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唐代女诗人薛涛生存状态探赜.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薛涛是中唐时期一位出色的女诗人,一位言谈机辩的才女,她以诗名于当时,有锦 江集五卷行世,惜未流传下来。与同时代的其她女诗人相比,薛涛是一个清醒、复杂、 自矜,并且颇有政治眼光的女性。薛涛的诗歌走出了传统女性“候人兮猗”的狭隘范畴, 这与她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纵观薛涛的一生,她的身世、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中唐 时期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都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想要了解薛涛的诗歌,了解 薛涛的诗歌所展现的心灵世界,首先必须了解薛涛不同寻常的生存状态。 本论文从薛涛的身世、社会交游、“女校书”之名的始末和感情遭际四个部分入手, 结合中唐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剖析薛涛的人生经历、所遗诗歌,还有与其 相关的资料记载等等,试图较为全面、真实、深入地揭示薛涛在中唐特定社会环境中的 生存状态。其中身世部分主要考证和梳理薛涛的生卒年岁、出生地以及及笄前的生活状 态。社会交游部分以薛涛与历届蜀帅还有文人名士的交往酬唱为主,重点关注薛涛“历 事十一镇”时的宠辱遭际,以及这些经历带给薛涛的巨大影响。“女校书”之名部分主 要探述薛涛“校书”衔的真实性,并从中揭示薛涛在中唐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环境 里“以才自拔”、“以才自守”的生存状态。与女诗人热闹非凡的社会交游相比,薛涛的 感情生活并不丰富,论文最后感情遭际部分,从元稹和薛涛之间的交往入手,结合唐时 的婚姻制度和社会风尚,分析在当时的环境下,薛涛终身未嫁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探讨其在感情上所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薛涛生存状态社会交游感情遭际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x u et a oi sa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f e m a l ep o e ti nt h em i d d l ea g e so ft a n gd y n a s t y s h ei sa t a l e n t e dw o m a no fs h r e w dl i t e r a r yi n t e l l i g e n c ew h o s ev c l 5 嚣w e r ep o p u l a re v e ni nh e rt i m e s s h ep r o d u c e df i v ev o l u m e so f v e r s ec o l l e c t i o no fj i n j i a n g ,y e tf e wl i n e so ff r o mt h e c o l l e c t i o nw e r ep a s s e dd o w n c o m p a r e dt oo t h e rc e n t e m p o r a r yf e m a l ep o e t s ,x u et a nh a sa c o m p l i c a t e d s e l f - r e s t r a i n e da n ds o b e rm i n d s h ei ss e n s i t i v ew i t l lp o l i c i e s h e rf a m i l y b a c k g r o u n d ,m i s e r a b l e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p o l i t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st h a ts h ew a s i m m e r s e di nc a s ta ni n f l u e n c eo nh e rp o e m sa n dd e c i d e sh e rl i t e r a r yw o r k sw i l lg ob e y o n d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f e m a l ep o e t s r e s t r i c t e dd o m a i no f o u t b u r s to f i n d i v i d u a le m o t i o n s oi ti su r g e d t h a tt od i gd e 印i n t ox u et a o sp o e m sa n dt h e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s h et r i e dt or e v e a l ,a n dt o e x p l o r eh e ru n u s u a l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s t a r t sf r o mt h ef o u r - p a r td i s c u s s i o nr e s p e c t i v e l y0 1 1 x u et a o sl i f ee x p e t i e n o 瞎) s o c i a lc o n t a c t ,o f f i c i a lt i t l ea n dl o v ee x 删e n c e c o m b i n i n gw i t ht h e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i c a la n d 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so ft h ep e r i o ds h el i v e d , 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sx u et a o sv e r s 船a n d