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关于文艺创作心理的研究,进入2 0 世纪后,受到文艺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们的 积极关注和重视。癫狂状态是草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无意识的 创作状态。 无意识活动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长期以 来,人们一方面充分体会到这种现象在书法创作特别是在癫狂状态的创作中 的广泛存在,另一方面对其作用的评价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探讨这种创作状 态生成的心理机制无疑对草书创作有重要意义。 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 正文共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传统书论出发,归纳出书法创作的三种状 态,阐述了草书创作癫狂状态的三种表现形态及其狂的创作状态和狂的呈现状态。 中国书法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中,因此第二章探讨了草书创作癫 狂状态的成因,探讨了社会、文化和其他艺术对草书创作癫狂状态的影响。 第三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无意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系统地分析了无 意识活动在草书创作癫狂状态中所起的作用,力图对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这一现 象做出科学的研究与评价。 书法创作,是情感的宣泄、生活的思考、灵魂的发现、智慧的出新,研究草 书创作中的心理状态,了解癫狂状态在草书创作活动中的作用,可以使书法家把 握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特征,表现自己的心灵,达n t ! , i 作上的极大升华,更好地推 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草书创作;癫狂状态;无意识创作 a b s t r c t b e g i n n i n gf r o mt h e2 0 t hc e n t u l x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p s y c h o l o g yo fl i t e r a r y c r e a t i o nh a sa r o u s e da c t i v ec o n c e r na n da t t e n t i o nf r o ml i t e r a r y p s y c h o l o g i s t sa n d a e s t h e t i c i a n s m a n i ai sa ni m p o r t a n tm e n t a ls t a g ei nc a l l i g r a p h y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i sa k i n do fu n c o n s c i o u sc o m p o s i n gs t a t e t h ef u n c t i o ni fu n c o n s c i o u sc r e a t i v i t yi n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t h e o r e t i c a l t o p i c f o r al o n g t i m e ,f u l l ya c k n o w l e d g e st h e e x i s t e n c e o ft h i s p h e n o m e n o n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p e r v a s i v ee x i s t e n c ei nm a n i a , w h i l eo i l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i t sr o l et u r n st ob e q u i t ed i v e r g e n t t h u st h ee x p l o r a t i o no f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g e n e r a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o ft h i sc o m p o s i n gs t a g ew i l lu n d o u b t e d l yb eo f 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c ei n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i sc o m p o s e do ft h r e ep a r t s :t h e p r e f a c e ,m a i nb o d ya n d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m a i nb o d yi sf u r t h e r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b e g i n sf r o m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a l l i g r a p h yt h e o r y , a n a l y z e st h r e es t a g e so f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n g ,a n d e x p o u n d st h ef i g u r e so fm a n i ai n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i t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t h ef o r m a l b e a u t yi nc a l l i g r a p h i cw o r k s c h i n e s ec a l l i g r a p h yi sd e e p l yr o o t e di n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a n da r tt r a