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颜色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密切相关。在众多颜色词 中,有的颜色词稍纵即逝,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有的颜色词经受住了岁月的洗礼, 沿用至今,传递着中国千年的文明,连接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并在现代汉语中保持 着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较强生命力的成语上,确定的对象范围 主要以中国成语辞海( 新华出版社2 0 0 3 版) 和新华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版) 所收成语为对象。我们从这两部书中选取了所有含颜色词的成语,在对其进行考 察和梳理的基础上,试从词汇学、心理学、文化语言学等角度通过统计、比较、归纳、 分析等方法做出全面系统的解析,以使人们对成语颜色词的表意特点和文化内涵有一个 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在社会语言生活中正确使用。 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成语中颜色词的出现特点、发展变化、文化内涵。我们通过 了解颜色词的意义,可进一步更好理解成语的意义,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 上,一可使现代中国人更深刻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理解和掌握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 富;二可使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从文化的角度更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在交际中灵 活贴切运用成语颜色词。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主要介绍国内外对颜色词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 义。 第二部分从成语颜色词着手,统计基本颜色词所在成语中的数量,分析颜色词在成 语中的表意特点和文化内涵。由历时的角度出发,分析社会文化的变化对颜色词文化内 涵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成语中基本颜色词的出现特点及文化内涵,并提出本研究的 意义和不足。 关键词:成语;颜色词;表意特点;文化内涵 成语颜色词研究 t h er e s e a r c ho nc o l o rw o r d si ni d i o m s a b s t r a c t c o l o rw o r d s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v o c a b u l a r y , i ti sw i t hh u m a np r o d u c t i o na n dl i f ea r e 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 i nt h e 、阳r d so fm a n yc o l o r s ,s o m ec o l o rw o r d s a r ef l e e t i n g ,a n ds u b m e r g e di n 也ec o u r s eo fh i s t o r y , a n ds o m ec o l o rw o r d sw i t h s t o o dy e a r so fb a p t i s m ,i nu s ee 、r 盱s i n c e , p a s s i n g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o f c i v i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a , l i n k i n gt h e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c h i n e s e , a n dm a i n t a i n e d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v i t a l i t y t m ss t u d ym a i n l yf o c u s e do nm o d e mc h i n e s es t i l lh a v es t r o n gv i t a l i t yo ft h ei d i o m , d e t e r m i n et h es c o p ea n de x t e n to ft h em a i n c h i n e s ei d i o m sd i c t i o n a r y ) ) ( x i n h u ap r e s s ,2 0 0 3 e d i t i o n ) a n d x i n h u ad i c t i o n a r yo fi d i o m s ) ) ( c o m m e r c i a lp r e s s ,2 0 0 5 ) i d i o m sr e c e i v e dt a r g e t w es e l e c t e dt h i sb o o kt oa l lw i t ht w oc o l o rw o r d si d i o m s ,i n s p e c t e da n ds o r t e da ti t sb a s i s ,t r y t ov o c a b u l a r y , p s y c h o l o g y ,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a la n g l e s t h r o u g