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pdf_第1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pdf_第2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pdf_第3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pdf_第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 展,在体系、办学、体制、机制等各方面都有了明确定位和相应改革, 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各行业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的发展格局。伴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它在人们心目中的 地位也逐渐与普通教育持平,那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在人们 心目中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然而,我国己步入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在选用人才上对应聘者 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把目光从单方面的职业技术能力转向了综 合职业能力。面对这些新要求与变化,高职院校有必要紧跟时代步伐, 重新审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全面了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以便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选择合适的测评技术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量和评定,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量体裁衣,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应用型 人才。本研究试图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编制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职 业能力测评问卷,并选取高职院校1 9 个大类专业中的机械制造与自 动化专业的大二学生作为被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职业能力测 评的实证研究,旨在评估这些学生所达到的能力级别以及职业能力水 平的基本状况,以便为学生正确定位、教师教学、院校改革等提供参 考依据。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首先,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 已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做了界 定;其次,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测评内容、几种通用的测评 方法等方面着手,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进行了相关分析、介绍; 第三,从k o m e t 的开发背景及测评目的、k o m e t 能力模型的建构、k o m e t 测评方案的设计等方面具体介绍了k o m e t 测评技术;第四,以湖南机 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拟选择该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为 研究对象,具体研究k o m e t 测评技术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中的实 施;最后,简要总结了本文内容,并对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k o m e t 测评技术;职业能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测评 i i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t h e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nc h i n ah a sg a i n e d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 e n td u et ot h ew i d e s p r e a dc o n c e r no ft h ec o m m u n i t y , h a v i n ga c l e a rp o s i t i o n i n ga n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r e f o r m si n m a n ya s p e c t ss u c h a s s y s t e m ,s t r u c t u r e ,m e c h a n i s ma n ds oo n b e s i d e s ,s u c had e v e l o p m e n t p a t t e m h a sb e e n g r a d u a l l yf o r m i n g t h a t g o v e r n m e n t - l e a d i n g , e n t e r p r i s e r e l y i n g ,a n da l ls o c i a lf o r c e s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 a l o n gw i t ht h e s p e e d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s t a t u so fi ti np e o p l e s m i n d sg r a d u a l l yb e c o m ee q u a lw i t ht h e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o f ag o o ds c h o l a rw i l lm a k ea no f f i c i a l ”i sg r a d u a l l yf a d i n go u t , w h i c hi sr e p l a c e db yt h en o t i o no f ”t e c h n o l o g yi st h eh a r dt r u t h ” h o w e v e r , c h i n ah a se n t e r e dan e we r ao fk n o w l e d g eb a s e d - e c o n o m y , e n t e r p r i s e sh a v em a d en e wd e m a n d so nt h ec a n d i d a t e sc o m p e t e n c e , r e q u i r i n g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m p e t e n c ei n s t e a do fs i n g l ec o m p e t e n c e f a c e dw i t ht h e s en e wr e q u i r e m e n t s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n e e dt o k e e pu pt h ep a c et or e e x a m i n e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c o m p e t e n c e ,m a k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s t a t u so fc o m p e t e n c ec u l t i v a t i o na n d 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 ,a n dm a k ee f f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r e f o r mi no r d e rt o 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p