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改革开放3 0 多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 0 0 9 年产销均突 破1 3 0 0 万辆,跃居全球第一:2 0 1 0 年更是突破1 8 0 0 万辆,为世界瞩目。作为 国内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得到了国务院及下属各部委的高度重视,如专门 针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购置税减免 政策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对汽车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支持、税费优惠等 力度,力求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地理位置优越,其汽车工业发展的兴衰直接决定了河 南省汽车工业发展的成败。近年来,在河南省汽车工业大战略思路的指引下,郑 州市除继续巩固郑州宇通、少林客车等客车和红宇专汽等专用车行业优势外,还 进一步拓宽了郑州日产产品领域、并引进了海马汽车的微型车项目,其汽车工业 发展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显现。 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国内外汽车工业以及河南省汽车工业的发展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对郑州市汽车工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s w o t 分析,借助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辅以说明,并对郑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产品发 展重点及发展战略等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郑州市能够抓住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 的有利时机,制定更加有效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关战略及保障制度等,最终达 到在我国汽车工业大版图上占据重要一席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工业s w o t 分析发展战略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a u t 0i n d u s 仃yh a sm a d es i g n i 6 c 锄tp r o g 佗s se v e rs i n c et h el a u n c ho ft h e o p e n i n gu pa n dr e f - 0 册p o l i c y3 0y e a r sa g o i n2 0 0 9 ,t h ec h i n at o p p e dt h ew o r l di n t e 彻so ft h ea u t oo u t p u ta n ds a l e sv o l u m e ,e x c e e d i n gl3 0m i l l i o nr e s p e c t i v e l y e v e n o v e rl8 0m i l l i o ni n2 0l0 a so n eo ft i l ep i l l 甜i n d u s 仃i e so fc h i n a ,t h e 卸t 0i n d u s 仃y h a sb e e na t t a c h e d 舯a ti m p o r t a n c eb yt h es t a t ec o 帅c n 锄di t sa 币l i a t ed e p a r 咖e n t s f o rt h ep u 叩o s eo ff a c i l i t a t i n gt h eh e a l t h y 锄do r d e r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u t oi n d u s t l ma n 啪b e fo fp o l i c i e sh a v eb nl 锄n c h e d ,跚c h 觞t h er e j u v e n a t i n gp l a j l n i n gf o ra u t 0 i n d u s 缸弘c 缸s u b s i d yp r 0 舒a mf o rr u r a la r e 嬲锄dr e d u c t i o no fp u r c h 嬲et - 瓤; m e a n w h 订e ,t h el o c a lg o v e m m e n t sa l s of o 咖u l a t ep r e f e r e n t i a lp o l i c yf o r 卸t o r e l a t e d 仃a d e 锄di n v e s 臼1 1 e n tp r o m o t i o n 如dt a x a t i o n z h e n g z h o u ,c a p i t a lo fh e n 锄p r o v i n c e ,i sw e l l - l o c a t i e d 柚de 鼬yt 0a c c e s s t h e a u t 0 i n d u s 仃yi i lz h e n g z h o ui s av e qi m p o r t a n tp 矾o fh e n 柚s 卸t o i n d u s t i n c e n t y e 郴, z h e n g z l l o u ,g u i d e db y 廿1 eg e n e r a ls t r a t e g y f o rh e n 锄sa u t 0 i n d u s t r y m a i n t a i n e dt 1 1 ea d v 鲫t a g e so fz h e n g z h o uy u t o n g ,s h a o l i nb u sa n dh o n g y us p e c i a l v c h i c l ei l ls p e c i a lv e h i c l ei n d u s t 阱i na d d i t i o n ,i te x p 锄d e dm ep r o d u c tm i xo f z h e n g z h o un i s s 锄觚di n i t i 纳e dm ec o o p e r a t i v ep r o j c c tw i mh a i m a o nm i n i v e h i c l e t h ea u t 0i n d u s t 眄o fz h e n g z h o uh 邯a s s u m e dg r c a tp o t e n t i a l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a n i c l e ,b a s e do ns u r v e y 锄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c o n d u c t si n - d e p lr c s