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高校教师教学发展.doc_第1页
论析高校教师教学发展.doc_第2页
论析高校教师教学发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析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论析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论文摘要: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人数的增长。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群体成为高校师资的主要组成部分。2003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显着提高;正高级职称教师趋向年轻化。然而,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的缺陷及人才培养难度的增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后劲不足也显现出来。基于此,在学理层面,应树立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观念;在政策层面,应出台引导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实践层面,应完善高校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临床人才培养”式的教师培养机制。高校教师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教学发展有利于保证和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以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着名教育家张伯荃说过,“大学最要者乃良教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量”的迅猛增加引起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的关注。高校教师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受到大众的关注,高校教师发展成为学界的热点议题。教学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有效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性 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发表的高校教师发展:国力的提升报告书,对高校教师发展作出了较全面、系统的界定,认为高校教师发展包括个人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教学发展等四个方面。个人发展指提高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维护身心健康、进行职业规划等;专业发展指获得或提高与专业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发展指集中于创造有效的组织氛围,便于教师采用新的教学实践;教学发展指学习材料的准备、教学模式与课程更新”。该报告早在1991年就发表了,说明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已经认识到了高校教师发展对于国力提升的重要性。高校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前沿阵地,是人文精神孕育传播的摇篮。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高校教师发展的焦点,普遍强调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突破和创新。相对而言,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好坏。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师组成结构的变化凸显了教学发展的紧迫性 (一)中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 1.高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高校研究生在校生数是6560人,本科生在校生数是6292089人;年高校研究生在校生数是83046人,本科生在校生数是11042207人。五年里高校研究生增加了631786人,增幅达97%;本科生增加了4750118人,增幅达75%。 从年龄看,中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中坚力量,人数也在攀升。2003年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有575257人,占教师总数的79%;年的数据为996406人,占总数的81%。五年里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净增421149人(见图1、图2)。可见,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2.高校教师职称结构的变化。从绝对数量上来看,中级职称教师人数增加最多,五年里增加了195085人;从相对数量上来看,正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增幅最大,达到84%。高校教师数量也在增大。高校教师人数2003年为724658人,年增至37451人,五年增加了5793人,增幅71%。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增加58903人,增幅84%;副高级职称教师增加6538人,增幅59%;中级职称教师增加195085人,增幅达81%(见表1)。 正高级职称教师趋向年轻化。职称是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由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四个等级组成,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2003年高校正高级职称教师有70063人,其中46一50岁年龄段的正高级职称教师15023人达到峰值;年高校正高级职称教师有8966人,其中4145岁年龄段的正高级职称教师37275人达到峰值(见图3)。五年里高校教授数增加58903人,增幅达84%。在正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大量增加的同时,正高级职称教师年龄趋向年轻化,即中青年教师成为高级职称教师的主体。 (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不足及其原因 1.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不足的表现。在高职称教师年轻化,中青年教师规模增长迅猛的表象下,掩盖的是教学能力不足的事实。以某高校为例,2007年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显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秀率仅为42%。对中青年高校教师而言,由于缺乏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他们缺乏创新意识,往往固守教材内容,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他们一般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组织和管理上,他们无视与学生之间应有的互动和交流。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课程讲授节奏的把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课程的设计以及课堂的管理等方面均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课堂气氛沉闷、授课缺乏激情与感染力、照本宣科、课程内容讲授不精炼不透彻、授课重难点不突出、授课语言不够丰富生动,都是教师教学能力低下的表现。 2.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不足的原因。2003年至年五年里高校博士学历层次的教师增加了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