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039-1994 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与《GBN 154-1981》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适用范围扩大:新标准可能对适用的灯泡类型或测量条件进行了扩展,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引入新型光源或更广泛的光度特性测试要求。

  2. 技术指标更新:针对发光强度和总光通量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进行了修订,可能引入了更精确的测量技术和校准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测试程序优化:新标准可能详细规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测试程序,包括预热时间、稳定条件、测量环境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测试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4. 计量单位统一:随着国际单位制的普遍应用,新标准可能对使用的计量单位进行了统一和规范,确保与国际标准接轨。

  5. 标准灯泡定义细化:对作为校准和比对基准的标准灯泡的定义、分类及性能要求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以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6. 质量控制与验证加强:可能加入了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条款,要求定期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长期可靠性和一致性。

  7. 文档结构与表述改进:新标准在文档结构上可能更加清晰,表述更为准确,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执行,同时可能包含了更多的示例和解释性说明,帮助用户正确应用标准。

这些变化反映了从1981年到1994年间照明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标准化需求的提升,旨在为发光强度和总光通量的测量提供更为先进、准确和国际兼容的技术指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5039-2021
  • 1994-04-12 颁布
  • 199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5039-94 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pdf 7页)_第1页
GB15039-94 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pdf 7页)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5039-94 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pdf 7页)-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发光强度、 总光通量标准灯 泡“ B 1 5 0 3 9 - 9 4 S t a n d a r d l a m p s f o r t h e m e a s u r m e n t o f代替G B n 1 5 4 -8 1 l u mi n o u s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l u m i n o u s f l u x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光强度、 总光通量标准灯泡( 以下简称灯泡) 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 则 和 标 志 、 包 装 、 运 输 、 呀 。 本标准适用于保持和传递国家光度单位的量值, 并作为测量发光强度、 总光通量的标准灯泡( 以下简称光强度、 光通量) 。2 引用标准 G B 1 4 0 6 螺口式灯头的型式和尺寸 G B 2 7 9 6 电光源型号命名方法 G B 7 4 5 1 电光源名词 Q B 1 1 1 2 电 光源玻壳型号的命名方法3 术语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G B 7 4 5 1 外, 另补充如下:3 . 