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张力体现.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张力体现.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张力体现.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张力体现.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张力体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旨在讨论在观看视觉艺术作品中,究竟是什么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震撼感, 包含的因素要素。通过形的具体几个要素,形的收缩膨胀所造成的张力,形的曲与直的对 比所产生张力,形的变大和变小所造成的张力,形的变异,扭曲,打断产生的张力,形的旋转 运动感所造成的张力。通过这些要素和艺术作品的联系,我可以分析艺术作品中是什么 力量使观者感到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力量来源于哪里。第二部分是介绍关于形式的 对艺术作品张力的体现,包括用形式感因素来分析画面的视觉张力,艺术活动的空间感 产生张力,形式的膨胀与收缩造成的视觉张力( 古代雕塑,石雕) ,运动作用下的产生的视 觉张力,形式的倾斜因素导致张力,空白在画面的形式样式产生张力,艺术形式的重复 所带来的视觉张力,抽象绘画中的视觉符号的张力表现,画面差异性表现在视觉张力上, 画面的黑白对比,明暗对比,和虚实对比,画面肌理的对比产生的视觉冲击力( 塔皮埃斯) , 极大的夸张变大数倍或数十倍,在画面上,( 如大地艺术)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得出巨大的 感染力冲击力来源理性分析,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创作可以更好的达到我们所需要。 关键字:张力;感染力;差异性;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i sf o r t h ep u r p o s eo fd i s c u s s i n gw a t c h e si nt h ev i s u a la r tw o r ki nu s ,a c t u a l l y w a sa n yb r i n g st h eh u g ev i s i o nt om et os h o c kt h ef e e l i n g ,c o n t a i n e df a c t o r , e s s e n t i a lf a c t o r t h r o u g ht h es h a p ec o n c r e t es e v e r a le s s e n t i a lf a c t o r s ,t h es h a p ec o n t r a c t i o ni n f l a t e st h et e n s i t y w h i c hc r e a t e s ,t h es h a p et u n ea n dt h es t r a i g h tc o n t r a s th a st h et e n s i t y , t h es h a p ef i l l o u ta n d c h a n g e st h et e n s i t yw h i c hs m a l lc r e a t e s ,t h es h a p ev a r i a t i o n ,t h ed i s t o r t i o n , t h et e n s i t yw h i c h t h ei n t e r r u p t i o np r o d u c e s ,t h et e n s i t yw h i c ht h es h a p er o t a r ym o t i o nf e e l i n gc r e a t e s t h r o u g h t h e s ee s s e n t i a lf a c t o r sa n dt h ea r t i s t i cw o r kr e l a t i o n ,im a ya n a l y z ei nt h ea r t i s t i cw o r ka ma n y s t r e n g t hm a k et h ev i e wt of e e lt h eh u g ea r t i s t i cp o w e r , t h e s es t r e n g t h sd oo r i g i n a t ef r o m w h e r e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b o u tt h ef o r mt oa r t i s t i cw o r kt e n s i t ym a n i f e s t i n g , i n c l u d i n ga n a l y z e st h ep i c t u r ew i t ht h ef o r mf e e l i n gf a c t o rt h ev i s u a lt e n s i t y , t h ea r t i s t i c a c t i v i t ys e n s eo fs p a c eh a st h et e n s i t y , t h ev i s u a lt e n s i t yw h i c ht h ef o r mi n f l a t i o na n dt h e c o n t r a c t i o nc r e a t e su n d e rt h em o v e m e n tf u n c t i o np r o d u c t i o nv i s u a lt e n s i t y , t h ef o r mi n c l i n e d f a c t o rc a u s e st h et e n s i t y , t h eb l a n kt oh a v et h et e n s i t yi nt h ep i c t u r ef o r ms t y l e ,t h ev i s u a l t e n s i t yw h i c ht h ea r t i s t i cf o r mr e p e t i t i o nb r i n g s ,i nt h ea b s t r a c td r a w i n gv i s u a lm a r kt e n s i t y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ep i c t u r ed i f f e r e n c ed i s p l a y si nt h ev i s u a lt e n s i t y , t h ep i c t u r eb l a c ka n dw h i t e c o n t r a s t ,t