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论雨果的绘画艺术.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雨果的绘画艺术.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雨果的绘画艺术.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雨果的绘画艺术.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雨果的绘画艺术.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雨果的绘画 不仅具有别样的风格,并且奇妙地与二十世纪的现代绘画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 主要从雨果绘画与印象派,表现派,超现实派绘画的比较入手,分析雨果绘画语 言的特点,并阐述雨果绘画之所以具有生命力的原因。 关键词雨果绘画生命力非专业 英文摘要 h u g oi saf a m o u s1 9 t hc e n t u r yf r e n c hw r i t e r ,a l s oag r e a t p a i n t e r 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sn o to n l yh a v e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 ,b u t a l s oh a v em a n ys i m i l a r i t i e sb e t w e e nm o d e r np a i n t i n g si nt h e 2 0 t hc e n t u r y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sf r o mh u g oa n d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p a i n t i n g , p e r f o r m a n c ec a m p ,s u r r e a l i s t i cp a i n t i n g t h i sp a p e r d e s c r i b e d t h er e a s o n sf o rt h ev i t a l i t yo f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k e yw o r d sh u g o sp a i n t i n gv i t a l i t y a m a t e u r i s h 中文摘要 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雨果的绘画 不仅具有别样的风格,并且奇妙地与二十世纪的现代绘画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 主要从雨果绘画与印象派,表现派,超现实派绘画的比较入手,分析雨果绘画语 言的特点,并阐述雨果绘画之所以具有生命力的原因。 关键词雨果绘画生命力非专业 英文摘要 h u g oi saf a m o u s1 9 t hc e n t u r yf r e n c hw r i t e r ,a l s oag r e a t p a i n t e r 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sn o to n l yh a v e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 ,b u t a l s oh a v em a n ys i m i l a r i t i e sb e t w e e nm o d e r np a i n t i n g si nt h e 2 0 t hc e n t u r y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sf r o mh u g oa n d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p a i n t i n g , p e r f o r m a n c ec a m p ,s u r r e a l i s t i cp a i n t i n g t h i s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d t h er e a s o n sf o rt h ev i t a l i t yo f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k e yw o r d sh u g o sp a i n t i n g v i t a l i t y a m a t e u r i s h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巴j 魄k 日期:年月日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 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 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储签名:专b 嘞也 吼年月日 绪论 众所周知,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地广 为流传。