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土工带加筋碎石垫层的三轴实验与有限元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理 i 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合理的,结果是可靠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与无筋复 合地基比较,加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有明显提高,相同荷 载下沉降明显减小。加筋后复合土体中的应力场发生改变, 软土地基面的最大土压力减小,软土地基面的土压力分布 也趋均匀,本文计算结果是两层加筋垫层加筋效果最好。 在原来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加筋垫层的宽度 和厚度等尺寸来预测加筋垫层的受力变形特性以及加筋效 果。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在加筋效果方面,增加加筋垫层 的厚度比增加加筋垫层的直径更有效。为了提高加筋垫层 的刚度,使其对地基沉降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可将加筋 垫层的厚度适当加大。 本文通过比较各相关因素对加筋效果的影响,从而探 讨土工带碎石垫层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得到了一些有益 的结论,可指导工程实践。 关键词:加筋垫层,土工带,邓肯模型,a p d l 语言 太原理1 人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m e c h a n l s ml sa n a l y z e d i h ec a l c u l a t l o n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c h e s i m u l a t er e s u l t sa r ec l o s et ot h er e s u l t so fi n s i t ut e s c t h e p r o g r a mi sf a r e l ya c c u r a t e t h ew i d t ha n dh e i 曲fo ft h er e i n f o r c e dc u s h i o ni sc h a n g e d i no r d e rt of o r e c a s tm e c h a n i cp r o p e n i e sa n d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e f 琵c to ft h er e i n f b r c e dc u s h i o ni nc o n t r a s ct ot h ed i 恐r e n ts i z e s o m ec o n c l u s i o n sa r ed r a w nt op r o v i d et h el h e o r i a lb a s i sf o r t h ee n g i n e e r i n g k e yw o r d s : d u n c a n c h a n gm o d e l ,g e o b e l t , r e i n f o r c e dc u s h i o n ,a p d l l a n g u a g e i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土工合成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1 1 1 土工合成材料定义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是岩土工程应用的合 成材料产品的总称。它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将它们制 成各种类型产品,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各层土体之间,起到发挥改 善土体性能或保护士体的作用。大鼍的工程实践证明,土工合成材料 在工程上的应用可以加快施工进程,节约工程投资,取得了明显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1 2 土工合成材料分类 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繁多,早期主要有透水的土工织物 ( g e o t e x t i l e ) 和不透水的土工膜( g e o m e 曲r a n e ) 硬类。近十年来, 大量其它类型的土工合成料纷纷涌现,如土工格栅、土工网等( 见图 卜1 ) ,已超出了前面两种分类范围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 b 5 0 2 9 0 一9 8 ) 将其分为如下四类: ( a ) 土工织物:土工织物属于透水的土工合成材料,以前叫土工 布,所用的原材料一般为丙纶、涤纶或其它合成纤维。 ( b ) 土工膜:土工膜属于相对不透水的土工合成材料,所用的原 材料有沥青矛n 合成聚合物,为了提高劲度和降低造价还要有定的填 充料和外加剂,填充料有矿粉和聚合物粉末等。外加剂包括增塑剂、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抗老化剂、抗菌荆、各种稳定剂等。 ( c ) 特种土工合成材料:特种土工合成材料指土工织物和土工膜 以外近十几年来研制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能够更好地满足岩土工程 的要求,如土工格栅、土工席挚等。 ( d ) 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土工合成材料是由土工织物、土工膜 和特种土工合成材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 料,如复合土工膜、复合排水材料等,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更 好地满足工程的需要。 ( a ) 土工织物( b ) 土工格栅( c ) 土工网 图卜1 常用的土工合成材料 f i g 1 - 1g e o s y n i h e t i c su s e dw i d e l y 1 1 3 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与其功能多是密不可分的。综合起来, 土工合成材料有六种基本功能。 ( 1 ) 过滤作用 把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土体表面或相邻土层之间,可以有效地阻止 土颗粒通过,从而舫止出于土颗粒的过量流失而造成土体的破坏。同 时允许水或气体穿过织物自由排出,以免由于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而造 成土体的失稳等不利后果。 2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采矿和军工等领域,其种类和应用范围还在不断发展充实。土工合成 材料除了以上提到的六大主要功能外还有约束和减载作用等。在实际 工程应用中,往往是一种功能起主导作用,而其它功能也相应地不同 程度地在起作用。其实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最显著的目的就是两个:一 是使工程更加安全可靠,二是节约工程成本,使其更加经济。 1 2 加筋土技术简介 1 2 1 加筋土的定义 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土。土体具有一 定的抗压和抗剪强度但其抗拉强度很低。加筋技术就是在体中按 定的方向铺设具有较高拉仲模量和抗拉强度的筋材,从而增强土体 的稳定性,提高土提强度和抵抗不均匀沉降以及限制水平位移的能力 1 2 2 加筋土结构 加筋土技术应用于工程结构中形成加筋土结构。加筋土工程有各 种类型和形式,按其工作性质和设计计箅理论假定,可分为加筋土挡 墙、加筋土边坡、加筋土地基。其中,加筋土地基按使用用途又分为: 加筋路基、加筋堤基和加筋地基。有一些学者认为加筋支挡结构和加 筋陡坡在作用机理及分析方法上是极为相近的,可以归结为一类,即 把加筋支挡结构看作是加筋陡坡坡度角为9 0 ”的特例;而软土地基加 筋则应视加筋机理的不同而区分为:软土地基加筋堤( 包括路堤、海 塘、灰坝等) 、软土地基上面铺砌道路加筋、软土地基加筋挚层、柔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性路面加筋防护等。 在加筋土结构中,不管采用哪类加筋材料,有两点必须特别强调 和严格控制:是材料的变形和强度,二是材料的耐久性。 1 2 3 加筋土技术发展概述 在我国,加筋土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如民用建筑 掺入草筋泥壁,加入发丝等筋料抹墙面,或掺人草筋、发丝等材料筑 土墙:用草绳、柳条填筑路堤:在河滩河岸地段用梢捆( 树木枝条、 竹条等) 逐层填入土中以加固河岸或堤基。在道路工程中也常采用“加 筋土”,据有关资料称,在黄土高原地区修建的土桥,实际上是在填 筑过程中铺人姜石、草绳、乔本枝条的“加筋土”路堤,这种土桥可 历时数百年而不坍塌。据实测,有的土桥竟高达6 1 5 m 。遗憾的是, 祖先发明并使用了加筋技术,但却未加以总结,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和技术,故一直无较大的发展。“” 加筋土作为近代建筑技术加以研究和推广应用,则是近4 0 年来 的事。6 0 年代初,法国工程师亨利维达尔( h e n r i v jd a l ) 首先在 试验中发现,当土中掺有纤维材料时,其强度可明显提高到原有强度 的好几倍。1 9 6 0 年他根据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加筋土概念,1 9 6 3 年 发表了他的加筋土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设计理论。1 9 6 5 年在法国建造 了第一座加筋土挡墙,并获得成功,继而申请了专利( 1 9 6 6 一1 9 7 8 年) 。 1 9 6 7 一1 9 6 8 年在法一意高速公路尼斯一芒通段上将大量的传统结构 改用加筋土结构,墙的最大高度达2 3 m 。因此,有人将加筋土与钢筋 混凝土一样称之为“造福于人类的复合材料”。 日本对加筋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比较早。在维达尔申请专利后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第2 年( 1 9 6 7 年) ,日本将该技术正式公布为“补强土工法”,并在 许多公路、城市道路、边坡等工程中广泛应用。在西班牙,1 9 7 1 年 建造了第一座加筋土挡墙,随后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也相当快。美国 1 9 7 2 年修建加州3 9 号公路时开始使用,联邦公路局专门有班子从事 有关研究和应用工作,其推广应用和研究开发也相当快。其它许多国 家也先后使用和推广了加筋土技术,掘1 9 8 2 年发表的资料( 不完全统 计) ,世界上有3 7 个国家建成了大约5 0 0 0 多项加筋土工程,加筋土 程已从加筋土挡墙发展应用到桥台、护岸、堤坝、建筑物基础、铁路 路堤、码头、防波堤、水库、尾矿坝、储仓及核设施、军用设旋等多 个领域。在1 9 8 1 年第十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的科技水平发 展报告中认为,6 0 年代以来,岩土工程中重要新进展之一就是加筋 土和锚杆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筋土技术在我国发展和应用是在? o 年代末才开始的。 1 9 7 8 1 9 7 9 年云南煤矿设计院在田坝矿区建成了3 座仅2 4 m 高的试 验性加筋土挡墙,这也是我国的第一座加筋土挡墙。1 9 8 0 年又在该 矿区建成了一座长5 7 m 、高8 3 m 加筋土挡墙,建成后使用效果良好。 原设计墙顶储煤高度5 f f 【,储煤量2 0o o o t ,后因原煤外运中断,储煤 高度达1 3 m ,储煤量达7 0o o o t ,结果是挡墙完好。这说明加筋土挡 墙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该工程的成功引起了我国土木建筑行业的工 程技术人员很大的兴趣,随后在公路、铁路、水运、煤炭、林业、水 利、城建等行业和部门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1 9 8 1 年在山西晋城一 陵川公路线上建成了一座长8 1 7 5 m ,最高达1 2 m 的路肩式加筋土挡 墙。同年在浙江天台县清溪河建成了一座长7 2 m ,高5 2 m 护岸加筋 土工程。其后在湖北大冶发电厂铁路专用线、武汉葛店铁路专用线、 6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陕西口镇公路、广州一丛化铁路改线等也先后使用了加筋土技术。 1 9 8 4 1 9 8 5 年,重庆交通学院在重庆长寿自沙湾长江北岸设计并成 功建造了一座高近2 6 m ,长1 1 0 余米的加筋土码头,这也是当时世界 上最高的加筋土码头工程。到1 9 8 9 年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加筋 土工程3 1 1 项,其中公路占8 5 ,铁路占6 ,林区、矿区占3 , 其它行业占6 。