d i t i o n ; t h e r e f o r e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e x p l o r e st h e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m a n i cs t a g eo f 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f r o mt h ec h i n e s ea r tt r a d i t i o na n dc u l t u r ej u s t e m i l i e u t h et h i r d c h a p t e re x p l o r e st h ee s s e n c ea n dr u l eo ft h eu n c o n s c i o u sp h e n o m e n o nf r o mt h ea n g l eo f p s y c h o l o g y ,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st h er o l eo fu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n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 , a n dt r i e st om a k ea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a n de v a l u a t i o nt o w a r d st h ep h e n o m e n o n o fm a n i a i nc a l l i g r a p h yc o m p o s i t i o n 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i st h e c a t h a r s i so fe m o t i o n s ,t h er e f l e c t i o na b o u tl i f e ,t h e i i d i s c o v e r yo fs o u l ,a n dt h er e n e w a lo fi n t e l l i g e n c e s m d ) ,i n go nt h em e n t a ls t a g eo f c a l l i g r a p h yc o m p o s i t i o n , 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r o l e o fm a n i cs t a t ei nc u r s i v e c o m p o s i t i o nw i l lm a k e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g a i nag o o dc o m m a n do f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i n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n g ,s h o wh i so rh e ro w ns o u l ,s u b l i m a t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t h u sa c c e l e r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a r to fc a l l i g r a p h y k e yw o r d s :c u r s i v ec o m p o s i t i o n ;m a n i a ; u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l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学位中,鬻亭( 孝位毒至菇者,毒霉、0 燮f 邀圣学位中请冬,( 孝位论文作者) 签名:i 塑l 墼冬r 厶 詹舔;瀚一 氅露黍簇一裴j 爹 甏知鬻缀戮i 黪矽一h 爹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鉴f 塞叁查 2 0 口 学住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 0d 罗年加日 河南大学艺术擘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导言 理智自诞生之时便与疯狂纠葛在一起,我们的文化中没有疯狂就没有理智。 理性对疯狂和非理性的征服,使非理性缄默、隐藏,导致了其失落,这何尝不是 另一类型的疯狂? 二元对立思维使理智与疯狂、理性与非理性对立起来,一方压 制住另一方,殊不知疯狂意识也有其巨大的作用。 西方有句名言:“天才类似癫狂,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诗人都是疯子”。这 两者意思都是指艺术家的心理、言辞行为不同于常人,比较怪异。癫狂本来是指 由精神病所引起的言语或行为异常,但文艺学家在谈论艺术家的时候,常常把艺 术家与癫狂联系起来。最早将艺术家与癫狂联系起来的是吉希腊的柏拉图。他说: “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 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作。就不能作诗或代神说话。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 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f - j 多 l - ,尽管他自己妄 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 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后来被奥斯本、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很多学者接受 和继承,弗洛伊德甚至得出了“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丹结论。曹雪芹所谓 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对艺术家创作时的癫 狂心理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说明。书法家在草书仓作中同样存在着癫狂状态,纵观 中国书法史,不乏似傻如痴、举止乖张、行为狂放的书法家。但书法家的癫狂与 精神病患者的病态症状是一样的吗? 书法家的癫狂状态在草书创作中有什么作 用? 