但是很少人知道,雨果其实还是一位画家,他的绘画成就绝不亚于一个 专业的绘画大师。据雨果的研究专家最新估计,雨果的传世绘画作品有将近3 5 0 0 幅,这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对于十九世纪的艺术界而言,一方面雨果的主 要画作并没有公之于众,另一方面雨果本人对自己“画家 的身份也异常谦虚, 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人们的认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雨果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鼻祖,他的绘画预示着一场新的绘画革命。 作为十九世纪一个非主流的画家,雨果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艺术教育,但他 非凡的想象力和天才的艺术语言,使看过他绘画的人都被深深的打动和吸引。我 想雨果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和他本人在文学上的修养与经历有关, 更和他绘画的“非专业性 有关。正是由于他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他的作品才 更富有创造性。在雨果看来,他是作家,文学是他面对社会的责任,而绘画是他 面对自己的事情,是纪念和回忆的寄托,是增添生活情趣的手段。因此他在作画 时,才能够以一种放松的心情和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这样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 才更能表达画家真实的内心和自我,才更具有生命力,在艺术史上也更具有价值。 我想雨果的这种绘画创作过程和状态,和中国哲学思想中“无为而为 的观 点是不谋而合的。即一个人只有在意识当中不刻意追求某种目的,超脱利害得失 的考虑,他的技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他才能享受到创作的自由和乐 趣,最终在客观上才能“有所为 。 目前,国内外对雨果的研究,绝大多数是针对其文学作品和思想,对其绘画 作品研究的论著还很少。而关于雨果绘画的文章和著作大致上有三种,一是普及 性地对雨果绘画进行介绍,二是对雨果绘画作品的个人观后感,三是提出了关于 雨果绘画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认识和理解雨果绘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 从雨果绘画作品本身出发,从专业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艺术语言和作品形式,并从 中国哲学思想的角度去解释雨果绘画缘何具有生命力的原因,这样的著作和文章 还是空缺。 本文通过对雨果绘画作品本身的研究,并将雨果绘画和“无为而为的思想 结合起来,阐明了雨果绘画的魅力所在和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以及绘画创作态度 的重要性。对我们今后的绘画创作以及生活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 义。 2 第一章雨果的生平经历与绘画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读者来说,维克多雨果( v i c t o rh u g o ) ( 1 8 0 2 1 8 8 5 ) ,是 一个熟悉的名字。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经典文学名著,早已成为中 国人的精神食粮。然而事实上,“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这是法国作家、 评论家戈蒂耶( t h e o p h i l eg a u t i e r ) 早在1 8 3 8 年写下的一句话。法国公众晚了一 个半世纪,才认识雨果的绘画天才。而对于中国公众,1 9 9 2 年初,程增厚先生 在上海艺术世界写了一篇文字:墨的太阳雨果的画,这也许是在我国 第一次介绍雨果的绘画创作。翻开雨果的画册,我们禁不住会从内心发出一阵惊 叹:雨果的画,真是一个令心灵激动和震颤的世界! 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我们 真的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雨果的绘画创作。 1 8 0 2 年2 月2 6 日,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据说雨果 童年时期就对绘画很有天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作为四个孩子的父亲,雨果喜 欢给孩子们画些小动物、小人故事之类,让孩子们开心。三十年代后期,雨果几 乎每年夏天带情人朱丽叶出外旅行。旅途中雨果勤于给家人写信,在信中不仅畅 谈观感,更常有小幅风景画点缀其间。我们知道,1 9 世纪的文人雅士出外旅行, 都会带本小画册,有沿途作画的习惯,和今天的游客拍些风景照相同。这些画有 时也会引起专业画家的兴趣。1 8 4 7 年,雨果将自己的四幅画交给雕刻家马尔维 ( m a r v y ) 制成铜版画,发表在当代风景画家一书中。诗人雨果的名字第一次 和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杜比尼等人并列一起。