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导学案.doc_第1页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doc_第2页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doc_第3页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doc_第4页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奇异的琥珀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4、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教学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3、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理解题意。二、初读课文。正音:“珀”字读“p”,不要读“b”;”脂”读“zh”,不要读“zh”;“湃”读“pi”,不要读“bi”。易写错的字:“澎”字中间部分的“士”不要写成“土”;“湃”字中的“拜”字左边不要多一横,右边不要少一横;“黏”字左边笔画较复杂,左半部不要丢掉中间的一撇一点,不要把下面写成“水”。理解生字词。1、奇异:奇特;惊异。2、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入药,或做装饰品。3、约摸:摸,读轻声“mo”。大概,估计。4、飒飒:形容风、雨声。5、柔嫩:软而嫩。6、松脂:松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7、拂拭:掸掉或擦去。8、热辣辣:形容热得像被或烫着一样。9、刚好:恰巧;正巧。10、淹没:(大水)漫过;盖过。11、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送。俯,头向下;仰,脸向上。12、逼近:逼,靠。接近,靠近。13、生机:生存的机会,生命力。14、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15、澎湃:形容波涛互相撞击。16、黏稠:象胶水那样又黏又浓的样子。17、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来想象不知道的事。18、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19、远古:遥远的古代。三、想一想课文大意。主要写的是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一篇说明文。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五、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例如:列表格、画箭头、写小标题、文字叙述等方式。七、你对琥珀还有哪些了解?针对课文内容还有什么疑问?附:板书:形成(112)21 奇异的琥珀 发现(1317)样子、价值(18)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深入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回顾初读内容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种化石,它叫什么?琥珀谁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形成、发现、样子和价值3、编者把文中写的这块琥珀称之为“奇异的琥珀”,“奇异”是什么意思?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奇而诧异。板书:与众不同令人惊异二、深入学习课文(一)透过“样子”,感受奇异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块琥珀,它奇异在哪呢?1、相继出示图片和文字,指读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2、交流“奇异”之处:“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是一对天地,同处一室,实属不易;“仍旧好好地躺着”,“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就象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不得不为之惊叹。3、带着惊异之意,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指读、齐读。4、惊叹之余,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学生交流后归纳: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二)揣摩“形成”,感受奇异1、今天,我们不妨跟随科学家们,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奥秘的科学精神,以文字为依托,去想象一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把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勾勒了出来。在你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想尽办法弄清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同时,透过语言文字的描写,是否也感受到了它的奇异之处呢?2、在上节课初读课文自己自学的基础上,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完善你的想象,然后讲给大家听。3、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松脂球化石谁先来讲一讲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4、指名讲:在听讲的时候可以在书上(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奇异的琥珀导学案)做一些标记,谁知道做什么标记?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为什么要做标记:为评议做准备,免得遗忘。5、听后评议:针对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谈出自己的看法时间漫长:约莫一万年自然环境:夏天正午阳光强烈树林中高大的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不断地往下滴主人公苍蝇:一心一意打扮自己心情愉悦蜘蛛:一心一意寻找美食神情专注6、他刚才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他哪讲得绘声绘色、富有情趣?体会生动形象语句的表达效果。7、大家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有声有色地读一读吧!8、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松脂球就能形成了吗?还要有一个恰当的时机这个时机在什么时候出现了?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了?谁来读读第7自然段?听后谈感受。抓住“刚好”一词,感受“瞬间巧合”之奇异。9、“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都过去了,这时为什么又提到苍蝇和蜘蛛,而且是“成千上万”只?这块琥珀的魅力之所在太少见了!10、自己练习完整地讲一讲松脂球的形成过程。11、松脂球又是如何变成化石的呢?地壳变化:淹埋时间漫长:又是几千年(三)谈论“发现”感受奇异1、一个“巧”字贯穿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那它的发现是否也存在着一种巧合呢?2、自读第三部分之后进行交流。(四)分析“推测”感受奇异1、这种种巧合给这块琥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感叹它本身“奇异”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感到惊奇呢?指读地18自然段:能够从哪感受到?“可以推测”、“可以知道”。2、“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科学家们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琥珀的样子和发现琥珀的过程,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们就是依据这些,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测。3、我们再来看看描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和前文中的哪些描写相吻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和推测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凭空瞎想。4、作者的这段描写也是很有层次的,我们不妨试着把它背下来吧!