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 摘要) 研究生:刘齐建 指导老师:曹喜仁副教授 赵明华教授 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桥梁基础型式,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 均匀、便于机械化施工及适用性强等特点。在目前桥梁桩基设计计算中,存在许 多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对按桩顶沉降量计算 基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洞庭湖区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进 行了试验研究。 本文首先对桩基础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研究的发展简况 和意义。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的受力性状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 基桩竖向承载力常用计算方法。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大直径灌注桩的受力性 状和竖向承载力的确定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针对目前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常规 分析方法,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提出了一种即简单又符合实 际情况的荷载传递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考虑桩周土的非线性特性,还能考虑 桩底土体的非线性及沉渣的影响。依照该模型,推导了均质土和层状土中的大直 径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理 论的解析解,并编写了计算程序,可根据桩顶沉降量直接得到作用在桩顶的竖向 荷载。 本文详细介绍了茅草街大桥试验桩的大型竖向静载荷试验,得到了一系列试 验成果。详细分析了洞庭湖区大直径桥梁基桩的受力特性,并提出了可供实际工 程应用的洞庭湖区大直径桥梁基桩桩侧摩阻力推荐值,指出了桥梁基桩的设计中 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还就计算理论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基本吻合。 关键词:大直径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模型,静载试验 a n a l y s i s o fa x i a ll o a dc a p a c i t ya n dt e s tr e s e a r c h o n l a r g e d i a m e t e rb r i d g ep i l e ( a b s t r c a t ) a st h e c o m m o n l yu s e d f o u n d a t i o n si nt h e b r i d g ee n g i n e e r i n g ,l a r g e 。d i a m e t e r b o r e dp i l e sh a v em a n ya d v a n t a g e s ,s u c ha sh i g h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 , g o o ds t a b i l i t y , l i t t l e a n dh o m o g e n e o u sv e r t i c a ls e t t l e m e n t ,f a c i l i t yf o rm e c h a n i c i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g o o d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s o m ea s p e c t so f t h ec u r r e n td e s i g na n dc a l c u l a t i o nm e t h o d sa r es t i l l u n p e r f e c ta n d t ob ed e v e l o p e d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e t t l e m e n to ft h ep i l et o p ,t h ev e r t i c a l 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l yt h e o r yi sa n a l y z e d h e r e i n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l o a db e h a v i o u ra n df a i l u r em a c h a n i s mo f p i l eu n d e r a x i a ll o a di s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c a l c u l a t i o nm e t h o d sw i t ht h e i rl i m i t a t i o n sa r e s u m m a r i z e d b a s e do nt h ec u r r e n tt h e o r y ;as e to fl o a dt r a n s f e rm o d e li sp r o p o s e da n d t h ef o r m u l a so fc a l c u l a t i n gt h el o a dc a p a c i t yo ft h ep i l ee m b e d d e di nh o m o g e n e o u