e r s o n n e lt r a i n i n g c h o o s i n gt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 e v a l u a t i o nw a y st om e a s u r ea n de v a l u a t et h e c o m p e t e n c eo f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st oc u l t i v a t eq u a l i f i e dt e c h n i c a lt a l e n t sf o re n t e r p r i s e s i i i t h i sr e s e a r c ha t t e m p t st oc o m p i l ec o m p e t e n c ea p p r a i s a l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f o r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sb a s e do nt h ek o m e t a s s e s s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f r o mt h e 19c a t e g o r i e sm a j o r s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 ,is e l e c t t h es o p h o m o r ew h om a j o ri nm a c h i n e r y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a n da u t o m a t i o n m a j o ra st h eo b j e c t so ft h i sr e s e a r c h 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o fc o m p e t e n c eh a s b e e nc a r r i e do u ti no r d e rt oa s s e s st h e s es t u d e n t s c o m p e t e n c e t h er e s u l t s w i l lp r o v i d ea ni m p o r t a n tr e f e r e n c ef o rt h ec o r r e c tp o s i t i o n i n go fs t u d e n t s , p r o p e rt e a c h i n gm e t h o d sa n ds u i t a b l ei n s t i t u t i o n s r e f o r m t h e r ea r ef i v ec h a p t e r si nt h i sp a p e r f i r s to fa l l ,ih a v eg e n e r a l l y i n t r o d u c e dt h er e s e a r c hb a c k g r o u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sw e l la st h es t a t u so f t h es t u d ya n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t h e n ,ia l s od e f i n e dt h er e l a t e dc o n c e p to f t h i ss t u d y s e c o n d l y , f r o m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t h ec o m p e t e n c e ,c o n t e n to f e v a l u a t i o n ,s e v e r a lc o m m o n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sa n do t h e ra s p e c t s ,i m a k e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a n d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b o u tt h ec o m p e t e n c e 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s t h i r d l y , s p e c i f i cc o m m e n t s h a v eb e e nm a d eo nt h ek o m e ta s s e s s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f r o m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e v a l u a t i o n p u r p o s e s ,m o d e lb u i l d i n g , e v a l u a t i o np r o g r a md e s i g n i n go ft h ek o m e ta n ds oo n m o r e o v e r , t a k i n g h u n a ni n s t i t u t eo fm e c h a t r o n i ct e c h n o l o g ya sa ne x a m p l e , c h o o s i n gt h e s t u d e n t sw h om a jo ri nm a c h i n e r y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a n d a u t o m a t i o nm a jo r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e c tt od os p e c i f i c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k o m e t a s s e s s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i n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e v a l u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 ih a v eb r i e f l ys u m m a r i z e dt h ec o n t e n t so f t h i sp a p e r , a n dp u tf o r w a r dt h en e wp l a nf o rt h ef u t u r es t u d y k e yw o r d s :t h ek o m e ta s s e s s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p e t e n c e ;t h e c o m p e t e n c e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 s ;c o m p e t e n c ea s s e s s m e n t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单一职业技能为主的劳动将逐 渐被以新型职业能力为主的劳动所取代。为了顺应新的知识经济时 代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把目光从单方面的职 业技术能力转向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面对这些新的要 求和变化,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全面了解学 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改革,以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选择合适的测评技术对高职学生的 职业能力进行测量和评定,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量体裁衣,为 企业培养出所需的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时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或 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加以评价,即便选用了有如操行分与文化分 相结合、实习成绩占一定比例等方式,也还是片面与欠缺的。