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爵士乐”因素在格什温交响音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运用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文摘要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格什温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交响诗作品,它是继蓝色狂 想曲之后格什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最为成熟的“交响爵士乐”作 品。在这部作品中,爵士乐蓝调音阶、拉格泰姆节奏与爵士乐和声等都有恰如其分 的运用,格什温的创作手法得以全面展示。爵士音乐的精髓在格什温这部作品中有 着充分的体现。 在对民族风格的探索过程中,格什温是一个身体力行者。他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所 谓的“美国风格,但地道的爵士乐语言,却使他的作品流露出强烈的美国特征。 格什温最大的贡献是首创了所谓的交响爵士乐。“交响爵士这朵奇葩是由严肃 音乐与爵士音乐这两种养料共同滋润长成的。格什温成长在通俗音乐的环境,但终 其一生都在为融合严肃音乐与爵士音乐而努力着。他深谙爵士音乐的精髓,引其步 入大雅之堂,体现了民族精神,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本文以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为考察对象,从历史、人文、音乐本体等多个角度, 分析了爵士乐因素在格什温这部优秀的交响诗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格什温爵士乐交响爵士美国音乐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格什温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交响诗作品她是继蓝色狂 想曲之后格什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最为成熟的“交响爵士乐 作 品之一,它全面展示了格什温的创作手法。在这部作品中,爵士乐蓝调音阶、拉格 泰姆节奏都有恰当的运用。爵士音乐的精髓在格什温的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本文从五个部分加以论述。 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由、课题背景、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向等问题。 将主要的篇幅集中在回顾笔者论文写作过程中相关参考文献的梳理与取舍上。囿 于篇幅,笔者主要回顾了与格什温创作、爵士乐发展、美国通俗专业音乐发展相 关的论著上。并对论文选题缘由与研究方向作了阐述。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黑人音乐文化在美洲这片广袤的大陆上生根发芽,与白人音乐文化一起,绽 放出爵士乐这朵奇葩。 长达三个世纪的黑人、自入音乐的融合客观上打下了日后爵士乐诞生的现实 基础。而爵士乐的诞生的直接条件则是拉格泰姆音乐与蓝调音乐。前者为爵士乐提 供了丰富的节奏素材,而后者则是爵士乐即兴与调式选择的基础。爵士乐诞生后在 美利坚大陆上的流传,影响着那个时代美洲甚至世界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察 它诞生之初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揭示格什温创作中爵士乐因素运用的社会动因。本 章第一节着重从美洲黑人民间与白人移民的民间以及通俗音乐的相互交融的情况来 考察爵士乐诞生的现实前提。第二节则重点考察了爵士乐诞生的两个最重要最直接 的条件即蓝调与拉格泰姆。第三节则考察了爵士乐诞生之初在美国的发展,及对格 什温的影响。 第二章爵士乐因素对美国通俗、专业音乐的渗透及格什温创作的爵士乐情结 二十世纪初,伴随着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不断膨胀,美国专业音乐界也掀起了 一股寻找属于自己特色的浪潮,音乐中民族意识崛起。专业作曲家们意识到一味地 模仿欧洲音乐的结果是永远充当欧洲人的影子,这与美国人这时期高涨的民族自信 是格格不入的。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 成为艺术界共同的心声。 通俗音乐这时候已经先于专业音乐运用了爵士乐的因素。专业音乐领域对民族 风格的探索也促使一些作曲家将目光转向爵士乐。以后的音乐历史证明,爵士乐不 论是作为独立的音乐品种傲立于世还是作为最具美国特色的音乐语言融入专业音乐 v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创作,它都是最能够代表美利坚民族风格的。而这时期这种寻找属于自己特色的浪 潮也在客观上影响着格什温的音乐创作。格什温的成功就在于他正巧处于这么一个 对音乐创作民族风格呼声日益高涨的年代,并恰到好处地将爵士乐这种最地道、最 具美国特色的音乐语言与专业音乐创作进行了融合。 本章第一节主要论述2 0 世纪早期美国通俗与专业音乐中爵士乐的渗透影响。第 二节则论述成长在这个环境中的格什温在他自己的通俗与专业音乐创作中所体现出 来的爵士乐情结。 第三章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爵士乐因素运用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格什温用音乐对生活的不吝讴歌,它以极为精妙的笔 触,向我们展现了生活中积极、达观的一面,是对自由精神的礼赞。 爵士乐的精髓在于对各种色彩性音阶特别是蓝调音阶的使用,以及对拉格泰姆 节奏的自由掌控。这些在格什温一个美国入在巴黎中都有所体现。 这一章节是论文的本体分析部分。笔者以格什温这部交响音诗作品中运用到的 几种爵士乐因素为切入点,结合了各个主题中的爵士乐因素,逐一展开对蕴含其中 的爵士乐语言运用手法的分析。每一主题的创作都糅合了爵士乐因素,特别是其中 的“思乡主题对爵士乐语言的运用是最为集中和典型的。故对它的分析也占用了 较多的篇幅。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笔者追本溯源地阐释了爵士乐相关的蓝调调式理 论与拉格泰姆节奏理论以及克拉维节奏模式理论并运用例证、归纳、比较、综合等 方法从爵士乐的和声、调式、节奏等方面分析了爵士乐因素在格什温交响音诗一 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运用。 