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技术在方言研究中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方法 之一是实验语音学。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江西石城 话和宜春话的单音节声调,并与传统分析进行比较,从而为传统分析 增添了更为客观的实验结果。同时本文详尽分析了石城话的双音节词 变调的情况。 另外,本文以石城话和宜春话为例,分析了方言的元音、辅音等 特征。最后,本文总结了在方言的其它研究领域计算机所起的重要作 用。 关键词:方言计算机实验语音学声调特征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c o m p u t e ri nt h es t u d yo f d i a l e c t 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i st h em e t h o do fe x p e r i m e n t p h o n e t i c s w eu s et h ew a yo fe x p e r i m e n tp h o n e t i c st oa n a l y z et h e m o n o s y l l a b i ct u n eo fs h i c h e n gd i a l e c ta n dy i c h u nd i a l e c t , a n dw e c o m p a r et h er e s u l tw i t h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n a l y s i s a tt h es a r f l et i m e ,w e d e t a i l e d l ya n a l y z et h et u n eo fd i s y l l a b l e m o r e o v e r , w et a k et h es h i c h e n gd i a l e c ta n dy i c h u nd i a l e c ta s e x a m p l et oa n a l y z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v o w e la n dc o n s o n a n t f i n a l l y , w e s u l nu pt h ei m p o r t a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i no t h e rs t u d i e so fd i a l e c t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f u s i q u a n ( c h i n e s el i n g u i s t i c s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l i u l u n x i n g k e y w o r d :d i a l e c t ,c o m p u t e rt e c h n i c ,e x p e r i m e n tp h o n e t i c s , t u n e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附件一: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街叼v 签字胁莎年厂月g 同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壹量塞鲎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街地 导师签名: 一朗:d 箩年甄p 日一期i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同 毳邵 么衫 i f v 年 一愆 莎。 一、概述 1 1 关于方言的计算机处理 从西汉末杨雄的方言开始,我国的方言学研究历经两千多年,硕果累累。 但是现在的方言研究正面临着方法上的窘网( 刘玉萍2 0 0 2 ) ,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冲 击。这股冲击力量来自于日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它让方言研究不再局限于耳听手 记的传统方法,走上了现代化、精确化、细致化的道路。目前,对方言进行计算机 分析走在最前面的是实验语音学,它借助先进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手段对方言进行细 致入微和精确科学的观察、研究。 1 2 关于实验语音学 在传统的方言分析中,运用耳听手记的方法会因为调查者的学历、经验、个人 主观因素等问题导致记音的偏差和分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期望借助现代技术 来弥补听觉器官的不足,给传统分析补上更为科学的实验数据。同时,如今的实验 方法和手段目新月异,早先刘复四声实验录使用的浪纹计笨重且速度慢,如今 计算机技术被广泛使用,语音分析软件也很多,如罗安源( 2 0 0 0 ) 使用的w i n c e c i l , 网上广泛使用的p r a a t 、s p e e c h t 0 0 1 、c o o l e d i t ,专业语音分析仪c s l 系列等等。 