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田汉戏剧创作与日本.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田汉戏剧创作与日本.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田汉戏剧创作与日本.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田汉戏剧创作与日本.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田汉戏剧创作与日本.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中国戏剧文人赴日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从事戏剧创作取得最高 成就者是田汉。 ” 1田汉对中国话剧运动的成熟,对中国话剧运动的推动, 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无论是话剧理论,还是话剧创作,田汉都受到了 日本戏剧的影响。 20 世纪中国戏剧改革的历史是伴随着外来戏剧的引入进行的。作 为奠基人,田汉话剧的创作受到了日本新剧的很大影响。环境对人的影 响总是潜移默化、慢慢熏陶的。田汉十八岁时东渡日本,浸润在了大正 时期文化繁荣的氛围中。天生对戏剧的喜爱,田汉不能自制地着迷于新 式剧场新剧的演出,同时,利用自己对话剧的领悟,开始创作,写出了 梵峨璘与蔷薇 、 灵光 、 咖啡店之一夜等著名的作品。日本文坛 这个开放的平台,把田汉带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田汉与同时代的日本作家交流甚多。有厨川白村、菊池宽、佐藤春 夫、秋田雨雀、金子洋文等。田汉从这些文坛的大家身上,树立了适时 的文艺观,学习了现代话剧的写作技巧。以此为基础,写出了许多观众 耳闻乐见的著名戏剧。本文主要介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和剧作家菊池 宽对田汉的影响。以这个视角为基点,从一个侧面探究田汉与日本作家 之间的联系。田汉归国后创办的南国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但主 旨鲜明,坚持“在野的戏剧” ,而且对艺术的追求精益求精,如演员的培 养、实验小剧场的设立、剧本的演出舞台布景的设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田汉曾翻译过小山内熏的日本新剧的运动 ,其中认真总结了日本新剧 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在最后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田汉是希望以 此促进我国戏剧改革的顺利进行。相比之下,南国社借鉴了很多日本新 剧的经验和教育,具有内在的影响关系。第二部分从田汉的文艺观、剧 本创作、剧团运动三个方面分析受到的影响。 最后,从田汉对日本话剧的转化方面,重点分析他作品突出的两个 特点:抒情性、诗意性。 关键词:关键词:田汉;戏剧;日本因素 1靳明全: 攻玉论关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文人赴日留学的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93 页。 引言 1 abstract chinese scholars to japan to study drama,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to achieve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in drama who is tian han. tian han chinese drama movement in mature drama movement in china to promote, that other people can not replace. both drama theory, or drama, tian han are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drama. reform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is accompani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dramas carried out. as the founder of tian han creative drama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japanese new drama.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 on people is always subtle, slowly edification. tian hans 18 years of age went to japan, were soaked in the taisho period of cultural prosperity of the atmosphere. innate love of the theater, tian han can not realistically fascinated modern theater new play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ir insights on the drama to begin writing, write a vatican bauer lin and the rose, glory, coffee shops night , and other famous works. japanese literature in this open platform, the tian han onto the road of literature. tian han and the exchange of many contemporary japanese