so r l a y e r e ds o i lw i t h t h e i rp r o g r a ma r ed e r i v e dh e r e i n t h eg o o da g r e e m e n tb e t w e e nt h e r e s u l t sa n di n - s i t et e s td a t ai n d i c a t e st h a tt h ep r o p o s e dc a l c u l a t i o nt h e o r yi sa c c u r a t ea n d r e l i a b l ew h i c hc s nc a l c u l a t et h ea x i a lm a da p p l i e da t p i l et o p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 s e t t l e m e n to f t h e p i l et o pa n d r e f l e c tt h el o a dt r a n s f e rb e h a v i o u r s p o n s e r e db yh u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d e p a r t m e n t ,ag r e a ti n - s i t es t a t i c p i l et e s ti sc a r r i e d o u tf o r t h em a o c a o j i eb r i d g e ,w h i c hi si n t r o d u c e d e di nd e t a i l si nt h i s p a p e r f r o m t h et e s t ,s o m er e s u l t sw i t hv a l u eo f 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a r eo b t a i n e da b o u t t h ea x i a ll a o dc a p a c i t yo f l a r g e d i a m e t e rb o r e db r i d g ep i l e si nt h ea r e ao fd o n g t i n g h u l a k e k e r w o r d s :l a r g e - d i a m e t e rb o r e dp i l e s ,v e r t i c a l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 ,c a l c u l a t i o nm o d e l , i n - s i t es t a t i cp i l et e s t 主要符号 a 桩的截面积 o ,k g g a r d n e r 法中的实验常数 c 土的粘聚力 c ,土的剪切变形系数 d 桩径 d 桩端扩头直径 d b 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 b 桩端土弹性模量 e 。,e 桩、土的弹性模量 e u 土的不排水剪切始模量 e w 土的平均不排水剪模量 ,桩侧极限阻力 ,。桩端阻力极限值 g 。士小应变韵初始剪切模量 h 桩端进入土深度 七d 端阻修正系数 “土的剪切变形系数 南b 、桩端持力层在分界位移前后的桩 端阻力传递系数 k 端阻修正系数 士的静止土压力系数 l 。有效侧阻桩段长 ,第s 层土厚度 f 桩长 m 形状系数 n 标准贯入锤击数 c n 、“桩底无量纲承载力系数 i p 】钻( 挖) 孔灌注桩容许承载力 见大气压力 岛静探比贯入阻力 p m 桩端静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 p o 桩底平面处总水平应力 p ,桩底附近旁压试验曲线的极限应力 q - 单桩容许承载力 靠桩端土极限端阻力 “桩侧土极限侧阻力 。u 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q o 桩项荷载 g 叫桩端土单位极限端阻力 q 。第i 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舶桩底平面处初始竖向总应力 粘土地基单轴抗压强度 r 。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r f 士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台常数 咒桩侧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相对位移 品桩顶沉降量 u 桩周长 口粘结力系数 墙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p b 法中的计算系数 屈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一土的重度 n 二桩端平面以下土的浮重度 侧阻分项抗力系数 ,加权标准贯入锤击数 j 。桩土相对位移e 占。第i 级荷载下的桩身应变 口混凝土和钢护筒闫的不完全工作 修正系数 f 桩端阻力传递分界位移值 f 。一一桩端阻力到达极限值时的桩端土 位移值 托端阻分项抗力系数 o r l | 单位面积极限端阻力 o v 桩侧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r 桩侧土摩阻力 r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 r 。桩侧土平均极限摩阻力 曲土的内摩擦角 绪论 1 绪论 1 1 桩基础概述 1 1 1 桩基础的发展 桩基础又称桩基,由基桩( 群桩中的单桩) 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 桩基础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人们就在地基条件不 良的河谷及沼泽地带打设木桩以支承房屋。1 9 8 2 年,在智利发掘的文化遗址所见 到的桩距今大约有一万二千至一万四千年。我国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 出土的桩距今大约有六七千年。