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研究摘要单亲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最能体现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高低与否,所以教师的着眼点还是应该放在学生身上,放在课程知识输送效率的研究上,对于单亲家庭子女这一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来说,需要研究构建出一套有针对性且匹配度高的课堂教学方案,从而使单亲家庭子女和普通学生一样高效的接收课堂知识。对于学校而言,短期内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新的教育管理机制并非一件易事,这就需要学校各机构各组织团结起来,有序高效地对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与改革。学校要协助家庭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水平,社会应建立指导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门组织机构,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单亲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以往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多半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环境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巨大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素质教育越来越以学生为本。为了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一种“教育是服务”的管理机制,使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涉及的内容主要有:通过研究形成一套针对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对补充、丰富我国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法研究,填补职业教育背景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法研究空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其二探索单亲子女教育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强调了家庭要注重把爱与教育结合起来,学校要协助家庭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社会应建立指导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门组织机构,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单亲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single parent childre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and educators. For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can best embody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eaching level is high or low, so the focus of teacher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student body, put on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course of knowledge, for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hildren of single parent families this group of students who need to study and build a set of targeted a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cheme of high, so that the children of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nd ordinary students receive efficient classroom knowledge. For the school, in the short term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perfect new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an easy task, which requires the organiza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s together, orderly and efficient to explore the reform of management method. The school to help families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way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society should construct the specific organization guidance of single parent child education,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ree,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work are not in an equal environment,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lso has grea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modern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student-centered. In order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e must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establish a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education is a service, so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stablish equal rel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comparative metho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contents include: a set of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ffectiv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through research, to supplement and enrich our children of single parent family educ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fill the blank whi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children with single par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single parent child education management, emphasizes the famil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ve and education combined, the school to help families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management mea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ducation, the society should establish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s machine guidance single parent child education structure,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ree.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研究1摘要1机结合,营造单亲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1Abstract2第一章 绪论51.1 研究背景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51.3 研究目的和意义61.4 研究的方法71.5 研究的内容7第二章 理论基础92.1 洛伦茨(K.Z.Lorenz):母亲效应、关键期理论92.2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92.3 斯拉金(W.Slucldn)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102.