看到想象推测三、揣摩写作特点1、这是一篇说明文,与你以前读过的说明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有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动植物富有人情味2、本单元也要求我们写一篇说明文,到时可以采用这种写法试一试,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2011-04-26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奇异的琥珀导学案(一)出示琥珀的图片,设悬。(二)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 。(三)指导学习最后一节,了解琥珀的外形。1、学生交流对琥珀的了解。2、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部分。3、整合课文内容,有序地表达。调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这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预习反馈的一个内容。高年级的预习,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读通、读顺文章,了解内容,让能自己对内容有一定的梳理和思考也是教师应着力培养的。(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一)指导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1、布置学习探究任务:你觉得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2、教师巡视帮助。3、精讲点评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9自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帮助。3、全班汇报交流。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本环节设计,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阅读文本,自己对问题有一定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完善。(二)指导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1、教师巡视帮助。2、精讲点评(三)指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发现过程(四)指名复述故事过程。先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全班复述,然后完成下面说一说的练习:(出示练习)1、自由朗读课文10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松脂球成为化石的原因。朗读。同桌说说琥珀的发现过程。3、复述故事过程。先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全班复述,然后完成下面说一说的练习:(出示练习)精读课文这一板块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看、读、思、议、画等手段,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逐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条件,体会科学家合理的想象。这一环节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归纳概括能力。(三)总结全文,谈收获1、总结全文。2、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教师及时给予一定评价3、激发科普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由发言。对知识掌握的检测。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奇异的琥珀(松脂化石) 天气炎热 蛛蝇巧遇 海陆变迁 松脂滴下 松脂包裹 埋没地下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21 奇异的琥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感情朗读课文。过和与方法 学生自读质疑,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和阅读兴趣。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研究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关于琥珀的(课件出示琥珀图)2、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谁能根据课前预习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琥珀(请生介绍琥珀)3、师补充介绍,出示琥珀欣赏图片。4、但今天我们要讲的琥珀和平常的不同,它是一块奇异的琥珀(补充课题)谁来说说 奇异 是什么意思?5、为什么说奇异的琥珀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二、分组读课文,质疑1、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由小组长提出一起解决。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各组汇报问题,师相机把问题关键词写在黑板上5、师归纳重点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琥珀的奇异(2)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它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3)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出一万年前故事的详细情形的?三、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四、师生交流,互动互学1、从琥珀的样子感受奇异。(1)出示琥珀图片,请学生用自已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块琥珀的样子。(2)课文是怎样描述琥珀的样子的?(生读课文语句)(3)刚才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说得很不错,我们再来说说它的样子奇异在哪? 学生自由发言(4)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琥珀的奇异。(指名读,齐读)师过渡:刚才我们从琥珀的样子感受到了它的奇异,还有什么地方奇异呢?2、从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奇异。(1)请小组汇报琥珀的形成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松脂球 化石(2)欣赏松脂球形成的过程(课件出示松脂球形成动画图)再交流松脂球形成的各种条件,体会科学家推理的合理性。 生: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而且要阳光强烈。 并说明理由,为什么?(3)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a、太阳暖暖地照着,b、太阳照得火热,c、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通过 暖暖 火热 热辣辣 可以看出来。)(4) 师问:阳光的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遭遇不幸作了铺垫。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苍蝇必须飞到松树上,只有松树才在松脂;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凑巧松脂滴下来。)(5)说得真好,刚好这个词说明了什么?(事情的凑巧)大家请看图(课件出示松脂刚好滴下来图)课文中哪句话是描述这幅图的?(指生读课文中的这句话)(6)齐读第七自然段,注意读出事情的巧。(7)师:那么,大家想想,假如不是这么巧呢? 学生发挥想象(8)大家设想得都有道理,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和中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还了必要条件吗?( 松脂继续滴下来 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有,如果就那么一滴,俩家伙目标一致,没准没能挣扎出来。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无法形成球,球太小了,也许经不起几千年几万年时间的腐化,风化。)(9)师归纳松脂球形成的四个条件(课件出示)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我们继续来交流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3、交流化石形成所需的条件,体会想象的合理性。(1)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