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业论文)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pdf_第1页
(美学专业论文)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pdf_第2页
(美学专业论文)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pdf_第3页
(美学专业论文)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pdf_第4页
(美学专业论文)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与文化观照 2 0 0 2 级美学专业研究生:陈健毛导师:王朝元教授马驰研究员 内容摘要 传统继承和革新的问题历来是个重要的美学问题,也是许多艺术家们创作实践r m 斫 临的实际问题。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期的海派巨擘吴昌硕,作为传 统文人他钟情于自抒心臆的大写意文人画,但在绘画商品化的压力下创作了大量的世俗 画。他在大量的涛文、题跋和信札中阐述了在创作方面对传统绘画进行革新的思想,形 成了比较明晰和完整的“与古为新”的绘画创作理论。“为新”是现实和时代所趋,创 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现实精神的绘画是画家师古的最终目的。传统文人画抒情写意的美 学思想在绘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获得了新的表达方式。吴昌硕的绘画创作思想与明清 浪漫主义革新派脉相传,但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了变异。如果将“与r b 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思想进行探讨和解读,以及将这一理论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巾 进行评析和观照,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示出这一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美学精神虽传承着明清浪漫主义绘画革新派抒情写意的思想传 统,但在绘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他将主体的情思融入市场化的客体和世俗化的共性之 中。这一理论的美学解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创作动机和动力由传统文人仰j 主体 性的抒情写意转变为顺应商品化的客体需求。2 创作方法既传承传统的表现,又1 f 常 注重事物的客观性、形态的特殊性和对象的灵性。3 审美取向由传统文人画的柔美蕴 藉转为外在的雄强大气。 一 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不仅受共时性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推动,还要受其自身历时 性发展规律的影响,所以吴昌硕“与古为新”的绘画创作论只有回到它所处的绘画商品 化的历史语境中才能找到它的正确位置,才能进行合理地评价和有益地吸取。“与古为 新”创作论的文化观照也主要有三方面:1 “与古为新”的绘画创作论是传统绘画在绘 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的一种策应。2 ,这种策应其实是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传承传统文 化延传性的体现。3 海派绘画在绘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宏扬传统文人画并赋予其新 的生命质地,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海派绘画的文化意义给予比较理性地理解和合理地评 价。 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思想内涵与明清浪漫主义绘画革新派一脉相传, 不过他的创作动机和动力、创作方法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包含着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的 因子。吴昌硕“与占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精神对传统文艺思想的传承和变异其实也 是传统文人运用传统文艺进行策应的体现,即整合传统文艺思想和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 子来刘付现实的压力,这是他及其他海派画家自觉不自觉地借助传统文化的内在延传性 来完成的。所以他这一绘画创作理论的价值和意义放在古今文化碰撞、中外文化交流那 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才充分凸现出来。吴昌硕及其他海派画家在一定程度二为中国传统绘 画如何结合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海派绘画在绘画商品化的历史 语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使传统绘画获得了新的生命质地,这对当今解决中困传 统绘画如何市场化的问题会有所启迪。 