这里 所言的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丞待选用一种恰当的测评方 法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做相关的测评研究。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 几个问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如何测评? 可以用于高职学生职 业能力测评的方法有哪些? 哪种方法更可取? 选取了具体方案后, 如何将它应用于测评实践当中? 等等。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典型 的能力测评方法有:职业资格考试、p i s a 测试( p r o g r a mf o r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u d e n ta s s e s s m e n t ,p i s a ) 和k o m e t 职业能力测评 技术。而k o m e t 是专门以职业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测评工具。 因此,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研究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测评具有重 大的实践意义。具体而言,把k o m e t 测评技术用于高职学生职业 能力测评的研究意义有: 硕士学位论文 k o m e t 是一项新兴的测评技术,问世才两三年,虽然是目前 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能力测评方法,也取得了不朽成绩。但是, k o m e t 尚未成熟,把它应用于实际中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缺点、 弥补不足,使之进一步发展、完善。 能为全面科学地评价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技术和实证依 据。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 与方法。选用一种恰当的测评技术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做测评研 究,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正确的定位自己的职业能力,以便于在 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满足他们可持续发展和终 身发展的要求。 能为企业培养出所需的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是以就 业为导向的终极性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上岗工作,与企业息 息相关。选用合适的测评工具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测评,有 利于企业全面了解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为依据选择所需的人才并 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还避免了人才滥用等问题,实现人职匹 配,即“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 第二节已有研究动态 一、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熊力培养的研究 ( 一) 关于职业能力内涵与分类的研究 关于职业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 角度出发,给予了职业能力不同的定义。 德国按照行动导向学习理念,将职业能力定义为“职业行动能力” ( h a n d l u n g s k o m p e t e n z ) 。依照德联邦职教所的定义,职业能力是“人 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 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郭炯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j 】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 0 0 9 0 4 - 2 0 2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可以看出,德国研究者认为职业 能力是知识、方法、才能、观点、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关注的是人的 综合职业能力。 本世纪初,我国教育部一系列报告和重要文件( 如关于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中,强调职业能力 是“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 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 学习的能力 。可以看出,这种认识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定位于兼 顾企业需要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解带有德国特色。 心理学研究者从能力形成的内在机制出发,将“职业能力”定义 为“在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练习或实践而形成的 操作系统或行为模式 。并概括出了“职业能力”的三个特点:练习 性、动作性、目的性与法则性。 此外,湛玉婕在综述了众多学者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之后,总结 出了职业能力内涵的具体内容:( 1 ) 职业活动或情境中体现的能力; ( 2 ) 从职业群出发的通用能力;( 3 ) 应具备一般的关键能力。这一 内涵的表述,充分体现了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实际教育过程 中,应该立足于职业能力内涵,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作出相应的要 求。 关于职业能力由哪几种能力构成的分类问题,蒋乃平( 2 0 0 5 ) 认 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 专门知识、专项能力、专业技能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 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 认识和使用等。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 决策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判断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 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 。吴江职业技能开发导论 m 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 9 9 8 2 2 湛玉婕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鉴定与培养 j 科学技术 3 硕士学位论文 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 二)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培养体系的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经过几个阶段? 分别是什么? 