h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 c o m p a r i s o n ,i n d u c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 ,s ot h a tp e o p l eo f c o l o rw a r d si d i o m se x p r e s s i v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s y s t e m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l i f ei nt h ep r o p e ru s eo fs o c i a ll a n g u a g e t h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 ,w ec o n c l u d et h a t t h e e m e r g e n c e o fc o l o rw o r d si ni d i o m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h a n g e ,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 t h r o u g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m e a n i n go fc o l o rw o r d s ,c a nf u r t h e ra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m e a n i n go fi d i o m st o 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w o i np r a c t i c a la p p l i c a t i o n ,o n ec a ng a i nad e e p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a li d i o mm e a n i n g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m a s t e r i n gt h e s p i r i t l l a lw e a l t ho fo u ra n c e s t o r sl e f t ;2a l l o w sf o r e i g n e r st ol e a r nc h i n e s ef r o mac u l t u r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t o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c h i n aa n d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i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f e x i b l eu s e o fi d i o m sa p p r o p r i a t ec o l o rw o r d s t h i s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 髓ef i r s tp a r ti sr e v i e w e dt oi n t r o d u c e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o nc o l o rt e r m s a n dt h eo b j e c to ft h i sp a p e r , m e t h o d s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s e c o n dp a r to ft h ec o l o rw o r d sf r o mt h ep h r a s es e t w h e r et h ei d i o mo fs t a t i s t i c si n t h eb a s i cc o l o rt e r m si nt h en u m b e ro fc o l o rw o r d si nt h ei d i o mo ft h ei d e o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 f r o mt h ed i a c h r o m cp o i n to fv i e wo fs o c i a la n d c u l t u r a lc h a n g eo nt h ec u l t u r a lm e a n i n go fc o l o rw o r d s t h et h i r dp a r tc o n c l u d e st h ep h r a s ei n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b a s i c c o l o rt e r m si n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 ,a n dp r o p o s e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s h o r t c o m i n g so f t h i ss t u d y k e y w o r d s :i d i o m :c o l o rw o r d s ;i d e o g r a p h i cf e a t u r e s ;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 i i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一、绪论i i i ( 一) 、国外颜色词研究概况1 ( - - ) 、国内颜色词研究概况2 ( 三) 