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侧重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 开发及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特点,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 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并得出如下结论: l 、在战略措旖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力建设开发生态工程; 2 、围绕产业化建设工程,推进开发区结构调整,促进增产增收: 3 、在工程项目建设上,抓住关键环节,保证工程项目可行科学立项,高标准实施; 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项目立项上引入了模糊评分法和0 1 累计评 分法评价工程项目; 4 、资金管理上,应加大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扶持。 关键词农业开发 工程建设讲究、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t h ep a p e ri sw r i t t e nf o rt h ei s s u e s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p r o v i n c i a l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t e m p h a s i z e st h ea n a l y s i so nt h eb a s i cs i t u a t i o no fh e i l o n g j i a n gp r o v i n c i a l 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x p l o i t a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p r o b l e m sa n de a t l s e s ;a n da l s ot h em e a s u r e sa n d s t r a t e g i e so fh a l l o n g j i a n gp r o v i n c i a l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g i n e e r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m a i nc o m e l u s i o n sa sf o l l o w e d : 1 o nt h er a m g i cm e a s u r e st a k et h er o a do fc o n t i n u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 m a k ef u l l yu s eo f “g r e e nb o xp o l l c y ,e n f o r c et h eb a s i cf a c i l i t i e se n r t s t r u e t i o , a , s t r o n g l yd e v e l o pw a t e r - s a v i n g i r r i g a t i o n , a n df u l l yc o n s t r u c t t h ee e l o l o g i c a lp r o j e c t s 2 i m p r o v et h ea d j u s t m e n tt o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 ,i n c r e a s et h e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i n c o m e s 3 o n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e n g i n e e r i n gp r o j e c t s ,t a k et h ek e yp o i n t s ,e n s u r et h ep r o c e e d i n go f p r o j e c t s ,c i e n t i f i ce s t a b l i s h i n gp r o j e c t s ,i m p l e m e n to n 廿”l l i g hl e n e l 。e n f o r c i n gt h em a n a g e m e m o ff i n i s h e dp r o j e e l sa n dp r e v e n t i n gt h el o s to fs l a t e p r o p e r t y o nt h e i t e mo fe s t a b l i s h i n g p r o j e c t s ,a d o p tt h em e t h o do f f u z z ye v a l u a t i o na n da c c u m u l m i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4 o nm em a n a g e m e n to fc a p i t a l s ,p r o m o t et h ei n v e s t m e n ta n d 廿ya c t i v e l yt o g e tt h e s a p p o n t f r o ms t a t e sc a p i t a l s m a s t e rc a n d i d a t e :w a n gf u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z h a n gj u r o n g , d i n gb e n c h a n g m a j o r :a 鲥c u l t u r a lw a t e ra n ds o i le n g i n e e r i n g k e yw o r d s :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x p l o i t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r e s e r o h 1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就农业生产的方式而言,可分为常规农业建设和开 发农业建设两大类,这两大类农业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 国家立项的农业开发,以农业水土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按项目进行管理是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国家对农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最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 措施,是政府保护、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多种多样,国家立项的农业开发,具有财政、信贷调控的双 重性质,能够有效地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消极性,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目的。