视了生态系统这个技术赖以发展的 基础。要克服危机,就要端正这种技术的价值取向,必须确立生态学的观念。 康芒纳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包含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于康芒 纳在探索环境问题的根源时触及到了西方工业文明国家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引 起了极大反响,所以被企业周刊评论为是继寂静的春天以后,有关环 境的最好和最有挑战性的著作之一。 1 9 7 2 年是绿色运动进入高潮的一年。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 9 7 2 年6 月在斯的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但 是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统一,认为那只是发达工业国 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则是发展问题。因为这次会议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 和责任,更谈不上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当时影响不大。 1 9 7 2 年3 月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引起了全 世界的轰动,曾以3 4 种文字出版,发行5 0 0 万册。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 限中,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人类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增长和自然资源及其他一 些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在这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长是有极限的。他们的具 体结论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 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地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1 0 0 年内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 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 见图1 2 ) 。改变这种 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全球均衡 状态可以这样设计,使地球上逐渐过渡到每一个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 而且每个人有实现他个人潜力的平等机会。这个过度时期的实质是从增长过度 4 科学技术在可持虹:t 罹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佝建 到全球均衡。”川罗马俱乐部的这个结论的意义在于一改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 月j 发展的概念取代了增长的概念,用动态平衡的客观规律取代了单纯增长性的 原则。但是1 9 7 2 年的美国和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处于大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和 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对罗马俱乐部警告置若罔闻,然而到了1 9 7 3 年西 方工业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石油危机并且经济进入了萧条期这使得增长的极 限中的告诫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不仅传播媒介掀起了关于增长极限问题的 辩论,而且一些国家、政党还以此作为政治议题,甚至形成了绿色政治潮流。 、 不可更j 异的 、 人口 自炼资源 淤 ! 三,钐 炼 ? 【耋岁 g o d 2 l o o a 电子计算机模拟,若按目前情况,继续发展时的变化曲线 b 电子计算机模拟若能实现“停止增长”的新政策发展时的变化曲线 资料来源:d 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商务出版社,1 9 8 4 年5 月版 虽然罗马俱乐部掀起的悲观主义思潮影响广泛,但也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 批评。其典型的代表是赫德森研究所的康恩和布朗,以及另一位未来学家西蒙 他们被归为乐观派。1 9 7 6 年康恩和布朗发表了下一个2 0 0 年关于美国和 世界的情景描述的报告,全面地批判了罗马俱乐部的观点,从而开始了“悲 观派”与“乐观派”在发展问题上的世界性争论。 乐观派代表人物之一朱利安l 西蒙在没有极限的增长一书中阐述了人 类主宰、征服自然的论点。他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人口增长会在未来自 然达到平衡,环境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新增人口的生产大于消 费,旧有的能源的耗竭必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乐观派认为人类能力的发 展是无限的,依靠技术进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觋一n 鸥g 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面对来自乐观派及其它各方的批评,悲观论者修改了最初增长的极限 中的观点,于1 9 7 6 年推出了第二个报告一人类处于转折点,提出世界发 展模式应该从增长的极限主张的无差异增长转移到有机增长。所谓有机增 长就是把世界系统的有机增长与有机体的有机增长相类比,对于一个世界系 统,它的每一部分都必须对人类的有机增长作出贡献,任何一部分的不良增长 不仅危及自己,而且也会危及整体;有机的相互联系将会起到遏制作用,制止 系统任何部分的无差异增长。为了摆脱困境,人类必须走一条有机增长的道路。 j 达 二出羿0 会成为j 和j 吕致j 0 盖甜- 。 在增长的极限推出的第二年( 1 9 7 3 年) ,另一位悲观派的英国生态经 济学家舒马赫采用了比较中庸的观点和非常大众化的经济哲学方式再现了罗马 俱乐部计算机作出的预测结果,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全球危机的积极方式。舒马 赫的代表作小的是美好的( 1 9 7 3 年) 是自7 0 年代以来影响比较深远的发展 经济学著作。他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靠广泛的生态伦理精神体察城市与农 村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工业生活和乡村生活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富 国与穷国、东方与西方国家的鸿沟。舒马赫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现代可持续发 展理论“代内公平”思想的萌芽。 1 9 8 0 年和1 9 8 4 年,新经济学研究会在伦敦和波恩两次聚会,立志要创立 - n 新经济学生存经济学( 1 9 8 6 年) ,其目的是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的公正、 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最佳道路。