1 8 5 1 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 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雨果一生最好的绘画作品,也就是在1 8 5 2 年以后,尤 其是在流亡期间创作完成的。1 8 5 9 年1 2 月2 日,美国废奴主义领袖约翰布朗 ( j o h nb r o w n ) 被绞刑处死,雨果震惊。他把自己一幅1 8 5 9 年创作的画交保尔舍 奈( p a u lc h e n a y ) 雕刻,于1 8 6 0 年4 月出版,题名为绞刑犯。这是雨果生前 惟一的一次主动出版自己的绘画作品,目的是颂扬为解放黑人献身的约翰布朗。 雨果的画开始在艺术界被人认识。诗人、艺术评论家波德莱尔对雨果绘画的高度 赞赏,并在1 8 5 5 年直接把雨果和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舍奈由于铜版画绞刑 犯的成功,取得雨果的信任。1 8 6 2 年,他进一步取得雨果的同意,将雨果的 3 1 3 幅画由他雕刻,请戈蒂耶撰写长序,由卡斯特尔( c a s t e l ) 出版社出版画册。 虽然画册在商业上并不成功,但这是雨果生前正式出版的惟一的一本画册。雨果 一向认为,绘画只是他个人的消遣娱乐。一方面,雨果严格区分自己诗人的社会 职责和绘画的个人兴趣,另一方面,雨果逐渐意识到自己具有的绘画才能。1 8 7 3 年,雨果主动向画家菲力普布尔蒂( p h i l i p p eb u r t y ) 出示自己的一部画稿:女 巫的诗篇。布尔蒂在1 8 7 4 年写道:“维克多雨果先生最近完成了一组6 0 余幅 人物像,可怕,滑稽,有的动人;人像构成了对一个着魔的青年女子审判、责罚 和用刑的各色人物。 由于雨果晚年巨大的声誉,1 8 7 6 年于格( e u g e n eh u g u e s ) 出版社大型精美的插图版雨果全集开始出版。这套全集大量的插图中包括了 不少雨果自己的绘画作品。 综观雨果的一生,他对自己的绘画创作始终采取谦逊和低调的态度。但是, 雨果在1 8 8 1 年8 月3 1 日写下的“追加遗嘱”里,明白写道:“我把我的全部手 稿,以及一切可以找到的我写成文字的东西,或我画有图画的东西,赠予巴黎国 立图书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雨果的绘画和文字一样,都是他一生创作的 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雨果的绘画是他一生创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此时,雨果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他的一生漫长的创作生涯已接近尾声。他对自 己毕生的创作有这样的总结,值得我们重视。 1 8 8 8 年5 月3 日,雨果逝世不足3 年,巴黎乔治珀蒂画廊( g e o r g e sp e t i t ) 举办有默里斯组织的“雨果画展,全称是“雨果手稿和绘画展。画展由当时法 兰西共和国总统卡尔诺剪彩,总统携夫人认真参观,加上文学界、艺术界的名流 纷纷前往,一时在新闻界引起极大的轰动。诗人凡尔哈伦感叹道:“雨果主要的 画作真应该由国家买下来,以其即兴的艺术给现代美术馆毫无艺术趣味的墙上增 添光彩。费加罗报记者沃尔夫( a l b e r tw o l f f ) 写的报道:“雨果手稿和绘画 展是一大盛事;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位在本世纪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画家的形 象在显露出来。 而“其中有些篇章真可以进入卢浮宫。雨果“画家的形象在显 露出来 的说法是客观的。费加罗报是在法国社会有影响的大报,人人都知 道卢浮宫是存放人类文化艺术珍品的殿堂。沃尔夫以费加罗报记者的身份, 对自己读者下这样的结论,对雨果绘画跳出少数知情人的圈子,走进社会,走进 艺术界,意义不小。 4 第二章雨果绘画艺术语言的特点及其超前性 第一节风格多变与涉猎广泛 雨果一生给世人留下了近3 5 0 0 幅绘画,这些作品可谓风格奇特,变幻多姿。 看雨果的绘画,就如欣赏不同艺术家的创造,从写实到写意,从表现到抽象,从 印象到超现实,到类似于中国画的水墨之作,其中人物肖像,漫画,动物速写, 对景写生的风景,想象的随意勾勒,还有水彩画,铅笔画,剪贴画等各种风格, 各种题材和主题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画作。甚至还有装饰装修和设计,雨果都曾涉 及。 法国通俗画刊巴黎竞赛( p a r i sm a t c h ) 画报的文字作者加尔( m i c h e lg a l l ) 在1 9 6 3 年2 月2 3 日的一篇文章里写到雨果的一些画可以署名为“特纳 ,“克利 , “达里 和“马蒂斯 。这不仅说明雨果的画和特纳,克利,达利,马蒂斯等画 家有相似之处,而更加说明了雨果是一个风格多变的画家。以下,我们将从雨果 绘画与印象派,表现派,及超现实派的主要比较中详述雨果绘画艺术语言的特点, 事实上,雨果绘画的风格之变化远远超出这些。 第二节不止有“印象刀的光色 一、胶片式的黑白“印象 在“雨果的生平经历与绘画”一章中,我们提到雨果生前出版过几次版画作 品。一次是1 8 4 7 年,雨果将自己的四幅画交给雕刻家马尔维( m a r r y ) ,制成铜版 画,发表在当代风景画家一书中。一次是1 8 6 2 年,由舍奈雕刻,卡斯特尔 ( c a s t e l ) 出版社出版的雨果画册,还有被a n d r ed u r a n d 制成的石版画等。