这些不仅可以任意调整采样频率,非常精确地分析出共振峰、频率、音高、能量、 时 等数据,专业的c s l 还可以分析出将语音数字信号转换成语谱图的线性预测系 数( l p c ) 和快速傅立叶变换值( f f q 、) 。此外,这些软硬件还可以进行语音的切分、 合成实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语音实验从复杂费事的神坛走下,直接就可阻在单 机上实现。 从2 0 世纪8 0 年代超,出现了一大批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分析方言的论文,如 林茂灿( 1 9 8 8 ) 、石锋( 1 9 9 2 ) 、刘娟( 1 9 9 4 ) 、罗安源( 2 0 0 0 ) 、吴利君( 2 0 0 2 ) 、吴 宗济( 2 0 0 2 ) 、林茂灿( 2 0 0 2 ) 、杨蓓( 2 0 0 3 ) 等等。本世纪初,第一本用实验方法 研究汉语方言声调的专著吴语声调的实验研究出现了,它采用先进的c s l 4 3 0 0 b 语音仪对吴语的l5 个方言点的单音节声调和双音节词连读变调进行了系统的研 究,为方言的大规模实验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3 关于实验语音学的语音 在实验语音学看来,传统分析的语音就是声波,声波作为一种阻尼振动,从肺 部发出来的气流通过喉部的声道和声带,气流被声带调节为脉动气流后,到达由咽 腔、口腔、鼻腔组成的共鸣腔,一些声波被吸收,一些声波被共振,从而形成r 形 形色色的语音。实验语音学分析语音,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声卡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 字信号,用语音软件读耿这些信号,将其转换为频谱图、使我们可以研究它的频率、 时长、共振峰、音高、能量等各种数据。 实验语音学有三个重要分支: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本文所 讲的主要是声学语音学,即研究声带波的各种声学特征,如声带波的共鸣、韵律的 声学特征等等。声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物理属性,一是振幅,是声波引起空气质点 振动的幅度,声音愈强,振幅越大振幅的单位是分贝,它与实际物理强度成对数 关系,即十的倍数关系:空气质点完成个往返的振动是一个周期,相邻两波峰或 波谷为波长,波长越短则振动越快,声音就高;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频率, 从定义中可看出频率与周期成倒数关系,频率的单位是h z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在2 0 0 至2 0 0 0 0 h z 之间。只有一个频率的声波为纯音,其波形如正余弦曲线,但自 然界的声波通常是复波,是幽各种频率的声波叠加而形成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 遇到各种干扰,有的频率被降低了,有的频率被加强了,即发生共振。 根掘传统分析,语音可以细分为元音、辅音以及声调等特征。 元音从生理卜看,是气流从一开一闭的声门通过,成为浊音流,经过咽腔、几 腔、鼻腔的共振形成的种周期性信号( 将共振峰的频谱拉长就可以看到波形为周 期性的重复) ,因此,元音的形成与声带、软腭、口腔、唇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特别是口腔,它是人类声腔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任何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对 元音不同频率的共振。从这罩可以看出元音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共振峰,不同的元音 有不同的共振峰表现,但是对元音音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头三个共振峰f 1 、f 2 和 f 3 。经实验证明,f l 与舌位高低有关,舌位高,f 1 就低,舌位低,f 1 就高;f 2 与 舌位前后相关,舌位靠前,f 2 就高,舌位靠后,f 2 就低:f 3 与嘴唇的圆展有关, 圆唇作用可以使f 3 降低一些。通过对普通话单元音各共振峰的测量,并经过标准化 处理后所作出的元音图,同根据声音感知所作的单元音元音图非常相似,而且更准 确。 辅音是d 于气流受到声腔的阻碍造成的。辅音在频潜图上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 波纹:1 竖条,即“冲直条”,为一条细窄的垂直尖线条,表示短暂的爆发瞬音,如 p 、t 、k 等;2 乱纹,在语图上为一片杂乱的竖线纹样,表示摩擦而成,可以延续 的嗓音段,如f 、s 、x 等;3 横杠,在语图上为最底下的单独一横杠,表示辅音( 声 带颤动) 的嗓音段,如m 、n 、z 等,辅音的清浊就表现在是否有此横杠上,儿是浊 音都有一横杠,凡是清音都有“冲直条”或乱纹。塞音是典型的瞬音,擦音是典 型的紊音,塞擦音是二者的结合,在语图上表现为冲直条后接着乱纹,浊擦音则是 乱纹中央杂着横杠。颤音和l 刈音在语图上也是尖峰,颤动几次就有几个尖峰。鼻音 和边音的性质接近元音,但是其共振峰较弱,共振峰横杠也要淡一些。 