他们继承和发 展了舒马赫的生态经济学观点,将经济发展中“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 统一起来,成为一门“健全的、人道的和生态的”新经济学。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悲观派和乐观派争论的焦点是对于增长完 全不同的看法,如果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增长问题上,不利于全球问题的解决。 人类第一次用“发展”代替了“增长”。但究竟如何发展呢? 从生态经济学家 舒马赫等人的生态学理解,以及后来新经济学研究会的“生存需求系统”意义 上的理解出发,人们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同物理极限的冲突。事实上在远 未达到物理极限( 如资源枯竭) 之前就可能会遇到社会极限,因此应该从社会 极限和物理极限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问题。于是,就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真正使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得到普遍承认的是1 9 8 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布伦特兰报告) 。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是:持续发展应该是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这一 6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掏建 定义意昧着,我们在空间上应遵守互利互补的原则,不能以邻为壑;在时间上 应遵守理性分配的原则,不能在“赤字”状况下进行发展的运行:在伦理上应 遵守“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平等发展权利”、“互惠互济”、“共 建共享”等原则,承认世界各地“发展的多样性”,以体现高效和谐、循环再 生、协调有序、运行平稳的良性状态( b r o w ne ta 1 1 9 8 7 ) 。 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一些学者( n i ue ta 1 , 1 9 9 3 ) 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 骱设翻持续发展所& ,i i 总结出了每j 发展趴& 特点。 时间长度大约一万年以前农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之后信息革命之后 ( 约l 万年前至今)( 约1 7 0 0 年至今)( 最年柏年) 空间尺度十体范圈或部落范围 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国家范围或洲际范围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 哲学思考无中心- 低智状态追求“是什么” 追球“为什么”?追求“将发生什么” 对自然的a 度自热拜物主义 自然优势主义人文优势主义天人互补悱同 ( 天定胜人)( 人定胜天)( 人地和谐) 经济水平融于天髂食物链中 初级水平高级水平优化求平 ( 农业为主)( 工业与服务业为主)( 决策与管理为主) 矩薪特质果禽擅猎十件延续 自给型经济商品型经济协羽型经济 系统讽别无结构系统 ( 俺单网络结构)( 复杂再生产)( 高教、和谐、再生) 简单同培结构复杂功能结构控制诲节结构 消费标志满足于十体延续需要 低维持永平的生存需求高维持水平的发展需求自然社舍一经挤的全 面发鞣求 生产模式从手到口 简单技术和工具复杂技术与体系 智力转化与再循环体系 腿酥输人人的肌内 人,膏厦简单天然动力非生钫能源 清洁的与可善代的能源 耶境响应人依整环境无污染无 环境低度与缓慢退化短期污染与长期生卷应 与环婕执同进化与氍源 干扰 力 再生 图1 3 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和特点 资料来源: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科学出版社,1 9 9 4 年5 月版 在此基础上,r e d c l i f t 等人( 1 9 8 7 ,1 9 9 1 ) 又提出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 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处于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在主要关心“发展”的同时, 应悉心培育国家的“可持续能力”并逐步提高持续发展水平;处于高增长阶段 的国家,应把“持续发展”与“实现均衡”密切结合起来,努力消除经济与环 境、富国与穷国、当代与后代之间的不协调。 8 0 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理论研究方面也进行了一 些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如早在1 9 8 4 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俊和王如松在 提出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归纳为 “总体、协调、再生”: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叶文元教授和中科院 科技政策研究所牛文元教授等分别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论、环境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价值论与协同发展论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还 有一些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手,探讨了前人将自然资源转移给后代, 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的机制、方式和条件,即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问 题:地理学家毛汗英教授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县际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 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人口学家田雪原教授则从人口学角度详细地论述了人口、 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机理和社会实践问题等等,所有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于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 3 分析方法及逻辑体系 1 3 1 本文采用的分析模式 纳尔逊与温特在讨论经济理论的发展时,曾提出过经济学的分析模式有两 种类型( n e l s o na n dw i n t e r ,1 9 8 2 ) : 一种是严格的理论分析,其特点是通过建立一个抽象的框架使人们可以去 探索、发现、检验各种逻辑关系,这种严格的理论分析总是与实际保持一定的 距离,即使这种分析直接需要用数据支持时,它通常也只是引用那些人所共知 的事实。 另一种是感性的理论分析。其特点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分析实践中的细微 之处,以提供对问题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在大多数情况下,研 究者都会明确地表达出他们所确信的事物发展过程。 