关键词: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美学解读文化观照 i i a na e s t h e t i ca n a l y s i sa n dc u l t u r a lv i e wo f “e n d o wo l dw i t hn e w ”o f w uc h a n g s h u o sc r e a t i v et h e o r yo fp a i n t i n g a b s t r a c t i n h e r i t i n ga n dr e f o n n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h a sa l w a y sb e e na ni m p o r t a n ta e s t h e t i cp r o b l c n l , w h i c hi sa l s oaf a c t u a lp r o b l e mt h a tal o to fa r t i s t sc o f r o n t i n gi nt h e i rc r e a t i v ew o r k w u c h a n g s h u o al e a d i n ga r t i s t o fh a ig r o u p ,w h ol i v e di nt h ee r ao ft h ee n do fq i n g d y n a s t ya n d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m i n gq y n a s t y , w h i c hw a sg o i n gt h r o u g ht h ef o u n d a n a e n t a l c h a n g e sa sat r a d i t i o n a is c h o l a ra n dp a i n t e r , h ew a si n t e r e s t e di ni n d i v i d u a 】e x p r e s s i o n p a i n t i n g b u th ec r e a t e dal o to fw o r l d l yp a i n t i n g su n d e rt h ep r e s s u r eo fh i s t o r i cc o n t e x to f p a i n t i n gm a r k e t i n g h es e tf o r t hh i sv i e w p o i n to nh o wt or e f o r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i i r l o t so f p o e m s p o s t s c r i p t sa n dl e t t e r s ,t h u sf o r m e de x p l i c i ta n di n t e g r a t ec r e a t i v et h e o r yc a j l e d “e n d o wo l dw i t hn e w ”o fp a i n t i n g r e f o r m a t i o ni sr e q u i r e db yt h es o c i a la c t u a l i t y , c r e a t i n g p a i n t i n go fu p t o d a t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r e a l i s t i cs p i r i t i st h ef i n a la i mf o ra r t i s tt oi m i t a t e c l a s s i c a la r t t h ea e s t h e t i c st h o r g h to fe x p r e s s i n ge m o t i o na n dw r i t i n gm o o di f lt r a d i t i o n a l l i t e r a t o r s p a i n t i n ga c q u i r e dn e we x p r e s s i o nu n d e rt h eh i s t o r i cc o n t e x to f p a i n t i n gm a r k e t i n g , t h o u 时lw u c h a n g s h u o sc r e a t i v et h e o r yo fp a i n t i n gc a r r i e do nt h ei d e o l o g yo ft h e r o m a n t i c s i s mi n n o v a t o r so fb o t h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 , t h ee s s e n c eo fa e s t h e t i ci n t e r e s t a n dc u l t u r em e a n i n gh a dt a k e np l a c eg r e a t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fw ed i s c u s sa n da n a l y s el f i s t h e o r yt h r o u g h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 ,a n dp r o b eh i st h e o r yi n t oa p p r a i s i n ga n dv i e w i n gu n d e rt h e c u l t u r ec o n t e x t ,t h u st h ev a l u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h i st h e o r yw i l lb ed i s p l a y e de x p l i c i t l y t h o u g ht h ea e s t h e t i cs p i r i to fw u c h a n g s h u os t i l lc a r r i e do nt h et r a d t i o n a ll i t e r a r y t h o u g h to fe x p r e s s i n ge m o t i o na n dw r i t i n gm o o de x p r e s s i n go f t h er o m a n t i c s i s mi n n o v a t o r s o fb o t l l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 , h em e r g e d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 e n s i b i l i t yj n t o m a r k e t a b l e o b j e c t i v i t ya n dw o r l d l yc o m m o n n e s s 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a e s t h e t i cv i e wm a i n l yh a st h r e e f a e e t s f i r s t t h ee r e a t i v em o t i v a t i o no fe x p r e s s i n ge m o t i o na n dw r i t i n gm o o dh a db e e nt u r n i n t oc o n f o r m e dt om a r k e t i n gd e m a n d s ,s e c o n d l y , t h ee r e a t i v em e t h o dn o to n l yi n h e r i t e d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t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b u ta l s o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e m p h a s i z eo nt h eo b j e c t i v i t yo fo u j e c t 、 t h ep a r t i c u l a t vo fs h a p ea n dt h es p i r i t u a l i s mo ft a r g e t t h i r t l y , t h ea e s t h e t i ct e n d e n c y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o r s p a i n t i n gc h a n g e dt h ei m p l i c a t i v es p i r i ta n de l e g a n tp a t t e r ni n t oe x t e r i o r v i g o r o u sg a s t h ep h e n o m e n ao fc u l t u r ea sak i n do fi d e o l o g yn o to n l yi m p e l e db y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f o u n d a t i o na n dp o l i t i c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b u ta l s e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d i a c h r o n i cr u l eo f s e l f - e v o l v e d o n l yl a y i n gh i st h e o r yb a c ki nt h eh i s t o r i cc o n t e x to f p a i n t i n gm a r k e t i n gc a nw e f i n do u ti t sc o r r e c tp o s i t i o n m a k ear a t i o n a la p p r a i s e m e n ta n dt a k ea v a i l a b l ya s s i m i l a t i o n t h ec u l t u r ev i e wo fh i st h e o r ya l s e m o s t l yh a s ,t k r e ef a c e t s f i r s t h i st h e o r yi sak i n do f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s u p p o r t e db y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 i nt h eh i s t o r i cc o n t e x to fp a i n t i n g m a r k e t i n g s e c o n d l nt h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i sak i n do fe m b o d i m e n tw h i c hw u c h a n g s h u oa n d o t h e rp a i n t e r si nh a ig r o u pc a r r i e do nt h es e l f - c o n t r o l e ds y s t e m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t h i r d l y , h a ig r o u p sp a i n t i n gc a r r i e df o r w a r da n de n d o w e dw i t h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n e w v i t a l i t yi nt h eh i s t o r i cc o n t e x to f p a i n t i n gm a r k e t i n g 、s ow en e e dt oc o m p r e h e n da n da p p r a i s e n 1 t h ec u l t u r e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o f h a ig r o u p sp a i n t i n gr e a s o n i n g l ya n dl o g i c a l l y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e n