e a r c h0 nt l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a n di n t e m a t i o n a la u t oi n d u 蛐叮a n dt l l a to fh e n a n s a u t o i n d u s 臼mm o 他o v i ta l s 0c o n d u c t ss w o t 锄a l y s i so nt h ei n t e m 8 l 柚de x t e m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o fz h e n g z h o u sa u t oi n d u s t i l l u s t r a t c db yt h es t a 曲sq u oo f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i nc h i n 锄dp r o v i d e ss u g g e s t i o n st oz h e n g z h o uc 时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t a 唱e t s ,k e yp o i n t so fp r o d u c td e v e l o p m e n t 锄d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i 瞰e 科o f i t sa u t oi n d u s t d ,z h e n g z h o uc 时i se x p e c t c dt ob e 蚰i m p o n a n tp a r to fc h i n e 呲o i n d u s 血yb yt a k i n gt h eo p p o r t u n i t yo f t h ei 薯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ca u t i di n d u s 仃y 锄dt h r o u g h 他l e v 蛐te 仃e c t i v es 眦e g y 柏di n s u r a n c es y s t c m k e yw o r d s :a u t oi n d u s 臼y ,s w o t 明a l y s i s ,d e v e l o p m e n ts 仃昌她g ) , 前言 前言 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在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汽车工业尤具代表性,在其1 0 0 多年的发展 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同时,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各汽车工业发达 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在我国,虽然在解放初期便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但真正发展确是在改革开 放以后,蓬勃发展则是在新世纪之后的十年时间。我国汽车年产销达到1 0 0 万辆 用了近4 0 年,从1 0 0 万辆增长到2 0 0 万辆用了8 年,而2 0 0 2 年突破3 0 0 万辆仅 用一年时间;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汽车工业更是呈现急速增长方式,先后突 破4 0 0 万辆、5 0 0 万辆、7 0 0 万辆、9 0 0 万辆,2 0 0 9 年更是创纪录的双超1 3 0 0 万 辆,跃居全球第一。应该说,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一道独特的风 景线,幅员辽阔、消费层次不同等造就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全球汽车巨头的无比 重视,自主品牌的欣欣向荣,均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繁荣局面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地处中原,近几年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效果明显,现代农业与新 兴工业成为助推其快速发展的双引擎,已成为中部经济大省之一。作为汽车工业 较早起步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有近5 0 余年发展历史,虽与国内其他汽车发 达省市尚有差距,但其也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目前已形成以宇通客车、郑州日产、 郑州海马、一拖集团、少林客车等知名整车企业,中集华骏、河南红宇、新飞专 用车、冰熊冷藏车等知名专用车企业,以及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南阳、安 阳、许昌、鹤壁八大零部件生产基地,汽车工业发展潜力较大。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其汽车工业发展在河南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中占据 着最重要的位置。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郑州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客车制造 城市,宇通客车在我国大中型客车制造业长期把持头把交椅、少林客车则被业界 誉为“中巴王”:另外,以生产高端皮卡和s u v 闻名业界的郑州日产也在郑州市 和东风公司的共同努力,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海马郑州项目的实施为郑州改 变了缺少小型节能型乘用车的短板。同时,在专用车方面,宇通重工、郑州红宇 以及宏达汽车也在各自细分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郑州市汽车工业的发展 也存在若干瓶颈和问题,如零部件本地配套水平不高、汽车研发人才不足等。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结合多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积累,在充分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国内外汽车发展形势,通过s w o t 分析指出郑州市目前 汽车工业发展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发展战略, 前言 并辅以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促进郑州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在2 0 0 9 年完成产销1 3 0 0 多万辆的基础上,2 0 1 0 年产销超过1 8 0 0 万辆也已 基本无悬念,汽车产销全球第一的位置得以进一步巩固。