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上海龙华塔、杭 州湾的石砌岸壁、北京御河桥及西安灞桥等,都采用了木桩基础。在清代工部 工程做法等古文献中,就对桩基选料、排列布置和施工方法等更是作了具体的 规定。 材料科学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桩基础的发展。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出现 了各种型式的钢桩。在我国上海宝钢工程建设中,也大量使用了钢管桩基础。钢 筋混凝土预制桩则自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问世后才开始出现。我国自5 0 年代起开 始应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而就地灌注桩自本世纪出现后,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特别在我国,由于灌注桩的许多优点,使其在桩基础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1 1 2 桩基础的适用性 桩基础不仅能有效地承受竖向压力,还能承受水平荷载和上拔力,并能作为 抗震地区的减震措施。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便于 机械化施工及适用性强等特点。目前,桩基础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房屋、 桥梁和港口等所广泛采用的基础型式。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选用桩基础方案: 1 荷载较大,地基的上部土层软弱,持力层埋深较大,采用浅基础或人工地 基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时; 2 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准确计算,若采用浅基础施工 困难或不能保证基础安全时; 3 当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或沉降量过大时: 4 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较高时; 5 在地震区,需加强结构物的抗震能力时,可采用桩基础穿过可液化土层,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消除或减轻震害。 但是,在以下情况下应慎重采用桩基础,如:上层土比下层土坚硬;欠 固结土或大量抽吸地下水的地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地区( 如土层中存在块石、 溶洞等) 。 1 1 3 桩基础分类 按不同的方法对桩基础的分类不同【l2 】: ( 1 ) 按功能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横向受荷桩和复合受荷桩( o n 受倾 斜荷载作用) 等; ( 2 ) 按荷载传递机理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和端承桩四种: ( 3 ) 按桩材分为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和组合材料桩等; ( 4 ) 按桩身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桩、多边形桩、异型( 十字型、x 型及楔型等) 桩以及螺旋桩等; ( 5 ) 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 6 ) 按桩径可分为小直径桩( d o 2 5 m ) 、中等直径桩( 0 2 5 m 1 0 m 或d 。2 时可取 n = 5 0 ; 4 。桩端计算面积,根据比施工直径小2 0 c m 的d s 值计算; 。砂质土中平均值; 。、l ,分别为砂土和粘土中的桩长; g 。粘土地基的单轴抗压强度,超过1 0 时取1 0 ; u 桩周长: 桩混凝土重量减去桩排土重量; d 。扩底端直径。 三、按经验方法确定【2 】 大直径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k 可按下式确定: q u k = ( k + q 一= u 。矿。q m l 。,+ 6 q p k a 6 ( 2 2 7 ) 式中g 蹦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取中等直径桩经验值或通过土 的原位试验及经验方法确定; 。有效侧阻桩段长,等于总长减去扩底高; 以桩身侧阻有效周长; 爿。桩端投影面积; q p k 中等直径桩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按实测、原位测试或经验方法确定; f 。侧阻、端阻折减系数( 尺寸效应系数) 。 此外,对粘性土中大直径桩的侧阻力,大量测试表明其不随桩径增大而降低, ! 坚塑塑塞! 茎婪塑垦塑查堕窒 故可采用常规直径桩或经验值,无须折减;而对于无粘性的砂类土、碎石类土中 大直径桩的侧阻力,发挥侧阻晟大值所需沉降远大于常规直径桩所需沉降 2 0 m m ) ,且统计表明,砂、砾中侧阻力随桩径增大而呈双曲线型减小,因此对砂 类土、碎石类土的极限侧阻需折减,折减系数扩。按下式确定: 舻( 劣 ( 2 - z s ) 四、按理论公式计算 对于饱和粘性土,可按极限平衡原理估算极限端阻: = ,( 苦卜+ 加 陋:。, 式中c 。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y 桩端以上土的平均重度: 卜桩入土深度。 2 4 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常规分析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桥梁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仍采用文献 3 3 1 规定的公式来计算( 详见“2 2 4 ” 节) ,该组公式是经7 0 年代初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收集了大量试桩实测资料并回 归分析后得出的成果。