1 全检 将稳定库内存放不少于三昼夜的成品灯泡逐个进行检验, 并剔除不合格品。3 . 2 流明维持率 灯泡燃点至平均寿命的7 0 时的光通量与初始光通量的百分比值。3 . 3 光强维持率 灯泡燃点至平均寿命的7 0 时的光强度与初始光强度的百分比值。4 产品分类4 . 1 灯泡的型号、 主要尺寸及灯头型号应符合图1 一图 7 及表 1 的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4 一 0 4 一 1 2 批准1 9 9 4 一 1 2 一 0 1 实施 G B 1 5 0 3 9 一 9 4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卜 D上立一D 一 I 1ay 1 xs 图1图2D DInninn I .aaxlI 图3图4D DT 0 I1z x 图5图6图7 G B 1 5 0 3 9 一 9 4 表 1幸二4 . 2 灯泡的光电参数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灯 泡 型 号整蟀一 F f娜发 光 39 1总 光 通 量灯 泡 性 质 K V A c d l m一 一 一 B D Q 12 1 . 0 0 1 . 2 B D Q 2 2 8 5 6 6 1 . 5 0 1 2充气 B D Q3 3 6 1 . 6 0 9 0 B D Q4 2 3 5 3 i 3 . 6 0 3 01 1 B D Q5 2 0 4 2 5 . 3 0 1 5真空 B D Q6 2 3 5 3 2 7 5 . 2 0 1 0 0 B D Q7 9 2 2 . 9 0 4 5 02 8 5 6充气 1 3 D Q8 6 . 3 0 1 1 0 0 B D T 1 2 3 5 3 0 . 7 6 4 0 0真空1 0 0 B D T2 2 7 8 8 1 . 2 0一1 5 0 0充气 B DT3 2 8 5 6 2 . 7 0 1 0 0 0 注: 发光强度、 总光通量的允差不应大于士1 2 0 o . 电压、 电流值为参考值 , 不作考核用。5 技术要求5 . 1 玻壳应洁净、 透明、 无色、 无明显条纹、 无气泡和擦伤, 也不应有砂粒, 以及其它影响灯泡测光特性的缺陷。5 . 2 B D Q 3 -B D Q 8 灯泡灯丝应均匀地排列在同一平面里, B D Q 4 , B D Q 5 , B D Q 6 灯丝的共面性不应 G B 1 5 0 3 9 一 9 4超过 0 . 3 m m, B D Q 3 , B D Q 7 和B D Q 8 灯丝共面性不应超过0 . 5 m m,5 . 3 灯泡不应有影响正常使用的装配缺陷。5 . 4 导丝应牢固地焊接在灯头上, 焊点不应妨碍灯泡旋入标准灯座内, 也不应破坏灯头的防锈层。5 . 5 灯头与玻壳固定应牢固, 当逐渐加上扭力矩达3 N m( E 2 7 型灯头的灯泡) 或5 N m( E 4 0 型灯头的灯泡) 时, 不应有松动灯泡寿试结束时, 应能承受的扭力矩不低于上述规定值的5 0 0 a .5 . 6 灯泡在测试前应进行老练, 灯泡在额定色温下燃点, 当电流恒定不变时, 初测和复测灯泡上的电压变化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tT ?9 2 Aj- OAK 10 h N-Maf,iT?g *,EE Mjt- fb, 0oBDQ4, BDQ5 , BDQ6 , BDT1 0. 1BDQ3, BDQ7 ,BDT2 ,BDT3 0. 2BDQ 1, BDQ2 , BDQ8 0. 35 . 7 灯泡经过撞击五次后, 在标定电流下的电压变化应符合表 4 规定 表 4三 T E3 -BDQ4, BDQ5 , BDQ6 , BDT1BDQ3, BDQ7 ,BDT2 ,BDT3BDQ 1, BDQ2 , BDQ8 斗# &Dvro*,1EAlfb,%0. O10. 050. 085 . 8 B D Q 5 型灯泡的平均寿命为5 0 0 0 h , 其它1 2号灯泡的平均寿命均为1 0 0 0 h 。个别灯泡的燃点寿命, 不应低于平均寿命的7 0 %, 灯泡的流明维持率、 光强维持率不应低于9 0 %.6 试验方法 本标准中所使用的计量仪表及计量器具必须经有关计量部门鉴定, 并在鉴定有效期内。 除特殊说明外, 所有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温度 : 1 5 - 3 5 C 湿度 : 4 5 0 a -7 5 % 气 压: 8 6 1 0 6 k P a6 . 1 灯泡的型号、 主要尺寸和灯头( 4 - 1 ) 用外观法、 通用量具或标准量规检验。6 . 2 灯丝要求( 5 - 2 ) 用目测法或专用仪器测量。6 . 3 灯泡的光电参数( 4 - 2 ) 在额定色温下测量。 