d o w0 l dw i t hn e w ”w h i c hi sw u c h a n g s h u o sc e a t i v et h e o r yo l p a i n t i n g ,b a s i c a l l ys u c c e e d e dt ot h et h o u g h to f t h er o m a n t i cp a i n t i n gr e n o v a t o ri nb o t hm i n g 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 h o w e v e r , h i sm o t i v a t i o n ,m o t i v ep o w e r , p a i n t i n gm e t h o d s ,a e s t h e t i c c r i t e r i aa n ds oo nc o n t a i n e dt h ef a c t o r so ft h en e e do ft h er e a l i t ya n dt h es p i r i to ft h et i m e f o r t h ei n h e r i t a h o ea n dc h a n g e s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r yt h o u 叠h t ,t h ea e s t h e t i cs p i r i to fh i s t h e o r yr e p r e s e n t e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o r s a r t i s t i c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t h a ti st oa r o u s ca n d c h a n g et h ev i g o r o u sf a c t o r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r yt h o u g h ta n dc u l t u r et om e e tt h ep l 。e s s u r e f r o mt h er e a l i t y , w h i c hw a sc o m p l e t e dw i t ht h ea i do ft h ei n h e r e n ti n h e r i t a n c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 c u l t u r eb yw u c h a n g s h u oa n do t h e rp a i n t e r si nh a ig r o u p o n l yi nt h es p e c i f i ch i s t o r i c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t h ec u l t u r a lc o l l i s i o n sb e t w e e n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 c h i n e s ea n df o r e i g n c a nt h ev a l h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h i sd r a w i n gt h e o r yc o m p l e t e l ys h o w 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l , w u c h a n g s h u oa n do t h e rp a i n t e r si nh a ig r o u po f f e r e dag r e a tv a l u a b l e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t o t h ew a yo fh o w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c o m b i n i n gw i t hr e a l i s t i cn e e d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 s p i r i t i nt h eh i s t o r i cc o n t e x to fp a i n t i n gm a r k e t i n g ,h a ig r o u p sp a i n t i n gf i n d si t sl i v i n g s p a c ea n da d d sv i t a l i t yt o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 ,w h i c hw i l le n l i g h t e nu s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s o fp u t t i n g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i nt h em a r k e t k e yw o r d s :w uc h a n g s h o u ;e n d o wo l dw i t hn e w ;c r e a t i v et h e o r yo f p a i n t i n g ;a l l a e s t h e t i ca n a l y s i s ;ac u l t u r a lv i e w 引言 吴昌硕( 1 8 4 4 - 1 9 2 7 ) ,名俊卿,号苦铁、缶庐、老缶等,是清末民初海派绘酾后期 的国画大师。他有着根深蒂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儒家思想,有 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5 1 岁在上海鬻艺为生时正值中同甲午战争,应抗闩主将的 邀请北出山海关抗日,此事未果后继续回上海“独善其身”。