温家 宝总理在田家农业开发第四次联席会议上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的一条 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 要推动力。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资源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粮食生产方面为全国 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1 9 8 8 年实旖国家立项开发项目建设以来的十多年中,黑龙 江省的农业开发项目在范围上,从三江平原到全省各个地区,据统计,到2 0 0 3 年,全 省共改造中低产田2 3 3 8 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 7 1 万亩。造林2 3 8 万亩。改良草场1 4 5 万亩;项目区新增粮食8 6 1 亿公斤,占全省同期新增粮食的6 4 4 。农业开发工程建设 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改进了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 民增收,为盲民强省,加速奔向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农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施这项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如下重大意义: 】、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大大增加了农业的投入从1 9 8 8 年到2 0 0 3 年,全省共 投入农业开发资金达到7 9 8 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2 s 0 6 亿元。扭转过去( 在实施农 业综合开发以前) 由于农业投资短缺的局面: 2 、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物质技术水平如防洪捧涝是多年束 缚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自1 9 8 8 年实施农业开发以来,连续3 年建设1 2 0 个 农业开发小区,在1 9 9 1 年的严重洪涝灾害面前,大部分地区没有受灾,使农业抗灾能 力大大提高和增强: 3 、农业开发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黑龙江省实施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十多年 的时问突出的贡献在于,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破了长期以来农业粗放经 营的生产模式,强化了项目区农民投入产出的效益观念使农业开发摈弃了外延扩大再 生产,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把7 0 的资金用于土地治理,主要是改造现有中低产田 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项目区农发资金的3 0 发展多种经营和龙头项目。把增加农民 收入放在主要位置,培养农民的市场观念和效益观念。走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之路 4 、加速了农村迅速脱贫致富弈小康的进程。黑龙江省实施农业开发工程建设以来, l 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为2 8 2 5 元,比开发前高出1 9 8 0 元。特别使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份, 后备瓷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剥用。 本研究旨在总结十多年来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分析我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 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农业开发工程建设问题的措施,从而为我省农业开发立 项建设、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农业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 业中更好地发挥牵动、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2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从广义上讲,农业开发工程建设活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次 技术改革农业生产条件的每一次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的每一次调整,都从农业生产的 广度和深度上作了巨大扩展。而走农业开发之路,在我国,这一认识上的突破,是在= 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开发进程的不断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随着不断深 化。1 9 9 1 年,王立权等人组织编写的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管理与政策研究, 汇集了当时农业开发部门的典型调查和经验介绍以及农业开发的政策与措施等;1 9 9 4 年,陈元均等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从服务于农业开发的实践出发,以学术 性、政策性、指导性为目标,编写了农业开发学,这是一都开山之作,重点酒述了农业 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1 9 9 年,李恒山出版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管理一书, 为农业开发投资的资金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研究价值;另外,各省关于农业开发经 验交流会材料都介绍了业内人员对农业开发问题的研究成果,如董少运的“农业综合开 发存在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一文,很有参考价值。目前,针对我省的农业开发工程建 设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措施的系统研究还没有。 国外农业走开发之路比我国较早,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较多。如美国在1 9 3 3 年开始 对田纳西流域进行农业开发,并取得良好的实效。前苏联、日本、西德、荷兰、法国、 东南亚国家等随后也效仿美国,注重农业开发工作,如印度的“绿色革命”等。国外学 者对农业开发系统研究的成果如沃伦c 鲍姆等“开发投资一世界银行的经验教训”、 施莱贝克尔的“美圈农业开发”等。 