h el i g h ta n ds h a d ec o n t r a s t ,w i t ht h ea c t u a ls i t u a t i o nc o n t r a s t ,t h ev i s u a li m p u l s e w h i c ht h ep i c t u r es k i nt e x t u r ec o n t r a s tp r o d u c e s ,e n o r m o u se x a g g e r a t i n gf i l l o u ts e v e r a lf o l d o rd o z e n so ft i m e s ,i np i c t u r e ,( f o re x a m p l ee a r t ha r t ) t h r o u g ht h e s er e s e a r c h ,m a yo b t a i nt h eh u g ep o w e ri m p u l s eo r i g i nr a t i o n a l i t ya n a l y s i s , h e l p su si nl a t e rc r e a t i o nt ob ep o s s i b l eb e t t e rt oa c h i e v ew en e e d k e yw o r d s :t e n s i t y ;p o w e r ;d i f f e r e n c e ;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j 身1 1 日期:二竺之吐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凌 日 飙气芦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 日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i吉 丁i 口 学画初始,我们常被“栩栩如生 和虬准妙惟肖 的教育和评判模式所束缚,总是 想画象、画真实、画好看,以为那就是艺术的最终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结构的 改变,使我开始关注艺术形式表现问题。如何对客观物象进行一种理性的把握,如何让 自己的作品和观众沟通,除了改变自身的观念,关注人和社会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对 画面本体理论的研究。 当代的艺术是哲学研究的器官,绘画艺术是把物理上见不到的可能变成形态的实践 过程,艺术家有自己的关注角度,无论是人物、风景、静物等内容还是各种各样的艺术 形式,如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等,要想把自己所要表达问题通过绘画的独特的语言 方式来启迪人们的思想,本体语言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如何使画面语言和自己所关注的 人和社会的问题具有相适应的语言选择,使画面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语言的张力 问题是本体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力”最早是物理学一个概念,指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在美术中借用这一概念 来表示物象形式之间的矛盾差异性对比所产生的对抗振奋感和精神刺激感。 张力,作为美术作品获得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形式因素,美国格式塔心理学 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和康定斯基,都曾对张力问题进行过探讨。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学习 与研究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体会,萌生了对张力这一形式因素的成因及其在创作实践过程 中的体现的研究。 艺术作品张力研究,在现实的艺术研究和评论中被大量加以引用和讨论,我们在绘 画,雕塑和其它艺术形式创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本体语言中张力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 在现存可以查阅到的所有文献中,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理性的逻辑的研究和表 述。本论文试图通过对艺术作品中张力的研究,系统的分析张力的来源、产生的原因、 明确认识到画面语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我们将如何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使具有张力的 语言在画面中得以体现,使我们的作品语言的艺术表达更加强悍,强化我们作品的思想 性,是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人群继续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去看待张力问题,一个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由自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画面中张力问题自身没有任何社会使命,它所构成的画面结构和形象特征才具有 艺术家表达思想和目的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它的形态是自由的,是发自潜藏在艺术家内 心的技术和技巧,是艺术家对所关注的人与社会问题的认知过程的自然流露,同时,也 是通过理性调节的表现方式。语言强化所关注的内容,语言表现的极致性和内容的完美 统一,使所有在创作实践过程中的艺术家们渴望所追求的。 张力首先表现在形的基础上,对于平面上二维的空间而言,要一种能引导空间的力 量并使平面的空间产生对抗性,从而使这个空间充实丰富起来,并在这个平面空间制造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一个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的趣味和兴奋中心来,是要点,是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可以说 无论什么艺术作品都要寻求语言的特征和视觉的冲击力问题,关于一切一切的基础不过 是形、形式、色彩,因此,艺术作品的视觉张力其实质是对形、形式、和色彩的研究。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形的视觉张力体现 ( 一) 形的视觉张力产生的原因 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尤其是架上绘画,形是一个直接的重要因素呈现在我们面 前的,在各种艺术形态当中,形是一个轮廓和内部结构的体现。