5 6 岁已颇有艺名时仍在友 人推荐下出任安东县令,一月后辞官再次返回上海鬻艺为生。6 0 岁左右时i 面艺 _ 臻成 熟,画名渐隆。而此时中国的封建体制全面崩溃,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全州冲击着中国社会。上海作为受时代风气之先的近现代化的大都市,社会生活和价值 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赖以市场生存的海派画家如何适应现实和市场的需要是他们 在创作实践中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秀才出身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吴昌硕在绘画 市场化的生存处境中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他是采取对传统绘画进行创新的方式来解决 的,他的绘画创新思想集中体现在1 9 1 4 年应邀为旅沪的外国古玩商史德匿的中华名 画史德匿藏品影本作序时提出的“与古为新”的绘画创作论巾:“英国史德秆君 既辑画目,复出所减古人名画,附以金石陶瓷诸梢品,付珂珞版行世,其与真迹原形不 爽锋黍。予爱画入骨髓,然古画神品非千金万金不可得。但求夏商周秦吉金文字之象形 者,以为有面意,摹仿其笔法。今见此本,欢喜赞叹,如探龙藏,胜玩钟鼎拓本多矣。 世屡沧桑,古玩荡为劫灰,同见其少。非好事者为之收藏著录,为之模范,则美术家无 可仿效,何由与古为新耶? 现当世界大同,将见中西治术合而为一,共录i 代文明 之治。美术文艺之进化,不过起点焉耳l ”【1 他这种理论散见于大量的诗文、题跋和信 札中,包含有创作的思想动机、方法以及风格取向等,是比较明确和完整的绘画创作理 论。 “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提出既是吴昌硕对所处绘画商品化历史语境的一种i u 【 应,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艺创作思想的一种顺理成章的选择。固然吴昌硕的绘画岂术 受到当时西方美术的影响,如他学画的师友任伯年据说曾学习过西方素描,写实本 领相当高超,就连民初力主引入西方写实艺术的徐悲鸿都对他顶礼膜拜。另外他使用西 洋红历来被有些美术批评家提及并以此作为他受西方美术影响的一个力汪。但实际上讲i 方美术对炅昌硕绘画创作思想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他绘画创作的思想渊源主要是明q 叶后浪漫主义的绘画革新思想。吴昌硕提出“与古为新”的绘画创作论基本上传承了明 清浪漫主义绘画的革新思想,革新派反对复古派只重运笔用墨的形式主义,丰张抒自情 写己性从而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吴昌硕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人的雅情墨趣乐此 不疲,传统文人画艺术是他绘画创作的根基和支点,他的绘画艺术无论是题材选择、运 笔用墨还是精神追求都与传统文人画有着脉相传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绘画商品化的历 j 史德匿:中华名画一史德匿藏品影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 9 1 4 年,吴昌硕序 1 ! 起语境中他将传统文人画抒发个人得失和际遇的情感转化为表现时代精神和大众的情 感,他对传统绘画的创新是变革而不是革命。如果将他这“与吉为新”的绘画创作论的 荚学精神进行探讨和解读,以及将他这一思想放在清末民初中国艺术家刨作的历史语境 中进行评析和观照,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示出这一理论的独到和深刻之处。他在西风东渐、 趋时务新的强大社会压力下将传统艺术思想与现实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力图为中国传统 绘画在西风东渐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出路。体现他这意图的“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为 传统画家在传统文化处于式微之际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 一、“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思想内涵 明清浪漫主义思潮的革新家们一方面从古人绘画精品和绘画美学思想中吸取他们 所需的养分,另一方面又蔑视古人作品、抛弃古人绘画标准以及非议古人的画法和画理。 吴昌硕吸取古代绘画及相关门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建构他的绘画艺术的同时,在创作主 旨和审美趣味等许多方面又标新立异。“颇知画理”的他在绘画创作理沦方面进行了比 较系统她总结和阐述,提出了“与古为新”的绘画创作论。其主要思想内涵包含有:1 创作的动力和动机。抒情写性的明清浪漫主义思潮是他绘画创作的主动力,只不过他所 抒发的是大众化和社会化的情感,所写的是市民所喜爱的花鸟及天地自然的灵性。2 创作的方法途径。创新是画家借鉴和吸取古人绘画艺术及相关门类艺术的笔意笔法等表 现形式,表现出画家主观情思融铸过的客观物象,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现实精神 的作品。3 创作的目标和目的。只有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大众认可的绘画才能存绘 画商品化的生存处境中安身立命,才符合中国绘画艺术自身进化的规律和巾两美术“合 一”的世界潮流。 ( 一) “与古为徒”:对传统的传承与吸取 传统继承和革新的问题历来是个重要的美学问题,也是许多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 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往往把仿效前人的作品作为绘画艺术的起点, 古人绘画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以及构图布局、运笔用墨、方法技巧等都是画家们在 绘画实践中所要学习和吸取的东西。