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02.5 斯金纳(Frederic Skinner)班杜拉(Bandura)行为主义观10第三章 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单亲家庭子女现状调查113.1调查设计113.2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学习的基本情况12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与原因174.1单亲家庭子女在校期间的表现分析174.2单亲家庭子女性格、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174.3单亲家庭子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74.4 对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环境进行分析174.5中职学校针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7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175.1针对单亲子女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创新175.2使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后单亲家庭子女表现的转变185.3使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后各方反馈意见195.4新的教育管理方法理论化205.5 监管评价制度215.6 建议22参考文献22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目前已经出现的单亲家庭有800多万,由于离婚率的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还在呈上升趋势。而有资料统计单亲家庭的子女存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体现出学习能力不强,纪律性较差、心里方面与家庭父母健全学生相比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学困生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单亲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管理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幸福、学生的发展,值得我们研究。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当前国内外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问题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单亲家庭的存在概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和各地区人们交流的日渐频繁,属于人们思想的上层建筑也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变化。离婚不再是人们谈虎色变的事情,而是成年男女的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是,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女的数量急骤上升。那么怎样教育好这些子女,可成为学校和家庭的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石人炳在2005年10期的比较教育研究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面对他们的学习、品德等跟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多有不足之处,为深入做好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需要做有针对性的研究。第二方面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问题从家庭和社会学角度分析较多。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研究,在家庭、社会的角度,国内学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做有充分的研究。第三方面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研究较多,有效的改进措施较少。重点分析了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因素对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影响,揭示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但得到的改进措施,真正运用到具体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后续性研究较少。第四方面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对策的研究。重点探讨的是单亲子女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职业教育阶段研究较少。,国外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起步较早,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体系,更突显出重视人性的发展与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强调了家庭要注重把爱与教育结合起来,学校要协助家庭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水平,社会应建立指导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门组织机构,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单亲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综上所述,国内外目前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说,大多研究多是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的研究,还较少系统、全面的对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法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是特别是针对中职单亲家庭学生的研究仍然较少,仍需进一步巩固加强。研究出专门针对中职生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为中职一线教师在针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面提供帮助。通过上述的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通过实地调查或问卷调查形式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单亲家庭学生的性格特点、构成要素、特点等方面整体层面的研究。通过研究,证明了新教育管理方法对单亲子女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有效性,并且也说明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效果得到了提高。研究出专门针对中职生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为中职一线教师在针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教学方面提供帮助。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研究目的。1.3.1.1 根据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的特点,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存学校单亲家庭教育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3.1.2 研究总结一套针对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实现中职学校教育管理高效、正确化。促进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1.3.2研究意义1.3.2.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针对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子女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对补充、丰富我国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法研究,填补职业教育背景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法研究空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1.3.2.2建立专门针对单亲子女教育教学的问题研究对于我们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不但具有就理论研究意义,同时对于日常工作中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4 研究的方法1.4.1 文献法:通过对各种专著及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网络信息检索,了解国内外有关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成果,把握国内外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便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1.4.2 问卷调查法:拟内蒙古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抽取她各种原因的单亲家庭学生为样本,通过影响单亲家庭子女的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中的相关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4.3 访谈法:对班级较难教育的单亲家庭学生的班主任和取有典型意义的科任老师进行访谈,分析样本单亲家庭子女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原因4.4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不同家庭背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分析个体间存在差异的原因。