孺首有儿个重要的物理属性:1 嗓音起始时间( v o t ) ,即塞音除阻和声带振动 之间的时间关系,它可以决定辅音的清浊和送气、个人习惯特点等;2 过渡音征( t ) , 它反映了辅音对邻接元音共振峰频率的影响,在语图中,同一辅音与不同的元音结 合,其音征表现为共振峰起始处有一弯头,如果将这些不同组合产生的音征弯头延 长的话,可以发现都指向同一个频率,这个延长的轨迹为“音轨”,所指向的频率为 “强频集中区”,音征的走向反映了辅音的调音部位以及发音方法。 声调特征,在实验语音学中反映它的就是基频,声调的音高变化主要是由声带 振动所产生的基频( f o ) 决定,依附于元音和浊辅音的,因为只有元音和浊辅音才 会引起声带的振动。显示声调的基频和各个谐波的语图为“窄带语图”。五度制标调 是根据听觉的感知来的,要将实际的音高频率变化转换成五度值,首先要进行对数 处理。声调的基频曲线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曲线弯头段可能是由于声带振 动的惯性或强调引起的,二是曲线的降尾段也可能是由同样因素引起的。三是略降 的基频曲线在听觉感知上是平的。 。 以上语音内容可参见朱川( 1 9 8 6 ) ,周迪伟( 1 9 8 7 ) ,炅宗济、林茂灿( 1 9 8 9 ) ,朱民雄( 1 9 9 2 ) 罗安源( 1 9 9 8 ) ,罗安源,廖乔婧( 2 0 0 1 ) ,林涛、王理嘉( 2 0 0 1 ) 。 二、 单音节声调的特征提取、比较与处理 2 1 实验准备 2 1 1 实验工具 本论文为做到实验的客观公正,选择了美国k a y 公司的专业语音仪c s l 4 0 0 0 于 夜深人静的夜晚在标准语音室里进行录音。数据的分析则采用了专业的语音处理软 件p r a a t ( 最新版本为4 3 1 0 ) ,采用此软件的好处在于:一、方便。能够随时在个 人电脑上进行实验分析,摆脱了对c s l 语音仪的依赖;二、高效率。可以通过简单 的编程对语音数据进行大批量的处理分析,提取出有效的数据。 2 1 2 发音人 本论文研究的是江西石城方言和宜春方言,它们的发音人分别为:一、黄家亮, 男,出生于1 9 7 4 年,江西石城屏山人,硕士研究生,1 9 8 2 年开始读书,大学时才 开始说普通话。其父母均为石城人,均说石城话。二、邹嫒,女,出生于1 9 7 9 年, 江西宜春市人,硕士研究生,自小说宜春话,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用宜春话,并能说 普通话。其父母均为宜春本地人,均说宜春话。 2 2 单音节声调的实验方法 2 2 1 实验采样 本文在录音过程中将确保录音环境的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录音采样频率为 2 2 0 5 0 h z 。对每个单字,让发音人每个念三遍,每遍间隔2 - 3 秒,如果在发音过程中 遇到干扰、发音人本人失误或其它任何有可能影响最终录音效果的事情发生,将重 新请发音人发音,以保证语音采样的准确可靠。 在声调研究中,对声调段的切分是整个声调分析的关键。通常认为声波会有“弯 头降尾”部分,即在声波语图中,声调在开头部分会有一点弯曲,在结束部分会有 一点下降,这是由于人们发音时强调或声带的惯性所致,因此在对声调的声波进行 采样时,需要将这两部分剔除。 2 2 2 实验处理 在数据处理上,本文借鉴了平悦铃( 2 0 0 1 ) 、杨蓓( 2 0 0 3 ) 的做法但又有所不同, 即把截取下来的单音节样本的调长记录下来,同时不管这个声调是长音还是急促音, 都用p r a a t 软件按照等比例时间,求取这个声调的5 、1 0 、2 0 、3 0 、4 0 、5 0 、 6 0 、7 0 、8 0 、9 5 时刻的基频值。( 0 和1 0 0 时刻语音可能受“弯头降尾”影响) , 。本文用p r a a t 软件自动、大批量对声调基频提取十个点的方法乃是借鉴了“北犬中文论坛” 语音学板块熊子瑜老师所编写的程序,f :根据本文的需要进行了一些修改。修改肝的程序代码 请见附注,程序代码的具体使用请参见网页:t t p :h w w w p k u c n c o m v i e w t h m a d p h p ? t i d = 3 1 9 9 6 这样不仅得到的基频曲线数据平滑完整,更好地反映曲线走向,而且由于不同的语 音有不同长短的曲线,按照等比例时间提取数据可以使得在同一时长范围内比较相 对应时问点的数据,使得实验分析更为科学。 同时,由于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心境下所发的音都会不同,而且 不同的人发同一个音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以便更好地 反映语音事实,人们对音高结果采用t 值标准化公式( 如下公式1 ) ,但是t 值计算 法根据声调基频的最高和最低值来计算的。在语音中,出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说 话人情绪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准确。此外,人们还提出了z s c o r e 的 计算方法,但是考虑到实际语音频率与感知语音是对数关系,人们进一步提出了 i z s c o r e 的标准化公式。这一公式可以求得语音中能够反映本质趋势的数据,以客 观反映语音事实。本文对单音节声调的标准化处理就采用了平悦铃( 2 0 0 1 ) 的 l z s c o r e 公式( 如下公式2 ) : r :! ! 璺堂二! ! 望些5 一一 l o g o x , , - l o g o 乩 i _ y 一珊,。舭弓争舭 压两 ( 公式1 ) ( 公式2 ) 类似地,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下所发音的时长都会不同。