本文将对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及其在草书创作中的作用进行粗浅的探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三千多年沧桑,总以不同 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精神,表现出永葆青春的强大生命力。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文 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如何继承传统,将中国书法发扬光大,是书 。 【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9 年,第7 - - 8 页 1 河南大学艺术学腕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法文化发展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西方2 0 世纪以来对艺术问题的研究有很多,而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从心理 学的视角来看书法艺术的创作状态,从心理层面对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进行分析, 对于我们探求草书创作中创作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丰富我们对草书书法艺术的 认识,更好地指导草书创作是有益的,心理学并不是直接研究艺术但与艺术的关 系非常密切。 正如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所说的:“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 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它方面的东西,但心 理学却总是它首先要涉及的”。惟其如此,艺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包含了心理的 内容。艺术的创造,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 心理活动对引导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有时是显著的, 有时却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心理活动包含着意识、无意识的相互转化、统 一或斗争。书法创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心理活动,是书法家全部才情、智慧、 心理的投入,同样离不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而在草书创作癫狂状态中, 创作主体处于一种意识减弱,无意识爆发的创作过程,其中无意识在癫狂状态下 草书创作中的巨大作用尤其不可忽视。 当代的书法理论在书法时空性质的研究、笔法史与章法史研究,以及立足于 此基础之上的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书法作为一种资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对书法 艺术深入探究的另一面书法理论,却经常被人们忽视。人们经常会认为书法 理论仅仅是局限于书法创作的派生体书法作品及书法史的研究,局限于对书 法作品的简单的批评或赞美。完全忽略了书法理论追根溯源、探求事物本质的性 质,忽略了对于书法创作主体及创作过程、创作心理的研究。 对于书法的定义是以物质性字的全部物质性进行带有精神性或非精神性的物 质性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那么书法理论便是对这一活动全部过程的全面的深层 。 美的研究与欣赏编委会:美的研究与欣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 9 9 0 年,第8 1 页。 2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住论文 次的探讨。它既包括对书法技法的研究、又有对书法源流的论述、还涵盖了更多 的相关领域,如对书法创作的精神过程书法创作过程的研究。对于书法创作 主体的创作过程的研究,可以为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找到理论依据,而不仅仅依 靠创作主体在感觉中摸索。 书法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既是书法家展示技能技 巧的过程,也是传达其主观心理流动的过程。那么,在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中, 究竟是什么心理力量推动、维持、调节并控制着书法家们的心理流程? 在这方面, 中国历代浩如烟海的书论中,虽有过只言片语的描述,但缺乏完整的理论系统, 或属于无意工作,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草 书创作的癫狂状态作粗浅的分析。 书法创作是创作者灵魂里的创造行为,因此对创作的研究,必须深入地去探 究书法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情感活动的艺术创作,书法家 在的癫狂状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态。从事书法创作活动, 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外,还应当具有适宜书法艺术创作的健 全的心理修养和精神素质。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书法大家辈出, 书法作品美妙美伦,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大组成部分。 中国书学博大精深,富有民族特色,深入研究书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 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总结了草书创作中的癫狂心理状态,对在 艺术理论的语境中进一步研究书法做了尝试。 本文立足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书论,以新的视角,从心理学角度揭示草书创作 过程中主体的癫狂状态,以更好地指导草书的创作,对于书法的传承及发展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草书创作癫狂状态的表现 癫狂状态是书法家在创作中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超越了现实,打破了常有的 秩序规范的一种创作心态。