迄今,全国已建成数千座加筋土工程,大部分应用 于公路和城市建设、水运和水利工程。重庆长江滨江路工程,长约 6 k m ,护岸挡墙和公路挡墙均采用加筋土结构,墙最高处达3 3 m ,加筋 土挡墙墙面积约1 1 00 0 0 m 2 ,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加筋土工程, 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量大的加筋土工程。仅在重庆地区,近1 0 年建 成的加筋土工程就有数十座,加筋土工程总长度达2 0 余公里,另外 总长约1 0 k f f 【的若干工程项目正在设计与建设之中。在三峡库区建成 了总高度达5 5j t i 的加筋土挡墙,全国在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的支挡建 筑,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方面越来越侧重于加筋土技术。 在总投资约1 5 5 亿元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大量采用加 筋、软体捧和垫层、滤层等土工织物应用新技术,仅一期工程就使用 了各类土工布约8 l1 万m 2 ,加筋带约7 8 8 万m ,节约工程投资数亿元, 工效提高约1 0 倍。在太仓中远国际城围堤吹填工程中,使用各种土 工织物1 7 0 万m 2 ,与传统结构相比节约工程造价1 0 0 0 多万元,据 初步估算,节约幅度为1 5 7 2 2 6 。 加筋土结构作为一种新颖的完整结构物,在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领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有关的国际国内学会在加筋土技术的研究 和推广应用方面也异常活跃,全国各行业部门的许多工程技术人员也 均看好加筋土技术,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由于加筋土在技术上的优越性、显著的经济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获得了工程界更多的青睐。为适应加筋土技术的推广应用,世界上许 多国家先后制定并颁发了有关加筋土工程的设计、旖工规范和标准, 或设计施工指南等,如法国、日本、美国、荷兰等。我国交通部早在 1 9 9 1 年就制订并颁发了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 j t j0 1 5 9 1 ) 、 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j t j0 3 5 9 1 ) 等行业标准,铁道 部在铁路路基支挡结构物设计规范中加入了加筋土工程的有关条 文和内容,水利部已发布了有关应用指南。1 9 9 9 年初,国家正式颁 发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 b5 0 2 9 0 9 8 ) ,土工合成材 料产品标准即将颁发,交通部制订和颁发了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 用技术规程( j t j t 2 3 9 9 8 ) 、水利部制订和颁发了水利水电工 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 l t 2 2 5 9 8 ) 和土工合成材料测 试规程,铁道部制订和颁发了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 范( t b1 0 1 1 8 9 9 ) 。这对我国的加筋土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起到强有 力的推动作用。 1 2 4 加筋技术理论研究 目前,对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机理的研究包括:加筋材料的性能测 试和界面试验、模型试验和原位观测、土体与加筋材料相互作用的理 论分析”1 、加筋破坏机理的研究。“”等方面。但对加筋材料与土体 相互作用机理及其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仍远远落后于工程应用实际, 使工程实用尚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 1 ) 材料性能的研究 土工合成材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f 是由于这一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繁多,要揭示土工合成材料 的加筋机理,必须深入研究士工合成材料的材料性能。 目前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大都参照纺织工业的试验方法,如 抗拉试验、握持试验、梯形撕裂试验、顶破试验、刺破试验及落锥试 验等。目前各国已有土工合成材料试验标准( 如美国标准a s t m 、英 国标准b s i 、德国标准d i n 、比利时标准c e n 、瑞士标准i s o 、法国标 准a f e n o r 、意大利标准u n i 等) ,参照国外相关规范并结合国内实践, 我国于1 9 9 1 年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土工合成材料测 试手册,对于一些较为常规的土工合成材料试验和试验方法作了规 定。 ( 2 ) 筋一土作用机理的研究 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加筋土强度和稳定性较无筋土有较大 提高,而对其提高的原因贝l j 有各种不同的假说和理论,迄今为止的研 究表明筋土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摩擦加筋原 理,二是准粘聚力原理。 摩擦加筋原理 根据加筋土复合体中筋土之问的基本构造,从筋体中取一微段 束分析,如图卜2 所示,微元体长为扎拉筋左截面受力为t 右截 面受力为t 2 ,压拉筋的法向应力为a 。略去微元体土体的重量和筋带 重量。设筋土之间的摩擦系数为f ,b 为筋带宽度。出于土的水平推 力,在该微元段拉筋所起的拉力为d t ,则有:d t = t 一l 。设d f 为土 粒与拉筋在该微元段产生的总摩擦力,则有:d f - 2 盯f b d 。如果d f d t ;则筋土之间就不会产生相互错动,即的水平推力被筋土之 间的摩擦力所克服,微元体保持稳定,反之则不能保持稳定。