对于此, 汤俊等人根据江苏大学构建“产学研合作 教育平台的经验,认为高 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经过以下五个阶段:专业认知训练阶 段,主要掌握入门的概念性知识,即围绕“该职业的本质是什么”的 问题的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主要掌握关联性知识,即围 绕“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的问题的知识;专业岗位能力 训练阶段,主要掌握详细知识和功能性知识,即关于“工作细节”的 知识;专业综合能力训练阶段,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学科系统化知 识,即关于“如何科学地解释并解决实际问题 的知识;专业创新 能力训练阶段,主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具备整合资料并创造的能力。 这五种训练基本上囊括了学生在校期问的全部教学训练活动。 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吴红认为高职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体系应包含四个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校内课外活动 体系、校外社会实践体系。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应当在专业指导委 员会对于具体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构建,以 “必须”和“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应在专业指导委员 会对职业能力分析的前提下进行,从职业能力出发分析由哪些实践模 块完成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支撑,还应从“质”的角度强化实践教 学体系;校内课外活动体系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学知识、文学作品鉴赏 等讲座来建立和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人文修养;校外 社会实践体系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建立的,不仅是在培 养能够胜任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是在培养 c r 社会人”。 。汤俊付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研究 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8 5 吴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5 3 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及课程开发【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1 0 - 0 6 - 1 5 4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二、关于职业能力测评的相关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在我国教育领域内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 题,又是一个紧迫、复杂而重要的课题。目前,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 并不多,从所查阅的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能力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原则、测评工具等方面。 ( 一) 关于职业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评价方法方面,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以“成绩单”为评价依据, 到后来劳动预备役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实行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被用人单位用来作为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依据w 。但是,仅以“成绩 单 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来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是完全不够 的,邵力等人经过实践和探索,认为较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 职业能力的方法应有机结合以下三种评价方式: 学生职业技能行为的评价。这种评价的基本做法是,选取最能体现 或代表所需职业能力的活动项目,让学生通过做选择题、口头或书面 问题、操作任务等评价项目,然后根据这些项目完成的效率与质量, 对照评价标准,做出职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例如:学校的考试、技术工 等级鉴定、职业证书考核等,都属于这种评价。 工作现场观察的评价。此评价是在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具体做法是, 观察记录下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现场的技术操作水平、职业道德水准和 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几项内容,并由实习带队教师、工矿企业管理 人员和在岗师傅等几方面共同商议考核,最终给出评价结果的考核方 式。 已有绩效的评价。这种评价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问,通过各种活动 所表现出来的有工作绩效的记录或追踪,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事例,从而鉴别、评价和认定职业能力。通过访谈、查阅档案、生产 日志等相关文件的多种方式,搜集有关被评价者的职业能力的直接和 曾艳英等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测评与关键能力培养的学业考核体系【j 】中国市场,2 0 1 0 1 0 1 2 邵力等人关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2 6 5 9 1 0 1 , 0 。9 0 0 z 舌如环缸。 r i l l 台椠奖崭华鹌环髓询可担嗽明华鹬号物币杀谧掣g 箍 i , l - - 6 9 :( 9 ) l o o z 群杀到嘉半辑而砷肃孑【f 】延地啊辩晷谣当璐坍按华鹗不锄甭杂瑰掣岛磐凹 。 o ) ot o z 阜y 与曼骣 r 】距噩| l 当蚺斟粜撼懈华鹬环髓雨杀¥+ 罂錾曾丰茸曾朗毒滟西 幂罢劬按骥牲醉留咄趔面明1 己目罢骓显璐掣群劬按朝犁一群y 明、 彭怕岩奶按礁罾嚣奶按y 吼的按吼。朝目劬基明窜晔0 芰轻诩 奶按挂目身狭畿剽,明巳目牲当辫辫群劬按鲥犁一辫县蚬擞骥普 歌劬按鞋目d 召撼目。号粝晔揖聃与按目目卷堡华彩歌奶撼翠 。摹华0 瀑现朝抖雾戥琶 、掣舛性嘉晕曾甘当嚣珊鞯斜明嗽砚霭狮甄龌卫毕摹华劬按翠 。晕掣羽r 圆,融 碍一种絮华鹬吓谧咄驾姿朗韦杀瑕* 髟覃翠堡华肇早蚬按犟 :堡华少v 生翻翠驻擎益干并椠 善益私阱明显材切按群狲篝罐0 面封率霉朝劬按华鹬环洫士* 琶她明f l 面留劬扭华梨不泣士¥( = ) 。辫群酶三班驴唑辫群酶二皿i z 辊茸生辫 群殇一貊骅磐群酶一啦驴华刹智髯唑华鹬环拿、华鹬章署、驾姿章 署甲竖辩辫群华鹬环谧甭嘉鼬掣椠摊g 上些染劬基明华黎环潍 韦嘉沈掣拯丁观毒鲷嘉醵帮近辫黝谧掣号荔翠y 岛辫睹、| 彭邓 。( 辫 群酶= d 目) 目班辫群专哥z = s + 兮+ 兮+ 9 + 驴号b 并( 9 ) 驾染丑珊勘工唑 ( g ) 搿阱镶豸戡蟛、( g ) 奖攀勤峒豇啄、( 兮) 华翡蜒四窿嘉、( 驴) 砸擎 奖姿舶茸晋暗髟鞘群( 斟群弼一d 舀) 士圈益干专兮鲷华鹬而油甭嘉 ¥眺缮甲羔蚺鎏m 。当蚺斟群按陋华裂环讹甭杀¥明攀些驾善曾y 玛 责触群号娶辎亘菱一上琶瞵嗽骥欺三疆蔼瑁粤明攀些铀群环影w 嚣华金耍瞰桀刚擎倒挥唑孽哦檗刨宰骥妊、餮嘏磐翠数、翼錾控骅茸 目娶号将y 岛的丰滟。当辑辨鲁 劬按华黎而洫琵麟凹啤,士拯 霉括事骅驷害姑辨器# 劬扛华制g g 一 1 1 岫。0 - 士¥( = ) 。疆华劬按朝凿羁耍霉华剩孤鼬y 畴骥 鹭明韦杀i 誊氆砼剽,翕睡娑翱近号璁韦杀、勘0 扒f 蠼毒皋韦、凿掣县 旗朝甭杀、导群区摹、半目雨明韦杀裂联益干蹲嘞。林瓤明辫刨 茸镄玛嘉千班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行评价,以达到相应的评价目的,通常有师生评价和学生互评价 熊 寸o 在评价标准方面,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统一评价即按统 一的标准来判定,比如考试题目的分值、判断问题的是非等;分 层评价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个体的纵向( 过去一现在) 比 较和横向( 各方面综合) 比较,给予适当的激励性评价。 