有这种创作心态的书家多被后人称为“狂”、“颠”、“疯 怪等。在书法史上,有着大量的狂放的书家,张旭、怀素、杨凝式、徐渭、米 芾、王铎等人。他们可以以头抵墨,淋漓墙壁。可以“箕踞顾视,似若发狂 。中 国书法史中以“狂 冠名的书法家随处可见,然而仔细推究,其内在精神及外在 表现却差别很大,可分为:病态之狂、进取之狂、放浪之狂。他们在创作中高度 兴奋,超越了现实秩序规范,用笔神速,激情宣泄,进入了心手双畅,物我两忘 的神秘境界。这就是书家创作的“癫狂状态”。癫狂创作状态冲破了理性对情感的 抑制,摆脱笔法的束缚,使笔法服务于情感表现的需要,是无意识创作的勃发。 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表现为狂的创作状态和狂的作品呈现状态。 第一节书法创作的心理状态 笔者认为,根据书法创作时的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可以把书法创作时的心 理特征分为三类: 一沉静状态 沉静状态,即“绝虑凝神,心正气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理智占支配地 位,是一种有意识的创作状态。“绝虑凝神,心正气和 是书法创作的一种心态和 境界,是一种心灵的虚静、静照和离俗,是相对客观、冷静的抒发。这是创作主 体根据一定的目的需要而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行动加以控制的一种心理状态。 4 坷南走擘艺术擘院2 0 0 9 届研究生礓士荦位甜土 是一种理智状态,有意识创作状态。 东汉书法家蔡邕曾有这样的论述:“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 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其中的“默坐静思”明确地道 出了书法创作时应具备的一种沉静的心理状态。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亦云:“夫欲学书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 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o 在书论 中又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爱。”o 这是 一种有意识、理性的创作状态。它强调在书法创作之前,书法家应做定的心理 调整,藉研墨的时间,凝神静思,从局部到整体都经过深思热虑,然后挥写。 著名的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在笔髓论中 化有积极意义,但对书法艺术而言,则缺少了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容易使书法 成为能工巧匠的手艺,这也是宋人批评唐书,追求“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创作方 。历代弗法论文选上海:上海啪砌出版杜,1 9 7 9 年+ 第6 页。 。历代书法论文进上海:上海书画出瓶社1 9 7 9 年第1 1 3 便 8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拇* 酬出版牡,1 9 7 9 年,第2 7 砸。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两出版社,1 9 7 9 年第6 5 页。 5 谈便上桩圉菩郡丽 纂。篡黧篙删篆豢黧勰翟蚕纛 河南走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硬士擘住论文 式的主要原因。宋代米芾则称唐书“丑怪恶札”,他说:“字之八面,唯真楷见之, 大小各自有份。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均,笔法亡矣。 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米芾强调字“大 小各自有份”,是对唐代过于理性、规范的创作心理的批判。 二毒狂状态 蓁薰鬻鬻 一 危o ,吗”j 矗:盐望。 篓:然竺:i 黪舞善妻荔墨舔 山兔毫不能佳也。”。这里的? ? 飙:弦攀皇二、,l 。父国走。 “任情恣性”就是就是进入乡夕乏璺¥刊2 。矗绣z 葛奢落专 震黧蓁;篇薹:蕊专器蚕要咚勰爹誉鍪 笔濡墨,抒发之,才能化胸筇乞藿警谣黪疑荔舅罄菸 。冯班:钝吟书要,中日勇次郎卢水踮译中目书法理论史,天津:天漳古籍出版杜,1 9 8 7 年,第1 6 0 页 o t 历代书j 去论文选上海:上拇书画出版牡1 9 7 9 年,第5 2 页 4 胡传海法廑、形式、观念上海:e 海书西出版社2 0 0 6 年第3 0 页。 6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生动写照。张旭等人以醉墨壁书的创作方式,在呼叫狂走中摆脱笔法的束缚,将 笔法隐藏在感情的宣泄之中,从雨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意在笔前的创作心 理。 癫狂状态有时是遇到重大、突发的事件,达到难以自控的境地,入受到强烈 刺激而处于一种极怒、极悲、极喜等时的一种创作状态,颜真卿祭侄文稿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颜真卿在侄子死后,缅怀堂兄一门忠烈,“父陷子死,巢倾卵 覆 ,怀着“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的悲愤心情,和着血泪写下了这篇祭文。细读 草稿可以发现,开始叙述身世,还比较平静,字也比较规矩、圆浑。写到“贼臣 不救 以后,悲痛之情充溢胸间,字体打破了矜持的局面,字形、行距忽大忽小, 时而滞重,如哽咽不前;时而纵放,如慷慨悲歌。错、漏的地方逐渐增多。写到 “魂而有知,无磋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几个字时,已经达到了无意于书而气 贯天成的极高境界。可以想见,临文之时,国难家仇,一齐拥上他的心头,感情 悲愤激越。感情的波澜起伏,随着笔锋自然流露出来,不计字的工拙,纵笔浩放, 一泻千里,笔法圆转道劲,笔锋内含,力透纸外,墨色时枯时浓,充分表露了作 者激越悲愤的心情。这是因为临文之时,激昂悲壮的感情一发难收,长期积累的 高超书法艺术,在不经意之中挥洒而出。所以文稿雄姿英发,具有惊心动魄的艺 术感染力,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癫狂创作状态是书法家的一种心理体验,对于创作主体是一种审美的愉悦, 一种表现的激情。癫狂状态创作极大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主观感情压倒并 统摄客体的现实秩序。