第四章结语 在正文的结语部分,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本论文所阐释的核心问题。一, 独行己志的开拓者。格什温是一个开拓者,他将爵士乐与严肃音乐进行了融合。在 这条道路上,几无前车可鉴。然而成长在爵士通俗音乐环境同时又接受过一定严肃 音乐教育的格什温却驾轻就熟,将古典与爵士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可以说他是一 个真正意义上新风格的开拓者。二、民族风格的实践者。格什温身处一个对音乐创 作民族风格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年代。天时地利人和,他具备了融合爵士乐与严肃音 乐的所有条件,所以融合二者的历史使命就自然地落在他身上。格什温自己也说, 他的创作无法脱离他身处的时代和他的人民。三、绽放在严肃音乐与爵士音乐藩篱 之间的一朵奇葩。格什温的创作融合了严肃音乐与爵士乐中的最优秀、积极的因素。 他的创作勃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在他之前,虽然亨利 吉尔伯特也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融合了黑人音乐的因素,但是都不如格什温对爵士 v i 中文文摘 乐语言的掌控来得自如、地道。可以说格什温的爵士乐语言带着一口浓重的“黑入 口音 。 论文从爵士乐这个乐种的诞生与发展着手,同时考察格什温生活的时代美国通 俗音乐与专业音乐创作中爵士乐在方方面面的渗透和影响,为的是揭示格什温创作 的民族性依归与他能够自如运用爵士乐语言的客观原因。格什温曾说“只有这样的 音乐才能生存,它或者具备全人类的属性,或者具备民间艺术的属性。 他又说“我 的人民是美国人,我的时代是今天。一 在考察了爵士乐产生发展的历程与爵士乐对美国音乐乃至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 之后,我们对格什温的创作以及他的这些话就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摘要 a b s t r a c t a na m e r i c a ni np a r i s i sa ni m p o r t a n ts y m p h o n i cp o e mc o m p o s e db yg e o r g e g e r s h w i n ,a n o t h e rm a s t e r p i e c ea f t e rt h es u c c e s so f i nm u l t ip e r s p e c t i v e k e yw o r d s :g e r s h w i n j a z zm u s i c s y m p h o n i cj a z z a m e r i c a nm u s i ca n a m e r i c a ni np a r i s m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姓名) 陵鱼塞学号一窒q q 鱼q 昼圣皇一专业酉友童丕塞所呈 交的论文( 论文题目:爵士乐因素在格什温交响音诗( 一个美国人 在巴黎) 中的运用初探)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 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 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1 彳,f 白孝7 指导教师 签字日期:声备霸吒 签字日期 绪论 绪论 一、课题背景 “一个民族要发展自己的文化,与外来文化问的吸收和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对 个人来讲也同样如此,但只有在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个人的创作特征基础上的 吸收、交融、改造,其创作才会勃发出生命的活力厣n 3 叶松荣教授的这段话运用 在2 0 世纪的美国音乐文化和乔治格什温身上特别合适。 乔治格什温被誉为将严肃音乐与爵士乐因素进行融合的最成功的当代作曲家。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奠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史中的特殊地位。这位2 0 世纪美国最富盛名 的作曲家,却不是科班出生,脑袋里也没有太多的学院派的条条框框。或许也正是 这个原因,决定了他具有勇于开拓的气质。他的创作涉猎众多。包括钢琴协奏曲、 歌剧、交响音诗等严肃音乐体裁,和音乐剧与流行歌曲等通俗音乐体裁。他的音乐 大量采用爵士乐风格和黑人舞曲的音乐语言,作品中散发着一种“欧洲 、“非洲 、 “拉丁美洲 的混血特质。他早年在“叮砰胡同隆1 中潜移默化的历练使得他的作 品中流露出来的爵士语言带着浓重的“黑人”口音他的爵士语言的运用是最为 地道的。加以他开始接触音乐时所受到的欧洲古典音乐教育,这个爵士与古典融合 的历史使命就自然的落在了格什温的身上。格什温将爵士乐中最有生命力,最富有 表现力,最具有潜质的优秀因素挖掘出来,创作出象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 人在巴黎等杰作。 人们喜爱格什温,他的音乐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有着强烈的感染力。笔者最早 接触的格什温的音乐是蓝色狂想曲。这部作品的魅力在此无须赘述。他的一 些创作歌曲如夏日时光( s u m m e rt i m e ) 等,也同样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可 以说对格什温音乐的喜爱是该选题的直接原因。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格什温创 作的最为现代的一部音乐作品,应该说这是一部包罗万象之作,其中有当时期法国 音乐的影响、各种现代的音乐语言如用真实的汽车喇叭再现都市的喧嚣等等。然而, 笔者以为,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爵士音乐语汇特别是蓝调音乐调式旋律以及拉格泰 姆节奏的运用才是它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因此,笔者决定以这部作品中爵士乐因素 的运用作为切入点,结合爵士乐诞生、美国专业、通俗音乐创作中爵士乐的渗透以 及格什温的创作与爵士乐的联系等方面来尝试阐明爵士乐因素在格什温交响音诗 川叶松荣论欧洲各国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价值评估音乐研究,1 9 9 7 年,第2 期:第7 0 页 “叮砰胡同位于纽约第2 8 街,从1 8 9 0 年起,几乎所有的歌曲出版商都在此街设有事务所作曲家门罗罗 森费尔德( m u n r o eh r o s e n f e l d 1 8 6 1 1 9 1 8 ) 将之起名为“叮砰胡同”形容街上众多破旧廉价钢琴的喧闹 毒 l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运用。 