1 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3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实践。首先对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 建设的基本概况调查研究,针对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提出解 决问题的措旌 主要内容如下: 1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及工程建设概况; 2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问题的措施。 1 3 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引言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到农业开发小区和有关部门资料 上搜集数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农业开发有关政策应用水利、经济、农业等交 叉知识。分析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注重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 解决措捕。 技术路线首先采用调查和搜集资料,进行理论研究: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结合 农业开发的实际和有关政策,提出具体对策。这三个步骤包含反复、反馈、多次研究和 修改的过程。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及工程建设概况 2 1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资源状况 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丰富,为农业开发工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 1 1 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土地总面积6 8 0 0 0 万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4 7 。居全 国第六位。地形总的趋势是西部、北部、中部和东南部高,西南和东北部低,组成五个 大的地貌单元。其中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海拔5 卜1 0 0 米,是一块典型的低平 地地区,面积1 0 2 7 万平方公里;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海拔1 4 0 一3 0 0 米, 面积1 1 6 6 平方公里;大兴安岭山地位于我省的西北部,海拨1 0 0 0 - - - - 1 4 0 0 米左右,为我 省深山密林区,此区面积为8 3 万平方公里( 含代管内蒙的1 8 万平方公里) ;小兴安岭 山地北接大兴安岭,东至黑龙江,南至松花江( 包括松花江中游河间平原) ,大部分山 峰海拔1 0 0 0 米以下,面积1 1 5 万平方公里:东南部山地,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完 达山,是长白山系一部分,海拔多在6 0 0 一1 0 0 0 米之间,面积为5 5 6 万平方公里。 全省土壤分布有十一大土类,即山地暗棕色森林土、暗棕壤土、白浆土、黑土、黑 钙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盐碱土、泛滥地土壤和水稻土。其中肥沃的黑土地是 全世界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是发展种植业不可多得的优势。耕地面积达1 7 亿亩, 绝大部分都是中低产田,农业开发潜力较大,是黑龙江省农业资源的特点。 2 1 2 水资源 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有两大水系, 即黑龙江水系和绥芬河水系。其中黑龙江水 系包括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等水系。全省境内流域面积5 0 平方公里以上 的河流有1 9 1 8 条,天然、人工湖、泡、库、塘及江河( 含沿岸泛区) 合计总水面面积 约为8 0 6 8 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 7 9 0 2 亿立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 6 5 8 7 亿立米, 地下水资源量为1 5 7 4 亿立米,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为2 8 2 5 亿立米。另 有过境水总过境水为2 1 8 9 1 亿立米。地表资源总利用量为1 4 6 4 5 亿立米。地下水资 源总利用量为4 6 7 4 亿立米,其中农业供水4 1 0 5 亿立米,地下水资源可采量有9 9 1 4 亿立米。 到2 0 1 2 年综合国力迸一步提高,一些大型骨干工程上马可增加供水量1 0 0 多亿立 米。 2 1 3 气候资源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 3 5 。5 3 6 。,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活动积温由北部 1 7 0 0 c 以下至南部2 6 0 0 | c ,年平均气温从北向东南为- 5 至4 y ;是我国气温较低的省 份之一。 4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概况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日照长;春 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发生干旱;秋季降温急剧,常有早霜。农作物生长季节昼夜温差 较大,适于稻,米、豆、薯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薯,北药等喜冷作物生产更为有 利。 2 1 4 其它资源 黑龙江省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还有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草原等。资 源分布基本轮廓是“五山一水草三分田”,森林覆盖率为4 1 9 林业经营总面积3 1 2 7 万公顷。田净、水清、气新,是生态大省。也是绿色食品大省。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 造了有利条件。 2 2 农业开发及其发展阶段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业潜能得到释放。但是,由 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致使我国粮食产囊在1 9 8 4 年以后连续四年徘徊不前。 1 9 8 8 年1 月4 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将耕地占用费 全部用于农业综合开发,主要进行农业水土工程建设,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农 业开发办公室( 下文简称农开办) ,建立投资机构,对农业开发与管理进行宏观调控,从此揭 开了我国实施农业开发战略的序幕。 