writer. there guliyagawa, kikuchi kan, haruo sato, akita rain bird, gold leaving the country and so on. tian han people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body, set a timely cultural view of learning the writing skills of modern drama. on this basis, write a lot of the audience heard would like to see the famous theat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iterary critic and playwright kuriyagawa kikuchi wide on tian han. to this view the base point, from one side of tian han and explore the links between the japanese writer. tian han returned to the south after the founder of social,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t is not only subject clear, adhere to the opposition plays, and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art, such as the actors trai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experimental theater, performance scripts and setting the stage set, there a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tian han and the hills have been translated smoked within the new drama movement in japan, which summed up japans new play sports seriously the 引言 2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the end that 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jade, tian han is hoping to 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reform in china drama. in contrast, southern japan, new drama club draw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are intrinsically correlated. the second part of tian hans literary concept, script writing, theater campaig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n three aspects. finally, tian han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drama, the focus of the two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his work: lyric, poetry. keywords: tian han; drama; japanese factor 承承 诺诺 书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 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 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 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 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 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 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1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 言 夏衍曾说“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国的戏剧魂 。假如 说金无足赤 ,那么,田汉是一块九成以上的金子。 ” 1他的创作经历典型地反映了 那个时代作家对外国戏剧的接受、发展、演变的过程。 1916年至1922年这6年间, 田汉不仅在日本度过了他人生最宝贵的 “青春时代” , 而且在这里接触到日本现代剧、现代文学,并初步形成自己的文学观念。田汉是“五 四”时期剧坛上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日本的菊池宽、厨川白村、英国 的莎士比亚、美国的惠特曼、俄国的屠格涅夫等等,都程度不等地影响着田汉的戏 剧创作,其中尤以日本的影响最大、最明显。 从一九二六年至今,田汉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程。为了更加清晰地 把握,这里将它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的研究(19261949) 、解放后十七年的研究 (19491966) 、新时期以来的研究(1979至今) 。 一九二六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研究。