r e l e v a n tl i t e r a r yr o ? , o t d 8w i t ha na i mt or e v e a la ni n t e g r a t e d , t r u t h f u la n dt h r o u g hp i c t u r eo f h e r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t h ef a s tp a r t - x u et a o sf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i n c l u d e sd i s c u s s i o no nh e rd a t e o fb i r t ha n dd e a t h , b i r t hp l a c ea n dh e rl i v i n g s 倒幢s e c o n dp a r t - s o c i a lc o n t a c t d e l i b e r a t e d h e rs o c i a lc o n t a c tw i t hg o v e r n o r so fs h u , l i t e r a t e sa n dp e r s o n a g e s ,e s p e c i a l l yo nt h e s t o r yh o w s h ef a c e dt w i c eg o v e r n m e n t a lb a n i s h m e n t sa n dt h e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s ee x p e r i e n c e sw a s c a s to nh e r t h r o u g ht e s t i f y i n go ft h ea u t h e n t i c i t yo fg u v e m m e n t a lt i t l es h ew a sg r a n t e d , t h e t h i r dp a r td i s t i n g u i s h e sx u e su n u s u a l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e x t r i c a t i n gh e r s e l fa sat a l e n t e df e m a l e i nat a n g sm a l o - c e n t e r e dc u l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c o m p a r e dt ot h eb u s ys o c i a ll i f es h el e a d s , x u e sl o v ee x p e r i e n c ew l i 8s i m p l e r t h et h e s i s i nt h el a s tp a r t - l o v ee x p e r i e n c e ) d e p i c t st h e f e m a l ep o e t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l ly u a nc h e n g i ti sp u tf o r w a r dt h a tt h er e a s o nw h yx u e r e m a i nu n m a r r i e dh a si t sr o o t sn o to n l yi nt h em a r i t a ls y s t e ma n ds o c i a lc u s t o m si nt a n g d y n a s t yb u ta l s oi nt h ea t t i t u d e st h ef e m a l ep o e tp e r s o n a l l yh o l d st o w a r d sl o v ea n dl i f e k e y w o r d s :x u et a o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l o v ee x p e r i e n c e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j 长越乒墓一日 期:地到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 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 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 括刊登) 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 缝丝 鬈、导师签名:鱼量兰一e l 期:2 1 塑:b 。_ 引言 引言 有唐一代,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上至帝王将相、妃嫔宫娥。下至布衣童子、僧道 娼妓。能诗者遍于朝野。在唐诗宝库中,有相当数量的女性作者留下了她们的作品,女道士鱼玄机 愤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上官婉儿摇 笔云飞“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 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酋) ,素有贤名的长孙皇 后也会写“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长孙皇后春游曲) 这样的芳心柔情,女皇武则 天的“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武则天如意娘) 历来颇为诗家称道。全唐诗。中 收录的女诗人约有一百多位,诗作六百多首,这些涛歌就如同法门寺里的金银与琉璃,永泰公主墓 室中的壁画和陶俑,可以让我们体味到这些女性千年前的喜怒哀乐,逸兴豪情。在这些唐代女诗人 中,薛涛是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位。 薛涛,字洪度,中唐时期一位“性辩惠”的女诗人,共有诗五百余首,著有锦江集五卷行 世,惜未流传下来,现今能见到的大约只有九十一首左右。从这些仅存的吉光片羽中,我们可以 发现她的诗歌超出了传统女子“候人兮猗”的狭隘范畴。