我省是全国第一批l o 大平原农业开发省之一,从1 9 8 8 年开始实施农业开发到现在 已经走过了1 5 年,这一发展历程是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我省从“农业大省” 走向“农业强省”实际步骤的真实写照。整个过程贯穿了国家农业政策的宏观调控,更 体现了我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开发投资政策取得的显著成效。 5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图2 - 1 农业开发粮食产量、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增加情况 1 9 8 8 - - 1 9 9 8 年黑龙江省农业开发项目、投资及效益情况见附录i ,从附录i 表中看 出,1 0 年中,累计投资为2 0 1 1 1 4 万元,粮食增产4 5 8 1 2 2 万公斤,农业总产值增加1 2 7 5 亿元,项目区人均收入增加1 9 6 0 元。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业开发投资、效益、增产情况 见图2 - 1 。 概括起来我省农业开发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 9 8 8 年到1 9 9 3 年为步入农业走开发阶段。为了重点增加农产品产量 和有效供给,这一阶段我省主要以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适当开垦宜农荒地、着力提高 粮食产出总量为主。此间共立开发项目5 3 2 个,投入资金1 1 3 亿元,共改造中低产田 7 9 3 万宙开垦宜农荒地2 0 3 万亩。其中旱田改水田2 7 3 万亩,占全省水田面积的3 7 。 通过开发治理,农业开发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 0 亿公斤,其中水稻生产能力1 2 亿 公厅,占6 0 ,项目区粮食总产比开发前增长1 倍。三江平原在这一阶段得到首批立项 开发。 第二阶段,从1 9 9 4 年到1 9 9 8 年为产量、质量与效益并重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开发 被赋予新的内容。我省在继续重点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和开垦宣农荒地的同时,加大了多 种经营项目的建设力度,由单一种植业开发拓展到养殖业、加工业。注重了农副产品的 转化增值。到1 9 9 8 年,全省共立农业开发项目1 3 1 5 个,改造中低产田2 7 5 3 万亩,开 垦宜农荒地5 8 1 万亩,造农防林3 1 0 万亩。农业开发项目区新增粮食7 5 4 8 亿公斤,占 全省同期新增粮食的5 6 6 。这一时期,一是促进了项目区经济作物的发展,在继续坚 持以粮食为主导作物的同时,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1 9 9 8 年经济作物面 积达到1 5 2 万亩,占种植业面积的比重由开发前的4 6 增加到6 4 ;二是促进了 畜牧业的发展,多种经营项目集中扶持了一批畜牧养殖项目,全省共建畜禽养殖基地6 0 处、水产养殖基地4 2 处,项目区畜牧业产值达到3 3 4 8 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开 发前2 3 5 增加到2 5 8 ;三是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项目区共建农副产品加 工企业5 1 处,其中有1 0 家进入了全省百家龙头企业行列,项目区加工业增加值由开发 前的2 0 5 亿元增加到7 9 9 亿元,出口工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开发前的3 1 5 增加到4 1 7 。 第三阶段;从1 9 9 9 年开始至今为农业开发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实现“两个转 变”:一是从过去的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 停止开荒项目,增加农业投入,把农业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二是从过去追求 农副产品总量增加,转到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上来。 由此可见,我省农业开发既肩负着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率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重任;更肩负着日益增长的初 级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各阶段对我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起- n t 巨大作用。夯实了农业基础,促进了农业 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开发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两个转变”的步伐,更好地担 负起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农业强省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光荣使命,再创农业综 合开发新的辉煌。 6 2 3 农业开发的历史评价 2 3 1 三个发展阶段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从我省农业开发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农业开发方针对我省农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提出了不同的开发目标,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对解决我省的吃饭问题,起到 了重要作用。从最初的三江平原十几个县发展到今天遍及全省1 3 个市( 地) 8 7 个县( 市、 区) ,中央财政资金从最初每年5 0 0 0 万元,到2 0 0 3 年已经增加到4 3 亿元以上( 不含 农垦系统) 。1 5 年来,全省共投入农业开发资金7 9 8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 5 0 6 亿元,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 3 3 8 万亩;1 9 9 8 年以前开垦宜农荒地4 7 1 万亩( 1 9 9 9 年以 来已停止开荒项目) ;植树造林2 3 8 万亩;改良草场1 4 5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 9 4 万亩, 其中新增水田面积8 2 0 万亩,占全省同期新增水田面积6 0 5 以上;改善灌溉面积4 0 2 万 亩新增除涝面积9 3 6 万亩,改善除涝面积9 0 1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 6 6 万亩。同时开发 种养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3 1 9 个。通过开发建设。