例如我们在观看架上绘 画,绘画的内容是依靠形、色彩等表现手段、方式和方法所呈现出来的,轮廓,形,色 彩是其中最重要的构成的一部分。如果把形单独提出来,它给人的视觉上的满足和联想 是作为欣赏内容不可缺少的。形的特点和张力是艺术家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因而能被艺 术家所高度重视。形的差异性使其具有刺激人的视觉感应的强烈作用,形的张力的强化 更会使入产生醒目、强烈而又极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形的独特的差异性要个性鲜明才 会引起人的注意,而差异性能打破这种平静的心理感受,在人心中掀起波澜,造成矛盾 对立,形与画面结构的构成关系、大大小小的不同面积组合、内外轮廓的结构、节奏等 元素构成了画面的韵律与形体本身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完成画面形所产生的视觉的张力 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这种张力所形成的是一种不可重复的节奏关系;这种张力是形 的差异性的集中体现;这种张力是满足人的视觉对差异性的本能感知,所以说形的差异 对比是形成视觉张力来源的重要元素之一。 张力必须还有一种对抗感,除了形的差异对比以外,如果没有这种形的区别和对抗 感,如形的单一的重复性的节奏关系会使视觉的感知神经萎靡。这种对抗感来源于不平 衡中往平衡中进行回复稳定的过程,由于视觉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张力如许多画 家在绘画作品中,并不完全画出一个完整的物体而是截取一部分,或者把物象进行解构, 这种视觉的不完整违反了人的正常的视觉习惯,使人主观的进行平衡,产生的印象深刻, 如毕加索的“女人体”系列。 张力的产生也来自一种刻意的重复( 指形象的重复,形态的大小有差异性) ,我们 说是一种相似性的重复,在艺术作品中重复的因素很多,既可以是形状,颜色,形式, 方向等,也可以是一种关系,由此及彼的关系。比如我们看岳敏君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的作品中,一幅画中包含大量的重复的人物头像,人像等,也会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 张力十足。这是形象的上形的重复。 张力不仅仅来源于差异和重复,由构成所造成的张力也是画面的一部分。由一点扩 大成其他部分,贾科梅迪的绘画、雕塑都有一种来源于一点向其他方向的扩冲,是一种 由点到体的形式上的变化,是一种平衡关系下突然产生了不平衡的因素,我们的视觉在 主观进行平衡,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我们认为这种平衡之间构成关系也能产生视觉的张 力。 一幅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张力也与其画面中形象的夸张有关。那些经过夸张和变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形的艺术形象改变了客观物象原有的面貌后会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量,一种是因为艺 术家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夸张和扭曲后的人物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观的一种价值取 向,我们看蒙克的的绘画,强力的扭曲后人物的变形,使人们不得不服从他对世界对人 生认识的视觉语言的诱导,从而达到一种共识,产生共鸣,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感受。 1 形的曲与直的对比所产生的张力 图1法国洞穴岩画圈2 现代人进行的分析 形的曲与直是我们在欣赏和观看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元素,无论什么样的绘画作品很 难看到,h 有曲线或者只有直线组成,我们在一张纸上面二个同样的直线,或二个同样 的曲线,雷同感是我们视觉所排斥的一种显现,冈此在画面中我们倾向欣赏形的曲与直 的对比所产生的美感体验,当我们把吐与直作为一种纯粹与直接的表现方式,这种从客 观物象中抽离出来的高度概括的曲线和直线构成了独特的造型,所产生的强大的视觉张 力足与真实的客观物象有很大的视觉感受距离,这种抽象出来的形式构成的牛比真实存 在的牛在视觉感受方面更加刺激! 让我们看下法国洞穴岩画( 如图1 ) 如此肯定的抽 象性的线条在二十世纪初现代派绘画和当代绘画好多作品中都有过类似的运用( 如图2 ) 远古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绘画作品的线条是如此的简练而又有力量。原始艺术,是 与原始宗教、巫术、固腾紧密相连的,这在于他们的一种本能占有欲望在他们眼中要 想得到这些牛、羊、等牲畜作为食物,除了去进行捕猫,往往不如人意,想通过在山洞 的岩石上进行描摹,在进行巫术活动,用一些超自然的力量柬帮助他们得到这些食物, 因此,绘画的像与不像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占有这些牲畜。所以在刚发现这些洞穴壁画时, 人们都不相信这是原始人所为。这是原始部落的用来表现的一种宗教仪式。在现代派画 家的眼里,这种作品是非常刺激的,因为它代表了另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与西方传统写 实绘画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看柬把这种线条进行分离,简化,直接而单纯的用了直线和 曲线进行绘画,有者巨大的能量,原始的力量呼之欲出,使人们面对简单的力量而又无 法抗拒。亨利摩尔曾在1 9 4 1 年4 月发表的文章所说“所有的原始艺术最显著的共同 特征是其强烈的生命力”,其文章这样论述“原始艺术创造了一种直截了当的陈述方式, 它最初关注的是自然力,它的淳朴来自于直率而强烈的情感真正的淳朴和美一 样,是一种不自觉的美德。此外,他永远不会枯竭的。 1 ( p 1 7 3 ) 。原始艺术,包括很 多艺术形式,如陶器,岩画,雕塑,等等,无一不是运用了简单的线条,准确的结构, 纯粹的感情进行感悟的过程,来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张力。 因此我们说,形的曲与直不仅仅是线的变化,包括很多艺术形式,无论怎样曲与直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表达,作为一种美的传达将持续出现在我们实践过程之中。 2 形的变大变小产生的张力 我们一般的观者认为形的变大与变小,将给人带来极度眩晕感,不适感。如果一幅 作品我们把它定为一米( 长宽相同) 五米,和十米。