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艺术史观中,女人的存在仅仅是一个可以被凝视的对象,而作 为艺术家,她们则无疑是缺乏理性和创造力的。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无论中国还 是西方,自古就存在着很多优秀的女性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述说着心灵。从中西方 女性艺术历史的角度入手,研究女性在几千年父权制社会的生存状况,虽然有很多女 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却完全淹没在男性话语中。中西方女 性艺术家生活在相同的困境下,却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女性艺术家角色、 创作题材和自觉意识的差异。通过对中西方女性艺术共性问题、以及双方的差异研究 后,总结出造成双方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从而更清楚地认识中西方女性艺术的差异和 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女性;艺术;相同;差异;特点; a b s t r a c t g 锄e r a l l yb e l i e v e 廿l a ti i la m a l e - c 锄t e r e da r tl l i s t o r y ,m ep r e s c eo fw o m c 觚b e j u s t a g 配ea tm et a r g e t 趾d ,嬲a n i s t s ,m e ya r eu 1 1 d o u b 刷l yi sm cl 础【o f a 瑚脏o n a la i l dc r 础v e a sam a t t e ro f 触i si l o tt l l ec 弱e ,w h e m e rc eo rw 懿t 眦,l 瑚s i i l c ea n c i e n t 妇觚d n l a t 岫a r cm a n y0 u t s t a i l d i n gf 锄a l ea r t i s t s t i l i sp 印e rm a i l l l y 舶mt l l ew 销t e mw o m 饥 s t a r tw i m m ep 懿p e c t i v eo fa r tl l i s t 0 l es t i l d yo fw o m e ni i lp a t r i 砌a ls o c i e t yt l l 埘昭a n d s o f y e a 瑙o f 删v a ls i 删o n p o i l l t e d0 1 nm a ta l t l l o u g l l 岫a r em a n yf 锄a l e 枷s t si nm e l l i s t 0 巧o f a n a n d m a d e 锄o u t s t a i l d i n g c o n 臼曲u t i o 玛姗i t i s 筋l y 灿m 明卿i i l m e m a l e d i s c o u r s e w e s tp o i i l t e d0 u tt h a ti nf h a l ea r t i s t sl i 啊l 培i n l es 锄e 删i c a m 锄t ,b u ts h o wa d i 任e 他n t 由r e r l do f 小e l o p m e n t ,p o i n t e do u tt h a t “rl i v e sa w a r 黜s s ,s e l “e v e l o p m c n t 距d a w 孤潲so fn l ed i 矗h 谳u g h l ew o m e ni nm cw e s t 锄a n 伽幢i m o np i o b l c l i l s ,嬲 w e l l 弱d i 行柏l c 髂o nm et 、) l ,os i d 器,i i l 、) l ,:i l i c hb o 廿ls i d 懿s 眦珊e du pt l l er e 舔。璐f o rt l l e i i i l b a l 锄c ei nd e v e l o l ,删,s o 嬲t om o r ec l 船d ym l d e f s t a l l dm ed i 伍即涨si nm ea no f w e s t e mw 0 i n e n 锄dn l d fr e s p e c t i v ed m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k e yw o r d s :w o m ;a r t s ;t h es 锄ed i f f 湘l c ei l lc h a r a c t 舐s t i 馏;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 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孟牢趔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牵趋罐易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反鲤攫:j 3 _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么主洫2 卫拗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纵观中西方失落的女性艺术史,并不是女性比男性缺少艺术才能,也不是女性根 本没有参加美术创作活动,是因为在男性为主社会观念中,女性无法成为主要的创造 者,她们只能成为被男人观看、注视的对象。虽然中西方女性都生活在男性绝对权威 的话语下,都没有从事艺术创作的绝对自由,但是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环境、女性受教 育状况的不同,使中西方女性艺术家在面对强大的外界压力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 展态势。通过最终的比较研究认识女性艺术的发展全貌,认清中国同西方女性艺术发 展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是几千年以来父权制社会的产物,是男性为主的历史, 而女性艺术家几乎无迹可寻。从最基本的艺术史研究对象的完整性来看,我们有必要 研究女性艺术史。而且艺术史理解的狭隘和偏颇也势必影响到对艺术史的深层理解。 同时对女性艺术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和研究现代艺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大量资料的查询发现,对中西方女性艺术的研究只是各自停留在纵向的单独 研究上,没有横向的延伸式展开,故本论文展开了。