从实际使用效果看,其结果比较安全而略偏于保守。该公 式在理论上存在以下问题1 3 4 1 : 1 该组公式认为基桩竖向承载力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组成,并同时达到极 限,取极限值的一半作为容许承载力。而实际上,对绝大多数桩基而言,桩侧阻 力和桩端阻力不会同时发挥,通常是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顶沉降增大,桩侧 阻力先发挥出来,之后桩端阻力才发挥作用。所以,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 是不同步的,现笼统地取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作为容许承载力,违背了荷载作 用下基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即使对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分别取不同的安全系数, 也难以反映地基土、桩持力层、施工工艺和桩身质量所带来的影响。 2 该组公式反映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与桩一土体系的变形无关,同时也未 给出垂直变形的计算方法。但实际设计计算中,上部结构对基桩竖向承载力保证 条件下的沉降要求是较严格的。所以,单纯以承载力来控制桥梁基桩设计的方法 已落后于当今桥梁结构的设计思想,在实际计算时应考虑按桩顶沉降量来控制竖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向承载力的设计。 3 该组公式以我国公路、铁路、水利、航务和城建部门的1 0 5 根试桩静载荷 试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到桩侧土单位极限侧阻力,对桩径的影响考虑不多, 该组公式对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的适用性值得商榷,且仅以清底系数和修正系数 来反映桩端阻力的修正情况,缺乏理论依据。 3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3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3 1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受力特性分析 在目前桥梁基础设计中,常将大直径灌注桩穿过全部覆盖层而嵌入基岩,形 成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由于桥梁基桩一般较长,其受力机理相当复杂。而在现在 的工程实践中,桥梁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设计往往只注意到基岩的桩端阻力的作 用,而忽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力性状,从而导致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设计 理念和处理方法f 4 ,如:不论桩的长径比大小,一律将嵌岩桩看作端承桩来考 虑:不适当地增加嵌岩深度或不适当地采用扩底。这样,不仅不能保证桩基 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且使造价大大提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深入研 究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受力特性和承载力计算是十分必要的。 3 1 1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状 在桩顶轴向荷载作用下,当荷载较小时,由于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而使桩 与土产生相对滑移,此时桩侧阻力开始发挥。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阻力开始逐 渐发挥出来,而后桩端阻开始发挥。对于嵌岩部分,文献 5 8 】指出,侧阻与岩石的 强度有关,不同强度及不同种类的岩石,对侧阻发挥的影响是不同的。c a r r u b a l 6 7 i 在分析5 根大直径嵌岩灌注长桩的轴向受压试验资料后指出,桩的静承载力与岩 石强度、嵌岩深度及桩埋置于土中的深度等因素有关;桩岩之间的侧阻力位 移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一般情况下,桩侧阻先于端阻产生,岩石极限侧阻后于 土极限侧阻发挥;侧阻还和嵌岩深度及桩的入土深度有关,对嵌岩深度小的长桩, 土极限侧阻先于岩石极限侧阻发挥;反之,对嵌岩深度大的短桩,则岩石侧阻先 于土极限侧阻发挥出来。r a d h a k r i s h n a n ( 1 9 8 9 ) 1 6 8 指出,嵌岩深度并非越大越好, 除非考虑桩顶沉降的因素,否则嵌岩深度超过两倍桩径则其效果甚微。文献 4 引 用了朱春明的研究成果,即桩侧阻力发挥值在近地表处较小,并随深度增加而迅 速增大,当嵌岩深度h r = 0 5 d 左右时增至最大,随后又随深度逐渐减小。 此外,b a l a k r i s h n a n ( 1 9 9 9 ) 1 6 9 通过研究指出,桩材的变形模量对桩的荷载传递 机理影响较大。在进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时,应考虑桩材的非线性性状,对 长桩尤其应如此。 3 1 2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破坏模式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破坏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当持力层为坚硬的基岩时, 塑堕奎兰堡主兰垡篓兰一 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激发部分桩侧阻力并很快将荷载传递给桩端e 随着桩顶荷 载增加,由于基岩的强度较高,桩身混凝土开始从弹性阶段进入弹塑性阶段,最 后出现塑性破坏。