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_,且分子和原子的大小不受_和_的影响。(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_,且_越高,分子和原子运动越快(可以解释物质的扩散、物质的溶解、挥发、闻气味等现象)。(3)分子之间、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_,且受_、_和_的影响;粒子之间的间隔大小一般是:气体液体固体;粒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粒子间的间隔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反之增大(可以解释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物质体积的变化、不同液体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物质能被压缩及状态变化等)。(4)同种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性质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性质_。,小,温度,压强,运动,温度,间隔,状态,温度,压强,相同,不同,2从分子观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_,变成了其他分子,这种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如水电解是化学变化,在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新的氢分子和氧分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_,这种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如水蒸发是物理变化,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3从分子、原子观点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_构成,则是纯净物;如果是由_构成,则是混合物。如水、氧气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所以是纯净物;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所以是混合物。(2)由同种原子结合形成的纯净物是_,由不同种原子结合形成的纯净物是_。如表示单质,而表示化合物。,发生改变,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或没有变化),同种(或一种)分子,不同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单质,化合物,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注:(1)两个重要等式:相对原子质量_;在原子中:原子序数=_=质子数=_。(2)有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_(如氢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圆圈表示_,圆内数字表示原子的_,“”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_,弧线中间的数字表示_。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熟悉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2号元素原子只有1个电子层;310号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都是2个电子,其余电子在第二层;1118号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都是2个电子,第二层都是8个电子,其余电子在第三层;19、20号元素原子有4个电子层,第一层都是2个电子,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8个电子,其余电子在第四层;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及离子均达到了稳定结构。,原子核,核电荷数,电子层,该层的电子数,(2)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及其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注:原子的_相同时,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相似。(3)熟悉几个“决定”:质子数决定核电荷数、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的质量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数。,4,失去,4,得到,8,2,最外层电子数,3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碳12原子质量的_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r表示。(2)单位: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认为没有单位或为1。(3)公式:Ar(某种原子)=,1/12,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_叫做离子;其中带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如Ca2、H等;带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如Cl、OH等。2离子可以用离子符号和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_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电荷数是_时,必须省略不写。(2)离子的电荷数及正、负与元素的_数值及正、负完全一致。(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_(只有微观意义);如: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4)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_,如5NO3-表示5个硝酸根离子。,原子或原子团,正电,负电,右上角,1,化合价,(一个)某离子,几个某离子,3离子的形成:原子通过_形成离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一般_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一般_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在得失电子过程中,_不发生变化,只是核外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发生改变,一般从不稳定结构变为稳定结构。4原子和阴、阳离子的判断比较质子数和电子数大小:(1)如质子数电子数,则是_。(2)如质子数电子数,则是离子;如质子数电子数,则是_;如质子数电子数,则是_。5粒子的电性小结:带正电的粒子有质子、原子核、阳离子;带负电的粒子有电子、阴离子;不显电性的粒子有中子、原子、分子。,得失电子,失去,得到,原子核,原子,阳离子,阴离子,6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见下表):,四、元素1定义:元素是指具有相同_(即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_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3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地壳中含量前五位元素是_;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氧硅铝铁钙,氧,氧,钙,氮,4元素的分类(1)元素分为_、_和_三类。(2)判断方法:从元素名称判断:金属元素除汞外,名称中都有“钅”字旁;稀有气体元素名称中都有“气”字头;名称有“石”旁、“氵”旁及“气”字头(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都是非金属元素。依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大于或等于4,一般是_,小于4的一般是_,等于8(氦为2)的是稀有气体元素。5关于“组成”和“构成”的说法(1)宏观概念有元素和物质两种,微观概念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和电子等。(2)宏观之间讲_;宏观与微观之间、微观与微观之间讲_。,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组成,构成,6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7元素符号(1)书写原则:“一大二小”。(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上:表示_;微观上:表示_;对于金属、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等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_。(3)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后,表示_,只有微观意义。,某元素或一种元素,一个原子或某原子,某单质或某物质,几个某原子,8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_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横行叫做一个_,有七个横行,共7个周期;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有18个纵行,共_个族(8、9、10三个纵行是一个族)。(3)变化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或最外层电子数递增,电子层数相同;除第一周期以外,每一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同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同一族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4)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格都标明了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图示如下:,核电荷数,周期,16,(5)熟记120号元素:,经典考题讲练,考点1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其应用例1(2016江西)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B分子的质量变化C分子的体积变化D分子的种类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答案A训练1(2016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A,B,考点2原子的结构及离子例2(2016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答案D训练2(2016大连)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D,B,考点3元素及元素周期表例3(2016北京)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根据元素周期表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