、本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2 二、基本颜色词在成语中的出现特点3 ( 一) 、含基本颜色词的成语数量3 ( 二) 、基本颜色词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及文化内涵4 l 、黑j 4 2 、白5 3 、红7 4 、黄8 5 、青9 6 、绿1 0 7 、蓝1 0 8 、紫1 1 9 、灰1 2 1 0 、赤1 3 1 1 、褐1 4 1 2 、朱1 4 结论1 6 参考文献1 7 致谢1 8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绪论 在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中,颜色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 密切相关。颜色词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独特的语言文化魅力。在 众多颜色词中,有的颜色词稍纵即逝,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有的颜色词经受住了岁 月的洗礼,沿用至今,传递着中国千年的文明,连接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并在现代 汉语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本论文选择成语颜色词做研究对象。因为成语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它拥有古老的源 头,承载众多历史文化内容,保留古代汉语的词义和语法成分。各个时代的颜色词沉积 在成语中,使它们保持着原生态,保留了当时的词汇特点和文化内涵。通过成语,我们 穿越历史的长河,梳理并寻找颜色词的演变轨迹。 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成语中颜色词的出现特点、发展变化、文化内涵。我们通过 了解颜色词的意义,可进一步更好理解成语的意义,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 上,一可使现代中国人更深刻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理解和掌握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 富;二可使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从文化的角度更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在交际中灵 活贴切运用成语颜色词。 ( 一) 、国外颜色词研究概况 从语言学的角度,回顾近百年来颜色词的研究史,一直围绕着语言相对论和语言普 遍论这两种理论观点争论。直到1 9 6 9 年,美国人柏林和凯发表了表示颜色的基本词 汇一书,为语言普遍主义提供了经典论据。他们通过对近百种语言的比较研究,认为 尽管各语言颜色词数量不一,对光谱切分的粗细和位置不同,但任何语言的基本颜色词 都不出十一个词的范围,得出了基本颜色词的标准,并且形成如下序列: 白绿 红蓝棕( 褐)粉红 黑黄 紫 橙 灰 这一序列所表示的意义是:任何语言的基本颜色词都存在着从左到右的优先顺序, 有右必有左,但是有左不一定有右。例如,如果一种语言中有颜色词“红,那么也一 定有颜色词“白”和“黑。他们的发现为“语言普遍说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姚小平基本色彩词理论述评一兼论汉语基本色彩词的演变史夕h 语教学与研究,1 9 8 8 年 一l 一 成语颜色词研究 ( 二) 、国内颜色词研究概况 颜色词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注意。早在2 0 世纪4 0 年代,胡朴安就曾对汉语上 古五个颜色字( 词) 白、赤( 丹、朱) 、黄、黑、青的产生、发展情况作出了分析。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研究颜色词的论著开始多起来。他们对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内容大 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颜色词的构成、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颜色词的联想意义、颜色 词的文化内涵等等。学者们多角度来分析颜色词:或从词汇本体角度研究,或从修辞学 角度,或从文化语言学角度,或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既有某一方面的深入探讨,又有全 面而系统的论述著作。如刘云泉先生的语言的色彩美。也有一些学者专攻颜色词系 统研究,如学者叶军,她从多方面多角度对颜色词作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建立颜 色词语料库。总之,现在颜色词研究论题广泛,方法多样,初具规模。 尽管四十年多来我国对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问 题和不足:一是颜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外颜色词比较上,大多数文章都是跨民族对 比研究,且往往局限于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对比研究,这些研究多是列举性的,缺 乏理论探索和系统分;二是对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大部分的文 章都是对基本颜色词单一方面的论述。 ( 三) 、本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较强生命力的成语上,确定的对象范围 主要以中国成语辞海( 新华出版社2 0 0 3 版) 和新华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版) 所收成语为对象。