它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绝对是不仅仅是只不过大了一些而已的感受。我们在观看雕塑作品时,它的尺寸大小直 接影响到雕塑作品的视觉的表现性张力,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如果不是在茫茫的 黄沙中,兀立挺直,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又是庞然巨大,让人不觉得认为如此非人力 之所及,它的庞大让人震撼,使人产生神秘而又崇高视觉表现力,震撼感。 比如超写实主义绘画,超级写实主义又被称作照相写实主义,是流行于7 0 年代的 一种艺术风格。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清晰的再现了客观事物。照相写实主义代 表作家克洛所说,“我的主要目的是把摄影的信息翻译成绘画的信息”,它所达到的惊人 的逼真程度,比起照相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照相写实主义作品尺幅巨大,改变了正常 的客观物象的尺寸,也会直接给视觉感知带来比较大的刺激。查尔斯贝尔认为,“极 度地改变日常东西的尺寸,使我们能够进入里面,更容易探索它的表面和结构”。画家 把照片划分为许多小格,再按照比例- - d 块一小块地仔细复制。没有完工之前,是看不 出整个画面的效果。它的很题材广泛,形象逼真,并且无一例外地描绘一切主观因素。 从表面上看来,它是一种对写实的恢复,而实际上,它是对当代社会情结的某种解释。 固然巨大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令人心头为之一震,它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物质 基础还有神秘的精神力量的支柱,对于我们作品而言,较大幅的作品在视觉的冲击力还 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并不是作品越大,效果越好,它跟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来的。如题 材,主题,颜色,受众等多方面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极小的事物也有它独特 的内涵,如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他们的作品画幅都不是很大,在我们看来实在是太 小了,仅仅有手掌大小,但是它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无限大的,因为在如此小的作品 中能带来很多信息使我们的联想空间无限扩大,给观众的心理造成跨越了真实的存在感 和情感方面的认知扩张。 所以我们说,艺术作品的极大与极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视觉张力,我们在进行分析 和创作过程中,要把握这其中的尺度,和自己所要求的达到的效果。 3 形的收缩膨胀所造成的张力 收缩和膨胀通常指画面,视觉形象的收缩与膨胀。雕塑家贾科梅蒂是雕塑界中一个 的另类,从4 0 年代末开始,贾科梅蒂开始回归具象,研究具有特色的人物。他所独创 的细长而表情苦恼的人物雕像,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也就是当别的艺术家都在 想法设法将自己作品的一再的扩大,以求取得最大的视觉效果时,而他的作品却是在用 减法,尽量使自己的作品缩小、收缩,一根棍形的存在,普遍应用在他的雕塑和绘画中。 杜布菲的作品,则是一个把事物进行无限夸张放大的艺术家。 杜布菲是二战以后出现的最伟大的法国画家,在当时的艺术界,美国或欧洲都以抽 象形式为主流。杜布菲并不愿意以抽象或具象来说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极度 的扩张,他的艺术也正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极度探索。对他的创作观产生重大的影 s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响的并不是学院派的传统,而是那些在普通人眼中的避之不及的精神病患,以及原始艺 术和人们所不关注的儿童绘画以及街头涂鸦,这些不受重视的边缘化的艺术形式是他所 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发人们对艺术价值的新思考。 4 形的旋转运动所造成的张力 在画面中会有很多形体并不是很顺畅的形态出现,反而是艺术家在进行一种刻意的 追求,运动感所具有的美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被发现。米开朗基罗在这一点做的很 好,无论他的雕塑作品,还是绘画作品都强调运动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在艺术史 古希腊雕塑的特点是有一种静穆的伟大,古希腊人追求的审美最高原则是一种静止的, 同时而又展现那种超越现实的美,所以,古希腊的雕塑一般是运动感比较柔弱,而在审 美上来说又是追求均衡,这种均衡在经过了千年之后,直至米开朗琪罗的开始改变。米 开朗琪罗在青年时期时创作出摩西,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才华。,他把个人的思想渗透 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他的雕塑呈现出一个个曲线,从头到肩呈现出s 形曲线,摩西 的作品从正面看则从头到腿是一条曲线,虽然是坐着,但动态感很强。所以他把s 形曲 线当成一个运动性的原则,教授给他的学生,这种s 形曲线的运动作为后人研究他的艺 术的一个密码。 在绘画作品中关于马蒂斯的作品舞蹈也是一个具有运动感的,旋转的绘画,马 蒂斯是法国野兽派代表人物,受到了后印象派影响及东方浮世绘和非洲木刻的影响 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在追求装饰性和形式感,而舞蹈是他应一位客人所画的 装饰墙面的壁画,这幅画色彩受到了限制,地面是浓浓的绿色,而天空是同样浓烈的蓝 色,人物是砖红色,在充满空气感的空间中翩然起舞,我们所关注的他们本身轮廓造型 是一种势不可挡的旋动感所造成的,色彩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和富有旋转运动的变化 引起了观者的视觉的颤动,这些人物,静止而又富有动作,生命意义的张力卓然而生。 5 形的变异扭曲和断裂产生的张力 形的变异扭曲是现代派画家们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是经常运用的手法之一,这 些夸张的事物本身的具有某一些特征。通常某个建筑物,或者人体的某一部分常常被打 断,给观众带来视觉感受的某种异样的刺激,而这是这种看似不寻常的手法,常常在我 们所见得优秀作品里有所体现。 培根会常常以人的身体为创作主题。而又通常描绘成扭曲变形的人体,并且人们身 上的衣物和周遭的景物却是正常未变形的。