差异性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较 高级阶段,单独的对中西方女性艺术各自的研究,虽然有细密的特点,但是存在着孤 立性、片面性。在中西方女性艺术比较中,可以看出异同,加强对中西方女性艺术的 认识。同时比较也是对中西方女性艺术认识的独特角度,使其研究更全面更宏观。通 过对中西方女性艺术研究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女性艺术发展的态势,从而促进其更好 的发展。 本文从中西方女性艺术历史的角度入手展开,涉及男性规范下的女性生活、形象、 绘画。由所有女性艺术家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入到其差异性的研究,并追述其根源。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中西方女性艺术发展遭遇的共性问题 ( 一) 男性标准下的女性生活 1 、规范束缚下的女性生活 在中国女性的生活是完完全全的掌握在男性的手中,男性提出的女性标准完全被 女性所接受,甚至女性也写出教化女性的文章。班昭的女戒只有一千六百个字, 却将女性规范系统化,成为以后两千年女人的修身教科书,对女性规范了两千年之久。 而班昭本身,虽然完成了汉书、女戒,拥有超过一般女人的特殊地位,但同 样因为她是女人,活着的时候只能把官封给她的儿子,死后也不能如同相等功绩的男 性一样,拥有一篇独立成章的传记,而最终还是被称为“曹世叔妻。从班昭以后, 历代都有女人出来替男人教化女性,长孙皇后的女则、宋若华的女论语、王 相之母刘氏女范捷录。当然更多的是由男性完成的,基本上是女戒模式的延 伸和变体,而内容却越来越苛刻,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荷马史诗古代西方世界的一部著名杰作,在奥德修记中已经明显地表现 出对女性的轻蔑。奥德修的妻子潘奈洛佩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子,可是她在家庭中的 地位很底下,儿子能成为她的主人。她在家中也没有对外人说话的权利,当她对别人 说话时,儿子却打断她说:“你还是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做你的事去吧,回到你的织布机 和纺梭那,命令女奴干她们的活;讲话是男人们的事,首先是我的事,因为我是这家 的主人。”甚至还记载“从今天以后就不要对女人太好了,不要知道什么就都告诉女 人,应该只说一部分,同时也要隐瞒一部分,因为女人总是不可信赖的。 甚至连女 神雅典娜也告诫潘奈洛佩的儿子注意不要让母亲拐走家中的财产:“你不要让她不得到 你的同意,就从家里把财产带走,你要明白女人的心意,她总是希望增加她所嫁人的 财产,至于她过去的孩子和已死的前夫,她就再不想也不去管了。我们不难看到男 女在荷马时代的劳动分工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她们类同女奴。在整个古代社会 妇女生来就是劣于男性的,她们的职能仅限于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有意义的社会关 系和牢固的个人之间的联系要在男人那里寻求和发现。 2 、徘徊于男性的女性意识 中国女戒要求女性委屈求全,卑弱低顺,忠贞不二,还对女性的一言一行提 出具体要求:走路不能回头;说话不许掀嘴;坐的时候不许动膝盖;站的时候不许摆 。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h 】中华书局,2 6 5 。荷马伊利亚特【m 】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9 6 s u s a nm o l l e r0 k i n :w 0 眶ni n 盹s t e r np o l i t l c a l1 删g h t ,p r i n c e - t 嘣u n i v e r s i t l p r e s s1 9 7 9 p 1 6 回荷马伊利亚特【m 】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9 6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裙子;高兴不许大笑;生气不许高声;更不能朝墙外看;也不能走出庭院。同时也给 女性树立了一些遵守规范的模范,要女性学习和仿效。这些榜样一般都是古代孝女贤 妇,只是早期倾向于相夫教子尽妇责,而到了明清事迹更极端化,女性遭受的磨难越 奇越苦受到的表彰越高,致使最终逼出许多“惊世骇俗 的不惜命的故事。夫死其妻 自杀、绝食、挖眼、割耳,甚至很多未过门的女子也如此,这样的事情在明清烈女传 中成千上万,而且女性统统没有名字,只是被记录为某节妇、某烈妇、再不就是某某 氏。这些可怜的女性在家庭范围内的任何才能和成就,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只有在 执行男性社会树立的规范的榜样下,在自我虐待中,女性才能够超越家庭得到社会的 承认。而这种承认也是十分可怜的,即使像班昭这样的女子,封官进爵也是儿子的事 情,而其他节妇烈女,拼了性命也无非在列女传中占上几十到几百个字的位置。 在西方最早的文学著作荷马史诗中,女神是无处不在的,这些女神具有力量、 尊严和地位,也拥有美貌和德行,但是事实上她们还不如普通的妇女,其自身的女性 意识完全徘徊与男性的标准之下,她们实际上更多体现了男人的特点,如女神雅典娜 就被赞扬为“有男人气概的”。史诗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男权的意识,男人们把妇女 分裂开来,让她们具有男人们希望女人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中既有男人自己的影子, 又有他们理想的追求。但是对于世俗的女人,尤其是成为他们妻子的女人,则是他们 家庭中的一个物件、一个奴隶。女人无法成为男人意义上的人,她们也不可能具有男 人的德行,她们没有对自身的、全面的自我意识,她们对自己的认识完全来源于男性。 女人是男人的从属品,女人虽然作为法律上的自然人,但是她们的身份在结婚后便消 失在丈夫的身份中。妻子没有权利签署一切契约,没有权利进行法庭辩护,这一切完 全由丈夫代言。女人按照男人的要求呆在家里,不参加公民会议、不看戏剧、不继承 财产,还按照男人的审美,去打扮自己,男人喜欢白皮肤的,女人就用含大量白铅粉的 化妆品抹脸;男人喜欢细腰,女人就用钢片做成内衣,让自己的的腰尽量的缩小。当 男主人不需要女人有文化的时候,女人就呆呆的无所事事的待在家里。当男人需要一 个有文化的女人来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女人就开始了象征性的学习。 