4.5 教育统计法:对调查的结果数据运用SPSS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出数据描述和数据检验。4.6实验法:对某一教学单位中的单亲家庭子女进行随机编组,分别针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1.5 研究的内容本研究论文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多种渠道(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调查研究一定教学单位内(通常为同一个学校)单亲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性格等方面的特点,以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并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并选取三组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第一组,使用常规的与正常家庭孩子一样的教育管理方法。第二组、第三组采用我们通过总结单亲学生的特点之后提出的创新的教育管理方法进行教育。采用并且运用科学的比对方法对这所选出的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持续跟踪,观察在教师采用新教育管理方法后,单亲家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表现变化(第二三实验组)。并于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第一实验组)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新教育管理方法是否有效。如果得出有效的结论以后,推而广之,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帮助教学工作者在对待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时,提供参考。集中课题组成员集体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知识,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首先,对所在教学单位内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单亲家庭学生在在校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第二,在第一阶段摸排的单亲家庭学生中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5名同学编入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每组15名同学)。第三,事先与实验二组、三组学生所在班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好沟通,对三个实验组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进行持续跟踪,得出书面结论。第四,课题组对三组实验同学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研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对单亲家庭子女从其性格特点,进行具体研究,得出专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第五,课题组与实验三个组同学所在班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并集体学习研讨课题组针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第六,课题组与各位班主任教师研讨后,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并运用到实验二组、实验三组同学日常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第七,持续跟踪教师在采用课题组新的研究成果教育管理方法以后,实验二、三组同学在校表现 的具体变化,形成书面材料并与之前实验二组、三组没接受课题组教育、教学理论的之前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第八,与没采用课题组教学结论的实验一组进行横向比较。第九,对比数据,得出结论,并形成研究成果。第十,撰写论文。1、我们将以比较分析法为指导,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做深入的了解和认识。2、通过课题小组人员通力合作,及及时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专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4、本课题的研究在哪些方面有新的见解和突破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对策的研究。重点探讨的是单亲子女教育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强调了家庭要注重把爱与教育结合起来,学校要协助家庭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社会应建立指导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门组织机构,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营造单亲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研究出专门针对中职生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为中职一线教师在针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教学方面提供帮助。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多种渠道(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调查研究一定教学单位内(通常为同一个学校)单亲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并选取三组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第一组,使用常规的与正常家庭孩子一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育。第二组、第三组采用我们通过总结单亲学生的特点之后提出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教育。采用并且运用科学的比对方法对这所选出的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持续跟踪,观察在教师采用新教育方法后,单亲家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表现变化(二、三实验组)。并于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第一实验组)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果得出有效的结论以后,推而广之,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帮助教学工作者在对待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时,提供参考。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洛伦茨(K.Z.Lorenz):母亲效应、关键期理论洛伦茨认为每个物种都具有遗传性能力以学习特定事物。此外,他也发展并启发关于遗传学、生理学、演化和与物种行为适应生存价值有关的个体行为发生学等概念。他的许多方法和概念己经被应用在人类的行为上。一,印记只在出生后某段时间内发生,刚孵出的雏鸭雏鸡等禽类的印记现象,只能在一天之内发生,超过30小时印记将不会发生。同理小狗出生后如在一个半月之内不与人接近,以后将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洛伦茨称可能产生印记的有效期间为关键期(criticalperiod)。印记一旦形成,即长期不变。印记虽属学习,但此种学习并不需要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作用。顾此,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父母起着重要的作用。2.2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表明了员工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和监督来实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能使人心情舒畅,使管理载体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中,同学之间支持差异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同学间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自身成长。反之,将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同学间的沟通合作,阻碍自身的发展。 2.3 斯拉金(W.Slucldn)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斯拉金对各种文献做了综合后,认为攻击性行为、音乐学习、人际关系建立、 探究行为等经过早期学习更为有效。