未来几年,我国汽车产 销势必放缓,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也会更加激烈,如何保持我国汽车工业持 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汽车工业的重要战略城市之一,其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河南省汽车工业大战略实施的成败。目前,郑州汽车工业已经拥有 良好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前几年有很大程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 善,因此,必须要抓住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时机,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在尽可 能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汽车工业。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 政府在产业规划、宏观调控、方向引导、政策支持等方面,以及各相关职能政府 部门紧密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数据积累以及相关课题研 究,对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的各种影响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运用m b a 课程 中所学相关理论知识提出郑州市汽车发展战略。同时,本文在提出相关结论的过 程中,在充分考虑市场、借势而上等因素基础上,还将国家所倡导的节能、环保 等政策方向相结合,对于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将郑州 市汽车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运用s w o t 理论 对郑州市汽车工业竞争战略要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本部分内容主 要提出郑州市汽车工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战略实施等;第三部分包括第 五章,本部分主要是为实现所提出战略提出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图如下: 2 前言 郑州市汽车t 、l 【,发展战略研究 提出问题 i 发展现状分析 世 中河郑中 界 国南 卅i国 汽汽汽汽汽 车车车车车 工工工工 市 业业业业场 发发发发需 展展展展求 现现现现预 状状状状钡0 及及及及 特趋趋问 点势势题 i s w o t 矩阵分析 发展战略选择 保障措施建议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 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2 1 世纪以来,世界汽车工业逐步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 汽车产量在2 0 0 8 和2 0 0 9 年出现下滑,2 0 1 0 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汽 车产量出现企稳回升态势。 图卜12 0 2 0 0 9 年世界汽车产量走势 2 l 世纪以来,以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市场呈再饱和 态势,四国新车销量之和从2 0 0 4 年的2 9 l8 万辆下降到2 0 0 9 年的2 1 9 4 万辆,市 场占有率从5 4 6 下降到3 6 3 。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正由传统汽车制造业向以汽 车保养与维修、汽车金融与信贷、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为代表现代汽车服务业 转移,现代汽车服务业也成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印 度、巴西为代表的”金砖四国”成为主要新兴汽车市场,新车销量占世界新车总 销量的比例从2 0 0 4 年1 7 5 上升到2 0 0 9 年3 4 1 。中国新车销量更是发展迅猛, 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2 3 。 2 0 1 0 年,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逐步复苏,新兴汽车市场继续扩大,未来全球 汽车市场仍有上升空间,预计2 0 2 0 年全球新车产量将突破l 亿辆,发达市场趋 于饱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新兴汽车市场。2 0 0 9 年,美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了2 3 5 亿辆,汽车普及率达7 8 7 ,相比之下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6 0 0 0 万辆, 普及率仅为5 ,可见新兴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4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总的来看,当前汽车工业处于全球性转移过程之中。世界汽车工业1 0 0 多年 的发展历史中,共出现四次全球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出现在2 0 世纪初期,以 美国首次创造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体系为标志:第二次出现在2 0 世纪5 0 年代,以 欧洲将大批量生产和产品差异化结合,向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提出挑战为标志; 第三次出现在2 0 世纪6 0 年代后期,以日本借助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使汽车实 现低价高质为标志;第四次出现在2 0 0 0 年左右,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运用和 发展,使汽车工业的资源配置全球化成为可能。传统汽车制造强国将研发保留在 本国,而将制造环节转移至新兴汽车制造国,通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并占领市场。 1n n i 。 - 辫 鼻i : o o - _ l - - _ _ _ 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 2 0 0 9 其他 = 俄罗 斯 t 巴西 亭印度 中国 法国 图卜22 4 2 9 年各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比例 技术全球化与技术垄断同时强化。