3 、男性中心的女性存在 大多数女性的一辈子生活都走不出自家的后花园,女性的生活完全被规范在以家 庭为中心的狭隘、封闭的范围之内,古代妇女基本上是被封闭在“门”中的。女性只 能主内,大门里面的家才是女性的合适位置,女人不能走出家门,女性学习读书、作 诗、书画、下棋、弹奏、女工也不过是摆摆样子,只是一种自我消遣自我娱乐,是用 来消磨大量的闲暇。而理妆、凭栏、哀叹更是占据了女性的大量时光,久而久之形成 了哀婉、柔弱的性格。大多说的女性一生都没有走出室内和后花园,中规中矩的服从 着压抑着性情,可这些并没有给女性带来更多的家庭幸福生活。男性仍然可以以各种 理由续娶别的女子,仍然可以家中摆着若干的女子,去寻花问柳。烟花女子是以声色 服务为业,不必苦苦苛求获取得不到的“贞女节妇”之桂冠,也不必受种种家法族规 和伦理纲常的约束,她们可以作为纯粹的女人出现在男子面前,使男女之间更富有诗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情调和浪漫色彩,并施展种种性魅力来吸引男子。妓女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男性,更 是在才艺方面加以学习,因此历代妓女的文学素养和诗赋水平都超过良家女子。古代 男权社会一方面用妇德贞操把大部分妇女幽闭起来,大力倡导贤妻良母、节妇贞女, 另一方面却又把妓女排斥在社会之外,降于良家妇女之下,使她们卑贱地存活于社会 底层,供男性来玩味,满足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的愉悦感。而古代的贞节观更是 严酷,规定女性不可烧香、不可看戏、不宜探望亲戚及喜事宴会、久住娘家亦非美事。有 的妇女遇上火灾或水灾,因不能抛头露面,有失闺训,只得固居内室活活烧死。如果 恰逢被男子救起,而自己的手足、身体碰触过男子的手或身体了,或是与男子同坐一 条船,也被看作有损贞节,有的妇女宁愿再赴水火而死。至此,“男女之大防 甚严, 倡导贞女节妇为社会普遍信条,一座座贞节牌坊标立,不知有多少善良青春女子被绞 杀于“贞节 名下。更让人惊奇的是还出现了贞洁带,而这种制约女性的工具不仅出 现在中国同样出现在西方。贞洁带有两片铁片组成,顶端缚有铁带,可拴在女子的腰 间。两个铁片上各有一个孔,供排泄用、孔的阔度仅能容一个手指,且有尖锐的铁齿, 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她们不洁,却丝毫不顾及穿戴上对女性的身体及心灵上的伤害。 在西方妇女同样被禁锢于家庭,普通妇女被视为家庭的奴仆,她们不仅不能继承 财产、支配嫁妆,也不能接受教育,完全丧失了参与政治的机会,甚至没有说话的权 利,讲话是男人的事情。即使在以民主著称的雅典,妇女的行为也要受到男性官吏的 监视。雅典男子可以以无子、不贞轻松和妻子离婚,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想离婚,那情 景就完全不同了,该女子必须到执政官那里,交一份书面申明,详细陈述她离婚的理 由,如果丈夫反对离婚,执政官就不受理。妻子是绝对不能提出离婚的,但男人可以 随意的把妻子遗弃。在公元前5 世纪发布的十二铜表法其第四编规定了家庭的次 序,授予已婚男子以家长的权威,并赋予他们监护的权利。因此,只要妻子逾越了她 的职责,男性就有权利召集长辈会议,从而审判他的妻子。在继承财产上,女人不能 享有土地的继承权,她们能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唯一财产就是嫁妆,而男性在相当长的 时间里始终占有女性的嫁妆,甚至离婚以后也是如此。在罗马婚姻早期,男方要向女 方支付买妻钱,而这笔钱一般是要给新娘的父亲,女性只是父亲的私有财产,在婚姻 对象上父亲做主。基督教会的女性观,可以追随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中所包 含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以及随之而来的禁欲主义等内容。圆从1 日约上看,男女 在起源上就已经显示出了不平等,男先女后,上帝造女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男人独 居,帮助男人。而且女人只是男人的肋骨作成的,是女人让男人堕落,是夏娃在蛇的 诱引下吃了禁果后又让亚当吃了。基督教会竭力贬低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地 位和权利,中世纪的女性在这种思想的禁锢下,就连服装也发生了变化,穿几乎与男 性相同的斗篷、面纱、极力掩盖女性的曲线美。 基督教会认为女性应该完全服从丈夫, 女性只不过是错生的人种,性的主要任务就是生育,女性只是男人的玩伴而已。女性 西贺容璋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浅探【】学术研究,2 0 0 4 ( 9 ) 。傅宏基认识西方文明之源【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7 ( 1 1 )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5 0 _ 1 0 0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弱者、女性的行经和生育是不洁的、污秽的,而生女孩比生男孩的污秽程度加倍。 外出时,必须要有男性的陪伴。女性没有经济地位,女奴在妇女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只是被迫的在各个生产领域劳作,据记载女性甚至参与修筑迷宫建筑等大型体力劳动。 ( 二) 被淹没的女性艺术家 1 、女性艺术家能力被遮蔽 翻开美术史书,你会发现艺术史的构成几乎完全是男性艺术家,而女性艺术家人 数稀少,作品记载更是寥寥无几,而仅有的几位女性艺术家,也是生存在男性的眼光 趣味之下。男性总是以自身为出发点,挑选着、评判着女性的绘画,决定着女性艺术 的题材、技法,更决定着女性的自身形象、以及女性的生活。女性在自身的艺术发展 中,从来没有像男人一样,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创作,在整个艺术史中女性 艺术是缺席的历史,女性艺术家只是起着点缀、陪衬男性艺术家的作用。可是事实上, 女性艺术家是存在的,有很多取得过自身的光辉成就,可是历史仍然无情的埋没了女 性艺术家,甚至逐渐歪曲了女性艺术家的才能。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古 国,但同时也是具有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开始排斥 女性的地位,认为“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逐渐在男性的个人感叹中建立起男性的 至尊地位。