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政以德,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从政(为政),23章:以德从政,以礼从政并且说出了“以德从政、以礼从政”的手段是教民。,139章:富民、教民,127章:富民、正己,15章:正己,161章:正己,1117章:举贤(去恶),129章:富民,136章:正己,1219章:正己、教民,220章:正己、教民、举贤,145章:正己,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主要思想:,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5、161、136、129、220、145)等。,以德从政、以礼从政,通假字,共:通“拱”,读g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通“导”,读d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通“导”,读d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与:同“欤”,读y,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古今异义,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小子(后生们):“非吾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接近,靠近,趋向。完成,达到。即使。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名词作动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形容词作动词,于斯三者何先“先”,“把放在前面”“先做”,使动用法,富之:使他们富起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特殊句式A主谓倒置,“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B状语后置,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宾语前置,“既富矣,又何加焉?”“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固定句式,“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相关成语,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分崩离析: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大动干戈:发动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相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相鼠),就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标公司合伙协议书
- 播放凉凉协议书
- 什么是反恐协议书
- 自动驾驶can协议书
- 协议书转换器原理
- 芝麻供种回收协议书
- 人行mq交互协议书
- 2025年量子计算在遗传学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旅游气象服务应用考核试卷
- 工业废水处理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考核试卷
- 迈瑞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
- 2025中国家庭教育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
- 全国一等奖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公开课精讲课件
- 2025年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脉石英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汽车救援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雨课堂在线学堂《大唐兴衰》作业单元考核答案
- 无人机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