为争夺新兴汽车市场份额,跨国汽车企业 集团加快向该市场输出先进技术,许多新车型已经采取全球同步上市的方式,以 争取高额利润。不容忽视的一点,技术垄断正在限制新兴市场本土汽车产业的发 展。实力雄厚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在新兴市场的技术性机构已经呈现独资 化、强权化趋势。合资企业中本土一方在技术上缺少决策权与话语权。 每一次产业转移都与生产、组织方式转移或技术创新有所联系,即通过生产系 统或产品方面取得创造性突破,使输入地的需求膨胀得到满足,并形成强有力的出 口势头。每次产业转移的输入地一般均从低档车型生产入手,汽车销售价格随着产 业转移和升级换代不断下降,使当地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最后成为汽车产业中的龙 头。 加 如 加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 2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特点 1 2 1 安全技术更受重视 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车辆交通事故的人数为1 2 0 余万人,无论企业还是消 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技术方面都愈加重视。诸如安全气囊、a b s 、e b d 等主动 安全设施在国内汽车产品中基本已经成为标配的基础上,技术人员仍在不断努力 突破安全技术的极限。传感器、摄像头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不断应用,在提高 驾驶舒适度同时,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安全技术从传统的重视被动安全 逐步向重视主动安全技术方向发展,其观念也开始向避免事故发生转变。 1 2 2 节能减排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 在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欧洲排放标准,自1 9 9 2 年欧i 开始实施以来己走过 1 8 年。伴随着环境保护呼声高涨与各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日益坚定,排 放标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要求也更加严格,各阶段排放标准执行时间与参数 要求见表1 1 。 表卜1欧洲汽车排放标准要求与执行时间表 标准类别实施时间 h c ( )c o ( )p m ( )n o x ( ) 欧洲i 号标准 1 9 9 5 年底前1 14 50 3 68 欧洲n 号标准1 9 9 5 2 0 0 0 年底1 14o 1 5 7 欧洲号标准2 0 0 0 2 0 0 5 年j 芪0 6 62 10 15 欧洲号标准2 0 0 5 2 0 0 8 年l o 月0 4 61 5o 0 23 5 欧洲v 号标准2 0 0 8 年1 0 月至今 欧洲号标准预计2 0 1 2 年实行 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为环境保护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向汽车工业提出严峻挑 战。据分析,如果令产品满足欧标准,很多汽车制造商需要更换生产线,意味着 每辆车的制造成本将增加2 5 0 0 4 0 0 0 欧元。因此,类似于通用、丰田、其产、大 众、宝马等诸多大企业已开始在汽车轻量化和石油替代能源上进行研究,并取得显 著成果,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是在此大环境下全面展开,各国均在新能源汽车研发 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出现较大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这一崭新的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准入、认证、 6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检测等标准尚需制订并统一,充电站等相关配套设施尚需完善,电池稳定性与可 靠性上仍待加强。虽然新能源汽车代表汽车业的发展趋势,但技术上的局限将使 得较长一段时期市场上仍以内燃机汽车为主。提升内燃机性能、降低排放、降低 制造成本仍然是产品的发展方向。 1 2 3 汽车产品实现智能化、信息化 现代汽车产品已经从单纯的机械部件集合逐步转变为信息载体和生活娱乐 终端,各种智能配置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从最初阶段的车载数字音响、智能 钥匙、一键启动,到逐步普及的车载电脑、导航、自动泊车,智能化、信息化理 念逐步嵌入汽车产品的整体设计之中。目前,智能系统成为汽车制造商的研发重 点,信息化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在汽车上实现。 1 2 4 汽车产业与计算机、软件、信息产业结合将更加紧密 汽车工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认证检测、实际使用到最终报废回收,都 已经与计算机、软件、信息产业建立了密切关系:c a d c a m 、生产信息平台、 模拟仿真、行车控制、人车互动、汽车材料回收数据库等多项技术都已在汽车业 应用。未来汽车工业将朝着网络化、仿真化、自动化方面继续发展,进一步为汽 车制造业压低成本,提高附加值。同时,计算机、软件、信息产业的实力将对汽 车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3 中国汽车工业现状 随着国际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速度的加快,全球化经营已成为汽车集团 的方向性战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方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逐步转向新型合作 关系。国际汽车集团进一步在新兴市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利用当地 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占领当地市场。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经过2 0 多 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正在进行的第四次世界汽车产业转移 也将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改革开放3 0 余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快速发展,汽车产量由1 9 7 8 年的 1 5 万辆增加到2 0 1 0 年的1 8 0 0 多万辆。