它的动态到了一个极致,即人们所说的“狂”,这时人的创 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癫狂状态是一种无意识勃发的创作状态。 三“无意于佳一状态 “无意于佳状态是一种理智与情感比较均衡的状态,在这种创作状态下, 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不需太多的主观控制,一切都顺乎自己的性情,自然而然地 7 河南太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砸士学位论i 鋈瓣蒺震爱瓣蒸鬻 吉瘦漓骊半无墨。 转寄,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张怀瑾在评书 药石论中谈到:“得其法而不著,至于无法,可谓得矣。”。 周星莲在谈此种状态下的书法创作时认为“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 手,一遇精纸佳笔,正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所以然者,- - 1 破 空横行,孤行己意,不期工而自工也:一则刻意求工局于成见,不期拙而自拙 也。”。苏轼在东坡题跋中亦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在他的石苍舒醉 墨掌中说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o “无意于佳”状态是书法创作的一种心理状态。书家在作书时,大多是经意 的,总是期待有佳作出现。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期盼之心越切则越与愿违。 无意作书最为难得。王羲之书兰亭序是“无意于佳”状态下创作的,为三大 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 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 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蜞称绝妙的比喻。而王羲之其后再 试图再写得更好尝试上百遍均不如饮酒赋诗时的那篇理想。可见“无意予佳” 状态在书法创作中有及极其重要的作用。 8 怀棠:自叙,陈振濂:书法美学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一) 年第2 4 9 页 4 邦晓华:古典书学拽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 9 9 9 年,第t 3 3 页。 “脚星莲:临池管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臧dj 版社】9 7 9 年,第 7 2 3 页 9 郑晓华古孰书学洼谈,杜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 9 * j 年第1 3 3 贞。 8 河南尢擘艺术学| 克2 0 0 9 届研克生瑚士学位诈工 颜真卿在书祭侄稿如此,苏轼书黄州寒食诗也是如此,皆成世间绝 妙之迹。在创作过程中只有忘去各种杂念思逸神超以抒发情性为宗旨。方能 入妙入神,不期然而自然。因此这些书作不是书前可以预想,构思得出的。因为 一个人的情感变化不是自己事先可以设计好的,敲:“书为情性”,“书为心画”。 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书者的创作目的、心理指向都是不相同的,从而导致 了不同的创作状态,同时也导致了书法作品在严谨程度,节奏疾徐、欹侧变化等 诸方面上的差异,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第二节草书创作熏狂状态的表现形态 在书法史上,有着大量 的狂放的书家,米芾的“颠 狂”,杨凝式的“疯态”,张 旭的“狂草”,鲜于璜的“醉 书”,不是疯就是醉。对于 这些书家的“狂”,可以从 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世俗的 人认为的“癫狂”,这是一 种精神疾患。二是文化意义 上的“狂者”,它代表的是 一种人文精神,是陈腐观念 倒删脚i 旭古诗州帖 的反叛者。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 者有所不为”,。把狂夫看作是志向高大而勇于进取的人。柏拉圈和亚景斯多德等 西方哲人也持有相似的看法,认为没有任何天才不带点狂癫。 o 扬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崆第1 4l 页 河南走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碰士擘住论主 文化意义的“狂”是一种以个体为本位,弘扬主体,张扬个性,追求自由而 悖于传统规范的状态。纵观这些狂放书家,他们的“狂”更多体现在文化意义上 的“狂”。“狂”体现在草书创作中,能够较大程度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流露 真性。以更有激情、更专注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作中,使思想感情与笔下的作品 高度契合,如痴如醉,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 “狂”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由于传统观念中道德标准与美 学标准经常混同,因此书法家之。狂”在历代书论中常有褒贬不同的表述,呈现 出复杂的面貌。文化上的狂者是社会的异端,是平庸的敌人,他们蔑视既有秩序, 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就书法家而言,“狂”是狂放书家 身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质。具体表现为:病态之狂、进取 之狂、放浪之狂。 中国书法史中以“狂”冠名的书法家随处可见,然而 仔细推究,其内在精神及外在表现却差别很大:怀素、徐 渭皆是伟丈的书法家,皆以“狂”自称,但二人气质风貌 截然不同,其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也迥然相异。他们都是 行为狂放的书法家,然而其内在因素却有心理、病理之分。 通过梳理,将传统书法家之“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一) 病态之。狂” 由于一些书法艺术家具有异常敏感的心灵或者由于 特殊的人生经历,而得了精神疾病。这是一些中国古代文 人书法家的一种独特精神现象,在一些不得意的文人书法 家身上都曾出现过,只不过程度不同。说文解字把“狂” 释为“人病”,黄帝内经中亦多次提到“狂”病。