根据画家本人的论述,“脸部和身体的扭曲 变形是一种由发展直接冲击神经系统的特殊效果而演变出来的处理方法 。他认为画家 及观赏者的神经系统是敏锐的,而且声称神经系统是独立的,不属于大脑管辖范围。至 于那种观者去欣赏的写实的人像画,培根认为是图解式的,很乏味。“我总是期望自己 能够尽可能地做到将事实直接地、未经修饰地铺陈在世人眼前,然而,如果当事实的真 相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时,人们往往又觉得可怕骇人”。 2 为了使作品达到这种刺激 神经的效果,培根非常随机创作他自己所谓的偶然的效果。进行对我们所熟知的形象进 行扭曲变异,如脸部,手臂,身体等。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他在他的画作中进行偶然的无意的挥洒时,颜色形状随之进行变化不可避免的被 打破,失去了平衡,这种打破了整体协调与传统固定的形式准则,这种变异带来紧张, 将视觉效果偏移了正常的结构轨迹,这种无序所产生的特殊的视觉效果,使得培根的作 品鲜明而有个性。这种变异同样使画面更富有激情和表现力,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视觉 张力的要素之一。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艺术作品中形式的视觉张力体现 ( 一) 形式元素与画面的视觉张力 画面当中形式感( 仅限于艺术作品最大的结构关系) 因素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整 个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因素,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在空间中都需要形式 感来整体驾驭整个作品,它是一个总指挥,无数个细节都必须指挥的意图,它是一个作 品总的节奏掌握着,无论有任何一个不和谐的因素都要服从整体的形式需要。形式感需 要的是理性,在我们看来一幅好的作品形式感的因素是受到很多元素制约的,总的来说 是为艺术家作品的需要而定。 所谓“形式感”就是人们对于形式的感觉,从作用上说,就是从抽象的形式所具有 的感染力。它可以是在自然现象中复杂变化中,能被我们感知到并概括出本质形式的能 力,构成艺术作品整体韵律,也就是动态结构关系。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所概括的客观 物象形态。我们知道,形式对人产生的感觉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因为形式本身就是非 常复杂的,它和艺术作品一样丰富而多变。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感觉的形成,是长期历 史经验积累的结果,我们对于形式认识的能力是和人自身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由于在我 们长期生活中很多相同的经验和不同的差异,所以我们就可以从某一因素的表现感受并 且能联想到其它物质世界存在的精神要素,从而来提高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就如同我 们对于一个非常熟悉的亲人,只要从他的一个动作,一个走路的方式,或一个声音就可 以辨认一样,人们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也能产生相应的感应形式,来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精 神。形式感的外在形式通过构图和色彩来体现。构图体现了画面中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 及形式美。形式美的规律,在我们看来是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与人的美感所相互满足的 结果。有时侯在一条直立的竖线中,可以联想出一切具体的生活形象与这条线有关联, 比如什么影子、电线杆、站着的人等,同时还可以产生与直立有关的精神反应,如高傲、 矗立、庄重等而一条波线或曲线则会引起人们联想到女人、小路以及柔软、舒适等 感觉等。因此,形式感是支撑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和方式。 1 艺术活动的空间感所产生的视觉张力 空间,是任何艺术作品所不能缺少的,我们很难说什么形式的作品不需要空间,至 少在现在的我们创作中,空间感的营造产生的美,为我们所向往,空间感就是在二维空 间内制造出三维空间的效果,能模拟出真实的客观物象的本来面目。空间感的还原,能 表现出艺术家的在创作的过程的对真实事物的把握。对于写实绘画,空间是自然而然的 存在,人们会在看的过程中所能感知,还有一种绘画,在近处,所不能看出其中的客观 物象,而在几米开外就会发现事物的原有面貌,这种空间感的发现也是运用了视觉将不 同的颜色混合而产生的,而在现代的艺术形式中,如装置艺术,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空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间感,尤其是艺术家们利用空间的原理,制造出很多异样的空间,然人感觉则更加不同, 这也是装置艺术的一些特点和魅力所在,而另一些架上艺术,抽象的形式构成的画面会 给普通观众带来疑问:哪来的空间而言? 空间不仅仅存在于对客观物象的描摹的作品 中,抽象艺术作品也同样存在着更大的可视空间和联想空间。在抽象艺术中,空间是在 它的形式和线条中存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抽象艺术,都需要在这其中对空间问题进行 思考、设置,因此抽象艺术的空间产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更 大的空间的偶然性也包括其中。同样在我们看来中国山水画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 具有相对的语言平面化。中国画更重视空间的表现,仅仅是一尺见方的绢布上,描绘着 祖国的大好河川,有了宗丙的卧游说,也就是人卧于此,而心神却徜徉于山山水水, 由此可见中国绘画的意境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中国的古代绘画,在北宋时期, 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代表性的画家有范宽,溪山行旅图便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气势恢宏,具有超出人想象的视觉空间,在作品面前会有天人合一的无限空间。中 国山水画兴起于五代时期,而崛起却是在北宋时期。身为北宋画家的范宽,由于当时战 乱,许多文人画家都隐居在深山里。如果说起范宽画山,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老师荆浩。 荆浩,都是五代时期很有影响的大画家。