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论文)《黄帝内经》痿病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j u li i ii ii i iii ii ii ii ii 17 7 8 6 5 0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中除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研究作出重要 贡献者,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筘导师签名2 盈丛三军一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 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中国中医科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 芝f 2 孟:! 五 中文 a b s t 文献 前 正 1 1 2 1 症状层次1 5 1 2 2 病机层次1 7 1 2 3 病位角度1 5 1 2 4 功能状态角度1 7 2 痿的病因病机1 9 2 1 病因o o og oo 0 o0o ooo oo ooo oo 1 9 2 1 1 内因1 9 2 1 2 外因o o o0b o oo o 2 0 2 2 病机q oo oog ood o do oo 2 2 2 2 1 五脏气热2 2 2 2 2 气血不足0 0o oqq 2 3 2 2 3 营卫不调2 4 2 2 4 下气不足g o oo oqoo 2 5 2 2 5 经络为病o b 0 2 5 2 2 6 阳明为病0 000 2 6 3 痿病的症状及分类2 7 3 1 痿的症状表现2 7 3 1 1 感觉2 7 3 1 2 形态1 0ooo o ooo 2 8 3 1 3 运动功能o o o 2 9 3 2 痿病的分类与证型特征3 0 3 2 1 “五脏一五体”痿3 0 3 2 1 1 痿蹙3 0 3 2 1 2 筋痿o oo b oo 3 1 1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 骨痿3 3 3 2 2 其他3 3 3 2 2 1 痿厥0 0 00 0 0 3 3 3 2 2 2 阴痿g o 0 goqo ooo 0000 3 5 3 2 2 3 痿痹3 5 3 2 2 4 风痿o 0 0 3 7 3 2 2 5 痿易3 8 4 痿病的诊断3 9 4 1 体征d 00 00 0 3 9 4 2 病人感觉3 9 5 痿病治则治法分析4 0 5 1 治痿独取阳明4 0 5 2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4 2 5 3 筋脉骨肉各得其旺时4 3 5 4 从病因病机论治4 4 5 4 1 清解五脏气热4 4 5 4 2 补益下气4 4 5 4 3 调合营卫4 5 5 4 4 补益气血4 5 6 痿病的辨证要点4 6 6 1 辨五脏4 5 6 2 辨气血4 6 6 3 辨干湿4 7 6 4 辨部位4 9 7 与痿相关问题的讨论5 0 7 1 痿、痹不当以有无疼痛为辨5 0 7 2 关于“诸痿喘呕皆属于上5 3 7 3 关于辨0 00 00 5 4 结论”5 5 参考文献o o io qoa lo0 00 00 00 00 5 7 致谢a a m o 6 1 2 弛 就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痿痿脉肉 2 2 2 o o q u 3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中医痿病学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累。有关“痿”的名词、术 语庞杂繁复,其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认识、治疗方法等方面与黄帝内经( 以 下皆称内经) 痿之原貌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尤其是作为基本概念的“痿”,对 其认识也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从而导致了痿病的症状、病机、治疗等方面的 不同认识。 在痿病学的浩瀚文献中,选取极有研究价值的内经作为研究对象,对痿 病学的特征从痿病文献的源头上去分析,充分把痿的概念、症状、病因病机、治 则治法等文献中的经典原始内容,通过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 包括分析归纳 演绎等) ,哲学、历史等手段将原始文献还原分析并整理,以得到能供现代痿病 学所能借鉴参考的资料。 内经痿的含义与现代痿病具有很大差异,考察内经有关痿的叙述, 发现其含义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痿”者“萎”也,以病变部位枯萎瘦削或人 体内部津液枯萎为特征,即机体任何部位的枯萎瘦削皆属痿病。二、指软弱无力、 功能不用,可伴有挛急强直或麻木不仁、肌肉濡渍等多种症状。 内经痿的症状表现与现代痿病亦有出入,筋脉挛急强直、肌肉疼痛、肌 肤麻木不仁、男女性功能障碍等在现代痿病中未见有所表述,而被划归入其他疾 病的症状表现中。此外,内经根据痿的不同症状将痿分成许多类,如痿蹙、 筋痿、肉痿、脉痿、骨痿、痿厥、阴痿、痿易、风痿等等。这些病名有些现代已 不常用,而有些病名延用至今,但其含义与现代有很大区别,故当现代治疗痿病 引用上述一些病名的治疗方法时,首先应明确二者的内涵与外延是否相同。 痿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丰富的描写,其病因除感受风、热、湿、燥 等外邪因素外,内经重点提出了情志致痿,表明惊恐、悲哀、所愿不得等情 志因素均能导致痿病的发生,而这一点在现代痿病文献中少有提及。除此之外, 社会地位的变迁导致痿病的发生,为现代研究痿病的病因提供了些视野。病机方 面,“五脏气热”、“气血不足 、“经脉为病成为内经痿病的重要病机。其 次,还有“营卫不和”、“下气不足”等病机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 治疗方面,内经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现代治疗痿病亦多尊崇于此,但 考内经有关原文发现,本句话的含义与现代人们所理解的有很大差异,“治 痿独取阳明并非是内经所认为的治疗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五脏使人痿”, 治疗痿病从五脏出发,“调其虚实,和其逆顺”才是内经之本意。