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语言、听觉、视觉形象 也有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个体的心理发展, 指个体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 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性,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现一般认为,有 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某些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鸟类的印刻、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以及人类语言的习得。 不过, 是否人类的所有心理发展或行为获得都有 关键期,目前还是个有争论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便人类的某种心理与行为存在关键期。2.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他的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什么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 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2.5 斯金纳(Frederic Skinner)班杜拉(Bandura)行为主义观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某个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于没有受到强化的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或强度增大,几率也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后,未能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强化的作用就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在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行为得不到强化,行为就会消退。所以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如无理取闹和长时间啼哭,可以在这些行为发生时不予强化,使之消退。对于儿童好的行为,就应该给予强化,使之得以巩固。斯金纳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利用强化手段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但是操作性行为的习得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对儿童采取积极的、有步骤的强化,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消极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如一个不爱洗手的儿童,每次都用各种借口逃避洗手。对于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又要运用消极强化。当儿童一旦洗手,立即予以表扬,并允许给他看卡通片,这属于积极强化;如果儿童坚持不洗手,就不准他看卡通片,这属于消极强化。两种强化的目标都是为了促使儿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有时在惩罚之后,反应会暂时地得到压制,但并不导致消退过程中反应总次数的减少。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来取代惩罚,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第三章 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单亲家庭子女现状调查3.1调查设计3.1.1调查过程 我们于2016年、2017年,针对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单亲家庭子女现状进行了调查。首先我们组织人员前往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该校领导进行了会谈。校方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鲜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再加上人们对于结婚的意义以及认知的变化,离婚的现象在目前已数见不鲜,此类事件的发生也导致学校当中单亲家庭子女的出现直线上升,如何针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教育已经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缺乏安全感,往往因缺少母爱和父爱而导致心理方面的失衡。此类学生经常会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性格孤僻,性情浮躁,情绪低落。这种心态如不及时得到有效地教育和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会催升孩子发生性格扭曲的情况,进而心理变态,严重会影响到其对情感的认知以及会影响到其意志和品德的发展。父母离婚一定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我们在生活当中常会遇到单亲子女,父母的离异某些程度上会导致孩子对他人的不信任,试想,父母都会分崩离析。有绝大多数的孩子会远离人群,其自卑的心理会导致他们内心当中感觉与其他孩子有差别;有的孩子因无法得到其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关爱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致逐步走上犯罪的道路。据有关专家统计,父母离异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在40%以上。我们在进行了洽谈之后便提出了此行的目的,我们将对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查,调查内容有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基本情况,其中包括该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卫生以及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情况。于此同时得到了来自校方的大力支持以及配合。3.1.2调查对象我们通过在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随机抽取了学生共1205人,其中单亲家庭子女205人,完整家庭1000人,单亲家庭子女共占了总体人数的14.9%。其中,在性格构成方面,男生有617人,女生有588人。3.1.3调查工具本文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张志明教授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依据日本铃木青等人所编写的“不安倾向诊断检测”修改制定)量表针对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整个测试过程我们严格遵守了该手册所编写的内容以及要求进行严格执行。本文为了保证所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以及本次调查的可信度,将单亲家庭的子女安置在其原本所在班级当中,将其与完整家庭的孩子一同进行调查测试,尽最大可能保证该方法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影响调查的因素出现。3.2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学习的基本情况3.2.1单亲家庭子女在校学习情况通过调查测试结果显示,在学习成绩方面。单亲家庭子女的成绩远远低于普通家庭子女的成绩。在各个科目都处于劣势状态,其学习成绩在调查结果表表现的触目惊心。据此我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课后无法得到来自父母方面的学习辅导,甚至课后作业自己都无法独立完成。其学习成绩低的原因,也体现在了课堂方面。在上课过程当中,其他学生都能够做到专注听讲,并且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有效正常的学习。而单亲子女在课堂上就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无法专注注意力于课堂上,甚至有大多数的单亲学生对学习以及教师产生了厌恶心理。这与缺乏父母在学习方面的关心与嘱托有着绝大部分的关系。其对学习无法达到一个正常的认知,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缺乏取得良好成绩的动力。学生的思想很简单,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动力大多数来自于家长的期望。其他学生达到了较高的成绩,能够得到来自父母方面的肯定以及鼓励。而单亲家庭的学生,无法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甚至家庭的影响让他们成为了上课走神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脑海当中想的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其父母争吵的画面,其所思考的大部分是如何缓解父母的关系。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文化成绩调查结果表各学科平均分及幅度情况 (分数、比例)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普通学生(女)89858779788775单亲学生(女)62683451536977普通学生(男)84898483818487单亲学生(男)43692745406490普通学生(女)成绩浮动+2.5%+2.1%+3.1%+2.8%+3.1%+2.8%+0.9%单亲学生(女)成绩浮动-2.1%-0.2%-3.7%-4.1%-3.6%-2.7%+0.2%普通学生(男)成绩浮动+4.3%+2.7%+3.1%+2.8%+3.5%+2.9%+1.2%单亲学生(男)成绩浮动-3.6%-1.2%-4.8%-1.1%-2,1%-2.8%+1.6%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各科学习成绩方面,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明显低于普通家庭的学生的成绩。