在雨 果绘画中,可以说些风景版画是非常具有印象派特点的作品。如比利时的回忆, 烈日瞥,修道院,清晨等,虽然是雕刻成版画,但我们仍可以看出画家 对光影和明暗的着迷。特别是比利时的回忆,烈日一瞥( 图1 ) 和修道院 5 ( 图2 ) ,其烈日强光之感尤其和印象派的光感相仿,画面所描绘景物黑自分明 虚实有度,犹如黑白胶片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可见画家在造型和光线上的 造诣。但是雨果描绘的景物应该说更注重表现性和象征性,如他钟爱的古堡主题, 我们在后文还会谈到,这和印象派完全偏重光感足不同的。 圈2 惨道院 在雨果的绘画中,有一些很明显是旅途的写生之作。如作品断桥边的城市, 欢快的城堡及三棵树的风景等。这些风景画使用水墨或者淡彩,作品明 暗有致,光影清晰,色调统一,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印象派的画风。如三棵树的 风景( 图4 ) 描绘的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色,远处即将沉入地平线的阳光使三棵 姿态俊秀的树木和隐约可见的城堡沉浸在一片柔和的气氛中,近处则是一条弯曲 的小路及树干的投影整个画面带着宁静的抒情意味。欢快的城堡( 图3 ) 则 描绘了黄昏时太片的天空和错落有致的城堡,在阳光的沐浴中,整个辉煌的画面 犹如一曲壮丽的交响乐。这和印象派大师的外光之作也不免有很多相似之处。 图3 辨央的城堡圈4 三棵树的风a 但若细品,雨果的画则不止有印象派的光色,无论是从描绘的对象还是从厕 面本身的形式来看,阿果的画总会让人感到更有意味的东西。 首先,雨果似乎更注重对阴影或投影的描绘。我们看到无论是黑白版画还 是水墨淡彩的风景画,雨果都更着迷于逆光和黄昏时的景象。如泽西岛( 图 5 ) ,就是完全是黄昏加逆光的景象。园为逆光,画面就会出现更多的阴影,而这 蝤大面积的阴影和投影,不仅使所描绘景物加强了明暗效果,而且更使画面具有 某种庄严神秘的象征意义。这一点和印象派喜欢描绘任何时间段闩光下的景物, 单单注重光与色的微妙变化是不一样的。 第二,在描绘手法上,印象派注重画面的冷暖对比,如果受光面是暖色的话, 阴影则往往是蓝紫色,画面的色彩感非常强,并且始终都是通过颜色对比来表现 虚实,塑造空间( 如图6 印象派的作品) 。而雨果的画则突出画面的明暗与黑白 对比,画面亮部稍施淡彩,阴影则完全是浓重的墨色。虽然这一点和印象派持有 的排斥黑色的观点相去甚远,但从画面的整体效果看,雨果的画给人的感觉与印 象派对比是尤其强烈的。 第三雨果的画在笔法上更有表现性。我们在看印象派的画时可能会注意到 很多印象派画作往往用画笔蘸上颜色层层叠加,有时不免有重复的视觉感。而雨 果的画则各种笔法自由灵活运用,如勾,擦,点,泼等,加上墨色的浓淡不同 的线条不同的笔法不仅使画面具有不同的语言,更使人深入到画家神秘的内心世 界。这也就是莫奈的“大教堂”和雨果的“古堡”完全是两种不同感觉的原因。 ( 如图7 图8 ) 圉5 泽目岛 赫蓬 第三节水墨表现的汪洋恣肆 一、远离主流的水墨画创作 雨果绘画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水墨画占了报大比例。在欧洲,水 墨画的传统远有伦勃朗,近有达维德但把水墨画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在雨果生 活的1 9 世纪却几乎无人问律。其主要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1 ) 雨果对自己绘画刨作的谦逊态度使之在绘画创作的形式上远离了专业的 “油画”。 2 ) 由于雨果从事文学创作,在旅途上和流亡期间他的水墨画所采用的材料 和工具如铅笔钢笔,木炭,石墨,乌贼墨,煤粉,咖啡桑椹汁及中 国墨等都是方便取材的东西。 3 )自由挥洒的水墨画形式更适于表现雨果深沉思想和海阔天空的想象力。 二、水墨表现 l 、狂风暴雨般的恢宏气度 诗人波德莱尔在称赞雨果时说:“雨果的绘画中流淌着如同天宇秘藏一般的 恢弘想象。其中,我特别欣赏他的中国水墨画。正像他在诗歌界一样,我们的诗 人也是风景画之王。” 1 ) 雨果的绘画主题具有“特纳”般恢宏的气势。 哥特式古堡,闪电,汹涌的海浪,搏击的帆船,暴风骤雨的夜晚等是雨果水 墨画经常表现的主题。古堡教堂的神秘雷鸣电闪的锐气,还有黑暗中波涛汹涌 的恢宏,这些主题场面在_ 时果的笔下气势雄浑,不禁使人想到十八世纪术英国画 家特纳的画。特纳的画也时常以古馕,海浪,波涛为主题,场景瑰玮宏奇,充满 生命的想象和激情。但特纳营造的宏大场面是用色彩和光线塑造的立体窄间产生 的力量,且表现的是一种太自然的威力而雨果则是用水墨来表现内心的雄浑之 气。中国大诗人王维说,“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阿果好像早已明白这个道理,从某种角度上,这种表现方法似乎比特纳更坦率, 也更有力度。如图9 特纳的暴风雨和图1 0 雨果的沉船。 盏滋麴函琏糯? 图9 特纳暴风雨 , 幽1 0 优船 2 ) 有如中国画的“拨墨”和“写意”笔法使雨果绘画气宇不凡。 “泼墨”原本是中国传统写意画的主要技法,具有气韵生动,酣畅淋漓的特 点。而雨果在作画中的“泼清咖啡”则和中国的“泼墨”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雨果的长子夏尔雨果有一篇回忆性文字过路人在雨果家里( 1 8 6 4 ) 形 象地描写了雨果的一次作画过程:“我见过维克多i :h 果作画旦纸,笔和墨 水瓶端上桌子维克多- 雨果便坐下,他这就画起柬,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 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的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 , 。 