其次,尚 有一些根据病因病机来论治的治疗方法,如“调和营卫”、“补益下气 等并未引 起历代医家的重视,故现代痿病治疗不妨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尝试与探索,为 痿病的治疗开辟出新途径。 总之,通过对内经有关痿的研究,提示我们现今痿病专业的研究人员应 该扩大目前的痿病学研究的层次和范围,不断发掘和探索内经中痿病的有关 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代痿病的治疗。 关键词:黄帝内经;痿病;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4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 i s l o n g t h ec o n c e p 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p a t h o g e n e s i sa n ds y m p t o ma b o u t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o r i g i n a l i d e a s 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i j i n g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 r ea r es om a n yd i f f e r e n ti d e a sa b o u tt h e c o n c e p to f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t h a t t h e s y m p t o m ,p a t h o g e n e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a r e d i f f e r e n t ic h o o s et h eh u a n g d in e i j i n ga sm yt o p i cm a i n l yb e c a u s et h a t1w a n tt oa n a l y z e t h ec o n c e p t ,s y m p t o m ,p a t h o g e n e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a b o u t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 ,a n df o u n d t h eu s e f u l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rm o d e mt r e a t m e n tt h r o u g ht h eb i b l i o g r a p h y , l o g i cm e t h o d , s t a t i s t i c sa n da n yo t h e rm e t h o d t h ec o n c e p to f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i nt h e h u a n g d in e i ,i n g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 n o w a d a y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i f i n g , if o u n dt h a tt h e r ea r e t w om e a n i n g sa b o u t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 :a tf i r s t ,i tm e a n sw i t h e r e d t h em u s c u l a r a t r o p h ya n dt h i nc o u l db es e e n ,a n dt h ep o s i t i o nn o to n l yi n c l u d i n gt h ef o u rl i m b sb u t a l s oa l lo u ro r g a n s s e c o n d ,i tm e a n so u to ft h ef u n c t i o n ,p e o p l ec o u l dn o td oe x e r c i s ea t r a n d o m t h es y m p t o m si n c l u d ew e a k n e s s ,f l a b b i n e s s ,d e b i l i t y , c o n t r a c t i o n ,s t i f f n e s s , n u m b n e s s ,a n dm u s c l em o i s t e n i n ga n ds oo n t h es y m p t o m sa b o u t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u i n g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 n o w a d a y s t h es y m p t o m ss u c ha ss t i f f n e s s ,p a i n , n u m b n e s s ,s e x u a ld i s t u r b a n c ea n ds o o nw e r en o tf o u n di nt h em o d e ms y m p t o m sa b o u t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 b e s i d e s ,t h e 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o i n gw a sn a m e df o rt h ed i f f e r e n ts y m p t o m s ,s u c h a sw e i b i ,j i n w e i ,r o u w e i ,m a i w e i ,g u w e i ,w e i j u e ,y m w e i ,w e i y i ,f e n g w e i ,e t c m o s t o ft h e s en a m e sh a v en o tb e e nu s e df o rl o n gt i m e ,a n ds o m eo ft h e s en a l t l e sa r eu s e d n o w a d a y s ,b u tt h em e