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抵御 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形成了新增6 0 多亿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肉蛋 奶菜等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农业开发为结束农产品短缺历史做出了贡献,为 农业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于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统计, 1 5 年来共修建各类灌排渠道7 0 6 6 7 公里,打机电井5 8 3 0 9 眼,修建和维修水库1 l o 座, 修机耕路1 9 8 2 4 公里,改良土壤3 0 3 万亩,购置农机具3 3 9 8 0 台套。 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据统计1 5 年中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 8 8 7 2 5 万公斤。糖料4 8 0 9 3 万公斤,油料3 5 4 4 万公斤,肉1 4 5 6 9 0 万公斤,蔬菜1 1 3 8 9 万公斤。 农业开发的第一个时期主要对中低产田改造,着重提高粮产出量。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个时期,仍然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但由于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卖难,粮食生产一 度“过剩”,农民的收入下降,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于是我省农业开发目标又增 加了多种经营投资项目。在这一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原有在计划经济下制定的农业开 发项目计划管理方式不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开发的要求,有些情况农业开发专项 贷款与财政开发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多种经营、龙头项目建设的引导有待加强,此外, 在项目管理上,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可行性论证评估以及项目追踪评价也有待改进。 1 9 9 9 年后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进入第三个阶段,外部环境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 主要特征是“两个转变”非常及时、到位。随着中国加入w t o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两个转变”使我省农业开发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巨 大的挑战做出了必要的准备 2 3 2 农业开发投入形式符合入世后绿箱政策 入世后我国不可能继续采用关税等直接的方式保护农业,只能采取贸易组织允许的 “绿箱政策”,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旃建设的投入,相关产业的政策扶持等对农业进行间 接的保护农业开发符合入世后“绿箱政策。是一项具有长期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掌 7 握我省农产品与外国农产品在成本和价格上存在的差距,有的放矢的用好农业开发这一 重要杠杆,是遵守国际规则,增强我省农业竞争力的基础。 2 3 3 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产增收。 当前在降低农产品成本和价格、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农业开发可以做大量工作。 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是农业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目前我省以户作 为经营单位的情况下。农业开发为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手 段。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一家一户的农民虽然生产的是私人产品,但是离不开公共产品, 特别是其中的准公共产品( 那些与农户利益密切、但又是个体农户所不能干或干不了的 如乡村道路、电网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技推广等) 。市场化程度越高,农民 对公共产品的依赖性越大。公共产品一般依赖于政府提供,其中农业开发所指向的对象 是公共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目前农业公共产品的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通过调整农业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可以诱导农户有序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鼓励农 民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抗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高产出和低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农业开发建设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前两个阶段开垦一部分荒 地( 也有一部分湿地) ,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大了水旱灾害的频率,不良影响可 能是深远的,新的历史阶段如何以政府行为保护和恢复以往的生态环境,加大工程投入, 是摆在新时期农业开发面前的又一课题。 2 4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特点 农业开发工程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产物。“农 业开发是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 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对制约农 业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向农业生产建设的广度、深度、高度、密度开拓, 从而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农业开发实质上是对农业的一项工程建设的投资活动,它与一般的农业基础建设投 资活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别。 黑龙江农业开发工程建设近十多年的开发实践,己形成了自身特点: 2 4 1 开发工程建设综合。 我省农业开发已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兼顾其它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既树立综 合观念,采取综台措施,实行综合投入,进行综合开发,取得综合效益。