二、研究综述 在我国,现阶段格对什温音乐的研究比较薄弱。在国内研究资料中,对于格什温 作品较为系统、全面并具有较高学术性、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不多。可查阅的资料中, 基本上是不同版本史料的简要概述,散见于报刊杂志的一般性介绍文章,以及关于 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及生活传记等。在音乐本体的研究方面,对其具体作品详尽分析 的资料还未见到。对其音乐作品中人文因素影响的史论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国外研 究资料相对丰富,但是被引进国内的书籍资料却十分稀少,而且相关的翻译资料也 相当缺乏。能找到的资料更多还是地集中在对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分析研究。 资料的贫乏给笔者的写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对于音乐本体创作技法的分析对 笔者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然而事有利弊,正因为对格什温交响音诗一个美国人 在巴黎的研究,特别是对其音乐中爵士因素融合的分析研究,似乎目前在国内还 未见到,故本文的写作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开拓性。希望能通过此文,抛砖引玉,为 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这部作品中爵士因素运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有限 的参考。 ( 一) 著述类 本论文的相关参考资料,多是笔者通过查阅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网络电子 期刊找到。现将其中涉及格什温、爵士乐与美国音乐部分列出如下。而其它一些著 作限于篇幅暂未列出。 格什温传,前苏联沃伦斯基著。陈敏译。这本小册子以时间为主线,贯述 了格什温成长,创作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对他的一些重要的通俗和专业领域的一 些作品从创作背景、创作手法、主题材料以及对格什温和当时代的美国通俗与专业 音乐领域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翔实的分析。这本传记信息量较为丰富,是 目前笔者所能够收集到的较为权威的格什温传记作品。 美国黑人音乐史艾琳索森著。这部大部头作品追根溯源,从非洲音乐讲起。 以大量的史料向我们展示了黑人被奴役到美洲之后的音乐生活情况。非洲音乐中孕 育着美国黑人音乐的基本特点: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音乐充满生活的每一瞬间, 以声乐为主,伴奏的基础是持续的鼓声。作者紧紧抓住这个特点,从方方面面阐释 了黑人音乐现象的源头和她的发展脉络。其中对黑奴们在种植园中、在美洲城市里 所受到的白人音乐的影响几个章节是笔者学位论文中关于黑人民间音乐与通俗音 2 绪论 乐写作的重要参考素材。黑人奴隶们受到白人庄园主喜爱的乡村舞曲和吉格舞曲以 及新教圣咏的影响,创作出不少新的体裁。这些体裁后来在很多方面得到发展,直 至爵士乐这种无可比拟的曲体横空出世。这本著作就爵士乐的源流及黑人音乐家对 美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也作出了详尽的介绍。是一部优秀的史论著作。 格什温传 德 汉斯彼得克列尔曼著。这本著作是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 中的一册。是较新近引进国内的作品。该著作的叙述风格较为客观中立,没有给格 什温及他的生平过多地“贴金。该著作从不同侧面补充了沃伦斯基的格什温传 的内容。对笔者论文的写作有一定帮助。 美国音乐文论集蔡良玉、王晡编著。这本著作是国内目前笔者查到的一本 较为系统的美国专业音乐创作论文辑录。其中收录了众多质量上乘的研究性论文, 一些篇章对笔者论文的写作有所帮助。 钟子林:把通俗音乐带进了卡内基大厅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简介这是一篇 关于格什温如何将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创作相结合的以及关于格什温音乐创作中 民族性问题的一篇论文 王晡:用人民的音乐表现人民一简论格什温的歌剧( 波吉与贝丝 该文从 格什温创作歌剧波吉与贝丝入手,先对该剧做了音乐本体与脚本戏剧性结合方 面的分析,而后从评论晃对该剧的评价引出格什温音乐创作中民族性依归这一重要 论点。最后从格什温的创作中,作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并指出我国音乐创作中可资 借鉴之处。这篇文章对笔者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该文中关于格 什温音乐创作的民族性以及我们可以借鉴之处的一些精辟见解,是笔者论文结论部 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蔡良玉著。在这本著作里,作者系统介绍了美国专 业音乐发展的情况。美国的音乐文化独具特色,对其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规律以及 需要扬弃的地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该著作针对美国作曲家创作的 严肃音乐,展开论述。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专业音乐的发生发展、社会背景和 文化环境做了论述,并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流派、作曲家( 诸如艾芙斯、格 什温、科普兰、卡特等) 及其思想的创作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和分析。这本著作的第 一篇着重介绍了美国专业音乐的酝酿过程,作者从美国专业音乐的诞生发展入手, 以较为详细的笔触介绍了美洲大陆上,专业音乐的孕育过程,为笔者写作美国专业 音乐诞生背景这一部分内容提供了参考资料。