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女性也就不足为奇。女性的艺术才 能是不被承认的,她们的艺术贡献也一直不被提及,女性艺术家的姓名直到宋以后才 被较多的提及,但这些女性艺术家只是在她们男性亲属的姓名之后出现,作为女性的 她们无论多么有名气、有才能,都只能以某某人之女、某某人之妻妾等身份出现。例 如:赵希全妻汤氏、宋妇曹氏等,古代社会中的女性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名字,她们 只是归依于男性的姓氏,身份上也完全从属于男性,而以独立身份出现的多是妓女, 她们并不是地位高,而是没有可以依靠的男性,才不得已以真实的姓名出现。 在西方最早关于女性艺术家的记录发现于老普林尼的历史的本质,共纪录6 个 希腊女艺术家的名字,但很少提及她们的生平和艺术。文艺复兴作家薄伽丘的圣克 莱尔的女性气质中收集了1 0 4 个真实的和神话中的女性传记,也是从这本书开始, 形成对女性艺术才能的怀疑,从而逐渐形成在艺术上,女性完全应该低于男性的事实。 圆薄伽丘认为“这些女人的成就是值得称颂的,因为女性的智力不擅长艺术,这样的事 情没有相当出色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而女性往往是缺乏这种能力的 。在薄伽丘的眼 里,女性就应该是温柔、高雅、诚实、贞洁的,而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处理家务。丢勒 在1 5 2 0 年的时候就仅用一个弗罗伦萨金币买下当时年仅1 8 岁的女画家苏珊荷内鲍 特的袖珍画,并写下“这是多么奇妙的事,一个女人可以做得这样好。瓦萨里在著 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传记中,把少数男性艺术家记载为得自神助的天才,当然 这只是男性绝对不包括女性,瓦萨里认为女性的成功只是来自勤奋,她们绝对不是天 。论语阳货【m 】三联出版社,2 0 0 6 7 。李建群西方女性艺术研究【m 】山东美术出版社,2 0 0 6 5 2 2 _ 2 3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才。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个女性太专注于工作,那就是拿她的一身幸福做赌注。女性更 重要的不是才能,而是她的教养,女性应该擅于做家务,而且最好一定要漂亮,还要 精于音律,在男人烦闷的时候弹上一曲那才是最好, 2 、女性艺术家角色定位 女性的地位是如此的低下,因此我们对女性艺术家的了解,也只能从有限文献中 捎带的一点点言语中展开。据说文解字记载,“画嫘,舜妹。画始于嫘,故日画嫘。” 说文解字把绘画的始祖追溯到一位女神身上,这说明早期绘画创作是与女性相关 的,但是虽然女性在原始神话中作为始创者登场,但在以后世世代代中,女性并没有 巩固住自己的地位。从画始到第一位被记载的女画家已是三国时期,这位女画家之所 以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除了她自身具有卓越的才华,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是丞相赵 达之妹,吴王孙权的妻子,是她身旁卓越的男性才使她具有引人注目的光彩,虽然赵 夫人巧于机、针、丝,不仅能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还能绣作五岳列国,被誉为“机 绝和“针绝打,但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女性在记载中也只是被只言片语的提及。被誉为 古代四大画家之一,疏体的开创者张僧繇,就是从卫夫人的书法中得到启示,“张僧繇 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划,别是一巧,钩官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 用笔同矣。 圆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卫夫人在书法上的独特造诣,为张僧繇创“笔阵 图”直接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卫夫人的技法能够被男性艺术家接受,并创造出“点、 曳、斫、拂 四种用笔方法,这足以证明女性艺术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卫夫人在艺 术史上并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代后唐的李夫人,被认为是第一位对影摹竹的人, 图绘宝鉴更是将她视为“墨竹之祖 。宋朝的李夫人,能临松竹木石,令米芾难辨 真伪,其画“悬之高堂风动壁 ,令黄庭坚发出“健妇果胜大丈夫”的感慨。元朝管道 舁,赵孟颗之妻,元仁宗对管道舁倍加赞赏,特命管道异书千字文,书毕令玉工磨 制玉轴装裱珍藏,喜言“令世人尽知我朝有善书妇人 。管道异的墨竹更是笔意清绝, 居然能写竹七、八十种。文傲,文从简之女,文征明之玄孙女,明代姜绍书无声史 诗给与了极高的评价“虽徐熙野逸,不是过也。”明末钱谦益认为“点染写生,自出 新意,画家以本朝独绝”清张庚更认为,“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傲为独绝 云 。除了这些闺阁画家以外,还有一些妓女画家显露艺术才能,柳如是登花信楼,画 兴大发,趁兴设色挥毫描绘花信楼周围的景致,这幅画为女画家所创作的现存的第一 件写生山水画,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范钰,志行高洁,功力深厚,落笔不凡,“笔 墨间有天然气韵,妇人中范华原( 范宽) 也 。明代李因花鸟画一枝独秀,清窦镇国 朝书画家笔录认为其“水墨花鸟苍石静逸,颇得青藤( 徐渭) 白阳( 陈道复) 遗意 。 其夫葛征奇感叹,“花鸟画我不如姬”。 在西方男性认为花卉是适合女性的,因为女人和花卉一样娇柔、脆弱,女性天生 许慎说文解字【m 】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3 6 。吴诗初张僧繇中国画家从书【m 】上海书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鸲7 国陶永白中国女性绘画史【m 】湖南美术出版社,2 0 0 0 6 8 9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就是次等的、从属的,女性天生就是缺乏智慧的,她们没有能力脱离家庭。