a n i n g so ft h e ma led i f f e r e n t s ow h e ns o m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t h e n a m ea r eu s e d ,w es h o u l dc l e a r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tf i r s t t h e r ea r em a n yd e s c r i p t i o n sa b o u tt h e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i nt h e h u a n g d in e i j i n g t h ec a u s eo f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i n c l u d i n gw i n d ,f i r e ,w e t ,d r y n e s s 5 黄帝内经瘘病研究 a n ds oo n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a f f e c t i o nw a ss a i di nt h en e i j i n g i tm e a n st h a tt h eb a d a f f e c t i o ns u c ha ss a d n e s s ,s c a r ew i l lc a u s et h e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 o no t h e rh a n d ,t h e c h a n g eo fs o c i a ls t a t u sw i l la l s oc a u s et h e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 t h eb a s i c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i j i n gi n c l u d i n g :t h eq i i sh o ti nf i v e z a n g o r g a n s ,t h e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o fv i t a le n e r g ya n db l o o d ,o u to ff u n c t i o ni nm e r i d i a n a n dv e s s e l s ,e t c b u ts o m ep a t h o g e n e s i sh a sn o tb e e np a y e d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s u c ha s d i s h a r m o n yo fn u t r i e n tq iw i t hd e f e n s i v eq i ,q io fl o w e r - j i a ob e i n gi n s u f f i c i e n t ,e t c i nt h ef i e l do ft r e a t m e n t ,t r e a t m e n tf o r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a i m sa ty a n g m i n g m e r i d i a nw a ss a i d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i j i n g n o wt h i sm e t h o di sm a i m yu s e df o r t r e a t m e n t b u t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扩i n g , it h i l l l 【t h a t t r e a t m e n tf o r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a i m sa ty a n g m i n gm e r i d i a ni sn o tt h em a j o rm e t h o d o nt h e c o n t r a r y , t h ep a t h o l o g i c a lc h a n g e s o ff i v e z a n g - o r g a n sc a u s i n g 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 ,s oc u r i n gt h e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f r o mt h e 丘v ez a n g - o r g a n si st h e m a j o rm e t h o d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k e e p i n gd e f e n s i v ea n dn u t r i e n tq ii nb a l a n c ea n d b e n e f i t i n gq io fl o w e r - j i a oa r en o tt h o u g h th i g h l y , s ow e c a nt r ya n ds e a r c hf o rt h en e w t r e a t m e n tf r o mt h i sv i e w i naw o r d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i nt h eh u a n g d i n e i j i n g , w er e a l i z et h a tm o d e mr e s e a r c h e r si nt h ef i e l do fa t r o p h y s y n d r o m es h o u l d d e v e l o pa n ds e a r c hf o rt h et h e o r yi nt h eh u a n g d in e i j i n gi no r d e r t ot r e a tt h ef l a c c i d i t y s y n d r o m ei na b e t t e rw a y k e yw o r d s :h u a n g d in e i f i n g ,a t r o p h y - s y n d r o m e ,c o n c e p t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r e a t m e n tb a s e di n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b t a i n e dt h r o u g h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o fs y m p t o m sa n ds i g n s 6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查阅内经之后世医家有关痿病的古籍约7 7 部,及近5 0 年来中医学术领 域与痿病相关的文献约6 3 0 篇,其大概可分为古籍研究与现代研究两部分。 