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课课件泡泡糖泡泡糖.ppt_第1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课课件泡泡糖泡泡糖.ppt_第2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课课件泡泡糖泡泡糖.ppt_第3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课课件泡泡糖泡泡糖.ppt_第4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课课件泡泡糖泡泡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背景,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当地时间2005年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4月8日,梵蒂冈教廷在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来自教皇家乡波兰的人就达百万之众。由于圣彼得广场只能容纳30万人,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会地点现场转播。200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德国红衣主教拉青格主持葬礼。他称颂教皇保罗二世以其一生奉献于上帝、教会和人类大家庭。,宗教(天主教)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1.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中世纪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2)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扩展教会势力;3)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建立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4)对民众进行蒙昧和禁欲说教,加强思想控制。,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原因:,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获大量的地产收入,“什一税”、“赎罪券”(搜刮钱财),政治: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干涉各国政治权力,要求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称臣纳贡。“卡诺莎之辱”,思想文化: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社会生活: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双重身份:臣民、子民),二、宗教“异端”(什么是“异端”运动),1.表现:12世纪,法国南部;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纯洁教会。表现14-15世纪更加高涨,英国人威克里夫;主张信徒和上帝间不需教会和教士,否定教皇权威。表现捷克人胡司;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教权服从王权。,2、影响: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改革教会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合作探究:中世纪时,人们为什么采用神学“异端”的方式(反对天主教神学)?,天主教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找不到更好的思想武器反封建。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由“异端”(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他们反对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其思想与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一致,所以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当时出现异端运动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由此指出宗教异端的实质。,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3.实质: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矛盾斗争,2.政治上: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分享政治权利和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影响: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3.思想上:文艺复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1.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宗教改革的背景(1)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2)政治上: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发展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3)思想上: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4)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5)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在14、15世纪,天主教会之所以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最根本的原因是A、天主教会的腐败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C、进步人士认识的提高D、各国王权的软弱,练习,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需要另一个天才去结束;路德,这个煽动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加尔文,这个组织家,则在滚石粉碎之前使它停止。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预习新课,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辱”。,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基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