从医图五明锭消j 矗制咏剑; 河南太掌艺术擘晓2 0 0 9 屉研完生龋士学侄论主 学角度来看,狂是一种精神病学方面的疾症,多是心理受到强烈压抑的结果。徐 渭是这种病态书法家的代表。 徐渭经历奇特,曲折多难的人生撞击,造成了他性格的狂放不羁而又自卑、 敏感、多疑。晚年的徐渭悲愤益深,进而发狂。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形成“畸” 的心理状态,导致徐渭人格上一些病态特征,也激荡了他性格中的反叛因素,形 成了他在书法创作时的独特心理机制。 徐渭的精神分裂症不仅表现在日常行为中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徐渭有着 狂放的宣泄方式。泄之于言行便呈现出“狂放”与“疯狂”,而将这种人生的痛苦 融于笔墨之中便呈现出“怪衍”。徐渭将这种痛苦、悲愤和压抑与其灵动的笔墨 相结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灵动的雄浑与博大。他用作品来表现他的孤独、 抻郁、焦虑、恐惧的内心世界,表现自我的挣扎。徐渭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排遣的 悲愤,在艺术世界得到尽情的宣泄。 历史上像徐渭这样明显具有颠狂病症记录的文人并不多,德渭的书法淋漓尽 致地宣泄他的“狂”称之为“狂”书丝毫不为过。而当今肩扛如帚大笔,无病呻 吟以模仿“狂”者,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徐渭在失望或绝望的生活境遇中而癫狂,而这种癫狂的境遇又把他的书法艺 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徐渭的书法饱含了他的悲、他的愤,尤其是他的狂,所 以他的作品不同反响,传之不朽。 ( 二) 进取之“狂” 汉语中 “狂”字多有贬 义,但从孔子开 始,狂便获得了 积极的高级精神 豳六来岳飞草书作品 河南走学艺术辛皖2 0 0 9 届研完生硕士学位诗i 形态的含义。在儒家学说中,“狂”是志向高远,果勇进取的表现,具有积极意义。 “狂者”虽然行为怪异,但也并非痴病肆虐、面目可惜之人,他们通常拥有高洁 超凡的精神思想。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 不为也。”何晏集解引包成语日:“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邢疏日:“狂 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朱熹集注:“狂 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 儒家的狂主要体现为对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是一种执著进取的精 神。从孔盂对狂的论述、孔子对鲁之狂士的思念以及对楚狂接舆的行为,都可以 看出孔盂对狂的态度主要是褒扬的。狂狷违背了中庸原则,但却秉承了儒学所倡 导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精神,只不过捐者又过分注重守道,而狂者太强调事功。 狂者坚贞挺拔、思想高洁、进取善道绝非司气可叹可僧可恨之人。狂和狷相对 的就是那种庸俗委琐随波逐流的乡愿品格。自秦汉以降狂士代不乏人。可见在 中国士人精神的源头处就已经 打上了狂的烙印。 自从孔子提出“狂者进取” 后,“志极高而行不掩”便成为 狂者的一种典型气质。“狂狷” 体现的是儒家为达到最为中正 台理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妥协 不屈就的独立进取精神和批判 精神。张旭、怀素、颜真卿、 黄庭坚、苏轼、岳飞等等众多 书法家都明显具有这一特征。 幽七北求岳飞t :n 师表) 追求进取的狂捐实是对儒学所倡导的对内( 外王) 的极端发展,而以自守为务的 狷则是对外( 或内圣) 的片面恪守。所以孔子并不斥责狂捐,相反还有些推许的意思。 。论语注琉卷十三,何蛋颦群邢琬”三经鼍孚奉北京:中牛书局1 9 8 0 年舨第6 9 页 河南走孝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完生碰士学位论文 李白是一个标准的“狂士”,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 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诗歌大多狂气四溢、 豪放不羁: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放荡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 人生。李白政治生涯短暂坎坷,但强烈的进取意识却始终未曾泯灭。 岳飞也是进取之狂的代表。岳飞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 问题。除此之外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岳飞所书诸葛亮之出师表是 其进取之扛的表现。 儒家所倡导的八世精神无非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狂者进取于 蔷道”。这是一种智慧心态,是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狂者”,富于淑世精 神,执著追求修身治国的理想,不屈不移,不夺不悔。狂狷是在现实中艰难追求 而不得不表现出的激越行为,是对软媚的批判,极端化的狂狷倾向在书法家人格 中并不是划然齐一的,而是既有狂的一面,又有狷的一面,但这两种倾向又无法 得以调和。这类书家在创作进入癫狂创作状态的过程中,将太多的郁结于怀的情 感及驰骋干里的志向都于草书焉发之。 ( 三)放浪之。狂” 无论哪一时期 的。狂”。都或多或 少地映射出艺术家 对统治阶绒和社会 环境的小满以及两 者问的矛盾冲突。 “狂游狭邪”充满 了对传统社会规范及价值观念的蔑视 滋甏 爹白7 锄? : 目八叫机允嘲闲岳秋l 1 * 是一种独特的“狂”现象。草书家们的放 向,荡鹭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浪形骸的“狂 ,既有追求身心自由的个性意识,又有深奥屈折的韬晦倾向。这类 书法家们将社会正统的人生价值观抛置脑后,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离经叛道精神和 反抗传统价值的超人胆量,常常被封建正统人士斥为“异端狂者”。 客观地说,放浪之“狂是草书家们调和矛盾、避世保身的一种手段。在他 们心灵深处激荡着一种激愤情绪,从而表现出恢宏的反抗意识以及凌驾于权贵之 上的不屈精神。