这位大画家居住在洪谷山,自称洪谷子,在与 山的朝夕相处中对于画山水画有许多深入的见解如与山传神等。范宽直接继承了洪谷子 的成就,重要的是他不仅仅只学习老师的笔法,更注重领悟大自然所给予的启迪和启示, 现在后人总结他的笔法叫“披麻皴”,只有这样的笔法,才能合理而准确的表达出北方 大山大水的气势雄大宽广。范宽以雄健而有力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用 浓厚的墨色描绘出北方的山川峻拔雄阔、壮丽而浩瀚的气概。在这长幅的作品中,不仅 画面层次丰富,设色凝重,而且极富有空间的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空间深远仿佛 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在我们看来,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就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 这在古代是很少会有人这么构图,这就让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顶。在如此雄伟 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再看山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的走进了 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人而愉悦的音乐情绪。马队驼铃渐渐驶进了画面,潺潺溪水 随声应和。使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仿佛马队从山麓那边慢慢入画,然后从眼前走 过。静止的画面蕴含着一种动感,空间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这就是形式中 的空间感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张力。因此我们在绘画后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和把握形式空间 整体的协调性,在创作过程中,意境是对画面最大空间的认知和表达方式结合所产生的, 也是艺术家个性、人格力量、知识结构的综合体现。 2 形式的膨胀与收缩造成的视觉张力 关于形的收缩与膨胀,上文已说过,而形式的收缩与膨胀,是在艺术作品的整体的 框架下,忽略具体的形象特征,去观察和提炼客观物象中最本质的形式构成元素,用于 支撑艺术作品中的结构。形式美感中的收缩与膨胀,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等都是在形式 语言的调整过程中得以实现。在我们创作过程中,无论是气势磅礴,还是有着极大联想 空间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并不限于这作品的幅度大小,而在于对于形式语言的把握,千 沟万壑可能融于方寸之地,给人以重达千斤的力量。这就是艺术作品在形式上达到了美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与力量并存的形式膨胀感,而这种视觉上的感觉也就是我们所要的视觉张力极其联想 外延。作品由内而外的透着一种强力,一种内力,一种活力,一种强悍的生命力。只有 这样,才会感觉到这种形式语言由内向外膨胀,这是一种元象样式向外绽放和从内部向 外部极度扩张的感觉,超越一般概念上的膨胀。使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在创作过程中达 到极致的作用。中国古代雕塑具备传统艺术的许多基本特征,如讲求形神兼备,注重外 在气势的展现,又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不同类别的雕塑所采用的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在兼顾两者的同时而又各有侧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大型雕塑强调整体感及 空间意识,风格庄严宏伟、深沉雄大,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散发着撼入的气势与 魅力;小型雕塑则特别注重个体情态的塑造,尤其是人物面部五官的刻画,形式语言高 度概括、风格简约明快、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世俗情趣,充满了热烈的生活气息。许多留 存至今的古代雕塑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如陵墓前的陪葬雕塑,画像砖石, 和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如秦始皇兵马俑,西汉霍去病陵前雕塑,昭陵六骏,等都是古代 杰出的雕塑作品代表,如西汉霍去病陵前雕塑这项纪念碑群雕的主体是马踏匈奴石 刻。在这件高1 6 8 厘米的主题雕刻中,工匠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一气势不凡、傲然挺立 的战马来比喻勇猛非凡的大将军;以战马将匈奴侵略者践踏在地的情节,来赞颂将军在 抗击匈奴战争中的奇功;那仰面朝天的匈奴侵略者,手中握有弓箭,尚未放下武器,仍 作挣扎状,这件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马和匈奴之间整 体没有镂空给人以形象十分醒目,并且整体感很强,具有视觉上的膨胀。总之,马踏匈 奴是古代雕塑作品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时期雕塑高度的一个标 志。在整个雕塑群中,不仅仅只有马踏匈奴,其他的雕塑也都具有整体向外膨胀的视觉 张力。 “整个石雕,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根据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 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简略进行雕题材有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 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短口鱼、长口鱼、獭蝠等。并且作者运用了循石造型 的巧妙手法,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倒好处、足以表现 客观物象的特征为度,决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 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 3 ; 3 运动作用下的产生的视觉张力 当形式之间产生运动时,它们的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在这种相对发生关系的物象 之间,出现了运动感,这种动态的结构关系使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产生了生命意义的特 征,动态的结构关系造成了势,在视觉感受方面有一种向作品之外无限延伸的视觉诱导 作用,使整个艺术作品的张力无限扩大。