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doc_第1页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doc_第2页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doc_第3页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doc_第4页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1、D级GPS控制网的网型设计GPS控制网的网型设计,是保证控制网精度的基础。首先考虑起算点的位置和图形强度,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进行布设。D级GPS控制网中不要求每点之间通视,整个控制网中应联测不少于3个高等级已知点,并根据需要联测一定数量的高程点。D级GPS控制网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及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如下表:级别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相邻点间平均距离D级10条5km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2、D级GPS控制网选点埋石D级GPS控制网选点埋石必须遵守下列原则,并按下列规定进行。1).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等。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2)点位应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点位尽可能位于地面,城区内应尽量选在楼顶上,以便于保存和通视。点位应尽量选在交通便利,方便观测的位置。3)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点位离开铁路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4). 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点。5)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不小于200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并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6)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应保证15以上无遮挡。50米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7)选点时应设计水准联测路线,对于要联测等级水准的GPS控制点,尤其是当点位处于河流、湖泊、水库的边缘时,在其位置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其水准联测的可能性。8)标石类型:地面采用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混凝土普通标石(i),楼顶采用建筑物上标石(j)。9)点位标志中心标志:采用长10cm、直径4cm的铜质或不锈钢标志。在金属标志的正中位置用小钻头凿刻深2.0mm、粗1.0mm的小洞作为GPS观测的对中点。在标志面刻绘“D级GPS点 国土资源局”字样。标石规格:标石类型如下图所示:10).D级GPS点的命名应尽量采用所在地的村、单位、地理名称等命名,利用旧点位的应尽量利用原名称。D级GPS点的编号按D01、D02等编排,其中:D代表等级, 01是顺序号。11)点之记在埋石工作完成后按统一格式对点之记进行绘制和整理,采用标准A4纸张打印输出,确保点之记内容完整、格式统一、整齐美观。点之记中的交通路线图、交通情况、点位略图及点位说明要尽可能多地增加找点信息,以便查找点位,并力求简单明了、语言精练。3、野外观测1)野外观测的准备工作 D级GPS控制网的野外观测仪器应满足下表的要求:级别接收机类型观测量同步观测接收机数标称精度D级单频或双频载波相位2(10mm+510-6d) GPS接收机应经省级测绘仪器设备检验鉴定机构校准合格,持证投入生产。开工前还应对GPS接收机按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9.1-9,4的要求进行检视、检验、校验。 作业前根据作业的接收机台数,选择合理的网形布设路线。2)野外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D级GPS控制网的野外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 级别D 级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平均重复设站数1.6时段长度 (min)60采样间隔 (s)15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 (min)153)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用三脚架安置天线时一定要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 天线高量测时,测前测后各量一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1mm,当互差小于3mm后,取中数采用,否则,应重新架设、整平仪器,量取天线高。 GPS接收机开机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开启记录键开始观测。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严禁10m以内使用对讲机和手机。4)D级GPS测量记录 D级GPS测量记录手簿应采用统一印制的观测手簿进行记录,并应根据点位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更新点之记,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及接收机号等,观测手簿应用2H铅笔或碳素墨水填写。 观测原始数据要转换为RINEX格式文件,且RINEX文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保证数据文件中测站点名及其它信息的正确性;b.保证数据文件中天线高的正确性,要求与手簿记录中的一致;c.确保文件名的正确性和唯一性。d.最新的有效版本。 无论原始观测数据,还是RINEX格式数据均要求做备份,应用光盘或优盘复制一套,另一套保存在计算机硬盘中。 数据的存储介质要求有明确的标识,其内容主要为:生产单位名称、测站名称或测站编号、施测年代、观测年月日等。 测站上所有规定作业项目经认真检查均符合要求,记录资料完整无缺,将点位恢复原状后方可迁站。4、数据处理1).外业观测数据处理D级GPS控制网的野外数据处理宜利用GPS接收机的随机软件,按原码采用双差相位观测值进行基线解算,采用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外业观测采集的数据应转成RINEX格式进行备份。2). 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 = 式中: 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5mm b 比例误差系数=1ppm d 相邻点间距离(km)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10%。 同步环闭合差应满足下表要求: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定(110-6)限差类型D级坐标向量相对闭合差6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0 独立闭合环或闭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Wx3Wy3Wz3Ws3式中:n为闭合环边数;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Ws=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两两比较应满足:ds2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5、重测和补测1).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一个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独立基线相连结,则在该点上应补测或重测不得少于一条独立基线。2).可以舍弃在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环闭合差检验中超限的基线,但应当保证舍弃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不得超过规程规定,当超过规定要求时,应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步图形。3).由于点位不符合GPS测量要求而造成一个测站多次重测仍不能满足各项限差技术规定时,可以按设计的要求另增选新点进行重测。6、平差计算在基线向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按照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平差计算可使用随机商用软件,但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1)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平差结果须提供各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无约束平差中,各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 Vx 3Vy 3Vz 3式中: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网的实际平均边长计算)。否则,认为该基线或附近的基线存在粗差,应在平差中采用软件提供的自动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直至上式满足。2). 约束平差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量,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平差中,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以加权约束。平差结果应输出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