我们从这两部书中选取了所有含颜色词的成语,在对其进行考 察和梳理的基础上,试从词汇学、心理学、文化语言学等角度通过统计、比较、归纳、 分析等方法做出全面系统的解析,以使人们对成语颜色词的表意特点和文化内涵有一个 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在社会语言生活中正确使用。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基本颜色词在成语中的出现特点 从古至今,各个历史阶段出现了不少颜色词,我们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基本颜色词, 来分析这些基本颜色词在成语中的出现特点。对于汉语各个历史阶段基本颜色词的确 定,我们采用了姚小平先生的说法: 殷商时代有:幽、白、赤、黄、青;周秦时代有:玄、黑、白、赤、黄、青、绿、 紫、红;汉晋南北朝包括:黑、白、赤、红、黄、青、绿、紫、红、灰;唐宋及近代包 括:黑、白、红、黄、青、绿、蓝、紫、灰、褐:现代包括:黑、白、红、黄、绿、蓝、 紫、灰、褐( 棕) 、橙。 由于古代含有颜色词“朱的成语数量不少,所以我们增加颜色词“朱 。本文我 们所指的基本颜色词都包含“朱 。在周秦以后,颜色词“幽 、“玄 逐渐被黑代替。 脱离了表色功能,词义更为概括抽象,本文研究的颜色词不包含“幽”、“玄。因为大 多数的成语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所以“橙 没有出现在成语中可以用这个原因来解释。 当然,也并不排除有一天它们也会构成新的成语,出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本文所研究的基本颜色词包括:黑、白、红、黄、绿、青、蓝、紫、灰、赤、 褐( 棕) 、朱。 首先我们找出所有包含这些颜色词的成语,然后分析这些成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一是统计基本颜色词所在成语中的数量,二是分析每个颜色词在成语中的表意 特点,三是分析理解成语意义时,涉及每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 一) 、含基本颜色词的成语数量 经过统计,含基本颜色词的成语数量为4 2 4 个。它们的大致分布是: 黑白 红 黄青绿蓝紫灰赤褐( 棕) 朱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成语中,颜色词的出现是不均衡的。各个颜色词在成语中出 7 7 3 87 口u o 6 2 6c v u 1 3 7 o 口u 79 o o 15 o 厶 3 7c 、_ o 4 6 1 8 6 6 1 7 4 2 5 1亡u 8 3 2 l q u 5 6 0 j o o 成语数量所总的 成语颜色词研究 现的数量差别比较大,有的数量众多,如含颜色词“白 的成语,共有1 3 8 个,占总数 的3 2 5 。有的数量非常少,如含颜色词“褐”、“蓝 的成语只有3 例和8 例。有的颜 色词在成语中根本没出现,如含“棕 的成语。颜色词在成语这种不均衡,有它的历史 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我们尝试从这些颜色词的出现时间和成语的形成时间上做出分析, 来探讨“棕没有在成语中出现的原因。 “棕”在现代汉语中经常地表示为棕褐色,但是用它指颜色在古典文献中还不多见, 这说明“棕 的颜色义出现较晚。通过分析可以推测,颜色词“棕 没有在成语中出现 的原因,跟它们表示颜色出现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 二) 、基本颜色词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及文化内涵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每个基本颜色词,找到所代表的成语,分析各个颜色词在成语中 的义项。在释义时,如果颜色词表示的意义是地名或姓名时,我们不把它当作颜色义。 1 、黑( 3 8 个) 白黑分明白山黑水白纸黑字颠倒黑白粉白黛黑粉白墨黑黑白不分 黑白分明黑灯瞎火黑家白e l 黑漆皮灯黑天白日黑天摸地昏天黑地 混淆黑白论黄数黑面目黧黑判若黑白漆黑一团起早摸黑起早贪黑 青林黑塞数黑论黄数黄道黑说白道黑说黄道黑天昏地黑乌天黑地 以白为黑一团漆黑月黑风高知白守黑 黄狸黑狸,得鼠者熊黑云压城城欲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下乌鸦一般黑 ( 1 ) 颜色词搿黑 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黑,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 用烟灰表示黑 色。许慎认为这是个会意字,意思是火从窗子出去后,留下烟。在古代,烟囱内熏积的 烟煤可以做黑色颜料。黑的本义表示火熏出的颜色,即黑色,引申为昏暗无光。后引申 为黑色或比喻为各种不好的事物,反动、恶势力、恶毒的现象等,与白相对。 其中,本义用法如:白纸黑字、月黑风高、漆黑一团等。但在“白山黑水 中,黑 水指黑龙江,与颜色意义无关。 ( 2 ) 颜色词搿黑一的文化内涵 在这些成语中,其中涉及“黑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黑 与“白 同时出现,含有比喻是非的意思。其中“黑”表示的是非与恶。如: “颠倒黑白、黑白不分 等。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 “黑 在“天下乌鸦一般黑中指坏人坏事。 3 ) “黑”代表没有光明的黑夜,进而引申为黑势力。如成语“黑云压城城欲摧”。 