比较典型的艺术作品: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德库 宁创造了一系列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形式结构的动态感十分强悍! 形式结构所形成的 韵律和节奏关系扭曲缠绕,向画面外无限延伸英国画家培根,是后现代肖 像代表画家,作品表现的人物是当代社会空间对人的挤压和威胁所造成的近乎于碎片的 人物形象,人的全部形象由碎片式的动态的形式结构组成,给人在视觉感受方面带来一 种碎片式的语言向外飞动的感觉。巴洛克时期的雕塑作品,大量的运动的人,神,这个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期主要以代表人物贝尼尼,贝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 中仿佛已经失去了石头本身的重量,所刻画的人物的衣服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 快、运动、活泼的感觉。贝尼尼刻划人体的数量上不少于米氏,而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 的情节和人体的激烈运动。类似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举不胜举。 “贝尼尼对艺术的格言是:一个艺术家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极早的看 到美,并抓住它,二是工作勤奋,三是经常得到精确的指教。 9 这种运动性是他的主 要特点,也是他的作品传到后世依然有巨大的感染力的原因,我们在进行运动型的创作 时不仅要把握中心等要点,还要忠实生活,重视事物的运动规律,否则,运动将会变得 僵硬而不自然,运动产生了美,不平衡的运动激起了观者对视觉的探索欲,因此运动形 式的运用在作品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来表现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4 形式的倾斜因素导致张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视觉符号的社会,面对各种媒体每日源源不断的视觉信息轰 炸,我们必须试图理解图形之间的形式趋势,而要理解形式的要点,就要应用到视觉要素 进行分析。这种要素分析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过程,把毫无关联的要素相互 连接起来,使之在偶遇、交合、撞击中产生诗意和燃烧,使具有各种不同意义的事物反 映在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视觉张力。无论是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造成了艺术作品在视觉 的感受中都会导致联想的张力和视觉冲击力。因自然条件所造成的比萨斜塔建筑因其倾 斜,使原有的直立静止状态变成了一种倾斜的动态的结构关系。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 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 2 世纪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 层,高5 4 8 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 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毫无疑问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并且因为他的 倾斜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 现了它的独创性足以看出他的艺术影响力。 4 这种在形式上进行倾斜比萨斜塔,尽管 不是有意的的造成的这种效果,但是这种倾斜改变了原有的建筑艺术面貌使它的艺术形 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人的视觉造成了担心甚至恐惧的视觉张力,成为了世界建筑史 的佳话。 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很多时候表现的是一种孤寂与不平衡,例 如,在画石的题材上,他画的怪石往往是下部小上面大,给人以头大身小,摇摇欲坠的 感觉,这种不平衡在构图上给人带来强烈的紧张的感受,使担心倾覆,因而给人以心理 上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再如他所绘画中的鱼石图,鸟石图中,怪异突兀的石和似人般个 性的鱼、鸟组成了独具特色形式感,例如在鹭石图画中石的形象下面狭窄,上面粗 大,一只白鹭落在石上,仿佛是不堪重负,如此的绘画,跟他的坎坷和曲折遭遇有关, 在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但也同样造就了一代大家。这种画面所具有的倾斜式的趋势具 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视觉张力。 由此可以得出,倾斜的形式所造成势的偏移带给观者心理上的不平衡性所产生的张 力,但也学要合理的控制和把握,在我们的艺术表现手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失衡 1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使观者极力将之平衡,所不能实现就是他的视觉张力所在。 5 空白在画面的形式和样式产生张力 艺术创造过程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和“不完整 的形给欣赏者以无限广 阔的想象空间,带给人们强烈的效果。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是举世公认的稀有之 宝,而那两条断了的手臂,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中国画中,画家们为了在有限的 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境,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欣赏者自己去想象和补充, 能得到较之整个画面还要多的艺术韵味,在西方则被称作为“未完成的杰作”。