尤其体现在语文以及英语等需要记忆性的科目,但在数学以及体育这些体现体能以及智力的科目上,单亲学生的成绩与其他学生的成绩并无相差很大甚至在体育成绩上,高于其他同学,这样原因就凸显出来了。该文化成绩调查表所体现的,排除了学习成绩低来源于智力这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单亲家庭学生成绩低的原因在于其个人态度问题。而其学习态度的决定,取决于其家庭的教育以及家庭氛围的影响。因此,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改变,是解决该问题的重点,给学生一个期望或者得到赞美和认可的目标,其就会从学习态度上的改变,波及到其文化课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因为其有了学习的动力,不再在学习方面自暴自弃。用关系和爱护架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离异家庭的学生与家长之间都会有一道鸿沟,而且这些学生性格上都较内向,针对这些我们在研究中注重沟通,传达他们双方的爱,让他们都能感受到对对方的在乎,让他们都学会表达爱,让爱改变一切。让单亲学生在学习方面得到乐趣,以及在得到较好成绩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能够给予其一定的赞美和认可,将极大地促进单亲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3.2.2单亲家庭子女在校纪律情况通过调查测试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在校纪律方面,体现出了极强的逆反心理。中学是个特殊的时期,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学生的独立意识随着自身的成长越来越明显,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摆脱成人们的监护。学生们开始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来对待,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同样以成人自居。学生们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是对自身价值的渴望,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喜欢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对他们带来的威压感。而正是因为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方法、手段来锻造一个“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其虽不能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它能够表现出一种反常的心理以及行为体现。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经存在了一些变态心理的特征。此时家庭以及学校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和开导,这样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而当中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的疏导,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缺乏来自家庭的疏导,其叛逆心理无法得到一个健康的过渡,最终会引导学生走向与大众所不同的道路。纪律分数及幅度情况(分数、比例)课堂纪律课后纪律普通学生(女)9090单亲学生(女)6257普通学生(男)9594单亲学生(男)6873普通学生(女)成绩浮动+6.5%+2.1%单亲学生(女)成绩浮动-3.1%-3.2%普通学生(男)成绩浮动+7.3%+5.7%单亲学生(男)成绩浮动-7.6%-6.2%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学校纪律方面,单亲家庭的学生明显地差于普通学生。在课堂当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部分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是刻意为之的。据分析,部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得不到教师以及学生的关注,想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引起学生以及教师的关注。因此,就出现了扰乱课堂纪律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违反课堂纪律,就能够引起学生以及教师的注意,甚至将同学的笑声当成了其违反纪律的荣耀感,并且当成了违反课堂纪律的动力所在。另外,由于自己是单亲家庭的缘故,教师又无法正常的做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至于学生的纪律问题,教师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地以及及时的沟通,导致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正常的解决。其次,单亲学生的课后纪律也相比于其他同学差很多。据调查分析,大多数违反课后纪律的同学,原因是由于自身无法得到自尊心的满足,通过做一些其他学生不敢做的事情,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大部分单亲学生的违反纪律行为,究其原因在于无法得到来自教师以及学生的关怀,以及家庭的教育无法与学校进行同步。因此,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关注,让其感受到来自同学以及教师的关怀,能够令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并且家长在教育方面与学校进行有效地同步交流,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单亲学生违反记录这一方面的问题。3.2.3单亲家庭子女在校卫生情况 在在校卫生方面,单亲家庭的孩子相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卫生保持能力相对较差。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分以下几种。学生的有个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绝大部分影响来源于家庭的影响。在家庭生活当中,学生面对的就是家长,家长在此方面的处理方式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学生不注重自身的个人卫生,还来源于其他学生对其的看法以及态度,学生对单亲学生进行隔离以及排斥,很容易地使单亲学生自暴自弃,认为自身既然没有能够得到同学认可,便开始对自身的各种方面都不以重视,自身从内心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无法做到与其他学生一样。来自传统的偏见和舆论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他们认为父母离异是极大的耻辱,使他们无法将自己与其他学生来同等对比,个人卫生也在其内。有些学生的父母离婚后,重新成家,此时的孩子正如歌里唱的,爸爸一个家,妈妈个家,剩下自己,好像是多余的,无法得到来自家庭的正常教育。这种多余人的角色和被抛弃的感觉,对孩子心灵的摧残是严重的,因此造成了他们自卑,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别人交往,胆小怕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把自己同外界事物隔离起来,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多疑、内向,逆反心理严重。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在针对一些问题之时都将自己的标准降到最低限,以此来作为对家庭和自己的报复。此时,学生以及家长都应在生活方面做到督促作用,将自身的良好习惯影响到单亲学生。在父母方面,应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何变化,发现之后及时对其作出纠正,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下去,一旦养成习惯,将很难改变。家长方面,可以从自身做起,将家庭的卫生做好,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其从内心接受处理好个人卫生的舒适,鼓励其从自身做起,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此时,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对比,那样不但无法起到作用,还会引发孩子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最终将父子关系恶化,对孩子的健康成绩产生不利影响。3.2.4单亲家庭子女在校期间与人交往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在校期间与人交往的能力相比普通学生较差。来自家庭的原因,令单亲学生无法选择相信别人,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对人对事都有自己一套独立的看法,无法与别的学生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在校期间,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同学之间都有对比,在听到别的同学讲述自身家庭的话题,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潜移默化间都会联想到自己的家庭。隔阂以及误会就在不经意间悄悄发生着,日积月累,单亲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交流,便不仅仅由于共同语言,其某些程度会将其认为是别人恶意的伤害,以此其便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当中,无法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发自内心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总是喜欢自己琢磨自己的事情,不愿意与集体进行融合,家庭的原因令其无法选择相信任何人,毕竟自己的父母都会分开。