放浪之狂是书法家们在“狂者进取而不得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 人格模式和价值取向,是狂放书法家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在他们身上, 进取与沉沦、精神自守与行为外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才华横溢、志向高远 的书法家壮志难酬或仕途失意时,当进取心与不得志的现实产生冲突时,往往收 敛起积极进取之心,在现实社会的罗网缝隙中以一种寄情山林、纵情酒色、肆意 放任的方式来排遣烦恼、舒展身心。这种放浪之狂主要表现为蔑视现存的社会秩 序与道德规范,毫不虚饰地展露入的内在欲望、感情、思想和性格。 如魏晋时期,一些士子文人冲破伦理纲常,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心灵转向庙堂 之外,在歌舞声色中尽情放浪,林泉野逸、纵酒任诞,并以此展示自我个性,寻 找精神平衡。借狂狷精神来反抗虚伪礼教,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名士任性 不羁、放浪形骸,表现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通脱与任诞,以至于后人十分仰 慕地感叹“看山拄颊,敢为晋士之清狂。 明代的祝允明为人豪爽,性格开朗,其无拘无束的气度,表现在“狂草 中,虽偶有失笔,却写得舒展纵逸,气韵生动。因为他的手有歧指,因此号 枝指生、枝山等。祝允明三十三岁那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谁知以后七 试礼部都没有成功。仕途的失意和打击对于祝允明的后半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使他的心境、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后,一次次的失利,使他越来越心 灰意冷,渐渐地转向了老庄的消极出世,开始游戏人生。他的放浪之狂除了 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上表露外,也在书法中得到充分抒发。他的书法也渐渐 转向行草书。晚年的草书,更显笔势雄强、纵横秀逸,为当世所重。 o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廖德明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第2 8 9 页。 1 4 河南走擘艺术荦院2 0 0 9 届研克生硕士学 主静主 与祝允明同时代的唐寅二十九岁乡试第一,成了南京解元。第二年唐寅进 京应试,因同行的徐经贿赂会试总裁程敏政家僮,科场作弊,牵连唐寅因而 入狱。踌躇满志的唐寅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受到很大的精神刺激。仕途无 望,又引起夫妇反目妻子与他离婚,跟中了进士的都穆结台。这几件事使 唐寅的人生观产生极大变化,性格也大变。这时的祝允明与唐寅同病相怜。 他们的思想由追求功名、经世治国而都转向了独善其身、游戏人生的态度。 放浪之狂者思想背离传统与权威,行为大多不台 常规,极度张扬个性甚至于生命之上以肯定自我价 值。即“不蹈故袭,不践往迹,见识高矣,所谓如风 凰翔于千初之上,准能当之,而不信凡鸟之平常,与 己均同于物类。”o 他们的行为实际上个性极度张扬的 行为,概而言之就是冲破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 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心灵扭曲的痛苦的 宣泄,也深深体现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这 种纵欲型的狂放,实际上是以极端的、趋于病态的生 活方式去对抗封建正统观念及价值原则。 无论是“志极高而行不掩”的进取之狂,还是纵 情酒色、狂游狎邪的放浪之狂都是对礼教束缚、社 会陈规的大胆突破,虽然为封建统治者所排斥,但他 们身上所张扬的士人的主体精神是永远不灭的。书法 家的“病态之狂”、“进取之狂”和“放浪之狂”并不 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气质行为,可以综合地表现在 一个书法家身上。 。李偾:麓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s 年t 第2 7 页 i5 圈九叼张弼蝶恋花词轴) 河南走学艺术学院2 0 0 9 屉研克生日士学住论主 第三节狂的创作状态 在书法创作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类被称颠、称狂、称瘾、称怪的草书 家,如张颠怀狂、杨疯子、散圣等。他们在创作中高度兴奋,极大地超越了现实 秩序规范,用笔神速,激情宣泄,进入了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神秘境界。在此 笔者称此种创作状态为“癞狂状态”。 癫狂创作状态的出现,有因事物景物触发的,也有某些人为因素的介入导致 书法家情绪激动,进入癫狂状态。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因为侄子死去而悲愤 莫名,情绪激动,挥毫泼墨在此状态下创作出祭侄文稿。成为书法史上的极 品,这即是癫狂状态的呈现。 癫狂状态的产生有时是因一些酒等媒介的影 一 响。如张旭、怀累的创作,“酢柬把笔如猛虎”,“醉 来为我挥健笔”,他们的创作与酒不可分离。陆游 草书歌称“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 窄”。此时,此时此刻,万物虚无天地变小,唯 我独尊,身无拖累,心无滞碍从而使创作获得 展开。还有一些魏晋书家们,都有服五石敖、饮 酒习惯,这种“修服食”、“采药石”风气。令服 者“数数发热”。如竹林七贤,肆意豪饮又都善书。 药、酒的麻醉作用,使书家获得一种解脱感和主 宰意识。 张旭、怀索的创作,以酒为刺激在醉酒中 尽情挥洒。张颠嗜酒且每饮必醉,狂态可掬。 jf 唐怀素五救帖,二部 酒的诱发使张旭颠逸的天性冲破了理性的樊篱驰骋于非理性的心灵状态,将潜 河南尢掌艺术学院2 0 0 9 届研究生硕士擘住论走 意识中所积蓄的压抑的生命基层的本能毫无掩饰地宣泄出来。及醒后再书,不复 如前,一旦清醒后,再想有此意境,是难以复得的。醒后创作,虽然神志清醒, 而各种约束和羁绊接踵而来,心存所累,所作书法已经不是自由心绪的流露,故 神采全无。正是这种醉意狂态使张旭成为了中国书坛上一位表现主义艺术天才。o 。 怀素在自叙帖中说到自己的创作:“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兴来小豁胸中气”,道出了怀素的创作心理 的特点。他的书法不是技巧的模式化表演,而是酒精的刺激下胸中之气的忽然表 现。酒酣意足时的怀素完全摆脱了理性的束缚,激情如潮, 尽情地展现醉态朦胧中的自我。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旭善草书,不治他 技,喜罂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 于心,必于草书发之”。他认为张旭草书就是张旭强烈情感 的自然流露。