因为它 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它的“空白”,故中国古典画论中有“无画处皆成妙境”之说。 书法也讲究“留白”。一幅书法作品,字里行间所留下的空白之处其实质都是对画面结 构的分割,也是画面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空余的白会给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字面 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绘画、书法、对联等都是 在作品中力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使欣赏者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格式塔心理学派“完 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在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完形”,而人的心理对环境 提供的完形作用,那就是人的认知过程。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 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 形 ,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这也是空白在意义上和画笔所涂抹出来的各种形式具有同 样的作用。同样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和能力。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空白就是某 种意义上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存在在一幅作品中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中国画是 最有代表性的,画面的布局是否合理,留白之处是艺术家独具匠心、深思熟虑的结果。 我们看张大干的写意,朱耷绘画艺术的特点,“大致说来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用墨 简淡,运笔奔放;布局疏朗,意境空旷;精力充沛,气势雄壮。形式和技法是画家真情 实感的最好的一种表现。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 得完整。” 1 2 3 他的一花一鸟不在于在心中算计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局上的对 形式分割和气势上是否用的得当,用的巧妙,这也许就是他的取胜法宝。如果绘画布局 上形式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充补其意。八大山人能诗能书,笔法精妙,所以 即使他的画,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书法,意境也就有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 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清初画坛对峙中,八大山人在“四大画僧”中起了突出作用的一人。八大山人花 鸟画特点就是“少 ,他自己论述就是“廉 。一是所要表现客观物象少;二是在塑造 所要表现的对象时用的笔墨少。画一朵花瓣,不过七笔八笔便成一多花,一幅画。因为 少,才会更加重视空白在画面中的作用,在他的绘画中,一条鱼,一只鸟,一朵花,一 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可以构成一幅画,一如前人所云“惜墨如金 , 只有八大山人才能真正做到了这点,整个画面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白给人以无限联想增强 了画面的力量。 八大的花鸟造型,不是简单的变形,而是形与趣、与巧、与意,与空白布局的紧密 结合,所以我们在欣赏时,就不会感到单薄和平淡,他的布局,特别讲究的是少许物象 在二维空间中摆放的位置其诀窍是充分利用空白,与此同时,并充分调动题跋、署款、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印章在布局中的均衡、对称、疏密、虚实等的作用。他不像一般画家那样,先画好画, 然后在恰当的位置题款和押印,而是有总体的规划设想,使每一点都在布局中起到举足 轻重的作用,不多,不少,不奢侈,不吝啬所以有时候少画,反而思想的力量更大。所 以说,空白的运用足以强大到将画面发挥至极致的力量,从这一点上可以进行综合的比 较,针对我们的艺术创作,找到适合自己留白。 6 艺术形式的重复所带来的视觉张力 重复了还是艺术吗? 艺术有真正意义的不重复吗? 需要对重复做一个界定。暗合 而有所突破,即使重复相同的质地和手法,也同样会超越正常的视觉感觉,增强艺术作 品的视觉感受张力。艺术中的重复是指作品中已有内容或形式的再次呈现。这是一种极 为常见的艺术手法,我们几乎在所有门类的艺术中都能看到它。但从总体上说,重复是 属于表现性艺术而远离再现性艺术的。它的功能在于强化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形象 记忆。强化艺术表象,延长时间流程,建立秩序:重复是应当有所变化的;在再现性艺 术中并不广泛,但创造出夸张的、强烈的刺激视觉神经的效果。我们看沃霍尔的玛丽 莲梦露,透过重复图像处理,沃霍尔也指出传媒时代明星商品化与英雄化,譬如他将 当时代最有名的玛丽莲梦露,以照相技术制成重复影像并联一起,一个有血有泪的真实 人物立刻商品广告化了,沃霍尔又用照相技术将影像由真实转为朦胧,来呈现明星的凋 零。的确,在商品化时代,明星会兴起,也会衰落。是后现代艺术中波普艺术的代表。 达尔文说:“重叠间歇不一律的声音听去是不舒服的,这是凡属在听到火车在路 轨接头处的响声的不规则的敲打声的人都会承认的。这同一条原理如果用于视觉艺术上 会起到良好的视觉冲击作用,因为我们的眼睛喜欢看对称的东西或若干图形的有规则的 重叠或反复。”德国学者毕歇尔也说:“我们总是把具有同一强度和在同作时间内运动 的规则性重复看作节奏。 儿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重复是艺 术节奏的基本类型,它是表现性艺术中经常出现的节奏形式;艺术是可以重复,但有个 前提是做艺术的人的目的是否纯粹,如果是的话这些重复是艺术的量变,终究会质变成 就伟大的艺术,每天甩手300 下,似乎是一挺荒唐的行为。当苏格拉底刚刚对学生们 提出这个要求,最初的那些日子多数学生都能坚持,然而,一年后,坚持每天甩手3o 0 下的就只有柏拉图了。将一件简单而琐碎的事情坚持下去,体现出来的正是坚持的毅 力,这又何尝不是艺术? 反之,重复基于某些其他原因,比如商业利益,那就根本谈不上艺术了。完全意义 上的不重复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