就这样女 性的艺术成就一直受到忽视,而这一系列的观点也就成为先入为主的标准,成为衡量 女性的标准,女性艺术一定是限于优雅的、装饰的、娱乐的、家庭的、个人情感的, 而女性擅长的粉笔画、肖像画、袖珍画、花卉画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刺绣、编织只是 工艺,最重要的是女性擅长的艺术是完全区别于男性高雅的艺术。女性在艺术中只能 是被观看、被注视的对象。即使女性艺术家的地位已经如此,男性对女性艺术家的数 量,还是尽可能的压制,许多优秀的女性艺术家,她们的作品完全归属到父亲或亲属 的名下,例如:1 7 世纪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谢简特内斯基,她是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位 受到肯定的女艺术家,在强奸案发生以后,简特内斯基以女性独有的坚强,用画笔述 说着完全不同于男性的女性观,展现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在弗洛罗萨、热拉亚、那 不勒斯大获成功。但是历史却没有记住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艺术家,其大量的作品归属 画家父亲的名下,只是在5 0 0 年后的近年,她的名字才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同命 运的还有,1 6 世纪威尼斯画家玛丽塔鲁布斯提,她的作品一直归于父亲丁托莱托名 下,虽然当时她的肖像画名气很大,西班牙和奥地利宫廷都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各国 皇帝都邀请她入宫廷当画家。历史上还有很多女艺术家,因为和男性大师的绘画风格 相近,而完全淹没在男性的成就下。女画家朱迪莱斯特,是1 7 世纪荷兰最著名的女 画家之一,但却在1 7 世纪完全在艺术史上消失,直到1 8 9 3 年才重新被人们注意。只 因为她一直服务于哈尔斯工作室,只因为她的风格接近于哈尔斯,而男性艺术家的市 场行情更被看好,因此女性艺术家的努力、才华、辛苦被一笔购销。这种情况还出现 在新古典大师达维特的女弟子们身上,当我们翻看艺术史书籍的时候,当我们感叹男 性艺术家的杰作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这些大师的作品,有时竟然是由完全不被看好, 处处受贬斥的女性独立完成的呢? 中国和西方的确存在一些优秀的女艺术家,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说她们并不比男性 差,但是在整体画家数量上来看,女性并不占有优势,绘画还是以男性为主,女性在 艺术史中是失落的历史。 ( 三) 男性审美下的女性形象 1 、神女到美女的转变 中国古代的女性,在社会上到底是什么形象呢? 从我们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举便可一探究竟。从中透露了古代男子择偶的条件, 君子心目中的“好逑 ,是一位淑女,而且是幽闲、贞静、举止安详稳重的淑女。并且 重在女德( 即三从四德) ,美貌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男女相遇,一见钟情,多重在强调 女子的美。而最早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女娲就不涉及女性的美,这些女神形象和众多的 男神形象,在原初的传说中,同为创世纪的主角,共同创造和承载一切。而早期对这 些女神形象的审美原则,也只是体现在女性的气势和智慧上,与后代作为男性消费的 4 王秀梅译注- 诗经国风周南口川中华书局出版社,2 0 0 6 9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貌无关。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女神形象在其后的父权制话语中,渐渐的 失去了自己的特质,逐渐演变为男性消费的、柔软的、丰满的或消瘦的、充满感官美 的被动美女。最高权利者喜欢什么体态的的女性,社会流行什么风尚,女性就按照什 么标准要求自己。魏晋南北朝崇尚玄学,关注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形成高逸超脱的风 尚,此时的女性不论在现实还是在艺术中的佛道像、陶俑、绘画中,都是秀骨清像, 仙胎道骨般的轻盈,气质超凡脱俗般的高雅,成为文人心目中可遇不可求的美女,而 所谓的“骨气情思,是文人共同追求的理想气质。而到了唐朝,及时行乐成为社会生 活的基本信条,丰富的物质消费成为普遍的社会观念,而女人也逐渐成为不可少的消 费品,女性在艺术中的形象也从文人化逐渐进入世俗流通,成为市民阶层的消费品。 仕女图在此时极为风行,在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也从实用到贵族享乐,从文人梦想到世 俗情绪,最终成为观看、玩赏和消费的对象,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男性对女性的消 费审美。女性也由原来的秀骨清像转变成丰肥,丰腴、华贵成为此时的审美观念。唐 朝的仕女画也开始突出女人的肥硕和娇艳,描绘的女性好看而又富有诱惑,表现出了 男性对女性的消费审美,更深层次的表现出贵族女性的幽闭奢侈生活,以及单调慵懒 的精神状态。五代、宋、元,随着都市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女人的审美也日趋世俗 化,就连菩萨神女也变得可亲可近起来,大量的世俗题材、平民女子开始入画,内敛 理性成为当时的审美观念。男性为主的社会怀抱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仁者的博大心怀,并兴起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王者豪迈壮志,治国平天下成 为社会男性的追求,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仕女画在宋代自然比较衰落,比唐代的仕女 画更加朴素、端庄。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特殊的社会现状和民族冲突,加深了文人 的隐居意识,元代的山水画发达,仕女画衰落。在少量流传下来的女性形象中,宋代 的端庄也变得更加柔化,女性化开始回归。到了明代的时候,汉族的政权趋于稳定, 女性审美消费观念与仕女画一起,在文人画家的倡导和参与下又得到深入发展。文人 对女性的审美成为主流,女人的文雅、恬静、温柔娟秀得到强调,女性一律修颈、削 肩、细腰,神话中无性别的女神开始变得飘忽瘦弱。