2 、白( 1 3 9 个) 白白朱朱白板天子白璧青蝇白璧微瑕白璧无瑕白草黄云白丁俗客 白发苍苍白发苍颜白发丹心白发红颜白发婆娑白发千丈白发青衫 白发相守白发朱颜白圭之玷白毫之赐白黑分明白虹贯目白华之怨 白驹过隙白驹空谷白蜡明经白浪滔天白浪掀天白龙鱼服白龙微服 白旄黄钺白眉赤眼白面书生白日见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日做梦 白山黑水白叟黄童白首不渝白首北面白手成家白手起家白手无成 白首空归白首穷经白首如新白首同归白首相知白首一节白首之心 白说绿道白头如新白头相守白头偕老白头之叹白屋寒门白眼相看 白衣苍狗白衣公卿白衣卿相白衣秀士白衣宰相白鱼入舟白玉无瑕 白云苍狗白云孤飞白云亲舍白纸黑字不白之冤不分皂白不明不白 不清不白财不露白拆白道字沉冤莫白齿白唇红赤口白舌抽黄对白 抽青配白唇红齿白大天白亮大天白日颠倒黑白恶叉白赖粉白黛黑 粉白黛绿粉白墨黑浮一大白过隙白驹黑白不分黑白分明黑家白日 黑天白日红白喜事胡说白道黄茅白苇黄童白叟混淆黑白襟怀坦白 精贯白日两头白面辽东白豕明明白白判若黑白庞眉白发批红判白 青红皂白青天白日青蝇染白平白无故取青媲白数白论黄数黄道白 说白道黑死乞白赖死求白赖素车白马乌白马角心贯白日须眉交白 虚室生白压倒元白牙白口清阳春白雪一清二白一穷二白以白为黑 月白风清知白守黑指皂为白真相大白忠贯白日 白屋出公卿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 大白于天下空口说白话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乌头白,马生角 ( 1 ) 颜色词“白 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许慎的解释 是受了汉代阴阳五行之说的影响。汉代五行之说盛行,谓日为太阳( 极盛的阳气) ,位东 方主青色。月为太阴( 极盛的阴气) ,位西方主白色,故白为西方色,即白色之称。朱骏 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写道:“蒋骥:( 白) 字从日,上象日未出初生微光。按日未出 地平时,其光恒白,今苏俗谓昧爽,日东方发白是也。字当从日,指事。训太阳之明 也。 商承柞“说文”中之古文考:“甲骨文、金文、摘文、皆从日,锐顶象日始出 地面,光耀如尖锐,天色己白,故日白也。”“白”专指颜色是个假借字。颜色词“白 成语颜色词研究 本义指白色,由白色引申为纯洁。白又表示明亮,进而又有了清楚的意思;又进而有了 把事情清楚、明白告诉、陈诉的意思,由此又可引申为表明、辩白。由白色还可引申为 无用或徒然。 颜色词“白 在成语中出现的意义: 1 ) 表示的颜色:霜或雪的颜色,与黑相对。白草黄云、黑天白日 2 ) 明白;清楚;弄明白:真相大白、一清二白、不白之冤、不分皂白 3 ) 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没有效果,空的,空白的:一穷二白、白手成家、白蜡 明经 4 ) 无用、徒然:空口说白话、胡说白道 5 ) 姓:白华之怨、压倒元白 另有5 个意义与颜色无关的成语:拆字白道、恶叉白赖、浮一大白、死乞白赖、死 求白赖。 ( 2 ) 颜色词“白刀的文化内涵 在成语中,颜色词“白”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例如, 1 ) “白 在汉语中本指日光的白,古人根据自己对日光的观察,认为日光最耀眼的 时候是白色的,故称日为“白日”。“白 因此又表示光亮、明亮,词义引申表示明亮、 清楚。如: “真相大白、不白之冤、一清二白、不分青红皂白。 2 ) 在汉文化里,颜色词“白 也是丧色,在丧礼中,中国人都习惯穿白色。在古 代同样是这样的,成语“红白喜事 中“白 指得就是丧事。 3 ) “白 还表示没有功名、平民。隋炀帝定服制时,曾规定庶民服白。所以“白衣” 常见于平民身上。如“白衣秀士、白衣宰相”等。除了服装的颜色外,平民所居住的屋 子也不能施彩,用茅草盖的屋子称为“白屋”,当时,“白屋也用来指没有做官的读书 人的房屋。如:“白屋寒门 。因此,“白”也与平民联系起来,把没有功名的人称为“白 丁,就有了成语“白丁俗客 。 4 ) “白 是各种颜色中最纯粹的颜色,也是没有添加任何其他色彩的颜色,因此在 成语中,“白 也被引申为徒劳、空的意思,如“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白手无成 。“白 也引申为纯洁,如:“白璧无瑕、白璧微瑕”。 5 ) 同样,“白”色代表白天,所以“白 也象征着光明、正义、好方面。与“黑” 相对,因此“白”与“黑”组成的成语,大部分都指的是事物的正反两面。如“黑白颠 倒、混淆黑白”。 还有一个特别的成语“白鱼入舟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白色的鱼跳进 了船里。可是,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把这种现象附会为周武王伐封灭殷的征兆,后来就用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比喻用兵必胜的吉兆。这些意思单单从“白”的表层意思上看是单一的,从在成语的 深层意义上,白指“殷”,还要分析颜色与朝代的密切关系。“白者,殷家之正色”,殷 尚白,以白色作为朝代的标志,所以,只有明白颜色与朝代的关系才会读懂这个成语。 3 、红( 5 7 个) 白发红颜百紫千红惨绿愁红姹紫嫣红齿白唇红愁红惨绿穿红着绿 唇红齿白翠消红减灯红酒绿耳红面赤纷红骇绿贯朽粟红红白喜事 红尘客梦红愁绿惨红得发紫红豆相思红粉青蛾红粉青楼红腐贯朽 红男绿女红旗报捷红情绿意红日三竿红衰绿减红丝暗系红丝待选 红杏出墙红袖添香红颜薄命红羊劫年红叶题诗红叶之题花红柳绿 看破红尘柳绿花红绿暗红稀绿肥红瘦面红耳赤批红判白披红插花 千红万紫青红皂白粟红贯朽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依翠偎红御沟红叶 争红斗紫紫陌红尘 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1 ) 颜色词“红刀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红,帛赤白色。”红最早出现时,所指的颜色是 现在的粉红色。刘云泉先生推测“红 出现在东周。论语日:“红紫不以为裹服。” 指红颜色。“赤”在上古使用较多,到了中古时代,红和赤没有分别。“红”在唐代以后 使用频率逐步提高,逐渐代替“朱、赤、丹”,词义范围渐渐扩大,不再指“粉红”,而 是产生了泛指一切“红 的类义,成为红色的代名词。 “红 在成语中出现的意义: 1 ) 近似鲜血一样的颜色,红色的:齿白唇红、穿红着绿 2 ) 象征喜庆:披红插花、红白喜事 “红 在“红尘客梦”、“红愁绿惨”中出现的意思与红颜色无关,其余“红 在成 语中出现的意思都跟红颜色有关。 ( 2 ) 颜色词“红一的文化内涵 在成语中,“红 也涉及到文化内涵。例如, 1 ) 从古至今,“红总能与喜庆联系在一起。如成语“披红插花”一切喜庆之事都 可以叫做“红事”,如成语“红白喜事 。在这里,“红 都表示喜庆、欢乐之意。“红 在古代就表示成功的意思,在成语“红旗报捷”中“红旗 指捷报、报喜。 2 ) 在古代,女子喜欢用红色的脂粉来装扮自己,于是就产生了一些用“红 来描 绘的与女性相关的词。如红颜、红粉等。在成语“白发红颜、红粉青蛾、红粉青楼、红 成语颜色词研究 袖添香 中,“红”则借代为美女、女子。 3 ) “红还与爱情有关。“红丝 比喻姻缘,如成语“红丝暗系、红丝待选”。还用 “红豆”暗指相思,如成语“红豆相思。 4 、黄( 6 3 个) 白草黄云白旄黄钺半青半黄碧落黄泉苍黄翻覆橙黄橘绿抽黄对白 初写黄庭蝶粉蜂黄东门黄犬翻黄倒皂飞苍走黄飞黄腾达槁项黄域 怀黄佩紫黄道吉日黄发鲐背黄公酒垆黄花女儿黄花晚节黄金失色 黄卷青灯黄口孺子黄口小儿黄粱一梦黄茅白苇黄袍加身黄旗紫盖 黄雀伺蝉黄雀衔环黄童白叟黄童皓首黄杨厄运黄钟大吕回黄转绿 口中雌黄绿衣黄里面黄肌瘦明日黄花牡牡骊黄七青八黄青灯黄卷 青黄不接擎苍牵黄人老珠黄人约黄昏数白论黄数黑论黄数黄道白 数黄遭黑说黄道黑痛饮黄龙晚节黄花妄下雌黄魏紫姚黄五黄六月 信口雌黄玄黄翻覆姚黄魏紫杳如黄鹤一坏黄土一枕黄粱争长黄池 直捣黄龙 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如带,泰山若砺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跳进黄河洗不清 ( 1 ) 颜色词“黄”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黄,地之色也。黄的本义同“磺”,指一种佩 在身上作装饰的环形玉石,后引申假借表颜色。“黄”的古义还有两种,一是指金玉等 色黄者都称为黄。如“充耳以黄乎而”( 诗经齐风) ;一是指黄赤色马,如:“有骊 有黄 ( 诗经鲁颂) 。 “黄 在成语中出现的意义: 1 ) 接近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半青半黄、黄茅白苇、面黄肌瘦 2 ) 指黄河: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如带,泰山若砺跳进黄河洗不清 另外,与“黄”颜色无关的成语有:“碧落黄泉 中“黄泉”指地下;“初写黄庭 中“黄庭 指黄庭经,为道家经典;“黄公酒垆 中“黄公”指人名;“黄钟大吕 中“黄钟 指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直捣黄龙、痛饮黄龙 中“黄 龙 指地名,金人的京城,在今吉林省。其余成语都是与黄颜色有关,具有颜色义。 ( 2 ) 颜色词“黄”的文化内涵 1 ) 黄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象征意义的颜色。它一直被当做“尊色 。“黄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君主,后人为表示对他的敬意,因而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黄色 成为帝王之色是在汉代,成为帝王专用的颜色则在唐代。因此,社会生活中与帝王有关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的事物多用黄色。如“白旄黄钺”,是帝王亲征的象征。“黄袍”是只有帝王才能穿的 衣服,如成语“黄袍加身”。后人用“黄袍加身来指被部属拥立为帝,是借助了其中 的象征意义,并由此引申为政变成功,夺取政权。 2 ) 黄色同黄金同色,与皇权、土地关系密切,它象征着神圣、富有、辉煌。传说 中的天马也是黄色的,叫做“飞黄 ,成语“飞黄腾达”就是借天马奔腾,比喻人得志, 官职升得快。 3 ) 人在幼儿的时候,头发是黄色的,所以“黄”还表示年幼。如成语“黄口孺子、 黄口小儿、黄童白叟 等。同样,当事物变旧之后也会呈现出黄色,所以“黄还表示 衰老。如“人老珠黄、面黄肌瘦 。 5 、青( 6 0 个) 白璧青蝇白发青衫鼻青眼肿碧海青天碧水青山半青半黄布袜青鞋 垂青眼抽青配白掇青拾紫俯拾青紫红粉青蛾红粉青楼黄卷青灯 旧物青毡炉火纯青绿水青山绿蓑青笠妙手丹青名标青史名垂青史 平步青云平地青云七青八黄青出于蓝青春两敌青灯古佛青灯黄卷 青过于蓝青红皂白青黄不接青林黑塞青梅竹马青面獠牙青女素娥 青钱万选青山绿水青史留名青天白日青鞋布袜青蝇点素青蝇吊客 青蝇染白青云万里青云直上青州从事取青媲白水碧山青司马青衫 拖青纤紫拖紫垂青万古长青雨过天青纡青拖紫直上青云朱阁青楼 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 1 ) 颜色词“青 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青,东方色也。从生丹。”朱骏声认为:“青字 当从生井声,从生犹从木,草木始生,其色同青,故从生,丹者井之变,非丹也。 汉 代刘熙释名:“青,生也,像物之生时色也。” 青的本义是一种矿物( 共生的孔雀石和蓝铜矿) 颜料,由于这种共生矿中孔雀石( 绿) 和蓝铜矿( 蓝) 的成分没有固定的比例,于是矿石或呈蓝绿色,或呈绿蓝色,其色相不稳 定。 “青”出现的成语中,只有“青州从事 中的青州是地名。其余的5 9 个都表示颜 色。 ( 2 ) 颜色词“青 的文化内涵 颜色词“青 是颜色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在古代,颜色词“青多义,可指绿 色、蓝色、黑色三种颜色,每一种用法的文化内涵都不同。 圆骆峰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审视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4 :2 6 2 8 一9 一 成语颜色词研究 1 ) “青”最主要的意义是表示绿色,指青草或没有成熟的作物所特有的嫩绿。它也 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青松翠柏,青是春色。如成语“碧水青山、青山绿水、青黄不 等。在古代制作竹简时,青竹水分蒸发的时候就像人出汗一样,因此就有了“汗青 说。古人用青竹制成的竹简记载历史,又有了“青史 一说。