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女娲补天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女娲补天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女娲补天公开课教案.doc_第4页
女娲补天公开课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正确读写“塌下、挣扎、熄灭、冶炼、金光四射”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4、体会女娲补天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课件出示文中的图片)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板题:女娲补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一起来读一读课题。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女娲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4、问题提得真好!女娲是谁?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人类的生存,不辞劳苦,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5、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啊,别着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二、初读,检查生字1、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喜欢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这六个词你会读吗?谁来试试?a、指名读(重点正音“冶炼”)b、小老师带读。(对的跟读,错的纠正)(2)(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生字的帽子去掉了,你还会读吗? a、自由读b、指名读六个生字(真不错,声音洪亮,字正腔圆。)c、熄燃 反义词 d、挣(多音字)(3)火眼金睛辩生字冶和治 练和炼 (4)齐读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出示隆(多音字)(5)玩游戏 看图猜词语。 2、现在这些生字都跑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得吗?请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段落分别在讲女娲为什么补天?(第一段)怎么补天?(第三、四段)(注意:拿起书本,注意坐姿,胸离桌子一拳)三、学习第一、二段,解决问题一 1、女娲为什么补天?其实答案在课文中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 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再出示:课件6出示语段: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1) 天地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a、 指名说(板书:天塌地裂)b、 可怕吗?指名读这句话,读出可怕的场景c、齐读d、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2)“天塌地裂”造成什么后果呢?a、指名说b、课件出示熊熊大火 师述: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熊熊大火会烧掉什么?可怕吗?再读读这句,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c、课件出示滚滚洪水。师述:田野里到处是洪水。滚滚洪水会冲走什么?许多人无家可归,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可怕吗?再读读“天哪,太可怕了!”d、(课件出示)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读出你的担心、焦急,读出场景的可怕。3、我们再来看看灾难之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语段)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1)自由读句子,思考:这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3)齐读句子,读出人们的开心、快乐。(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4、可是如今呢?大地上再没有?人们再也不能过着? 5、看到这些,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因为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她是人类的母亲啊!)(课件出示:女娲难过极了!)指名读、齐读6、女娲难过极了,她想拯救人类。自由读第二段,思考:女娲为了救人们,先做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板书:求雨灭火 造船救人)7、过渡:是呀,正因为,“天塌地裂”,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人们,女娲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这样,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从哪里看出?(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是呀,虽然天火被熄灭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是在喷火,人们依然生活在苦难之中。所以,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是呀,女娲发誓,一定把天补上。(板书:补天)那她又是怎么样补天的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到 下节课再解决!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三、四段,解决问题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话填空:女娲补天先 ,接着 ,最后 。 想完后,和同桌讨论一下(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 课件14出示 先找五彩石一一接着炼五彩石一一最后补天空。)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就是板书“找一一炼一一补”。2、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段。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把你认为找五彩石不容易的词句多读几遍,好好练练,能读出她的艰辛就更好了。3、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重点从两个句子的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机动)A ,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链接课件32、33)a 你从“零零星星”体会到什么?(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b 读一读B,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链接课件34、35)a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师:你很会读书思考,透过字面看到了里面的东西。b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女娲的辛苦不容易。)c “几天几夜”显屏 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个词语?(“几天几夜”不是“一天一天”,说明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C,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链接课件36、37)a 指名读,为什么突出“找啊找啊,终于”这两个词?谁知道?(我从“找啊找啊”“终于”这个词看出寻找五彩石很艰难。)b 对呀!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齐读。c 同学们,女娲为了寻找纯青石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想象一下,女娲在寻找纯青石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d 同学们想象了女娲可能遇到的困难,现在再读这个句子,相信你肯定会读得更好 指名1-2人(个人读,齐读)3、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1)课件16出示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共几句话?哪些句子在写“炼石”?哪些句子在写“补天”?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2)交流,课件17出示,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3)这段写了“炼石”“补天”两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 (我喜欢“炼石”这部分,因为它表现了女娲炼五彩石的艰辛)(4)还有喜欢别的部分吗?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因为我从这几个动词,体会出女娲很了不起,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体现了女娲具有神力。)(5)谁来读描写女娲补天时的句子链接课件34:“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6)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课件35、36出示“金光四射”图(7)太神奇了,谁来读读?链接课件37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指名读、齐读)4、女娲补天的地方,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板书:五彩云霞)出示课件19-23五彩云霞图片5、五彩云霞太漂亮了,原先天塌地裂,经过女娲补天,那地方变成了五彩云霞,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女娲,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你真神奇!真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完成板书五、回归整体,歌颂升华(课件24出示女娲图)(音乐:神话伴奏)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一个了不起的女娲。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生:女娲补天师:让我们记住这惊天动地的壮举生:女娲补天师:让这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