为 了更好地反映语音事实,也要对声调的原始调长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每次录音 得到的声调时长进行标准化,以得到反映该音本质趋势的时长值。本文对调长的标 准化处理也采用平悦铃( 2 0 0 1 ) 的方法( 公式三) ;d ,= _ ( 公式3 ) 三yd ; 1 1 鲁 2 3 江西石城方言单音节声调分析 2 3 1 单音节声调的传统分析 江西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南邻瑞金,东连福建三明、龙 岩,与闽东南三角区山水相连,是客家民系的集散地。石城话属于客家话。 根据听辨实验,江西石城屏山话的单音节声调包括如下血种 & e x t r a = p a g e 3 d 2 。其中x 。是当前采样点的基频f o 值,y ,为采样点基频值的对数值,m ,和s y 分别为y l 的算术平 均值和标准偏差值。整个公式的意思是:当前采样点基频值的标准化值为川当前采样点的 基频值减去根据所有基频值求得的算术平均值,再除以根据前面结果得到的标准偏著值。 o 其中d ,为当前声调的时长。该公式的意思是:当前卢调时k 的标准化值为_ j 当前调类 的声调时长值除以根据所有调类的声调时长求得的算术平均值。 阴平4 2高村东三天近 阳平2 4才唐同爬禾 上声2 1 古讲五菜变去声53 岸病大共路 入声2 _ 1 急局七日一 2 3 2 单音节声调的实验分析 首先将如下单字每个念三遍,保存为w a v 格式文件。 阴平4 2高村东阳平2 4 才唐同上声2 1古讲五 去声53 岸病大入声2 】急局七 其次,用软件按照等比例时间提取每个声调文件的十个基频值( 提取的原始基 频值请见附注) 。提取得到的原始基频值由于有主观因素、随机因素在里面,因此 并不具备比较意义和语言学意义,因此将每个声调的基频值用1 z s c o r e 公式进行标 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f 0 值表( 见表1 ) ,同时我们做出它的f 0 值曲线图( 见 图1 ) 。在用软件提取基频值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每个声调的绝对调长值,同时用 公式3 对这些绝对调长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它的绝对调长值,由于数据不多, 我们在这旱将绝对调长值以及相对调长值都列了出来( 见表2 ) ,同时做出它的时长 图( 见图2 ) 。最后我们从每个声调中抽取出个代表性单字,做出它的窄带语图( 见 图3 ) 。 表1:石城话单音节声调基频l z - s c o r e 值表 ( 表中i 、2 、3 等等表示等比例时间) 调类 时长 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 入声 1n9 sn 5 614 117 314 8 2o 8 2一o 7 81 2 41 2 4 1 1 3 3o 8 3一o 8 5o 9 30 7 20 7 8 40 7 4 0 8 3o 5 50 3 2o 5 1 50 5 0一o 7 1o 1 20 0 1o 2 l 6o 1 9一o 3 9 0 3 2一o 3 8一o1 3 70 1 90 1 4一o ,6 4一o 7 10 4 9 8一o 6 40 7 60 8 70 9 40 8 2 91 2 41 3 l一1 1 0一o 9 9一l1 5 1 0一1 9 51 9 l 一1 3 30 9 7 1 5 2 表2 : 石城话单音节声调绝对调长与相对调长表单位:秒 ( 表中l 、2 、3 等等表示每个单字念三遍,每遍得到的绝对调长值) 、调类 入声 时长类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n3 n3 8n ,rn2 2 n1 20 3 2o 4o ,2 60 2 3o ,1 l 6 1 02 q n3 5 n3 n 1 5n n r 2 0 2 90 3 50 3 0 1 30 0 8 3 o 2 60 3 70 2 8o 1 5o 0 9 l 0 2 9o 3 203 3o 1 8o 0 8 2 o 3 50 3 50 2 9 0 1 60 1 3 o 3 30 3 40 3 1 0 1 40 0 8 平均1 2 4 1 4 91 - 1 60 7 2o 。3 8 图1 :石城话单音节f 0 曲线图 图2 :石城话单音节声调相对调长图 1 8 1 5 盥i2 丧0 9 罂0 6 l 0 3 一 _ 。_ u 阴平r 平上声去卢 入声 上声调和入声调的基频曲线都是呈飞速下降的状态,而且两者的等比例基频值 非常接近,相差仅在0 1 o 2 之间因此二者的曲线在图上几乎重叠起来。它们 都是从攘个调域的上部直接降到调域的中下部,但是有一点不同,入声调降的比上 声调更低,上声调在9 5 时刻降到一1 3 3 ,而入声调降到一1 5 2 。 去声调同上声调、入声调相似,呈现出急速下降的态势,但是与前面二者不同 的是,去声调的起点( 如图3 中的例字“病”) 位于整个调域的最顶端l 。7 3 ,而终 点比前面二者稍高,为一0 9 7 。 再来看时长图,从图2 可以看出,阳平声调最长,达到了1 4 9 ,其次是阴平和 上声,两者分别为1 2 4 和1 1 6 ,去声调和入声调最短,其中去声调为0 7 2 ,只有 阳平调的一半左右,而入声调只有0 3 8 ,是个非常急促、短暂的声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表1 ,将实验分析得出的1 z s c o r e 值折算成五度 值,其中区间 一1 9 5 ,一1 0 5 为1 度,区间卜l0 5 ,- 0 15 为2 度,区白】 1 0 5 , 一0 t s 为3 度,区间 o 1 5 ,0 7 5 为4 度,区间 0 7 5 ,1 6 5 为5 度,即每隔0 9 为一个区间。