这一点革新派与复古派其实并无本质差别。其不 同之处在于复古派无论精神内涵还是外在表现形式都囿于古人的巢臼,所谓的“点铁 成金”、“脱胎换骨”也不过是表达方式的更换。而明清浪漫主义革新派通过抒白情写 己性去熔铸古人精神或客观物象,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和现实生活气息的作品。海派 画家们被誉为革新派其实与前辈画家一样,同样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情 结。他们的绘画生涯是在对古人绘画精品的仿效和借鉴中开始的,他们的绘画成就足 在对传统艺术学习和吸取的基础上取得的。“近代上海画坛的大师们,郡有着与青 为徒的精神,他们向古代探索借鉴,以求创新。任谓长从吴道子木画和贯休罗汉像 石中寻味高古之意;赵之谦以及后来的吴昌硕融金石篆刻等入画,开拓了大写意花卉 丽的新途;任伯年赏心于汉代武梁祠画像石,追求笔墨的金石味。这一切形成了蟾个 卜海画坛破格创新的艺术趋向。”1 1 1 海派绘画后期的巨擘吴昌硕对古代艺术和古代文化是一往情深,对古字古画的考 证、收集和临摹是孜孜不倦,几乎贯穿了他整个的艺术生涯。吴昌硕在1 9 1 2 年应邀为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题匾时书:“与古为徒”,并题道:“波士敦府博物馆藏吾国古铜器及 名书画甚多,巨观也。好古之心中外一致,由此以推仁义道德,亦岂有异哉? 故摘此叫 字题之。” 2 与古为徒”出自庄子人间世,意指要以古人为楷模来进行学习和仿 效。 古代艺术及文化是吴昌硕绘画艺术的养分来源。他的绘画艺术是从其先前颇有成就 和心得的篆刻和书法贯通而来的,他从上古碑碣鼎彝上的篆籀文字中借鉴笔法、领略笔 意来创作他的篆刻和书法艺术。夏商周三朝及秦汉的碑碣鼎彝上那金石味昂然的文字是 吴昌硕所崇尚的:“漫夸秦汉格,书味出唐虞。” 3 h 曾读百汉碑,曾抱十回鼓。 1 4 j 秦 汉钟鼎碑碣上的篆籀文字大气磅礴、雄健古肆笔法圆转流畅又刚毅道劲,笔意雄强占 拙而又清新质朴:“奇书饱读铁能窥,蜾扁精神古籀碑。”【5 j 他临摹钟鼎碑碣的古迹山神 入化而又能“略出已意”、自成风格。篆籀文字的笔意笔法是其书法篆刻岂术的精髓。 吴昌硕“以书入画”的过程中融篆籀文字的笔意笔法到绘画之中,作画时不仅以骨力凸 现的金石篆籀笔法入画,而且追求绘画效果的古意和古气:“偶思画意偏好古,泼墨 斗喷烟霞。”【6 】“楮墨传意态,笔下有千古 7 1 他心驰神往的绘画境界仍是中国传统绘 画所追求的高古的情调和韵昧。他以篆籀文字的笔意笔法绘制梅花,并以钟鼎碑碣的拓 片作背景,使得所绘梅花的风骨和气韵既古拙质朴又雄浑俊健,深化了传统文人列一题 材的情感意蕴。金石篆籀文字入画的审美风格要比传统绘画浓烈和厚重,这也是他绘画 创作的着力之处:“意蹑北平张,气夺会稽赵。古法固有在,阚守而残抱。目从篆籀笔, 意境颇草草。人讥品不能,我喜拙无巧。”体 吴昌硕的篆籀文字的笔法笔意在他大写意 的画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取得了古味盎然、稚拙敦朴、气势雄健的审美效 果。 上古金石篆籀文字的笔意笔法是吴昌硕好古、师古的一个方面,作为受商品经济影 响的他与明清浪漫主义绘画革新派的思想情感有许多的共鸣之处,对明清大写意绘i n l l 的 运笔用墨及审美追求更为喜好和倾心。他对明清文人写意画尤其是徐谓、八大【人、石 【i 朵云编辑部编:中国绘画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6 4 0 页。 【2 1 林树中;吴昌硕年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4 年,第6 2 页。 【3 4 5 】 6 】【7 8 】吴昌硕著曼东迈编:吴昌硕谈艺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3 7 瞰,筇l6 且 第】3 4 页,第7 7 页,第9 - 1 0 页,第4 页。 涛等明清文人的大写意作品极为喜爱,只要遇到他们的大写意画作就屡摹不舍:“既而 学画,于画耆青藤、雪个。”【1 】“故予画荷皆泼墨,水气荡漾,取法雪个。”【2 1 吴昌硕作 为生存在都市里的传统文人,其绘画的精神追求与受商品经济影响的明清浪漫主义革新 派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不仅吸取明清浪漫主义革新派运笔用墨方面的技巧,而且在审美 趣味和意境追求等方面也取法八大等:“毕竟禅心通篆心,几回低首拜清湘。”p j 明清之 际这些浪漫主义思潮的大写意画家的美学思想契合吴昌硕作为文人抒情写性的创作动 机,不过他写的不再仅仅抒写个人际遇和得失的情感,而更多的是绘画市场化后时代精 神和大众意愿。 吴昌硕对古代绘画的学习和吸取是孜孜不倦、尤为不足的:“纵入今人眼,输却万 万古。”1 4 对古意、古气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希望自己的画作中有类似占人的卉意、 占气:“读画赤我颜,望古瞠乎后。学古我未能,斯言近八九。”1 5 】而他对古代艺术借鉴 和吸取最终的目的是创新,“古今画理在一贯,精气居然能感通。”1 6 j 吴昌硕认识到古今 画理在精神内涵上有其相通之处,只有掌握这一画理才可能通变古今,推陈出新。 ( 二) “一拳打破去古今”:对传统的改造与创新 “明清时期,伴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思想、政治上的封闭、保守等困素而起晌复 占之风出现的同时,又一直针锋相对地存在着反复古的倾向。”【7j 这股反复古的思想潮 流成为绘画界保持生命力和开拓力的力量源泉。好古、师古但不唯古是从,明清绘画革 新派在好古、师古的同时有着强烈的反复古倾向。特别是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不仪系统 而且辨证地阐述了传统文人画如何继承和革新传统的问题。石涛的绘画革新思想是“具 古以化”、“借古以开今”。这是因为“儿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 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无法而法,乃为至法。”