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一一r , 图l 一2 摩擦加筋原理示意图 f i g 1 - 2 t h es c h e m a t i cd i a g r a mo ff r i c t i o n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t h e o r y 摩擦加筋原理概念明确,简单,但是它忽略了筋带在力作用下的 变形,也未考虑土是非连续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筋土之间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人们常将反映筋土界 面相互作用的指标摩擦系数称为似摩擦系数。试验表明,似摩擦 系数受填土密度、拉筋性状、填土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填料紧密,似 摩擦系数高,这主要是由于紧砂有剪胀作用。在紧砂中,当拉筋欲被 拔动时。它必牵动起周围的土粒产生剪胀,土的密度越大,土粒间的 咬合力也大,剪胀现象就越严重,严重的剪胀作用迫使土粒挤压加筋, 使加筋被牢牢地加紧,从而提高了似摩擦系数,拉筋表面的粗糙程度 也与似摩擦系数成正比。 士 图1 3 无筋和加筋砂土强度分析 f j g 1 3s t r e n g t ha n a l y s i so f s a n dr e i n f o r c e da n dn o n r e i n f o r c e d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准粘聚力原理 这一原理是根据以砂土和水平布置一层或多层筋材的加筋砂土 三轴试验结果分析而提出的。将加筋砂土样和未加筋砂土样进行三 轴对比试验可知,若未加筋砂土在大主应力吼和小主应力作用下 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如图卜3 中的圆1 ,则加筋砂土样在同样大小的 盯作用下就达不到极限平衡,是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如果在试验中 我们对加筋砂土仍施以盯,并保待不变,则欲使试样达到新的极限平 衡状态势必增大盯,到仃,如图卜3 中的圆3 。许多学者的试验研究 证明:筋材在试验中不被拉断和滑动当其中的砂土被破坏时,加筋砂 上的破坏包线的内摩擦角与未加筋砂极限圆的破坏包线的内摩擦角 近似相等,且加筋砂土的破坏包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而与纵坐标轴相 交,其截距为c ,因此可知在砂土中加筋,改善了砂土的性能,使之 增大了砂土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粘聚力c ,且称c 为准粘 聚力。 此时,达到破坏的最大主应力q ,可表示为: q ,= 盯3 女,+ 2 c 足, ( 卜1 ) ,= t a n 2 ( 4 5 。+ 要) ( 1 2 )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加筋砂土试样中的砂土。加筋砂土在大主应力 q 和小主应力吧作用下,土体要产生侧向膨胀变形,出于所铺设的 加筋材料与砂土界面之问产生摩擦力,随着土体的变形,加筋材料被 拉伸而产生一个抗拉力,约束了砂土的侧向变形,这相当于对砂 土体增加了一个侧向压力q ,此时作用于砂土上的小主应力不是 1 l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巳,而是= 吒+ 吒。此时砂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要使其达到 极限平衡状态,必须增大q 到吼,如图1 2 中的圆2 。 如果把加筋砂土试样视为未加筋砂土试样,则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时有: 盯lr = ( 盯3 + d 3 ) 七p ( 1 3 ) 由式( 1 1 ) 、( 1 2 ) 、( 1 3 ) 得c :全望量。此即为加筋砂 土增加的粘聚力。 1 2 5 加筋土数值分析 在二十世纪6 0 年代以前,受计算技木的限制,人们通常只做一些 三轴压缩试验或直剪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作为稳定分析和土 压力估算的依据。采用单向固结仪测定土的变形模量,作为软土地基 沉降估算的依据。在计算理论方面,稳定分析和土压力计算采用刚塑 性材料建立的经典塑性理论,分析方法有三种:极限平衡法、极限分 析法和滑移线法。极限平衡法首先假定土体满足mohreoulomb破坏 准则,再假定滑动面的形状,通过对滑动体的静力平衡分析推求极限 入流动准则,计算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和下限解(chen,1975)“: 滑移线法是根据边界条件对微分极限平衡方程求解,导出极限平衡区 的滑移线场和应力分布,计算得到基础范围内的边界应力即为极限承 载力(hansen,1961)“”。长期以来,在稳定分析中采用刚塑性模型:变的非线性和塑性的特点,将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高度简单化,并将强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巳,而是= 吒+ 吒。此时砂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要使其达到 极限平衡状态,必须增大q 到吼,如图1 2 中的圆2 。 如果把加筋砂土试样视为未加筋砂土试样,则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时有: 盯lr = ( 盯3 + d 3 ) 七p ( 1 3 ) 由式( 1 1 ) 、( 1 2 ) 、( 1 3 ) 得c :全望量。此即为加筋砂 土增加的粘聚力。 1 2 5 加筋土数值分析 在二十世纪6 0 年代以前,受计算技木的限制,人们通常只做一些 三轴压缩试验或直剪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作为稳定分析和土 压力估算的依据。采用单向固结仪测定土的变形模量,作为软土地基 沉降估算的依据。在计算理论方面,稳定分析和土压力计算采用刚塑 性材料建立的经典塑性理论,分析方法有三种:极限平衡法、极限分 析法和滑移线法。极限平衡法首先假定土体满足m o h r e o u l o m b 破坏 准则,再假定滑动面的形状,通过对滑动体的静力平衡分析推求极限 承载力( t e r z a g h i ,1 9 4 3 :m e y e r h o f ,1 9 5 1 ) “”“:极限分析法是通过引 入流动准则,计算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和下限解( c h e n ,1 9 7 5 ) “: 滑移线法是根据边界条件对微分极限平衡方程求解,导出极限平衡区 的滑移线场和应力分布,计算得到基础范围内的边界应力即为极限承 载力( h a n s e n ,1 9 6 1 ) “”。