但这只是一种平均化的尺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实际上,从 图1 可以看到,阴平、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的起点均在5 度区间内。终点都在 1 或2 区间内,如果据此认为四个调调型都是5 i 或5 2 ,那么不仅不符合我们听辨的 结果,也失去了实验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各声调的起点高低、终点高低,再配 合整个调域以及图3 的实例来考虑:阴平起点居中,但终点最低,为3 l ;阳平起点 居中下,终点最高,为2 5 ;上声起点偏向最高,终点偏向最低,为4 2 ;去声起点为 最高,终点居中,高于上声和入声,为5 3 ;入声同上声一样调型,但由于调长太短, 故为4 2 。以上分析如表所示: 表3 :石城单音节声调五度值对比表 从表3 可以看出,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石城方言单音节声调同听辨方法得出的 结果比较一致,阴平为低降调,阳平为升调,上声和入声调型一致,都为降调,去 声则为高降调。不同在于上声和入声调在听辨分析中为低降调,而实验结果表明为 高降调,这一区别可以认为是:传统的听辨为了将上声调、入声调的调型与去声调 的调型比较鲜明的分开,而刻意降低上声调与入声调的调值。 8 图3 :石城话单音节声调频谱图 2 4 江西宜春方言单音节声调分析 2 4 1 单音节声调的传统分析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临分宜县,南接安福县,西面与萍乡市接壤,西北 与湖北省毗邻,北部与万载、上高两县交界。宜春话属赣语宜萍片。 根据听辨实验,江西宜春话的单音节声调包括如下五种: 阴平3 4高村东三天 阳平3 3才唐同变菜 上声2 1 古讲五口冷去声2 13 岸病大共近 入声5急局七日一 这一听辨结果同刘纶鑫先生( 1 9 9 9 ) 、刘平( 2 0 0 1 ) 的分析几乎完全一致。 2 4 2 单音节声调的实验分析 首先将如下单字每个念三遍,保存为w a v 格式文件。 阴平3 4高东天阳平33才同变上声2 1古讲口 去声2 13 大共近入声5急局七 其次,用软件按照等比例时间提取每个声调文件的十个基频值( 原始基频值请 见附件) 。由于原始基频值有主观因素、随机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将每个声调的 基频值用i z s c o r e 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f 0 值表( 见表4 ) ,同时 我们做出它的f 0 值曲线图( 见图4 ) ;在用软件提取基频值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 9 每个声调的绝对调长值,同时用公式3 对这些绝对调长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它 的绝对调长值( 见表5 ) ,同时做出它的时长图( 见图5 ) 。最后我们从每个声调中抽 取出一个代表性单字,做出它的窄带语图( 见图6 ) 。 表4 :宜春话单音节声调基频l z s c o r e 值表 ( 表中1 、2 、3 等等表示等比例时间) 、调型 时间 阴平 阳平上声 去声 入声 l一0 6 31 6 71 5 40 8 91 1 0 20 9 208 71 2 20 1 0 0 9 9 30 9 80 4 20 8 5一o 6 7o 8 7 40 8 20 0 50 4 4一o 9 5o 6 5 5 一o 5 80 2 30 0 4一1 0 4o 3 8 6 一o 1 80 4 50 3 5一o 8 00 0 6 7o 2 9一o 6 80 ,8 20 2 50 3 6 8 0 7 80 9 2一1 0 9o 3 60 8 6 91 2 70 8 31 0 80 9 81 2 9 1 0 1 7 50 2 l一0 7 4 l5 61 5 2 表5 :宜春话单音节声调绝对调长与相对调长表绝对调长值单位:秒 ( 表中1 、2 、3 等等表示每个单字念三遍,每遍得到的绝对调长值) 调类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入声 时长类 l 0 3 70 3 60 4 o 3 7o 1 6 2 0 3 90 3 6 0 3 70 3 9o 1 2 30 3 9o 3 603 9o 4 2 01 3 1 0 4 2o 3 5o ,3 8 0 3 6o 0 8 2 04 80 3 70 4 1o 3 5o 1 4 3 0 4 50 3 80 3 7 o 3 30 1 5 1 0 3 80 ,3 40 3 7 0 4 5o 0 6 0 3 80 3 40 3 60 4 4 0 1 5 3 o 3 603 30 3 8o 4 3o i 4 标准化时 1 2 l1 0 71 1 5 1 1 9o 3 8 o 图4 :宜春话单音节f o 曲线图 图5 :宜春话单音节声调相对调长图 b 4 ,2 出 , 虱i 翠tb u - q _ _ 0 2 u 阴平阳半上声 七声入声 路急剧下降,至8 0 时刻对,有点微升,从一1 升到一o 7 4 ,与前面急降的状态相 比,升势非常微弱,可以认为是在发音结束时收尾,由于前面降的太厉害,于是在 发音结束声门闭合时,引起了的微升。实际上图6 中的例字“讲”就没有显示出这 种升调。 去声调为典型的曲折线。起点0 8 9 位于整个调域的中上端,然后一路下降到整 个调域的中下部,到5 0 时亥b 开始上升,从1 0 4 升到整个调域的顶端l 。5 6 。 