她的诗作不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中 唐时期西蜀地区的社会风貌,同时也透露出这位单枪匹马闯入男性世界的女诗人与众不同的生活道 路和情感世界。薛涛“凡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她的才华和诗名,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许。全唐诗小传评她4 辨慧工诗,有林下风致”o 。张为在诗人主客图 9 中,把薛涛( 原书作“薛寿”,按唐无薛寿,疑是薛涛之讹) 作为清奇雅正之升堂者之一是此书 中唯一入选的女诗人明代胡震亨称其。薛工绝句,无雌声,自寿者相。”。当时许多文人和官场人 物,如韦皋、武元衡、李德裕、壬播、刘禹锡、元稹、自居易、段文昌等都与她交往密切。其中, 武元衡奏请薛涛为校书郎一事,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薛涛下世后,两度镇蜀的段文昌 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刘禹锡和李德裕都曾写悼亡诗哀叹薛涛的离世 薛涛经历坎坷,幼年丧父,十六岁入乐籍,最后却。以诗受知”,成为一位受人瞩目的女诗人。 薛涛获得如此成就。固然离不开其自身的资质和幼年受到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她面对不幸的抗争 与努力。正是她的抗争与努力,使她淡出了以诗才取媚求怜的“歌儿舞女”式的求生模式,也正是 她的“以才自拔”,使她最终以“诗人的身份”赢得了众人的赞誉。作为一位出色的女诗人,薛涛不 但在女性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甚至在整个文学史上都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但自晚唐至 明清,历代对薛涛诗、薛涛事的评述和记载,大多语焉不详,谈不上有什么系统的身世考订和诗歌 评述。如牧竖闲谈o 、鉴戒录o 、云豁友议o 和唐才子传o 等书中,虽对她的诗作和遗 文轶事有过记述和考证,但基本上只是寥寥数语,及至明人钟惺名媛诗归“与清人彭定求全 唐诗中的薛涛附传,虽云涛传,亦甚简略。 自2 0 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因时代新变,欣赏薛涛诗,关注薛涛事的学者多了起来,薛涛研究之 风渐起。从薛涛的身世考订,到薛涛诗的考辨,这些文人学者的考证为薛涛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其 o ( 清) 彭定求全唐诗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o 主要依据全唐诗、全唐诗逸) 、全唐诗补编) 、薛涛诗笺 和唐女诗人集三种) 并参考近几十年的研究成 果择善而从。 o ( 元) 费著岁华纪丽谱笺纸谱 蝴明王锡柞、陈继儒校上海:文明书局,1 9 2 2 3 o ( 清) 彭定求全唐诗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9 1 3 1 o ( 唐) 张为诗人主客图 a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 c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1 7 0 - 1 0 2 o (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洪度集附传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8 3 o ( 前蜀) 景涣牧竖闲谈 m 影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 9 5 6 卷五十二 o ( 后蜀) 何光远鉴戒录 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子都三四- - :9 2 5 o ( 晚唐) 范摅云豁友议艳阳词 m 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4 o (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8 1 1 6 “( 明) 钟惺名嫒诗归薛涛诗附传 m 上海:有正书局,1 9 1 8 l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傅润华先生在薛涛身世考订方面见地独到,论证精细,其观点多为后世薛涛研究者所引用。四五 十年代,薛涛研究的集大成者张篷舟先生,他的薛涛诗笺 o 从诗品到人品对薛涛作了历史唯物 主义的评述,塑造了一个文采风流、出污泥而不染的女诗人形象,为薛涛研究开拓了广阔的途径和 方向。张书中还整理了薛涛的生平事迹,将一些重要的诗歌系年,并集中了当时能搜集到的历代所 有关于薛涛的资料,为后人继续研究薛涛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文本资料。与此同时彭云生先生的望 江楼志。等研究著作也搜集了大量的史料,某些方面发前人之所未道。薛涛研究真正掀起热潮是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尤其自1 9 9 0 年成都薛涛研究会成立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至今计 有论文三百余篇,专著十册问世,其研究成果约为前九十年的四倍左右。 从定量上来分析,2 0 世纪初至3 0 年代的研究主要为女诗人生平事迹及涛笺的考辨;4 0 年代至 5 0 年代主要关注薛涛的生平事迹及生卒年考;6 0 年代至8 0 年代对薛涛的研究覆盖了生卒年考、生 平事迹、涛笺考辨、涛诗评论等方面,并增添了对元薛姻缘的考证;9 0 年代以后至今的薛涛研究在 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涛诗赏析,研究重点基本集中在对薛涛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评论和赏析方面。 此外也有其他大量关于薛涛坟、书法、交游、故居与望江楼等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为我们了解女 诗人薛涛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依据,但对于女诗人一生的生存状态却少有系统、全面的整理和剖析。 