长期以来,在稳定分析中采用刚塑性模型: 在变形计算中采用线弹性模型,即广义h o o k 定律,忽视土的应力应 变的非线性和塑性的特点,将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高度简单化,并将强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度计算与变形计算人为隔离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将土体的应力和 变形分析一同考虑,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土的应力 应变关系;二是计算参数的测定;三是有限元分析方法;四是计算程 序。第一和第二方面属于土的基本特性的问题:而第三和第四方面属 于计算技术的问题,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联系的,但是第一和第 二方面是最关键的问题。 自从二十世纪6 0 年代大型电于计算机问世之后,第三和第四方 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拖后腿的己不是计算技术,而是对土本 构关系的认识,当然包括接触面单元、筋材单元等的本构关系。有限 元在二十世纪5 0 年代首先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目的是取得精确的计 算结果,达到尽量减少机身的重量。c l o u g h 和w o o d w a r d ( 1 9 6 7 ) “” 将有限元引入岩土工程领域,分析土坝的应力和位移,计算中模拟了 分层填筑的施工工程,使用的是结构分析中的通用程序。1 9 6 9 年 d u n c a n 等人按照非线性弹性模型计算土坝的应力,并编制了第个 土坝应力和变形的专用计算程序,而d u n c a n h a n g 完整的非线性弹 性双曲线模型是在1 9 7 0 年发表的“”“。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的计算分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 填料、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与土接触面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的有限元法主要分为三类: 将土工合成材料单元与土单元分开考虑。 在土工合成材料单元与土单元之间设接触面单元,土单元、土工 合成材料单元、接触面单元采用不同类型的单元和不同的本构关系模 型也构成了有限元法的区别,土单元采用非线性弹性或弹塑性模型, 一般都采用比较成熟的模型进行计算,如非线性弹性的d 。n c a n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c h a n g 模型和弹塑性的d r u c k e r p r a g e r 模型等;土工合成材料单元 采用线弹性模型和折线型、双曲线型、多项式型、幂函数型、非线性 弹性模型;土工合成材料与土接触面单元常采用无厚度的g 0 0 d m a n 单元。a n d r a w e s ,k z 等人( 1 9 8 2 ) ”对单元采用d u c n a n c h a n g 的e 、v 双曲线非线性弹性模型,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的接触面单元 采用双曲线非线性弹性摩擦模型,土工合成材料单元采用多项式表示 的非线性弹性模型。李艳春( 1 9 9 6 ) 1 在土工格栅与士相互作用的分析 中,将土工格栅的纵向肋与横肋分开来考虑,纵向肋起抗拉作用,纵 向肋与土的相互作用采用无厚度g 0 0 d m a n 单元模拟:横向肋起抗挠作 用,横向肋与土的相互作用采用两结点单元来模拟。张道宽( 1 9 8 7 ) “” 构造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相互作用单元是把两个无厚度的接触面单 元和模拟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拉杆单元揉和在一起,组成了加筋系统 有限元分析的离散结构,能够很好地适应大转角和大位移,满足了大 变形的要求。 把筋土看成两种不同材料并考虑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思路比较直 观。但计算时至少需要筋、界面三种本构关系模型并且需要做大 量的试验来确定计算参数,编程复杂、工作量大。 将加筋土体看成宏观是均匀的复合材料。 这种思路是把由筋与土组成的加筋土复合体看成一种均质材料, 土与织物的作用表现为内力而不对其进行具体的应力分析。 h a r r i s o n 等人”将土与土工合成材料当作复合材料对待,假定 土和土工合成材料都是线弹性的,而复合材料为横观各向同性,有四 个参数vn 、vv 、e n 、e 。,属于线弹性模型。 m a h m o u d 等把均质材料的塑性理论与经典的层压板理论结合起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来分析土与土工织物所组成的复合材料性质。假定各层间粘结良好, 可以当成一个位移整体,从而推倒出可以进行有限元计算的弹性矩 阵。 施祖元用非线性的横观各向同性模型计算加筋土。乐翠英等人 ( 1 9 8 9 ) o ”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计算加筋垫层处理油罐地基。 与将土工合成材料单元与土单元分开考虑的方法相比,该种分析 方法计算参数较少,计算工作量减少,但由于考虑了材料的各向异性, 在确定计算参数和刚度矩阵运算时都有一定难度。 将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作为外荷载考虑,直接作用在土单元 上,仅有土单元,即等效附加应力法。 等效附加应力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加笳土中筋的作用等效成附加 应力沿筋的方向加在土骨架上,取加筋土中的土体进行计算。 介玉新( 1 9 9 8 p ”利用等效附如应力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把土 工合成材料的加筋作用等效成附加应力,当成外力沿着加筋的方向作 用在土单元上,计算中只出现土单元,不出现土工合成材料单元,同 时也不存在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面单元。 