农业开发突出 “综合”二字,开发的主体必须树立综合意识,运用系统论方法,实行软硬件相配套, 工程、技术、生物措施相结合;开发的客体即农业资源的利用上实行山、水、林、田、 路综合开发与治理,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t 在投入上,实行国家、集体、个人 一齐上;在产品开发上,实行粮、棉、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在组织管 理上,做到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水产、气象、科技、财政、金融、计划、 8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概况 物资、统计等部门的综合协调,形成合力。开发的主体、客体采取的措施。投入的形 式。产品结构以及组织管理等诸方面也要相互衔接配合,进行再“综合”。 2 4 2 工程计划性较强,管理比较规范。 农业开发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用以保护、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 综合经济活动,它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从整个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所采取的一项振兴农 业的战略措施。它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行业,内容繁多,关系复杂,因此,须制定 一整套科学的开发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在制定开发计划时,既要体现全社 会的长远利益。又要照顾个人的眼前利益:既体现社会效益,又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益;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要使长远开发规划和短期计划相衔接; 使农业综合开发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 2 4 3 水利工程建设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 在第一阶段的农业开发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重点是兴修排水工程,兼顾一些井灌工 程,配齐各类建筑物工程;第二阶段农业开发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灌排结合,因地制 宜采取排、引、提、灌、等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的主导作用;第三阶段农业开发工程 建设中,水利工程重点发展节水灌溉、走可持续水利发展之路,各类节水灌溉设施齐上。 2 4 4 工程建设与我省产业化紧密结合 农业开发工程建设从龙头到基地有机配合,专业化程度较高,大都以某一种产品为龙 头进行系列开发。形成系列化生产基地,不搞单打一,对土地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 设统一规划,在开发粮、油、肉、糖、果、药等生产的同时,还重视储藏、销售等配套 设施的发展,走系列开发综合发展之路。 2 4 5 工程建设严格按项目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般投资额较大,而且较为集中,要求严、标准高,借鉴工业项目管 理方法,按照农业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进行管理,做到经营管理体制、计划、物资、瓷 金、统计、立项、审批、监测评价、检查验收以及建后管理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套分步 进行,实现建设项目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开发规划要求做到有明确的指 导思想、开发任务、开发项目区、开发目标、措施以及明确的时间要求。在组织上做到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我省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土地集中连片,项目建 设都有一定规模。 2 4 6 区域特色性强 我省农业区域特色性较强,农业开发工程在项目安排上充分考虑资源分布、地理 环境自然灾害及经济布局等因素,充分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开发优势产品;投资熏点根 据经济发展状况,按市场规律需要做出调整,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对早涝、盐碱、 沙化、水土流失等多种灾害因害设防,分区域治理进而夯实农业基础 9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 1 我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农业形势总体上向好的趋势发展,畜牧业、 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产业正在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和希望所在。农 业开发作为全省大农业框架下的一项工程,应该紧密结合我省农业实际,调整思路,适 应入世需要从分析我省自然资源状况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看,农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 3 1 1 “生产过剩”,产品卖难影响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效果。 土地治理项目中的中低产田改造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国家对我省有一定比 例的投资。通过中低产田改造修建工程后,基础设施加强,建设了稳产、高产农田,为 社会提供了大量增加的产品。但新阶段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万市场,农产品出现 了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多高于国际 市场,而品质一般都低于国外农产品。进口增加,将会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农产品“卖 难”的矛盾可能会加剧。我省与其它省分相比矛盾更邪突出,地方财政压力更大,影响 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 据统计,2 0 0 0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约4 8 亿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 2 8 亿人。按 目前生产水平种植业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为1 9 6 亿入。再加上在乡镇企业 就业1 2 8 亿人,常年在外务工约已到o 7 o 9 亿人( 2 0 0 2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考虑这两部分有重复计算的因素,估计目前农村还有剩余劳动力 1 亿人左右。