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SA培训讲义,1,定义,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他们之间关于特殊特性的关系。测量系统: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量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我们应将一个测量过程看成一个制造过程,那么它的输出是什么?,2,测量系统变差,测量过程的构成因子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测量结果或数值的变差。测量值变差1,工件:材料(弹性性质、弹性变形)特性、内部相关性、制造带来的(几何形状等)误差、清洁度,工件,仪器,方法,环境,人员,3,测量系统变差,2,仪器:影响因素:仪器的种类、准确度、精确度、偏倚、线性、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等3,环境:温度、湿度、噪音、灰尘、振动、光线、电磁等4,法:标准操作方法等5,人:基准维护、标准件保护、身体能力、培训、资格、技能、经验、态度等Note1,测量系统的变差影响每个测量值和根据这些测量数据所作的判定。对产品决策和过程决策的影响。2,测量系统误差可分为五类: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位置变差:偏倚、稳定性、线性,宽度变差:重复性、再现性。3,为了测量数据的质量必须在使用一个测量系统前知道其测量变差。,4,测量系统,变差的来源,过程变差,输入材料变差,不良的过程设计,不良的产品设计,机器,工具,参数变差,方法变差,过程材料,测量,环境,5,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仪器,检查的方法,误差或偏倚测量不确定度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位置的误差),(宽度的误差),6,MSA介绍,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下列类型的变差仪器的变差检查方法导致的变差仪器变差通常用下列参数描述偏倚不确定度线性稳定性由检查方法导致的变差用下列参数描述重复性再现性,7,1、评估仪器变差(校验),8,误差或偏倚的定义,偏倚(BIAS):观测的平均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参考值是建立在大家认可的参考之上而产生的数值。这种参考可以是一个标准样品或其他的测量仪器。,参考值,观察的平均值,准确度和偏倚是同样的意思,9,下面我们举一个偏倚范例,以便理解,量具B,量具C,为A的偏倚,为B的偏倚,为C的偏倚,量具A,至,至,至,偏倚,10,偏倚(Bias),偏倚确定指南1、用标准或高等级量具,如完全尺寸检验设备,获得可接受基准2、用测量室或完全尺寸检验设备(选定检测设备)3、由同一评价人对同一零件作至少10次测量4、计算:a)读数平均值b)偏倚观测的平均值基准值c)偏倚%=偏倚/过程变差(或公差)100,11,偏倚举例,在一个金相实验室测量一个零件十次,X1=0.75mmX6=0.8mmX2=0.75mmX7=0.75mmX3=0.8mmX8=0.75mmX4=0.8mmX9=0.75mmX5=0.65mmX10=0.7mm,使用一个值为0.8mm的块规作为标准件使用量具测量的最小公差是0.7mm,X=X/10=0.75,Bias=0.75-0.8=-0.05%Bias=1000.05/0.70=7.1%最小公差的7.1%是偏倚,12,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计算误差将一直保留到下一次校验如何报告误差测量不确定度是误差中的变差,13,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Uncertainty),测量不确定度,平均值的分配,精确度和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同的意思,14,什么是不确定度,有两种不确定度随机不确定度(在校准期间的不确定度)系统不确定度(校验中使用的标准件的不确定度),15,准确度&精确度,准确度:一个或多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或接受基准之间的接近的程度。(偏倚定性评估)精确度:重复读数之间的接近程度(重复性和再现性定性评估)我们举一个范例便于理解:,量具A,量具B,量具C,量具A的均值,量具B的均值,量具C的均值,A具有最佳准确度,B具有最佳精确度,C比B准确度好,16,线性(Linearity),仪器量程范围内误差的变差称为线性如果说仪器量程范围内误差为零,则可以说仪器是线性的,17,线性,线性: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不同(偏倚的差值),观测的平均值,基准值,无偏倚,非常量偏倚,常量偏倚,非常量偏倚,18,稳定性(Stability),在一段时间内误差的一致性称为稳定性当仪器被作为“工作标准”时才要求作稳定性研究测量时用到电子/气动原理时也要求作稳定性研究,19,稳定性(Stability),Time,Time1,Time2,Stability,20,稳定性,稳定性:指一个测量系统在某一持续时间(指几天而不是几小时)获得的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一个单一特性的测量值总变差。