在评价结果的处理方面,采取等级制。如以优秀、良好、及格和 不及格或字母代号a 、b 、c 、d 表示评价等级。 ( 四) 关于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 专门针对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比较少,从所查阅的文献看 来,重点是对职业测评工具的研究,在高校职业测评工具主要用来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记者张玲在采访北京北森测评 技术有限公司资深职业测评专家庄明科后写的一篇专访报道中透 露,目前全国运用最广泛的是北森测评工具,有2 0 0 多所高校、大 概2 0 0 万以上的学生在使用。对于“如何鉴定测评工具的效用”,庄 明科在专访中陈述,职业测评是否有用关键在于:1 、测验本身的 信效度如何;2 、测验的题目是否隐蔽;3 、测验的内容是否是岗位 胜任力要求的;4 、使用测评的人是否了解该测试。测评工具的信效 度是测评的关键,一个没有信效度的工具,还会起到误导作用。 文献的综合发现与总结 以上是对已阅文献观点的一些粗略概括。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 文献较多,在手头来不及进行详细梳理的外文文献( 见参考文献) 中, 这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的当属英国。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职业能力和 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中文文献主要包括: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能 力结构分析;企业视角下高职生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与应用;中职学校 张玲职业测评:奠定职业生涯发展的坚实基础访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资深职业测评专家庄 明科明专访 圆r i c h a r dw i n t e ra n dm a i r em a i s c h ( 19 9 6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a n d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ea s s e t p r o g r a m m e t h ef a l m e rp r e s s 7 硕士学位论文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等。 因此,从世界范围看,职业能力己成为评价高职学生的核心质量 标准,越来越受职业教育研究者们的青昧。在这些文献中,已经注意 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评价方法的选 择与应用、高职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与建模、人力资本理论在中职学生 职业能力开发中的应用等问题。 已有研究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资料,并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与此同时,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职业能力的评价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已有的职业能力评价 大都集中于试图建立科学、客观的能力评价标准,开发相应的评价二 具和技术,着眼于技术层面,对理论层面的研究匮乏。 2 对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 构建等方面,而缺乏对某一具体测评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职业 能力测评的具体方案是,首先确立测评目标,其次是根据目标构建测 评指标体系,再者是选择合适的测评技术对特定对象的职业能力进行 测量,并得到相应的统计数据,最后是对测量结果的评定。根据测评 流程来看,测评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是一次完整的职业能力测评不可缺 少的环节,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对测评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有所重 视。 3 在已有研究中,即便对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有所涉足, 也缺乏对选用合适测评工具的探讨。使用的测评工具不当,容易造 成测评结果误差过大,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判断失误而产生 负面效应。因此,在测评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时,选用科学、合适 的测评工具是关键,只有应用恰当的测评工具,测评才有意义和价 值。故应加强专门针对于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使职业能 力的测评实证研究有“具”可依。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第三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 在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时首先必须对职业能力的概念做出定义和 解释。职业能力对于职业教育学和职业科学研究、职业资格研究等都 是极为重要的概念。为此,首先必须将“职业能力 与“职业资格” 两者区分开来。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义为获得职业能力, 而“职业行动能力”是反映职业能力所达到水平的指标。也就是说, 学习者在通过结业考试后,应该具备培训框架计划中按照“职业 描述 定义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技能和资格w 。由此看来, 资格是职业能力的一部分,包含于职业能力当中。 职业资格,简称资格,是“完成职业任务需要满足的要求”。在 职业描述中,职业资格用职业等级的方式确定。因此,“绩效”在资 格描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核心是可观察的职业技能。在职业资格 考试中,除了对职业技能进行考核外,还要对职业的工作过程知识进 行考核,包括“引导行动的知识”、“解释行动的知识 以及“反思行 动的知识”。 与职业资格不同,职业能力是“与职业相关的认知能力特征”。 埃彭贝克等把职业能力分为4 个部分个人能力、积极和主动的应 用能力、专业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按照埃彭贝尔等的观点,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最大区别在于: 职业资格是在自我组织行动之外的、需要一项一项完成的、可标准化 的考试情境中表现出来,通过在生产或经营中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境来 考核的能力。而职业能力则在自我组织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是那些旨 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主观能力的潜力,很难被客观化,以 解决和处理未来的问题为目标,超出了当前职业任务的要求,需要运 。【德 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 o m e t 理论基础与方案【m 】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 0 1 0 6 ( 1 5 ) 9 硕士学位论文 用一定的测评方法才能进行考核。 二、职业能力测评与职业资格考试 既然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那么职业能 力测评与职业资格考试必然是两个内涵弄h j , b 延都有所区别的概念,在 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来。 