第二篇中关于美国音乐的崛起的内 容,同样也让笔者受益匪浅。其中关于乔治格什温的论述也为笔者写作关于格什 3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温专业音乐创作中的爵士乐因素这一章节提供了帮助。 黑皮肤的感觉陈铭道著。这是一本由中国人写的全面介绍美国黑人音乐的 书籍“很多读者都知道布鲁斯或者爵士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 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出现的。该如何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他们。而很多喜爱爵 士乐的人们对美国黑人音乐的了解是很零碎地和不完整的,甚至是被歪曲过的。陈 铭道的这本书提供很多不为人知的事实。不过它却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书中 很多的历史事实让人们感慨不已。美国黑人对人类音乐最大的贡献是爵士乐。它 的诞生不是什么人在2 0 世纪初产生的灵感更不是什么人突发的狂想,是几百年苦难 的产物,是黑人天才极致的创造。它被压抑长达几个世纪的天赋终于迸发出来,从 社会的底层汇聚成二十世纪人类音乐发展的巨浪。曾几何时,人们硬把爵士乐当 作西方世界资产阶级的颓废玩意儿,而从1 9 9 3 年起,中国每年举行一次国际爵士乐 节,至今办了六届,可见历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嘲。这本介绍黑人音乐文化 的著作里面专门划出了一个章节介绍格什温对融合爵士乐与严肃音乐所作出的巨 大贡献,这对笔者写作学位论文提供了帮助。笔者论文中关于蓝调音乐七平均律理 论的写作参考了该著作的附录二部分。 现代乐派的大师许钟荣主编。这是音乐丛书系列古典音乐四百年中的 一本。这套丛书以音乐时代为主轴,分成八册。现代乐派的大师是其第八册。 书中除了介绍到格什温以外还对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 和肖斯塔科维奇都做了饶有兴味的记述。而在格什温章节里除了对他的一些创作背 景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外还对什么是美国音乐做了一些论述。这也为笔者综合判断 这方面的材料提供了线索。 现代作曲家及其名曲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编纂。其中也有关于格什温的篇 章。在这本发黄的老书中的格什温部分涉及到了他的名作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 一些分析,虽然是极为简单。 美国音乐史王珉著。“这本著作对近四百年间在美国出现的各个主要的音 乐分支,不同时期出现的音乐流派和代表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的艺术生涯, 作了极为详尽的论述。h 1 这本书分为四个篇章,其中第二、三、四篇关于美国专 业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内容为笔者第二章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 - - ) 硕士论文类 除了以上这些专著外,笔者通过网络期刊的查阅也发现了一些相关的资源。其 1 3 1 引自陈铭道黑皮肤的感觉王康所作的序言1 9 9 9 年版世界知识出版社第2 页 f 4 l 引自王岷美国音乐史前言2 0 0 5 年8 月上海- j - 乐出版社第3 页 4 绪论 中硕士论文类有: 爵士乐语言在格什温作品中的创造性运用作者郭昕,这篇硕士论文从爵士 乐诞生的历史成因出发,综合论述了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的脉络,最终分析格什温音 乐创作中的爵士乐的运用。 。 蓝色狂想曲的爵士乐因素作者尹航,该文的论述线索同样是从爵士乐诞生 的历史成因出发,并结合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的脉络,进而讨论了格什温创作蓝色狂 想曲中的爵士乐因素。 爵士音乐的观念与形态作者周杰,该文“试图把爵士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行为 的整体存在加以观照,并着重于音乐形态以及观念两方面对它进行检视,旨在说明 爵士乐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伴舞音乐,它的形态也因风格变化而变化,其社会功能 与文化属性也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实践主体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变迁的。 嘲 ( 三) 期刊类 还有一些散见于中国期刊网的文章,其中有: 关于爵士乐发展历程的爵士乐发展历程系列介绍文章,作者建辉,以时间 为轴线介绍了爵士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赵华的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该文以极为短小的篇幅对格什温这部 重要作品做了些常识性的表述。 黑人音乐与美国非裔族群的自我表达作者姜江,这篇文章以细腻精湛的笔 触描述了黑人文化与族群意识的自我表达与美国非裔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相互 影响和渗透的关系。对笔者第一章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二十世纪初的拉格泰姆音乐和音乐家作者杨镇该文介绍了拉格泰姆音乐在 二十世纪初的诞生发展的一些情况和拉格泰姆之王一斯科特乔普林在推动拉格泰 姆节奏与欧洲轻音乐融合方面的贡献。 乔治格什温一美国音乐的先驱作者孔文该文注重讲述了格什温作为开拓美 国民族音乐语言第一人的创造性贡献。 打破古典与爵士乐之间的藩篱一格什温管弦乐曲 作者朱迪 该文主要从几个版本的格什温作蓝色狂想曲作为比较作为切入点,引出对格什温创 作手法的一些见解。 还有一些期刊类关于格什温与爵士乐的论文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论述了格什 i s ! 引自周杰( ( 爵士音乐的观念与形态续论硕士论文第1 3 页 5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温创作、生活或者爵士乐在美国的沿革发展等等方面的情况都对笔者论文写作有 所裨益。 