一般的,随着时间或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测量系统产生影响时,应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21,稳定性范例:至为A的稳定性1,指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改变的测量条件,可以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环境及时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评价人变异对系统一致性影响。2,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对给定零件或标准零件在不同时间的偏倚的总的变差。4,有助于确定校准周期。,量具A的第二次均值,量具A的第一次均值,稳定性,22,稳定性(Stability),量具稳定性分析指南:1、获得一个标准样本,可以使用在偏倚和线性分析中作为样件的基准、标准样件,如该样品不可得,选择一个落在产品测量中程数得生产零件,指定为稳定分析得标准样本。2、定期对标准件的3到5次测量(应在不同得时间读数以代表测量系统得实际使用情况,以便说明在一天中预热、周围环境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3、把数据在均值和极差图或均值和标准差图标出。注意:要求对每个标准件按过程或规范容量限做一个图。4、根据通常的SPC要求做评估,建立控制限并用标准控制图分析失控或不稳定状态。5、当测量系统不稳定时,需要采用DOE或其他分析解决问题的技术以确定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23,对稳定性图的分析,由上图可以分析:如果稳定性有问题时,均值和极差图会出现漂移或非控制状态1,均值图出现非控制状态时,表明测量系统测量不正确,检查:a)偏倚改变了确定原因并改正b)如果原因是磨损重复校准、维修2,不必计算测量系统稳定性数值通过减少系统误差来改善稳定性不稳定性可能原因1,仪器需要校正,需要减少校正周期2,正常老化或退化3,仪器维护不足4,仪器设计或方法问题5,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等),稳定性,24,高误差的来源,高误差的来源:标准误差仪器磨损错误的尺寸测量非代表性的特性不正确的校准作业者不正确的使用,25,评价仪器的偏倚,26,偏倚评估,在校准过程中一直要评估偏倚和误差根据下列步骤来评估偏倚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样本至少3次(理想是5次)如果样本是其他的仪器(如压力表校准),测量3次,27,偏倚评估,下面是校准DFT表时的读书,基准值为25微米1.252.243.254.255.24,28,偏倚评估,步骤计算平均值:average=24.6计算误差:Error=实际值样本值-0.4计算标准差0.5计算平均值的标准差(x-bar)=/n=0.2计算t值t=Error/(x-bar)=-0.4/0.2=-2,29,95%置信度时的“t”值表,30,偏倚评估,步骤找出t(表中)值,在给定的数据中得到的是2.7764结论:如果t(计算)值位于-t和+t之间,则测量的偏倚是可以接受的,在以后的实际测量时不会带来变差如果不在这个区间,则是不可接受的,仪器需要调整以减少误差,31,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32,不确定度的评估,不确定度是误差变量步骤:/(x-bar)*t(表)是“随机不确定度”,我们分析的数据为/-0.556微米标准不确定度称为“系统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Sqrt(RU)2+(SU)2),33,不确定度的评估,如标准不确定度是/-0.05,则总不确定度为/-0.558微米校准过后应描述如下:95的置信水平下,该仪器总不确定度为/0.558微米,实际误差为-0.4,34,不确定度的评估,结论:必须计算总不确定度及最小公差来检查不确定度是否可接受,这个比例也叫做P/T比2总不确定度/最小公差应25如前期数据的公差是10微米,则比例应为1.116/10=11%,35,计量链的不确定度评估,国家标准的一级块规校准(激光干涉计),二等块规,表盘校准器,千分表,36,不确定度的评估,如果校准覆盖整个仪器范围,在每一标准点,应计算偏倚及不确定度每一标准点误差应为零不确定度百分比应与最大随机不确定度一起计算,37,线性评估,38,线性评估,如仪器整个量程范围误差为零,则仪器为线性的有两种方法检查线性:方法1:根据以上偏倚计算,如所有标准点的偏倚为零,仪器可确定为线性方法2:绘图方法,39,线性评估绘图方法,在X轴上均分每一标准点,Y轴上描出每一点误差检查是否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如有仪器为非线性如无,画一条线通过最高及最低的点如果零件在两条线之间,仪器为线性,40,稳定性评估,41,稳定性评估,稳定性是一定时间内误差的一致性一致性在整个校准时期内检查仪器的稳定性通过检查范围的一致性确认,42,稳定性评估,仅有以下类型的仪器需要进行稳定性研究:用于比较的仪器(如杠杆千分表,空气表)用空气/电子原理测量的仪器,43,稳定性评估,稳定性数据收集首先用标准块检查仪器,如果不为零,调整误差然后,用标准块随机在两个校准/验证点之间测量两次例如:如果验证频率是1小时,将在1小时内随机取得3个读数收集20组这样的数据,44,稳定性,45,稳定性评估,从范围还可评估标准变差,并计算测量的不确定度也可评估误差如果仪器不稳定,需增加校验/验证频率,46,检查方法导致的变差评估,47,重复性(Repeatability)定义,重复性: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重复性,48,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定义,重复性: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再现性,A作业者,B作业者,C作业者,49,重复性及再现性评估,首先必须清楚哪些测量系统需要这些评估R&R的研究仅用于因检查方法(人员不同)导致变差的测量系统?