据预测“十五”期间每年还要新增农村劳动力8 0 0 多万人。加入w t o 后, 将使我省一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面临直接冲击,农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将进 一步减弱,粮油主产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自1 9 鹋年以来,我省每年平均收购粮食2 3 2 6 亿斤,销售1 2 1 2 亿斤,平均每年 沉积1 l l _ 4 亿斤,到2 0 0 2 年3 月末,粮食库存总量高达9 3 1 5 亿斤约占全国库存的 1 7 ,其中国家储备粮1 2 3 4 亿斤、地方商品粮库存8 0 8 亿斤;预计今年我省粮食库存 将达到1 0 0 0 亿斤。由于农产品卖难,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不仅影响农民收入而且 由于粮食库存量大,也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包袱。据调查每市斤粮食在国家粮库存放一年 就会增加0 1 3 元保管费用,其中人工费0 0 7 元、资材销耗0 0 6 元。自1 9 8 8 年至2 0 0 1 年我省粮食风险基金支出累计1 4 7 9 7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9 5 u 亿元。地方财政 自负5 4 8 6 亿元(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形势分析及对策和建议省农开办 2 0 0 2 ) 。粮食总量供大于求与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优势的农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的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 1 2 产品进口,对我省农业开发工程建设产生冲击 大宗农产品面临进r n 冲击。农业协议规定,初始的配额量为国内消费量的3 1 0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存在的问愿及原因 最终配额量为国内消费量的5 。通过谈判。我国承诺粮食配额量约占国内消费量的5 7 - - 8 8 ,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比重超过了1 0 ;棉花、糖和油料的配额数量为国内 生产量的2 0 以上。进口农产品将直接冲击国内商品率较高的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我 省7 0 多的耕地生产粮食由于资源规模约束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低,自9 0 年代以来,粮 食生产成本上升很快,使我省粮食、油料等许多大宗农产品的贸易价格高于国际市场; 而且农产品在加工程度,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国外优质、专用农产品 对我省农产品市场和生产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优势农产品出1 :3 难度加大,在许多农产品出口大国还给予较高的出口补贴的情况 下,我国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这将使我国农产品处于被动的竞争处境,一些有优 势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将会下降。目前我省在国际上有价格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 蔬菜等产品,由于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真接影响其出口。 加入w t 0 ,对我国农业大省和农业主产区的农业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仅就我省的 大豆一项来看,入世后我国已由5 年前的大豆净出口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1 9 9 5 年我翻进口大豆仅8 0 万吨,此后4 年进口量分别为1 1 1 万吨、2 9 6 万吨、3 2 0 万吨和 4 3 2 万吨,2 0 0 0 年猛增到1 0 4 2 万吨,2 0 0 1 年一跃达到1 5 0 0 万吨。由于我省小麦、玉 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随着关税配额运年增加,国 外的农产品的进入,我国粮价下跌、粮食销售困难将不可避免。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将面 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既要守住国内市场,又要打出国际市场,发展生产创汇农 业综合开发项目,任务十分艰巨 3 1 3 农业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低制约开发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长 远大计。我省农业开发1 5 年来,虽然对我省物质基础有一定的加强,但与发达国家和 地区相比,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有很多薄弱之处。 从1 9 9 8 年特大洪水和近几年持续发生的严重干旱看,我省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 的能力比较脆弱,对严重水旱灾害还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全国旱涝成灾率为4 5 ,我省 为7 7 。目前江河堤防工程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有1 8 7 9 公里,占堤段总长度的7 3 , 尚有2 7 的堤防工程没有达标。农田水利建设除涝达到十年以上遇标准的农田面积仅占 除涝面积的1 1 ;在1 3 5 7 万公顷旱田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3 5 万公顷,仅占2 6 ; 尚未完全解除旱涝灾害的威胁。据( 2 0 0 2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我省2 0 0 1 年排灌 电动机4 9 9 1 8 台,4 2 4 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0 6 和0 跳,排灌柴油机1 7 1 1 4 2 台, 占全国的2 3 、农用水泵3 0 8 3 4 5 台,占全国的2 1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水土流失 治理面积占应治理面积的4 0 6 ;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8 s ,尚未达到国家 一类保护标准;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 5 ,低于固家规定1 0 9 i 的生态示范区 标准。粮食处理、储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泥晒场、粮食仓储能力不足,目前, 水泥晒场面积1 5 2 2 万平方米。部分失修已无法使用,大量粮食无法进入晒场。只能堆 在田问地头,损失浪费严重,人为降低粮食质量全省仓储能力仅为2 0 7 万吨,只占粮 食总产的2 2 9 ,仅能存储。