成语“名标青史、名垂 史、青史留名”的说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2 ) “青”在古代也用来表示蓝色。所谓“青出于蓝 ,就是说靛青是从蓼蓝草中提 出来的,但是颜色却比蓼蓝更深。进而比喻学生能胜过老师,后人能超越前人。 3 ) 在古代服色中,青色衣的品级较低。在服色上“青”表示地位卑微。如成语“白 青衫、布袜青鞋、司马青衫等。但当颜色词“青 与“紫搭配时,“青”反而显 出高官、显贵的意义,如成语“俯拾青紫、拖青纤紫、拖紫垂青”等。古代颜色词“青 示卑微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现在“青”的象征意义和“绿 一致。 绿( 3 2 个) 绿愁红惨绿少年橙黄橘绿愁红惨绿穿红着绿灯红酒绿粉白黛绿 红骇绿红愁绿惨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衰绿减花红柳绿花花绿绿 黄转绿柳绿花红绿林豪客绿林好汉绿暗红稀绿鬓朱颜绿肥红瘦 水青山绿蓑青笠绿叶成阴绿衣黄里绿衣使者青山绿水视丹如绿 白道绿桃红柳绿朱颜绿鬓 山不老,绿水长存 色词“绿 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绿,帛青黄色也。 古代的“绿 与现代的“绿 指大体相同。 “绿 在成语中出现的意思都与颜色有关。在成语中,“绿”多指代花草树木,较 体现出文化内涵,如:柳绿花红、绿水青山。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绿衣黄里 ,这个 语来自诗经邺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古时以黄颜色为正色,绿颜 为闲色,故以黄色做衣,绿色做里。这种用绿色做衣黄色做里子的做法,在当时比喻 卑贵贱被颠倒了。在这个成语中,绿是狭邪低贱的代名词。 7 、蓝( 8 个) 草露蓝缕单路蓝缕蓝田出玉蓝田生玉青出于蓝青过于蓝衣冠蓝缕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颜色词“蓝一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蓝,染青草也。”郑玄:“蓝,染草也。“蓝” 初指蓝草,是一种染料,后转化为色彩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蓝的释义为:“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在“蓝”出现的成语“蓝 田生玉和“蓝田出玉”中,蓝田指的是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时盛产美玉。据姚小平 考证,在汉代,“蓝偶尔已有颜色意义,但它成为专指蓝色的基本色彩词是唐代以来 的事。国 ( 2 ) 颜色词“蓝 的文化内涵 1 ) 跟颜色意思有关的成语只有“青出于蓝”和“青过于蓝 ,这里“蓝指的是可 以做染料的蓝草。 2 ) 在“草露蓝缕、单路蓝缕和衣冠蓝缕”中,“蓝缕”意指破烂。 一 8 、紫( 2 8 个) 百紫千红姹紫嫣红带金佩紫珥金拖紫掇青拾紫俯拾青紫红得发紫 怀黄佩紫怀金垂紫黄旗紫盖金印紫绶千红万紫拖紫垂青万紫千红 魏紫姚黄恶紫夺朱腰金拖紫腰金衣紫姚黄魏紫纡青拖紫争红斗紫 朱紫难别紫电清霜紫陌红尘紫袍玉带紫气东来紫色蛙声紫绶金章 紫芝眉宇邹缨齐紫 ( 1 ) 颜色词搿紫”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帛赤青色 。而在现代汉语中,紫是“红和蓝合 成的颜色。” 颜色词“紫”在出现的成语中,除去“紫芝眉宇( 紫芝:唐人元德秀之字) 之外, 都指颜色。其中接近一半的“紫都是借代用法,如“腰金拖紫、怀金垂紫”等。 ( 2 ) 颜色词“紫”的文化内涵 与其它颜色词相比,“紫 的政治符号性是最强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颜色词“紫 的地位由卑下到尊贵,充分地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我们在理解含有颜色词“紫 的成语时,必须注意到“紫 的表意特点,只有明白“紫 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弄明白 成语的含义。 1 ) 在成语“恶紫夺朱 中,“紫比喻异端。“朱 比喻正统。原为孔子憎恶异端 乱了正统,邪说坏了正道,后用来指邪僻小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孔子认为在朱和紫两 。姚小平古代汉民族的颜色观念百科知识,1 9 8 5 成语颜色词研究 色中,“朱 是正色,“紫 是间色,所谓正色与间色是相对而言。在成语中,间色作为 正色的对立面,间色的贬义色彩就格外突出,因此才有了成语“恶紫夺朱”、“朱紫难别”。 正是颜色词“紫 的这种间色地位使它有卑微低贱之意。 2 )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曾因间色地位表低微之意得“紫 开始显贵起来,越过“朱 而成为尊贵之色。在成语“紫陌红尘 中的“紫陌 指帝京的道路。成语“紫气东来 是用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3 ) 同时,颜色词“紫”还被赋予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在“紫绶金章、紫袍玉带、 腰金衣紫、腰金拖紫、拖紫垂青 中,“紫 指高官。据文献记载,西周至春秋开始,服 饰颜色就有了区分尊卑高下的特点。周代崇尚赤、玄两色,先秦开始以服色来区别贵贱。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颜色的等级逐渐拉开。在成语“拖紫垂青、紫绶金章、腰金衣紫 中的“青、紫”指的都是古代贵官系印用的绶带颜色,借指高官。隋唐以后,服色等级 制度就高度强化了。到了唐高宗时期,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大小官员的品质、序列都 显示得清清楚楚,从此正式形成由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 成为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标志。