特别是2 0 0 0 年以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 更堪称爆发性,产量由2 0 0 0 年的2 0 7 万辆增至2 0 1 0 年的l8 2 6 万辆,年均增长 近2 5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7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象佃o o 一一 8 00 。 - i 鬻- - 一一一i i _ - 8 0 0 0 7 0 0 0 蟹6 0 。 k 咖 儿 卅 姣 酞 割 世界汽车产量 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比倒 暴 丑 酞 割 上 嘲 止 卅 贬 圃 廿 呈堕垫町年2 0 :2 年蛰。3 等翟! 堡呈塑皇三孽o :6 年2 婴! 等? o i 里皇垫! ! 竺 图卜42 0 0 0 2 0 0 9 年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比例 汽车工业所涉及的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其消费拉动能力也较大,在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各省市竞相发展汽车工业,已形成 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四大企业集团和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分别为:以长春为 代表的东北老工业集群区,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集群区,以上海为代表的 长三角集群区,以武汉为代表的中部集群区,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集群区,以广 东为代表的珠三角集群区。2 0 0 9 年,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国 汽车工业增加值的9 7 0 ,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7 8 4 。但 是由于产能大规模扩张,阶段性产能过剩已初步显现。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瞳翻圄鼬囡啊目田翻 i 峦7 嚣印 一 7 2 2 j 1 胡1 9 :4 一j :3 2 5 l ,4 7 l 1 1 w # 图1 5 前1 0 大企业集团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表卜22 9 年全国主要地区汽车工业总产值万元 按主导产品分 地区合计 车用发动汽车摩托 汽车改装汽车摩托车 机车配件 全国 2 3 4 3 7 7 9 9 61 4 2 4 3 6 7 0 61 4 6 9 1 7 0 l8 8 2 5 7 3 11 0 4 4 1 0 2 l5 7 9 8 2 8 3 7 北京1 1 5 4 6 8 3 0 1 0 1 0 7 0 312 7 8 5 2 l 01 8 0 01 1 5 9 4 7 8 天津1 0 8 8 3 1 9 06 0 5 0 6 8 59 1 0 0 91 6 1 2 5 45 2 1 4 2 24 0 5 8 8 2 0 河北5 1 2 0 8 3 92 6 1 1 9 3 75 7 8 0 3 43 6 3 9 41 3 3 8 81 8 8 1 0 8 6 吉林2 2 0 9 0 7 5 718 6 4 9 0 2 42 3 9 6 6 101 7 9 5 6 33 0 2 2 5 0 9 上海 2 2 6 9 1 1 7 61 3 7 1 4 0 0 l3 1 2 4 6 2 2 2 1 0 26 1 8 9 4 0 8 0 2 3 6 7 l 江苏1 0 1 0 7 6 2 24 0 3 3 3 8 71 9 1 1 0 5 66 5 6 0 8 l1 1 3 9 6 5 l2 3 6 7 4 4 7 浙江 l2 6 0 6 9 9 71 9 9 4 8 5 31 3 5 8 9 46 6 5 2 0 l1 3 5 4 89 7 9 7 5 0 l 安徽9 9 5 6 2 8 46 3 1 9 1 1 19 8 1 1 6 002 0 3 7 5 32 4 5 2 2 6 0 山东 2 2 8 0 6 3 2 9 1 1 6 1 8 2 3 11 5 1 5 8 6 75 6 4 5 1 32 3 1 0 0 9 5 6 7 9 7 6 2 3 河南6 3 7 0 8 0 22 1 2 7 0 2 57 5 1 2 6 77 3 1 2 9 302 7 6 1 2 1 7 湖北1 7 0 1 7 4 7 31 4 7 9 6 2 8l2 9 3 0 7 005 0 5 6 2 51 4 2 2 4 9 7 广东2 5 2 4 2 3 6 7l8 7 6 3 5 4 93 7 5 9 1 92 9 0 4 4 8 8 1 4 1 9 4 7 6 1 7 7 8 9 3 5 注:数据来源于2 0 1 0 版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商用车基本具备自主研发能 力,乘用车基本具备中低档车型自主研发能力,零部件基本具备机械类自主研发 能力。目前,我国汽车自主品牌除继续保持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外,在以 基本型乘用车为代表的乘用车领域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2 0 0 9 年,自主品 牌乘用车产销量占全国总产销量比例已经达到近4 5 :我国主要乘用车自主品牌 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并部分实现自我配 套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压共轨等关键技术。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方向性政策指引下,众多汽车企业开始投资进 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手f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其中主要汽车企业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部分技 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 0 1 0 年前三季度,工信部车辆产品公告内,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已达6 0 余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已达2 4 0 多个。另外,2 0 0 9 年来,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开展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较为显著。但是,应该说我国新能源与 节能汽车的产业化基础尚需加强,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价格、电池等还不能完全 满足消费者所需,动力、电池、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 高。