步步,白纸上猛然出现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来只杯子,泼 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出奇。” 作品逆浪而上的三桅船( 图1 2 ) ,桅杆和两根收起船帆的横桁( 图1 3 ) , 及暴风雨中的城堡( 图1 1 ) 等明显使用了“泼墨”和“写意”的笔法。其中 逆浪而上的三桅船和桅杆和两根收起船帆的横桁两幅面俨然有中国写意 画的气度和风范。 有趣的是,在今日世界的画坛中,有不少画家就吸收了中国写意画中“泼墨” 表现的笔法,甚至中国书法艺术的笔法,成为绘画的巨大主流。如果我们从雨果 的画看起的话,不免会觉得雨果的画更有“初生”之美。 蹦1 l 暴风雨中的城堡圈1 2 逆浪而上的三桅船蹦1 3 桅杆和两根收起船帆的横桁 2 、“呐喊”的姿态 雨果的水墨画除风景之外也有一些水墨人物或其他。如作品疯子( 图1 4 ) , 梦( 图i 6 ) 头盔灯塔的细部( 图1 7 ) 等,画面中人物的形象及阴影的含义 酷似2 0 世纪挪威画家蒙克作品的感觉。但不同的是,雨果的画中似乎没有对生 老病死的人生疑惑,而是“努力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抓住闪过的一瞥,抓住迷 失的形迹+ 追求存在的印痕。”另外,雨果的这部分绘画还有似于2 0 世纪在欧洲 兴起的“爆发表现”艺术( 如图1 8 ) 。“爆发表现”表现“喊叫的形态”,以“有 生命活力的人”所发出的现象为表现对象,更进一步地表现“喊叫的美”。但两 者相比,啊果的艺术就显得没有“爆发表现”那么极端,就像点燃的火光,“爆 发表现”已经燃到了刺目的光亮,而雨果的画正像刚刚点燃的火把,能让人看清 楚火光本身的美。 图1 6 梦囤1 7 头盔灯塔的细都 图1 8 欧尔十作品 3 、神秘孤寂的画境 雨果的画具有狂风暴雨般的恢宏气度,但如果进一步体会的画,则又具有一 种神秘孤寂的画境。他的画阴郁,浓重,迷惘,荒凉,甚至古怪。 1 ) ,“时间上”与。地点上”的孤寂 细看雨果画中所描绘的场景,会觉得那种荒凉和神秘有种异样的熟悉感,仿 佛就是某部文学作品里故事的发生地。从宏观t 看,雨果所描绘的风景事实上有 两种,即“时间上的风景”和“地点上的风景”。从时问上看,往往是黑夜,黎 明或黄昏。从地点上看往往是废墟,古堡或荒野。这两种风景是普通人无从可 知的时刻,也是无法涉足的境地,只有无畏的思想者才可以得到其神秘的暗示, 而艺术家的灵感也往往是在雨果所描绘的这两种风最中得到体验。孤寂和伟大往 往是孪生,雨果正是这样一个艺术家,雨果的画表现出的也正是这一点,我们从 雨果绘画中感到神秘孤寂的巨大力量也是因此而生。这种神秘和孤寂也有点像基 里柯作品的感觉。但基里柯作品中的神秘和孤寂是封闭、内敛和静止的,而雨果 作品中的神秘和孤寂则是发散和流动的( 如图1 9 圈2 0 ) 。 嗵幽 图1 9 r 景和城堡图2 。基里轲作日 2 ) 奇异光线营造的神秘 应该说雨果是一个技术相当纯熟的画家。他知道怎样表现黑暗、傍晚,或者 黎明:怎样表现雾霭、狂风,或者烟岚。而在光线的营造上,他似乎更是深谙其 中。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招来一束月光,什么时候又引出一片闪电,或者完全就是 随心所欲地安排。这有点像现在舞美灯光的设计者,只要能表现出心中的的景象 不惜使用各种手法。例如作品头盔灯塔( 图2 1 ) 和无题( 图2 2 ) ,浓重的 墨色就像一曲低沉的乐章,大都分音符在低音区私语着无人知跷的秘密,而那一 束突然而来的光亮则象几个嘹亮的高音,使整个画面的孤寂神秘充满几份昂扬 的、升腾的斗志。 圈2 】头盔灯塔圉2 2 尤题 4 、从哥特式主题到哥特式精神 我们在欣赏雨果绘画时,常常首先关注到雨果的哥特式绘画主题。哥特式风 格盛行于十三、十四世纪的法国其最早表现在建筑上,即雨果所描绘的教堂古 堡的样式。随后也波及到文学、艺术、服饰、音乐等众多领域。哥特式风格的主 要特点表现在建筑上为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在文学上为诡异、 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赌、凄凉 的景致。在雨果绘画中,倘若除去有哥特式主题的作品,如描绘哥特式教堂古堡 的作品,我们仍然能够从其他作品里感受到哥特式的精神。如哥特式的表现及哥 特式的抽象等。 幽幻墨浈目目2 4 菲虫鹭的着桥 在雨果的抽象画墨渍画( 图2 3 ) 、指印画、黑色的太阳、抽象作品 ( 图2 5 ) 、行星墨渍圈等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到一种哥特式神秘的、上升的、 矿0 &拶潍 i , 睡 凄美的气氛。而作品菲安登的老桥( 图2 d ) ,有天使的城堡其中的折纸花 卉,还有雨果设计的字母v i c t o r h u g o 的变幻造型,更是明显的让人感觉到哥特 式的华美。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比较二十世纪抽象派画家的画,如康定斯基,波洛克 等虽然我们在他们的作品形式上同样感受到牛命的激情但两者作品中的精神 却是不尽相同。相比之下雨果的作品是一种带有哥特式精神的抽象。如图2 5 雨 果的水墨抽象作品和圉2 6 波洛克的抽象作品。 目廿抽象作*幽2 6 踱洛克抽象作s 5 、“v i c t o r h u g o ”与画面的有趣融合 雨果绘画中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很多作品中都有雨果的名字 “v i c t o r h u g o ”或缩写“v h ”的存在,或者还有与雨果熟识之人姓名字母缩写的 存在。