到了清朝这种情况更是日趋严重, 呈现了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王朝衰败的病态气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刻意追求一种病态, 多愁善感、弱不禁风成为男性心中理想的美女形象。在整个封建社会,无论女性的形 象是胖是瘦,是美艳是朴素,女性都没有自己的审美评判标准,从来都是以男性的标 准来衡量,女性的自身价值只有通过男性的标准才有意义。各个时代的女性大大的迎 合着男人的审美情趣,甚至不惜付出惨痛的代价。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妇 女装饰陋习,用狭长的布条把脚裹起来,使足部变形而最终形成比烟盒还小的小脚, 这个小脚的标准是3 厘米宽,1 0 厘米长,裹脚大约在女孩子4 、5 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要 选择秋天的时候开始裹,要经过试缠、试紧、裹尖、裹瘦、裹弯几个步骤。裹脚的过 程是相当痛苦的,感染、疼痛、哭泣、扭伤、脱臼、肿胀、溃烂、抽筋、骨折,伴随了 整个裹脚过程,把脚由平直弯成拱桥状,再成马蹄状,直到脚尖脚跟紧在一起,脚弓 缩的无可再缩的时候,才算裹成。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美丽与否是最重要的,是获 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至于能不能走路与痛苦,谁又在乎呢? 而小小年龄的 8 东北9 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女孩子忍受这么大的痛苦,只是因为南唐后主十分喜欢看脚如新月的宫嫔,在莲花上 起舞。皇上喜欢,其他的嫔妃也纷纷效颦,大批的女孩子开始戕残自己的肢体,而从 此以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到了清代,竟然娶妻以大脚为耻,小脚为荣。如果女子脚 大,母以为耻,夫以为辱,甚至亲串里党传为笑谈,女子低颜,自觉形秽。女性在生 理和心理上备受折磨,甚至连上厕所、走路都困难,而男性却对此赞不绝口,促使缠 足之风登峰造极。 2 、女性妆容的转变 西方女性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总体处于低于男子的社会地位状态之中,女性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活动仅限于家庭生活领域,基本处于被掌控和被歧视的状态, 女性的服饰、身材、装扮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男性的审美标准。在古希腊尽管 妇女地位总体较低,但大量的女奴和自由人家的主妇仍然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她们在手工业生产、城市贸易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大多数古代文明相 比,罗马妇女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的拥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同时拥有较多的社会自由。 因此男性对古希腊、罗马妇女的审美也没有停留在夸张女性生理特征上,因此女性的 装扮和男性差不多,服装只是用一块长方形的布料经简单的对折扎系后披挂在身上, 不用针线缝制,自然形成多层的褶皱,线条流畅、结构简单。古希腊女子的多立安式 外衣,一侧的侧缝自腋下到下摆都不缝合,女子在行走运动中,健康的躯体会自然的 暴露,这一点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包容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到了中世纪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发生了改变,耶稣创立基督教的初期,为了获得更 大的受众面,把妇女看做是社会中平等的一员,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甚至对妓 女、寡妇、女犯人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也给予了关怀,把福音传给了妇女。而随着 基督教从罗马帝国的反抗者转变为罗马帝国的统治工具时,他逐渐抛弃了早期的博爱、 平等,对女性进行了肆意的践踏和侮辱。女性的地位一落千尺,成为被谩骂的对象, 女性的卑贱、不洁,成为男人追求精神生活与灵魂解脱的障碍。基督教会极力贬低女 性的家庭作用、社会地位,此时的女性再也不敢大胆的裸露,穿上了长筒形的外衣, 女人常常披着长及脚踝的斗篷,头上还常常盖上到脚踝的面纱或头巾,从而形成一种 完全封闭的外观,充满压抑的神秘气氛。男性社会对女性观念的转变,直接决定了女 性对形体的掩盖、封闭保守、层层掩盖。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工商业发展,城市生活 开始复苏,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女性的地位与生活的状态也产生了 微妙的改变,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盛行起来,人们渐渐的相信玛利亚是远离罪刑的, 上帝的所有恩典只有通过她才能才赐福到人类身上。对圣母崇拜的兴起,或多或少的 影响了男性的观念,使女性的大受其益。这一时期女性的着装常将外裙的下摆掀起掖 在腰间,形成腹部的隆起,强调女性的孕育、繁衍后代的性别特征。中世纪中后期的 骑士爱情,把女性转变成了仙女,女性得到男性的崇拜、服侍。骑士对女性毕恭毕敬、 。李风飞中国妇女缠足与反缠足的历史考察【j 】学习与探索,1 9 9 7 ( 3 )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竭力的保护疼爱她们,女性则以服装新奇、装饰精巧华丽来讨好男人,异性对女性的 追求、宠爱,刺激着女性的修饰欲望,大领口、袒胸、露背、紧身裙成为女性的最爱。 当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男性尊崇、呵护甚至玩味状态的时候,女性才会更加关注上天 赋予的女性特征,极端的追求完美,用各种方式来修饰自己,出现了厚妆现象。厚妆 是指女性妆容的掩盖程度较高,几乎掩盖了脸上的全部特征,甚至看不清面部表情, 其目的是达到理想的肤色,掩盖皮肤的雀斑和瑕癖。厚妆的铅白粉对女性的皮肤造成 了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女性面部的铅中毒,卸妆后呈现一张张青白的面孔,女性又不 得不用另外的办法来掩盖铅中毒留下红肿、蜕皮,白白的脸配上油腻的各色胭脂,刺 激着男人的感官,刺激着女性的矫揉造作。