例:体重称是否需要重复性及再现性研究?,50,重复性及再现性评估,在进行R&R研究之前,仪器必须根据以下方式进行测量系统分组:检查方法及读数显示仪器最小读数零件材料,51,重复性及再现性评估,例:最小读数为1微米的所有表盘归于一类测量系统组所有数显游标卡尺归于一类测量系统组所有轮缘式千分尺归于一类测量系统组所有触点式千分尺归于一类测量系统组,52,重复性及再现性评估,收集数据:任意挑选一种仪器收集数据选择具有最小公差的零件及特性选择至少5个零件测量选择至少3个常规检查的操作员进行数据收集检查重复性至少须进行两次试验将零件随机分给操作员测量并获得所有测量结果数据收集之前,应将测量方法标准化(例如读数方法),53,再现性、重复性,重复性和再现性(GR&R)重复性和再现性用于衡量测量系统变差的宽度或分布偏倚、线性、稳定性用于对测量系统变差做定位(位置)重复性: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1,在固定和规定的测量条件下连续(短期)试验得到的变差。2,通常指仪器变差(EV)。3,是仪器(量具)固有的变差或性能。4,当测量环境固定时,为系统内变差。(测量环境固定:固定的零件、仪器、标准、方法、操作者、和假设;人机料法环内部变差)5,一个操作者需要对产品进行多次测量时,需要进行重复性分析。,54,下面举一个重复性范例:2个评价人,3次实验,5个零件,重复性分析通过做极差图结论:1,对于两个评价人,所有点都在控制限内,因此,评价人没有区别2,如果其中一个评价人的测量超出控制限制,则结论为他的方法与另外一个不同3,如两个评价人都有一些超出控制限制,则结论是测量系统对评价人的技术敏感,需要改进以获得有用的数据,量具A,量具B,量具C,量具A的均值,量具B的均值,量具C的均值,再现性、重复性,55,重复性不好的可能原因1,仪器内部:修理、磨损、设备和夹紧装置故障、质量差2,仪器设计或方法重新设计来提高刚度3,评价人内部:技术、职位、缺乏经验、操作技能、疲劳4,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形状、位置、表面加工)5,环境内部:温度、湿度、振动、亮度、清洁度,UCL=0.055,1,1,2,2,3,3,4,5,4,5,评价人B,评价人A,R=0.024,LCL=0,再现性、重复性,56,再现性:不同评价人,采用相同的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1,用以产品/过程资格认定,误差可能来自评价人、设备、时间或方法即测量条件之间的平均误差。2,通常指评价人的误差。3,系统间的误差。4,某个产品特性需要被2名或多名操作者测量时,需进行再现性分析。,操作者B,操作者C,操作者A,再现性,再现性、重复性,57,下面举一个再现性范例:,量具B,量具C,量具A的均值,量具B的均值,量具C的均值,量具A,为A和B的再现性,为A和C的再现性,为B和C的再现性,至,至,至,再现性、重复性,58,再现性可以通过做均值图来分析:2个评价人,4次实验,5个零件,再现性、重复性,59,均值图结论:1,在这次分析中,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厂入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夏季四防试题及答案
- 中职语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专项训练
- 2025羊油清香型食品开发及脂质体药物载体制备技术方案
- (2025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粮食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价格波动与储备政策研究报告
- 2025社区团购模式对传统食品零售渠道冲击与转型策略研究
- 2025研究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研发测试服务外包市场竞争格局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研中国冷链物流园区规划与运营模式创新
- 2025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美容纹绣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LCD偏光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4-03-01 电线电缆制造工 人社厅发2018145号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二(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 宁夏地区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证临床症候特点分析
- 2025年共青团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FMEA分析与应用》课件
- 雷雨剧本全文(6篇)
- 2025年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