三、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主要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心理学的三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通过例 证、演绎法和推论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研和剖析。 格什温交响音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可以说是一朵绽放在严肃音乐与交响音 乐藩篱之间的奇葩。虽然该作品中也吸收借鉴了当时法国音乐的元素,然而爵士乐 因素的运用才是她的魅力所在。故对该作品中爵士乐因素运用的音乐本体分析必不 可少。该作品主要运用了爵士乐因素中的调式、节奏、和声上的特点。所以本论文 本体分析部分将主要从这些方面为切入点,结合谱例,由点及面地展开分析。 对格什温的研究在国内还仅仅是只言片语,无形中给笔者论文的写作带来了资 料搜集方面的困难。然事有利弊:“弊者,资料少、基础薄、没有太多现成的成果 可以借鉴;利者,研究空间大、成果定势小,可以较充分的发挥旁观者清的优势, 在这一领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陌1 正因为对格什温交响音诗一个美国人在巴 黎的研究,特别是对其音乐中爵士因素融合的分析研究,似乎目前在国内还未见 到,故本文的写作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开拓性。希望能通过此文,抛砖引玉,为格什 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这部作品中爵士因素运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有限的参 考。 囿于学识所限,疏漏在所难免,还望老师同学不吝赐教。 f 6 j 宋谨两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4 年第4 页 6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我们要探讨爵士乐产生的条件,首先需要考察缔造爵士乐的黑人们。通常所 说的美国黑人,常常被当作一个种族来看待。但实际上,“美国黑人的祖先来自非 洲西岸的几内亚、加纳、科特迪瓦、刚果和贝宁等地区,分属不同的民族,文化、 语言、宗教、风土人情都截然不同 m 。但是在美洲大陆上,作为奴隶,他们原先 的民族背景显然已无足轻重,白人对他们的奴役促使他们同仇敌忾。面对压迫、歧 视和迫害,黑人们不再计较彼此之间的差异。在较短的时间内,这些来自非洲各个 地区、分属不同民族的奴隶们迅速融合,并形成统一的群体特质。第一代美国黑人 面临着精神断乳、物质荒芜的窘境,他们被硬生生地从非洲大陆上拽了过来,一身主 除了枷锁以外,一无所有。不过他们头脑中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在 经历了断裂、补充和重组之后,文化上的断层被逐渐修复,他们原有的文化传统与 获得的新知识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群体文化。 音乐和舞蹈是黑人们最引以为傲的文化财产,黑人们通过它们来观察世界、理 解世界。“它们不仅是非洲古老信仰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非裔文化赖以 保存的核心。借助这种乐声、节奏和唱词,人们之间得以交流,困苦的感情得以抒 发,古老的意象得以保存。歌唱是入类的天性,在黑人身上则表现得特别鲜观而自 然。从种植园棉花地里的歌声,到黑人宗教集会上的福音,再到新奥尔良码头搬砖 工人的劳动号子,音乐成了当时美国非裔群体的一种联结彼此、抒发苦闷的生活方 式。鳓 黑人音乐文化在美洲这片广袤的大陆上生根发芽,与自人音乐文化一起,绽放 出爵士乐这朵奇葩。 长达三个世纪的黑人、白人音乐的融合客观上打下了日后爵士乐诞生的现实基 础。而爵士乐的诞生的直接条件则是拉格泰姆音乐与蓝调音乐。前者为爵士乐提供 了丰富的节奏素材,而后者则是爵士乐即兴与调式选择的基础。爵士乐诞生后在美 利坚大陆上的流传,影响着那个时代美洲甚至世界的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考察它 诞生之初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揭示格什温创作中爵士乐因素运用的社会动因。本章 第一节将着重从美洲黑人民间与白入移民的民间以及通俗音乐的相互交融的情况 来考察爵士乐诞生的现实前提第二节则重点考察了爵士乐诞生的两个最重要最直 1 7 1 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 2 爽 嘲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 3 页 r 7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接的条件即蓝调与拉格泰姆。第三节则考察了爵士乐诞生之初在美国的发展,及对 格什温的影响。 一、爵士乐产生的现实前提黑人、白人民间音乐的融合 爵士乐真正诞生是在1 9 、2 0 世纪之交,它是黑人、白人音乐文明对话的结果。 这两个大陆音乐文明的交融却可以回溯到四个世纪前黑人们作为奴隶刚踏上美洲 大陆之时。如果没有长达三百年的黑人、白入民间音乐的融合为基础,爵士乐的最 终诞生便无从谈起。 ( 一) 黑人民间音乐的发展 1 、踏上新大陆 在新大陆拓荒的年代,白人利用黑人的劳动力,开垦种植园。还利用黑人满足 他们自己的各种私欲。有些能够演奏乐器的黑人需要为他们的主子在跳舞娱乐时伴 奏,白人们从肉体和精神上全面奴役着黑人。黑人被白人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地上 赶出,被迫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从这第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 便又不得不设法使自己适应残酷的蓄奴制,以及种植园主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 c 9 】 在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刻,血液中的律动再次激起他们歌唱舞蹈的欲望,不同 的是这次伴着他们的是手铐脚镣沉重的碰撞声。非洲大陆的自然风貌对黑人的音乐 性格有巨大的影响。黑人自由不羁的民俗风貌是积淀万年的黑人血液中辽远阔达的 非洲大陆秉性的写照。来到美洲这片大陆的黑人被迫脱离了原来自己的族群的生 活,然而,他们还是要唱,为什么不呢? 对奴役的控诉、对家乡的遥望、悲叹命运 的不公,憧憬美好的将来i 袁些他们都要用白人奴隶主听不懂的“粗鄙”的语言 引吭高歌。美国著名音乐学者艾琳索森在她的著作美国黑人音乐史中向我们 展示了许多黑人民间音乐的形式,如跳舞歌曲、劳动歌曲、游戏歌曲、田间号子、 讽刺歌曲、传奇歌曲和灵歌等。