起点是一九二六年,因为在这一年里尹孚发 表了评田汉君的莎译 ,这算是最早研究田汉戏剧的了。总体来 看,这一时期田汉戏剧的研究,是很薄弱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这一阶段的评 论尚不多见,仅有的几篇,也缺乏全面、客观,观点带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如:向 培良先生的教训与感伤 ,没有辩证把握田汉戏剧的意义和价值;一是集中在对田 汉前期作品本身的分析研究, “就事论事” ,没有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它产生受的日 本影响,如:洪深的南国社与田汉先生 、顾仲奕的评田汉的“湖上的悲剧” 、 阎析梧的为“湖上的悲剧”问题答吴铁声君 ;一是对田汉戏剧创作的随感式记述, 缺乏对现象背后的理性分析和深度发掘,如:王易庵的记田汉 、钱杏邨的关于 南国的戏剧 、郭沫若的先驱者田汉 ;一是对田汉一九三年文艺转向后艺术性 降低提出批评的,如:马彦祥的田汉与洪深 。 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年的研究。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对田汉的戏剧 研究有了深入和开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文学专著中有了对田汉及其创作较 为深入的评价,如: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 一是论述田汉创作的专论及著作出现,比较详尽和系统,如:陈瘦竹的论田汉的话 剧创作和李诃的田汉前期的话剧创作 。以一九六一年为分界点的话,之后对田 1夏衍: 懒寻旧梦录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年版,第 167 页。 引言 2 汉的研究相较之前要若一些,可能是受时代历史原因的影响。通观这十七年田汉研 究的状况,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田汉研究中很 多的评论者所采用的基本上是社会学理论批评模式,评论中的分歧和争议也大都在 作品的社会思想意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田汉创作的社会思想意义的阐述与发掘 是得到了高度重视的,但田汉的创作毕竟是丰富复杂,具有多重思想意蕴与审美内 涵的,仅仅从单一的视角去把握多面的客体对象,就必然显露出批评的力不从心。 这种批评状况的产生,显然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分不开的。二 是研究工作的盛衰与作家自身的创作状况密切相关的,并且基本呈现一种正比趋势。 十七年中,田汉研究的发展呈波浪式形态,有低潮、有高潮;而田汉研究的高潮期, 也正是田汉创作取得高度成就的“黄金时代” 。 新时期后的研究,在日益深化改革、开放时代浪潮的推动下,田汉研究开始进 入一个迅速发展与全面展开的重要时期。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西交流日渐频繁, 在学术界较为广泛地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方法对戏剧研究的形势下,对田汉的研究也 突破原有思想框框的局限,获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研 究者将影响研究和接受主体相结合,使得田汉学术研究工作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关 于田汉的话剧创作与外来影响的研究逐渐活跃了起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少重要研究 文章甚至论著,其大体可分三类:一是田汉对外国文学艺术理论和作品的翻译、介 绍;二是专论外国文艺思潮和创作对田汉的影响;三是在外国文艺与中国现代话剧 关系的总体研究中,涉及到对田汉早期创作的评论。继葛一虹的田汉与外国文学 这篇最早的专论之后,有了葛聪敏的 “五四”话剧创作与外国文学 ,朱寿桐的田 汉早期剧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 ,董健的田汉与现代派问题 ,谭桂林的田汉早 期文艺思想初探 ,马焯荣的田汉的戏剧艺术与席勒 、 田汉剧作里的莎翁之魂 等。苏联莫斯科大学尼科利斯卡娅于一九八年所写田汉和二十世纪中国戏剧 , 是在国外研究田汉生平和创作的唯一学术专著。 新时期以来,对田汉的研究逐渐步入了正轨。中外都出现了对田汉的研究,研 究视野获得了扩展,同时,研究的方法也较前两阶段科学、全面,批评理论的深化, 共同把田汉的研究推向了更高水平和层次。但就存在的问题而言,对田汉研究的广 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力图做到田汉研究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戏剧史上 的地位成平衡的关系。 笔者尽可能地搜集了田汉与日本相关的已经发表、出版的资料,经过对资料的 阅读整理,发现大多研究集中在田汉受日本影响形成的浪漫主义戏剧上。本文试图 引言 3 从田汉留学日本之后对日本话剧产生的领悟这个背景入手,然后分析田汉与日本作 家交往所受到的影响和田汉受日本新剧启发创建的南国社,最后总结田汉所受影响 转化之后形成的个人特点。希望以此进一步认识田汉的创作价值,能够比较准确、 全面地把握田汉戏剧。力图突破长期以来对田汉的研究仅限于作家作品的范围,尽 可能结合当时日本剧坛,具体分析田汉在戏剧创作、戏剧运动等方面受到的日本影 响。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用的是影响研究的方法,分析田汉戏剧创作中受日本影响 的因素;其次在论证中,还用了平行研究,通过田汉和日本作家的往来,缕出了二 者的联系。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断和分析。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4 一、田汉留学日本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对外开外,广泛地向西方学习起来。