所谓职业资格考试又称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以职业技能水平 为基准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具体指考试考核机构对劳 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的 客观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 部分,鉴定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厶p l 旧v , - r “h 职业道德等三个方面。 这些内容是依据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国家职业( 技能) 标准和相应教 材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对于职业能力测评,在人事测评领域,研究者把它简单定义为: 对人的职业能力的测量和评定,是人;- d 素质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结 合上述职业能力的具体概念,笔者认为职业能力测评是运用特定的测 评工具对被测者完成和处理某一典型工作任务时所需能力的测量和 评定。典型工作任务是按照某个职业的普遍特征确定的,不是一项偶 然的具体任务。为此,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时所 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较之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而言更广泛。 上述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职业能力测评,那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测评又将如何来定义呢? 在名词前面加上一个定语,显然其内涵, 禾r i j , b 延都将发生变化。这一概念需要结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特点以 及职业能力测评的概念来界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的 学生在能力发展的某一阶段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时所应具备的综合能 力。在此基础上结合职业能力测评的定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即 是运用特定的测评技术对能力发展某一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完成典 型工作任务时所应具备能力的测量和评定。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一、研究思路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入手,在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的构成要素,介绍比较几种能力测评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几种方法中 最合适的k o m e t 测评技术,以其为视角,从开发背景及测评目的、职 业能力模型、测评方案等方面对k o m e t 做具体介绍和分析。最后,在 此基础上,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在相关专业教师的帮助下编制测评 问卷,以“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为测试试题,拟选择湖南机电职业 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为被试者,进行职业能力测 评,以评估这些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并针对于测试结果和测试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一、引言部分,该部分大体介绍了本 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已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与本研 究相关的概念做了界定。二、理论分析部分,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 内涵、测评内容、几种通用的能力测评方法等方面着手,对高职学生 职业能力测评做相关介绍、分析。三、概述部分,从k o m e t 的开发背 景及测评目的、k o m e t 能力模型的建构、k o m e t 测评方案的设计等几 个方面具体介绍k o m e t 测评技术。四、实证研究部分,以湖南机电职 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拟选择该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为研究 对象,具体研究k o m e t 测评技术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中的实施, 并提出相关建议。五、总结与展望部分,对本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并对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思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为: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件、论文、图书等有 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以便在获得详尽 硕士学位论文 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明确本研究的主题并作为建立本研究的 文献基础。 问卷测验法。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编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 问卷,设计合理的测评方案,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 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从这一群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被试样本,然后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据此推知该高职学 生群体的职业能力状况。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第二章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分析 第一节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什么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引言第二节已有研究状况部分对职业能力的定义做了全面概述, 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或做出的定义性解释 繁多。若对其进行归类的话,大体可以归为以下四类:性质定义, 从心理学角度界定,职业能力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 顺利进行的一种个体心理特征。条件定义,借鉴c b e 理论的思想, 职业能力被定义为是完成某一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结构定义,认为职业能力由完成某一职业活动任务时所需要的全部能 力单元构成,主要包括知识、技能、职业道德、思想品质以及身心素 质。