这些形式的民间歌曲有的来自非洲,有的则是来美 洲大陆后的新创。而爵士乐的出现与这些黑人的民间音乐有着直接的联系。 2 、劳动歌曲 ( 1 ) 劳作歌 劳作歌是美国黑人奴隶对“故乡之音 最为完整的延续。在种植园中的黑人奴隶 1 9 1 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 4 页 8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无论是在农场或棉花种植园他们均受到奴隶主的严密监视。语 言和鼓声在非洲大陆上是一体的。两者都承载着传递信息的功能。鼓手可以模仿语 言的节奏和声调n 叮。奴隶主们在种植园中禁止黑人使用它们的传统乐器一手鼓,原 因是害怕他们借此与邻近种植园中的奴隶沟通信息,妨碍奴隶主们的控制。然而黑 人奴隶们边唱歌边劳作却被允许了,原因是奴隶主认为歌唱与劳作在节奏上的一致 能够提高劳作的效率。男人女人们干着苦命活,通过歌声悲叹生活的艰辛,种植园 里到处可以昕到奴隶们的歌声。“劳作歌是以一人唱众人合为演唱形式的一1 1 1 o 奴 隶们在歌唱中容易释放自己,缓解劳作之苦。黑人们的歌唱方式迥异于欧洲人,天 性的粗犷在歌声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应答轮唱形式是非洲音乐的传统也是 后来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美国黑人音乐的发展,也是爵士乐诞 生的条件之一,这些特点在早期爵生乐中都有所体现。 ( 2 )田问号子 “同样受到非洲音乐强烈影响的早期美国黑人歌曲之一是田间号子 “幻。这种 歌曲不是一唱众合的形式,而是一个人干活时唱。它旋律悠长,常用假声。个别奴 隶在棉花田里干活时经常以这种形式歌唱,为的是与在附近田地里干活的奴隶进行 交流。歌唱经常采用非洲语言,目的是不让白人奴隶主明白交流的内容。 3 、黑人灵歌的发展 黑人以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方式有选择地借鉴了白人的传统音乐,白人音乐经 过黑人的融会之后又有了新的风貌。基督教音乐是黑人最早接触到的白人移民音乐 之一,它开始了非洲音乐文明与欧洲音乐文明之间的第一次对话,是联系两个大陆 音乐文明的重要纽带。“开始于1 8 0 0 年的野营布道特会曾是美国音乐舞台上一支生 动的力量,它始于肯塔基州,很快就发展到全国规模。黑人与白人参加同样的布道 特会,唱着同样的赞美诗伴随着牧师宣召启颂经文的声音,人们在一起以载歌载舞 的形式敬拜。黑人在布道会中聆听上帝的话语,和白人一起用音乐赞美主 n 引。然 而黑人奴隶并非只是单纯模仿白人所唱的赞美诗,而是进行符合黑人个性的创造性 的发挥。在这种不经意的融合过程中,一些全新的因素被引入,黑人的音律,调式, 结合白人的赞美诗音乐,人们听到了不同与以往的声音。在此基础上,“黑人灵歌、 i l o i 典型的例子是,在非洲的摔跤中,立于一旁的鼓手可以通过击打的节奏的不同而作出赞扬或不屑的表示。 笔者注 t n l 引自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 6 8 页 1 1 2 1 同上第t 6 9 页 1 3 1 引自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9 8 页 q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福音歌曲等音乐形式相继诞生”n 铂。为今后爵士乐的最终成形做着准备。 ( 二) 白人民间与通俗音乐对黑人音乐的吸纳与借鉴 1 、美洲大陆的“混血儿一 移民美洲的自人虽然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 景,但在新大陆上他们文化和生活习俗迅速融合。赞美诗是早期欧洲移民普遍能够 聆听到的乡音,英国的清教徒带来了这种欧洲移民熟悉的音乐,来自不同国家的移 民还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民歌民间舞曲等等民间曲调。早期各自国家的民间音乐特征 逐渐被消解,在美洲这片多种族文化地带里进行全新的基因组合,衍生了一些具有 混血特质的民谣,这是这片文化多元地带音乐现象的反映。这“混血儿”同时具有 非洲的“基因“ 2 、墨面艺术 从1 8 2 0 年起出现了一种新颖的表演形式:墨面艺术( m i n s t r e ls h o w ) ,是白人对 黑人音乐文化吸纳与借鉴的一个突出表现。“墨面艺术家们原先是一些对恢复黑奴 歌曲和舞蹈传统有着强烈兴趣的白人,他们用炭把脸涂黑,在舞台上演唱黑人歌曲, 操着浓重的方言讲述着黑奴生活中的趣话无论是自人还是黑人都喜爱这种艺术形 式。这种形式到了十九世纪中叶( 1 8 5 0 - 1 8 7 0 ) 达到高峰,发展成为一种极具美国特 色的娱乐表演形式 。n 5 1 白人对黑人音乐的借鉴也为日后爵士乐中非欧两个大陆音 乐文明的融合开了先例。白人墨面艺术家们故意模仿黑人的口音来嘲笑黑人,后来 蓄奴制走到了尽头,获得自由的黑人们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墨面艺术团,甚至与白入 同台表演。虽然白人热衷于模仿黑人,但是黑人音阶中的微分音特点白人还是没有 办法做到惟妙惟肖,况且黑人们歌唱时候的自由不羁不受任何曲式的限制,节奏丰 富,错综复杂,难以模仿。在后来爵士乐时期的管乐与蓝调演唱中也同样存在着这 些特征。白人从小生长的音乐氛围与黑人的有很大的不同,决定了很多难以逾越的 障碍。 “史蒂芬福斯特是美国白人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n 明,他的歌曲在美国以至世 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福斯特是专门为黑人墨面艺术团写歌的白人音乐家。他 的音乐创作吸收了很多不同的音乐形式,经历了由借鉴模仿到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特 点的一个过程,福斯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对黑人音乐因素的运用使得自己的创作风格 1 4 j 引自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 1 0 页 同上第1 1 5 页 【1 6 j 同上第1 1 9 页 1 0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独具,具有民族特色,创作出广为流传的苏珊娜、故乡的亲人、老黑奴 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二、爵士乐诞生的两大直接条件 非洲大陆的黑人奴隶们给美洲大陆带来了别样的音乐文化色彩,在与欧洲白人 移民们的民间与通俗音乐的融合过程中,爵士乐才具备了诞生的先决条件。