该方法不需引入新模型,也能反映加筋土各向异性的性质,但其 相关计算参数如应变比例系数如何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需要指出,不同学者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除了一些相似之外,隐 含在公式中的假设有时差别很大,特别是在模拟非线性、塑性破坏、 大变形以及接触面单元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精度等级从而 导致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 与极限平衡法相比,有限元法能计算出土体中各点的位移、应力、 应变和应力水平,并可以模拟施工过程和考虑复杂的边界条件,弥补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了极限平衡法的不足,但是由于有限元法的参数需要进行复杂的试验 来确定、加上难以对破坏进行定量的判断,限制了有限元法在实际工 程中的应用。 1 ,3 加筋地基 1 ,3 1 加筋地基概述 加筋地基是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逐层铺设 土工合成材料与砂石等组成加筋垫层来作为地基持力层。这种处理方 法可以改善土体抗拉、抗剪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它们 已在水利、道路、建筑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内容包括用于公 路、铁路、岸堤、及多层建筑物下的地基加筋。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铁路、路堤的加筋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 但是,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并没有得到 广泛的接受。原因可能是对建筑物不易做足尺载荷试验,而适用于公 路的尺寸效应可能并不适用于建筑物。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已 在此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而且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 实际工程中 ,例如: ( 1 ) 士工合成材料加筋有机质粘土地基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e c k e r d 学院,在靠近t a m p a 湾流域有 一片大水塘。水塘边要建一座单层砖混结构的建筑物,该建筑物与钢 框架车问相连。结构验算得承力墙传来的荷载密度小于4 k n 向。根据 地质勘查资料,在建筑物红线内的地基土中混有厚约6 0 0 m m 的有机 土。这些有机土位于地下1 2 一1 8 m 处,分布广泛而且很不均匀。地 1 6 太原理工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 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1 2 深处。 最初的设计方案是用粗粒土置换有机土。施工开始后,发现整个 基底下都有腐殖土和泥炭土,而且,有机土大都在地下水位以下,需 要做排水开挖。将基坑开挖至地表以下2 4 m 深处后,一场大雨使原始 的开挖方案受阻。改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替代方案。首先,回填 6 0 0 哪的粗粒土,振捣压实后,铺一层土工织物在压实后的表面土上。 铺设的土工织物为有纺高密聚乙烯材料,0 7 5 咖厚。宽条抗拉强度 ( a s t md 4 5 9 5 ) 为2 5 4 2 8 k n m ,握持强度1 1 1 0 n ,顶破强度为 3 4 4 5 k p a 。延伸率 5 。土工织物上方再铺一层3 0 0 舢厚的粗粒填土, 填土相对密度为9 8 。基础厚6 0 0 m m 。测得土工织物层的应力为 o 4 k n m 2 下部有机土的应力更小。由于有机土处在地下水位线以下, 预计不会出现明显的体积变化。测算得出建筑物的沉降为1 5 2 0 m m 。 该建筑物于1 9 9 8 年初完成,至今观测效果很好。 ( 2 ) 废墟上的基础 太阳城中心位于ta j i l p a 咀南4 0 k m ,是佛罗里达州h i l l s b o r o u g h 市的一个退休人员聚居区。9 0 年代末期,某开发商在该地区拟建一 个高尔夫球场和栋两层的住宅楼。在住宅楼的基土中发现在2 0 0 m 长 x 太原理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发现,废墟中大块的混凝土、木材等占开挖量的2 0 ,而且粒径 大多在砾石与巨石之间,很少有直径超过5 0 0 唧的石块。用压碎的混 凝土回填压实后,铺设土工织物,然后在织物上锚3 0 0 m m 厚的粗粒填 土,要求最小压实度为9 8 ,压实后的粗粒土其表面允许承载力为 1 5 0 k n m ,满足承载力要求。竣工后的沉降观测表明没有大的沉降变 形。 ( 3 ) 加筋地基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最早应用加筋地基的报导是王铁儒等在杭州印染厂气柜地基 中的应用“,气柜的直径为1 5 4 m ,高7 8 5 m ,重1 2 2 1 吨,其下淤 泥和淤泥质土厚1 4 m ,用抗拉强度为1 4 k n m 的土工织物制成长管袋, 内装碎石。分四层铺设,总厚度约l 米,直径2 3 米,并结合砂井进 行地基处理。其后,1 9 8 8 年又将长管碎石袋和有纺织物砂垫层用于 处理南京炼油厂二万立方米的油罐地基。同样取得预期效果“”。林晓 玲”。在杭州和绍兴等地的软土地基上,用长管碎石袋和土工织物加筋 砂垫层修建八栋4 至8 层的楼房,经过4 至6 年的运行观测,楼房沉 降已稳定、运用正常。 加筋地基成功应用的实践也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土 堤的地基加筋,例如堤防工程、公路或铁路路堤下的加筋地基;二是 浅基础地基的加筋,如油罐或多层房屋基础加筋,特别是条形基础下 的加筋地基:三是公路面层下基层的加筋,用于提高承载力、减小车 辙深度和延长使用寿命。此外,加筋地基( 垫层) 可与其它各种桩基 础结合形成复合地基。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天然软基上锚设加筋碎石热层,其主要 的作用有: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1 ) 提高地基承载力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与基础下土层的抗剪强度有关,用抗剪强度 较大的砂、碲石或其它建筑材料代替较软弱的土,可以提高地基承载 力。