另外,我国汽车市场上在售的乘用车系列车型中能够达到第三阶段油耗限制 标准的依然较少,2 0 1 5 年完全实现也需付出较大努力。 在我国汽车工业取得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众多关键技术和核心零 部件总成国内企业还无力企及,依然被外方所掌控,国内汽车企业依旧多以劳动密 集型为主。同时,汽车品牌发展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存环境,总体看国内自主品 牌企业实力仍不够强大,所面临竞争压力较大:首先自主品牌整体上缺乏美誉度、 忠诚度;其次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关键技术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 权,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经验积累、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缺少研发人员;最后国内 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研发、制造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国内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受制于国内当前的条块格局,使跨 地区的兼并重组相对较为困难:同时,结构优化也不够明显,大小排量车比例不 均衡现象依旧存在:另外,长期以来轻零部件、重整车影响了汽车行业整体竞争 力的提升和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 1 3 1 汽车产品及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彻底改变了“缺重少轻、缺乏乘用车开发能力”的局面, 建成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生产能力不 断增长、产品种类丰富且新品迭出、营销及售后服务日臻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 近几年,乘用车企业每年大约有5 0 种全新车型上市,2 0 0 种改进车型上市。 乘用车产品主要以合资品牌为主,世界主要跨国整车公司在中国都有合资工厂, 在开发新车型时开始考虑中国元素,很多车型优先或者同步引进中国。而自主品 牌产品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并已初步具备中低端乘用车 的开发能力,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和研发体系:自主品牌车型从外形、质量和性能 方面都较以前有较大提高,有些车型已具备和合资品牌车型竞争的实力。 商用车产品主要以自主品牌为主,以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柳汽、陕汽集 团、北汽福田和江淮汽车等为代表的货车企业和以宇通、黄海、三大金龙为代表的 客车企业,都具有很强的独立开发能力每年均有很多新产品上市,其高端产品的 l o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 3 2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现状 中国自“九五”以来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研发,“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国家累计投入近2 0 亿元,分别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以电动汽车 研发为主的电动汽车重大项目。形成了以动电平台为核心带动零部件技术突破的 研发布局,建立了多个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平台;动力电池、驱动电机、 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小规 模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考核逐步深入。 截至2 0 0 9 年,技术相对成熟的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已经实现商品化, 已经上线运营的混合动力客车达到3 0 0 0 多辆,纯电动客车也达到3 0 0 5 0 0 辆, 增程式电动轿车开始生产。燃料电池客车仍处于示范运营阶段。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汽车用油大量增加,导致我国石油总消费量 迅速攀升。然而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各地方政府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均加大力 度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掀起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投资热潮,国家也出 台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扶持管理办法,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 段。但是,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产业化和市场化仍 面临着产品成本较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挑战。 盈引 6 0 0 0 _ 4 0 0 0 _ 2 0 0 0 _ ? ( 1 j 1rj r ) 47 fr 。,r h lr ,一f i f j7 7r l ( j 8j 1j f j l 图1 - 6 中国历年汽、柴油消耗量 1 3 3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整车发展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 目前,我国大约有1 万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2 0 0 9 年汽车零部件总产值为 1 2 万亿元,出口折合人民币约1 9 9 0 8 亿元,出口产值占总产值的1 6 5 。汽车零 部件江浙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已形成零部件集群效应,零部件产业链较为健全。 量比-:觥暑 漪百 。 观耗 一 袭消 油车曼_篙j i 一 费分 一_ 消百 二嬲一_ l - 捂毒 一i镪锵一i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已经初步摆脱了之前数量多、规模 小、质量差的“散乱差”格局,制造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支持国内整车 厂商的供货配套的体系。