其 中,包括日本的戏剧界,也学习接受了西方话剧。大批的中国留学生,通过这个平 台深入细致地了解了西方戏剧,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开始走上话剧之路。田汉就 是其中突出的一位。黑格尔曾说过,对历史的研究体现在个别人物身上。在某种程 度上,田汉一生的创作历史和戏剧活动史就可以看作是中国话剧史的一个缩影。 田汉的话剧创作是从日本开始的。日本这个“文化的他者” ,对田汉话剧观念的 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章试图在追溯田汉青年时代留学日本的经历中,了解当时日本话剧界的现状, 分析田汉在这个环境中受到的影响,如何走上了话剧创作之路。 1.1 田汉与日本剧坛 1916 年 8 月,田汉由长沙师范学校毕业。经徐特立校长推荐,在舅父易梅园的 帮助下去日本留学。1916 年至 1922 年,田汉在日本度过了最宝贵的青春时代,并且 在这里接触了由日本“中转”而来的,经过日本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过滤了的西方 文化。 当时日本正是大正时期,日本剧坛对欧洲近代剧所表现的特殊注意,引来了狂 热的话剧运动,这便与田汉的兴趣一拍即合,就此拉开了田汉话剧活动的帷幕。为 了实现建设“少年中国”的理想,田汉研读了大量外国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使他 尤其酷爱其中的话剧。 田汉对话剧的爱好是在日本形成的。田汉曾说: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文学部门 中择取了戏剧文学做了我的主要的文学对象。也许是因为我的性格特别和它相近些。 同时客观环境也确是助成了我这样做” 。 1这里的“客观环境”主要说的就是日本。日 本剧坛对田汉开始话剧创作,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他在 1920 年致郭沫若的一封信中,就曾表示了从事戏剧事业的意愿,立志成为 “中国的易卜生” 2。这样的选择除了与他从小对中国传统戏曲着迷以外,更重要的 是,在日本受到了当时日本轰轰烈烈的新剧运动的熏陶。当时日本新剧运动的团体 风起云涌,如:toride 社(砦社) 、近代剧协会、公众剧团等;演出的剧目多为翻译 剧和新剧大受欢迎,如:歌德的浮士德 、托尔斯泰的复活 、菊池宽的父归 ; 1 选自创作的经验 ,上海天马书店 1933 年版。转引自田汉: 田汉论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8 页。 2 田汉: 田汉文集第十四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年版,第 35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5 职业优伶的出现更是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如:松井须磨子、市川猿之助等名角。 田汉在日本新剧蓬勃发展这个大背景下,受到的熏陶主要表现在: 首先, 田汉在日本东京时常常到剧场观看日本新剧和日本翻译演出的西方戏剧。 据田中荣三明治大正新剧史资料等提供的资料,田汉在日本看过的“近代剧” 整理如下: 1. 近代剧协会第 11 回公演,1918 年 6 月 5 日起,为期十天,有乐座。 威尼斯商人五幕八场,莎士比亚作,生田长江全译。 牺牲一幕,斯特林堡作,小山内熏译。 2. 艺术座、公众剧团公司公演(艺术座第 10 回公演,公众剧团第 3 回公演, 松竹提携第一次公演) ,1918 年 9 月 5 日起,为期十二天,歌舞伎座。 艺术座方面 沉钟童话悲剧五幕,霍普特曼作,楠山正雄译。 公众剧团方面 神主之女现代剧三慕,松居松叶作并监督(汉金作最后的德。莫利恩 斯的翻案) 。 哑妻的男人一幕,法郎士作,坪内士行抄译。 3. 近代剧协会第 12 回公演,1918 年 9 月 6 日起,为期十天,有乐座。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四幕,王尔德作,谷崎润一郎译。 信西一幕,谷崎润一郎作。 死人的魔力三慕,梭罗古勃作,升曙梦译。 4. 新剧协会第 1 回公演,1919 年 6 月 16 日起,为期三天,有乐座。 轹死一幕,长田秀雄作。 万尼亚舅舅四幕,契诃夫作,濑沼霞叶译。 5. 新剧协会第 2 回公演(也称民众座第 1 回公演) ,1919 年 2 月 11 日起,为期 七天,有乐座。 青鸟七幕十场,梅特林克作,楠山正雄译。 6. 新国剧东京公演,1921 年 6 月 5 日起,明治座。 卡列的市民三幕, “独逸表现派”凯撒作,新关良三译。 父归一幕,菊池宽作。 国定忠治通俗剧四幕七场。 1 1 刘平、小谷一郎: 田汉在日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87488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6 以上资料可以发现,田汉在留学日本时,被日本新剧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形式的 多样性所吸引,无论是日本翻译改编西方经典剧目得来的,还是当地作家的新兴创 作,他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到剧场观看。 其次,田汉通过参加或出席日本剧作家、演员的报告会或演讲会,结识了日本 一些重要的剧作家、评论家,如菊池宽、厨川白村、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秋田 雨雀、岛村抱月、松井须磨子、小山内熏等人。例如:在出席可思姆俱乐部举行的 例会上,认识了日本著名作家秋田雨雀, “秋田氏在早年岛村松井的艺术座全盛时代 早已闻了他的名,一直到今年暑假可思姆俱乐部开第一次讲演会的时候,才于演说 者专用室内会了他。 他听说我研究戏剧, 问我要脚本看, 说他也做过脚本的” 1除 此之外,田汉还通过登门拜访等方式,与日本剧作家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日本文坛 及新剧发展概况。佐藤春夫就是重要的一例。 蔷薇之路是田汉留学时记录的唯一 一本日记。田汉在 1921 年 10 月 16 日的日记中写着: “午饭后,应佐藤春夫君之约, 再访之于上目黑五九三,以前次访未遇也。