此时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破坏呈桩身屈曲破坏,其极限承载力 由桩身材料强度控制。另一种则是当桩身混凝土强度足够时口”,在桩顶竖向荷载 作用下,桩端土层或沉渣与混凝土的混合物逐渐被压缩,在桩下端岩土层中形成 应力场,在嵌岩桩上端桩岩接触面产生剪切带,而后在桩底附近产生剪压带,进 而在桩底形成压缩核。随着荷载增加,压缩核不断增大,下端的剪压带逐渐径向 加宽。最后,剪压带沿桩侧贯通,在桩底压缩核边缘出现散状裂隙,嵌岩桩破坏。 此类破坏属桩底土的剪切破坏。 3 2 荷载传递函数模型的选取 3 2 1 桩侧阻力一桩土相对位移函数模型 桩侧阻力一桩土相对位移【f ( :) “】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为了能得出桩土荷 载传递的解析解,一般的方法是通过试验实测出桩侧各层土的r ( z ) “关系,然后 以某种简单的数学模型去描述它,将模型函数代入基本微分方程求解,详见“2 1 2 ” 节。 r ( z 1 “的数学模型越复杂,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 2 4 ) 的求解就越困难,有 时甚至无法求得解析解。因此,如何选取简单的数学模型去较准确地描述实际桩 土荷载传递,一直是工程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佐滕。晤( 1 9 6 5 ) 1 4 8 】提 出的线弹性一全塑性数学模型不仅简单,而且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桩侧土的实际受 力状况,并能以桩顶沉降来控制基桩承载力设计,所以本文分析时即采用“2 】2 ” 节曾介绍过的佐滕悟模型。下面对该模型加以详细她介绍。 试验实测的r ( z 1 u 曲线一般比较复杂 ( 图3 - 1 ) ,现以式( 2 6 ) 描述的线弹性一全塑性 模型来描述,该模型为: f ( z ) 2 七t 材( “ “,) 1 一般分析 如图3 - 3 所示,此时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流阶段,设桩身上部r 深度进入塑流 阶段,则控制方程为: u 。( 0 ) = s “l ( r ) = “2 ( r ) 堕i :堕i d z l :;月d zl :r e a - 警- = - k b t u 2 :, ( 3 - 7 ) ( 3 - 8 ) 令g = k 删1 1 2 m = 舌,y = = 鲁。 方程( 3 7 ) 的解为: 。( :) : “,( z ) 2 詈z 2 + c z + c :,( 。z r ) ( 3 9 ) 【“2 【z ) 2c 3s i n h ( b z ) + c 4c o s h ( b z ) ,( r z ,) 式中: c l = b c 4 s i n h ( b r ) 一h ic o s h ( b r ) 一g r ,c 2 = s ,已:一c 。h 。, r d 一 一 z z 一 善,则分析应重新进行。 u 1 ( 0 ) = s “1 ( 尺) = “2 ( r ) 式( 3 7 ) 的边界条件为 堕i :堕l d zi :rd zj :r e a 警z :o r = - k 。孝+ 女。:o :i :,一善l ( 3 - 1 0 ) ( 3 - 1 1 ) ( 3 - 1 2 ) ( 3 1 3 ) 根据式( 3 - 1 3 ) 的边界条件,求解方程( 3 - 7 ) ,可得方程的通解为: 。( :) :砘( z ) 2 薹z 2 + q z + c 2 , ( o z 月) ( 3 。1 4 ) i “2 ( z ) = 巳s i n h ( b z ) + c 4c o s h ( b z ) ,( r z s ,) 代入边界条件后,可得式( 3 - 1 4 ) 的各项系数为 3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q = b c 3c o s h ( b r ) + c 4 s i n h ( b r ) 一g r c 2 = s 墨r2 一s 垒一+ 五 c 32 一a q 22一a一鱼墨j;br;i爹tanh(br) 2 。,。, 一 z 、。 墨r2 一s 至+ a 。:塑! ! 墅塑二! ! 些塑2 。4 6 r t a n h ( b r ) 一1 , b r t a n h ( b r ) 式叭= 慧酱小c o s h ( b 塑) + ( 2s i n h ( b 1 ) 令“,( 月) = g - - r2 + c 。r + s = “。,将之变形后可得一关于r 的一元方程 ( 月) = 要r2 + s + r 6 c 3c o s h ( b r ) + c 4s i n h ( b r ) 一g r = 0 二 解方程( 3 - 1 5 ) ,可求得桩侧土的塑性区开展深度月。 由“。( o ) = s ,q :一e a 皇f ,可得桩顶荷载: “z j :o q = 一e a c l = e a l b c ,c o s h ( b r ) + c 4s i n h ( b r ) 卜球 三、桩周土全部进入塑性阶段( r = ,) 此时亦由根据桩底土的发挥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1 桩底沉渣起作用 将式( 3 1 2 ) 0 7r 以,代替,即得桩顶荷载d : q = 一e a c l = e a g l b c 4 s i n h ( b ) 一h lc o s h ( b 1 ) 2 桩底土( 基岩) 起作用 将式( 3 1 6 ) 中r 以,代替,即得桩顶荷载9 : q = 一e a c l = 尉g l e a b c 3c o s h ( b ) + c 4s i n h ( b 1 ) 】 ( 3 - 1 5 1 ( 3 1 6 ) ( 3 一1 7 ) ( 3 - 1 8 ) 3 i 塑堕查兰璺主兰垡笙苎 3 桩底土( 基岩) 进入塑流阶段 此时的桩顶荷载q 即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q u ,其大小为桩侧阻力极限值和 桩端阻力极限值之和: 见= + a k 6 。善+ k 6 :( 孝。一孝) j 至此,基于本文所设模型,已得到均质地基中嵌岩灌注长桩荷载传递法的解 答,可由桩顶沉降量s 直接计算桩顶荷载q 。 