在本文中,阐述重点在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作用 机理的一般性特征及变动规律,并且还通过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分析来探索、 发现和检验其中的一些逻辑关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文分析模式更大 程度上侧重于前一种分析方法。中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起步较 晚,所以我认为只有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和较透彻的了 解之后,才有可能论及中国经验及范式。这是本文主要侧重于第一种分析方法 的主要原因。 但是本文又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一般规律的讨论 与研究,一种理论要最终释放其效能,必须考虑其在各个不同国家应用的特殊 性与局限性。因此,在第四章本文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与发展,而这一部分在分析模式上则更多采用了后一种偏重于感性的理论分 析。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特殊性,本文在分 fj 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一一框椠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析过程中采用r 框架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以后的章节中将结合具 体的研究内容详细阐述这种方法的运用,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1 3 2 本文的逻辑主线及体系结构 纵观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可持续发展整体的研 究,专门探讨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文献与著作很少。本文作者通过对 中国期刊网的检索发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文章有5 0 0 0 多篇,而其中专门研 究可持续发展中科学技术释放效应的仅仅3 0 0 多篇。并且这些文章中大部分都 只足限丁支宁:2 迷,应用发型分折韶桎架j 柝:? 汉肯:多篇。茁写j ;:,文之 前,作者尽可能多地研读了有关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著作与文章,在 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自己的创新。 本文体系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即引题及综述。首先对国际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实践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现状,提 出应该重视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释放、以及科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 展之问互促、互动机制的理论命题。 第二部分对可持续发展自身规律的分析是第三部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关系研究的铺垫。为方便研究,本文在该部分开创性地采用了框架分析的研究 方法(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维、空间维、时间维的三维坐标系) ,在 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在时间跨度、空间涵盖概念上的非均衡特征。 以此为基点,提出了“暂时非均衡发展是长远、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形式和 实现手段”这一开创性观点,并给出了非均衡发展的具体建议,从而开辟了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第三部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该部分本 文建立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在其下又分别建立 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系统的应用子系统、作用释放子系统及激励与支 持子系统,用于分别阐述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三个主要问题:( 1 ) 科 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经济、社会、生态诸要素产生了什么样的渗透作 用:( 2 )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这种渗透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即要阐明科学 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释放机理、以及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促、 科学技术f、t 发展中的凸现框架分析和最统模型构建 正动机制:( 3 ) 应当采日、j 心c 方法与措施,激励与支持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 学技术的发展。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则是将前述剁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引入中 国实际,着重探讨中国经验与范式,对中国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进行了 扼要分析。 最后一部分则是对上述研究结果的综述。 另外,需加以说明的是,本文对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大量 吸收了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清华大学2 1 世纪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 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浙江大学环境与 发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大学系统工 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研究人员及其他一些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分别研 究了可持续发展本身、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精辟 的真知灼见。本文的研究正是在继承与综合这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框架 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以科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交互 作用关系为主线、以非均衡可持续发展为轴心的理论框架,对科学技术对可持 续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总体框架分析与 动态非均衡探讨 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是1 9 7 8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 未来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 5 1 其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发展性原则。 