入门叩关,应门的一望就知道是我来了, 忙阖门进去。那时房内已经有了四位客,佐藤君要那坐在正中的客,拿一本书给他, 他转递给我,说这是他最近的短篇集。我看红绫为脊紫纸为面,而颜其中格曰: 幻 灯 ,其第一篇便是以前在改造上发表过的黄五娘 。我们从黄五娘身上, 才谈起兴头来,由此谈到中国的传说,谈到中国的翻译界,创作界,谈到日本的明 治文学大正文学的大家,谈到戏曲,谈到诗歌,谈到介绍日本文学的要点。谈到兴 阑的时候,夕阳已满窗了,四个客剩一个了,并一个也去了。我也客气起来说了一 句我今天很愉快 ,他便说我们还可以作长谈,您不要走,日本的东西,您想都 能吃吧。 我说能吃 。吃了饭之后,连喝了三道茶,又谈起来。先说过他安排明 年春上到上海去住一年。我说我也是那样想,因为我要写中国事情,每每诉之相 像。此后非实地经验之研究之不可。不过自己是南国的人,很愿意到北边去旅游。 又为谈计划中的剧曲不朽之爱的大概,他很赞赏,并劝以作日文小说。其他谈 话颇多,不能备述。要之,今日的谈话,为近来有数的快谈,佐藤君的印象,亦为 近来满意之印象。 ” 2 再次,田汉看到日本小剧场运动对新剧发展起的巨大作用,在不知不觉当中, 他也立志要在中国办实验剧场,宣扬新的思想,以及改革传统舞台演出的弊端。 小剧场运动最初是在欧美国家兴起的,日本是引入的。1899 年,曾是“新派剧” 1 田汉: 田汉全集 第二十卷书信日记难中自述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32 页。 2 田汉: 田汉全集 第二十卷书信日记难中自述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40242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7 代表人物的川上音二郎在几次旅欧考察之后,开始改革“明治座” ,以全新的面貌上 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演出时取消了“花道” 1,完全采用西洋戏剧的布景和演出 形式。接着,研究了欧洲戏剧,并对日本古典戏剧作过系统、全面批判的坪内逍遥, 与刚从欧洲留学归来的金子筑水、东仪铁笛、岛村抱月等组织“文艺协会” ,研究戏 剧,培养人才,进行实验演出。再后是岛村抱月参照莫斯科艺术剧院而组织的“自 由剧场”的出现。这些小剧场团体,上演的多是易卜生、契诃夫、梅特林克、霍普 特曼、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的戏剧。它不但把世界的名剧名家介绍给了日 本观众,而且还培养了一批日本本土剧作家。它使剧作家声誉鹊起,反过来,这些 剧作家的作品,又以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和新鲜的艺术趣味,为小剧场运动赢得了观 众,壮大了声势。 小剧场运动对日本戏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它对社会的批判 和对人性的剖示,使戏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社会意义,如:菊池宽的父归 在春秋座上演取得了异常的成功;它改变了以往歌舞伎和新派剧表演时那种夸张和 矫揉造作的表演风格,力图通过真实细腻、自然亲切的舞台表演,和形同现实生活 场面的“戏剧环境” ,给观众营造一种真实的演出氛围,演员真实地演,观众真实地 看,使得演员和观众之间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它还强调了导演舞台领导中心的地位, 完成戏剧体制由“明星制”向“导演制”的转换。实行了严格的排演制度,这样有 利于统一整体演出效果,防止散乱和随意。 “总之,小剧场运动揭开了现代戏剧的帷 幕,它在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剧场空间观念等等方面,对现代戏剧的发 展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 2 以上可知,田汉在日本新剧运动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三个方面受到了新剧的 熏陶。他的戏剧生涯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指引下,通过向日本新剧学习,逐渐开 始的。 1 花道: 歌舞伎演出时必备的东西, 面向舞台靠左, 从舞台纵向贯穿到观众席后墙。 不单单是演员上下场的通道, 而且是很重要的表演空间。无论是上场还是下场,演员必须站在离舞台不远的花道的固定位置上,朗诵台词或做 亮相动作。这样,舞台和观众席,演员和观众,通过花道,可以在伸手就能摸到的咫尺之间,尽情地联欢和交流。 花道是日本传统戏剧的独创。 2 田本相: 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28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8 1.2 田汉对日本新剧的“领悟” 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中谈到“文学接受的高潮”时按阶梯状从低向高 分为:共鸣、净化、领悟、延留四种境界。根据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笔者认为 领悟更能代表田汉对日本新剧的体会。“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一种更高的境 界,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借助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潜思默想,洞 悉宇宙奥妙,理解人生真谛,认识生活真相,得以提升人格精神境界的过程。” 1田 汉对日本新剧的领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取材和舞台艺术,以下将主要从这两个方 面来谈。 一、取材方面 日本通过上演西欧的翻译剧带动了话剧的兴起。随着话剧的发展,专门从事话 剧创作的本土剧作家出现了,掀起了创作的热潮。