l 古籍研究 秦汉时期 痿病在继内经之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难经提出“五痿传变论, 指出痿病“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 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 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n 3 明确指出了“痿”的传变规律以及估 计预后等方面的认识,阐内经之未发,扩展了关于“痿”病理传变方面的内 容。针灸甲乙经补充了内经“痿 的针刺具体方法。值得现代临床所借鉴, 如睾- 1 - 灸甲乙经热在五脏发痿日:“痿蹙不能行,地仓主之。口3 唐宋时期 痿病的脉诊及方药研究进一步发展,唐孙思邈注重从脉论,补充了内经 关于痿病的脉象特征,如备急千金药方卷十九肾脏脉论第一云:“肾脉 急甚,为骨痿癫疾,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目无所见,视见黑花。口3 使痿病 的脉诊有所发展。 宋王怀隐补内经无治痿方药的遗憾,著太平圣惠方,载八首治“痿” 方,有石斛散、桑寄生散、补肾圆、羌活圆等。成为最早记载治“痿”的方书。 金元时期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阐内经燥邪致痿的重要性,云:“肺金 本燥,燥为之病,血液衰少,不能营养百骸故也。”h 1 强调了燥热致痿的重要性, 认为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液。 金张子和根据内经之旨,首辨风、痹、痿、厥之异,提出“夫四末之 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 嵋1 并认为痿病可用汗、下、吐三法进行治疗,并叹日:“余尝用汗、下、吐三法, 治风痹痿厥,以其得效者众。”元朱丹溪亦据内经之言,辨风、痿混同之 谬,强调“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3 告诫世人应“免实实虚虚之患”。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 明清时期 一些总结前人经验的大成之作相继出现,证治准绳在继承内经的理 论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深入阐明了痿的病因病理,并根据五脏气热致痿的理论将 痿分为五类,并提出治则和方药。证治汇补汇集了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对痿 的阐述较为系统全面,并提出饮食调护宜忌,因病因病机不同而调护有别。症 因脉治首辨外感痿与内伤痿,并分别从症、因、脉、治四个方面对内伤五痿加 以阐述。 另一方面,一些医家根据内经之旨,提出了新的观点。明李梃在医 学入f - j 一书中发展和扩大了内经的“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的因时针刺治疗 原则,提出“五痿旺时病易安,随各脏旺月调补则易”口1 这不仅适宜于针刺治痿, 同样也适用于药物治痿。明张景岳提出元气败伤致痿,在治疗上创制了鹿角胶 丸以治之。另一方面,张景岳强调治疗“痿”不可一概从火论治,当审清病因, 辨证论治。其认为治疗痿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 治痿之全矣”。随1 清陈士铎强调了五痿由阳明胃火熏结而成,谓“痿症无不成 于阳明之火川9 1 并在治疗上提出清胃火的方法,义理切深详明,配方精当。清陈 德求据内经之旨,提出痿由“心火流于下焦”说,认为“肾水不足,不能上 制心火。火来刑金,无以平木,肝邪得以克贼脾土,而痿症作矣,治当补肾水之 虚,泻心火之亢。”n 们并指出了痿有疼痛的症状,谓“痿者,足痛不能行也”。 清张锡纯强调胸中大气在“痿”发病中的作用,认为“痿证之大旨,当分为三 端:有肌肉痹木,抑搔不知疼痒者。其人或风寒袭入经络,或痰涎郁塞经络,或 风寒痰涎,互相凝结经络之间,以致血脉闭塞,而其原因,实由于胸中大气虚 损 ,n 盯遂致痿病矣。并创用振痿汤、振颓丸,运用马钱子治疗痿病,效果较好。 评述:内经之后世医家对痿病的认识大多尊崇内经之旨,新认识新 观点大多是以内经为基础的阐发和细化,整体上鲜能溢出内经之外。因 此从源流角度全面、系统整理内经中痿病的相关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 深入地认识痿病;再则,内经中有关于痿的论述散见于经文全篇,而并非素 问痿论一篇,因此,有必要整理和发掘散见于其他篇章中痿的内容,从而全 面、系统地理解内经之痿。 2 中医现代研究概况 2 1 病因病机方面的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当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本病病因甚多,病变涉及各个脏腑。 尚尔寿n 2 1 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为其主要内因,六淫之邪作崇为其外在诱因:虚则肝 脾肾虚,实则痰浊、湿热、血疲、风邪等,其病常因虚致实,由实致虚,而成虚 实错杂之证,并强调肝为痿证病理变化的核心之脏,从肝血不足到肝风内动贯穿 于本病的全过程。周伟昌n 3 1 认为“肺热叶焦”作为痿证主要病机的地位不容动摇。 范华昌n 4 1 则认为以“肺热叶焦”概括痿证病机不太全面,应取“阳明虚,故足痿 不用作为痿证的主要病机。初氏n 朝强调痿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人体五脏 六腑的功能无不受命门之火温煦而动,命门是生命的根本,肾火不足,则五脏六 腑及四肢百骸失于温煦而瘦弱无力。万氏n 町认为本病病机在脾,以脾虚气弱者为 多,由于脾虚而致风邪所侵,引动痰涎,风痰阻滞于脉络者亦复不少。刘殿永n 力 认为痿证非尽为热证,脾胃虚弱,肝肾虚损,寒湿凝滞,瘀血阻络也同样是痿证 的重要病机。 