多年以来,薛涛的形象一直是模糊而不确定的,之前对薛涛的分析常常习惯性地将她化繁为简地定 位于娼妓诗人或者女冠诗人,再从这一定位出发阐述其诗歌,却忽视其不同诗歌的不同写作背景和 环境,这就很容易对薛涛诗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纵观薛涛的一生,其经历与所获得的声 誉,在中国女性诗人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很难用一两个词简单的概括她的人生。因此,要了 解薛涛的诗歌,我们首先必须深入地了解和剖析薛涛的生存状态 本文联系中唐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结合薛涛的人生经历、所遗诗歌等,从女 诗人的身世、社会交游、“女校书”之衔和婚姻情感四个方面入手,多方面探讨她的生存状态在分 析时,本论文的重点在于对以往学术成果的梳理和剖析,并在梳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同 时本文尽量避免。先定位后分析”的惯性思维,而是把薛涛放回历史的脉络中,通过剖析其经历, 诗歌,以及历代与其相关的记载,全面探讨薛涛真实的生存状态 。张篷舟薛涛诗笺啪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彭云生望江楼志d i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杜。1 9 8 0 2 第一章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一薛涛身世探述 第一章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薜涛 薛涛身世探述 全唐诗第4 2 3 卷收录了元稹的一首寄赠薛涛国诗: 锦江滑腻峨眉秀, 言语巧偷鹦鹉舌, 纷纷辞客多停笔, 别后相思隔烟水, 幻出文君与薛涛 文章分得凤凰毛 个个公卿欲梦刀 菖蒲花发五云高 蜀中自古出才子,巴山蜀水历来是琼浆玉液唱和诗词歌赋的灵秀之地。或许是山川水土、文化习俗 的原因,一直以来,“吴越饶营妓,燕赵多美姝,宋产歌姬,蜀出才妇”饿为一种文化传统。唐德 宗年间,当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佳话仍在蜀地传诵不息的时候,巴蜀又出现了一位才女薛涛。薛涛 自幼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读书解文字,加之天资聪颖,八九岁便知音律。能与父亲吟唱作对。良 好的家庭教育与自身的早慧,使薛涛在及笄之年便以诗闻外,才华横溢。元稹在寄赠薛涛诗中。 就感叹了这位在蜀地灵秀的山水中,孕育出来的言谈机辩、诗文异采的女诗人薛涛不凡的华彩, 在元稹看来足以使天下才子向其揖让无数公卿为之神往。 然而多年以来,薛涛的身世却一直模糊而不确切,这种模糊与不确切是由于资料的缺失。在新 旧唐书中,并没有关于薛涛生平的记载,笺纸谱中提到的段文昌为她撰写的墓志铭也已失传 在一本署名秦淮寓客所辑的绿窗女史) 。明刻本中,曾有一篇称为唐人李玛撰写的薛涛传这 篇传记非常奇怪,首先作者在传记中对薛涛的生卒年岁只字未提,其次,此传记既不见前人引述, 也不见后人著录,而且传记内容结构,似多有录自晚唐宋元笔记的痕迹。其中不少文字句式在后来 南宋章渊的槁简赘笔 9 、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前蜀景涣的牧竖闲谈、后蜀何光远的 鉴戒录、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9 ,以及元末蜀人费著的笺纸谱等书中,都能找到类似 甚至雷同的记载。但“上述诸知名文史家,在记述薛涛事迹时竟无一人注其出处为引自唐李尚薛 涛传,用以征信后人者。岂不怪哉! ”9 从时间上看,薛涛是中唐诗人,大和六年去世,为薛涛写传的唐人,应为晚唐人。但“遍查唐 代史料,无李玛其人者。唯见僖宗光启三年,有李屿者与郑谷同榜登进士第,与诗人胡曾同为在成 都生活过的晚唐诗人距薛涛生活年代很近,所记薛事应无舛误。玛屿二字或有鱼鲁之误, 也或许同是一人。”呵是李玛既为晚唐人,应当熟悉郑谷、胡曾,怎么会在薛涛传里张冠李戴, 将中唐壬建的诗寄蜀中薛涛校书( 载王伸初集) 误当作胡曾诗? 胡曾为唐懿宗咸通间进士, 距薛涛下世至少已将近三十年,怎么可能写诗寄薛涛? 故此传或系明人伪托唐人之作 此外,其他一些涉及薛涛身世的著作,如胡震亨的唐音癸签9 、南宋章渊的槁简赘笔、 o ( 清) 彭定求全唐诗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4 6 6 3 o ( 后蜀) 何光远鉴戒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舨社,1 9 8 7 子部三四- - :9 2 5 o 秦淮寓客绿窗女史 m 台北:天一出版社。1 9 8 5 。( 南宋) 章渊,槁简赘笔 m 刻本李际期宛委山堂,顺治间6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卷七十九:1 1 3 2 。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 m 成都:巴蜀书社2 0 0 4 1 5 1 o 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 m 成都:巴蜀书社。2 0 0 4 1 5 1 9 (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洪度集附传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钟惺的名嫒诗归、彭定求的全唐诗、清代熊斌的鸿雪偶存。上册,对薛涛的身世都只是 简单的提到: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子。父郧( - - 说“郑”) ,因官寓蜀而卒母孀,养涛及笄, 以诗闻外其他诸如薛涛的生卒年岁,只字未提 资料的匮乏造成我们很难知道薛涛在早年究竟是怎么生活的。我们只能从其诗中偶露鳞爪的一 些零言片语中,结合中唐年问史籍记载的一些史实,文史互参,探寻薛涛的身世 第一节薛涛的生卒年岁 薛涛的确切生卒年岁历来众说纷纭。其中薛涛的卒年己基本取得统一认识。根据刘禹锡集中和 西川李尚书 之什。,可见薛涛应卒于李德裕离任之前。和诗中写到: 玉儿已逐金环葬, 唯见芙蓉含晓露, 翠羽先随秋草萎 数行红泪滴清池 刘禹锡在诗后自注首旬所用后魏元树以指环寄爱者朱玉儿的典故,是接承自居易挽元稹诗“后魏帝 孙唐宰相”一句。诗中翠羽先萎,字面是指孔雀之先丧,实则隐指元稹之前逝。