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doc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 上册27、蒙娜丽莎之约【教材分析】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课标描述】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段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效果。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4.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5.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学习目标】.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会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学生能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评价方案】1. 通过评价单第一题落实学习目标1的达成。2. 通过评价单第三题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3. 通过评价单第二题落实学习目标3的达成。【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师板书:蒙娜丽莎)2. 交流资料,激发兴趣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你了解达芬奇哪些情况?(1)学生交流(2)教师补充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又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懂。蒙娜丽莎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的三宝之一。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 它每小时要迎接人次的参观。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3.这究怎样的一幅画,它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的脚步,一起飞跃美国纽约,与魅力的蒙娜丽莎来个零距离的约会吧。4.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1.词语检查:“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 (落实目标1)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本课的阅读连接语,看连接语中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读。)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6分钟时间,开始吧)要求:(1)阅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2)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部分找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三、交流自学,初识魅力(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1.我们先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预设:(1)人多。(对,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请找出来读读。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名画的魅力呢?)(2)画展出得不易。课件补充资料:它曾经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3)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5-7小节)。(4)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2.师生梳理内容,凸显重点: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课文先描述了观看画展的人多、画来纽约展出不易,接着介绍了画像上的内容,最后描写了作者欣赏完画像后的感受。作者从“人多、画展不容易、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这三方面侧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正面描写名画的魅力呢?【(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正面描写更体现了这幅画的魅力,这也是是本文的重点。】(二)感受魅力,体会写法(落实目标3)1.感受画的整体意境。(1)过渡:下面我们走近这幅名画,静静地欣赏:出示蒙娜丽莎画像图,让学生欣赏,谈谈体会。(2)从大家的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那么对这幅肖像图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引导说感受最深的一点)(3)随机交流,感受名画魅力。(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幅画?请从5-7小节中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见解。(5)交流:同学们已经将这部分反复朗读了好多遍,谁来告诉大家在刚才的品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6)为什么这些描写如此传神?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标记出来,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2.重点交流第6自然段(神秘的微笑):(1)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2)这一段里,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解释“矜持”的意思(慎重,拘谨)(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感悟达芬奇精湛的技艺)(4)除了达芬奇精湛的技艺之外,其实还有什么?(作者高超的表述)。小结:对呀!达?芬奇用高超的画技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王克难先生则是用动情的、诗意盎然的语言,揣摩、解读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所蕴含着的复杂而又丰富的情感。作者不仅写出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自己的引导学生概括:丰富想象。(落实目标2)(5)体会写法之妙: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和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6)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永恒的美呢?(指名读评价、齐读)(7)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当我们凝视这幅名画时,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引入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资料。五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师板书:神秘)3.研读第5、7段,继续感受写法之妙:(落实目标2)(1)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吸引了不少同学,作者在写这两个小节时,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看看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交流)(2)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读,体会这样写的精妙。(3)师生合作朗读:老师引读看到的,学生接读想象部分。(体会想象魅力)4.揣摩作者有序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请同学们再次对照画面朗读描写这一部分内容(5-7小节)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画面,并把它描写出来的?讨论归纳: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描绘的。5.小结:可见表达需要有序,这样更能使文章条理清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在介绍这幅画时进行有序观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进行生动的描写,使蒙娜丽莎的形象鲜活起来,也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一个机会,成就你心中的梦想。请大家当一会大都会博物馆的解说员,向各位观光者介绍一下这幅画。希望你的讲解能让观光者感到不虚此行。(学生发言)师:蒙娜丽莎温婉端庄,在她的身上展现着人性美的光辉,她的美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性别,超越了地域,难怪作者会这样激动地、动情地、大声地说生:“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四、迁移写法,提高能力1、同学们,作者在介绍这幅画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生动的描写,使蒙娜丽莎的形象鲜活起来。我们为作者高超艺术鉴赏、表现能力所吸引,为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巧所折服。下面老师再向你介绍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画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出示画面观察欣赏)课后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这幅画背后的宗教故事,选取一两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将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2、推荐课后阅读: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和说不尽的蒙娜丽莎【板书设计】人多、展出不易侧面27.蒙娜丽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