可以说, 美洲大陆上,白人与黑人的通俗、民间音乐这三个世纪的相互碰撞、交融为爵士乐 的诞生创造了现实前提。而爵士乐的诞生的直接条件则是拉格泰姆音乐与蓝调音 乐。前者为爵士乐提供了丰富的节奏素材,而后者则是爵士乐即兴与调式选择的基 础。 ( 一) 蓝调( b l u e s ) 在2 0 世纪初期,美国蓝调音乐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歌声成为他们直抒胸臆,发泄不满,倾吐真情的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在这婉转 低回的歌喉里饱含人世的善恶美丑,是当时美国黑人生活万象的反映。他们或倾吐 痛苦的生活遭遇,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当时美国 黑人生活境况的方方面面都在这些蓝调歌曲中得到了体现。黑人歌手特有的那种诙 谐豪放的歌喉把蓝调的精神演绎得真实可感。黑人的呐喊与蓝调音乐形神一体,世 代流淌在黑人赢液中的苍劲粗犷终于在这钢筋混凝土的工业文明中借助蓝调音乐得 以尽情的宣泄。 1 蓝调产生 爵士音乐产生的两大直接条件之一是蓝调音乐,它决定了爵士音乐音阶、调式 的选择与和声的运用。 随着奴隶制度在美国的消失,黑人的生活也开始有了少许的改善,原先毫无人 的尊严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得到改变,新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在这片广袤的北美大 陆上。此时的黑人们面临着两种抉择:或是继续呆在农场当雇工,或是离开农场另 寻出路。大多数黑人在遭受了百年的奴役后,都选择了后者,义无反顾地闯进了城 市。这些大量涌入城市的黑人所面临的是一片崭新而又陌生的天地,在这个同样充 满种族隔阂的地方,黑人们的处境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善,他们一样地为生活所迫, 一样地朝不保夕,继续为争取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努力。 在这个新时期,黑人们原有的劳作歌,田问号子等纯朴、自发的音乐形式已经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不再能够表达心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这时候黑人们的情感欲求更为适应的新的 音乐形式蓝调( b l u e s ) 2 蓝调的特点 蓝调( b l u e s ) 原意幽怨,哀伤,泛指一种低迷不振的情绪。单数形式“b l u e 指的是一种色调,同样也会引起人们的哀怨情绪。“这个带有感情色彩的、与精神 状况直接相关的英文词汇被音乐借用后,直接意指黑人们这个时期在城市这个同样 不平等的环境中的精神状况。蓝调( 布鲁斯) 作为一种音乐,这种原有的词汇含义 与它的音乐特征联系起来,那么它的意思是:布鲁斯乐手或歌手表达某种伤感或痛 j 【1 7 】 白 蓝调音乐得特点包括蓝调音级运用、蓝调的即兴等等,这些在爵士乐中都有所 体现。蓝调音级那或温暖诗意或哀婉低回的表现效果被爵士乐采用。另外,蓝调音 乐主、下属、属的和声序进模式也成为日后典型的爵士乐和声框架。蓝调在爵士乐 发展中的影响意义深远,是爵士乐诞生的直接条件。 ( 1 ) 蓝调音级 或许由于辽阔的非洲大陆的自由奔放铸成了黑人本性中的桀骜不羁,汇入城市 中的黑人对歧视、不公的哀怨的胸臆就外化为“蓝调这种新的音乐形式,这种低 迷不振的情感在音乐这种载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一种所谓“蓝调音级( b l u e s t o n e s ) 的出现。“蓝调音级 指的是蓝调音阶中的b l l l 、b v i i 级音。有时v 级 音也被降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音级与原位音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小二度的关 系n 8 1 。由于与原位音级的这些“微妙 的差异,赋予了蓝调音级甚为丰富的表现力。 或许可以用“哀婉 “凄楚”来形容这些特征音所带来的听觉感受。与这种浓重的 感情色彩相适应,蓝调音乐的速度往往也是舒缓的,并大量运用切分节奏。 ( 2 ) 即兴性 蓝调音乐的基础是“即兴( i m p r o v i s a t i o n ) 。在蓝调音乐以及后来的爵士 音乐中的“即兴”并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相反,即兴有着严谨的曲式架构, 他们通常是每4 小节一组,1 2 4 , 节为一段,构成所谓的“十二小节蓝调”。和声 上要求直接、有效,采取朴素的形式:采用标准的i i v - i v 一工的功能序进。然 而,天性不羁的黑人很快就冲破了这种规整的和声结构的藩篱,在继续发展之中注 【1 7 l 张珍芳美国大众音乐中国文联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4 7 页 引黑人的音阶是以七平均律为基础的音阶系统。其中的蓝调音级比照欧洲自然大调音阶的i i i 级、v 级、 v l l 级音,他们与这些自然大调原位音级之问是非严格意义的小二度关系。关于黑人音阶系统的理论在正 义第三章有详细的介绍。 1 2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入了更为现代的和声语言。与爵士乐相比较,蓝调的音乐形式较为初级,但却十分 重要,这种形式的蓝调音乐是爵士乐中即兴的蓝本。 3 早期蓝调音乐的发展 威廉c :汉迪被称为“蓝调之父一,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蓝调音乐。在1 9 世纪 9 0 年代,威廉汉迪在美国南方逗留期间,在许多城市里,他都发现黑人以哀怨低 回的歌喉吟唱着这种音乐,而且这种音乐没有记谱,完全靠口传心授。音乐的新颖 独到给汉迪留下了深刻的记忆。“1 9 1 4 年,汉迪创作出版了一首在今天看来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作品圣路易斯蓝调川憎1 ,开始了蓝调音乐的传播。汉迪作为推 广蓝调音乐的第一人,从此在其创作中大量吸收借鉴这种音乐语言,他开拓了蓝调 音乐的生存空间,为早期蓝调音乐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美国通俗音 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之一。许多感人至深的蓝调音乐作品源源不断地从他手中 流出,激发了一大批美国作曲家纷纷投身于蓝调音乐的创作。客观上对后来格什温 爵士风格的音乐语言的形成以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 9 2 0 年8 月,贝西史密斯( b e s s i es m i t h ) 的灰心的蓝调是现存最早的蓝调音乐录音。 