而“金环”句用“玉 儿”已追随赠她指环者而逝暗指薛涛之后丧。元稹逝于大和五年七月下旬,白居易集中收录 的自居易大和六年十一月的与刘禹锡书,书中云:。前月廿六日,崔家送终事毕就中与梦得同 厚者,深( 李绛,字深之) 、敦( 崔群,字敦诗) 、微( 元稹,字徽之) 而己。今相次而去,奈老心何1 ” 乃至金环翠羽之凄韵,每吟数四,如清光在前,或复命酒延宾,与之同咏居易再拜梦 得阁下十一月日,谨空。”9 刘诗白书相互印证,。金环翠羽”所指即薛涛与元稹。而刘诗后两 句,“唯见笑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说明薛涛下世之时正是水中美蓉盛开之夏日。考李德 裕镇蜀是在大和四年十月至大和六年十二月,刘禹锡之和诗作于大和六年秋,自居易之书作于大和 六年十一月,而元稹于大和五年七月下旬去世,薛涛逝于其后。又在芙葜之夏日,那么只能是大和 六年之夏因此薛涛逝于大和六年之夏( 公元8 3 2 年) 遂成确论 但薛涛的生年究竟为何时,因为资料的缺乏至今仍然还有争论在前人的笔记中,元人费著的 笺纸谱记载薛涛享年七十三岁。费著与其兄费克成被称为“成都二费”,颇谙蜀中掌故,但笺 纸谱中关于薛涛的记载却前后矛盾。如依其先前描述薛涛在及笄之年入乐籍,“母孀,养涛及笄, 以诗闻外,时韦中令镇蜀,召令侍酒赋诗”,从时间上来计算,韦皋镇蜀始于贞元元年( 公 元7 8 5 年) ,。贞元元年,拜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薛涛去世 是在大和六年( 公元8 3 2 年) 。从贞元元年到大和六年相隔四十七年,再加上十五六岁的。及笄”之 年,薛涛也仅为六十三岁左右,怎么可能有七十三岁呢? 此外,明洗墨池本薛涛诗。附传,钟惺的名嫒诗归附传,其说似沿费著旧说,享年七 十五岁当是七十三岁的鱼鲁之误。宋人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云。涛得寿最长,至近八十。” 然而考证诸说,皆无确凿依据,且说法与薛涛之身世多有抵牾如以陈振孙之说倒推,薛涛入乐籍 时至少已是三十三岁高龄,乐伎以此年龄才入乐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今人张篷舟在薛涛诗笺中,从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入手,以德宗贞元元年( 公元7 8 5 年) 韦皋镇蜀之时倒推,上推十五年得公元7 7 0 年。那么薛涛的生卒年岁是在大历五年( 公元7 7 0 年) 至大和六年( 公元8 3 2 年) ,享年六十三。此前,傅润华老先生在 薛涛年谱中定薛涛应为大历三 ( 清) 熊斌鸿雪偶存( 上) 叫刻本潇水徐氏1 8 4 9 3 2 ( 唐) 刘禹锡刘禹锡集 m 】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5 5 1 ( 唐) 自居易白居易集d i 】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1 5 5 3 - 1 5 5 4 ( 元) 费著岁华纪丽谱笺纸谱 m 明王锡柞、陈继儒校上海:文明书局。1 9 2 2 3 ( 后晋) 刘啕等旧唐书韦皋传 蜘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九十:2 6 3 6 ( 唐) 薛涛薛涛诗 m 明万历洗墨池刻本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2 ( 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卷十九 4 第一章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一薛涛身世探述 年( 公元7 6 8 年) 出生,大和五年( 公元8 3 1 年) 去世,享年六十四,与张说相近。张篷舟先生的 薛涛生年说影响甚大,然而韦皋镇蜀二十一年,究竟何年招薛涛入乐籍并未明确记载,大历五年之 说证据并不充足。 成都的刘天文先生在薛涛生年考辨 。中,根据韦皋授相衔年份,南越进献的孔雀及孔雀的 寿命,推断薛涛当生于唐代宗建中二年( 公元7 8 1 年) ,卒于文宗大和六年( 公元8 3 2 年) ,享年五十 二岁。相比较之下,笔者认为刘天文先生的薛涛生年说更加令人信服。 在刘天文之前,彭云生先生的望江楼志薛涛小传考释,即称薛涛生于贞元元年( 公元7 8 5 年) 或= 年,大和六年( 公元8 3 2 年) 去世。彭老的薛涛生年说是依据各本传及涛诗中称韦皋为“韦 中令”、“韦令公”,而韦皋至德宗贞元十七年( 公元8 0 1 年) ,方“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封南康郡王”。,始可称“韦中令”或“韦令公”,故涛侍酒赋涛当在贞元十七年韦皋兼中书令 之后。传称涛以诗闻外之时,年始及笄,方十五岁。至韦公召见,或有一二年时间,由此上推 而得薛涛应生于德宗贞元元年或二年。 彭云生先生的贞元元年之说主要依据是涛集中的上韦令公诗。( f - 韦令公这个诗题最先见 于南来洪迈的 万首唐人绝旬,但是在自日本传回的唐人韦庄的又玄集。中,此诗的诗题却是 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薛涛公元8 3 2 年下世,四年后韦庄出生,两人生活的年代非常相近,故又 玄集中的涛诗或直接选自锦江集,可信度极高。而泱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此书“取唐人文 集杂说,钞类成书,非必有所去取,盖当时琐屑摭拾,以足万首之数,其不能精审,势所必然”, 可信度远不及又玄集。刘老的薛涛生年说根据又玄集中的诗题,以韦皋封相时问上推十五年 得公元7 8 1 年。而涛在罚赴边时所写的( i - 韦相公诗中提到的“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应该 是指贞元十七年吐蕃寇陇蜀之事。此时正好与薛涛入乐籍时间相距五年左右,故涛在十离诗中 写到“出入朱门四五年”、。跳跃深池四五秋”。 此外,刘老的薛涛生年说另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记载中出现的那只南越进献给韦皋的孔雀。 王建有诗“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 王建伤韦令孔雀词) ,这只孔雀不仅在时间上与 薛涛出入节镇有关,而且与薛涛的卒年也联系在一起。据记载,孔雀死于大和五年,翌年薛涛亦下 世。张篷舟薛涛诗笺韦令孔雀一章称:“韦皋镇蜀之初( 贞元元年,公元7 8 5 年) ,南越馈献孔 雀一只,皋依薛涛之意,于使宅开池设笼以栖之。”