在不同的画面中,这些字母也变换不同的造型,和画面完美的糅合在一起。 这些画就像画家给我们的小小谜语,时而掩藏着对过去记忆的秘密,时而伪装成 他印象深刻的东西。 如作品带缩写字母v h 的章鱼( 图2 7 ) ,原本觉得奇怪的主题,但当我们 发现字母“v i ”时,却有一种儿时提迷藏的天真窃喜。我的影子( 图2 9 ) 则 是以“v i c t o r h u g o ”将城寨团团围起,仿佛意味着这座城寨在“维克多雨果” 的记忆中。还有为莱奥妮多内作的爱情画谜( 图2 8 ) ,呵家先在一张仿羊皮 纸上作一幅风景画题为孤独,有签名,贴于此面中间。小画画框有字:l e a , 指“莱奥妮”。小画悬挂在形如字母a ( 指“多内”的姓氏a u n e t ) 的画架上。而 a 形画架义置于( 其实是踩在) 字母h ( h u g o ) 身上。字母i , i 上有文字:胜利( 雨 果名字“维克多”的词源意义为“胜利者”) 。此画左侧有字母l ,上面垂直写有 “胜利的女人”并托住一个弯折的v ( 维克多) 。最后,在右下方再一次签名: 在您脚下,维克多雨果。还有v h ( 图3 0 ) ,我们注意到如石块般质感的字 母“v h ”,而“h ”却是残缺的,这就像是雨果评述自己人生的一种方式。在此类 画中,“v i c t o r h u g o ”总是在变换不同的身姿,出现在或神秘,或怀旧,或有趣 的画面中,就像一个演员津津乐道地扮演不同的角色。雨果的想象力之丰富表 现之自然,在今天,在“绘画与设计原本不分家”理论的唤醒时,对我们来说应 该有不少启发。 遴舀翟 圈2 7 * 州$ 鱼圈孙爱情画醚幽2 9 我的影t 第四节更“真实”的超现实 一、雨果画中的超现实 1 、超现实主义主题一“灵桌”之作和幻象 在雨果流亡期间,大约1 8 5 3 年左右,雨果曾一度热衷于“灵桌”招魂术。 事实上,这些“灵桌”之作的绘画作品则是在与“灵桌对话”中的冥想之作。 其大多描绘的是幽灵,魔鬼,星座等。这些作品一改雄浑之气,充满宁静,舒缓, 与神奇之感,其中有一些极像克利或米罗之作。( 如图3 4 图3 5 ) “灵桌”的画也 极大地影响了雨果在流亡时期的其他绘画。如作品海景台( 图3 1 ) ,东方集 ( 图3 2 ) ,正义等明显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 妇w 日 垒鏊塞 目3 1 海景台幽3 2 东方集目粥选利作品 爨龋匪 幽星座图3 5 无题图3 6 克利作品 戈蒂耶在雨果画册的序言中称雨果具有“从事物的自然方面分离出神奇 方面的眼力。”说雨果的绘画处农庄的鸽舍可能就是这座严峻的古堡的起点: 被夕阳点燃的村庄变成了一座巴比伦式大城的一场太火;薄暮会放大,会变形, 使一处平儿的小茅屋成为一座面目狰狞的堡垒,使起伏的小山丘成为有皑皑雪峰 的大山脉:本柬只是一棵树,轮廓却像足鬼魂,平平常常的东西都会具有灵魂的 外形。”说景物里的“现实和幻想”,“黑暗和光明”,一起在雨果“内省的视觉中” “染上了超现实的反光”。 1 9 3 6 年超现实主义的创始者布勒东在奥斯卡多明盖兹一文中,提到 雨果绘画中有“无与伦比的暗示力量”。2 0 世纪超现实主义者也充分肯定,雨果 的酾具有幻想的性质,表现了“心理上的无意识行为”。在神奇的艺术( 1 9 5 7 ) 中布勒东又提到:“在这个领域内,最有决定意义的话,应该属于一个既不是职 业雕刻家,也不是职业画家的人,就精神上而言,这就足够了。这个人还先于兰 波,已经借助画笔和钢笔上的墨水,看到有办法可以固定眩晕,探求自己的 潜意识这位不受重视的水墨画、墨渍画和想蒙力恣肆奇兀的画的作者, 是位诗人,名字叫维克多雨果。”这些评论也足以引起我们对雨果绘画超现 实主义性质的重视。 2 、超现实的创作方法 在作画技法上。超现实主义因从事超越逻辑束缚的自动绘画,探求梦幻世界 出现了种种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技法,如“贴裱画”,“摩擦法”,“誊印法”等。 而雨果在此之前,“在还没有名称之前就实践过折叠画,剪贴画,枯贴画” ( 如图3 8 ) 。为莱舆妮多内作的爱情画谜( 图2 8 ) 画中挂在字母“a ”上的 一小幅风景画,也是粘贴制作。还有老房子( 图3 7 ) 等,明显是用织物纹理 转印于画面的。雨果对专业出版商卡斯特尔说:“我是在几乎是无意识的幻想状 态下,就着笔端的余墨作画的。”他对评论家波德莱尔也说,他用各种备样稀奇 古怪的混合物,“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1 8 6 5 年1 月7 日傍晚五时,雨果在一幅画上写道:“在黑暗中画成。我在墙上所见。”这一切, 清楚表明雨果这位画家的仓作手法,是地道的2 0 世纪画家的创作手法,和超现 实主义倡导的“自动写作”不谋而合。 图3 7 老房子图勰剪贴i 、童也 二、比超现实主义更“真实” 我们知道,超现实主义绘画追求梦与现实的统一,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和下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启示下,凭本能与想象描绘潜意识的梦幻世界,追求比现 实世界更真实,比现实世界的再现更具重大意义的想象领域。但是就我们所知, 超现实主义大师描绘的并非真正是“真实的 世界。例如达利,连弗洛伊德都说 他是“化妆表演的本能欲望。他的作品虽然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形象,但是 其刺激性和挑逗性却不乏炫耀之感。超现实主义崇尚梦境,但我们不免发现,超 现实主义绘画的某些“梦境 却未免太过诡秘,恐怖,荒诞,怪异,莫名其妙, 使人感到震惊甚至恶心。从这点意义上说,有些作品己经脱离了超现实主义的真 正内涵。 