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具备系统供货和自主开发的能力,甚 至还开拓了海外市场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其出口数量及收入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我国零部件行业已具备机械类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但关键技术大多被外资 企业所垄断,如发动机管理系统、燃油喷射技术、自动变速器等。外资零部件企 业加速了在国内扩张,包括博世、德尔福、博格华纳、江森自控、大陆等国际知 名零部件公司大多在中国建有合资或者独资工厂。 1 3 4 汽车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大幅增长。2 0 1 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 8 2 6 万辆和1 8 0 6 万辆,同比都分别增长3 2 。4 。其中,以私人消费为主的乘用车是市 场增长的主力,近几年增长较快,销量超过1 4 0 0 万辆,占总销量的7 6 1 。 。 母嗣童浅固车 1j 昱膏增技髓罱互省t l 川 。卜 1 川i i“ 万 。 一 警 衲 二 摩 f l l l l i ,一7 ”t , j , 。 n ,j 川“i 二”鲁d 1 i ? 0 。h 墨。川i - j 军1 l l i 图卜7 近几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及增长率 ( 1 ) 乘用车市场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购车推动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繁荣。分 排量来看,1 0 l 排量1 6 l 车型最大,2 0 1 0 年占比达到5 6 6 。分车型来看,基 本型乘用车所占比例最大,2 0 1 0 年市场份额达到6 9 6 。同时,s u v 市场在近年 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城市型s u v 销量快速增长做出很大贡献:随着二、三线 和农村汽车市场开始启动,交叉型乘用车和小排量乘用车增长迅速。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 n o n 9 0 0 8 0 0 7 0 0 6 0 0 万5 0 0 辆4 0 0 3 0 0 2 0 0 1 0 0 0 2 0 0 5 年2 0 0 6 年2 0 0 7 年2 0 0 8 年2 0 0 9 年2 01o 年 1 9 0 1 0 0 r 0 同 6 0 比 。婪 一基本型乘用车 o o m r v 一 一s u v 一交叉型乘用车 一基本型乘用车增长 一i m p v 增长 s u v 增长 交叉型粟用车增长 图卜8 历年乘用车细分产品销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4 ( :2 l 二 图卜92 们0 年乘用车细分市场主要企业销售情况 ( 2 ) 商用车市场 商用车是受国家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影响最大的车型,近几年销量保持稳 定增长;2 0 0 9 年下半年受国民经济复苏的影响增幅回升,大部分车型呈增长态 势:2 0 1 0 年产量为4 3 6 8 万辆,同比增长6 3 4 ,销量稳步回升,增幅基本与乘 用车增幅持平。 弓n n 2 5 0 2 0 0 1 5 0 匿 r 1 0 0 5 0 0 2 0 0 5 年2 0 0 6 年2 0 0 7 年2 0 0 8 年2 0 0 9 年2 0 l o 年 1 n n - 客车 l 赞车 9 0 _ 半挂牵引车 e o 4 0 互 磐 _ 2 0 孟 - 客车非完整车辆 一债车j e 完整车辆 一客车增长 赞车增长 o 一一半挂牵引车增长 2 0 图卜1 0 历年商用车细分车型产销量和同比增长情况 右车非完整车辆 增长 货车j # 宪整车辆 增长 , 0 0 2 2 o 一 in 岳、一l杉酱。j 陲u。划同鹾l岁一j一i ,_量誊山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载货车占商用车的比例最大。受城市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快速 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轻型载货车和重型载货车需求增速明显高于中型载货车和微 型载货车。 半挂牵引车主要用于中长途公路运输,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 受出口的影响最大。2 0 0 5 2 0 0 8 年,半挂牵引汽车需求旺盛,同比呈现大比例 增长态势;2 0 0 8 年出口急剧下滑,半挂牵引车需求急剧下降;2 0 0 9 年,伴随出 口市场恢复,半挂牵引车销量企稳回升;2 0 1 0 ,年半挂牵引车再次出现爆发式增 长,2 0 1 0 年半挂牵引车销售3 5 5 万辆,同比增长6 7 7 。 近几年,受火车提速及高铁建设的影响,客车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客车和非完整车辆需求增长明显弱于其他细分车型,2 0 0 8 年出现负增长,2 0 0 9 年微增长;2 0 1 0 年需求增长略高于货车增幅,达到3 1 3 ; 1 3 5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 自2 0 0 1 年加入w 阳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出现井喷式增长。从2 0 0 2 年开始,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连续6 年保持大幅增长,2 0 0 2 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为3 3 6 亿 美元,2 0 0 8 年为4 7 6 3 亿美元,年均增长5 5 6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 0 0 9 年 汽车产品出口出现回落,但由于我国汽车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出口总体趋势向好; 2 0 10 年随着经济复苏,汽车产品出口额恢复至为4 8 3 5 亿美元,同比增长4 1 5 。 图卜11 历年汽车产品出口情况和各细分汽车产品所占比例 中国整车出口伴随着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成长不断壮大,出口整车以商用 车为主,近几年轿车增速较快。整车出口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如非洲、中东、东 南亚、独联体等地区,并逐步向发达国家不断延伸。整车出口数量虽比前些年有 较大增长,但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仍然较低,2 0 0 8 年最高达到了7 3 。