例如:真山青果创作了历史剧玄 朴与长英 、 平将门 、 元禄忠臣藏 ,他的作品深刻剖析了英雄鲜为人知的双重性 格和矛盾心理;冈本绮堂的作品修善寺的故事 、 半七破案录 ,继承了歌舞伎剧 的优点,同时思想内容里掺进了近代的理性,受到极大的欢迎;中村吉藏创作了牧 师之家 、 井伊大老的死 、 大盐乎八郎等作品,其中他的社会剧比较著名,人 们称他为“日本近代社会剧的鼻祖” 2仓田百三的剧本出家人及其弟子表达了人 道主义的思想,是大正时期宗教文学的代表作,此外还有俊宽 、 父亲的忧虑 、 布施太子的入山等作品,探求宗教、伦理方面的主题;菊池宽的父归 ,从首 次演出以来,一直受到绝对的赞美,其现实的笔致和戏剧结构的技巧给话剧界带来 了很大的影响;木下太郎的和泉屋染坊 、 南蛮寺门前 ;武者小路实驾的他 的妹妹 、 情欲 ;山本有三的婴儿杀戮 、 生命之冠 、 出羽长官坂崎 ;久米 正雄的牛奶店的兄弟 ;以及久保田万太郎的雨空等。 从中可以发现,日本新剧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民众,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不同文艺思想之间的碰撞和交汇,扩大了话剧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可谓“百 家争鸣” 。 当时中国的戏剧由于政治经济落后的原因,还停留在传统戏剧宣扬封建意识的 泥沼里,和日本新剧在内容方面尚有很大的差距。田汉曾在戏剧概论译者的话 中说: “我们谁都知道这样事事落后的中国要想和人家并驾齐驱 ,必然要求突 1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第 456-457 页。 2 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强,俊子译: 日本近代文学史话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68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9 变 ,但这并非说在文化演进上必经的阶段而中国人可以例外地不踏过的。比如近代 剧运动已由自由剧场而艺术剧场而民众剧场了。我们中国却刚刚开始自由剧场前期 的运动。就是资产阶级写实主义的戏剧也还不曾向封建的旧剧征取得霸权, (更不要 说与有声影戏争夺观众了。 )每年戏剧的saison还是嫦娥在那里奔月,天女在那 里散花,或是黄天霸在那里保施大人,马义在那里救主。在这样的现实中国这两篇 论文不独可以供给中国新兴戏剧运动者一些常识,为读新的理论之一助,或者也可 以帮助一般做自由剧场运动的一些怎样去克服旧的戏剧底法子。 ” 1 这段话点出了我国戏剧随着时代的发展,但内容仍然滞后的问题。剧本内容还 是以前传统遗留下来的,死板而又僵硬,缺乏对时代的反映。中国在数千年来君主 专制的制度之下,封建社会意识根深蒂固。传统戏曲剧目简单,带有很强的封建色 彩。不但旧有的脚本如此,当时一般的名伶,也在拼命的去向封建思想指导之下的 神话小说一些旧书堆中,探取材料,编为新戏,自然不如日本新剧注重描写“现代” 与“将来” ,更适合时代了。 对于这些包含新思想的新剧来说,田汉是爱不释手的,对其废寝忘食地吸取, 并认真总结其特点。例如,田汉 1921 年 10 月的日记蔷薇之路写着他读完秋田 雨雀国境之夜之后的描述: “秋田氏在早几年岛村、松井的艺术座全盛时代早已闻了他的名,一直到今年 暑假可思母俱乐部开第一次讲演会的时候,才于演说者专用室内会了他。我虽然知 道他是日本的好脚本家,可是平日不过在店头有意无意的翻阅过他的三个魂及 这一本剧曲集,究竟没有细细拜读过。今晚承八木先生驱起我读完了这篇,总算我 对于秋田雨雀这一个日本剧作家最初的作品印象了。大体这一篇国境之夜 与其谈技巧,无宁讲他的热烈的中心思想。他的主意之所在,在主人公拒绝雪 夜叩门乞救的难人之后,他们父女的回答: 主人 (严格的)都睡去。我还非做事不可。你们常常为别人的生活所苦, 我平生不妨害别人的生活,也不愿为别人的生活所妨害。 女 (突然)爹爹!这就是您老人家的哲学吗?(半带哭)那么真是不足道 的哲学,禽兽的哲学都比这个好些,爹爹的哲学,是石头哲学, 最后主人公悔悟之后,要忠实仁爱之倭奴(anlishika)同去看昨宵冻死之人时 安利西加曰:内地人!今日怎么样了?人家说“内地人有两个心”是真的吗? 可是倭奴的心始终只有一个,你们不行,不行! 1 田汉: 田汉全集第十九卷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32533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10 主人曰:(和倭奴深深握手)安利西加你是幸福的人!只有你是真的人! 一言以蔽之,此剧主意在攻击个人主义,其反面便是力说社会主义,得暇想尽 读其所作剧,庶几能尽他的“全图”。 1 二、舞台艺术方面 新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了欧美近代剧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借鉴了欧 美近代剧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本国戏剧的舞台表现力。当年田汉作为一名门外汉, 同样被岛村和送井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岛村抱月作为日本新剧运动的代表人物,在话剧的领域中留下了巨大的足迹。 他留学欧美,师从坪内逍遥,一九六归国之后组织了文艺协会。在公演易卜生玩 偶之家的过程中,抱月全力以赴地导,须磨子卖力地演,这次舞台的演出达到了 高度的统一,大大提高了近代剧的声威。一九一三年,岛村抱月脱离了逍遥的领导, 和松井须磨子创办了艺术座剧团。这一剧团的艺术性在20世纪初的日本剧坛里是有 口皆碑的。这点突出表现在舞台艺术方面。 首先是舞台演出。要想在演员和观众之间打破距离感,演员就要当真地演,投 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在演的过程中有超水平的发挥,把观众带入到自己的表演 情景中,使他们身临其境,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新剧运动中优秀的演员人才辈出, 以艺术座的松井须磨子为例。松井须磨子在文艺协会的研究所里专门学过演剧技巧, 从此踏上话剧舞台。她扮演过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玩偶之家中的娜拉, 故乡中的玛古达,复活中的喀秋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公认为新剧 中最优秀的女演员。