2 2 治则治法方面的研究 2 2 1 辨证治疗 中医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局限于病变部位,而重在调理脏腑气血,审因论 治,把痿病的治疗放在整体观水平上来分析,因而往往能够击中要害,取得较为 满意的效果。 邓铁涛n 8 1 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以脾胃虚弱为主,多伴有肝肾亏虚, 因此,立法应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主,兼补益肝肾,主张选用补中益气汤为 基本方加减是最佳选择。 孔令昭n 们认为:阳虚痿证有阳微阴乘之患和灶冷火衰之苦,无论脾肾虚与脾 胃虚者,正气不足,一身上下总有阴邪盘踞,形成经脉疲阻之势。若形成经脉瘀 阻,一经不通,则六经不通,故治疗上应当首先振奋肾阳使一身之阳气得复,阴 邪能散,六经贯通以除阳微阴乘之患。 韩忠心们用西医常规治疗,再予中药桑菊饮或清燥汤1 2 服的方法治疗以四肢痿 软不用为首发症的周期性麻痹5 3 例,所有病例周期性麻痹得到解除。由此得出: 中医学中肺热叶焦型痿证与周期性麻痹高度统一,清肺泄热为痿病治疗的重要方 法。 江克明雎妇认为历代言痿证多认为实证少见,如从肝治痿多侧重于肝虚,忽视 肝热( 火) 致痿之治疗。因肝司升发疏泄,藏血主筋,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 9 ! 重童塑丝! 壅堕堕窒 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肝易郁结而失升发疏泄,久郁易化火耗血伤 阴,则筋膜失养,筋力不健,运动不利。且木旺可反侮于金,热灼津伤而致痿。 并提出清肝泻火利湿法治疗肝火下炎,湿热下注的痿证,疗效确切。 丁家祥啪采用分型辨证论治,共发现3 个证型,( 1 ) 暑湿浸润型,治用清暑 益气汤加减,( 2 ) 湿热阻络型,治用调元健步丸作饮加减,( 3 ) 脾肾不足型,治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参术汤加减,共治疗3 5 例病人,疗程1 个月,结果好转9 例, 死亡6 例,治愈2 0 例。总有效率8 3 。 韦氏乜3 1 将属于痿证的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分为3 型,( 1 ) 脾胃虚弱型,方 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2 ) 脾肾两虚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3 ) 肝肾亏损型,方 用虎潜丸加味,共治疗5 4 例,结果显效3 2 例,有效2 2 例,总有效率达1 0 0 。 2 2 2 辨病治疗 在对痿病的辨病治疗中,现代医家有不少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对 痿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如陈文光乜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马钱子治疗痿证,能 够取得较好疗效。赵恩俭乜印选用白) 3 c n h 基础方中治疗痿证,效果良好。蔡氏 嘲 治疗重症肌无力,用单味黄芪粉,每次1 0 0 克,每日1 次,用白糖开水送服,治 疗5 个月而愈。 2 2 3 针灸治疗 杨运宽弛钉选择手足阳明经穴作为治痿的主要穴位,运用益气养血法治疗痪证 4 2 例,针刺次数最长6 4 次,最短1 0 次,平均4 2 次,结果4 2 例全部治愈。韩 秀珍乜羽等采用“飞经走气”法治疗痿证1 2 例,疗程4 0 至9 0 天,结果症状完全 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者3 例。肌肉萎缩明显好转,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但生活能 自理者4 例,仅肌力恢复正常者4 例,无效1 例。熊光天幽1 报道运用滞针提拉针 法治疗痿证,所举病例结果均痊愈。白振华啪1 等采用推拿、耳穴针刺治疗痿证 3 1 例,结果痊愈2 3 例,显效6 例,有效2 例。 2 2 4 外治法 吴氏口门用中药熏洗治痿痹,药物组成:黄芪、淮牛膝、川木瓜、防风各3 0 克,红花、甘草各1 5 克。先熏后洗,早晚各一次,效果良好。 2 3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西医对本病的诊断标准比较明确,这是现代医学的特点,然而,现代医学的 诊断依据一是来源于对病因病理的分析,一是物理的和实验室的检查,而对于病 1 0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因病理的分析,许多病症还不甚了解。如较常见的多发性神经炎,一般列举的病 因达七八种,认为可能是由于感染或自身免疫失调,或某种药物的副作用,或遗 传因素等引起。另如急性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等许多疾病的病因不明,癔病性 瘫痪等病的病理变化还没有令人信服的阐述。故西医对于痿病的病因大都没有定 论。 _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注重使用对促进神经肌肉接头有疗效的药物和营养神经 的药物,以及广泛应用激素。对于病因病理尚未明确的一些疾病,治疗上只能对 症处理,有的则属于探索性治疗,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李福军2 1 采用联苯双 脂疗法,p a r t r i d g e 等3 3 进行了肌细胞移植疗法,崔敏娴m 1 等报道别嘌吟醇疗法, 武盈玉等进行了a t p 疗法,但均未能证实有阻止疾病发展的作用,因而无法在 临床推广。 对于激素的应用,目前看法不一致,如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7 0 年代前用 激素,多认为有效,但现代观察发现由于激素的使用导致了多种并发症与不良反 应,如心率失常、血糖增高、类柯兴综合症等等,弊多利少。 评述:现代研究中,中医的理论开掘尚不够充分,缺少对内经痿病的 全面研究和整体系统认识,多局限于素问痿论篇;临床治疗经验以个案和 某一具体治法疗效观察的形式不断积累,而系统地痿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却显得 不足。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毒副作用大,故进一步挖掘和开凿中医 理论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 前言 按照目前中医学的痿病定义,痿病类似于现代医学运动系统疾病中,以肢体软弱 无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侧束硬化等等都可参照中 医痿病进行辨证论治。