1 、神秘感的自然流露 在绘画中,神秘感源于画家对事物本质的关注,无论这种事物是抽象的还是 具体的事物,神秘感是自然地流露。神秘感使人陷入与画家内心的真正沟通,神 秘感使人振奋,并使人产生积极探求的意愿。法国大使皮埃尔毛磊在谈到雨果 绘画的主题时写道:雨果绘画所描绘的“教堂和城堡一蕴含着一部分人类深为需 要的秘密 。这正是使人振奋的神秘感来源。雨果绘画不仅描绘离奇古怪的梦境, 更有充满华美诗情的温婉之作。如作品月光下的街道( 图3 9 ) 和夭折的青 春( 图4 0 ) 。“灵桌绘画”部分,从作品表面上看,所描绘物象不尽清晰,线条 也似乎断断续续,但这正是雨果对神秘,朦胧现象最真实最准确的自然描绘。我 们知道,梵高,米罗,克利,蒙克,马蒂斯,还有中国的八大山人,徐渭等画家 的画中都有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都是绘画作品本身流露的语言。 现在,当我们提到超现实主义时,往往会想到许多诡秘恐怖的“噩梦。,而且 超现实主义的某些画家一贯都做“噩梦 ,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雨果的画是 更自然更真实的超现实。 1 8 图3 9 月光t 的街道 2 、非理性的即兴艺术 圈加夭折的青春 我们知道,超现实主义是主张非理性的,但是在具体的绘画创作过程中,比 如在构图,画面内容及作画步骤上,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很有讲究地运用“理性” 进行绘画。而雨果在作画当中,却完全是任想象肆意挥洒的即兴之作。 雨果长子夏尔雨果的文章过路人在雨果家里( 1 8 6 4 ) 说雨果的在绘画 中:“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的自如,画的不是全 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他会先画树枝而成森林,先画山墙而成城市,先 画风向标而成山墙,一步步,白纸上猛然出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其精细和明晰, 如同照片的底片,经化学药品处理,即可现出景物。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柬一 只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 由此可见,雨果绘画的创作是画家灵感和激情更直接更迅速也更真实的表 达,虽然雨果的画不像超现实画家的作品那样“完整”和“正式”,这里所说的 “完整”和“正式”是指普通意义上完整的,精确的描绘,能参加沙龙,矿式公 开之作,但实际上画家在精心考虑这些的时候,灵感和激情已经相对减弱,从这 个意义上,雨果的即兴创作要比超现实主义更真实。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绘画界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情感表达与技法规范的 矛盾。许多画家在速写本上极为生动的速写或创作小稿,一旦正式去创作,便往 往受到技法规范等各种束缚,结果是有悖初衷甚至面目全非。 第五节线的自由表现漫画及中国主题画 如果蜕雨果的水墨画极尽“面”之酣畅淋漓的话,那么雨果的漫画和中国主 题画则是对“线”的自由表现。在这些画中,雨果根据对人物的不同印象抓住瞬 间的感受绘出夸张变形的形象,诙谐幽默,有时也带有嘲讽意味。这些画中的 线条早已超出了造型的目的,而是被赋予不同的语言由画家任意支配。 如作品无题( 图4 1 ) 画家用纤细取逸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头发,胡须及 五官,恰好表达出人物沉思状态,那向后飞扬的头发就好像人物飘忽不定的思维, 而鞘稍坚硬的线条表现的胡须又衬托出几分安静的孤傲。军界权威( 图4 2 ) 则使用浓重的粗线和短小的细线条结台,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威严但叉愚钝呆滞的 神情。 作品马( 图4 3 ) 则是用粗犷洒脱的线条表现了马的受惊时的姿态,其用 笔的豪放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画大师徐悲鸿。而作品德吕谢特( 图4 7 ) ,画家 用轻淡柔软的线条和浓重墨色来表现人物和背景,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人物性 格和画面形式的美感。 关于中国主题画,事实上雨果是为装修“中国客厅”准备的三十八幅系列烙 面画的草图。法国大使毛磊在谈到这一点时写到:“他笔法生动灵活,脱离旧框 框,脱离中国画的程式,抓住了这个民族的生动和风趣”。的确,雨果的中 国主题画虽然是表现中国人物,图腾等,但明显在用线上使用了自己的方法。这 些看似轻松自由的随意勾勒使这部分画作具有了“雨果式”的视角。如作品杂 耍少年,一个在椅子上倒立的少年,其影子却是雨果名字的缩写“v h ”。 参 酗4 1 无题圈4 2 军畀权威图4 3 马 国 圈4 4 杂要步年 第六节超前的雨果绘画艺术 雨果于1 8 0 2 年出生,1 8 8 5 年逝世,几乎经历了整个十九世纪。在前文,我 们论述了雨果绘画语言的特点,并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及超现实主义进行了简 单的比较。而我们都知道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绘画属于二十世纪的 新艺术。一个十九世纪非主流画家却在创作着二十世纪的主流绘画。因此我们可 以这样说:雨果的绘画是超前的,他率先实践了现代艺术。“他放任想象力自由 驰骋,超越了整个造型艺术的运动 。