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鱼塘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智慧.doc_第1页
桑基鱼塘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智慧.doc_第2页
桑基鱼塘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智慧.doc_第3页
桑基鱼塘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智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基鱼塘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智慧 前言: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中国农民很早就有了“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成功多”的“天、地、人、稼”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并由此创造出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可以缓和人、地、水等紧张关系,还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其中饱含着古代农人渗着汗水的智慧,同时,也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舍一”的最高理想融化到一点一滴的寻常劳作之中。而桑基鱼塘就是其中体现,水共生和谐的典范。 乘坐飞机在珠江三角洲向下俯视,你会看到蓝绿相间的各种框格,活像幅巨大的棋盘,蔚为壮观。如果风和日丽,你还会看到身着艳装的少女娴熟地在桑丛中劳作,手握舵盘的小伙子悠然地在河汉中行船。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桑基鱼塘地区。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在长期与水涝灾害斗争中,创造出的经济效益高、物质循环利用好的人工生态系统。这里地势低洼,是著名的水乡,在雨季汛期,人们饱受水害之苦。农民为求生存,逐步摸索出挖深鱼塘、垫高基田的巧妙方法,形成基塘系统,塘中养鱼,基上种植。这种形式在明朝中期已有记载,经不断发展得以完善。 基塘名称随基面种植作物而不同,最早出现的是果基鱼塘,“凡塘基堤岸,多种荔枝、龙眼”。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蚕丝业比果品业获利更多,且种桑养蚕可与养鱼有机结合,因此,当地农民纷纷弃果植桑,桑基鱼塘开始占优势。20世纪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生丝出口量减少,价格暴跌,基面改种甘蔗,发展了蔗基鱼塘。另外,有的基上种植茶、蔬、药材、作物等,这种基塘被称为杂基鱼塘。目前,四种基塘同时存在,形成桑基鱼塘家族,其中以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面积最大。 基塘家族是低地水网地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良好的生态系统,它在历史上为当地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中,桑基鱼塘的结构最复杂,它在种养结合的基础上,可实现种、养、加全面规划,生态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因此,桑基鱼塘为基塘之魁首。 桑基鱼塘系统的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是:“桑茂蚕壮猪肥鱼大,塘肥基好茧多丝优。”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桑基鱼塘系统又锦上添花。首先,基面以桑丛为主,发展为更高效的陆地生态系统。除了桑与农作物的间作和套种,秋冬割桑后,还种蔬菜用于喂鱼和出售,夏季在基沿和塘面搭架种菜种瓜,充分利用空间增收,又给鱼塘遮荫。其次,在鱼塘内搞立体养殖,不同鱼种混养,占不同水层,和平相处、各得其所。鳙鱼主食浮游动物,鲢鱼主食浮游植物,草鱼居中,主要以投放的青饲和蚕沙为食,它排出的粪便又是其他鱼的良好饵料。鲮鱼和鲤鱼在底层也有丰富的沉渣和新鲜美食。再者,桑基鱼塘促使一些加工业,如缫丝厂、饲料加工厂、水产品加工厂等应运而生。加工行业的出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使基塘系统初级产品不断增值。桑基鱼塘日趋完美,已发展成为人口稠密的水网地区较好的农业生态工程。 到了清代,“桑基鱼塘”作为珠江三角洲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最早记载于广东新语。即桑地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而鱼塘则依赖于蚕沙这样互相依存的形式。据高明县志(1894年)载:“将洼地挖深,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螗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也就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环节的废弃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物(如蚕沙饲鱼),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而在珠江三角洲的养蚕区,曾经布满着“桑基鱼塘”,直到现代工业化大潮席卷珠三角,“桑基鱼塘”才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蚕桑鱼养殖血脉相融,养料与废物界线模糊,并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之中。人们在充分利用低洼沃土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土壤与作物和养殖物的经济价值,更将传统农业推向生态农业的最高境界。中国农人将食物与废物之间供排养循环关系安排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