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2,一、输血的历史回顾,3,1667年冬天,一个狂躁型精神病人被带到法国国王路医十四的著名御医Denis的面前,御医为他进行了一种自认为理想的疗法向他体内输入小牛的血液,认为这种方法有镇静作用。但这个病人在二次输血后很快死亡。这便是有记载的人类第一例输血。,4,此后,御医的输血法引起了广泛、激烈的争论。到1670年,输血疗法终于被禁止。从此,“输血”这一概念整整沉寂了150年。,此后,御医的输血法引起了广泛、激烈的争论。到1670年,输血疗法终于被禁止。从此,“输血”这一概念整整沉寂了150年。,5,到19世纪英国的产科医师詹姆士(James)改进了输血技术并提出只能输人类的血液,6,但是,1873年,波兰医生杰萨耶斯(F.Gesellius)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接受输血后很快死亡。因此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再次受到质疑。,7,直到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ainer)发现了血型的存在,输血疗法的前景才微露曙光。随后美国的拉维生(Lewisohn)试验成功了抗凝剂,从此输血疗法终于正式登上大雅之堂。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ainer)也因此获得了1930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他的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8,可见,虽然从Denis御医开始首例输血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之久,但真正意义上的输血才仅有不足百年历史。,9,输血使很多原来无法进行的手术成为可能。由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成千上万名伤员的生命。,10,此后,在整个二十世纪,人们对输血的认识似乎没有再次取得进展。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开始对输血的危害有了新的认识。,11,临床输血工作地位和重要性,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输血科输血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有啥补啥(全血输注)发展阶段:缺啥补啥(成分血输注)未来方向:缺多少补多少(量化输注)输血三个层次强调安全:无输血反应强调科学:补充某种成分关注效果:有效治疗疾病临床输血管理决定临床输血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12,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8.1起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10.1起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一条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十一条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1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四章交叉配血第五章血液入库、核对、贮存第六章发血第七章输血,1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三章临床用血管理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16,输血管理,输血管理就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血管-血管),制定法律法规、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采用一切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7,我院职工义务献血场景,18,2014.6.14日上街宣传义务献血,19,输血过程管理,一、输血前过程二、输血过程三、输血后过程四、特殊输血,20,输血前过程,医生准备护士准备输血科准备,21,医生准备,输血医师资质及权限输血前评估输血前告知并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单填写输血医嘱开具输血前传染病化验单,22,输血医师资质及权限,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急诊用血后应按以上要求补办手续。,23,医务处于2014年6月20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科室组织人员深入学习。,24,输血前评估,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输血指征评估,评估内容至少包括: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试验等各项结果表明必须输血的(在病程记录中应有明确显示)没有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手段患者有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对病人而言,输血利大于弊,25,明确输血目的,不应进行没有化验结果支持的输血治疗(紧急情况可除外);不以提供营养或提高免疫力为目的来进行输血;避免输人情血;正确认识全血的作用,不能指望通过输全血来补充血小板或凝血因子。,26,输血前告知并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1)医生向患者家属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及同种异体输血有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征得同意后,共同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名。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经治医师必须向医务处汇报,经医务处或医院主管领导同意、签字、盖章后备案,27,(2)详细填写输血前检验项目结果,一律用“阳性”、“阴性”表示,禁止用“+”“-”或“阳”、“阴”。紧急输血或化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以上各项可暂时空白。(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应明确输血方式,如:自体输血、异体输血等。(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28,输血申请单填写,按要求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易辨认;明确预定输血日期、目的;注明患者是否有输血史,妊娠史;完整的填写血型详细填写“Hb、ALT、HCT、P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各项结果,紧急输血或化验结果还没出来的,可注明”结果未回”等字样。,29,输血医嘱,择期手术病人用血应在手术前一天备血择期手术用血量预计大于1600ml以上者,提前两天备血,填写大量用血审批表,并报医务处审批。急诊用血可随时申请。Rh(D)阴性血或其他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血小板、洗涤红细胞、小量用血者(如0.5u红细胞、0.5治疗量血小板)应至少提前一天申请,输血科向血站预约,结果随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发热患者输血需要将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输血。,30,开具输血前传染病化验单,将输血八项和ALT结果填写到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申请单上。对长期输血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输血传播疾病。对来不及做检查而又急需输血的患者,应在输血前抽取血样。,31,护士准备,输血标本采集输血标本送检取血输血前核对,32,采集血样,1.采血护士资质:采集交叉配血血样,护士要求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2.明确患者用血申请,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信息。3.准备采血材料,并明确以下内容(1)正确的标本量(2)正确的容量(3)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采血日期、采血签字。,33,4.采集血样过程(1)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正确地核对患者;(2)正确地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血样采集后在床边给血样贴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再贴标签;(3)第一次输血应同时采集输血前八项检测血样。,34,5.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及有无溶血,核对无误后送输血科,并进行护理记录。6.质量标准要求(1)正确完整的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一致;(2)正确地核对采血过程;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3)标本无溶血;(4)正确地记录。,35,送收血样,1.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2.血样送到输血科后应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人员一起核对以下信息(1)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2)核对查看申请单、血样标识的完整性;(3)血样标本量,有无溶血;(4)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36,3.有以下情况,输血科拒绝收血样血样标识不完整;血样无标签;标本量不足;血样质量有问题。4.质量标准要求(1)血样标本信息完整无误;(2)血样标本质量符合要求及采集量正确。,37,输血科准备,用血计划血液从血站到医院的运输、入库、储存血库血液保存受血者血液准备血型鉴定交叉配血,38,用血计划,制定年用血计划、月用血计划、日用血计划保持库存量有血液预警机制,39,血液运输保存,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储存在具有保温功能的专用储血容器内。