述书赋称张旭创作是:“张长史则酒酣不 羁,逸轨神澄,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余兴。若遮能 于学知,遂独荷其颠称”。”张旭能够在醉中以头濡墨,狂走 大叫中出笔,而醒后自视神异,不可复得,这是一种洒脱的 癫狂状态的境界。另据空载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 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 称张颇。”可见其狂到极点。 任华在怀素上人草书歌说道:“十杯血杯不解意, 百杯以后始癞狂。一癫一狂多意气,大叫数声起攘臂。”怀 圈十一明檐渭草书诗轴 素自叙帖征引李舟言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暴之为也,余 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日不可? ”张旭“每醉后呼叫狂走,索笔挥洒,变化 :船嚣撼蒜i 熙:尝i :裁:2 2 ”0 0 2 嚣姥 。 0 i 自 扛单人镓的书艺阻采谭坊掣精学报 年第0 3 明 ( 述* 鼠 张彦远:i 圭* 蔓录) 1 。坶:上海书1 田ih 1 版朴1 9 8 6 年,第l 硝贞 1 7 河南赶学艺术学腕2 0 0 9 届研究生硬士学位论主 无穷,若有神助”。呼叫狂走,散开怀抱落笔而书,正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种癫狂之态正是抛弃常人所遵循的规则而任意挥洒。 明代书法家张弼为文自立一家言,其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 疾如风雨,娇如龙蛇,欹如坠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 皆购其迹,世以为颠张( 张旭) 复出。行押书尤佳。 张旭、怀索等人“醉墨壁书”的颠狂方式,是癫狂创作状态的爆发,冲破了 理性对情感的抑制,摆脱笔法的束缚,使笔法服务于情感。“醉酒”使书家审美潜 意识得到激发,完全摆脱理性的束缚,进入癫狂状态,个性精神和炽热情感得以 尽情抒发。其书写完全是表现自我的,没有丝毫的功名利禄、法度规范、工与不 工等理性思考。 草书癫狂创作与书法家的个性也有很大关系,张旭、怀素、李白、贺知章为 代表的狂士书法群体。都 有着宽博的胸襟和放达 的性格,他们的书法狂 放、恣肆的特点受其性格 的影响。他们的狂草书法 与其性格是无法分开的。 “狂”、“颠”的书法家, 借助于劲健飞动、迅疾骇 人之笔,把感情痛快淋漓 地发挥到笔墨当中。正是“没有狂态 图十二唐杨凝式夏热帖 不出狂字:没有狂宇,也就无由睹其扛态。” 唐代书法家杨凝式富有文藻,并工颠草,恣其狂逸,多所抗忤。时人以 其纵诞,有“杨疯子”之号。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久居洛阳, “ 划脚:( e f t 唐书赞知苹传,北京 ” 陈氍濂:t 书法学综论杭州: 中毕书局,1 9 7 5 年第5 7 6 4 页 浙江美院u l 版社1 9 9 1 年,第4 7 页 1 8 河南太擘艺术学院20 0 9 屠研究生硕士擘住诗主 i 爱赫二蓁了戳臻 唐代书法家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哆王i 三! o 一袈 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幕。r 它n 与鼍: 薹耋薰篓鬻蘸 八仙”。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蟮一o r ,j 譬0 或五百言,诗笔唯命。“忽忘机兴发”就是在艺 而、i rt 0 1 - :摹z “醉酒”中摆脱笔法的束缚,寓笔法于情感的表夏侈! 刀:弓宁k 现中。书家强烈感情的直观获取和抒发,是书法z 玉一蔓t ,t 1 癫狂创作状态的爆发。“忽忘机兴按”和张旭的- 0o l 弓,0 f 洪丕磷、沈圮方:古代书法家轶事百则h 上海:l 海牛5 l 画d :般社1 9 8 4 年第4 ,硪。 4 引自书法家规情创作状卷议t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j 2 0 0 2 年第0 5 期 。 机磊:t 书学尘“北京:中回书店出j 跹,1 0 8 7 年第1 9 0 。 并辙浪州尼兴寺修曼日般记) 苏辑愫城寨h i 。海:上海古籍d l 版社1 0 8 7 年卷一 1 9 河南太擘艺丰学虎2 0 0 9 研究生碰士学位论主 可言,而是升华至“无法之法”。他们暂时舍弃了世俗的羁绊,抛弃种种限制,从 而使情绪的高度流泄得以保证。 徐渭的狂颠,不象张旭、怀素式的在艺术上的颠狂,而的确是精神式的疯。 徐渭生活狂放他的书法狂放不羁,乱头粗服几乎是彻底的渲泄与放松,完全 看不出理性控制的痕迹,但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依靠下意识流露出的技法又是那么 的过硬。张颠、狂素他们是借酒劲来打乱理性的控制,让潜意识中的东西解放出 来,达到一种半疯狂状态,徐渭的疯狂是一种病理性的癫狂试想精神失常式的 疯一旦转化为艺术行为韵狂,其激烈狂放的程度就可想而知。徐渭的心思似乎不 在书法的法上,而是更在于抒发他愤世嫉俗的情感和对命运宣战的气概。在徐渭 的创作中君子之风的温文尔雅和漩泊宁静的意境在他的书风中荡然无存这种独 特艺术风格与狂病的精神状态之间不能说毫无关系。 北宋书法家米芾因其性格疏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共同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股权代持协议
- 章希与张伟婚姻解除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范本:共同财产分割与债务分担
- 离婚协议书中车辆产权与使用权限明确约定
- 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时练01(含答案)
- 美术老师转岗培训
- 培训经理年终述职汇报大纲
- 监理单位安全培训
- 如何放松自己
- 边境管控工作课件
- 盘扣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营养师在体重管理中的角色与实践考核试卷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校级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 消防材料分类明细表
- G20峰会场馆参观设计学习
-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报告
- 2024年河北省高中会考试卷数学(附答案)
- 2型糖尿病科普讲座课件
- 变电站消防培训课件
- 《律师执业纪律与职业道德》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