另外,土工合成材料使垫层的刚度增大,其原理为:土工合成材 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形成凹曲面,凹面上压力p 大于凹面下的压 力p s ,这就是网兜效应,即 p i ,= p p s 式中p s 为土工合成材料提供的向上的应力,称托举力。 将加筋砂垫层以及软土看作一个复合体,则筋材的铺设增加了复 合土体的当量模量e 。根据等效变形的原则有 三- = 旦二堡j e = e 曼二旦! e +e p 式中e 为土体的变形模量。 刚度较大的加筋垫层使得构筑物传下来的可能不均匀的基底压 力,通过垫层得到改善,使达到软弱土层的应力最大值减小。 ( 2 ) 减小沉降量 一般地基浅层部分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比例是比较大的。采用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代替上部软弱土层,就可以减少这部分的沉降 量。铺设土工合成材料还使垫层的应力扩散角增大,文献”“介绍, 结构合理的加筋垫层应力扩散角可达4 0 ”,这就使得传递到垫层下的 垂直应力大大降低,从而相应减小了下卧层土的沉降量。另外,铺设 土工合成材料后,由于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接触面问的剪应力传递,使 土工合成材料两侧的摩擦作用增强,剪应力增加,约束了土体的侧向 变形,侧向位移的减小也使竖向位移随之减小。 1 9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3 ) 加速软基囊亨意酐行 鞴辅鹾耩甄嚣犁誊绷,蛩两荫趵蕃罐潦粥缵潞烂墨;早南硅暂* 煳聪m 靼朝,圳潭氆哺囊麓猁嫩著磷甘型r 酎嬲氤良f _ 州裂黎翌。黄 型覃力等分布图形通囊意冷僭翅睡裔:搿嗡嗡觯髓确秭;臻珥衙蠢试 有萎彤髻酴罄;鼹黔鸵望燃鞭玛x “强始薯i 叫巍韩秭潞拍甜 嬲触拱鏊袋甏驺筐兰竿二亭蠹毳甍鹫暑溅酸荔; i i 通过 改变原模型的尺寸, 模拟分析在不同宽度、不同厚度等尺寸条件下加筋垫层的加 艘恍幸娴慕崧邸?芍傅脊淌导 x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3 ) 加速软基的排水固结 软基在荷载的作用下。若排水不畅使软基不易固结,形成较大的 孔隙水压力,可能导致由于地基强度降低而产生塑性破坏的危险。由 于加筋碎石垫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软弱土层受压后,垫层可以作 为良好的排水面,使软基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速加筋垫层下软 基的固结并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坏。 ( 4 ) 减小不均匀沉降 加筋垫层和未加筋垫层相比,强度指标和应力应变关系指标 均有所变化,强度提高使加筋垫层的应力扩散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加 筋垫层有一定的抗弯刚度,会使垫层下的应力分布均匀化,应力分布 趋向均匀有利于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 13 2 加筋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加筋地基的主要作用包括增加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和不均匀沉 降,以及提高抗滑稳定性,实践经验证明加筋土结构是成功的。伴随 工程实践的增多、模型试验和设计方法也在发展。到目前为止,对加 筋的机理和效果的评价还不够完善,在筋材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及减少 沉降方面尚缺乏适用的计算公式,所以在设计和施工方法等方面都存 在许多课题需进一步研究,这是因为土与筋材作用机理的复杂,以及 筋材形式的多样化。 另外,加筋地基设计中还存在选择筋材往往凭经验,选择材料参 数过于保守等问题,而事实上加筋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往往比设计取值 耍大得多,导致大量浪费。 因此,如何正确确定出加筋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它所包括的内容: 2 0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试验概况 2 1 加筋碎石垫层的原位试验 为研究加筋碎石垫层内不同加筋参数对加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 形特性的影响,研究各加筋参数对加筋垫层应力扩散效果的影响,并 为与以往许多学者曾做的室内模型试验结果作对比验证。进行了此次 原位试验。 2 1 1 工程概况 整个原位静载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 0 0 1 年1 1 月1 8 日至1 2 月2 0 日,第二阶段从2 0 0 2 年4 月1 6 日至7 月1 8 同。历时 四个月,共完成1 4 组土工筋带加筋垫层的静载荷试验。试验场地位 于太原市晋源区旧晋祠路以西的南堰地区,中化二公司集团集力大型 机械施工公司院内。 2 1 2 试验场地的地质概况 试验场地地貌属汾河西岸一级阶地,地表较平坦,在本次静载试 验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分布的主要是河漫滩相沉积的软弱饱和粉土。其 颜色呈黄褐色和褐黄色,含植物根茎及云母和氧化铁,粉土中夹薄层 粉质粘土,软塑状态,中等偏离压缩性土,为第四纪耪近堆积土,其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2 一l 。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2 1 饱和粉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t a b i e2 - 1 i n d e xo f s a t u r a t e ds j l t s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天然含水量w ( ) 3 0 9 天然密度p ( g c m ) 1 8 9 干密度pd ( g c 耐1 ) 1 4 5 天然孔隙比e 0 8 8 l 饱和度s r ( )9 6 液限w i ( )3 2 9 塑限w p ( )2 0 9 塑性指数i p 1 2 液性指数1 1 o 8 3 压缩系数a l _ 2 ( m p r l )o 4 8 注:g s = 2 6 9 根掘现场2 组原土的静载荷试验以及静力触探试验确定此场地 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 k = 7 0 k p a 。 