【8 】扬i i a 怪的革新精神比石涛 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郑板桥的绘画革新思想更是有着开天辟地之势:“无古无今 之l 丽,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f 9 h 敢云 我师竟无师,亦有开蒙上学时。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10 】他们都强调真 i i :的法是无古无今、因时因势而变的活法,而不是一成不变、刻板僵化的死法。海派绘 画人师们在绘画创作实践中对传统的创新更为自觉和圆熟,他们同样勇于突破古人的巢 臼、推陈出新,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无不是根据自身专长并结合社会需求来变古为 2 儿3 4 】【5 】 6 1 吴昌倾著吴东迈编:吴昌硕谈艺录,人民美术出版杜,1 9 9 3 年版,第1 9 5 页,第9 7 贝,第 6 7 砸,第】1 6 页,第1 2 2 页,第7 0 负。 7 i 林木:明清文人j 目i 新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2 6 8 页。 f 8 1 。游:石涛厦i 浯录三变化。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牛 5 局, 1 9 8 1 年版,第3 2 8 页一3 2 9 页 9 lf i 0 1 中华书局i :海编辑所编:著n 板桥集,中华书局,j9 6 2 年版,第1 7 5 页,第2 3 2 页。 今的。他们远绍宋唐、近取明清诸家;既吸取文人泼墨渲染,又采用民问工笔线描;既 双勾填色又没骨点染;既行草书法又金石篆隶;既西洋水彩又民间胭脂。无不被他们 运用得出神入化、恰倒好处,无不是为适应现实社会和市场需要来划传统绘画进行耿含、 改造和变通。“清末民初时期的海上画派出了许多名家: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 硕等等。他们的艺术感觉有殊,而标新立异之志相同,遂形成一股艺术革新的力量。其 中,吴晶硕出道较晚,而影响最大。”【| 1 文人出身的吴昌硕在绘画创作理论上比较精粹的阐述了他的革新思想:“倩占之病 不可药,纷纷陈邓追遗踪。天下几人学秦汉? 但索形似成疲癃。不矢u 侗者为正 变,自我作古空群雄。今人但侈羡古昔,占昔以上谁所宗? 涛文书画有真意,贵能 深造求其通。刻画金石岂小道? 谁得鄙薄嗤雕虫? 嗟予学术百无就,古人时效他山攻。” 【2 j 这段文字非常集中的体现了吴昌硕的绘画革新思想:首先,“膺古”、“复古”就会使 创作陷入病态,强调绘画创作要突破古人的巢臼,创造出为时代和现实所需的作品。其 次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对传统的传承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因为“古法”是古人艺术实践绎 验的总结,如果将这些方法来作为后人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依据,无疑会束缚后人创作 的活力并导致本来具有价值的艺术思想在因因相循中失去生命力,占人的风格和i 技法不 应浚成为抹杀自然山川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家发挥个性的障碍。“自我作古”从:t 体l i 讲是从自己创作的真实感受出发,要以己意去体会、把握对象;从客体上讲要从客观的 自然造化及其规律出发:“活水源头寻得到,派分浙、皖有何为? ”1 3 】再其次对传统的 创新可通过领悟“诗文书画”的相通之意、“刻画金石”的相通笔法来进行,而笔意、 笔法是吸取了碑碣篆籀文字以及明末清初大写意的笔意笔法。最后绘画既无师承又无定 法,主体的“隋”和“意”是绘画创新的原动力:“画笔谁师承? 独往排沧溟。”l 4 苛 藤书画法外法,意造有若东坡云。”i s 而一味师古摹古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出蓝敢 谓胜前人,学步翻愁失故态。”i 6 y f 且师法古人而不知变通的人会被他人蔑视和耻笑: “学步几何人? 堕落天之后。所以板桥叟,仅作门下狗。”( 7 】当然这里吴昌硕误解了郊 板桥,其实郑板桥对古人的崇拜并不能否定他总体上是创新、超越古人的。总之不可刨 守成法,所谓的“法”是在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是成立的,而客观环境和主体感臆不断 发生改变,真正有价值的绘画作品要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情感,所以固守成法是不可能也 大可不必。“十指参成色香味,一拳打破去古今。 j 【8 作画的指头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和 艺术实践的修炼有了色香味之时才能打破古今,自成风格,即从现实需要出发进行创作 的绘画才别开生面,通变古今。这既是他对虚谷绘画艺术创新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他 绘画革新主张的集中体现。 【1 】吴中燕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三卷。上海古籍 i i 版社,2 0 0 3 年版,第4 4 2 页。 2 3 】【4 】【5 6 】 7 】吴昌硕著吴东迈编:吴昌硕谈艺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2 7 贞,笫l3 4 贝,第 7 l 页,第6 8 页,第7 0 页,第6 8 页。 , 8 】富华臻耕:虚谷画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7 年版,前茸。 二、吴昌硕“与古为新”绘画创作论的美学解读 明末清初之际绘画革新派的审美追求偏离了宋元文人画“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的物我为- _ 、心手相忘的境界,他们高扬主体与个性打破了古典文人画中个性与共性、 主体与客体合一的状态,不再将主体忘却客体、主体与客体交感相融的创作状态作为创 新的最佳途径。吴昌硕作为都市里的文人,将明清浪漫主义主体性、个体性的抒情写意 与绘画商品化的大众情感有机融合。