( 2 0 世纪评论家达索( p d a s s a u ) 语) 同时, “雨果的作品具有戈雅和皮拉内西的标记,预告了革新派艺术家的作品,如象征 派绘画的主要人物奥迪隆雷东( 1 8 4 0 - 1 9 1 6 ) 在某些方面,雨果为转向想象世 界的保尔克利( 1 8 7 9 - 1 9 4 0 ) ,但是也为超现实主义画家如马克斯恩斯特,甚至 为达利打开了道路。( 戈蒂耶语)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在让雨果家里看到雨果的 一些画,也曾失声喊道:“像你祖父这样的画,我也一直在画! 毕加索说的“祖 父应该是“曾祖父 。毕加索晚雨果近6 0 年,说明毕加索从事的艺术探索,比 雨果长期秘不示人的绘画创作晚了半个世纪。 第三章雨果绘画之所以具有生命力的原因 一、为呈现自己的内心而画 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好的绘画作品是有感受的作品。对生活的感受,对现 实的感受,对生命的感受。雨果对命运及神秘事物的关注,使其绘画具有一种强 烈的神秘感和吸引力。雨果绘画不是为参加沙龙,也不是为养家糊口,而是为了 呈现出内心的景象,因此2 0 0 多年后我们再来看雨果的绘画作品,仍然会激动不 已,为之惊叹,为之思索。 如果稍稍注意的话,雨果对自己的很多画作都有文字说明。例如:“我在这 张硬纸的反面信笔涂鸦,画出我的命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经受风吹浪打的一 条小船,被打的晕头转向,飓风,巨浪一一袭来,但还冒出一点点被风驱散的烟, 人民称之为光荣,而这正是他的力量。 或者,把一些说明隐含在画中。例如回 忆和别离十三年。作品回忆的画面中有法语“回忆八个字母,其中 2 1 每个字母上都包含有一个开期。而别离十三年中画面中的法语“别离1 三年, 维克多雨果,1 8 6 4 则刚好离1 8 5 1 年阿果出国流亡十三年。阿果的画就像日已 一样 己录了他内心想要表达和纪念的东西,我们在看雨果画时,不单单是对画面 表面的兴趣,而是逼近他的内心。雨果的画是为呈现自己的内心而画的画,因此 选样的画才能够真正地打动人,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幽村回忆 二、特殊的经历及文艺修养 捌4 6 别离十j 年 雨果出生于法国大革命的岁月中,自幼随父辗转意大利与西班牙,经历了拿 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七月革命,六月起义,雾月政变普法战争巴黎公 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生平极富浪漫的传奇色彩,一生都在不断地叛逆 性追求中。他背叛了童年时代的信仲成了拿破仑的讴歌者,深受古典主义熏陶, 却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一度投笔从政,却成了第二帝国的流亡者,直到 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第三垮台之后才回到巴黎。在十九年的流亡期间,雨果在 布鲁塞尔或太平洋荚属小岛上浏览风光,寻访古迹,这使雨果的想象力更加海阔 天空。雨果一生中最好的画作也就是在流亡期间完成的。 复杂多变的经历奠定了雨果的思想和创造力的基础,而文学上的全面修养也 为绘画赋予了更多内容。我们知道,雨果的很多绘画作品是能够在他的文学作品 中找到源头的。例如,雨果的画黑夜( 图4 8 ) 正是雨果在名日上帝一诗 中刻画的穿过群星,穿过世纪和宗教而如何飘游的精灵。还有漫画十一岁时的 伽弗洛什德吕谢特( 图4 7 ) 等都是雨果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可以说,雨果 在文学上的修养也为他的绘画提供了不少创作素材和灵感。文学和绘画是南果艺 k 术天才的两个侧面,只是有时候“画笔比诗笔走得更快,形象和光影先于音响和 词汇而柬”( 毛磊语) 。 飞 激 图4 7 缚b 谢特 三、“非专业”与“无为而为” 圈4 8 黑夜 我们说雨果是一个“非专业”的画家,这里所说的“非专业”是指雨果没有 接受过正统的艺术教育,没有师承,也不依附任何流派,并且自始至终没有把绘 画当作职业。 我们在“非理性的即兴艺术”一段中,曾提u 过情感表达与技法规范矛盾的 问题。事实上,这正是“专业”画家所遇到的问题。由于专业画家接受过正统的 艺术教育,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不免要考虑到专业技法上的很多问露,这些专业性 问题在帮助绘画创作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绘画的限制。比如绘画的构图, 色调,透视,明暗关系等,在过分讲求这些时必然对灵感和激情这是绘画的 原动力,有所扼杀。另外,专业画家以绘画为职业,为谋生的手段,就必然考虑 到作品的销售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免也会迎合画商或买家的口味。还有一点值得 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美术史上一种新风格的兴起,往往是建立在对传统或对过去 某一风格抵制的基础上,很多画家往往以改革者或宗派领袖自居,他们都不愿属 于某一固定的绘画团体,而希望独出心裁的创造出自己的面目。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背离了绘画“自然地流露”,走向为创新而创新的歧途。 而以上所说到的问题在雨果绘画中却完全不存在。雨果远离艺术圈,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