9 但张老此说有一个疏漏,孔雀在唐时是象征吉 祥的珍禽,非位高权重、功勋显赫者不得有。韦皋镇蜀之初,战功未立,声威不显,而且此时南道 未通,进献之路受阻。直到韦氏“服南诏,摧吐著”,“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之后,向长安天子进 贡的南道方才复通。“南蛮自翻州陷没,臣属吐蕃,绝朝贡二十余年,至是复通。”9 由此可见南越 向韦皋进献孔雀,只可能在韦皋复通南道,立下显赫边功,晋升相位之后,而不可能在镇蜀之初 而且从生物学上看,中国南方的孔雀生长年限一般在2 5 年左右,但以张老之说推算,这只孔雀 不包括进献前的成长期在内,从贞元元年到大和五年,共活了4 6 年,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南越 进献孔雀似应在刘老所推断的贞元十五年之后,薛涛获怨被罚赴边之前。这样孔雀大概活了三十一、 二年左右,与其生理年限基本相符。张老之说将孔雀的进献时间提前了十几年,从而也将薛涛的年 龄增大了十几岁。 另外,刘天文的薛涛生年说也解决了薛涛研究中另一个难解的疑团,即元薛的年龄差距。今人 否定“元薛姻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以旧说来看,两人的年龄悬殊太大,不合情理。那有一个 年轻的新榜状元,对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如此感兴趣的呢? ”。但以刘老之说考证,两人会晤时, 涛年2 8 ,稹年3 0 ,这样。元薛姻缘”的记载则事实与情理俱合,疑团可消。 综上所述,刘天文老先生的薛涛生年说较前人诸说更为合理,是近年来破解薛涛生年之谜的一 。刘天文薛涛生年考辨 j 社会科学研究1 9 9 2 ( 6 ) :1 1 2 1 1 5 o ( 后晋) 刘晌等旧唐书韦皋传 岫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九十:2 6 3 8 o ( 唐) 韦庄又玄集e z 影印本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8 o ( 清) 永珞、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万首唐人绝旬诗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5 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1 6 9 7 o 张篷舟薛涛诗笺韦令孔雀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o ( 后晋) 刘晌等旧唐书韦皋传e u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九十:2 6 3 6 o 邓剑鸣、李华飞薛涛与元稹的关系问题及其他e j 社会科学研究,1 9 8 4 ( 4 ) :1 0 4 - 1 0 7 s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收获。 第二节薛涛的出生地 薛涛的出生地与她的生年一样充满了疑问薛涛的家乡何处? 与涛同时和稍后的诗文作者,都 说她是蜀中、西蜀或者成都人。如晚唐人范搪云豁友议卷下艳阳词一条就称。则闻西蜀薛 涛有词辩”。,晚唐孙柴的北里志里写道“比常闻蜀妓薛涛之才辩”9 ,前蜀景涣也在 牧竖闲 谈中记述。元和中,成都乐籍薛涛者,善篇章,足词辩”,还有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同样称“吴 越饶营妓,燕赵多美姝,宋产歌姬,蜀出才妇。薛涛者,容仪颇丽,才调尤佳”。一直到北宋,计有 功的唐诗纪事依然称“( 元) 稹闻西蜀薛涛有辞辩”。,宣和书谱行书卷十也云“妇人薛 涛,成都娼妇也,以诗名当时”9 。 到了南宋年间,章渊在槁简赘笔中,认为“蜀妓薛涛本长安良家子,父郑,因官寓蜀” 。( 涛父名他书皆作薛郧,“郧”“郑”恐是鱼鲁之误) 。此后,费著笺纸谱、彭定求全唐诗 与胡震亨唐音癸签洪度集等皆称薛涛“本长安良家子”,现今的众多薛涛研究者也认为她出生 于长安,后随父母来到蜀中。如张篷舟的薛涛传就认为“薛涛字洪度,长安人,随父郧,宦游 成都,因寄寓焉。”9 今人以刘梦伉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则认为薛涛的生地在嘉州( 今四川乐山) 。主要依据是薛涛 集中那首“夫子自道”的乡思诗: 峨屠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高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首句峨眉山下的“水”指岷江,刘梦伉认为,“片帆”顺岷江绕峨眉而下,便是嘉州。且嘉州盛产荔 枝,涛诗中有忆荔枝诗可做佐证。此诗女诗人以。忆”字命题,当是对幼年在家乡品尝荔枝的 回忆。此外,女诗人集中还有赋凌云寺诗,凌云寺地处嘉州,因乐山大佛( 当时称“凌云弥勒 大像”) 而出名。综上刘梦伉得出薛涛出生于嘉州的结论,年代末为女诗人乐伎身世翻案的羊树 从其说。 薛涛出生地的另一种说法,是。眉州说”刘天文先生在薛涛史料考辨。中认为“长安说”、 “成都说”、“嘉州说”多有牵强附会之处,缺乏有力的依据,薛涛的家乡应该是眉州。理由如下, 首先,乡思诗的确是薛涛的怀念故乡之作,因此薛涛的家乡应该在蜀地,而不是长安。与女诗人 交往深厚的大诗人元稹在他的寄赠薛涛中也云“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自居易的 赠薛涛首句即是“峨眉山势接云霓”,两位大诗人皆谓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的峨眉山出了文采风 流的女诗人薛涛。这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令薛涛朝思暮想的故乡,应在峨眉山一带。 其次,乡思诗中“峨眉山下水如油”的地方,指的应该是峨眉山下的眉州,而不是嘉州。眉 州地近峨眉,苏子瞻谓“眉州眉山共一城也。”曹学俭蜀中广记眉州。云:“地在蛾眉山阴, 以之名州”。眉州人苏轼在送杨孟容的诗中亦称眉州为峨眉阴,“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 十里,共饮玻璃江。”