啪1 她是有录音以来所有黑人蓝调歌手中最重要的人物,她开拓性的工作为后来蓝调 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二) 拉格泰姆( r a g t i m e ) 1 拉格泰姆的产生 拉格泰姆音乐盛行于2 0 世纪1 0 、2 0 年代的美国,他起源于黑人墨面艺术表演中 舞曲的形式。墨面艺术是美国的一种游艺节目,由白人首创。“1 8 3 4 年2 月的一个晚 上,四名把脸涂黑的白人,穿着白色的裤子,条纹印花布衬衫和蓝色长燕尾服,出 现在纽约波维瑞剧院的舞台上。他们以丑怪的形象、以及歌唱、舞蹈、乐器演奏和 喋喋不休的黑人土话活跃在舞台上。该演出团称自己为弗吉尼亚游艺班这个演出 班子的拿手好戏是演奏乐器和滑稽表演。演出的主要乐器是班卓琴( 皮面的弹拨乐 器,3 至5 弦不等) 和骨制的响板。响板打节奏,班卓琴演奏旋律。这些旋律大多来 自人们熟悉的爱尔兰、苏格兰的小曲,并在此基础上做各种变奏。把这种模式移植 到钢琴上,响板节奏移植到左手,变成平稳的类似行进曲的低音伴奏:右手模仿班 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 矧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 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 7 8 页 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 7 9 页 1 3 福建师范大学陈伯文硕士学位论文 卓琴,弹出强烈的切分旋律,这就成了一种新的音乐一拉格泰姆。髓u 2 斯科特乔普林与拉格泰姆音乐 拉格泰姆最初主要是作为钢琴音乐流行开来的。钢琴师们常在酒吧,沙龙演奏 这种节奏道劲的新生音乐。拉格泰姆充满自由精神的节奏张力给2 0 世纪前两个十年 的美国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些拉格泰姆钢琴家们以潇洒奔放的演奏风格征服 了当时的许多观众。在晚些时候,拉格泰姆便成为独奏的钢琴表演体裁与爵士乐队 同台演出,同时也促进了爵士乐去创造新的演奏风格。 斯科特乔普林( s c o t tj o p l i n ) 是将拉格泰姆音乐推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位黑 人音乐家,被后人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来自美国中西部的拉格泰姆音乐重镇 一圣路易斯的斯科特乔普林,发现这种音乐与蓝调有着重要的区别,它可以记谱, 具有可再现性。这样来,新创作的拉格泰姆便可以通过出版发行的形式,得以推 广。许多白人还通过谱子学习演奏拉格音乐。乔普林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拉格泰姆作 品,一八九九年出版的枫叶拉格泰姆以及演艺者都是人们喜闻乐见之作。 具有较好古典音乐基础的乔普林,试图在古典音乐中注入拉格泰姆的音乐元素。因 此,他的一些拉格泰姆音乐在曲式与和声上效法了古典轻音乐的形式。收效显著, 为他带来了持久的声誉。他的作品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 拉格泰姆节奏基本特点 爵士乐中强烈的律动感是从拉格泰姆中直接继承下来的。拉格泰姆音乐大量使 用切分节奏和复合节奏,哺育出一种新颖的节奏语言。这种节奏强烈的音乐形式成 为日后爵士乐中节奏素材的直接来源。拉格泰姆音乐的律动方式与传统的欧洲音乐 有着很大的区别,以欧洲的记谱方式来看,它的旋律部分强调切分和附点。考察拉 格泰姆钢琴音乐,我们会发现,左手的钢琴织体是进行曲式的。经常是奇数拍弹奏 低音,偶数拍弹奏和弦,并经常以2 4 或者4 4 拍记谱。右手的旋律常出现切分 节奏( 谱例1 1 拉格泰姆旋律典型节奏型) # 宇= 写= 芦= 号产皇= = - ;簧r 一- ;毒墨罱= = = 皇矿 弋! 罗鼍! 罗巴夕。巴芝罗乏,鼍:! ! 一 巴,一- 一,夕- 刷,脚,脚霖茹 用亏月f 需ij 露是1 j 2 q 尹航蓝色狂想曲中的爵t 因素硕士论文2 0 0 7 年发表第1 7 页 1 2 2 l 艾琳索森美国黑人音乐史1 9 8 3 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 5 5 页 1 4 第一章爵士乐产生的条件与早期的发展 4 拉格泰姆音乐的影响 这种强调节奏变化和表达欢快情绪的新音乐形式最终从黑人社会圈子里走进 了城市舞台。“在1 9 0 4 年出现在万国博览会上,这种新颖的音乐引起了德彪西、斯 特拉文斯基、萨蒂等许多欧洲著名作曲家的兴趣,他们惊叹于这种来自美国的民 间音乐,甚至还创作了具有拉格泰姆风格的严肃音乐作品”船町。( 如:斯特拉文 斯基十一件乐器的“拉格泰姆、德彪西果里沃格的步态舞、萨蒂的游 行中的大型邮船上的“拉格泰姆 、米约的舞剧 等) 拉格泰姆音乐对乔治格什温创作的影响是显著的。早年的格什温委身于“叮 砰胡同 中从事歌曲范奏员汹1 的工作,其中他为顾客示范的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库围堰施工方案(3篇)
- 骑行活动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办公
- (正式版)DB15∕T 1943-2020 《复种饲草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 南城五年级数学试卷
- 陆金所 借款协议
- 会议组织策划流程与实际操作指南
- 客运段消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鲁教版5下数学试卷
- 高校过年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金融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医销售药销售工作总结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仓库出错货款报告范文
- 银行下半年对公账户新增存款营销活动方案
- 健康管理中心运营与服务流程规范
- GB/T 2820.7-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7部分:用于技术条件和设计的技术说明
- HG∕T 4281-2011 塑料焊接工艺规程
- 自考08257《舆论学》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HG20202-2014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定制家具工厂外包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