这是众多问题当中的根源所在,如何让学生走出这个阴影当中,就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四个方面的努力。在学校生活当中,学校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教师进行疏导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在教师方面,应增多一些能够团结学生的活动,有意地将学生分散开,把班级当中的单亲学生按比例分散到各个群体当中,增多其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增进友谊的机会。在生活中,多给予单亲学生来自生活以及学生方面的关怀,令其感受到来自教师或者外界的关怀和温暖。在家长方面,要在人际交往方面对孩子进行有效地教育工作,令其与其他学生正常地交往交流,也是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在。同学方面,要多主动关注单亲学生,令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让不觉的自己是个例外。来自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带领单亲学生走出家庭的阴霾,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到群体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与人交往的态度和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调查测试结果数据统计能说出3条以上人际交往功能能自信大方地与人交往沟通能对突发情况随机应变能创造机会表现自己学生总人数867735624511单亲学生89714631单亲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0.2%9.6%7.3%6.1%与同学间和谐相处,良好的心态是个很重要的基础。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事物也跟着节奏变化和发展。我们的认知也要不断的更新,更新的同时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普通学生不能因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家庭完整,就感觉自身高人一等,从而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排斥以及言语和行为上的数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将大大影响同学间的友谊,何况面对的事较弱势的群体。普通学生要经常保持一颗善于帮助单亲学生的心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严于律己,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对单亲学生的交流方式,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单亲学生的认同感,让其原意走近,并且主动开始交流。 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真正做到知学生的心并不容易,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学校和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在这方面,我们镇中心校曾做过有益的尝试。党员教师与单亲子女“结对子、献爱心”,坚持与他们谈心交流,平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孩子们深受感动。广大教师利用课间、节假日,为其补课、出去游玩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这些学生在校生活得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了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3、信任,鼓励走出阴霾的催化剂记得,唐太祖李世明在政界就“用人心信,疑人不用”佳话传颂于世。今天,在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也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如委任他们参加学校、班务、学科管理。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树立信心,组织转化。在他们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们,在他们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们。让他们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大朋友,这将会带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时时处处不怕出错,不怕走弯路,奋起直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消除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与原因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在过去的历史中,人们似乎找到一个比较最有效(效力总是相对的)的抚育方式,那就是双亲抚育。”他把夫妻和子女比作“社会结构中的真正三角”。在这个“三角”中,“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具有完整结构、能够发挥全部功能的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的最关键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给予全部的生活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安慰、社会知识的浇灌、社会规范的熏陶,从而为人格发展和健康的社会化奠定最坚实、最丰富、最重要的基础。然而客观社会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得不被动地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种结构与功能都残缺不全的家庭中。而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敏感、自卑的特殊群体,在教育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我们认为这与学校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这一章节中我我们将分析其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进,教育部门试图向素质教育、学生减负努力,中小学校被禁止补课,学生考评方式越来越多样,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不减反增,课外培训机构越来越多,收费越来越高,仿佛形成了一个越努力越坏的怪圈。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跟上。中学阶段的教育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只有一个选择,通过高考上大学。高考分数高的去排名靠前的大学,分数低的去排名靠后的大学,没考上大学的去职业技术学校。而事实上,社会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吗?看看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就知道了。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选择继续读研读博并不是因为对研究感兴趣,而是怕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大学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而不是擅长理论的学者。大学没有职业技术教育,优秀的学生更不会放弃大学教育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找不到工作也就不奇怪了。1.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控制大学研究型学科招生数量,大学可以增设职业技术教育,使优秀学生能够并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道路,这样一可以提高基层就业人员素质,二可以节约社会资源,三可以减小学术界竞争压力,四有利于个人理想的实现,可谓一举多得2、高校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适当分离,允许部分教师专注于教学,部分教授专注于研究。教师专注于教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质量才能提升。3、高校研究经费逐步转向成果审查,而不是过程审查,减轻教授负担才能提升研究效率,提升研究效率就是节约经费4.1单亲家庭子女在校期间的表现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在学校表现与其他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种设备知识与培训总结课件
- 礼记教学相长课件
- 蔬菜脱铜抗氧化酶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药粉碎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材榫卯防水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搪瓷表面涂层耐低温冷润湿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车辆器材管理课件
- 2025年河北省廊坊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车辆出入管理课件
- 硅片表面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