紧身内衣就是其中的一项“伟大”发明, 其独创性绝不亚于中国的三寸金莲小脚。欧洲中世纪,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为了进一 步同粗壮的农妇拉开距离,整天在自己的腰胸之间打主意,终于费尽心机发明了一种 叫做“c o r s e t ”的紧身内衣。与其说它是内衣,倒不如说它是铠甲。那是一种为束腰、 箍腰和托乳而精心制作的女性铠甲,但它与铠甲的功用又完全不同,铠甲是用来防身 护体的,它的作用却是为了压迫筋骨皮肉。它把身体的自然形态当成了必须矫正的东 西,最终要把一个女人从腰至肩再塑得几乎像v 形的花瓶一样,通过把腰胸部分尽量缩 小的做法,以达到突出乳房的目的。这种褡裢似的内衣甚至夹有铁片,或辅以鲸骨, 讲究穿戴的女人一旦把它穿在身上,便如同置身刑具之中。男人在艺术上创造出理想 的女性形象,热衷效颦的女人往往不惜拿自己的身体去做试验,结果总是把事情搞得 过了头,前仆后继地为时尚作出了牺牲。有个力反紧身内衣的医学博士曾激烈地指责, 说紧身衣对西方妇女的残害甚至比中国女人的缠足还要厉害。 ( 四) 男性标准下的女性艺术 l 、中国女性绘画对男性的依附 在中国到宋代,绘画史中才逐渐有了一些关于女性绘画和女性画家的记载。但与 男性画家比较起来,女性的人数很少,仅仅百分之几的比例,显然只是一种点缀。在 材上,女性画家的绘画题材没有超越已有的一些内容,在这些男性画家擅长的门类里 女性画家只能是依附于男性画家,例如:明代女画家仇珠的人物画就被说成“绰有父 风,并且“一扫脂粉气 。对女画家的肯定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因为这一类题材是男 性文人所喜爱的,其次,作品的品鉴标准是按照男性文化的风尚需要来制定的。最后, 对女性画家的推崇,是无论无何也不会超过同时代男画家的地位。女艺术家的点缀, 只能更加凸现出男性的文化标准是天经地义的,只能是更好的巩固男性的文化。再从 几则书法评论谈起,文字记载的古代中国女性形象,大多数不是贞妇烈女就是弱不禁 风,很少有正面阳光的形象,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文化及权力等因素在 内,以至于与女性相关的词或以女性形象作的比喻也大多带有负面或贬义的色彩。黄 回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m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0 6 0 - 9 7 。布罗顿赵国新译文艺复兴【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0 7 7 l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庭坚是北宋时期的书法家,在书法史上与苏轼、米芾、蔡襄一起被称为宋四家。他在 评点当时书风时说:“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装梳,百种点缀,终 无烈妇态也。”米芾在论及蔡襄书法时日:“蔡襄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 多饰名花。 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类似这 样的例子可以说俯拾皆是。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黄庭坚和米芾两位大家的心目中“新 妇 与“少年女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无非是“百种点缀”、“体态娇娆。这样的 看法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评价。古代中国,男性不仅掌握着管理国家的 权力而且也享受着接受教育的特权。他们所接受的儒家教育是宣扬“男尊女卑 、“女 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他们所看到的书籍也是宣扬“女性柔弱、屈从、被动 的。 这样的一种环境不仅使男性相信女性应该“百种点缀”、“体态娇娆 ,也使大多数女性 以此为标准来看待自己,这就形成一种大的社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使这样的观念变 得非常自然,好像一切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似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概念被一些 握有特殊权力的人所掌握并认同,就会以某种方式传播并产生影响。比如像黄庭坚和 米芾这样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家、书法家等,他们接受、认同了这样一些观念,然后这 种观念在他们作品中体现,如:“君谟书如蔡炎胡笳十八拍,虽清壮顿挫,时有闺 房态度”;“遂良真行书如美女婵娟,不胜罗绮 。接着,这种观念就会被阅读他们作品 的读者接收,从而形成一种循环。权力与意义紧密相连。意义不仅仅是从权力的顶端 施加到社会的底层,意义是发散的,是循环的。有时候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念比自上 而下的律令更顽强,更坚固。男尊女卑的观念至今仍未彻底消除,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康有为对董其昌书法的评语“局促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与我们前所引用的几 则书法评论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见出其中某些观念之一脉相传之处。 2 、西方男性对女性艺术的束缚 在西方男性艺术家更是以绝对的权利优势,评述着女性的艺术。薄加丘认为“女 性的智力不擅长艺术,这种事情没有相当出色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而女性往往缺乏 这种能力”。丢勒“这是多么的奇妙,一个女人可以做的这样好。瓦萨里“女性艺术 家的成功只是来自勤勉,而不是天才的创造”,而且在介绍女性艺术家的时候,往往还 会提及她的教养、美貌。卢梭“相信女性天生就是次等的、从属的、缺乏智慧的,女 性是不能够脱离家庭角色,从事艺术文化的”女性绘画在开始就被扣上了“不可能 的大帽子,而在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完成以后,男性的批评者们,更是无视女性艺术家 的个人才华,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女性艺术家的美貌、私人的关系上来。