对于摩擦桩,只要设h l = 2 = o 即可利用相关公式求解。 3 3 3 层状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竖向荷载下的层状地基中基桩如m ( 3 4 ) 所示,设有”层土。层状地基中桩底 荷载传递函数的假定仍然同“3 2 2 ”节,各层土的侧阻传递函数( 图3 - 5 ) 用下式表 示: f ( 。) 2 - ,“( “ “。1 ) ,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一般分析 如图3 - 6 所示,设深度r 范围内的土体出 现了塑性阶段,且月的深度正好处于第i 层土 内,即第i 层土上部处于塑性阶段,而其下部 处于弹性阶段。本文的处理方法是:将第i 层:划分为两层,即上层为塑性层,而其下层 为弹性层,如图3 - 6 右边所示。这样,便将整 个n 层土分成了n + l 层,虚线以上的土层为 出现塑性部分,其下仍为弹性部分。于是,对 深度的表示方式作如下调整,令: f j 。+ 1 1 l 图3 - 6 桩周土出现塑流的 层状地基中的基桩 7 l = ,i ,2 = ,2 ,h = ,l r = f 3 2 5 ) ,= ,t + l ,卜1 = ,t + 2 ,。、l = ,。,。= f 。+ l j 桩周各层土的其它参数( 如“。、和“。等) 也作相应的调整。 桩底土的特性不变,桩周土的相对位移以“,( f = 】,2 ,月+ 1 ) 计。 传递函数的控制微分方程为: e a d 出2 u : = k l u m l = :,( 扛1 ,2 ,唧z :月) e a d 沈2 u : - k l , u = o , ( f - t + 1 ,n + 1 ) ( 厶sz “) 其i 至界条件为: “l ( 0 ) = s “。( ,) = “( ,。) ,( f = 1 , 2 ,一, ) 乱d z :2 鲥d zl ,撕乩z ,mb b ”。“7 明塑d d zl = 吨 1 f b 。 b + , “”3 ”一 r 3 - 2 6 ) f 3 2 7 ) 一 ! 垫壁堡望堕量丝型查堕堡堑鲨苎堑坚旦垦茎塑旦玺一 钝= 型e a = 备彤唱,- k h 尉 1 1 m l r 1 。 方程( 3 2 6 ) 的通解为: 以:) :。) 2 鲁z 2 1 一托:,( f 1 2 ,”( o z “t 训) 【“,( z ) = c s i n h ( b ,z ) 十c 4 c o s h ( b ,z ) ,( f = k 十1 ,”+ 1 ) ( , z ,。+ 将式( 3 2 7 ) 1 拘2 n + 2 个边界条件方程代入式( 3 - 2 8 ) ,可得: c 2 l = 0 詈( 7 2 _ _ c i t 坞,= 譬( t ) 2 - - c i o + i ) + ”,( f = 1 ,。,) 娶( ,。) 2 一q 。+ c :。= c 3 ( k + 1 ) s i n h ( b 。l 。) + c 4 ( k + ,) c o s h ( b “,。) c s i n h ( b ,) + c 4 ,c o s h ( b ,) = c 3 ( ) s i n h ( b l 。) + c 4 ( ) c o s h ( b ,) ( i = k + 1 ,- ,n ) g , l ,一c 1 ,= g , + l i 。一c l f 。+ 1 l ,( f = 1 , 2 ,一,一1 ) g ,七一c 】= b “1k 3 ( “) e o s h ( b “】) + c 4 ( i + 1 ) s i n h ( b “l , ) ,( f = | i ) j 6 , c 3 ,c o s h ( b ,) + c 4 ,s i n h ( b ,) 】- b i l c 3 ( ) c o s h ( b ,。) + c 4 1 ) s i n h ( b l ,) l ( i = k + 1 , ) 6 n + lk m + uc o s h ( b n + l ,) + c 4 ( n 蚰s i n h ( b ,) j - 一f 】k 3 ( 。+ 】) s i n h ( b + l + 1 ) + c 4 p 圳c o s h ( b + l + 】) j ( 3 - 2 9 ) 以上共有2 n + 2 个方程,2 n + 2 个未知量。解以上的2 n + 2 元线性方程组,即可 解出c 1 ,c 2 ,c 3 。,c 4 i 等2 n + 2 个未知量。 由方程( 3 2 6 ) 可得桩端的位移为: u ( ,) = “( ,) = c 3 ( ) s i n h ( b ,) + c 4 ( ) c o s h ( b ,)( 3 3 0 ) 2 桩底仅沉渣发挥作用 此时,“。+ ( f ) 毒。 对于第k 层土底部其桩土相对位移为: “女( r ) = “女( ) = 鲁r2 c l t r + s = ”。,( 3 3 】) 上 对于第k 层土下面深度为l x ( ,- 1 女) 处的桩土相对位移为: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十1 ( f t + ) = c 3 ( “1 ) s i a h b 1 ( f + ) 】+ c 4 ( + 1 ) c o s h b “i ( 1 k + ) 】 ( 3 - 3 2 ) 而第k + l 层土底部,其桩土相对位移为: “ + l ( ,i + l ) = c 3 ( 女+ 1 ) s i n h b 女+ l ( ,女+ l ) + c 4 ( 女+ 1 ) c o s h b t + 1 ( ,女+ l ) 】 ( 3 3 3 ) 至此,可计算塑性区开展深度r ,计算步骤为: 从上往下任选一土层( 如第i 层) ,假定在该层出现部分弹性和部分塑性的 情况。将其分为上下两层,即k 、k + l 层; 利用式( 3 3 1 ) 计算一个初始塑性区开展深度r o ; 将月。代入式( 3 - 3 3 ) ,求得+ 。( ,。) : 比较叱+ 1 ( ,) 与“,。若二者相等,则说明该层土处于塑性阶段; 继续计算下一层土,重复的工作; 若+ ( 丘+ ) 孝,则以上分析应重新进行,式( 3 - 2 6 ) 的边界条件为: “( o ) = s “,( ,) = , ( ,) ,( f = 1 , 2 , ) 乱= 掣i := ,_ 乩z ,”, 尉掣l 。叫以,l 。瑚, ( 3 3 5 ) 根据1 、2 的方法,同样可求得塑性区开展深度r 、塑性区开展土层和 各项系数,即可得以桩顶沉降量s 表示的桩顶荷载q 。 