即人均财富不因时代更迭而下降;2 公平性原则。即代际公平,人际公平和区 际公平;3 持续性原则。即经济、生态、社会的动态平衡;4 共同性原则。即 体现全球尺度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共享性。 目前,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社会、经济和生态三 者的协调发展方面,如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较早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 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在其著作持续发展导论中,分别从“基础 支持系统”、“动力支持系统”、“容量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方面对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n 鼬一框架分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协同发艘进行了详尽研究。但我认为,此类分析 方法存在两个弊端:其一,忽略了川持续发展的空间维度;其一二,忽略了可持 续发展的时间维度。因为,从实质上讲,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生 态三者协调共处的系统,更是一个有其空问分布特征、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演 进的过翟。从这个角度考虑,为了清楚有效地分析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地以 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维、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为三个轴向,对可持续发展做 出了一个三维坐标系的框架式划分( 见图2 1 ) 。 y 轴 f 空阍越) 图2 1 可持续发展三维总体框架图 如图2 1 所示,在x 轴逻辑关系这一维上是一个建构在整个以人为中心、 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领域的系统中的逻辑关系概念;在y 轴空间维度 上是按其空间概念划分,包括局域可持续发展、中域可持续发展和广域可持续 发展:在z 轴时间维度上则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可持续发展。这种框架式三 维坐标系划分并没有坐标大小的意义,它仅仅用来表示空间各个坐标系的位 置,坐标系中的每一个空间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 响的。这个三维坐标系比较系统、全面地支撑起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的研究 框架。下面分别叙述这三维坐标系的建立思路。 2 i 可持续发展逻辑关系维的系统方法分析 可持续发展在x 轴上是一个建构在整个以人为中心、包括经济、社会和生 态三个子领域的系统中的逻辑关系概念。根据可持续发展自身的系统性特征,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凸现一 艇辈舒析和系统模型构建 许多国内外学者借用工程学中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济发 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j j 带0 约关系,可持续发展系统组成如 图2 2 。 厂一、 偌 二避 图2 2 可持续发展系统图 根据一般系统论的奠基者贝塔朗菲给出的系统定义:“系统的定义可以确 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要素) 的总 体( 集合)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系统性则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 系统元素的相互作用规律,这可用贝塔朗菲微分方程组来描述。 p q l 肘扛( q i ,q 2 q n ) j d q 2j d t = 刀( q i ,q 2 q n ) 1 且f p 盆月麒f = 办( q 1 ,q 2 q n ) 贝塔朗菲微分方程组 这里q 。是可持续发展系统( k 。,k :,k ) 的第i 个元素k :的一种量度。 这个方程表明,系统中任一个元素性状的变化( d q 、d t ) 是所有元素性状的函 数,而任何一个元素性状的改变( 即方程中q ,的改变) 又引起了所有元素性 状的变化。 按照中国环境社会科学院刘培哲教授的三维结构复合系统论,经济、社会 生态这三维结构相互间既竞争又共性,既矛盾又适应,任何一维的发展受到动 荡,都将影响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是经 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有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表达为下列等式: 可持续发展:经济适度发展+ 促进社会平等+ 保护生态稳定 科学 t 忙n 口了持续发展中的凸现框架j l 境模型构建 与上述目标相适应,评价一个社会的可持绉垃e 程度,也应采取包括经济 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 2 2 可持续发展空间维的非均衡协调分析 厂域 y 轴 ( 空间维) 图2 3 可持续发展空间维一逻辑关系维二维坐标系图 可持续发展在y 轴这一维上是一个被界定为包括局域、中域和广域的空间 概念。在这里,本文用“局域”、“中域”和“广域”来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概念,并分别给予其空问区域限定。把“中域”界定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区域范 围;以中域为界,小于国家空间区域的,如省域、市域等归于“局域”范围: 大于国家空间范围的,如全球区域,划为“广域”。 2 2 1 “局域”与“中域”可持续发展协调、“中域”与“广域”可持续发 展协调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比较 不同的空间区域,由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生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手段及过程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均衡,并且三者 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牵制的复杂关系。 2 2 1 1 共性表现 要实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即某个中域的可持续发展,可能要以暂时 牺牲某个局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代价( 并非彻底不要可持续发展,而是指在不 超过其经济、社会、生态各子系统阈值”1 的前提下,暂时地非均衡发展) ,三峡 工程的建设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为了国家整体的 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