市场的现实需求使得吴昌硕的创作方法由任情达性 的表现转向以再现客观物象为基础的表现,他非常注重物象的客观性、形态的特殊性和 对象的灵性。矛盾的张力和传统的向心力既激发出他那雄强古朴、恣肆狂放的绘丽风格 和审美趣味,又使得他保留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美学理念和古雅的美感形式。 ( 一) 创作的动机与动力:抒情写性的传承与变异 所谓文人画是“以气韵为主,以写意为法,以笔情墨趣为高逸,以简易幽淡为神妙, 籍绘厕为写愁寄恨之工具,自不乐工整繁缛之复古派,而肆意于挥洒淋漓之写意派。” 明清绘画革新派关于革新的理论和美学思想大都是从主体性和个体性抒情写性的角 度来阐述的。绘画受商品经济影响的文人画创作就不再也不仅是“师心”、“出已意”, 如扬州八怪就在“娱人”与“娱已”、“雅”与“俗”之间徘徊痛苦。而在绘画商品化中 生存的文人吴昌硕的身上,明清浪漫主义抒情写意的荚学精神融合到绘画商品化的 客体中。他的创作动机和动力仍然是从主体性和个体性的抒情写性出发,只不过他在绘 画商品化的客体中将主体与客体、个体与大众等冲突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使得传统 文人画在绘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下苒次焕发出其生命力。 1 “自我作古”:抒情写性的主体性传承 明中后叶随着沿海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 基础、生活方式和文艺风尚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也出现与以 往封建文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思想界与文艺界出现了“自然人性论”等个性解放的思 潮,而个性解放的要求必然导致艺术上的创新:“在思想界涌动着一股个性解放思潮, 而在文艺界,则出现了以突出个性、强调感情为特征的革新运动。”1 2 徐渭的“主情说”、 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的“性灵说”等自然人性论主张文艺应从真情实感出发表现 人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这些任情达性的创作思想对文人画有着直接的影晌。徐渭、 f i 俞剑牛:中国绘l 助史下册,卜海书店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2 - 3 页。 【2 】吴中杰生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年叛,第4 2 7 贾。 八大等绘画就将这种个性化和主观化的抒情写意发挥得淋漓尽致。石涛的绘画革新思想 在于他非常强调主体的主观情思和主观能动性:“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借笔墨以 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日:占 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肿腑,揭我之须媸。”f 2 】主体功能器官的感受 新鲜真实而又独特,是会因主体先天禀赋和后天感受而相应地发生变化。扬州八怿继续 张扬主客两分、凸现主体与个性,主张绘画应借客观物象来抒写主体的情感意愿和审美 理想。“以金农、郑燮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绘画美学思想,显然是追继着石涛的、现实 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思想,而且有更多的浪漫主义成分。”p j 而f 是文人画家 们任情达性的创作动机客观上起到了反对复古派的形式主义:“文入画这种强烈的情感 表现、自我表现的观点,成为文人画避免复古危害的天然保护屏障,也成为文人画家们 抨击复古势力的有力武器。”【4 j 随着清术民初上海绘画市场化和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潮的涌入,吴昌硕同样高扬明 术清初绘画革新派所强调的抒情写意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主张绘画创作要“已意出之”。 “己意”也就是主体的主观感受和真实体验:“画之所贵贵存我,若风遇萧鱼脱筝。”| 5 “不能自解何肺腑,安得子云参也鲁。”【6 】只有从自己心臆中流淌并形成的艺术图象 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求自之法天臼宜。天日宜,笔无侈,晴江,晴江,奈何我? ” ”j 主体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在绘画表现中尤为重要,法是“己法”,而“己法”是因时冈 地而成形,所以无定法之法乃为至法,也只有此法才符合自然之道。以此对待师古最重 要的前提上要“存我”,以我的“胸臆”来吸纳古人的精华化为己有,并形成自己的艺 术风格,而不是学习笔迹等皮毛的东西,这样才真正达到师吉的目的:“何以骨髓难吸 徒尔争毛皮? 思之、思之犹攒眉。几时大丑大好如昌黎? 譬之对食占朵颐。食贪刚d 仇 肝脾,晴江大嚼我且餐蛤蜊。”博1 他对师古人而又能自“胸臆”出之的前辈大家表示由 衷地佩服和欣赏:“师古人而能自出胸臆,非董文恪其谁能之? ”( 口吾论其书闽不立 宗派者,盖华亭肆力于古,能以已意出之。” ”】“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m 。 活泼泼地饶精神,古人为宾我为主。,j f l l 】如果一味的“泥古不化”而不因时而变,那必 然会落于古人之后:“画当出己意,摹仿堕尘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0 2 1 “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 13 1 “自我作古”就是要自解肺腑、白山己 意。吴昌硕既传承着明清浪漫主义绘画革新派的创作思想,又契合了近代上海个性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