1914年松井扮演了复活中的喀秋莎,把喀秋莎的悲伤、可 怜、无助演得惟妙惟肖,“喀秋莎真可爱,别离多悲伤” 2的插曲也随之迅速走红。 正如岛村抱月在近代文艺之研究中所说:“按照真实之现实,体现全部存在之 意义,乃直观之世界也,渗透妙趣之人生也,此种心境谓之艺术。” 3优秀的舞台演 出,必须要有演员的真情融入,通过戏剧的内化,力图真实的表现剧本。 其次是舞台布景。欧美话剧本着“写实”的宗旨,在声、光、布景、一切的设备, 以及剧场之建筑,模仿现实的逼真率已经相当高了。这样的舞台布景,“能使观者 神炫心移,恍如身临其境一般的真切,自然易于受其感动了。” 4日本自戏剧改良以 来,开始采用欧美“写实”的舞台布景。已开始布置新式舞台布景,有专门的布景 1 田汉: 田汉全集第二十卷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32233 页。 2 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强等译: 日本近代文学史话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64 页。 3 转引自: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强等译: 日本近代文学史话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65 页。 4 徐慕云: 中国戏剧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72 页。 第一章 田汉留学日本 11 师。一切布景都以生活写实为主,无疑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更快地引观众入 戏。为了更好的做到舞台布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岛村抱月在1914年率先“在牛 横寺叮建造了想望已久的带有舞台的艺术俱乐部” 1,足可以看出岛村抱月对舞台背 景的重视。19141918年在这里为日本观众提供了很多精彩的演出。 最后是演员服装。日本古典戏剧发展到歌舞伎时,演出服装按角色的分类加以 定性化,演什么样的角色穿什么角色的衣服,而且人物的化妆造型方面,也有严格 的规定。20世纪初新剧运动开始之后,以松井须磨子为代表的演员们开始穿时装, 换造型,会依据剧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时装和造型,一切为了表演效果服务。这 样很快就吸引了观众,取得了认可。例如:扮演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时,松井须 磨子就会穿上西欧家庭主妇的便装和留着家庭主妇的发髻,来刻画娜拉的身份和性 格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她只是想做好丈夫的贤内助;扮演复活中的喀秋莎 时,就会穿着俄式囚服,披头散发的,刻画喀秋莎经历到的人世不公平的待遇后, 生活对她的摧残。 这些新的思想、表现形式,和田汉在国内目睹的传统戏曲有着根本的不同,引 发了他的思考,慢慢地话剧这个种子也开始在田汉的心中生根发芽。 1 转引自: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强等译: 日本近代文学史话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65 页。 第二章 田汉创作所受日本的影响 12 二、田汉创作所受日本的影响 美国学者恩斯特.沃尔夫曾经这样说过: “日本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过程中比任 何别的国家都更为重要,它发挥了双重的作用,既是启蒙导师,又是输入西方文学 的中间人。 ” 1具体到个人身上, 田汉的作品受到日本作家的影响比较大。 除了创作外, 田汉在归国后积极吸收日本新剧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组织了南国社,推动了我国戏 剧运动的发展。 2.1 田汉戏剧创作与厨川白村 2.1.1.厨川白村 在中国,“受厨川白村文学观影响的人决不是田汉一个人。但是,在受到这种 影响的创造社同仁中,田汉是特别容易接受以厨川白村为代表的文学观的。” 2 厨川白村 (1880-1923) , 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原名辰夫,生于京都。东京大学英文科毕业,专攻英国文学和欧洲近代文艺思想。 “此后分住熊本和东京者三年,终于定居京都,为第三高等学校教授。大约因为重 病之故罢,曾经割去一足,然后尚能游历美国,赴朝鲜;平居则专心学问,所著作 很不少。据说他的性情是极热烈的,尝以为若药弗瞑眩厥疾弗,所以对于本 国的缺失,特多痛切的攻难。论文多收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 及殁后集印的走向十字街头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记、 近代文学十讲、文艺思潮论、近代恋爱观、英诗选誓等。” 3 “当 时厨川正以崭新的文学评论家的姿态,批判自然主义文学,介绍西欧的新文学流派, 在日本文坛上享有盛名。” 4他的著作,像现代文学十讲、文艺思潮论等书 都先后译成中文,国内很流行。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影响五四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 最重要的外国文学理论著作,现代重要作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田汉等,无不深受其影响。 2.1.2.田汉与厨川白村的关系 在当时,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能与大师级的教授见面是很少见的。田汉弃政从文 之后,文学热情高涨。他毛遂自荐,写信给厨川,约定时间见面。终于在一个春天 的夜晚,田汉和厨川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田汉向厨川请教了很多文艺上的问题, 1 美恩斯特.