( 苏轼送杨孟容) 有学者以忆荔枝为证,认为薛涛出生在嘉州,然蜀地盛产荔枝的不止嘉州一处,“蜀中荔枝, o ( 晚唐) 范摅云豁友议艳阳词 m 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4 9 o ( 晚唐) 孙綮北里志序 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7 i o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卷三十七:5 6 3 o 佚名顾逸点校宣和书谱卷十 z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 9 8 4 8 2 - 8 3 o ( 南宋) 章渊槁简赘笔 m 刻本李际期宛委山堂,顺治问6 o 张篷舟薛涛诗笺薛涛传 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7 9 o 刘天文薛涛史料考辨 j 成都大学学报,2 0 0 4 ( 3 ) :4 7 5 0 o ( 明) 曹学俭蜀中广记眉州 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3 6 第一章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一薛涛身世探述 自嘉眉至夔峡,皆有产者”o ,以忆荔枝 作为薛涛出生嘉州的证据,并不充足又赋凌云寺 两首: 闻说凌云寺里苔, 横云点染芙蓉壁, 风高日近绝纤埃 似待诗人宝月来 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霞 两首诗首句皆以。闻说”起句,说明女诗人在写诗之前,并没有去过凌云寺。凌云寺不是普通的小 寺院,如果薛涛生于嘉州,怎么可能连家门前这座赫赫有名的寺院都只是“闻说”而已? 况且当时 的蜀帅韦皋是信佛之人,镇蜀之后曾主持恢复了嘉州大佛的收尾工程,薛涛在韦皋幕府多年,又值 大佛竣工之际,却不曾游访家乡的寺院,实在是不可思议。由此反倒可以证明毗邻嘉州的眉州才是 薛涛的家乡,这样恰好解释了为什么薛涛对凌云寺只是“闻说”而不曾亲自游访。 另薛涛集中有送郑眉州诗,张篷舟先生曾根据。万首唐人绝句改作送郑资州,其实这 首诗在明万历年间成都洗墨池本薛涛诗和清人辑的全唐诗中,均作送郑眉州。因为此诗 首句“雨暗眉山江流水”,明清人在编辑时以此作了校正,应该说这次订正还是有理有据的。考薛涛 一生。除长居成都外,以嘉州、眉州活动为多,资州却未见踪迹。今人在研究涛诗时,也多用送 郑眉州诗题在诗中,女诗人以“十五颇有余”的罗敷自喻,可知此诗当写于薛涛及笄之年“以 诗闻外”之时。此诗或是薛涛少年时送眉州郑姓地方官员离任之作不久,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其风 雅,召入侍酒赋诗。这也是薛涛出生眉州的一个旁证 综上所述,刘天文先生的。居州说”可能更加令人信服。所以,薛涛的出生地应该在眉州,长 安为其原籍,而成都则是她及笄后的主要活动舞台。因为古人重“郡望”( 籍贯) ,生地反而不受重 视,章渊记述薛涛“本长安良家子”,可能就是由于“重郡望”的习俗例如与薛涛同时代的李德裕, 实际生于忠州,但是新1 日唐书本传皆称其为赵郡人。 薛涛的父亲薛郧为何携家室游宦蜀中,史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刘天文先生推测,薛郧应为 唐代宗大历年问官员,来蜀地之前曾在京城长安为小吏。因为当时的长安,自安史之乱后,一蹶不 振先是。天灾”。“( f c 宗大历九年) 京师旱,京兆尹黎千作土龙祈雨,自与巫觋更舞。弥月不雨, 又祷于文宣王。”9 。天灾”的同时还有“人祸”。“( 大历九年) 壬寅,回纥擅出鸿胪寺,白昼杀人, 有司擒之;上释不问。”9 。( 大历十年) 九月,戊申,回纥白昼刺市人肠出,有司执之,系万年狱; 其酋长赤心驰入县狱,斫伤狱吏,劫囚而去。上亦不问。”张安局势的动荡不安再加上京官俸禄的 低微,“元载以仕进者多乐京师,恶其逼己,乃制俸禄,厚外官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 乞贷”9 ,很可能就是薛郧请求外补的重要原因而蜀地相对安定繁荣,故薛郧请求外补来蜀地为 官 此次涛父“因官寓蜀”对薛涛的一生影响很大巴蜀这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之区,因为优越的自 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形势,一向能够远离“虎豹满西京”的长安,自成系统。对中央而言。蜀地是 一个不易掌握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战乱之时的大后方。巴蜀闲适富庶的生存环境保证了薛涛童年的 安定和幸福,巴山蜀水的灵秀和蜀地文化的繁盛又使薛涛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放元稹感叹: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脚 成都:巴蜀书社。2 0 0 4 1 4 8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7 2 2 7 o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7 2 2 8 o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7 2 3 2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h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7 2 4 3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薛涛的成长环境和早年经历 在父亲辞世前,薛涛的生活应该是平静而幸福的。从她的乡思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 早年生活过的家乡的深深怀念。一首忆荔枝 ,回忆的不止是“绛实丰肌”的荔枝,更是幸福的 童年生活。素浆还得类琼浆”的荔枝不只甜在嘴里,更是甜在整个童年。 薛涛所生活的时代已不是大唐盛世,唐王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巨大冲击后,转瞬间由盛转衰, “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 榛棘,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 绝,千里萧条”。天宝年间这场持续了七年之久的叛乱严重扰乱了唐王朝的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 秩序。