入声调为典型的降调,从调域的中上部1 1 0 直降到整个调域的最低端一1 5 2 。 再来看时长图,从图5 可以看出,阳平声调最长达到了1 2 l ,去声调是个曲 折调,所以声调时长也达到了1 1 9 ,其次是上声和阳平,两者分别为1 1 5 和1 0 7 , 从这里可以看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长非常接近,只有0 1 5 的差 距。丙入声调只有o 。3 8 ,比起其它声调来显得非常急促、短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表4 ,将实验分析得出的l z s c o r e 值折算成五度 值,其中区间 小于1 5 为l 度,区间 一1 5 ,一0 5 为2 度,区闻e - 0 5 ,0 5 为3 度,区间 0 5 ,1 5 为4 度,区间 大于1 5 为5 度,即每隔1 0 为一个区间。当 然这只是一种平均化的尺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特别是在临界点的选取上。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得出五种声调的调值:阴平为2 5 ,阳平为5 2 3 ,上声为5 2 ,去 声为4 2 5 ,入声为4 1 。 从表6 可以看出,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宜春方言单音节声调同听辨方法得出的 结果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阴平的听辨结果为3 4 ,实验结果为2 5 ,两种结 果基本上一致,另外实验分析的上声和去声的调型同昕辨分析的结果类似,分别为 降调和曲折调; 不同之处在于在听辨看来是平声的阳平,实验结果却是降曲调,这一点我们前 面分析过了,这是由于对原始基频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时放大了其中的微弱差距导致 的。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图6 看到,例字“才”除掉“弯头降尾”后,完全是平声的。 另外上声和去声调值的实验结果都要比听辨的结果高,这一点出乎我们的预料。 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昕辨人在拟定声调的时候,综合考虑整个声调而进行调 整后的结果。入声在听辨结果中为4 或5 ,而实验结果发现入声是个降调韭,这其 中的不同很容易理解,因为入声的调长实在太短( 0 1 秒左右) ,因此下降的入声在 听觉上就是一个短暂的高调。 图6 :宜春话单音节声调频谱图 三、 双音节词声调变化的特征提取、比较与处理 3 。1 双音节词声调变化的传统分析 以下为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的分析材料( “阴平+ 阴平”表示双音节词的前字为 阴平调,后字为阴平调,其它依此类推) : 阴平+ 阴平:香烟、浇花、搬家、鸡公 阴平+ 阳平:清明、天晴、开门、书橱 阴平+ 上声 : 山顶、烧饼、开锁、撑伞 阴平+ 去声 : 兄妹、医院、加倍、开会 阴平+ 入声 : 今日、开坼、杉木、开学 阳平+ 阴平 :南风、年糕、磨刀,围腰( 动、名) 阳平+ 1 1 e 1 平:摇头、摇床、耘禾、祠堂 阳平+ 上声:渔网,楼板、还账、流水( 动) 阳平+ 去声 : 快慢、迷路、炸弹、半路 阳平+ 入声:麻石,印刷、变色 上声+ 阴平:手巾、火车、口干、喜欢 上声+ 阳平:好人、火钳、海洋、可能 上声+ 上声:表演、井水、韭菜、解放 上声+ 去声 : 姐妹、写字、眼泪、让路 上声+ 入声:请客、解毒、美国、手续 去声+ 阴平:豆浆、痔疮、外甥、练习( 名、动) 去声+ t e l 平:路平、造船、象牙、蛋黄 去声+ 上声:顺手、造反、上课、电费 去声+ 去声:地道、后代、道谢、坐轿、 去声+ 入声 : 字帖、下毒、蛋白、大学 入声+ 阴平:刮风、北风、铁丝、接生 入声+ 阳平:入门、拔牙、别人、热情 入声+ 上声 : 月饼、脚痛、切菜、白板 入声+ 去声 : 踏步、杂技、绿豆、实在 入声+ 入声:特别昨日、服帖六月 我们对以上材料进行听辨分析,发现如下规律: ( 1 ) 前字阴平 前字阴平多为平声;阴平+ 阴平连读情况为“平+ 降”;阴平邯日平、入声两种组 合中,名词与动词的变调情况不一样;阴平+ 上声、去声的组合则没有这种差异。( 具 体情况见表1 和图1 ) ( 2 ) 前字阳平 后字多变为降调;阳平十阴平连读情况为“平十降”,其它四种组合情况都存在名 词与动词连读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2 和图2 ) ( 3 ) 前字上声 前字上声仍读为降调,后字除阳平升调外都读为降调。其中,上声+ 上声存在名、 动词连读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3 和图3 ) ( 4 ) 前字去声 前字去声仍读降调,同时,后字除阳平为曲折调外都读为降调。去声+ 去声的组 合中存在名词与动词连读变调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4 和图4 ) ( 5 ) 前字入声 前字入声仍读降调,后字除阳平调读为曲折调外,其余的都读为降调。同时, 入声+ 阴平的组合存在名、动词连读不。样的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5 和图5 ) 3 2 双音节词声调变化的实验方法 3 2 1 实验采样 本文在录音过程中将确保录音环境的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录音采样频率为 2 2 0 5 0 h z 。