此类疾病对于中、西医均属于难治性疾病,但毕竟中医积累了 2 0 0 0 多年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 黄帝内经是中医痿病理论认识的源头,素问痿论奠定了痿病的理论基 础,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痿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其他篇章有关 痿的论述更加丰富了痿病理论,形成了内经痿病较为丰满的理论框架。然而,其 中许多内容未被后世重视而被忽略,因此深入发掘并较为完整地理解内经痿病理 论,对于提高现代痿病辨证论治水平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拟通过系统整理分析内经中有关痿病的内容,结合历代 医家对痿病的有关论述,试图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内经痿病的概念、病因病机、 证候诊治等理论认识,较为完整地再现内经时代有关痿病理论与实践的医学成就, 并为现代痿病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1 2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痿病概念辨析 正文 痿究竟应该叫做痿病还是痿证,众说不一,中医内科学称之为痿证,认为是 “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而称痿病者亦有不少。一般来说,“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乜h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b 1 痿显然具备“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完整过程”的病的 特征,故称为痿病更为贴切。因此,本文以痿病论之。 统观含有“痿”字的3 4 篇内经经文,分析其有两层意思。其一,痿指萎 缩的症状,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的“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甚则肌肉 痿”,h 3 此处的痿是指肌肉萎缩的症状。其二,痿指痿病。如素问痿论之“五 脏使人痿”,璐1 以及灵枢根结之“痿疾者,取之阳明 阳1 等,此处之痿是指 痿病。故痿既是症状也是疾病。因此本文将以讨论痿病为主线,有关痿的症状自 在其中。 为了深入理解内经痿病的理论,借助历代医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并 作以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内经痿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 1 历代医家对痿病概念的认识 1 1 1 秦汉时期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其中对有关医学文字的解释值得参 考。说文解字云:“痿,痹也”,又云:“痹,湿病也”。口1 这是一种对痿病从病 因方面的解释,认为痿病是“湿 所致的疾病。 1 1 - 2 晋隋唐宋时期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8 5 p 2 7 1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8 4 p 8 3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5 p 7 4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1 9 6 3 p 4 0 5 5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6 3 p 2 4 6 6 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6 3 p 5 9 7 李恩江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2 0 0 0 p 6 6 9 1 3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 针灸甲乙经有:“足缓不收,痿不能行。”认识到痿病病位在下肢,同时 有功能障碍,即下肢缓纵不收,不能行走即是痿病。 诸病源候论中云:“风痿,四肢不用。乜1 痿的病位扩展到上肢,四肢都不 能正常运用。在病位方面比甲乙经扩大。同时又提示风邪可以致痿,风为阳 邪,其性高上,不居一处,所以出现四肢均痿弱不用。同时,诸病源候论中指 出:“夫风寒湿三气合为痹病也,在于阴则其人筋骨痿枯,身体急痛,此为痿痹之 病。 瞻1 认为痿与痹关系密切,“痿是“痹”发于阴所致的疾病,并将痿痹合论, 宋太平圣惠方引用此话,该书为官修方书,影响颇大,后世医家据此认为痿 痹是同一种疾病。 l - 1 3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对于痿病概念的认识比较统一,大多认为痿是指人体四肢的软弱不 用,如刘完素明确指出“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口1 张子和的“夫四末 之疾弱而不用者为痿”;h 1 朱丹溪的“四肢不能为用晦1 等持同样的看法。三 位中医大家的论述基本代表了金元时期对痿概念的认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张 子和所提出的痿与风、痹、厥的鉴别:“夫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 者为痹逆而寒热者为厥”,h 3 这种提法颠覆了痿痹合论的说法,将痿与痹重新 划分开来,作为两种独立的疾病来看待。 1 1 4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于痿病概念 的认识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明吴岜提出痿病与痹病是同一类疾病,其在医方考中说:“痿、痹二病 也,今详内经亦有称痹为痿者,故而为一。”1 故吴氏认同了太平圣惠方 的看法,依然认为痿与痹是同一种疾病。 