三留粮”及部分深加工用粮,大量稂食只好露天存放,难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以做到专品种晾晒、专品种清理、专品种储存、专品种销售,市场调控能力弱,不利于 粮食均匀销售,不利于把握商机,待价销售。 3 1 4 农业开发工程建设比较效益下降 一是农业开发工程建设的投资效果呈下降趋势。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的中低产田改造 项目计算,8 0 年代末农业综合开发每百元投资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估计为o 4 亩,1 9 9 9 年估计下降到0 2 4 亩左右,投资效果下降了近4 0 :1 9 8 9 年每百元投新增有效灌溉面 积1 1 亩,1 9 9 9 年下降到0 4 亩,投资效果下降了6 5 。1 9 8 9 年每百元投资新增有效 面积0 7 亩。1 9 9 9 年下降到0 2 亩,投资效果下降了7 3 。8 0 年末每百元土地治理投 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估计约为6 9 公斤左右,1 9 9 9 年每百元地治理投资新增粮食生产 能力投资效果也有类似的下降趋势。 二是单位劳动投工完成任务量呈下降趋势。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用于劳动积 累的比例较大,1 9 9 8 年投工折价平均为农业综合尹发总投资的3 0 ,1 9 9 7 年上升到5 2 。 由于农业开发中的劳动投工多用于中低产母改造、开垦宣农荒地等投资项目,所以新增 生产能力的劳动投入份额可能会更大一些。每百元投工折价可能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面 积、开垦宜农荒地面积和可能新增加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见表3 - 1 和表3 - 2 ) 。 塞3 = ! 1 2 8 = 塑生墨蕴堑省垂直霾擐王壶盛数基丝廷爱童殴 堑增圭墨亡晶能左( 篮当生俭值迂2 年份改造中低产开垦宜农荒地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公斤百元) 品( 亩百元)( 亩百元) 粮食油料糖料肉类干草 1 9 8 81 9 50 3 53 1 51 1 8 1 1 3 1 0 8 6 9 1 9 8 91 9 70 2 93 4 42 0 69 09 35 0 1 9 9 0i 5 9o 2 02 8 11 0 24 61 0 95 9 1 9 9 l 1 5 5o 1 72 5 91 3 32 5 91 4 15 2 1 9 9 2l _ 3 20 1 72 4 8l o 91 7 71 1 01 2 7 1 9 9 31 0 00 0 92 0 78 41 0 21 1 19 8 1 9 9 40 7 50 0 71 4 59 54 81 6 04 2 3 1 9 9 5 o 4 80 0 48 35 94 18 75 3 1 9 9 60 4 00 0 47 64 6 3 6 6 41 2 2 1 9 9 70 4 40 0 5 8 8 3 6 1 95 71 5 2 1 9 9 8 0 6 30 0 59 74 ,e4 48 48 4 1 9 9 9 0 8 00 0 21 8 08 42 37 61 6 7 资料来源:农业开发统计年报注:斜体数字,按以前所有年份平均数估计得 1 2 麦3 二21 2 8 8 二2 2 生墨蕉堑省堡直丞擞王宝盛建遮堡经量墨! 年份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公斤百元) ( 亩百元)地( 亩百元) 粮食油料糖料肉类干草 1 9 8 80 9 1 o 1 61 4 75 5 5 35 03 2 1 9 8 91 0 8o 1 61 8 81 1 34 95 12 7 1 9 9 0o 8 9 0 1 l1 5 75 72 66 13 3 1 9 9 lo 8 9 0 1 01 4 97 71 4 98 13 0 1 9 9 2o 8 00 1 0 1 5 l6 61 0 86 77 7 1 9 9 3o 6 8 o 0 61 4 25 87 07 66 7 1 9 9 40 6 3 0 0 51 2 l8 04 l1 3 43 5 3 1 9 9 50 4 60 0 4 8 05 64 08 45 0 1 9 9 60 4 10 0 47 74 7 3 66 51 2 4 1 9 9 70 4 60 0 5 9 13 72 05 91 5 7 1 9 9 80 6 30 ,0 59 74 ,94848 4 1 9 9 90 7 80 0 21 7 48 1 2 27 31 6 2 资抖来源z 农业综合开发统计年报注t 斜体数字,按以前所有年份平均数估计得 从表3 一l 和表3 - 2 可以看出,不论是按当年价格计算,还是按不变价格计算,我 省每百元投工折价可能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面积、开垦宜农荒地面积和主要农产品新增 加生产能力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以不变价格估计为例( 表3 - 2 ) 。8 0 年代末和9 0 年代 初期,每百元投工折价可能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面积和开垦宜农荒地面积大约分别为l 亩和0 1 6 亩,而到9 0 年代末期( 如1 9 9 7 年和1 9 9 8 年) :每百元投工折价可能完成的中 低产田改造面积和开垦宜农荒地面积大约分别下降到0 5 亩和0 0 5 亩,单位劳动投工 完成的任务量分别下降了5 0 和7 0 。 三是新增生产能力的经济效果下降趋势。从单位劳动投工新增主要农产品的生能 力上看,经济效果表现出相同的下降趋势。表3 - 1 显示,8 0 年代末( 1 9 8 8 和1 9 9 9 年平 均数) ,每百元投工折价可以得到的粮食、油料和糖料新增生产能力大约分别1 6 7 公斤、 6 公斤、8 公斤和5 l 公斤,而到9 0 年代末期( 如1 9 9 7 和1 9 9 8 年,1 9 9 9 年是一个特殊 的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淇淋课件内容
- 储备粮食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跨国公司员工薪资及福利待遇协议模板
- 郑州二手房买卖合同及房产交易税费及税务筹划协议
- 遗赠抚养协议范本与财产继承及子女教育资助责任书
- 足球俱乐部教练员球员转会与薪资管理合同
- 酒店改造装修设计及文化主题植入服务合同
- 2025年建筑工程类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权利理论与方法-地籍调查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合同范本:销售人员劳动合同书试用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深度研究
- 股骨骨折病人护理要点
- 《鲍曼不动杆菌》课件
- 2025年上海合伙企业协议模板
- Unit 1 Making friends Section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DB11-T 1211-2023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监测
- 《肺动脉高压的护理》课件
- 《继电保护知识培训》课件
- 《英语测试与评价》教学大纲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8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