唐朝至此一蹶不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边患频仍的局面不断出现,社会动荡 不安。 但幸运的是,薛涛所生活的蜀地,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形势,依然保持着“天府之国”的富庶和 繁华。西川地处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与西南少数民族交界。它既是唐王朝的一个“天然粮仓”,也 是王公贵族躲避战乱的“大后方”。历任诬川节度使都是位高权重的朝廷心腹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 维持了蜀地局面的稳定。一直以来,除了宪宗元年( 公元8 0 6 年) 短暂的刘辟叛乱外,几十年来蜀 地一直保持着它的安定和繁荣。天宝年间的成都府,有。户十六万九百五十,口九十二万八千一百 九十九”。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这样形容当时的蜀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 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呵见安史之乱并没有冲击到蜀地经济的繁荣 薛涛在蜀地平静的成长,巴蜀地区安定富裕的生活环境使她不必为躲避动荡而东奔西走。唐代 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薛涛自身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为她获得才情创造了条件。 薛涛生活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力的强大使得最高统治者对 其统治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这种自信使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开放的国度之一反映 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便不同于其他封建统治时期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而是表现出一种尊重和宽 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她们所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这一点从唐代女子大胆的服饰中就能看 出来。初,妇人施幂篱以蔽身,永徽中,始用帷冒,施裙及颈,坐檐以代乘车命妇朝谒,则以驼 驾车。数下诏禁而不止。武后时。帷冒益盛,中宗后乃无复幂篱矣。宫人从驾,皆胡冒乘马,海内 效之,至露髻驰骋,而帷冒亦废,有农男子农而靴,如奚、契丹之服武德问,妇人曳履及线靴。 开元中,初有线鞋。侍儿则着履。奴碑服榈衫,而士女衣胡服”。正是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唐 代女性的思想和行为变得大胆而自信即使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国势的衰弱,统治者不再拥有先 前的自信,对女性的约束也开始严格起来。但是,唐代女性长期形成的这种自信开放的习惯是不可 能一下子转变过来的。 唐代社会处在一个门阀士族衰落、解体,并逐渐向一般地主社会过渡的时期。科举制的兴起与 发展,打破了以往严格的等级限制,使得一批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能够步入仕途。与此相应,文 化教育也打破了以往的等级限制,迅速普及于全社会。在这种4 三尺童子耻不言书”的社会氛围中, 唐代女性也深受熏染,看书识字,诗歌书法,通过各种方式读书习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代 的社会舆论对于女性接受教育一直是予以鼓励的,其中的佼佼者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赏。如太 宗之妃徐氏,“四岁诵论语、毛诗,八岁好属文自此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其所属文,挥翰立 成,词华绮赡”9 ,被人尊为德才兼备的贤妃。又如武朝时的上官婉儿,以才华获知,位号昭容, 秩比公卿士大夫,“燕许大手笔”之一的张说为其诗集作序,赞她:“敏识聆听,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研究
- 农业绿色发展2025:政策支持与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分析
-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保标准与绿色发展报告
- 三育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三基考核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施工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设备选型题库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
- 2025年趣味点子题目及答案
- 职业技术学院《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 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只空调压缩机活塞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审计相关基础知识(中级)》考前几页纸
- 陶板幕墙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研究》13000字【论文】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 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 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100个红色经典故事【6篇】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