由于我 国汽车整车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优势,汽车整车出口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汽车零部件出口依然是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近些年出口总额均占汽车产 标1_| i 2 一i-量删蝴i_量| 一 l艄 、 f l n 一不 、-e晦 龇标 一_ - - 1 | i 旮 坐 ,l 耽 甄一一一 墨孵 辖 l e 二 e 一 爹 i 一 讯哆 ; m 牌蓍_ i 乙阚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品总出口总额的6 0 以上,出口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售后市场和o e m 市场。目前, 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但向技术含量及附 加值较高产品转移的趋势明显: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出口的主导力量,2 0 0 9 年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额占零部件总出口额的8 2 8 。 1 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特点 1 4 1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强 由于汽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0 0 9 年,汽车工业增加值约为7 2 8 6 3 亿元,约占g d p 的2 1 ;汽车工业对如钢铁、玻璃、橡胶、电子等上游产业有较强的直接带动 作用,带动作用基本比例为1 :1 :对于汽车金融、保险、维修、二手车交易等 下游产业,汽车工业同样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并且对下游的带动作用大于上游。 在就业方面,汽车工业( 包括零部件工业在内) 和相关产业的就业比例关系约为 l :7 5 ,汽车工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突出的作用。除了对 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外,在技术进步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汽车工业的 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1 4 2 自主品牌尝试发展多品牌发展模式 目前,以奇瑞、吉利、比亚迪和长城为代表的自品牌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的 产品和技术积累,不断的通过发展多品牌战略,推出不同定位的产品来满足不足 的消费群体;如奇瑞汽车旗下拥有奇瑞、威麟、瑞麒以及开瑞四个子品牌,产品 涵盖商用车、乘用车、微型车领域。同时,自主品牌企业已经把产品范围拓展至 中高端产品,如奇瑞g 5 、江淮和悦、吉利帝豪等。 1 4 3 私人购车拉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汽车市场逐步被激活:特 别是2 0 0 9 年在“汽车下乡”和“车购税减半征收政策引导下,私人购车相对 于收入水平的临界点被提前,使得小排量乘用车出现爆发式增长;私人汽车拥有 量占民用汽车拥有量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私人载客汽车占民用载客汽车的比 例已超过8 0 ,私人购车已经为拉动汽车市场的主力。 1 5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屡 - 艘 羁 樊 旺 出 一尽用汽车 _ 载客汽车 一薮赁汽车一其他汽车 二二羟炎囊轰蠡晕譬羹青裴型汽车比例! 翼鑫蓑奎誓丧青巽霾蓉至漫 kkk 旨址l l 巳巳 1 4 4 各地方政府和部分汽车企业加紧产能扩张和区域布局 要 卅 虻 墨 上 拱 一 簿 大多地方政府和部分汽车企业基于对未来市场潜力的良好预期,纷纷制定庞 大的产能扩充计划,新一轮扩产潮已经开始。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地化生产 和销售的目标,使主要整车企业加快区域布局的步伐。同时,各地方政府为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很多地方政府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加快汽车产业布局。 1 4 5 汽车零部件是当前汽车产品出口主力 汽车零部件仍然是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占汽车产品出口7 0 以上, 发达国家o e m 市场和售后市场是其出口重点。整车主要出口新兴经济体,主要 产品为自主品牌中低瑞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出口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如非 洲、中东、东南亚、独联体等国家,目前已逐步开始向发达国家市场延伸。 1 4 6 龙头零部件企业正在做大做强,外资零部件加速进入中国 目前,我国在零部件细分行业,已形成一批具备相当规模和技术实力的龙头 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如信义玻璃、 亚太机电、万向集团、万安集团等。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巨大潜能的逐步释 放,很多外资零部件企业加速在国内建厂,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外资整车企 业的配套关系,抢占市场份额:而在与本土零部件企业展开竞争的同时,其也将 一些新技术带到中国,推动了本土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y 一譬 七o 0 o 0 0 0 0 0 o 孔4 9 8 7 6 5 4 3 2 ,0 面,佰 第一章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 5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1 5 1 国内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权威预测数据显示,2 0 2 0 年之前,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 发展阶段,国民经济还将保持较快发展,对汽车的消费将进一步升级;2 0 1 0 年 我国平均每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6 0 辆,仅是世界平均水平1 4 1 4 辆的4 2 4 ,与 发达国家差距更大,进一步说明国内汽车消费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