对每个词,让发音人每个念三遍,每遍间隔2 3 秒,如果在发音过程中遇 到干扰、发音人本人失误或其它任何有可能影响最终录音效果的事情发生,将重新 请发音人发音,以保证语音采样的准确可靠。 在双音节词声调的研究中,由于涉及到前后两个音节,因此将剔除的是前音节 的“弯头”部分和后音节的“降尾”部分。 3 2 2 实验处理 在数据处理上,由于是两个音节因此我们用p r a a t 软件提取前后音节各o 、 1 0 9 6 、2 0 9 6 、4 0 、6 0 、8 0 9 6 、1 0 0 9 6 时刻的基频值,然后剔除前音节0 时刻和后音节 1 0 0 9 6 时刻的数据,因为这两段可能会受到“弯头降尾”的影响,这样最后得到前后 音节各6 个基频值、共1 2 个基频值的数据。 同时,为了得到更为客观的实验结果,我们对双音节词前后的基频值也作了标 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1 3 2 节中的l z s c o r e 公式( 公式二) 。 由于双音节词声调时长的实验意义并不大,因此我们在这里没有对双音节词声 调的时长做实验分析。 3 3 双音节词声调变化的实验分析 3 3 1 实验分析 以下是用软件,按照等比例时间提取的双音节词声调的原始基频值,并附上相 应的图表。( 为方便起见,我们分别用1 、2 、3 、4 、5 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入声五种调型;“名”、“动”代表双音节词的词性;“平”代表平调、降”代 表降调,“曲”代表曲折调,依此类推) 表1 :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阴平”f 0 原始数据表单位: h z 组合时间 l + l l 2 名l + 2 动1 + 31 + 4 1 + 5 名1 + 5 动 连读调型 平+ 降平+ 曲降+ 曲平+ 降平+ 降平+ 降降+ 降 l1 4 1 4 61 5 5 4 l1 4 5 1 6 1 4 2 7 91 4 2 4 91 5 0 6 01 4 3 0 5 箭 21 4 1 6 11 5 5 6 51 4 43 8 1 4 1 5 l1 4 2 0 91 5 0 1 41 4 0 7 3 31 4 2 1 6 1 5 5 4 81 4 3 9 l1 4 2 171 4 3 0 01 5 0 5 01 3 9 7 6 音 41 4 32 41 5 5 5 41 4 2 2 21 4 3 1 81 4 4 4 91 5 0 2 41 3 8 5 7 节 51 4 1 7 7 1 5 6 0 71 3 9 1 51 4 2 5 81 4 4 6 71 4 9 6 01 3 4 8 3 61 4 0 3 61 5 4 7 3 1 3 3 ,2 01 3 9 ,5 91 4 3 7 21 4 9 0 61 2 9 6 4 11 4 6 9 8 1 4 4 ,4 51 2 4 5 l1 2 3 2 61 4 8 5 41 4 2 4 11 4 3 3 2 后 21 4 1 7 31 2 51 11 0 9 1 11 1 4 3 71 4 0 3 81 3 6 9 81 3 9 0 0 31 3 7 3 1“2 1 91 0 5 1 41 0 8 1 51 3 1 8 81 3 0 9 21 3 5 6 l 音 41 3 0 9 31 0 7 5 7 1 0 9 ,0 51 0 3 3 5 1 2 3 4 11 2 3 5 61 3 1 2 3 节 5 1 2 3 4 51 1 1 3 11 2 0 4 59 9 3 41 1 4 8 81 1 4 1 31 2 5 6 7 61 1 6 0 31 3 6 8 l1 3 6 3 69 6 4 01 1 2 1 41 0 7 2 31 2 0 6 l 图i :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阴平”f 0 原始数据图单位:h z 表2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阳平”基频原始数据表单位: b z 组合时间 2 十l 2 + 2 名2 + 2 动2 + 3 名2 + 3 动2 + 4 名2 + 4 动2 + 5 名2 + 5 动 连读调型平+ 降降+ 升 升+ 曲降+ 平升+ 降降+ 降升+ 降 降+ 平降+ 降 11 1 2 61 1 8 4 1 2 2 7 1 1 7 31 1 9 2 1 2 5 0 1 2 2 11 1 6 61 2 2 6 前 2“2 91 1 4 71 1 9 81 1 5 21 1 8 11 2 1 91 2 2 4“3 7“8 1 31 1 2 7 1 1 0 21 1 9 8 l l ll 1 2 0 61 2 0 0 1 2 4 91 0 9 31 1 2 8 音 41 1 3 11 0 8 ,61 2 8 61 0 8 61 3 2 31 1 8 21 2 8 5 1 0 6 6 1 0 9 6 节 51 1 3 1j 0 8 ,61 4 0 51 0 6 81 4 3 51 1 6 31 3 3 61 0 5 81 0 7 ,5 61 1 2 o1 0 7 91 4 6 11 0 6 o1 4 4 41 1 3 51 4 1 2 1 0 4 71 0 3 8 1 1 3 9 11 3 7 81 1 8 01 3 4 91 4 0 41 1 8 31 5 5 31 5 4 41 2 7 4 后 21 3 6 91 4 1 21 0 7 21 3 6 21 2 6 41 1 6 71 5 4 41 5 2 91 2 2 1 31 3 4 81 4 6 1 1 0 6 o 1 3 9 0 1 1 3 6 1 1 5 31 4 8 61 5 3 61 1 7 2 音 41 