沃尔夫: 西方对三十年代中国散文的影响 (盛宁译) ,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982 年 6 月版,第 217 页。 2 小谷一郎著、刘平译: 厨川白村与田汉的早期创作 ,社会科学辑刊,1990 年第 4 期。 3 厨川白村著、鲁迅译: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3 页。 4 郑伯奇著、郑延顺编: 忆创造社及其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年版,第 7 页。 第二章 田汉创作所受日本的影响 13 并且展开了讨论。厨川给田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对此,董健先生在田汉传中 描述了田汉对于厨川白村的“作家只管尽力去创作,不要去管评论家的说长道短。 最重要的是,你们要多事创作。心中若是想要写甚么,便马山要写出来,不要管它 是好还是坏。因为思想这个东西不同别物,若不用它,它便要发霉发臭起来,记住: 一有感触,就要写下来!” 1等话甚为佩服。 在经历这一番恳谈之后,田汉认真细读和研究了厨川的代表作,总结出了厨川 对他影响最深的文学观点。 首先是“生命力说”。厨川白村认为:“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 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惟一的世界。 忘却名利,除去奴隶根性,从一切羁绊束缚解放下来,这才能成文艺上的创作。必 须进到那与留心着报章上的批评,算计着稿费之类的全然两样的心境,这才能成真 的文艺作品,因为能做到仅被在自己的心里烧着的感激和情热所动,像天地创造的 曙神所做的一样程度的自己表现的世界,是只有文艺而已。” 2这种超功利的“生命” 表现说,与田汉弃政从文想用文学的超功利性自我表现的观点相似,产生认同。厨 川还说:“我们的生命,本是在天地万象问的普遍的生命。但如这生命的力含在或 一个人中,经了其人而显现的时候,这就成为个性而活跃了。在里面烧着的生 命的力成为个性而发挥出来的时候,就是人们为内底要求所催促,想要表现自己的 个性的时候,其问就有着真的创造创作的生活”。 3在他看来,作家创作的重点在于 内心的挖掘,强调文学的艺术性。 其次是“苦闷象征说”。厨川白村认为:“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 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4,“倘不是将伏藏在潜在意识的 海的底里的苦闷及精神底伤害,象征化了的东西,即非大艺术。浅薄的浮面的描写, 纵使巧妙的伎俩怎样秀出,也不能如真的生命的艺术似的动人”。 5它表明文艺对生 命的表现就是对生命苦闷的表现。田汉极力推崇厨川白村的“苦闷象征说”。他认 为在日本现代的西洋文艺批评界中,使他受感动最多的就是厨川白村。他说厨川白 村的“评论文章是他的苦闷的象征和其他举世滔滔的西洋文学贩卖店不同。” 6厨 川白村因足疾割除左脚,在病院中呻吟时,常回忆及从前读过的英国诗人亨黎诗作 1 董健: 田汉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27 页。 2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516 页。 3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9 页。 4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4 页。 5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33 页。 6 田汉: 田汉散文集白梅之园的内外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 32 页。 第二章 田汉创作所受日本的影响 14 在病院里,从诗中他看出疾痛惨淡之自己,得到安慰,从而深彻大悟后发出来 的言论,能够多少触及人性。为此,田汉共鸣了厨川白村的“苦闷象征说”,用田 汉的话来说,就是“从悲哀中看出神秘的欢喜来,这一来便把这悲喜两元生活微妙 的调和了”。 1咀嚼悲哀,从人生悲哀中找出艺术之美,这也正是田汉戏剧的一个创 作倾向。 还有就是“新浪漫主义说”。这里在浪漫主义之前加了一个“新”字,显然和 浪漫主义有了区别,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说明。在内容上,文学思潮是按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的发展顺序进行的。浪漫主义的侧重 点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崇尚人的自由和情感的抒发,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 要,属于理想型的;新浪漫主义是在经历了现实主义之后,对其批判、借鉴的基础 上,表现经历了现实悲欢离合之后的对灵魂希望的追求,比浪漫主义更实际。在形 式上,浪漫主义更多采用的是抒情、描写等传统手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新浪 漫主义是除了抒情、描写以外,还综合运用表现、象征等现代手法,表现痛苦心情、 彷徨境遇的,情感更加深沉。田汉留学时,特别喜欢观看新浪漫主义戏剧,如: 青 鸟、沉钟,被新颖的艺术表现吸引;舅父易梅园的离去和男女感情的困扰, 使田汉感受到了人生的悲哀,受厨川白村的影响,开始采用新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抒发心中的郁闷和追求。 2.1.3.田汉戏剧中的联系 文论包括理论。理论从多种多样的文学现象中提升问题,侧重基本原理性的探 讨。好的理论“应该是来源于创作现象的理论提炼,它能有效地说明创作中的各种 现象与问题,它能有效地说明创作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对创作的正确发展和不断 繁荣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并反过来经受创作实践的检验,实现文学的理论形态和 创作形态的和谐平衡、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