血液保存的温度要求:全血及红细胞类26保存血小板2024振荡暂存血浆及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平稳,避免剧烈震荡,轻拿轻放。,40,储血冰箱,41,血小板震荡仪,42,冰冻血浆解冻箱,43,血液入库,血液品种入库前应进行认真的核对和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及包装,标签内容填写清楚齐全。将已入库的血液制品按血型、血液品种分别储存于输血科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标识。血袋的放置应以采集时间的先后或有效期的短长依次摆放。专用冰箱有自动控温系统,异常时发出警报,并定期消毒。,44,血液储存及自动温控系统,45,受血者血液的准备,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1.输血科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人员,必须是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检验人员。2.患者血样必须常规进行ABO正反定型、Rh(D)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3.认真核对受供血者血样及申请单信息。4.交叉配血必须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无溶血无凝集的基础上,再利用特殊介质交叉配血相合。5.交叉配血试验必须两人复核签字,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46,取血与发血,1.取血人员必须为医护人员或医院指定送检人员,严禁由患者家属取血。2.发血核对由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以下项目(1)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记录;(2)供血者血袋号、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等;(3)核对无误后发血者与取血者双方签字。,47,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血(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振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48,4.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5.质量标准要求(1)核对申请单及配血单信息正确无误;(2)核对血型正确无误;(3)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4)经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49,护士输血前核对,1.治疗室核对内容:血液取回后,主班护士与另一护士在输血前核对患者资料及血袋相关信息的确认: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床边准备输血。,50,2.床边输血核对内容:输血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并与申请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清醒患者确认、血型确认,对昏迷患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床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3.质量标准要求(1)必须双人核对无误(受血者资料与血袋资料、配血记录);(2)床前核对确认,确认受血者身份、血型无误。,51,输血过程,52,输血过程及记录,1.确认核对无误后输注血液,前15分钟慢速滴注(15滴/分),观察受血者反应情况,无反应者可加快滴速(依病情而定)。2.血液输注过程中,密切监护输血过程,输注结束后,记录输血过程,血袋保存1天备查。若患者无输血反应,血袋第二天按医疗废弃物处理。3.输血记录内容(1)输血日期与时间(开始、结束时间);(2)输注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袋数;(3)输注的容量;,53,(4)血液制品编号;(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6)输血人签字。4.质量标准要求(1)床边核对无误后,先慢后快,监护输血全过程;(2)输血完毕后记录输血过程;(3)输血护士签字。,54,输血后过程,病历书写效果评估输血反应上报,55,输血病程记录,新乡市中心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一、每次输血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输血记录,要求独立书写;二、输血记录内容包括:(一)输血原因: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二)输注的血液成分、数量、ABO血型及Rh(D)血型;(三)患者输血过程的病情变化;(四)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五)输血开始及结束时间。三、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四、手术中输血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麻醉记录中如实写出血量及输血量,并且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量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五、输血后及时复查相关的辅助检查并结合病人体征做出输血效果评价,在病程记录中体现。,56,效果评估,一、输血后由经治医师及时评估输血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输血方案。二、对于急性失血或慢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后应评判缺氧状态是否改善、血红蛋白是否达到预期的水平。三、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或)冷沉淀后,出血是否停止或凝血指标是否改善等。四、对于未达到输血治疗效果的患者要查找原因,消除影响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请输血科会诊,共同制定下步输血治疗方案。五、对于某个科室、某个时间段或某种特定的疾病,医师可以对输血治疗的效果进行整体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临床输血水平。,57,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及处理流程,58,特殊输血,59,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输血,输血科立即将结果通知主管医师,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主管医师告知患者或家属,决定输血方案,患者或家属签字,入病历保存必要时,输血科进行会诊,协助临床制定出合理的输血方案患者在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时,应优先选择自身输血,其次是同型输血,最后选择配合型输血。,60,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输血,输血科通知主管医师主管医师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科协助临床制定合理输血方案输血科筛查相合血液输血科联系中心血站筛查相和血液,61,门诊输血,门诊患者输血,同样须履行有关输血程序(输血治疗同意书、采血样、门诊缴费、血型鉴定、输血传染病检测、门诊病历记录等),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与医院有协议的单位除外),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对于无助或无主患者输血,按照医院有关制度执行,原则是优先抢救患者生命。,62,医院退血管理,1.根据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血液成分离开输血科后,概不退回。输血科发出的血液若有质量问题(如:溶血、凝块、乳糜血等),经输血科认定后负责收回。2.血液发到临床科室后应尽快输注(如:血小板应立即输注),以保证血液输注疗效。3.血液发出后,临床科室由于各方面原因不能及时输注者,应及时和输血科联系(半小时内),可将血液储存于输血科专用冰箱,若血液随后输注须经输血科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血液不能存放于临床科室或科室普通冰箱内。,63,血液制品冷链管理,血液冷链是一个储存和运输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系统,该系统使得血液从采集到输注给患者的全过程中,始终保存于正确的温度范围内。储存条件1红细胞和全血2-6C保存冰冻2血小板制品必须保存在20-24C的血小板振荡箱内,保存期限定3-5天。,64,3、新鲜冰冻血浆(FFP)储存温度20C以下。在37C的水浴中融化后30分钟内输注。否则应该储存于2-6C的冰箱内,并在24小时内输注。储血冰箱储血专用冰箱储血冰箱定期消毒(每周一次)空气培养(每月一次)。,65,输血注意事项,66,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血液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认真核对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液类型和血量等。两人核对后,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3.血液输注前从冷藏箱内取出血液,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限制见下表。,67,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限制,开始结束全血/红细胞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2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4小时),血小板制品,立即,20分钟以内,新鲜冰冻血浆,30分钟以内,20分钟以内,冷沉淀,立即,10分钟以内,68,4.输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激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5.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