测量时, 调节灯泡电流使其达到额定色温, 测出电压、 电流, 然后测量光度值( 测量电压的导线应从灯座处引出) 。 测试所用主要仪表及其测量条件如下 : a 电位差计(( 0 . 0 1 - 0 . 0 3 级) 、 光轨、 球形光度计及校正仪器; b 直流电源 : 在 1 0 - 1 5 m i n以内电压的波动应小于 0 . 0 3 %; c 一组同色温的标准灯泡及比较用的标准灯泡; d 测试时灯泡发光体的中心应与光度头中心在同一测量轴线上; e . 测试应在环境温度为2 0 士5 的条件下进行。6 . 4 灯泡的玻壳质量( 5 - 1 ) 应在暗室内用聚焦光目测检验。6 . 5 灯泡的装配质量(( 5 - 3 ) 和灯泡的标志( 8 . 1 ) 用外观法检验。 G s 1 5 0 3 9 一 9 4 6 . 6 导丝与灯头的焊接质量( 5 . 4 ) 用外观法和标准灯座检验。6 . 7 灯头与玻壳固定的牢固度( 5 . 5 ) 用能保证扭力矩从零开始均衡地增至规定值的机械装置进行检验。6 . 8 灯泡的稳定性( 5 . 6 ) 应在老练后检验 老练电压可用交流电按表 5 要求进行, 初测后燃点l o h 进行复测。复测若不合格, 应再徽点1 0 h , 进行第三次测量。 第三次与第二次测量的偏差仍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老练后电参数的测量方法按(( 6 . 3 ) 条规定进行。 表 5里l6 . 9 灯泡的撞击试验( 5 - 7 ) 按(( 6 . 3 ) 规定方法进行燃点, 测出电压读数, 然后将吊臂长3 0 c m, 重 6 . 5 g的正方形栋木块向灯外引出1 0 c m后, 自由放回, 使栋木块沿灯泡轴线垂直方向连续撞击玻壳5 次后再测出电压读数。前后两次的读数应符合表4 要求, 栋木块的吊臂应采用细棉线, 悬挂栋木块时, 应使撞点落在玻壳最大直径处。6 . 1 0 灯泡的寿命(( 5 - 8 ) 应在表2 额定色温的相应交流电压 h 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见第6 . 3 条。 寿命试验一昼夜需关闭电源两次, 每次不少于1 5 m i n , 关闭时间不应计入灯泡燃点寿命内, 在开关电源时, 电源电压应缓升缓降 平均寿命应按所有被试灯泡燃点寿命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当灯泡燃点达平均寿命的 1 2 5 时, 则可认为寿命试验完毕, 燃点试验时, 电 源电 压的波动不应大于士2 0 o 0 注: 在寿命试验中, 偶然受机械损坏的 灯泡应不计 算在受试灯泡数目内, 并 允许补试, 若灯泡的平均寿命已符合要 求 , 则可不必补试。7 检验规则7 . 1 灯泡的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了 . 2 交收检验采用全检 , 检验项 目为: a 灯泡的型号、 主要尺寸和灯头型号(( 4 . 1 ) ; b 灯泡的光电参数(( 4 . 2 ) ; c 灯泡的玻壳质量( 5 . 1 ) ; G B 1 5 0 3 9 一 9 4 d 灯丝要求( 5 - 2 ) ; e 灯泡的装配质量(( 5 . 3 ) ; f 导丝与灯头的焊接质量(( 5 . 4 ) ; 9 灯头与玻壳固定的牢固度(( 5 . 5 ) ; h 灯泡电参数的稳定性(( 5 . 6 ) ; 1 灯泡的标志(( 8 . 1 ) .7 . 3 例行检验每一年进行一次, 检验样本应从交收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 检验前所有样本单位应按交收检验项目 进行1 0 0 的检验, 若发现不合格, 则以合格品换取, 同时应分析原因, 载入例行试验报告, 但不作为例行检验结果的鉴定依据。7 . 3 . 1 例行检验的项目为灯泡寿命( 包括平均寿命、 个别寿命、 流明维持率、 光强维持率) ( 5 - 8 ) 及寿试后扭力矩(( 5 - 5 ) , 检验样本n =3 , 判定数组为(( 0 1 ) ,7 . 3 . 2 若例行检验不合格, 应将已验收而未出厂的产品停止出厂。此时应分析原因, 提出处理办法, 在生产中采取措施, 直到新的例行检验合格后方能恢复交收。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8 . 1 在每个灯泡上应有下列清晰牢固的标志: a 灯泡型号 ; b 制造厂商标, c 灯泡编号。8 . 2 灯泡应逐只包装, 包装盒应有良好的减震、 防潮措施, 盒内应放有合格证8 . 2 . 1 包装盒上应标明: a 灯 泡型 号、 名 称; b 灯泡编号; c . MC标志。8 . 2 . 2 灯泡的合格证上应注明: a 灯 泡 型 号, b 灯泡编号; c . 额定色温, d 电压值、 电流值; e 光强度或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