认为男性的 作品笔触是有力的,题材是宏大的,而无视男女差异,一味要求女艺术家的作品也应 该如此,否则就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例如:在1 7 8 3 年的巴黎沙龙双年展报道中, 女性艺术家勒布朗的四分之三的神话人物像引起了观众的愉悦和惊叹,甚至崇拜。有 很多的男性批评家把原因只是归结为她画的神话题材很吸引人,而有的男批评家大量 嘲送显英书法评论文集【m 】上海书画出版社,2 0 0 4 5 7 0 。李建群西方女性艺术研究【m 】山东美术出版社,2 0 0 6 5 1 2 6 l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墨与勒布朗的美丽或者她与皇后玛丽安托奈特的亲密关系,这都只能说明社会性 别成见和习俗的短视和错觉使人们没有涉及事情的实质:作为一个女性能够成为一个 职业艺术家,并进入法兰西艺术学院,甚至取得相当高的声誉,仅仅是题材、美貌和 人际关系而没有艺术家自身的才华是不可能达到的。作为一个在当时闻名于艺术界和 上流社会的女艺术家,批评界关于她的评论是毁誉参半,在赞扬她的作品时,又不停 的毁谤她,认为她的作品缺乏“男性”气质。完全无视她的个人才华,要知道勒布朗 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独立的肖像画家,挣钱养活家人。在战争的十二年流亡生涯 中,勒布朗在意大利、奥地利、俄国都很受欢迎,所到国家的贵族都很喜欢她的作品, 勒布朗凭借出色的画工聚集了大量的财富。由皇家破格允许进入纯男性的美术学院学 习,勒布朗的作品和平带来的丰饶在沙龙初次露面就引起轰动,但是勒布朗仍然 没有作为历史画家被皇家学院所接受,批评家还是认为该作品不是大尺寸的壮丽作品, 作品也是不够严肃和高尚的,更不是英雄式的作品,勒布朗最终没有在历史画中赢得 地位。勒布朗事件,绝对不是一个偶发的事件,而是发生在女性艺术家身上一个常见 的现象,同时也绝对不是最悲惨的事件,还有的女艺术家不但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艺 术地位,还因为自身的才能遭到恶意的攻击,不得不低价抛售自己的作品,这种打击 使她转向制作铜版画,而最终还是被嫉妒的男画家陷害而死,而死时还不到4 0 岁,这 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唯一的大理石女雕刻家罗西。 学院是不允许女性入学的,只有少数的女性凭借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外来的帮助, 才获得学习的机会,但在学院教育教育中,女性被排斥在人体画之外,限制了女性艺 术家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水平,而且妇女还被排斥在历史画类型之外。大部分的女艺术 家只能成为肖像和静物画家,或从事次要的应用艺术,比如袖珍画和刺绣。所以艺术 机构的影响塑造了复杂的艺术文化,其中包括理论和批评语言、社会关系,也影响到 了关于男性和女性头脑中,甚至影响到今天我们的观念。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中西方女性艺术发展的差异性 ( 一) 中西方女性艺术家角色和描绘题材的差异 l 、女性艺术家角色的差异 从史前至元代,女性画家可谓风毛麟角,从艺术史角度看,历代所记载的艺术家 似乎都是男性。由于处在中国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环境下,女性失去了受公 开教育的机会,故古代擅画女子不外两类:闺阁派与青楼派。闺阁派指的是那些豪门 的妻妾女儿,薛嫒就属于这种情况,她们主要由于家学渊源而习画,其中比较有成就 的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颊的妻子管道升、明代吴门画派领袖仇英的女儿仇珠、明代 著名画家文从简的女儿文淑,清代著名画家马元驭的女儿马荃等等,她们大多是自幼 习画,基本功都很扎实,但都不同程度受到父亲或丈夫画风的影响。闺阁画家一般都 深居内宅,安定富足的生活使她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研习绘画,这也是消磨闺中时 光的手段。明李日华墨君题语里曾说“绘事必多读书,读书多,则古今事变多, 不狃于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秀,透入性也,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 但闺 阁派画家们正因为饱读了诗书,才比其他阶层的女子受到更多的礼教束缚,明金陵 琐事记载陈鲁南的妻子马闲卿擅长山水白描,画完就亲手撕掉,从不让人看,说:“这 怎么是女人应该做的事呢? ”姜绍书无声诗史评价浙江会稽闺阁画家傅道坤:“尤 工山水,唐宋名画,临摹逼真,笔意清丽,神色飞动,咸比之管夫人。”但这位才女, 自从出嫁后,两年里没有动过笔,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她会画画。后来有一次正逢元宵 节,大家在街上张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量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乡村振兴风貌管控多方协同管理方案
- 电火安全培训记录内容课件
- 鼓楼建筑照片调色方案设计
- 机械打透眼施工方案
- 风车节活动策划方案
- 建筑模型预算方案设计模板
- 2025年乡镇干部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 苏州国际广告策划活动方案
- 河源私家花园施工方案
- 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市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型电脑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秦皇岛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胸腰椎压缩骨折课件
- 2025年度粉末涂料生产与销售合同范本
-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50题)
- 2025年重庆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解读答案讲解(课件)
- 预防和拒绝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