过程定义,认为职业能力是相对一般能力而言的特殊能力,是 在特定职业活动中,通过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类化迁移,而不断发展 和整合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 对于职业能力的众多定义,笔者更倾向于“过程定义”,在此基 础上,结合高职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可以把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界定 为:在典型工作任务中,处于能力发展特定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通 过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类化迁移,不断发展和整合而形成的一种较为 稳定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上述职业能力的各种定义,为我们理解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 内涵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以此为基准,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的能力发展 特点和典型工作任务,考察和分析得出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如下几 张燕逸等职业心理学【m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 9 0 0 :2 4 7 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 0 0 2 ( 0 2 ) :1 0 4 1 0 7 1 3 硕士学位论文 点含义。 1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胜任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之一,它直 接影响着工作任务的效率 为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技术人龙是高职教育 的培养目标所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与职业活动任务相关的能 力。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都可看作为职业能力。 此层面上的职业能力是对工作任务效率、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 如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 由此看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囊括了从事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 多种能力,而不是所有能力的综合。 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从事典型工作任务的多层面、多角度能力 单元的有机结合 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含义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专业 能力 或“操作技能”,也不能将其局限于某一职业或某一岗位所需 要的专业技能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 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要求其精通完成特 定职业任务所需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 力。可见,职业教育不再是普通的岗位技能培训,它所培养出来的学 生应当具备多方位、多领域的职业能力。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关键 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专业能力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日后从事特 定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技术;关键能力则为未来职业活动的变化做准 备,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离不开的能力。 3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典型工作任务的特定表征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培养高素质 技术型人才,从这一点来看,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涵盖所有的职 业领域,而主要指与生产、建设、管理或服务密切相关的“职业”。 例如,演员、机械制造技术员均属不同职业,“表演能力”、“机械 制造技术”是与他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能力,前者不是生产一线 所需的能力,不属于我们所讲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而后者恰好服务 基于k o m e t 测评技术的高职学牛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于生产一线,是我们所讲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换言之,从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的角度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能将其适用范围无限制扩 大,泛化到所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领域。高职教育的基准点 是第一线产业服务,作用是把我国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再把智 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因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含义应与典型工 作任务相联系。 第二节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 通过探讨、分析,我们已经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有了大致了解。 然而要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仅了解其基本内涵是不够的,我 们还必须在其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构成要素,以确定高职学生 职业能力测评的具体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职业能力的构成众说 纷纭,但都有其一致性,均认为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有 如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 职业能力由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这一观点由我国教育部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在深入考察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 育后提出。其中从业能力是指从业者从事一项职业活动时所必备的基 本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三个方面。关键 能力是从业能力的纵向延伸,源于从业能力而又高于从业能力,同样 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是,关 键能力所包含的三项能力较之从业能力的更为抽象、深奥、复杂。 2 职业能力由通用能力、特定能力与核心能力构成,这一观点是 由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在借鉴英国职 业能力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通用能力是从事任何行 业的职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责任感、安全意识、读写能 力等;特定能力指从事特定职业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从事机 械制造、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专_ q k9 n 识与技能;核j “i b 她h e , 力又 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