此时,“紫已经攀越过“朱 ,成为了贵族喜爱的颜色, 其地位仅次于帝王之色“黄 。 9 、灰( 3 6 个) 百念皆灰百念俱灰挫骨扬灰吹灰之力焚尸扬灰粉骨扬灰槁木死灰 灰飞烟灭灰躯糜骨灰身粉骨灰头草面灰头土面灰心槁形灰心丧气 灰心丧意枯体灰心冷灰爆豆清灰冷灶朽木死灰死灰复燃死灰稿木 色若死灰万念俱灰心灰意败心灰意懒心灰意冷心如寒灰心如死灰 饮灰洗胃 不费吹灰之力一鼻子灰 ( 1 ) 颜色词“灰 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灰:死火余烬也。 灰本义指灰烬,后来指木柴 灰的颜色。到了晋代,“灰”的抽象颜色意义的使用开始频繁起来。 “灰”在成语中有四个义项: 1 ) 物质燃烧后所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如“灰飞烟灭、清灰冷灶、死灰复燃 等 2 ) 尘土;某些粉末状的东西。如“灰头土脸、不费吹灰之力、饮灰洗胃”等 3 ) 介于黑色与白色之间。如“色若死灰 4 ) 失望、消沉的情绪。如“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从颜色词“灰 在成语中的义项我们可以看出,“灰”应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颜色 词,在它所出现的成语中,只有“色如死灰”实际意思与颜色有关。其他的成语,如“心 一1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灰意冷”,颜色词“灰 实际指的是一种失望、消沉的情绪,在成语中涉及到这种意义 内涵的有很多。这种情绪的形成跟灰色给人的感觉有关。 ( 2 ) 颜色词“灰一的文化内涵 由于灰色给人一种沉闷、没有生气的感觉,故很容易让人想到阴沉沉的天和灰蒙蒙 的地,所以灰色就引申出消沉等义项。如成语“心灰意冷、灰头土面 等。人们看到词 语“灰 ,情绪的反映已经压过颜色本身,也许人们已经忘记了这种内涵与情绪是由颜 色本身带来的。 1 0 、赤( 2 9 个) 白眉赤眼赤壁鏖兵赤膊上阵赤胆忠心赤地千里赤口白舌赤口毒舌 赤贫如洗赤舌烧城赤身裸体赤绳系足赤手空拳赤手起家赤体上阵 赤县神州赤心报国赤心相待赤心忠胆赤子苍头赤子之心口沸目赤 面红耳赤一寸赤心月书赤绳忠心赤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1 ) 颜色词靠赤修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赤,南方色也,从大火”,可见许慎认为“赤” 本意是大火之色。刘熙释名认为“赤”是“太阳之色 。火与太阳均是先民崇拜之 物,先民在认识它们时创造出“赤”这个代表其颜色的词,是十分自然的。颜色词“赤” 是汉字中最早的红色词。 颜色词“赤”在成语中出现以下3 个义项: 1 ) 一种比朱红略暗的颜色;也表示红色。如“面红耳赤 2 ) 光着、露着( 身体等) ;裸露。如“赤子之心、赤膊上阵、赤手空拳 3 ) 空:如“赤手起家 其中,“赤壁鏖兵”中“赤壁 指的是地名;“赤县神州 为中国的别称。 ( 2 ) 颜色词“赤的文化内涵 1 ) 在古代,颜色词“赤”是红色系词语之一。“赤 ,火红色,属于正色,在古时 使用范围较广。后来“赤”又产生了一个联想意义,把忠于国家和人民能奉献自己的人 和思想称之为“赤子、赤胆、赤心 ,如成语“赤胆忠心、赤心报国、赤心相待、赤子 之心”等等。“赤”的这种忠心和赤诚一直沿用至今,这是社会文化带给颜色词“赤” 。陈建出试论汉语色彩词赤义类的同源分化古汉语研究,1 9 8 8 3 一1 3 成语颜色词研究 的文化烙印。 2 ) 专指姻缘。如“赤绳系足 , 3 ) “赤 也表示好的一面。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 1 、褐( 3 个) 短褐不完短褐不全短褐椎结 ( 1 ) 颜色词“褐一在成语中的表意特点 颜色词“褐 在唐代指棕色,主要是指粗毛粗麻织成的服饰的颜色。在现代汉语中, “褐”所指的颜色是像栗子皮一样的颜色。成语“短褐不全 、“短褐不完”、“短褐椎结 , 实际上用的是褐的本义,就是粗毛粗麻织成的衣服。在成语中,“褐”的意思都跟颜色 无关。 ( 2 ) 颜色词“褐 的文化内涵 颜色词“褐 在成语中,所隐含的意思特指贫贱的人、穷人。 12 、朱( 2 9 个) 白白朱朱白发朱颜搓粉抟朱傅粉施朱皓齿朱唇画阁朱楼看朱成碧 绿鬓朱颜弄粉调朱琴断朱弦施朱傅粉恶紫夺朱许结朱陈纡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与满意度调查报告
- 房屋拆除工程防护方案(3篇)
- 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2025年提升策略及案例分析报告
- 东莞亮化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常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工作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家长培训课件
- 农业品牌建设2025年资金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报告
- 辽宁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乐亭二中面试题库及答案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06的课件
- 刑事模拟法庭案例一审受贿案
-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课件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抽象
- 质性数据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简介课件
- 应急管理专题讲座(二)
- 质量分析工具-5W1H分析法课件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
- 螺杆式冷水机组招标技术要求
- 小区道路维修施工方案(全面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