三、桩周土全部进入塑性阶段( r f ) 判断桩周土层是否全部进入塑性区十分容易,如果由“3 3 3 节中r 二,求 3 按桩项沉降量控制大直径桥梁基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解的r = ,或“。( ,。) = “。,则表示桩周土层全部进入塑性阶段。此时的分析也 按桩底基岩是否起作用分两种情况。 1 桩底仅沉渣起作用 将式( 3 3 4 ) 中的尺以,代替,即可得利用桩顶沉降量s 计算桩顶荷载q 的表达 式。 2 桩底基岩起作用 只须将“3 3 3 ”中“二”中的r 以,代替,即可得利用桩顶沉降量s 计算桩 顶荷载q 的表达式。 3 桩底基岩进入塑流阶段 此时桩顶荷载q 即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 u ,其大小为桩侧极限阻力和桩端极 限目i 力之干口,即: o 。= :,+ 爿阮。善+ k :( 孝。一孝) 】( 3 3 6 ) i = i 至此,已得到层状地基中嵌岩灌注长桩的荷载传递函数( 根据本文假定) 解答, 可利用桩顶沉降量s 直接计算桩顶荷载q 。 对于摩擦桩,只要设h l = k b 2 = 0 即可利用相关公式求解。 3 4 计算程序的开发 在上述计算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f o r t r a np o w e r s t a t i o n 开发了按桩顶沉降 量计算基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程序,以下分别列出了均质土和层状土计算程序的 流程图。 塑塑查兰堡主堂笪堡壅一 均质土程序流程图 3 8 ! 垫丝堡望竖墨丝型查皇堡堑墨苎堡墅塑墨篓垄竺壅一 层状土程序流程图 塑堕查堂堡主兰竺! 鱼苎 4 洞庭湖软土地区大直径桥梁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4 1 工程概况 4 1 1 工程简介 茅草街大桥【6 2 1 位于南县茅草街镇,属洞庭湖区,是省道1 8 3 1 线跨淞澧洪道、 藉池河西支、南茅远河及沱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淞澧洪道桥全长约7 0 0 m ,主桥 采用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桥型,气势宏伟壮丽。 一、大桥设计标准: 1 荷载等级:汽车一2 0 级,挂车1 0 0 ,人群荷载3 5 k n m 2 ; 2 桥面宽度:2 0 5 m 防撞护栏+ 1 5 0 = 1 6 0 m 3 设计水位:凰。= 3 6 1 3 m ; 4 通航等级:i v 一( 1 ) 级,净空为8 m 6 0 m , 5 通航水位:h w = 3 5 7 8 m ( 1 9 9 6 年最高水位) ; 6 地震烈度:六度震区,按七度设防; 7 设计风速:2 8 m s 。 二、桥位自然条件 1 地理地貌:茅草街大桥位于湘北洞庭湖地区,连接南县和沅江市。桥位附 近地势南高北低。南咀( 大桥南部) 以北为河湖冲积沉积平原,地势平坦。 2 气象:大桥区域内诸河汛期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一般在6 - 9 月。大桥采 用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为1 1 0 0 。 3 地质:详见“4 1 2 ”的“工程地质条件”。 4 1 2 工程地质条件 为了解主桥桥墩附近岩土的物理性质,在该位置附近进行试桩的静载试验, 并在试桩位置钻孔取样,以了解其工程地质情况f 7 0 】。 一、地层岩土性质 根据现场钻孔情况,试桩处所揭露的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 淤泥质粘土: 褐色,软可塑;2 粘土b 1 :硬塑;3 细砂a :密实;4 砂砾石:灰黄色,中密; 5 砂卵石b :黄色,密实:6 细砂b :灰黄色,密实;7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 钙泥质胶结,裂缝较发育,浸水后易软化。 地层岩土分布具体情况见附图1 “试桩处钻孔地质柱状图”。 ! 塑壁塑鏊圭垫垦查皇堡堑墨壅鲨壁坚旦垦茎妻蔓矍! 垄一 二、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的砂土和粗颗粒土中,据钻孔内地下水位观测 t 5 t 4 , n 民井调查表明,地下水为承压水,并且地下水位的变动和河水水位的波动 具有一致性,表明地下水与地表水具有较强的水力联系。据调查,砂层中地下水 水量丰富,但含泥较多,水浑浊。 据桥位区内的建筑经验以及居民采用地下水为生活用水的情况,推测地表与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 通过对主要粘土层采样后进行室内试验,试验结果统计如表4 1 。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4 - 1 地样 容许 层 太 湿密度 孔隙比压缩模量 液性指数丘承载力 备注 类数 p ( g ,c m 5 ) b ( m p a ; 【盯o 廿副 别量 淤 2 个f 1 泥 17 4 20 l07 2 3 l2 9 0 0 1 5 08 025 1 l9 异常值 质1 0 1 2 0 l8 7 809 6 904 5 945 6 未参与 粘 统计 土 粘 18 6 2 1 lo5 2 l 09 5 70 08 5 ll l l4 一二1 23 4 0 l9 9 007 2 702 5 378 3 b l 注:表中分数形式表示者,其分子为范围值( 最小值最大值) ,其分母为平均值: 【盯o 】根据文献 3 3 】查表求得。其中淤泥质粘土按新近沉积粘性土查得,粘性土b ,按 粘性土查表。 2 勘察时采取岩试样进行了天然状态下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列 子夜4 ,2 。 3 对覆盖层中的无粘性土( 如细砂、砂砾石及砂卵石等) ,由于工程地质 勘察说明书将其它钻孔资料也一并加入统计,故其结果难以代表试桩处钻孔的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土样特性,详见文献 7 0 】。 