21 3 试验材料的物理力学陛质 加筋材料的选用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加筋筋带由西安宏祥塑料有限公司提供。一种 为t g 塑玻复合加筋带:另一种为c p e 高强钢塑复合筋带。其各项力 学指标如表2 2 所示。 填料的选用 加筋土填料是加筋土结构的主体材料,填料与加筋材料构成加筋 2 d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_ - - - _ - _ _ - _ _ - _ - 一一 土的主体结构。从工程实践来看,填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 安全与工程造价。因为加筋土要求土能提供较高的剪切阻力,以确定 体和筋带之间的摩捺力,故一般选择无粘性土( 如砂、碎石等) 作为 填料。尤其在处理软土地基时,一般多采用粗颗粒。故本试验中, 加筋垫层所采用的填料为碎石,其粒径范围为l 一3 c m 。 表2 2t g 塑玻复合加筋带及c p e 高强锢塑复合筋带力学指标 t a b l e2 2t h em e c h a n i c si n d e xo f t gc o m d o s i t er e i n f o r c e db e l ta n d c p ec o m p o s j t er e i n f o r c e db e l t 筋带类型 t gc p e 规格( 哪) 2 5 z 52 5 x 2 ,o 抗酸碱度酸碱浓度( 3 0 )无损无损 偏斜率( 舢m ) 1 2 2 2 土工带加筋碎石土大型静力三轴试验 2 21 三轴试验方秦的确定。” 实验在黄委会水利研究院的“1 0 0 0 k n 大型电液伺服拳r 粒土动、 静三轴试验机”上进行,为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样尺寸为中3 0 7 5 c m 。按照不同加筋方式,静力试验共分成4 组。分别为素碎石一组, 2 5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单层加筋一组,双层加筋一组,三层加筋一组。 2 22 轴试验材料 土工带为西安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t g 玻塑复合加筋带,尺 寸( 宽厚) 2 5 m 2 5 m m ,极限抗拉强度吒= 9 4 3 m p a ,极限延伸率 民= o 8 7 ,模量e = 1 0 3 7 3 m p a 。碎石为河南辉县的青石,粒径5 3 5 m m , 干密度= 1 8 9 c m l ,颗粒级配见表2 3 。 表2 3 碎石土颗粒级配 t a b l e2 - 3t h ep a m c i es i z ed i s t r _ b u t i o 八o f c s h e dg r a v e l 2 2 3 试验的仪器 试验仪器采用1 0 0 0 k n 电液伺服粗粒土静、动三轴试验机如图2 1 所示。 图2 1 三轴试验装置 f 嘻2 一ld e v i c eo f t r i a x j a l t e s t 试验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试样几何尺寸:巾3 0 7 5 c m ( 直径高) 太原理工人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问题。对于一般工程主要以极限平衡原理为基础,考虑到加筋引起的 部分拉应力的影响,同时配合工程实践的经验参数和计算方法进行设 计:对于比较复杂或特殊的工程则应用岩土力学有限元分析原理,考 虑筋材和土的相互作用或复合材料性质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原型观测 和试验配合分析检验。 3 2 加筋垫层有限元分析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土工带加筋碎石垫层,研究重点不在于选 择更复杂的计算模型,也不在于比较各种计算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 响,而在于通过比较各相关因素对加筋效果的影响,深入研究土工合 土工带加筋碎石垫层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为指导工程应用服务。 本文将加筋碎石土看成宏观均匀的复合材料,碎石与土工带的作 用表现为内力而不对其进行具体的应力分析,用a n s y s 软件建立加筋 地基的计算模型,根据非线性计算的原理方法,利用a p d l 语言编制 加筋地基非线性分析的二次开发程序。 3 2 1a n s y s 简介 a n s y s 公司是由美国著名力学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力学系教授 j o h ns w a n s o n 博士于1 9 7 0 年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总部设在美国宾西 法尼亚洲的匹兹堡,目前是世界c a e 行业最大的公司。近3 0 年来, a n s y s 公司一直致力于分析设计软件的开发。维护和售后服务,不断 吸取当今世界最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领导着有限元界的发展 趋势,并为全球工业界所广泛接受,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织结构设计与岗位分类
- 工程管理背景知识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理论巧用试题及答案
- 经济师考试常用公式试题及答案
- 如何评估项目投资风险试题及答案
- 冒险岛家族办公室设计
- 银行业务风险防控手册
- 酒店客房部服务质量手册
- 网络营销推广与广告投放协议
- 行政管理经济法概论考试记忆法与试题及答案
- 基于Java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潜污泵维护保养规程培训
- 2024年辽宁农电工考试题库中级电工证考试内容(全国通用)
- 医院学习民法典课件
-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边通车边施工路段安全专项方案
-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课件
- 医院放射诊疗防护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2024年江苏武进经济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星巴克基本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