清陈歧对于痿病的认识比较新颖,他在医学传灯中指出“痿者,足痛 不行也”,口3 认为痿病是特指由于足痛而不能行走的疾病,这种提法在古文献中比 较少见,可能是基于临床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但其将痿仅仅定义为“足痛不行 , 1 张燥王甲,许国仟校晋黄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6 p 1 7 0 8 2 诸病源候论校释卷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8 9 p 3 4 3 金刘完素撰孙洽熙,孙峰等整理素问玄机原病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5 p 2 4 金张子和撰,邓铁涛,赖畴整理儒门事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5 p 9 5 元朱震亨撰王英,竹建甲等整理丹溪心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5 p 1 9 9 6 明吴昆著敷衍魁等点校医方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0 p 2 9 6 7 裘庆云辑珍本医书集成医学传灯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9 8 6 p 4 1 4 1 4 中国中医科学院2 0 0 5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未免狭窄化了痿病的概念。 清王旭高对于痿病概念的认识代表了清代大部分医家的看法,其在医学 刍言中写道:“痿者,两足痿弱不能行也。 n 1 又回到甲乙经的认识,认为痿 病是双下肢的痿弱不用。 1 1 5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中医病名都 进行了明确定义,将痿病定义为:“痿病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 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经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痿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 乜3 故现今所说的痿仅仅指的是一种肢体病证,它的特征是四肢软弱无力、经脉弛缓, 与金元时期刘完素等医家的看法相同。 从以上痿病的源流发展可以看出,政府“行为 对一定历史阶段痿病概念的 认识是有重要影响的。应该指出,任何认识既有历史局限性,又有历史继承性。 因此,内经作为痿病理论的源头,后世医家对于痿之看法均源于此,故欲对痿 病概念详究,还当从源头处深入发掘。只有清楚源头,正确理解内经痿病理 论,才有可能在现代更准确地把握痿病概念。 1 2 内经痿的含义 内经论痿( 包括萎) 有3 4 篇之多,阙如痿的本体定义。痿的含义是通过 大量症状描述来体现的,立象以尽意,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分析经文可从 以下四个方面揭示痿的含义。 1 2 1 症状层次 痿病的具体含义应从萎谈起。萎在内经中一是指花草树木的衰败枯萎,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3 又如灵枢五变 云:“夫木之早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 n 3 二是与痿同意,如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 1 清王旭高著褚玄仁辑王旭高医书全集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0 1 p 2 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 9 9 4 ,p 2 3 3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6 3 p 5 1 8 4 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6 3 p 8 8 1 5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 不收,濡泻血溢。 n 1 又如灵枢经脉云:“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 人中满。瞳3 均是指肌肉萎缩,痿软无力的症状。 而素问痿论中对痿的大量症状描述如“皮毛虚弱急薄”、“胫纵而不任 地 、“肌肉不仁 、“枢折挈 、“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足不任身”等均表 现出一种衰败、枯萎、无力的状态,恰似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之枯萎,因此,“痿” 与“萎”同。内经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人体肢体筋脉等枯瘦无力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飞机维修技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速公路拌合站施工合同(3篇)
-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考试题及答案
- 爱好追车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居间合同规范文本
- 浙江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办法
- 2025广州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出让与建设合作协议
- 农业大棚租赁及农产品加工合作协议
- 2025公务员执政执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妇产科学科宫颈癌筛查常见问题考试答案及解析
- 培训部数据安全事项课件
- 保安部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软件人员外包合同
- 老年综合征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研发投入工时管理办法
- 道路升降柱安装合同范本
-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课件
- 三国趣味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