3 1 01 5 0 3 1 1 2 1 1 3 9 5 1 0 5 0 1 1 3 21 4 0 11 5 4 41 1 2 9 节 51 2 5 81 5 5 9 1 2 6 71 3 9 91 0 0 5 1 1 1 61 3 0 01 5 4 01 0 8 3 61 1 9 21 6 i 71 4 9 01 3 9 39 5 51 1 0 4 1 2 1 o 1 5 2 1 1 0 4 5 圈2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阳平”f o 原始数据图单位:h z 表3 :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上声”f o 原始数据表 单位:h z 组合时间3 + 1 3 + 2 3 + 33 + 4 名 3 + 4 动3 + 5 连读调型降+ 降降+ 升降+ 降降+ 低降 降+ 高降平+ 降 1 1 2 4 61 2 2 71 2 3 3 1 2 4 81 3 2 81 2 5 4 前 21 1 9 7i 1 8 71 1 5 8 1 2 2 21 3 1 11 2 1 o 31 1 7 21 1 5 61 1 0 41 1 9 2 1 2 9 11 1 6 9 音 41 1 4 71 1 3 51 0 7 91 1 5 9 1 2 7 91 1 3 9 节 1 1 2 11 1 2 81 0 7 71 1 3 61 2 5 7 1 1 1 4 5 61 0 8 41 1 3 41 0 l6 1 1 1 31 1 7 61 0 4 4 l1 1 8 91 1 2 1 1 2 231 1 1 11 3 9 81 2 6 8 后 21 1 491 1 2 11 1 3 o 1 l o 11 3 6 41 2 3 1 3 1 1 1 2l 王6 11 0 8 91 1 0 o1 3 2 3 1 1 8 2 音 41 0 7 1 1 2 5 6 1 0 5 21 0 82 1 2 6 01 1 4 8 节 51 0 4 81 4 2 61 0 3 3 1 0 7 41 1 9 81 1 1 3 61 0 2 21 6 3 51 0 0 21 0 5 4 1 1 5 9 1 0 6 8 图3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上声”f o 原始数据图 单位: h z 表4 :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去声”f 0 原始数据表单位: h z 组合时间4 + 14 + 24 + 3 4 + 4 名4 + 4 动 4 + 5 连读调型降+ 降降+ 曲降+ 降降+ 低降降+ 高降降+ 降 l1 3 1 81 3 9 11 3 4 21 3 3 51 4 2 11 3 9 2 前 21 3 0 41 3 7 11 3 1 51 3 1 11 3 8 61 3 4 4 31 2 8 21 3 4 81 2 681 2 8 21 3 5 41 2 9 4 音 41 2 2ol3 2 91 2 3 61 2 4 2 1 3 2 7 1 2 5 5 节 51 1 5 41 2 981 2 3 31 2 0 71 2 8 91 2 2 8 6 1 1 1 4 1 2 7 71 2 2 21 1 5 ,21 2 6 61 1 8 3 l1 2 0 71 2 9 51 3 5 41 1 7 21 4 7 51 2 5 2 后 21 1 3 61 1 7 51 2 3 81 1 3 71 4 2 81 2 2 4 31 0 8 2 1 1 161 1 4 2 1 1 0 7 1 3 6 71 1 8 6 音 4 1 0 3 8 l 】2 ,71 0 7 21 0 9 o1 2 9 o1 】4 9 节 51 0 0 91 2 1 31 0 0 81 0 7 0 1 1 9 91 1 1 5 69 8 71 3 9 49 7 41 0 50 1 1 4 91 0 8 2 图4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去声”f 0 原始数据图单位:h z 表5 :石城话双音节词声调“前字入声”f 0 原始数据表 单位: h z 【组台时间 5 + 1 名5 + l 动5 + 2 5 + 35 + 45 + 5 连读调型 降 + 低降降 + 高降降 + 曲降一十降 降一十降降 + 降 1 1 3 9 81 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险运动免责协议书
- 村民草原防火协议书
- 代理办理证件协议书
- 万象城商铺合同范本
- 树莓种植承诺协议书
- 医生事业编合同范本
- 坪山新区土地整备中心公开招聘普通雇员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代工施工安全协议书
- 框架合同与框架协议
- 桉树皮收购合同范本
- 重庆高硅氧玻璃纤维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
- 2025年自动化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DB31/T 1114-2018公共场所饮用水水处理设备卫生管理规范
- teastone品牌文化手册
- 屋顶光伏可行性报告范文精简版
- 2025至2030中国硅氮烷产业发展方向及需求规模研究报告
- 华为智能露天矿解决方案 2025
- 客户押车合同协议
- 2024年太原外国语小升初模拟试题试题
- 量具室管理制度
-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字音专项练习模拟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