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4 - 2 风化样本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 r i 名称 备注 程度数量 c m p a )( m p a )( m p a ) 强风化 34 72 13 7 7钙泥质胶结 2 个异常值未参与统计,泥 2 71 1 7】431 4 泥质 质胶结 砂岩弱风化8 个异常值未参与统计,钙 5 33 3 21 277 4 质胶结 2 67 8 14 6 25 8 5 5 钙质胶结 4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并结合野外实际情况,勘察单位对主要岩土层的力学 指标推荐如表4 3 。 4 2 试验目的和意义 茅草街大桥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目的和意义如下: 1 探明在大桥主墩桩基础附近的地质条件下单桩的竖向承载力,为设计提供 依据: 2 通过试验,获取每级荷载下,各土层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3 测试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为按桩顶沉降控制基 桩坚向承载力设计提供依据: 4 探讨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尺寸效应及深度效应; 5 对深孔稠泥浆情况下的钻孔工艺及混凝土浇捣工艺进行验证。 4 3 试验装置、仪表及测试元件 4 3 1 试验概况 一、桩的成孔灌注工艺【6 3 j 试桩钻机类型为泰山一2 0 ,钻头尺寸为1 o m 。采用正反循环旋转钻进,泥浆护 壁,泥浆比重为1 1 3 - 1 1 4 ,粘度为1 8 秒左右,含砂率为0 6 。试桩开钴前,在 试桩南5 0 m 处开钻锚桩至l o m 左右时,出现塌孑l 现象,处理后先进行试桩施工。 f ! ! 一 一 ! 塑壁塑塾圭些垦盔里丝堑墨堂生! ! ! 塑墨茎查苎丝旦窒一 为防止再次出现塌孔,在钻孔上部加设钢护筒。钢护筒外径为1 3 m ,埋深1 0 5 m , 筒壁厚7 m m 。钢护筒以下试桩直径仍为1 o r e 。 成孔后,由于钢筋应变计未焊到钢筋笼上,为防止塌孔,钻机不停,三日后 下钢筋笼。下钢筋笼前,往孔底压浆清理沉渣,灌注混凝土前,实测沉渣厚度为 5 0 m m 。 容许承载力 钻孔桩桩周岩石单轴抗 地层年代 土层名称 土极限摩阻压强度 备注 0 0 ( k p 小 力r ( k p a )焉( m p a ) q h 淤泥质粘土 8 0 1 5 0 粘土b 1 1 2 0 2 5 03 5 5 0 软塑取低值, 硬塑取高值 细砂a 1 2 0 1 5 03 5 4 0稍密取低值, q p 中密取高值 细砂b 1 5 0 2 0 04 0 4 5 中密取低值 密实取高值 砂砾石b 2 5 0 3 0 0 6 0 o 砂卵石b3 5 0 4 5 0 1 0 0 1 1 0 泥 强风 2 8 0 3 5 0 6 0 7 0 质化 k 2 粉弱3 5 0 6 0 0 2 3 泥质胶结 砂风5 0 0 6 0 0 9 0 1 1 0 3 3 5 钙泥质胶结 石化1 0 0 0 1 5 0 01 0 1 5 钙质胶结 试桩混凝士灌注时,每盘混凝土方数为o 2 4 一,共浇注1 9 9 盘。为保证导管 内的混凝土能连续进入,且为混凝土压水成功,第一盘混凝土方量较大。实际施 工时初埋管深达2 o o m ,从而保证导管内的混凝土能可靠的与水隔离。第一批混 凝灌注完后,将储料斗阀门关上,继续进料并搅拌。储料斗储满混凝土后,拉 开阀门进行第二次灌注。以后每次灌注与第二次相同,直至灌注结束为止。 为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于桩身上中下三个部位 各预留混凝土标准立方试块各一组( 每组为3 个试件) ,且于桩身上部预留1 5 0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5 0 ) ( 1 5 0 m m 试块一组( 每组为3 个试件) 。 二、试桩设计 试桩设计直径d = 1 o m ,埋深为6 0 o o m ,进入弱风化泥质砂岩层。由于施工时 加设直径为l3 m 的钢护筒,故试桩上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肝胆胰腺病学肝胆胰腺常见疾病诊治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北控水务集团2026届校园招聘12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6年高校毕业生直招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保山市龙陵县中医医院招聘见习人员(1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麻醉科疼痛管理技能应用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剂科常见药物配制与使用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科运动康复方案设计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救护理急救常见病例处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科常见妇科疾病手术操作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医疗器械直调管理制度
- (高清版)DBJ33∕T 1294-2023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采集分析标准
- 2024年酒吧演艺公司与艺人合同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 选词填空解题方法及专项训练(解析版)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 《幼儿舞蹈基础》 课件 项目八 蒙古族舞蹈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CT检查设备十大品牌简介
- (完整版)最实用小学英语单词总表(含音标、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